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作文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4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察作文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察作文教学设计》。

第一篇:观察作文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观察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试着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把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动用触觉、嗅觉等。

学具准备

一个带叶的桔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礼物,看看谁的观察能力最强,能把它猜出来。

2、学生试猜。

3、师:(猜不出)看来老师给大家出难题了,就让我来揭开谜底吧!

从盒子里拿出桔子

二、引导学生观察

1、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什么呢?(桔子)

2、你打算怎样去了解(观察)呢?(眼看、手摸、心想、闻一闻……)

3、师:观察一种事物,还得有一定的顺序,这样向别人介绍才显得有条理。(板书:顺序)

你打算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呢?

(板书:上—下、前—后、远—近、左—右……)

4、小结:同学们太棒了,就让我们以这样的观察顺序来观察桔子吧。把你观察到的桔子的特点,用语言向你的小组成员描述。(板书:特点)

5、分小组讨论观察组桔子,并在小组内分享总结。(师到各小组巡视指导。)

6、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学生在汇报过程中,老师注意帮学生总结观察方法,并完成板书。

(1)你发现了这个桔子的叶子是嫩绿色的;(叶)

(2)你发现桔子的形状是圆溜溜的;(形状)(3)你发现桔子的颜色是黄澄澄的(颜色)(4)谁来尝一尝这个桔子的味道?(酸里透着甜)

剥开桔子,分给学生来尝一尝

(4)你发现桔子像一个小灯笼。哦!太棒了!还运用了修辞手法。

板书:技巧:想象、联想(比喻、拟人、排比、对比……)

7、小结(过渡):我们班的同学不但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更有一张伶俐的的小嘴,把桔子的特点都描述出来了。但不知道你们是否有一双灵巧的手,把你们刚才所观察到的桔子的特点写下来呢?

(提醒学生注意:为了让你的语句更生动,为了更好地描述桔子的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展开想象、联想,运用修辞手法。)

三、学生试写所观察的桔子

(学生吸取前面总结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写一写所观察到的桔子。)

1、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2、交流习作片段(师生评议)。

四、了解习作要求

(过渡:为了让我们所写的内容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请同学们看习作要求。)

1、出示习作内容。

2、学生默读。

3、你打算以怎样的形式完成本次的习作呢?(学生思考)

4、学生汇报。

(1)写本节课所观察到的桔子(2)写本节课发生的事;(3)写观察桔子的日记。

5、提示学生写日记的格式。(把这节课所发生的事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六、作业

继续完成习作。

七、板书

从上到下

顺序 从远到近

…… 观 叶

察 特点 形状 作 颜色 文

技巧 想象、联想(比喻、拟人、排比、对比……)

第二篇:观察作文教学设计

观察作文教学设计:

与小动物零距离

◆设计理念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温顺、可爱的小动物更招人喜爱。几乎每个孩子对这些动物都有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学生喜欢小动物,也希望更多的了解动物,掌握一些关于动物的知识。同时,他们又不知道如何饲养动物,照顾动物,更不清楚如何给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缺乏对动物的保护意识。所以,在本次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动物,在家中亲自饲养小动物,照看它们,和他们做朋友,培养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心,让学生知道要保护动物,真正做到心灵沟通,培养他们观察、独立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家中建立动物角,由家长配合养比较好饲养的小动物并进行适当的帮助,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写观察日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丰富学生的动物知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能力目标:通过口头讲述、实物观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抓住动物特点的习作方法。能够养成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树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的观念,发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行为,激发学生的爱心。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动物世界千姿百态,那么你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为什么?(因为它们非常可爱)

2、汇报交流(四人小组内)

每小组的每位同学都有你喜欢的小动物,你是怎么照顾它的,你又了解了它的什么知识,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试着连起来说说。

3、今天我们就举行一次“动物博览会”,和你喜欢的动物来一次“零距离”接触。

二、教学指导,理解观察

1、了解观察

师:我们今天和小动物来一次“零距离”的接触。

生:什么是零距离接触?

师:就是深入地观察。你们知道什么叫深入观察吗?

生:不就是用眼睛认真看吗?

师:不是。其实在饲养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做到了。观察要深入,要科学,就要动员你手下的大将:眼睛、手、耳朵、鼻子。

2、课件出示,加深印象

眼看:它的外形(身体、四肢、头尾、毛色等)、怎样的生活习性

手摸:毛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耳听:什么情况下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鼻闻:这种动物有怎样的气味

三、观察动物,合作交流

1、教师播放一段动物的录像(包括动物的声音、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动物世界的生趣盎然。

2、现在让我们来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a、它们有怎样的外形呢?

生1:我家的狗鼻子特别长,全身披覆着毛,雪白雪白的。

生2: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猫。它有一个小小的身子,大大的眼睛,一只小小的嘴,胡子翘着,很可爱。

生3:兔子尾巴短,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三瓣嘴。

b、你们了解了怎样的生活习性呢?

生甲:猫抓到老鼠之后,不是马上把它吃了,而是和老鼠玩。当老鼠累得没力气逃跑时,它才会找个安静的地方把老鼠吃了。

生乙:我的叔叔家养了许多的荷兰鼠。叔叔告诉我它是一种的珍贵草食动物。生性温顺、活泼逗人、不咬不抓。

生丙:我家的狗很特别。见到熟人它会跪在地上,还会小声“汪汪汪”的叫要是陌生人来了,它会围着那个人跑上几圈。它还喜欢咬带子。

生丁:鹅的听觉很敏锐,反应特别迅速,叫起来声音响亮。我家的鹅遇到陌生人会高声鸣叫.还展翅啄人呢!

c、你还有哪些想告诉大家的?

生:“给鸽子喂东西吃很好玩,它会啄我的手,痒痒的”;“我可以逗它玩”;“晚上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可以陪我”;“可以陪我一起散步,陪我做作业”;“荷兰鼠的肉可以医治胃病”;“小猫叫起来喵喵喵的,声音软软的,特有趣”;“当狗总是不停地乱叫时,你不能太接近,它会咬你的”

3、教师小结:动物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乐趣,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身边的小动物。那你想不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你喜欢的动物,让更多的人给予它们爱心呢?

四、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引导小结,归纳学法

(动物的外形,如身体、四肢、翅膀、头尾、毛;动物的特点;动物和人的关系很密切,你为什么喜欢它的原因)

2、激发构思起草兴趣

展开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构思一下,凡能在20分钟内完成初稿的同学可获“耕耘奖”。

3、学生独立构思,教师巡视。(对于20分钟内完成的同学授予“耕耘奖”)

4、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启发谈话:玉不琢不成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让别人也能对你笔下的小动物流露喜爱之情。改得好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本次习作的“百花奖”。

(2)学生自改习作。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写出了小动物的特点及喜欢的原因”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3)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再次修改。

(4)课堂交流。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改的——为什么这样修改”的顺序说说修改理由。

(5)评议“百花奖”。先分四人小组,再进行全班评议。

五、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激发评赏兴趣

启发谈话: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也有闪光点,哪怕是不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二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你的习作通过自己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大家听,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对评赏的好的同学,授予“雏鹰奖”。

2、示例评赏,启发自我评赏

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或片段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3、教师组织学生评议班级“雏鹰奖”。

4、创造发表条件,激发成就动机。

(1)将优秀习作或修改明显进步的习作装订成册,在班内或同年级内传阅。

(2)将优秀习作推荐给学校报刊或少儿报刊。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向本校“小星星电视台”投稿。

◆设计新意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活动性,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开发”,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表达真情实话”。本设计力求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在设计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弹性实践,激发情感

组织学生利用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动物,有条件的在家中亲自饲养小动物,和他们做朋友,主动保护动物。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尝试。在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利用活动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活动中和动物建立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减少束缚,自由表达

教学时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命题→讲解习作要求和文体结构→提供范文,分析写作方法→模仿范文进行习作),让学生参与自己选择素材、自主构思起草、领悟写法、自主修改和评赏过程。打破框框,淡化文体意识,把习作指导渗透在作前谈话、作后评赏之中,学生在自然而然的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确实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作情感倾诉与交流的需要。

三、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由小组同学一起给班里其他同学进行汇报展示。展示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将自己了解的关于动物知识的书籍拿来与同学共享,也可以将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可以将自己在饲养中总结的方法教给大家,或者把存在什么疑问提出来,同学帮忙解决;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画、照片、玩具、标本等带到学校中来与大家共同欣赏。

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搜集资料、讲述等方式宣传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拓展自己和同学的知识范围,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增进对动物的情感。

第三篇:观察教学设计

《观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观察》

【教学目标】

1、在讨论中,学生了解人体有哪些观察器官。

2、引导学生能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初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3、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用工具观察更有效。4、意识到科学家都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

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

【教学准备】

1、课件一套

2、教师演示实验材料:

a、一只布袋,内装:橙子、乒乓球、一张纸币、摇铃、一个苹果,一根香蕉。b、四杯液体:酱油、白醋、纯净水、糖水(分别贴上标签1、2、3、4); c 茶叶:红茶、绿茶、乌龙茶 d 一只放大镜 e 开水壶

3、学生分组实验材料: a 茶叶:红茶、绿茶、乌龙茶、塑料杯 b一只放大镜

【导入】

今天,老师将班级分成了十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在今天的课堂中看哪一个小组表现得最好,得到的红旗最多,这个小组的成员就能得到今天的神秘奖品。

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双手,按照老师的要求指出自己身上的器官:眼睛、鼻子、耳朵、嘴巴

【教学过程】

一、感官游戏:猜猜袋子里面有什么。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观察事物,老师准备了一个袋子,袋子里有6种东西,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这个袋子里有什么。

[出示:一个装有橙子、乒乓球、一张纸币、摇铃的布袋一个苹果,一根香蕉。]这个袋子里面有一些物品。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师趁学生不注意从布袋里迅速拿出来一张20元纸币)你看到了什么?

看清是多大面值的吗?那我们再看一次?(师将纸币放入布袋后再次迅速拿出来。)

这次看清楚了吗?你是如何看出来的?两次看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板书:眼----看)

用眼睛看就是观察的一种方法。

2、老师的这个袋子里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如果不让你们用眼睛看,你能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吗?

(学生思考并交流方法。)启发引导:

①听一听—声音

②闻一闻—气味

③摸一摸—形状、想一想像什么、有什么特点?

3、让另外一个学生蒙着眼睛站着,师在布袋中拿着摇铃摇出声音,使学生说出该物体是摇玲。(板书:耳——听)

4、再让一名学生用手摸一摸乒乓球,让学生说出该物品是乒乓球。

5、让一个学生蒙着眼睛,闻橙子的味道,让学生说出该物体是橙子;

(板书:鼻——闻)

板书: 耳—听

手—摸

鼻—闻

6、除了以上这些观察方法我们还有哪些观察方法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嘴来尝味道的方法,同时指出平常在进行观察时最好不要轻易用嘴尝,因为很多未知的物品不知道它是否有毒。)

板书: 嘴—尝

7、给表现好的小组颁红旗

二、辨别酱油、白醋、水、糖水

同学们真是经验丰富,你能用这些方法分辨出下列液体哪杯是酱油、哪杯是白醋、哪杯是水、哪杯是糖水?

(课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打算怎样辨别它们是什么呢? 启发引导:

1、用眼看——颜色,从颜色上区分

2、用鼻子闻——闻气味,你准备怎么闻?(教师介绍正确的闻法是用手由外向内扇,把气味飘过来让鼻子闻到。)请一位学生示范一下闻的方法。

3、用舌头尝——怎么尝?什么都可以尝吗?(老师在这儿提醒大家:今天老师给你尝的液体是无毒没有危险的,可以大胆地去尝,但是在生活中,如果你不能确定是否安全,不能随便地去尝。)

4、这位同学表现很好,给他所在的组一面红旗

三、学生分组观察茶叶

(一)谈话:中国具有悠久的制茶、品茶文化史,现在我们来看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种茶叶,出示幻灯片图片,并介绍茶叶的知识。

(二)接下来老师给每一小组准备了三种茶,请同学们对这三种茶进行观察并能分辨出茶的种类,交代观察的注意事项,及泡茶后尝茶的注意事项。看哪个小组表现得好哪个小组就得一面红旗。

1、观察红茶、绿茶、乌龙茶未泡前的特征,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并写记录,告知学生借助观察工具也是观察的一种方式

2、观察红茶、绿茶、乌龙茶泡开之后的特征,教学生学会品茶,观察茶的颜色并写记录

3、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

5、刚才小组实验的时候有一些小组的同学合作很好,安静不吵闹,并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给这些小组加一面红旗,有一些小组的同学没有好好配合,没有完成任务,应该要去一面红旗。(视情况而定)

6、我们来统计一下今天哪个小组得的红旗最多,●●组是今天的“明星”小组,将得到今天老师奖励的奖品。

7、问:刚才我们借助放大镜对茶叶进行了观察,并有了结果,那么科学上还可以借助哪些工具进行观察呢? 生:显微镜等

幻灯片出示显微镜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什么?(请生回答:学会了可以用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来观察物体,同时还学会了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

2、师小结:科学的观察不但可以提高观察的精确度,使我们对事物的观察能更细致更深入,其实许多科学家的伟大发明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才产生的,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鲁班通过茅草割破皮肤的现象篇二:观察作文教学设计

观察作文教学设计:

与小动物零距离

◆设计理念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温顺、可爱的小动物更招人喜爱。几乎每个孩子对这些动物都有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学生喜欢小动物,也希望更多的了解动物,掌握一些关于动物的知识。同时,他们又不知道如何饲养动物,照顾动物,更不清楚如何给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缺乏对动物的保护意识。所以,在本次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动物,在家中亲自饲养小动物,照看它们,和他们做朋友,培养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心,让学生知道要保护动物,真正做到心灵沟通,培养他们观察、独立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家中建立动物角,由家长配合养比较好饲养的小动物并进行适当的帮助,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写观察日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丰富学生的动物知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能力目标:通过口头讲述、实物观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抓住动物特点的习作方法。能够养成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树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的观念,发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行为,激发学生的爱心。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动物世界千姿百态,那么你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为什么?(因为它们非常可爱)

2、汇报交流(四人小组内)

每小组的每位同学都有你喜欢的小动物,你是怎么照顾它的,你又了解了它的什么知识,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试着连起来说说。

二、教学指导,理解观察

师:我们今天和小动物来一次“零距离”的接触。生:什么是零距离接触?

师:就是深入地观察。你们知道什么叫深入观察吗?

生:不就是用眼睛认真看吗?

师:不是。其实在饲养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做到了。观察要深入,要科学,就要动员你手下的大将:眼睛、手、耳朵、鼻子。

2、课件出示,加深印象

眼看:它的外形(身体、四肢、头尾、毛色等)、怎样的生活习性

手摸:毛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耳听:什么情况下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鼻闻:这种动物有怎样的气味

三、观察动物,合作交流

1、教师播放一段动物的录像(包括动物的声音、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动物世界的生趣盎然。

2、现在让我们来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吧。a、它们有怎样的外形呢?

生1:我家的狗鼻子特别长,全身披覆着毛,雪白雪白的。

生2: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猫。它有一个小小的身子,大大的眼睛,一只小小的嘴,胡子翘着,很可爱。

生3:兔子尾巴短,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三瓣嘴。b、你们了解了怎样的生活习性呢?

生甲:猫抓到老鼠之后,不是马上把它吃了,而是和老鼠玩。当老鼠累得没力气逃跑时,它才会找个安静的地方把老鼠吃了。

生乙:我的叔叔家养了许多的荷兰鼠。叔叔告诉我它是一种的珍贵草食动物。生性温顺、活泼逗人、不咬不抓。

生丙:我家的狗很特别。见到熟人它会跪在地上,还会小声“汪汪汪”的叫要是陌生人来了,它会围着那个人跑上几圈。它还喜欢咬带子。

生丁:鹅的听觉很敏锐,反应特别迅速,叫起来声音响亮。我家的鹅遇到陌生人会高声鸣叫.还展翅啄人呢!c、你还有哪些想告诉大家的?

生:“给鸽子喂东西吃很好玩,它会啄我的手,痒痒的”;“我可以逗它玩”;“晚上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可以陪我”;“可以陪我一起散步,陪我做作业”;“荷兰鼠的肉可以医治胃病”;“小猫叫起来喵喵喵的,声音软软的,特有趣”;“当狗总是不停地乱叫时,你不能太接近,它会咬你的”

3、教师小结:动物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乐趣,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身边的小动物。那你想不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你喜欢的动物,让更多的人给予它们爱心呢?

四、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引导小结,归纳学法

(动物的外形,如身体、四肢、翅膀、头尾、毛;动物的特点;动物和人的关系很密切,你为什么喜欢它的原因)

2、激发构思起草兴趣 展开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构思一下,凡能在20分钟内完成初稿的同学可获“耕耘奖”。

3、学生独立构思,教师巡视。(对于20分钟内完成的同学授予“耕耘奖”)

4、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启发谈话:玉不琢不成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让别人也能对你笔下的小动物流露喜爱之情。改得好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本次习作的“百花奖”。

(2)学生自改习作。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写出了小动物的特点及喜欢的原因”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3)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再次修改。

(4)课堂交流。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改的——为什么这样修改”的顺序说说修改理由。(5)评议“百花奖”。先分四人小组,再进行全班评议。

五、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激发评赏兴趣

启发谈话: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也有闪光点,哪怕是不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二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你的习作通过自己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大家听,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对评赏的好的同学,授予“雏鹰奖”。

2、示例评赏,启发自我评赏

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或片段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3、教师组织学生评议班级“雏鹰奖”。

4、创造发表条件,激发成就动机。

(1)将优秀习作或修改明显进步的习作装订成册,在班内或同年级内传阅。

(2)将优秀习作推荐给学校报刊或少儿报刊。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向本校“小星星电视台”投稿。

◆设计新意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活动性,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开发”,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表达真情实话”。本设计力求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在设计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弹性实践,激发情感

组织学生利用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动物,有条件的在家中亲自饲养小动物,和他们做朋友,主动保护动物。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尝试。在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利用活动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活动中和动物建立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减少束缚,自由表达

教学时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命题→讲解习作要求和文体结构→提供范文,分析写作方法→模仿范文进行习作),让学生参与自己选择素材、自主构思起草、领悟写法、自主修改和评赏过程。打破框框,淡化文体意识,把习作指导渗透在作前谈话、作后评赏之中,学生在自然而然的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确实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作情感倾诉与交流的需要。

三、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由小组同学一起给班里其他同学进行汇报展示。展示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将自己了解的关于动物知识的书籍拿来与同学共享,也可以将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可以将自己在饲养中总结的方法教给大家,或者把存在什么疑问提出来,同学帮忙解决;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画、照片、玩具、标本等带到学校中来与大家共同欣赏。

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搜集资料、讲述等方式宣传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拓展自己和同学的知识范围,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增进对动物的情感。篇三: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观察的范围》课件展示稿

一、教材分析

《观察的范围》是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在网络环境的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教学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这一要求并结合本课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整合网络课程资源,以文、声、图、像的形式,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

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拓展延伸,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查阅知识、互动交流的平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交流的能力。

三、课件运用

下面,我将结合教学过程谈一谈课件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

1、课件出示眼睛图片,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

2、课件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了解一些信息。

二、体验过程

1、活动一:做一做(配音)

师: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好)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立在桌面上,请你将你的笔袋放到数学书的后面,请你坐直。你能看见你的笔袋吗?为什么?

师:不准移动你的数学书,不准移动你的笔袋,也不准变换自己的位置,你能想个办法看见笔袋吗?(站起来就能看见了)为什么现在就能看见了呢?

师总结:刚才我们坐着的时候,视线受到了数学书的阻挡,所以我们就看不见笔袋,而当我们站起来的时候,视线没有受到阻挡,我们就能看见笔袋了。看来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2、活动二:画一画

课件出示桃子图片(老师读)秋天到了,桃子都成熟了,看!落的满地都是呢,有只小猴闻到香味赶来了,前面有一堵墙,什么都看不到了,真着急呀,没关系,爬树可是我的强项,爬到旁边的树上去看一看吧。(提高学生兴趣)师:看,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它是从这一点进行观察的,(描出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观察点,我们把它确定为点a,那小猴在点a处能看到墙内的哪些地方呢?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从a》点到墙角之间这几个桃子,小猴子能不能看到呢?

师:我们可以把小猴子的眼睛看做一个点,墙的最上端看做一个点,在这两点之间进行连线。

(学生很直观观察到两点一线,眼睛位置到障碍物的最高点)师:如果小猴继续往上爬,(边说边在图上标注出来)爬到b处或者更高的c处,那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请你先想一想,再翻开书画一画,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画法和想法。1题:指名画,并说明画法,指出离墙最近的点和看到的范围。2题:(学生边汇报边课件展示画法,节省课堂的上订正时间。)总结板书: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齐读一遍)

活动三:试一试

1、画出夜晚路灯下杆子的影子。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猴子的观察范围,那你们注意过自己在路灯下的影子吗?(注意过)那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生:我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路灯下忽长忽短的。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研究了下面这道题,你就会明白了。

这里有四根同样高的杆子,你能画出它们在同一盏路灯下的影子吗? 生自己练习画

师:指名画,你能说出你是怎么画的吗?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长。师:如果我们把这四根同样高的杆子看作一个人,那刚才的问题你能解释了吗?为什么人的影子在路灯下会忽长忽短呢? 生解释。

同学们真不简单,都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那接下来我们去公路上看一看吧。

三、应用知识

活动

四、说一说

1、(课件出示),有一辆小轿车在公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客车行驶到某一位置时(如位置①),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师:司机能够看到的是哪一部分呢?是如何确定的呢?接下来还有两个问题,谁来读题。(指名读题)(1),如果小轿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2)小轿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生汇报,师演示。

2、(出示课件)师:我们都知道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当猫看到老鼠就会扑上去捉住它,有这么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到残墙的后面,可是小猫在残墙前,小老鼠可以在哪个区域活动又不会被小猫发

现呢,你们愿意帮助它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在图2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请你先在小组内部交流一下。愿意到前面来画一下? 生到前面画并说清楚是怎么画的。然后指出哪个范围是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哪个范围小猫能够看到。

师课件订正。我们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代表小老鼠谢谢大家了。

3、课件出示判断,节省练习时间。

4、课件展示思考题,生动形象清楚。

5、课件出示,了解生活现象。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篇四:观察蚂蚁教学设计

《观察蚂蚁》教学设计

▲具体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蚂蚁适应陆地上的生活,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长3对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发现并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想法。

培养学生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发现并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难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教师准备:放大镜、观察盒、昆虫盒、水、培养皿、瓶盖、小塑料泡沫块、毛笔、糖、白纸、讨论记录表,教学视频。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分钟)

师:同学们,老师说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这是一只小动物,身体虽不大,力气却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生:蚂蚁。(师随着学生的猜测板书蚂蚁)

师:猜对了,你们真优秀。小蚂蚁也很优秀,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小蚂蚁交个朋友吧!请出我们的朋友小蚂蚁,先放在桌边。(请、朋友,亲近的拟人化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创设了一种亲近小动物的氛围。)

二、参与探究,亲历实践(25分钟)

(1)话谈蚂蚁,初步感知

师:你们在哪里看到的这些小蚂蚁呀?(此问题的提出旨在让学生知道蚂蚁的生活环境)

生:在草丛中;在墙角边;在树底下;在花坛边?? 师:哦,小蚂蚁活动的范围可真是广泛,可是我也去过你们说的那些地方,我怎么没发现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让我找到它们吗?

生:(如果学生能直接想到并说出用食物来引诱蚂蚁最好,如果不能,教师要进行引导)老师,你可以在那附近放一小块面包,(糖、饼干、骨头??)过一会就会有蚂蚁爬过来,您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了。

师:请注意,我们已经和蚂蚁做朋友了,不能说抓,应该是——

生:请。

师:对了。那么在请这些蚂蚁朋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蚂蚁特别喜欢甜食;蚂蚁喜欢吃香的;蚂蚁总是排着队走;蚂蚁怕水(适宜陆地生活);蚂蚁爬的很快??(此处采取对话形式,既了解了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又为“讨论观察蚂蚁的好方法、送蚂蚁回家”两个环节做好了铺垫。)

(2)创设问题情境,寻找解决办法

师:看来,你们对蚂蚁的了解还真不少,下面请你们为各自的蚂蚁朋友画幅画吧!有个小要求,画的过程当中,不许看桌上的蚂蚁,不许翻书,凭自己的印象画,你觉得它是什么样子就画成什么样子,要画的大一些,可以简单一点,看谁画的最快,然后粘贴到我们的黑板上来。

学生作画,并随时粘贴,一半多的人粘好画以后,老师也粘上一幅。没有画好的,也粘到前面。(为了体现是面向全体。)当画全部贴好以后,这时学生面对形态各异、大大小小的蚂蚁画,可以说幸福的、惊奇的、失落的、后悔的??表情不一,唏嘘不止。

师:看了这么些画,你想说点什么?

生:针对这些画,可以找出自己画的不足,可以指出同学的画有哪些优缺点。主要是找出蚂蚁身体结构的不足之处,比如:足的多少,长的位置,头上的触角,头胸腹的比例等等。

根据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教师归纳:看来问题最多的蚂蚁的身体分为几部分;蚂蚁到底有几只脚;是从哪里长出来的?板书:身体 脚(这是创设的第一个问题情境,也是前面提到的第一个场景。在观察画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说是高度集中的,陆续发现并提出了关于蚂蚁身体的许多问题,迫不及待地想去观察蚂蚁身体到底是怎样的?强烈的探究欲望是顺利开展观察活动的必要前提。)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画的不对呢? 生:观察的不好。(没有仔细观察。观察的不仔细。)

师:要想画准确,画的好,应该怎么办?

生:仔细观察。

师:好吧!那现在就请同学们细致地观察你们的蚂蚁朋友吧!

(随着第一个问题的解决,第二个问题又出现了:蚂蚁太小,还到处乱爬,很难观察,该怎么解决呢?这个问题不是教师提出的,而是学生自己在观察中生成的。在新的问题的促使下,学生们更积极地投入了新的探究活动。)

师:太小了,乱动,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小组内先讨论一下观察蚂蚁的好方法吧,做好记录,看哪组想的办法好,想的办法多。

学生结组讨论,教师巡视,在了解各组的讨论情况后,指名最多的组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补充。方法如下:

用放大镜观察;放在透明的小盒子里观察;拍成照片观察;给它喜欢的食物不让它乱爬;放在水盆里的一个小瓶盖上(或者一小块泡沫上);?? 师:想了这么多办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

生:放在水中的泡沫上,用放大镜。放在透明的盒里用放大镜观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一些材料:放大镜等。

(3)再次观察蚂蚁

师:好了,根据你们的需要,请组长来我这里领取材料。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①观察内容:蚂蚁的身体分几部分?蚂蚁的脚有多少?长在哪里??? ②爱护小蚂蚁!轻轻的,可以借助毛笔。

③观察时,可以说说观察到了什么;也可以说说原来的画有没有画错的地方,错在哪。

④观察后,每组合作画一只大蚂蚁。

生:观察。(师巡视)(整个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习的自主化。)

三、汇报交流,达成共识(8分钟)

请每组派一位代表说出你们是运用了哪种观察方法进行了观察,观察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观察的结果怎么样?

对照他们合作画的蚂蚁图片说说小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组内同学可以做补充。(培养学生准确的表达能力。)其他组进行评价,形成共识。教师进行板书:触角 头胸腹 三对足。同时可以简单渗透昆虫类动物身体特征。

四、联系实际,知识延伸(5分钟)

师:老师在请蚂蚁来到课堂时拍下了一段视频,你们想不想看看?(备课系统中的也可)

视频内容:蚂蚁分泌信息素的介绍,蚂蚁传递信息的情形等。(由于传递信息和分泌信息素这些知识学生不容易了解,所以采用视频形式进行介绍)

师:通过这段视频的介绍,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知道了蚂蚁根据信息素找到另外的蚂蚁。信息素能传递信息。信息素能让蚂蚁找到回家的路。蚂蚁的触角能传递信息,它们不是在打架,是在打招呼,在说话。我们要爱护小蚂蚁,不要随便干扰它们。?? 师:说的真好,我们不要随便干扰它们,那小蚂蚁陪了我们这么长时间,我们也要下课,该怎么做?

生:送蚂蚁回家。(把小蚂蚁送回去)

师:对,把它送回家。可是,刚才我们说了,不要干扰它们,为了我们的学习,我们已经破坏了它们的信息传递,它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怎么办? 生:从哪里找到的,就送回哪里去。

师:小蚂蚁回家的时候,会不会有有趣的事情发生呢?我们可以继续观察。课后请同学们拿回自己画的蚂蚁画,画错的地方一定要修改哟,不然小蚂蚁可不高兴了!

宣布下课。(这一环节也是情感教育的升华,使学生生成爱护小动物,真爱生命的意识)教师板书:

蚂蚁

身体 头 胸 腹

触角 足

一对 三对篇五:观察教案

主题:观察动物

第一课时:观察金鱼

【教学重、难点】 深入细致地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记录、表达金鱼具有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张印有金鱼身体的图片和印有五种观察器官(耳、口、眼、手、鼻等)的图片、若干鱼缸和各类活金鱼。

2、学生准备:水彩笔、每组一条活金鱼和一个鱼缸、每两人一张白 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描述课前在家中观察的金鱼的身体结构,讨论其在水中 生活的作用。师:自由观察虽然也能发现很多金鱼的秘密。但科学的观察 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科学秘密。

2、引出观察方法。

一看、听一听、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比一比等。

3、出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观察一种小动物。板书:“认识金鱼的身体”

二、自主观察

1、学生观察金鱼的身体。

(1)学生观察金鱼的身体。

(2)小组内讨论金鱼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学生汇报结果。

(3)得出结论,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巴三部分。

2、认识金鱼的其他器官及作用。

(1)让学生认识金鱼的头形、眼睛、鱼鳍、鱼鳞等器官。

(2)谈谈鱼鳍、鱼鳞、鱼尾的作用。

(意图是让学生用看一看和比一比两种方法重点观察初步

分析各种金鱼的眼睛、尾巴、颜色的不同。)

3、比较各种金鱼的外形。

(1)学生观察自己桌子上的金鱼。

(2)学生可离位观察自己喜欢的其他金鱼。

(3)比较各种金鱼有何不同?比一比哪个组观察的顺序最合理

4、观察鱼鳞。

(1)学生用手触摸金鱼身体。(2)谈谈有何感觉?

(3)闻闻手有什么气味?

三、教师总结。

师生共同梳理学生对金鱼的身体结构、其他器官及作用,各 种金鱼的外形,身上长有什么和是怎样运动的的初步认识,初步感知科学观察与自由观察的不同。

四、拓展提高

(1)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教室,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2)写一篇观察金鱼

第二课时:观察动物的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到很多动物都要产卵,且卵有相似的基本构造。

2、知道卵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发育成动物。

3、知道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1、用图片、实物相结合的方法,使孩子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

2、用查资料和看视频的方法,经历观察青蛙、小鸡等孵化的过程。

3、建立青蛙卵孵化过程观察的水族箱,引导学生课后观察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生命繁殖的相似性,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

2、培养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卵的基本构造,知道卵可以发育成新生命。

【教学难点】卵孵化过程的观察,了解鸡蛋各部分的作用。【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

1、每小组一份: a、鱼卵、鸡蛋、鹌鹑蛋、鸭蛋、毛巾、放大镜放在盒子里;(课前放

好)b、磕好的生鸡蛋、剖好的熟鸡蛋放在盘子里;(课中领取)教师材料: a、青蛙卵、水族箱(附记录表)。(放在讲台旁)b、课件:各种动物卵的图片,各种卵的孵化过程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老师这里有一袋东西,里面是什么呢?谁来摸一摸?

(猜到奖励)

2、这些我们也把它叫作“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卵》。板书课题。

二、探究展开

(一)、动物的卵

各种动物的卵。

1、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卵?(生说)大家了解的真是不少!想不想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师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卵。

2、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的卵。有鸡卵、鸭卵、鹌鹑卵、鱼卵。让我们一起来比较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请材料员把盒子拿出来。

3、学生观察,师巡视。

4、反馈交流。你比较出了什么?

5、小结:各种动物的卵从外形看有很多不同之处。

第四篇:观察教学设计

《观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有哪些观察器官。

2、能运用各种观察器官进行观察。

3、体会到用工具观察更有效。

4、意识到科学家都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难点:描述闻、品茶的感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理解什么是观察

1、大家都知道古代的鲁班发明锯子是从观察茅草会割破皮肤的现象中得到启发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仔细观察,发现了摆的频率。可见,观察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们会观察吗?

2、感知触觉的作用

有一个袋子,不准打开袋子,不准弄破袋子,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知道袋子里面有什么吗?

3、认识味觉的作用

出示一杯液体,你知道它是什么液体吗?你有什么方法吗?

4、测试听力,体会听觉的作用

请学生站在讲台前,面对黑板,猜一猜背后是谁在那个位置发出了什么声音。

5、小结:科学实验表明,只有学会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观察,才能达到对事物的较为全面准确的认识。所以,我们不仅要用眼去观察,而且还要用耳朵去听、并充分利用自己的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调动一切感官参与到全部观察过程中去,得到对感知对象的一个整体认识。

6、请学生们想象:如果我们的感官缺失了或者被剥夺了,会怎么样呢?以说明必须保护好我们的感官。

二、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提问:先用肉眼看,再用工具仔细观察这些实验材料,说一说用肉眼看和借助工具观察之间有什么不同。

2、小组汇报,师生小结:用工具进行观察可以使我们的观察更全面、更具体、更仔细。伟大的生物学家(条件反射学说的创始人)巴甫洛夫曾说:“观察,观察,再观察。”就是这个道理。

三、拓展与应用

1、交流茶的知识。

谈话:中国具有悠久的制茶、品茶文化史。把你知道的有关茶的知识告诉同学们。

2、全面观察茶叶。

(1)出示四种茶叶。你能一一辨认是什么茶叶吗?(2)怎样去辨认?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各小组讨论。

四、阅读资料

1、教师:把教材打开到第57页,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在人类历史上,尤其是科学发展史上的伟大人物所具有的非凡的观察力的资料。

2、学生阅读。

3、师生小结:科学的观察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观察的精确度,而且在应用新知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发明创造。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已经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观察,怎样才能全面地观察?

六、闯关

1、填空

(1)平常我们主要用()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而()、()、()、()也是人体的观察器官。

(2)要想收集到某个事物比较全面、准确的信息,就应当依靠观察()来进行观察。

2、简答:

我们常用到的观察工具有哪些?

板书设计

观察

观察就是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它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第五篇:观察水果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关于观察水果作文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品尝了解桔子的外形、颜色、味道。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

3.收集有关桔子的资料,了解桔子的用途。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

教学难点: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桔子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刘老师教同学们写的就是一种水果,大家想想,写水果应从哪些方面去写?

板书:形状 颜色 味道

(拿出桔子)问:看,刘老师拿出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桔子。

二、指导写作

(一)外表

1.我们先来说说它的形状好吗?谁想说?(圆圆的)

这圆圆的桔子像什么?注意把话说具体说完整。(做动作提示)(像小皮球、像小灯笼)

说得真好!刚才那个同学说的是个什么句子?(打比方)

2.继续观察。这几个桔子大小一样吗?

有大一点的,有小一点的。用一个词怎么说?(大小不一)

3.放在手里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100克左右)

4.再看看它的颜色。(青绿、金黄、黄里带青、小黑点)

5.谁能连起来说说桔子的形状和颜色?

6.下面该说说它的味道了,谁知道桔子的味道?(学生可能会说是酸甜的)

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是吃出来的。)现在的这个没剥开皮的桔子可以吃吗?

那么,我们除了通过嘴巴吃,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它的味道?(用鼻子闻)

谁来闻一闻这桔子的味道,然后告诉大家。(淡淡的清香)

7.看桔叶:看到了吗?这桔子上还有片叶子,这说明什么?(新鲜)

谁能说说这叶子的形状和颜色?(椭圆,碧绿)

想想:这片桔叶顶在桔子上像什么?(像一顶帽子)

8.谁能连起来把桔子的外表说一说?(指名说)(板书:外表)

(二)内里

1.注意老师的动作:教师剥桔皮。问:刚才老师做了什么动作?(剥、扒)

2.老师剥桔皮,请一生上台来闻闻,你闻到了怎样的味道?(清香)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桔瓤、白色的经络)这雪白的经络像什么?(纱衣)

3.这桔瓤是有什么组成的?(桔瓣)取出一片桔瓣,看看,像什么?(月牙、小船)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桔瓣?(数)

4.仔细看,动脑想:这些桔瓣围在一起,好像……犹如……用打比方的句子描述一下。

指名说,点评。

5.继续看老师的动作:取出一瓣。指名说说老师做的动作。(取、掰)

老师接着做动作,放在嘴里咬上一口,让生说老师的动作。(放、咬)

6.谁能把刚才讲的连起来再说说,注意用上打比方的句子和表示动作的词。(板书:内里)

7.拿起桔子,大家一起动手剥桔皮、数桔瓣、再放到嘴里品尝一下桔子。要求边做边说。

8.刚才大家品尝了桔子的味道,谁来说说?(甜甜的、酸酸的、甜里带酸)

9.好吃吗?喜欢吃吗?好吃喜欢吃就继续吃吧。吃完了一个,还想再吃吗?

10.桔子不仅好吃,还有好多用途呢?谁知道,说给老师听听好吗?

(三)用途。

1.指名说说桔子有哪些用途。

2.教师归纳

桔子:桔子可谓全身是宝,其果肉、皮、核、络均可入药。桔子含水量高、营养丰富,含大量维生素C、枸橼酸及葡萄糖等十余种营养物质。食用得当,能补益肌体,特别对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压患者,多吃蜜桔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胆固醇转化,防止动脉硬化。

桔皮:桔皮是一味中药,叫“陈皮”。性温,味辛,有理气化痰,燥湿的功效,制成各样的美味佳肴,不光可以增加食欲,还可以祛除胸腹满,呕吐,咳嗽等多症。可以做桔皮汤、桔皮茶、桔皮酒、桔皮粥等。

提醒:桔子好处虽多,但宜常吃而不宜多吃。中医认为桔子性温,多吃易上火,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症状。

桔子汁:可防心脏病等

真诚为人,真诚待人。

(四)写作文。

下载观察作文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察作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察日记作文教学设计

    观察日记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进自己的文章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细节观察法,把文章写生动。 教学过......

    作文《学会观察》教学设计

    学会观察 市二小李红玲 教学过程:导课: 1、今天我们上什么课?(作文课)怕不怕?(不怕)(怕)有没有怕的?为什么怕?因为编的没有真情实感。 2、师出示一个盒子。看看这是什么? 仔细观看、......

    观察类作文教学设计

    观察事物的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并善于观察。 2.以胖大海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让他们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写话。 【教学重点】培......

    观察类作文教学设计

    观察中的发现——四年级实物观察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并善于观察。 2.以胖大海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让他们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有......

    观察日记作文教学设计(最终定稿)

    观察日记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2、培养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进自己的文章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调动所有感官......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8页、70页《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