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一、导语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熟读课文
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4.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1)弃甲曳()兵(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4)数()罟()不入wū()池(5)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3)tún zhì xù(4)cù gǔ洿(5)无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颁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提问: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狗彘食人食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 对比 涂有饿莩 比喻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习三。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2)可以衣帛(3)然而不王者(4)王无罪岁(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三、布置作业
1.预习下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 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对比)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5
第二篇:2014高中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4高中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遵循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引导学生对主要文言现象作一些归纳,对规律性的知识宜作适当小结;比较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系。
一:导入: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导,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初中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天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
二:文本解读
1.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非常激烈的战国中期,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曾游说各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著书立说,有《孟子》一书(现存七章)传世。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2.基础积累
通假字:涂(tú,通“途”)有饿莩无(wú,通“毋”)失其时 颁(bān,通“斑”)白者
信息筛选
三:合作探究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如多。”
2.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4.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他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 1
区别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争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6.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时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7.当采取了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8.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作者采用类比论证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四:能力提升
重点讨论以下问题:“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2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课堂小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有所发展。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
五:作业设计
1.归纳文中的主要文言现象。
2.在今天“仁政”思想仍有它的时代意义,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第三篇: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2
孟 子 名 轲,邹 人(今 山东 邹 县),三 岁 时 父 亲 逝 世,孟 子 便 与 母 亲 相 依 为 命。孟母 非 常 疼 爱 自 己 的 儿 子,曾 经 为 了 替 孟 子 找 一 个 舒 适 的 学习环 境 而 三 次 搬 家。
。孟子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至屠场附近,这次,孟子又学起屠夫宰杀猪羊,孟子妈妈知道了,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故事?
小孟子长大了要读书去了,但孟子毕竟还是个孩子自然有童心,他经常逃课。感到读书烦所以经常不去上课。有一天小孟子听着听着课觉得没劲就逃回来。
孟母正好在织布。那时孟母主要靠织布卖布来维持生活。看见儿子逃学回来一句话也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
孟子是个好孩子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就跪下来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
“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做衣服才可做被单。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怎么能成才? ”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训从此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中国儒 PPT4 在《孟子》一书中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是仁政主张,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与本文有关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性善论
我们说仁是孔子的基本思想,但是孔子并没有说明为什么爱仁,孟子 讲了,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3、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一个非常残忍的时代,各个诸侯相互残杀,杀人如麻,、有人曾经评论《左传》是一部相砍书,就是各路诸侯相互砍,砍死的可
都是老百姓,所以孟子讲“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一场正义的战争,全是为了一己私利。孟子所生活的战国时代同样也是这样,齐楚燕、每一个诸侯都想统一中国,并且通过富国强兵,通过战争来实现,这就是那时很多人持有的霸道主张,但是,孟子等人却认为应该通过仁的力量使民心归附这样来实现统一,这就是孟子一生都在践行的王道思想
二、诵读的准备
1.简介这次谈话的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
四、熟读课文
1.放录音两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学生明确。
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研习第1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学生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学生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梁惠王------于国用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3)朗读指导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
提问: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害生产力。这就造成了人口的减少,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发展生产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面对梁惠王的疑问,孟子是怎么解答的?明确—— PPT10 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喜爱,您不是主张霸道吗,您不是喜欢打仗吗,让我用战争来做个比喻 吧、梁惠王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看看孟子回答了没有呀?他怎么回答的? 哪你说说孟子认为民不加多的原因是什么?
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究竟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PPT11PPT12
明确——梁惠王移民移粟的策略,不过是“五十步”,而邻国也不过是“百步”本质上和邻国的政策并无不同,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梁惠王所谓的尽心,也不过是应对特殊时期的短暂的办法。
要想让一个国家从根本上长治久安,是需要长期投入的。用孟子的主张就是要施仁政行王道。
5.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使民增加呢,那就是施仁政行王道,在接下来的两个自然 段里孟子具体讲述了他的仁政主张,我们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主要包括那几个个方面?
学生尝试背诵2、3、4段。
一、检查背诵
学生齐背一遍,再抽查一名学生独背。
二、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研习第5、6段
(1)女生齐读第5段,男生齐读第6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问:百姓为什么粗估入五次?
君王用过重的扶绥压榨百姓,索求无度,百姓不得不,斧进不得以时入山林 不要暴敛
前面那个不违农时也是对君王的要求。好战必然要频繁征发百姓影像农业生产。开明的君王不应扰民,至少不该在农忙时节扰民。其实是要求君王不要横征。横征暴敛就是保证,实施暴政就会逼得百姓无路可走。苛政梦玉虎就是这个道理
不实行暴政,让百姓可以活下去,这就是仁政的起点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他又用一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三种措施:一是提倡种桑养蚕,大力发展种植业和纺织业;二是不仅从自然中有节制地捕食野生动物,而且应该不误时机地繁殖家畜家禽,大力发展畜牧业;三是不耽误农业生产季节,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此三者,物质文明建设也。与前三者相比,显然前进了一大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搞好物质文明建设,而且主张教民,尽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孟子又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此乃精神文明建设。上述四者,不正暗合了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现代思想么?显然,孟子不仅要解决百姓的衣食温饱问题,而且还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要求学生对照板书,填充空缺处,尝试背诵5、6段。
(3)朗读指导
第5段兼用排比和连环两种句法,全段三大句,每句为一层,语势逐层上升,要突出最后一层,这是孟子的主要意图所在。“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轻读,后者重读。
第6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表陈述语气,气势充沛,要读出层次。最后用双重否定句式总结,要读得坚定有力,其中应有劝勉之意。
选一男生朗读5、6段,其余同学点评。
学生齐读5、6段,背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数罟 ②数之以桑 ③衣帛 ④养生丧死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还指出了封建统治者施行“仁政”应有的态度。他委婉含蓄地批评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贵族家里“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他采用比喻论证进行反驳:“涂有饿莩”却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而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可笑,并指出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恰恰是统治者的暴政。“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是何等言简意赅啊!他明确指出了统治者应有的态度:应严于律己,敢于承认过错,不能推卸责任。强调一定要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不归罪于年岁,时时反省自身,除暴政,施仁政,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且能接受教育,懂得道义。只有这样,才能得民心,才能使民加多。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由此观之,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恰巧暗含了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暗含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一起狠抓的现代思想。同时,也从历史角度印证说明了当今的这些现代思想观念,正是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精髓的有力传承
第四篇: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8、寡人之于国也
三维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遵循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引导学生对主要文言现象作一些归纳,对规律性的知识宜作适当小结;比较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系。
3.理解并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并更好地理解新时期党中央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复习导入1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复习导入2 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导,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初中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天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知识积累 1.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非常激烈的战国中期,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曾游说各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著书立说,有《孟子》一书(现存七章)传世。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孟子》现存七章,全面反映了孟子思想。孟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元文宗封他为“亚圣”。《孟子》七章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都是摘取每章开头几个字命名,没有特别意义。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故有《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的篇名。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所以说《孟子》给人的感觉是侃侃而谈。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情感强烈,文笔犀利,论辩性强;(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巧妙控制论辩方向,驱诱论敌就范;(3)巧用比喻,使枯燥理论具体、生动,富有可读性和说服力;(4)文辞方面富于铺陈扬厉,时露尖刻,句式喜用排偶,笔锋咄咄逼人,文章酣畅淋漓。2.基础积累 ①字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â)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ɡ)食也数罟(cùɡ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ɡ)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谨庠(xiánɡ)序之教然而不王(wànɡ)者涂有饿莩(piǎo)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②通假字
涂(tú,通“途”)有饿莩
无(wú,通“毋”)失其时
颁(bān,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信息筛选
1.解题:
“寡人之于国也”原句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谦词,今义是形影孤单的人,即孤家寡人。“焉”“耳”“矣”均是文言句末语气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原句是主谓句,感叹句。“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语。“之”,用于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提顿语气,强调介宾短语的意义。
2.整体感知: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合作探究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如多。” 2.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4.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他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争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6.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时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7.当采取了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8.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作者采用类比论证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方法点拨: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利用相关信息,解读 2 潜藏在文本背后的主题。这是全新的阅读要求。
文本研习的手段、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方法比结果更重要,教师不必过早地将结论和自己的判断告诉同学,也不必让学生一定要认同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能力提升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明确: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规律总结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明确: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课堂小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有所发展。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作业设计
1.归纳文中的主要文言现象。
2.在今天“仁政”思想仍有它的时代意义,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9.荀子《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颜真卿的《劝学》和古乐府《长歌行》导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通译全文,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 4 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作业。略
10.过 秦 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
2、指导翻译;
3、背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贾 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 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教师提示: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四、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生字】
腴(yú)轸(zhěn)镞(z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系(xì)颈 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五、学生自读课文。
六、学生依据注释理解文意,并归纳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制其弊(通“敝”)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担负 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分裂山河 划分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动用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B、动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
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4、一词多义(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5、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6、成语
同年而语 度长絜大
七、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
2、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同时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
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作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 8 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集体朗读第一段。
四、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下列句子是从第三自然段中挑出的,试说说译文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明确: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明确: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明确: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明确: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明确: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踏。”(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4、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五、研习课文4、5自然段。
1、朗读第4、5自然段。
12.师 说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 10 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二、作者介绍(见课件)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三.写作背景(见课件)
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三、解题(见课件)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见课件)
2.听课文录音,注意句读。(见课件示例)
3、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明确: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从而 古:跟从„„并且
(4)、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 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
1、指导朗读。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学习道理)
师道之不复(从师 11 的道德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从师)不耻相师(学习)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7、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三、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 2)也说明了从师的重要性。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问题探讨: 1。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2。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3.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明确:《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四、欣赏品味
1.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明确:⑴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五、课堂训练
(1)背诵全文。
(2)、思考: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12 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
第三课时
复习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作“老师”讲。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动词,有两种情况:作“学习、效法”讲。如: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从师“讲。如:或师焉,或不焉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
⑵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⑶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二、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12.宇宙的边疆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3.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 14 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 太阳系 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2.【提问】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第五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查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填然鼓之(2)树之以桑(3)王道之始也。(4)未之有也。
A.(1)与(2)不同,(3)与(4)相同。
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D、(1)与(2)相同,(3)与(4)不同。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然”字。[来源:]
A.填然鼓之。B.太后曰:“然。”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以为然。
3、对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则修文德以来之。(2)王好战,请以战喻。
(3)申之以孝悌之义。(4)以五十步笑百步。
A.(1)与(3)不同,(2)与(4)也不同。
B、(1)与(3)相同,(2)与(4)也相同。
C.(1)与(3)相同,(2)与(4)不同。
D、(1)与(3)不同,(2)与(4)相同。
4、下列各句中的 “兵”字和“兵认既接”中“兵”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可汗大点兵。B、纸上谈兵。C、斩木为兵。D、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
5、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思想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有相同之处。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孟子的梦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什么样的国家才是孟子理想中的“理想国”呢?他的梦想,和我们今天所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有着怎么样的相似点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起来看一下孟子心中的理想国度。先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 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三、熟读课文 自主学习
1.第一遍学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 法。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 道路矣(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3)tún zhì xù(4)cù gǔ洿(5)无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颁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四、布置作业 :
掌握相关字词,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相关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