第一篇: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及背景】
本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孔子在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儿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远,什么时候离人近。双方各持己见,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有学问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儿笑话。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孩儿善于观察思考,说话有理有据,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篇文言文不仅叙述事情层次清楚明白,而且还蕴含着道理引发人思考。本文作为该册书的第二篇文章意义很大,教材安排本文的目的除了学习理解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学会观察与思考,小学阶段引入文言文,使得小学生做到更多的接触文言文,接触中国古文化,古人物,将白话文与文言文相沟通,将小学的学习与中学相沟通。
【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学习的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时间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得后应用。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和质量。特别是小学生,接触文言文并不太多,更应该多读少讲,或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感悟,从而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的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的词句,感受两小儿平时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
4、帮助学生学会“盂、孰、汝”3个会认字和“盂、孰”2个会写字 【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
搜集孔子的生平资料,可在微机课上布置任务,提供网络连接。
课时安排:1课时
【设计特色】乐读爱学自主感悟并且表演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引辩激疑
在上课之前老师特别想了解一个问题:咱们班是女生头脑灵活还是男生头脑灵活……(板书:辩)大家辩论的非常激烈,我们发现我国的汉字非常有趣,大家看这个“辩”字,中间是个什么部首,两边像是什么?是谁头脑灵活,咱们
在下面学习课文时就能看出来。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有关辩论的故事,看到这个“辩”字你想知道些什么问题?
(由“辩”这一主要词进入提出问题,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确定目标
看老师书写课题。从课题中你已经知道了些哪些问题? 那么,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还需要做几件事?(引导学生来确定目标:朗读、背诵、翻译课文)这几项任务如何去完成?
三、自主学习完成释疑
1、教师范读
生自读一遍文章,有什么收获?(提问学生)。
读不流利、不太明白也是收获,因为你已经初步感觉到了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有些不同,有哪些不同呢?(学生谈)想听老师给大家读一读吗?好,老师读时请你认真听听老师是怎样停顿的,你认为必要的地方可以拿出笔在书上画一画。(老师范读)你们听懂些什么吗?
(适当的范读和教师领读放在学生“初读不懂”状态下进行,效果可能会更好。)
2、教师领读学生试读
先跟着老师齐读一遍(出示带有带斜线停顿提示的原文领着学生读)。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几遍,可以规规矩矩的读,可以像古人摇晃脑袋地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默读,自己想怎么读就怎么读,都
行,开始吧。(生自由读,这里老师要把握好时间,让学生读熟练了。)
3、师生之间讨论读法→学生再次练读→师生之间评论 同学们读书,已经流利了,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懂了吗?(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诉说)多读书,自然可以读出其中的味道。同学所得看来很多,看来多读书真的是个好方法。
(使学生在多种方式的几次朗读中大致感知文章的内容。)
4、学生一起翻译课文
文章的主要意思同学们可能读懂了,谁能把原文翻译一下吗?告诉老师在翻译课文中有什么不动的地方?
(刚才大家说出了一些不懂的地方,这是我们翻译课文中的小困难,好,没有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消灭这些困难!)老师已把文章和注释打到了大屏幕上(教师出示课件)。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同学生谁自己学得好自学有成果。试着自己说一说,把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标记,可以和同桌之间研究看怎样解决。
第一二小组读第三四小组翻译→第三四小组读第一二小组译→老师读全体学生翻译
(多次不同形式地翻译,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相结合,真正做到学生愿意读喜欢学。)
四、学生汇报
这里,老师还有一个小问题,同学们看看可不可以一起解决,请大家注意看要求(课件出示):
三人一小组合作填写,共同汇报。但三个人必须用几种不同的方
式填写表格: 1用现代的常用语言来填写;2用教材的原文填写;3 不用文字填写,用话说明白即可。
日始出时日中时
人物观点理由
一儿
一儿
(小组合作一起填表,好处很多,既有学生读文对原文翻译的考察,还有对学生概括能力、语言适度表达能力的训练,并且还是学生一起研究的体现。)
五、诵读表演
老师和学生分角色→并且分组分角色
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第一二小组扮“一小儿”,第三四小组扮“另一小儿”,老师读旁白部分,咱们比一比看哪“一小儿”读得更好。几个小组不分上下,我们再班级分角色比一比。
(此部分是朗读训练的基础,主要是指导读出语气)同学们读得很好,下面再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表演,剩下同学呢,也有任务——做他们的导演。既然做他们的导演,就要仔细看演员表演得好不好,并必要时给他们指导辅助一下。好,老师演孔子,下面我再代表《两小儿辩日》话剧组在你们中间征选两名优秀演员和一名旁白员,参赛者赶快来报名。(报名的学生合理分角色)第一场排练我们先用平常的话来演,这叫《新版两小儿辩日》,其它同学别忘了你们也是小导演。当我们的演员说的话、动作等表演
不合适时你可以随时让他们停下来,当场指导。但要注意,排练现在就开始!如果用古文来表演效果一定会更好些,怎么样,我们可以先小组先试一试。
(学生表演时要理清本文的顺序,为学生的背诵做准备。)现在,谁能把这篇课文背一背呢?先试着自己背一遍,试试再说吗。
好,谁想跟老师一起背一遍。
(这样使朗读与表演相结合,学生的理解与背诵相结合。)假如你现在就是孔子,你会怎样回答呢?(到底一天之中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有没有变化?想清楚这个问题有什么办法?谁能根据课前搜集的材料对两种现象做出一定科学解释,或者用老师这儿的“太阳”(足球)和“地球”(乒乓球)来做以解释。
六、学生总结
学了这篇文言文,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为什么?你觉得孔子是一位什么人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使学生从故事和文章中的人身上受到一些启发,由所查资料初步可以了解孔子,并且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回忆这堂课的内容,:
1、本课学习重点是什么?
2、这节课学习过程有几个环节?
3、本节课的重点你掌握得怎样?
(有总结才会有未来的进步,及时的反馈交流强化有助于知识的形成与方法的更好掌握。)
七、探究作业:
1、把《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一定做)
2、试着翻译下列句子:(认真做)(1)三人行,必有我师。(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向学生推荐阅读《乘船》、《揠苗助长》等文言文。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早晨 中午
近大 车盖 盘盂 小 远
远 凉 沧沧凉凉 探汤 热近
课后反思:
文言文的特点是:语句简洁,含意深刻,字句也比较艰奥难懂。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文言文也较少,学生学起文言文来就较为困难,这点尤其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针对此点,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要求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读
通读懂文中的每一个句子,并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去理解字句,把每一个句子翻译成白话文再进行对文章的学习。从效果上看,学生在单独地理解一个字、一个词或是一句话上做得还是很好的,但要做到用白话文通顺、完整地把整篇课文的意思表达出来,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我觉得,对我班学生理解此篇文章的可以不要过于要求,大概理解即可,对学生的表演也可以放宽松些,只要不离题太远就行,表情、动作要求不要太高。其次,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于太阳何时离我们远、近的这个问题,全班学生竟然没有人知道,反映出了学生科学知识的严重匮乏;也反映出了学校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之外,对其他学科的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不能主动看课外书,今后要加强其他学科的教学;除此之外,还反映了我们农村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较少,除了书本,没有什么课外读物,而上网的时间毕竟有限。
第二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小学的文言文教学是要让学生接触一下文言文,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这种与白话文有着比较大的差异的汉语表达方式,为中学的文言文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小学生在刚刚接触文言文时,由于对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和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完全不了解,妨碍了学生比较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尝试采用文白对读的方式教学《两小儿辩日》,即引导学生先读白话文翻译,再读文言文原文,最后文白对读。这样做的想法有两点:1. 降低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生先读白话文翻译,就可以在读文言文时做到对其内容一读就懂,化解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难点,使学生觉得文言文并不难学,防止学生产生畏难情绪。2.强化对比,便于学生对文言文形成感性认识。同一个故事内容的两种表达方式有很强的可比性,学生在对读中淡化对课文内容的关注,而重点关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从而更直接地感受、了解文言文本身。
这样就把学生读懂文言文的过程变成了接触、感受、发现文言文的过程,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层面,也为学生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三个生字,“盂”“沧”“汤”;
2.能正确、流畅、富有韵味地朗读课文,在文白对读中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言文的一些特点;
3.阅读科普文章,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1.电子课件;
2.课文《两小儿辩日》的白话文翻译;
3.介绍相关科学知识的文章《〈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这故事发生在2500多年以前。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不知名的小孩儿。
板书课题,指导“辩”字的字形字义。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阅读白话文《两小儿辩日》
1.读通白话文课文
既然是辩论,就要了解两小儿为什么事而辩,是怎么辩的,也就是各自的观点和依据是什么,辩论的结果是什么。请你快速读课文,把它读得正确、流畅,自学不认识的字。
(学生练习读白话文《两小儿辩日》,自学生字词。)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白话文《两小儿辩日》。
2.理解故事内容
两小儿为什么事而辩?
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各自的依据是什么?(出示车盖、盘和盂的图片,让学生比划一下两者的大小。)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第三、四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的语气,并练习背着说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和依据。
练习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个“笑”是一种什么笑?
3.练习表演,强化故事形象
教师扮演孔子,两名学生扮演两小儿,表演这个故事。
三、阅读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这篇白话文《两小儿辩日》记叙这个故事用了200多个字,其实它是一篇古文的翻译。古人写文章是用文言文,那么,用文言文记叙这个故事用多少个字呢?只用117个字。我们来看看古人用文言文是怎样记叙这个故事的。
1.读通文言文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请你自学5分钟,把这篇文言文读下来,再对照刚才发的译文,了解文言文每句话的意思。
(学生自学、交流。)
指名读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一句一句地读,学生说出每句话的意思,练习朗读,并说出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读文言文要读出它的韵味,关键是注意断句和语气。
范读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指导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读出文中的语气。
3.文白对读,背诵课文
教师一段一段地读白话文《两小儿辩日》,学生读或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四、交流学习感受
我们学习了白话文《两小儿辩日》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你觉得读文言文和读白话文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感受。
五、拓展学习相关内容
1.介绍孔子
出示孔子画像及生平,出示孔子格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阅读科普文章
指名读《〈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一文,请学生简要说说两个小孩分别错在哪里,教师用电子课件演示相关的科学知识。
3.你还喜欢这两个小孩吗?说说为什么
六、布置作业
把课文背熟,用自己的话为爸爸妈妈讲这个故事。
第三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照注释,一字一句地通过自己努力,和小组合作,把课文读通读懂。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认识自然,探索客观事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教学重点
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文中蕴含道理的理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文言文《对弈》,今天我们来学习《文言文两则》中第二则《两小儿辩日》。(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默读课文,理解文中的词义,识别文言常用词:以、去、及、汤、决、知,积累一部分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学习从自然事物中探究事理的方法。
三、检查预习
1、你会读这些划横线的字吗?
2、你会读这篇课文吗?
3、你会解释课文中画横线的字吗?
四、引导学生翻译课文内容并教给学生方法(1)住关键词理解句意。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以”、“去”各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们的解释放在句中说这名话的意思吗?(2)联系旧知识理解词意。
(3)古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理解词意。
如“孰为汝多知”中“为”在这两课的注释中有“说”、“是”等意思,它们用在这儿恰当吗?想想现在“为”一般可组哪些词,它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五、再读课文,理解内容,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根据是什么? 一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
一是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
2、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3、孔子 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吗? 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4、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 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诚实谦虚。
(4)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六、两小儿争论的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问题,孔子回答不出,你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吗?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填写练习册
第四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的生字.3.情感目标
城关二小
丁惠萍
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这个故事.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这个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孔子,两个小孩)
二,介绍资料,了解背景知识.1.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
学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生乙:孔子从小生活在贫困之中,与寡母相依为命,学会了干不少“卑贱”的杂活.后来做过委吏(管仓库)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直至受鲁国叔臣季氏赏识,做了鲁国司寇,才进入大夫的行列.学生丙:孔子熟读古代文献典籍,并整理好向弟子传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学在官府的状况,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开了先河.三,初读课文,纠正字音.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四,学生字.1.分小组学习生字.2.交流汇报.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同学们,平时你注意观察过太阳吗 说说你的观察结果.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的.二,初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三,细读课文,理解句意.1.学生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2.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3.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第一自然段: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1)游:在这里指游历说服,走访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2)小儿:小孩.(3)其: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4)指名读这一段话,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为什么争论.)
第二自然段: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午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1)第一个孩子的想法是什么 读一读原文.(2)始出:刚刚,开始升起来.(3)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成解释的语气.(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个孩子的看法.(他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
(5)再说说第二个孩子的想法.(他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近.)
第三自然段: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1)第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 读一读他的理由.(2)如:好像.此:这.乎:助词,表示疑问,跟“吗”相同.(3)说一说他有这样看法的理由.(太阳刚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4)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第四自然段: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1)第二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
(2)说说他有这样想法的原因(太阳刚初升时阴阴冷冷,到了中午太阳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3)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第五自然段: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1)为:说.(2)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孔子不能判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五,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一个演孔子,两个演小孩儿,一人当旁白.)附:板书设计
一小儿
日始出时近——大如车盖
日中时远——如盘盂
一小儿
日初出远——苍苍凉凉
日中时近——如探汤
孔子
不能决也——实事求是
4
第五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独塘乡景集小学 耿凤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相关科学知识。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三.情感目标
1、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2、引导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
【学法引导】
1、教学中讨论时,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等,教师提前安排学生查找资料。
【重点、难点】
1、重点是科学解释太阳与地球的距离。
2、难点是《两小儿辩日》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小组合作探究,以表演的方式解答问题。
2、课后扩展:安排一节语文时间活动,学生分角色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教学步骤】
1、再次研读课文,继续深入探讨,解释太阳与地球的距离。
2、揭示“辩日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教师导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文中两小儿的问题把知识渊博的孔子给难住了,那么,到了科学发达的今天,你们愿意帮助孔子解决这一难题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的科学解释及辩日启示吧!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科学解释及启示
二.讲授新知
(一).两小儿辩日的科学道理。
1、第一个小儿
(1)观点:早晨近中午远 理由:近的大远的小
(2)科学解释远小近大的原因:
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大了。而在中午时,太阳高高升起,它的背景是广阔无垠的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
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2、第二个小儿
(1)观点:早晨远中午近理由:近的热远的凉
(2)科学解释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
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二)讲析辩日启示
1、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一下辩日启示。
2、教师小结: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老师衷心希望你们在求学的道路上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做一个博学的人。最后老师想用孔子的话来结束这节课希望它能鞭策我们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四.布置作业
请大家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编写一篇《新编两小儿辩日》,并且尝试表演一下吧!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科学解释及启示
科学解释:错觉 光渗
斜射 直射
启示: 学无止境
大胆质疑
多角度看问题
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