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立网站整体风格》教学设计
《树立网站整体风格》教学设计
盐城市南洋中学 王健
【教材分析】
《树立网站整体风格》是高中选修教材《网络技术应用》(教科版)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网站风格是抽象的,是站点的整体形象给浏览者的综合感受,这个整体形象往往从网站标志、标准色彩、标准字体等元素中体现出来。通过对经典案例的解读,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现设计中的规律与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通过适当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去树立网站的整体风格,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实践提供指导。【学情分析】
本案例的对象为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网站的规划、网站设计中的栏目的设置与版面设计,对美有一定欣赏和鉴赏能力,但对从哪些方面去树立网站的整体风格,还缺乏整体的认识。FrontPage2000操作虽然上学期学过一点,但并不熟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体现网站整体风格的要素。
2、了解网站Logo设计的常见方法和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了解色彩的感觉,能根据主题的需要设计标准色彩。
4、了解字体的特点,能根据主题的需要设计标准字体。知道使用特殊字体时应注意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案例的解读,让学生自已去总结发现设计中的规律与应该注意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对如何树立网站的整体风格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
资源:主题网站、教师展示课件
工具:FrontPage2000软件、A Logo 3.10、IIS 【教学策略】
本课中首先通过与优秀网站的对比,分析学生作品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在完善这个作品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网站标志、标准色彩、标准字体方面树立网站的整体风格。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到网站设计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请同学们欣赏几张网页,同时思考一下这些网页具有怎样的风格?
第 1 页
我们发现较好的网站往往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有的活泼可爱、有的清新秀丽、有的温文尔雅、有的执着热情 „„,那么如何来树立网站的整体风格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2、展示几个学生作品,分析存在不足: 学生:颜色搭配不舒服
字体杂乱 „„
教师:网站的整体风格是属于外观的设计,色彩与字体肯定是属于风格的一部分,那还有什么跟网站的风格有关呢?
设计意图:通过几张风格迥异、视觉冲击力比较强的网页,引起学生的兴趣,继而旗帜鲜明地提出本节课的课题——树立网站整体风格。并通过一个具体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
二、网站标志(Logo)
小游戏:(快速播放一组网页截图),比一比,记一记,看谁记得多,并思考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网站的名称的?(部分截图如下)
设计意图:在快速播放的一组网页中,要想知道网站的名称,学生们很自然地会关注到网站的标志。从而引出树立网站整体风格的第一步就是要设计出一个好的网站标志。
第 2 页 同学们看看你们的主题网站里有没有Logo的设计?那怎么来设计呢?
网站标志就如同企业的商标一样,看到它就应该能够联想到你的网站。我们先来参考一下那么著名的网站,看看他们的网站标志是怎么设计的吧。
1、百度网站的Logo,采用了图文结合的设计。“百度”一词源于宋朝词人辛弃疾的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熊掌”图标的灵感来源于“猎人巡迹熊爪”,都有搜寻的意思,跟百度的搜索理念是相符合的。而且每逢重大节日的时候,百度还会邀请一些创意大师对Logo进行修改,既烘托了节日的气氛,更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这类Logo的设计方法是选用与网站主题有关的,并具有代表性的人或物,用它们作为设计蓝本,加以卡通化和艺术化设计出来的。
2、中国银行、奔驰汽车企业网站的Logo,其采用的是本专业的有代表性的物品。
3、谷歌、中国雅虎、搜狗、联想等网站的Logo,采用将自己网站的中文或者英文名称作为网站标志的设计方法。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设计方法,将自己的名称采用不同的字体、字母的变形与组合,可以很容易地制作出自己的标志。
设计意图:通过对几个知名网站的Logo的解读,使学生了解网站Logo设计通常采用的几种方法,从而为学生的下一步实践提供指导。以及在解读的过程中,注意指明一些Logo设计的成功所在,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
提问:一个设计成功的Logo往往具备哪些特点呢?请讨论回答。学生活动:讨论一个设计成功的Logo往往具有哪些特点。总结:
1、能够契合网站的主题
2、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清楚易记。
3、体现一定的创意,设计美观,有艺术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对几个案例的解读,学生已经发现了一些网站标志设计的规律,对网站标志具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因此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出设计优秀的LOGO往往所具备的一些特点,然后教师再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使学生对“网站标志”从初步的感知上升到理论的认识,并
第 3 页 为下一步的实践提供指导。
在了解了Logo设计的理念和常见方法之后,同学们一定也想自已实践一下了吧,下面请同学们为各自的主题网站设计一个符合它主题的Logo吧:
学生活动1:为主题网站设计Logo ⑴小组讨论,对要设计的Logo进行规划。
⑵利用 “A Logo 3.10”软件提供的模板进行辅助设计。
设计意图:此时的学生一定跃跃欲试,有自己实践创作的渴望。通过这一实践让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的过程,体验创作所带来的成就感。通过A Logo提供的模板,学生只需几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创作出漂亮的Logo,降低了初次设计的难度。
三、标准色彩
标准色彩就是你网站中所使用的主要色彩,生活中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语言,代表了一定的含义,我们先来测试一下,同学们对色彩的理解吧:
红 联想到火、太阳,代表热情、喜悦、庆典。绿 清新、健康、环保、是生命的象征。橙 青春、欢乐、时尚,有动感。
蓝 联想到天空、大海等,给人以宁静、信任的感觉。紫 有点可爱,优雅,是一种女性化的色彩。白 代表干净、纯洁、简单、公正 „„ 黒 庄重、肃穆、神秘。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色彩的语言。
设计网站的时候一般要选用多种颜色进行搭配,合理的颜色搭配,不但可以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还能更好的烘托主题。
网页1:中国法律法规网信息系统。以蓝色和白色为主,红色是国徽,具有象征意义,切合网站的主题,强调权威与真实。
网页2:新浪网:大块的橙色图片、按钮,感觉页面轻快时尚,白色的背景,蓝色的文字,使的阅读的时候眼睛非常舒适,符合新闻类网站的风格。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张网页其色彩设计的解读,引导学生发现其设计中存在的规律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提问:那么我们在色彩的使用上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回答。
第 4 页 学生讨论:讨论在色彩的使用上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结:
1、设计网站的标准色彩,但一般不要超过3种
2、总体协调,局部对比
3、结合主题需要选择合适的色彩
设计意图:适时归纳,总结规律。为学生的下一步实践提供指导。
再来看看我们的主题网站,你认为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色彩比较好呢?自已尝试着搭配一下。学生活动2:调整主题网站中页面的色彩
⑴在FrontPage2000中打开主题网站中主页(index.htm)。
⑵尝试为其进行色彩的设计(网页背景、表格背景、单元格背景、文字的颜色)。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对FrontPage2000的操作不是很熟练,因此在设计这一实践时,尽量避免复杂的操作步骤,并在实践前将具体的操作步骤稍有演示,避免学生因技术的障碍而影响了设计的发挥。
三、标准字体
标准字体是网站中所采用的主要字体,中文字体有很多,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黑体字:凝重 宋体字:端庄 隶书:飘逸 楷体:淡雅 仿宋体:专业 广告体:精美 手写体:亲切随意 一般网页里默认的字体是宋体。
提出问题:如果设计网站时使用了特别的字体,而浏览者电脑中却没有安装这种字体,会有问题吗?如果有问题该怎么办呢?
教师:在服务端编辑“环境保护”网站主页中的字体,学生端通过IE浏览器观察并讨论。小结:设计网站的标准字体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网站内涵,选择贴切的字体。
2、使用统一的标准字体,特别的字体最好采用图片的形式。学生活动3:调整主题网站中的字体。
⑴继续在FrontPage中调整字体,使其符合网站风格。⑵完善作品后,小组评选出一个代表作。
⑶按要求上传小组代表作并在线进行作品自评与互评。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主要从网站标志、标准色彩以及标准字体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树立网站的整体风格这一问题。网站风格一旦确立,网站中所有页面都要采用这风格。当然一个好的网站不仅要有一个好的风格。更要有丰富内容,所以还需同学们广泛地搜集素材。相信大家只要多努力、多实践,我们一定能设计出优秀的主题网站。
第 5 页
第二篇:老王 整体教学设计
《老王》教学设计
(注:★为微课展示环节)
一、新课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总有一种声音给你力量,总有一些语言让你感动,总有一段文字让你流连忘返,总有一张照片让你隐隐作痛。在我们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有一群本应和我们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帮助与关心。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现代女作家杨绛的散文《老王》,和作者一起去诠释爱的真谛。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揣摩语言,深入分析人物形象;(难点)
3.引导学生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爱弱者。(重点)
三、预习检测
1.作家作品
2.写作背景
3.生字词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畅所欲言。
五、步步深入,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老王是一个 的人,表现在。”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师明确:
职业——靠一辆破旧三轮维持生活送冰
生活——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苦
善送病人
身体——眼睛残疾,生意受影响
住所——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送香油、鸡蛋
2.学生活动: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老王这一人物形象的?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来归纳,然后再重点赏析对老王进行细致描写的8—14段。
①请两个同学表演第8、9段,让学生模仿老王的神态、动作。
(角色扮演是一种比较好的体验方式,它能让学生在换位体验中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
②分角色朗读10至14段(老王、“我”、旁白)让学生通过体会老王的语言从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
★六、体会情感,把握主旨
1.①自由发言: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
同学答:老王临死前送鸡蛋香油
②追踪提问:他已经病成这样却大老远来给作者送鸡蛋和香油,这是为什么?
明确:他觉得一生受作者一家的关照很多,必须得报答,他可能预感自己时日无多,所以,他用了生命最后的全部精力来完成这个重要的“使命”。这一情节非常突出地表现了老王善良和知恩图报的性格。
2.①老王去世了,深受老王恩惠的我们一家心情如何呢?
同学答:愧怍
②追踪提问:为何会感到愧怍?
明确:老王临死也要去给作者送香油鸡蛋,对于一个生活艰苦的贫困者来说,这是弥足珍贵的。然而当时“我”为老王做得太少,几年下来,才深悟到自己的麻木,为自己做的还不够感到愧怍。可以看出“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以善良对待善良。
★七、拓展探究,关注弱者
文中的老王是那样善良,他的生活却那样贫苦,这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今天,在社会上还有许多像老王那样的人。面对身边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展示组图: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在我们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一群和老王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
七、课堂小结:
对比这些社会上的不幸者,我们是幸运的,如果我们能够克服自身的自私、冷漠和无情,都能像作者一家那样,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用真诚的爱心帮助他们,伸出我们的手给予他们一此温哪,那么他们就会生活得更幸福一些,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美好一些。正如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手拉手,关注我们身边的“老王”吧。
八、布置作业
为身边的老王画一幅宣传画,并配上宣传语,呼吁更多的人关爱他们吧!
【板书设计】
老王知恩图报作者
善良人道平等善良
穷苦卑微平易近人
不幸者老实厚道幸运者极富爱心
第三篇:学期整体教学设计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总目标: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3.
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4.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5.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6.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7.
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8.
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1.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4.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5.
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6.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7.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教学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
第四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
一、教学(学习)目标
1.学习介绍科学发现过程和成果、展现科学研究艰辛与乐趣的知识性读物,感受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2.掌握知识性读物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等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时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4.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
本单元是一个戏剧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创新”。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属于知识性读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实用性阅读和交流”这一任务群中对“知识性读物”提出的要求:“自主选择一部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作品或流行的社会科学通俗作品阅读研习。”
教材单元导语:“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间接”
教材中明确给出的四个“单元学习任务”。
二、教学(学习)重点
1.通过多篇精读,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艰辛经历。
2.能发现、探究学习生活中的现象,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说明事理,完成一篇研究性说明文。
3.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熟知的生活语言、知识、事件阐释见解,初步建构用以输出创造性思维的语言形式。
同教学(学习)目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本单元的语文素养为:
1.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2.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4.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间接,学写事理说明文。
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为“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三、教学(学习)难点
1.领悟语文知识与科技知识的有机衔接机制,进而形成语文素养。
2.落实本单元“人文主题”的目标与任务;把人文主题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同教学(学习)目标。但要着重考虑高一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情况和四篇文章的相同及相异的特点。
四、教法与学法
1.任务单导读法。
2.自主阅读、创作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4.比较阅读法。
具体建议:
1.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或是介绍性较强的科普文章,或是浅显的学术论文属于知识性读物,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丰富自己人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或叙述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展现创新意识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或叙述自己的教育历程以及走上科研道路的经过,都表现了科学家探求真知的执着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这两篇文章,要了解其中的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透过平实而严谨的文字感受作者的科学精神,激发为人类幸福探索自然、探求新知的使命感。
3.《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的论文,有比较浓厚的学术色彩。文章条分缕析地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表现出这些特征的原因,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大价值,语言平实,表达准确,逻辑清晰。学习时,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深化对中国建筑的认识,从而自觉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4.《说“木叶”》是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文章分析细密,举证丰富,充满了浓厚的诗意,是一篇优美的文学论文。学习时,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独特的学术风格。另外,本文有较明显的个人色彩,对此文的结论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异议。
5.学习知识性读物,要了解其内容,还要学以致用,利用阅读所得探究一些具体问题。如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等。另外,“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任务,在日常生活中要对事物事理有深刻的认识、深入的研究,才能对其加以准确清晰的说明。
《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学习要求”的有关要求和“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于“教学”部分的相关阐述。
五、教学(学习)课时数
共9课时
落实立足文本,以“学习任务群”学习的学习方式,紧扣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遵循阅读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开展系列教学(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环节(一):课前任务设计,1课时
第1课时
一、了解和阅读相关资料
1.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和单元学习任务
2.请查找什么叫概念、术语,并了解其在学术性文章中的作用。
二、结合相关资料,阅读本单元四篇文章,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任务单一(作者信息任务单):
任务单二(思辨性阅读任务单):
让学生了解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导、诱发学生可能对科学产生的兴趣和关注。了解本单元四位作者及其研究成就,为本单元学习做好知识、认知、心理和思考的准备。
环节(二):读书交流分享会(分小组完成)(2课时)
第1课时
初读文章,厘清思路与结构。
1.梳理四篇文章的篇章结构(行文思路思维导图)。
2.小组间展示评比。
1.阅读文章,调动积累,把握知识性读物的特点。
2.概括内容,理出知识性读物的行文思路。
第2课时
精读文章,探究特色。
1.探究知识性说明文章的写作特色,完成下表:
2.结合任一文章的写作特色,总结成100字的评论,小组间交流分享。
环节(三):研读与揣摩(2课时)
第4-5课时
研读文章,揣摩概念与逻辑。
任务: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两文,理出文中涉及的概念,并思考概念间的关系。
小组活动一:理解概念的含义
找出四篇文章的核心概念,并以举例的方式讲解概念的含义。
小组活动二: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小组讨论,任选一篇用思维导图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
小组活动三:深化学习
1.“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请同学们关注第4段、第5段段末句子,结合4、6段相关信息概括)
2.阅读《说“木叶”》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表格。
小组活动二: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小组讨论,任选一篇用思维导图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
小组活动三:深化学习
1.“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请同学们关注第4段、第5段段末句子,结合4、6段相关信息概括)
2.阅读《说“木叶”》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表格。
1.研读文本,理解“文法”“词汇”“木叶”“落木”“暗示性”“颜色性”等概念的内涵。
2.借助思维导图,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
环节(四):分析与总结,探究语言与思维(1课时)
第6课时
活动一:感受文本语言
1.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知识性读物的语言特点。
在第一阶段,我搜集了20xx个药方,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药方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2.以《中国建筑的特征》第一段为例,分析知识性读物的语言特点。请从文中再举一例。
活动二:比较阅读感受文本特点
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国建筑的特征》既是学术性作品,又是极平易的科普作品,作为科普文,这两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2.同为偏重人文学科的学术性作品,《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这两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各自的特点。请阅读两篇文章,加以比较。
活动三:概括与交流:这些学者的思维有何特点?
1.从屠呦呦的文字表述中,去判断在青蒿素“发现、提纯、推广、发展”的过程中,哪一步最为关键。
2.研读“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一部分,分析屠呦呦团队突破科研瓶颈的关键因素。
3.完成下列表格。
1.品读语句,在比较中领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2.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
环节(五):启发与思考,思考价值与自我发现(1课时)
第7课时
结合第四环节的人物与重要事件的表格,分组交流:
1.本单元的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素质。
2.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谈你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感受不同领域学者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借鉴课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环节(六):写作与交流清晰地说明事理(2课时)
第8-9课时
一、提前布置任务:
“说得清,道得明”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从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并交流修改。交流时,要注意了解同学能否明了你要说明的事理,存在哪些疑惑与误解,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交流后,可适当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清楚明晰。
(1)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观察人们不同的劳动方式,在实验室中做科学实验,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有所发现,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说明你所发现的某一事理。
(2)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帮助别人是提高自己最有效的途径”。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二、交流、展示与点评
三、班刊编辑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
一、单元教材分析与解读 六年级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回顾革命岁月,感受革命精神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七律长征2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2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体会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开国大典2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灯光1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口语交际演讲1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顿、重复或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习作多彩的活动2写清活动的过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写出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2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写法;
体会“重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描写;
掌握硬笔书法的要领,提高书写水平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个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其中前三篇是精读课文,灯光是略读课文,四篇文章反映的是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统一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这与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一脉相承。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通过感受中国近代史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为革命胜利前仆后继的一幕幕感人画面,学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并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材是以宽泛的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内容的,每个单元一般有两篇课文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课后思考题,有的课后思考题或相关栏目迁移运用之前学习的语文要素出题和设计内容,意在巩固提升,体现目标的发展性。比如本单元“口语交际”和语文要素关联不大。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陈先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这样说:“教师在理解把握统编教材编排意图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语文要素、人文主题和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又要考虑到口语交际等内容的相对独立性,不局限于每课都要体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灵活掌握。”
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双线并举,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对作品的品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并抓住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通过有效的训练,引导学生由初步感知到体会理解,再到实践运用,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安排:
(一)整体预习课(2课时)
教学目标:
四篇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会写32个字,会写40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了解相关背景。
(二)导读训练课
《七律长征》(1课时)(首读经典,初识“点面结合”)
《开国大典》(2课时)(精读引领,了解“点面结合”)
《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读写结合,运用“点面结合”)
教学目标:
1.读出诗歌的磅礴气势,背诵《七律长征》。
2.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三)自读训练课
《灯光》(1课时)
教学目标:
领悟“灯光”与“火光”的联系,体会情感。
结合阅读链接开展专题阅读活动。
(四)口语交际课
“演讲”(1课时)
教学目标:
1.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五)习作指导课
“多彩的活动”(2课时)
教学目标: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4.学习用反复的手法写句子,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六)基础训练课(1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
2.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课前准备
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组织讨论
1、出示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了解祖国各地的`特色。说说自己的向往: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
2、如果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你觉得会有什么好处?你想要这样的一个朋友吗?
3、组织学生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呢?
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
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
可能通过媒体来认识;
可能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教师到各组听到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2)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4)……
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你觉得最可行,最好的是哪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2、如果你们真的联系上了,成了一对好朋友,你们会怎么做?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4
一、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三年级上册曾学习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而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方面提出的,三年级下册的本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知道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的具体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也为学生进行“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习作实践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本单元借助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活动以及插图等学习资源围绕“传统文化”的人文主题进行内容重组,培养学生独立识字、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简介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古诗三首》介绍了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初步带领学生在领略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纸的发明》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重点是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赵州桥》介绍了赵州桥历史悠久、设计精巧美观的特点,重点是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感受古人的劳动智慧;《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重点是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最后的“综合性学习”环节又回到了“中华传统节日”的内容,重点是交流过节的故事或过程,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精髓,并将体会付诸文字。本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是本套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综合性学习栏目。它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既和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
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写过节的过程和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单元目标
(一)核心目标:
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在习作中写清过节的过程。
(二)常规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30个词语。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2.能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抄写指定的.课文段落。
3.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
4.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5.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6.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进行展示、评价、改进。
7.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8.能说出有关句子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写。
四、总体构想
从单元的主题出发,围绕“传统文化”到课文内容中探索发现,体现了整读课文、归类识字、品析词句的系统学习思维。本单元包含古诗与说明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使得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更加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也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自发地查阅课外资料进行知识扩充。本单元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传统节日展开,学生在课上与课下都可以进行实践,并通过交流与写作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教材将综合性学习安排在后期,但是把结合学生体验和古诗的引入放在单元之初,让任务布置前置,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课文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完成目标的学习理解和能力的提升。在本单元的阅读学习中学生会发现课文能够围绕一个意思进行展开,进而产生思考,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学生在理解课文整合语文能力知识点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整体的概念,更好地掌握学习能力目标。结合单元学习内容,设计了《清明上河图·十三郎》进行整体阅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学习阅读图文的方法,在提高语文学科素养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
单元整体教学。熊小玉老师也很生动的给我上了一节有趣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教材单元主题的引导下,通过整合教材板块,活动内容,练习内容和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进行的单元整体考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且其目的是尤为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设计,实施结构化教学,提高学与教的质效。是个非常值得我们英语教师学习的优质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学习语言整体性、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摒弃了以往片面注重词句的教学,将英语教学更加推向应用性与生活化,注重语言学习的情感体验与整体认知。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在英语的教学设计中提倡从单元主题的整体角度来设计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单课的独立,而是在基于单元整体的基础上来设计单课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其中明确单元整体主题与单课个体话题之间的关系,梳理明确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确定整体设计的第一步,我学习到了三点体会:
一、做到专研教材,挖掘出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教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与标准。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做到主题与话题之间的浑然一体,必然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不仅要按照教材表面设定的主从关系,更要挖掘教材内部单元与单课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更好地设计主题与话题提供更多的素材。我们要认识到教学的内容要基于教材的文本,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呈现的文本,更多的内容是隐藏在教材文本之下,具有内在的隐性联系。我们需要深层次地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相关的教学内容并选择出主要相连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间的联系,做到深层次的关系。
二、做到文本再构,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联系
我们要明确设计思路合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通过文本再构,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单元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呈现的可能比较散,而教师挖掘出来的内容显得更为零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学习是达不到我们预期的学习效果的。且我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与情境性。因此教师要通过文本再构,在单元整体与单课教学的体系内合理安排好学习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语境、话题、层次等逻辑顺序重整排列,就犹如一盘散开的明亮璀璨的珍珠一样,把它们用一根结实又好看的链子串起来,一定更有价值。文本再构也是如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学到用、从旧到新、螺旋式上升,既学习新内容又联系旧知识,既学习教材文本又整合文化内涵与生活实际。
三、构建学习英语语境,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
在进行构建学习英语语境的设计时,可以借鉴组织结构学的相关知识。在设计时,用话题人物或是故事串联成并列式的设计;用主题——话题的结构串联成总分式的设计;用认识过程或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串联成递进式的设计等。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中散落的珍珠以主题——话题为线串联成美丽的学习链,丰富课堂学习的内涵与深度,打造多元内涵、多线性层次的课堂教学盛宴。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更好更快的是学生融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
因此,当我们在写自己的教案时,要切实地走进教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用心去体会和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学习内容,进行提炼。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本立足点,只有用好教材,设计好教学,实践好课堂才能达成教材与教学的和谐统一,体现两者之间的完善结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很新颖也很本质,我们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材料,把小学英语教学做的越来越好。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积累优美词语,并学以致用。
2、通过归类巩固,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3、培养学生喜欢学习字词的情感,养成主动积累字词的习惯,热爱祖国的丰富语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归类巩固,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童心小广播
1、学生根据单元内容安排小组进行童心小广播
2、主持人:童心小广播开播了,请大家端坐静听。有请小广播员
3、小广播员广播:我的广播题目是……谢谢大家倾听。
4、掌声后主持人小结:感谢同学的精彩广播,请下一组小组
的广播员做好准备。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一认,读一读。初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组内合作读生字。
(断、楚、孤、帆)
2、小组汇报。
第二关:我是识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组成词语,小组内再读。
(中断、楚江、孤帆)
2、全班齐读。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得清。
(孤——狐)(继——断)(帆——凡)
第四关:我是小小书法家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写法。
2、老师示范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三、小结。
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四、布置作业:
完成写生字
板书: (孤——狐)(继——断)(帆——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通过归类巩固,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2、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童心小广播
主持人:童心小广播开播啦!现在有请***同学上台,请同学们端坐静听。
***同学上台
主持人:谢谢***同学,……(主持人根据同学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一认,读一读。初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组内合作读生字。
(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
2、小组汇报。
第二关:我是识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组成词语,小组内再读。
(蓝色、懒洋洋、披甲、威武、拣东西、颜色、形状、渔料、祖祖辈辈、)
2、全班齐读。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得清。辨字组词
蓝( ) 懒( ) 拣( ) 形( )状( )渔( )
篮( ) 赖( ) 栋( ) 型( ) 壮( )鱼( )
第四关:我是小小书法家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写法。
2、老师示范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三、小结。
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五、布置作业:
完成写生字
板书:
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通过归类巩固,灵活运用。
2、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一、童心小广播
主持人:童心小广播开播啦!现在有请***同学上台,请同学们端坐静听。
***同学上台
主持人:谢谢***同学,……(主持人根据同学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一认,读一读。初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组内合作读生字。
(汇、欣、赏、映、挡、视、线、浸、献、药、材、软、刮、舌)
2、小组汇报。
第二关:我是识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组成词语,小组内再读。
(汇成、欣赏、反映、挡住、视线、浸透、献出、药材、软绵绵、刮过、舌头)
2、全班齐读。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得清。辨字组词
党( ) 映( ) 材( )刮( )浸( )
赏( ) 影( )村( ) 敌( ) 侵( )
第四关:我是小小书法家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写法。
2、老师示范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三、小结。
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六、布置作业:
完成写生字
板书:
汇、欣、赏、映、挡、视、线、浸、献、药、材、软、刮、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写人的基本方法。
2、能列出表现家人特点的典型事例,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知道选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了解通过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聚焦写人的基本方法
1、回顾总结:我们刚刚学习的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预设:写人记事的文章。
2、谈话导入:写人的文章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描写人物的典型事例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表现人物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学习阅读方法,试着运用学习的方法描写身边事物的特征。板书(写人的基本方法)
出示课件1:
二、交流平台。
出示课件2:
1、回顾《两茎灯草》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一组中的《两茎灯草》,说一说从课文中都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出示课件3:
预设1:我认识了一个爱财如命的严监生。
预设2:我认识了一个在可笑又可悲的严监生。
追问:在这个片段里,每位同学都认识了吝啬的严监生。这个片段里,有没有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呢?
预设3:我对文中三次描写严监生动作的部分印象深刻,动作描写刻画了严监生视财如命的性格特点,非常逼真。
预设4:“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断气了”这部分的动作描写也很精彩,目的达到后严监生最终把气咽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追问:同学们,刚才你们都关注到了这篇文章里对于严监生非常细致的动作描写,体会得非常到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有严监生这种人呢?(没有)是否真的会因为多点一跟蜡、多点一个灯而迟迟不肯咽气的人呢?(没有)那为什么作者要通过这样一件事去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呢?
预设5:我觉得可能作者是希望通过一件小事去把一个人的吝啬塑造得很极致。
预设6:越是这样不可能的事,才能突出这个人的不可思议,这样写比较有代表性。
教师小结:通过《两茎灯草》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不太常见,但是足够典型。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往往在做事情、与别人相处时,才显出自己的特点,习作时应该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形象。
出示课件4:
板书(选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2、回顾《人物描写一组》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一组中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说一说从课文中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出示课件5: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1:我觉得祥子是一个体格健壮的人。
预设2:我觉得祥子比一般的人都要强壮。
追问: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现出祥子这些特点的呢?
预设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是从整体写的祥子的外貌,让我们感到他是魁梧的,高大的。第二自然段又进行了面部的细节描写,比如他脸上的疤。
小结:无论是对祥子整体的刻画还是细致地描写,我们都能从外貌描写获取一个人最重要的信息。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什么叫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是指描绘一个人的相貌,主要是五官,也就是头部,比如说描写他的眼神。而外貌描写的范围要大一点,着重描写一个人的气质、穿着以及言谈举止。所以肖像描写不同于外貌描写。
出示课件6:
板书(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3、回顾《摔跤》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摔跤》,说一说从课文中你都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出示课件7: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1:小嘎子是非常机灵的,比如“三抓两挠”、“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这些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来他的机灵聪慧。
预设2:小胖墩儿是一个摔跤惯手,“推拉拽顶”、“别住”、“扳”等动词都能看出来他很擅长摔跤,摔跤的场面也很激烈。
小结:同学们在谈到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说到了动作描写,可见动作描写的作用是很大的。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在写作中为了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人物形象,可以抓住人物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出示课件8:
板书(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出示课件9:
教师引导:《摔跤》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做心理描写吧。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这些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
板书(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4、回顾《刷子李》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刷子李》,这篇课文中塑造的刷子李形象,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些句子,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课件10: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1:这些句子都是通过曹小三的视角来写的,主要是写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
预设2:这些心理变化是曹小三由“半信半疑”到“失望”再到“敬佩”的一个过程,从侧面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出示课件11:
小结:是的,同学们,以上句子是对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的描写,通过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变化从侧面表现人物刷子李的“奇”。在写作中为了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人物形象,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简洁写出人物的特点。
板书(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表现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紧扣语文要素“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梳理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避免“踩雷”;知道从哪几个好入手的地方,提升写“人”作文的写作水平。)
三、初试身手
出示课件12:
1、同学们,通过以上分析和交流我们了解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请你从下面给出的内容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
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
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特点。
(1)学生再次回顾“交流平台”,巩固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
①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用几句完整的话向大家进行介绍。
②不发言的同学要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评出小组内最有趣、最与众不同的发现。
(2)小组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预设1:我想写张晓明,他课下最活跃了。下课铃刚一响,他就像野马一样冲出教室,满走廊都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引导:你刚才运用动作描写,告诉我们张晓明冲出教室的速度很快,那他冲出教室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又是怎样的表情呢?
预设2:张晓明心里一定在想,我一定要第一个冲到乒乓球台旁边,占住这个位置。想到这,他的脸上乐开了花,甚至还能听到他兴奋的笑声。但是,只听老师大喊一句:“张晓明,你的作业还没交,跑哪儿去?!”张晓明听到后,失落地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不得不把作业完成,望着窗外同学玩耍的背影,张晓明简直痛苦死了。
小结:真棒!不仅增加了心理描写,故事情节还有了波折,让我们更愿意听了。那么接下来,你可以把你的语言进行整理,这就是一个很有趣的片段。同学们,如果我们在描写时,运用更多的描写手法,这样的人物会更加饱满,读者会更有兴趣。
(3)引导学生对小组同学介绍内容的描写方法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交流平台”总结的写人的基本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口语表述,提高写作效率。)
教学反思
如何写好人物,一直以来都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在写人的文章中,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有效的作文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觉得他写成功的可能性很高,而且这个过程可以给自己带来愉悦感。教师,需要给学生习作提供必须的准备技能,就是写作方法。
回到本单元,我们都知道,一提到写人的基本方法,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是法宝,但法宝怎么用,很多学生其实并不是很清晰。于是,本次“交流平台”我抓住学生的这个“痛点”,对症下药。在学生现有认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学生在运用写人基本方法时存在的“通病”,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不仅让学生明晰,更重要的是容易上手实践练习,抓住细节描写为笔下人物“提”神。
只要我们指导学生按照章法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行(不停地练习写作),由“入格”(了解章法)到“定格”(掌握章法),再由“定格”到“变格”(变化创新章法)地创新练习,就一定会取得作文教学的显效、速效和实效。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8
继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之后,这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另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可以说,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是统编教材几大亮点之一。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其次,它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再次,它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学习系统。可以用这简单的五句话来概括:阅读是基础,活动是特征,整合是方向,实践是精神,自主是本质。与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相比,它的活动相对单纯,主要是学科内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活动”与“探究”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活动和探究式教学的延伸与发展。它们与“讲授”与“习得”是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抵触的关系。在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中,单元整体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课文作为单元教学“例子”的功用也就尤为凸显。关于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我分成这样四个部分来完成:导入激趣——活动准备——演讲比赛——活动反馈。
【导入激趣】用时一课时
本单元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学生参与的热情怎样,与这一课时的教学密切相关。在这一节课,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了解演讲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
(2)初步感知演讲的魅力,激发学生走上讲台演讲的欲望。
(3)明确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的条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首先:通过展示一些因演讲而一举成名,并且走向成功的名人故事,如林肯、罗斯福、周恩来等。并结合现实生活中,在公共场合下,有的人说话旁征博引,幽默风趣,魅力四射,能牢牢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而有的人结结巴巴,紧张不已,甚至词不达意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出色的演讲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的道理,消除他们在心中认为演讲只是名人们的事,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误解。
其次:通过播放一些著名的演讲视频,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演讲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点拨演讲的亮点之所在。避免学生只看热闹,而不看门道的现象。
再次: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点拨,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讲,我们不能只看到它表面的光鲜,我们更要看到演讲者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在平时所进行的探索。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讲要具备三大要素——好的演讲稿、熟练的演讲技巧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并顺势导入本单元的教学。
【活动准备】用时四—五课时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繁琐的,是重要的`,也是活动探究单元学习内容的核心所在,单元教学的任务一、任务二都是在这一部分中要完成的。在这一部分里面,我设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在阅读四篇演讲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并就某一个主题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演讲稿。
(2)通过模拟演讲,来熟练掌握演讲技巧,为第三部分的演讲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比阅读
让学生把这四篇演讲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以求对演讲词的写作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教师可提示学生在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句式、人称、开头、结尾、语言的风格、感情的抒发方式、主题等。
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共性,如观点鲜明、态度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等,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不同点:有的侧重于感情激烈,有的语言幽墨,有的以情动人,有的以理服人。
在比较时,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以领会其内涵。比如,同样是演讲,为什么在《最后一次讲演》中,感情表现的尤为强烈?而《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条理却非常的清晰?通过这一追问,让学生理解,演讲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
(二)精准阅读
在教学《最后一次讲演》时,我把体会这篇演讲词“情感充沛、充满激情”的特点就作为了一项最主要的任务来完成。围绕这一项主要任务,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激情
情感不像内容和结构,可以通过条分缕析来解决,情感要靠读,用自己的声音向别人去传达,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会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激情。
2、找几处自己认为最富有激情的段落或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特点。
学生找出的语句可能比较多,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富有激情的语言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大多为短句;
(2)使用双重否定的感叹句式;
(3)设问、反问、反复和排比修辞的综合运用;
(4)对比手法的运用等。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恰当的运用这些手法,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并试着把它有感情的读出来。
在《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教学当中,我就把理清作者的思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我设计以下问题。
1、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纲。
2、为了说清楚自己的观点,说说本文举了哪些例子?除了举例之外,作者还采用了哪些方法?
由于八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到议论文,所以老师不宜使用过多关于议论文的专业术语,所以只能用这种问题让学生了解举例和对比在充分论述观点时的作用。
3、品味亮点词语,让学生体会在学术演讲中,语言要注意准确、严密。
举例要具有典型性,比如:“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这句话中,“眼光”、“勇气”和“毅力”三个词语位置能调换吗?为什么?
4、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写一段文字论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本课的一个作业。
在进行《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25周年》的教学时,通过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演讲稿的某些特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这两篇文章的教学主要采用一种印证式的阅读方法,即让学生再次体会演讲词的那些特点在这两篇短文中是如何的体现的。
(三)模拟演讲
抽出一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任选四篇演讲词中的某一个片段,进行认真揣摩把握,最好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然后到讲台,进行模拟演讲,其余同学既作为观众,配合模拟现场,又要作为评判人员,对模拟演讲的学生在演讲技巧方面给予评价。提示学生在模拟演讲之前,要揣摩当时的情景,尽量让自己的演讲具有真实感。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提炼在演讲时,有哪些技巧一定要把握。可以结合课本P94有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各种演讲技巧的恰当使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对各种演讲技巧的使用,要避免对学生进行程式化的硬塞,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学生能够创造性的运用某种技巧,而且又非常恰当,老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扬。
【演讲比赛】(用时两课时)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本单元教学的最终归宿,也是整个活动探究单元学习成果的最终呈现,凸显了以活动为核心这一主题。这部分也是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三。在这一部分教学任务中,主要是指导学生组织并落实演讲比赛,帮助学生分好组,并相应做好演讲比赛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制定好评分标准,选好演讲比赛的主持人,并撰写主持词,布置演讲比赛的赛场,用手抄报或海报的形式做好演讲比赛前的宣传工作等等。在演讲比赛进行的全过程中,教师也并非意味着要撒手不管,要全程参与整个活动,一方面是维持演讲持续,另一方面细心观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提前准备。
【活动反馈】
本单元的整体活动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在所有活动结束之后,我会让学生根据本次活动的开展,根据自己在参与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一篇情景作文,以作为本单元的作业。还可以结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为这次演讲比赛写一篇消息、特写或通讯等。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赶花会》这首歌,了解我国的民俗风情“花会”。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歌曲。
3、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
感受庙会的感受,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请问大家每年什么时候将举办庙会活动,让大家描绘一下庙会的场景,介绍我国西南地区也有一种类似于庙会的活动,那就是花会,解释花会的.含义。
2、出示花的图片,问:大家喜欢这些花吗?那你都知道哪些花的名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花的歌曲《对鲜花》。
二、新课
1、听“赶花会”,提问乐器中运用了什么乐器
2、听录音范唱,思考: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唱:一问一答)
3、歌中描写了哪些花?每种花有什么特点?
4、两人为一组,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
5、学唱歌曲:
(1)跟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
(2)跟琴指导学生的演唱:
(3)男女生对唱歌曲。
(4)换过来进行练习,并加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5)两人为一组对唱,背一背歌词。
(6)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进行对唱,两人一组。
5、创编活动。
(1)你能给这首歌曲加上好看的动作吗?
(2)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3)书中只描写了四种花,可是我们知道的花有那么多种,让我们唱一唱更多美丽的花好吗?教师示范。
(4)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0
(一)学习目标
1、经历介绍教室里的方向的过程,学生能够区分、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学生学会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发展辨认方向的意识与空间观念。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合作的'意识,学会合作。让学生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认识方向
(2)我喜欢的地方
(3)我学会了吗
2、开发性学习包
(1)初步认识了解山东地图,能描述出淄博和其他地市的位置关系。
(2)丰收园
3、拓展性学习包
初步认识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三)实施途径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有一个信息窗。其中“我喜欢的地方”可作为引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地方,再介绍方向引入课题。第二课时学习课后我喜欢的地图,以山东地图为例进行讲解,学生初步认识地图作为扩充。
2、学科间整合:二年级上册“品德”课第二单元第3讲《秋游去》,说说游玩的位置。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我是演说家”说一说自己去过的地方,要体现它们的位置。
4、体验式活动:从地图上指一指游玩的地方,并说出它在家乡的哪个位置。
5、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2课时。
(四)教学案例:
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平面图上寻找方向的简易做法:先利用“上下左右”判断平面图某地的位置,再根据八字方针换成对应的方位。如,图中容易观察A在B的上边,因为上→北,所以A在B的北边。由于学会对“上下左右”的判断了如指掌,教师引导将难问题简单化,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思想。最后以山东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作补充,不仅认识了不同地区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也巩固了本节重点知识。
注: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初步认识地图,会在地图中寻找东、西、南、北,做到学以致用。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透过诗句领会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七十多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了解长征
二、自读诗句,感知诗意
1、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2、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我们一起来交流有下,你刚才在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4、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5、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
三、学习诗歌,品悟诗情
1、学习句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很难?
②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
③那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划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划出描写红军战士不怕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
3、学生自由读、体会。
4、全班交流。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艰难?
“乌蒙磅礴”,你看到了怎样的山?(板画帮助学生理解。)
你能读出这种气势雄伟感觉吗?
②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
a、腾细浪逶迤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板画)
b、走泥丸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滚动的泥丸。(板画)
c、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③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a、云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出示:铁索桥静止画面)谁了解泸定桥?
②站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③那冰冷的铁索,那湍急的水流只要看一眼,就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更何况对面还有凶狠的敌人,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那红军又是怎样对待的?想看看那激烈的战斗场面吗?
④看视频,谈感受。
⑤读出感受?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2
一、激趣导入
1.背丛书101页《数字成语排排坐》。
2.出示谜语,猜谜底。
二、检查预习,巧妙识字。
1.词语大比拼
瞧,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这么难的谜语都没有打败你们,那我可就要出难题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词语大比拼。出示词语。
自由认读词语,接着我们来大比拼。
第一场:男女比拼(男生前三行,女生后三行),男女互换。师:男生不愧是男子汉,声音洪亮整齐。女生可要加油了!女生的声音甜美可爱,继续努力。
第二场:竖行比拼。
第三场:小组比拼。
2.搭建智慧屋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当小小建筑师(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搭一搭我们的智慧屋吧!
火车火车就要开,谁来开?
(1)逐一出示词语:数数、京城、诉说、那些、安全、现在、景色、平静、回家、清楚、可爱、高兴。
(2)词语读正确了,房屋盖一层。
师评价:你总是这么棒,不愧是我们班的`小智慧星。
比起以前你已经有很大进步了,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可以更棒的!
(3)齐读词语。
3.燕子走迷宫
在智慧屋里有只小燕子走丢了,你们愿意帮助它找到它的家吗?(愿意)那我们一起齐读来帮它吧!
课件出示迷宫图片、词语。
词语:报告、彩旗、飘落、回答、清点、这些、自己、学会、仔细。
4.做游戏
过渡: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决定奖励大家一个萝卜蹲的游戏。(生拿出提前做好的词语卡片)现在,选6个小朋友带上自己的词语卡片上台来玩游戏。
游戏规则:先自我介绍,并记住其他的词语宝宝。谁说错或者没
跟上节奏就淘汰,淘汰后自己拼读卡片上的词语带领大家读两遍。设计意图:让孩子在玩耍中快乐的识字。
5青蛙跳水
你们玩得这么高兴,小青蛙可待不住了。快让我们看看小青蛙想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出示青蛙跳水图)哦!原来是青蛙跳水呀!但是小青蛙有点胆小,要我们帮助它们,谁愿意?
词语:广播、风景、美丽、兴奋、彩虹、带头、能干、深深、问题。指名读。
三、链接生活,快乐识字。
这么多的难关你们都闯过来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猜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词语:天安门、长城、升旗仪式、五星红旗、搭积木、广场、数学、落叶、老鹰、燕子、茄子、冬瓜、彩旗、蓝天、运动会、再见。(一一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这些词语是孩子们生活经常见到的,把生活里的东西带进课堂,让孩子知道生活里处处有学习、能学习。
四、总结
这节奇妙的词语之旅到此结束!希望同学们能有更高的兴趣投入到语文当中,你会看到一个神奇又美妙的世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生分析]
对于这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学生以前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常识性知识理解上有些偏颇。教师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教学设想]
1、师生共同搜集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2、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字;
2、通过复述和表演把握课文内容,积累生动的语句;
3、收集相关资料;
4、写单元读后感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学习本组课文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搜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一方面激发学生读文学文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
和“习作”训练奠定基础。
二、基本策略
1、引导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组内研讨,组际交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通过复述、排演课本剧、故事会等语文活动,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及口语表达能力。
三、各有侧重
(一)《古诗两首》
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
2、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收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长辈们给自己讲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开展故事会。
(二)《西门豹》
1、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重点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提出共性问题,共同研讨。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比如,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为课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官绅等)加上语言,再进行表演。表演时还要注意加上恰当的表情,适当准备一些道具。
4、排练课本剧,评选最佳演员。
(三)《女娲补天》
1、重点抓住学习伙伴的“女娲真了不起”展开,让学生找出具体词句体会女娲补天的艰难。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记住故事的情节和重点词句,把课文内容变成自己的话。
3、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
(四)《夸父逐日》
1、自学感悟。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3、小练笔。
四、交流展示
1、把课内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搜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活动。
2、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故事大王”,为学生授予荣誉称号。
第五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认识1-5(教材P12-13页“想想做做”第4-7题。)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
教学难点
把1-5各数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2、范写1-5各数,同时介绍书写时的注意点,提出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不足。
3、检查回家练写情况,指名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评议。
二、进行练习
1、练习写1-5各数,写在田字格中,每个写一行。
2、完成第4题。
同桌开展活动,先按顺序排一排1-5这五张数字卡片,再按从小到天和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3、完成第5题。
①多媒体出示第5题,让学生说说图意。
②先说说要数些什么,再依次数出每种要数的物体的个数。
③让学生数一数,再进行交流,说出有几棵树、几只苹果、几只小兔、几中小猴、几只小鸟。
④在书上填写相关的数字。
⑤反馈,媒体演示。
4、完成第6题。
①教师读明题意。
②师问:这个花瓶上应该有几朵花呀?可是这里只有几朵?还缺几朵?缺几朵就应该画上,应该再画上几朵?
③让学生独立画,不要求画的很像,只要数目对就可以了。
5、第7题:写1-5各个数字。
说说最后一行空的可以怎样利用。
四、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
单元整体教学。熊小玉老师也很生动的给我上了一节有趣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教材单元主题的引导下,通过整合教材板块,活动内容,练习内容和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进行的单元整体考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且其目的是尤为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设计,实施结构化教学,提高学与教的质效。是个非常值得我们英语教师学习的优质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学习语言整体性、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摒弃了以往片面注重词句的教学,将英语教学更加推向应用性与生活化,注重语言学习的情感体验与整体认知。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在英语的教学设计中提倡从单元主题的整体角度来设计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单课的独立,而是在基于单元整体的基础上来设计单课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其中明确单元整体主题与单课个体话题之间的关系,梳理明确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确定整体设计的第一步,我学习到了三点体会:
一、做到专研教材,挖掘出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教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与标准。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做到主题与话题之间的浑然一体,必然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不仅要按照教材表面设定的主从关系,更要挖掘教材内部单元与单课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更好地设计主题与话题提供更多的素材。我们要认识到教学的内容要基于教材的文本,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呈现的文本,更多的内容是隐藏在教材文本之下,具有内在的隐性联系。我们需要深层次地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相关的教学内容并选择出主要相连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间的联系,做到深层次的关系。
二、做到文本再构,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联系
我们要明确设计思路合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通过文本再构,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单元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呈现的可能比较散,而教师挖掘出来的内容显得更为零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学习是达不到我们预期的学习效果的。且我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与情境性。因此教师要通过文本再构,在单元整体与单课教学的体系内合理安排好学习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语境、话题、层次等逻辑顺序重整排列,就犹如一盘散开的明亮璀璨的珍珠一样,把它们用一根结实又好看的链子串起来,一定更有价值。文本再构也是如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学到用、从旧到新、螺旋式上升,既学习新内容又联系旧知识,既学习教材文本又整合文化内涵与生活实际。
三、构建学习英语语境,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
在进行构建学习英语语境的设计时,可以借鉴组织结构学的相关知识。在设计时,用话题人物或是故事串联成并列式的设计;用主题——话题的结构串联成总分式的设计;用认识过程或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串联成递进式的设计等。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中散落的珍珠以主题——话题为线串联成美丽的学习链,丰富课堂学习的内涵与深度,打造多元内涵、多线性层次的课堂教学盛宴。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更好更快的是学生融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
因此,当我们在写自己的教案时,要切实地走进教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用心去体会和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学习内容,进行提炼。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本立足点,只有用好教材,设计好教学,实践好课堂才能达成教材与教学的和谐统一,体现两者之间的完善结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很新颖也很本质,我们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材料,把小学英语教学做的越来越好。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3
继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之后,这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另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可以说,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是统编教材几大亮点之一。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其次,它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再次,它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学习系统。可以用这简单的五句话来概括:阅读是基础,活动是特征,整合是方向,实践是精神,自主是本质。与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相比,它的活动相对单纯,主要是学科内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活动”与“探究”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活动和探究式教学的延伸与发展。它们与“讲授”与“习得”是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抵触的关系。在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中,单元整体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课文作为单元教学“例子”的功用也就尤为凸显。关于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我分成这样四个部分来完成:导入激趣——活动准备——演讲比赛——活动反馈。
【导入激趣】用时一课时
本单元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学生参与的热情怎样,与这一课时的教学密切相关。在这一节课,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了解演讲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
(2)初步感知演讲的魅力,激发学生走上讲台演讲的欲望。
(3)明确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的条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首先:通过展示一些因演讲而一举成名,并且走向成功的名人故事,如林肯、罗斯福、周恩来等。并结合现实生活中,在公共场合下,有的人说话旁征博引,幽默风趣,魅力四射,能牢牢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而有的人结结巴巴,紧张不已,甚至词不达意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出色的演讲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的道理,消除他们在心中认为演讲只是名人们的事,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误解。
其次:通过播放一些著名的演讲视频,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演讲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点拨演讲的亮点之所在。避免学生只看热闹,而不看门道的现象。
再次: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点拨,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讲,我们不能只看到它表面的光鲜,我们更要看到演讲者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在平时所进行的探索。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讲要具备三大要素——好的演讲稿、熟练的演讲技巧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并顺势导入本单元的教学。
【活动准备】用时四—五课时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繁琐的,是重要的,也是活动探究单元学习内容的核心所在,单元教学的任务一、任务二都是在这一部分中要完成的。在这一部分里面,我设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在阅读四篇演讲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并就某一个主题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演讲稿。
(2)通过模拟演讲,来熟练掌握演讲技巧,为第三部分的演讲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比阅读
让学生把这四篇演讲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以求对演讲词的写作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教师可提示学生在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句式、人称、开头、结尾、语言的风格、感情的抒发方式、主题等。
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共性,如观点鲜明、态度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等,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不同点:有的侧重于感情激烈,有的语言幽墨,有的以情动人,有的以理服人。
在比较时,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以领会其内涵。比如,同样是演讲,为什么在《最后一次讲演》中,感情表现的尤为强烈?而《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条理却非常的清晰?通过这一追问,让学生理解,演讲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
(二)精准阅读
在教学《最后一次讲演》时,我把体会这篇演讲词“情感充沛、充满激情”的特点就作为了一项最主要的任务来完成。围绕这一项主要任务,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激情
情感不像内容和结构,可以通过条分缕析来解决,情感要靠读,用自己的声音向别人去传达,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会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激情。
2、找几处自己认为最富有激情的段落或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特点。
学生找出的语句可能比较多,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富有激情的语言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大多为短句;
(2)使用双重否定的感叹句式;
(3)设问、反问、反复和排比修辞的综合运用;
(4)对比手法的运用等。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恰当的运用这些手法,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并试着把它有感情的读出来。
在《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教学当中,我就把理清作者的思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我设计以下问题。
1、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纲。
2、为了说清楚自己的观点,说说本文举了哪些例子?除了举例之外,作者还采用了哪些方法?
由于八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到议论文,所以老师不宜使用过多关于议论文的专业术语,所以只能用这种问题让学生了解举例和对比在充分论述观点时的作用。
3、品味亮点词语,让学生体会在学术演讲中,语言要注意准确、严密。
举例要具有典型性,比如:“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这句话中,“眼光”、“勇气”和“毅力”三个词语位置能调换吗?为什么?
4、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写一段文字论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本课的一个作业。
在进行《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25周年》的教学时,通过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演讲稿的某些特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这两篇文章的教学主要采用一种印证式的阅读方法,即让学生再次体会演讲词的那些特点在这两篇短文中是如何的体现的。
(三)模拟演讲
抽出一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任选四篇演讲词中的某一个片段,进行认真揣摩把握,最好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然后到讲台,进行模拟演讲,其余同学既作为观众,配合模拟现场,又要作为评判人员,对模拟演讲的学生在演讲技巧方面给予评价。提示学生在模拟演讲之前,要揣摩当时的情景,尽量让自己的演讲具有真实感。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提炼在演讲时,有哪些技巧一定要把握。可以结合课本P94有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各种演讲技巧的恰当使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对各种演讲技巧的使用,要避免对学生进行程式化的硬塞,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学生能够创造性的运用某种技巧,而且又非常恰当,老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扬。
【演讲比赛】(用时两课时)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本单元教学的最终归宿,也是整个活动探究单元学习成果的最终呈现,凸显了以活动为核心这一主题。这部分也是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三。在这一部分教学任务中,主要是指导学生组织并落实演讲比赛,帮助学生分好组,并相应做好演讲比赛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制定好评分标准,选好演讲比赛的主持人,并撰写主持词,布置演讲比赛的赛场,用手抄报或海报的形式做好演讲比赛前的宣传工作等等。在演讲比赛进行的全过程中,教师也并非意味着要撒手不管,要全程参与整个活动,一方面是维持演讲持续,另一方面细心观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提前准备。
【活动反馈】
本单元的整体活动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在所有活动结束之后,我会让学生根据本次活动的开展,根据自己在参与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一篇情景作文,以作为本单元的作业。还可以结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为这次演讲比赛写一篇消息、特写或通讯等。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4
一、激趣导入
1.背丛书101页《数字成语排排坐》。
2.出示谜语,猜谜底。
二、检查预习,巧妙识字。
1.词语大比拼
瞧,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这么难的谜语都没有打败你们,那我可就要出难题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词语大比拼。出示词语。
自由认读词语,接着我们来大比拼。
第一场:男女比拼(男生前三行,女生后三行),男女互换。师:男生不愧是男子汉,声音洪亮整齐。女生可要加油了!女生的声音甜美可爱,继续努力。
第二场:竖行比拼。
第三场:小组比拼。
2.搭建智慧屋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当小小建筑师(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搭一搭我们的智慧屋吧!
火车火车就要开,谁来开?
(1)逐一出示词语:数数、京城、诉说、那些、安全、现在、景色、平静、回家、清楚、可爱、高兴。
(2)词语读正确了,房屋盖一层。
师评价:你总是这么棒,不愧是我们班的小智慧星。
比起以前你已经有很大进步了,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可以更棒的!
(3)齐读词语。
3.燕子走迷宫
在智慧屋里有只小燕子走丢了,你们愿意帮助它找到它的家吗?(愿意)那我们一起齐读来帮它吧!
课件出示迷宫图片、词语。
词语:报告、彩旗、飘落、回答、清点、这些、自己、学会、仔细。
4.做游戏
过渡: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决定奖励大家一个萝卜蹲的游戏。(生拿出提前做好的词语卡片)现在,选6个小朋友带上自己的词语卡片上台来玩游戏。
游戏规则:先自我介绍,并记住其他的词语宝宝。谁说错或者没
跟上节奏就淘汰,淘汰后自己拼读卡片上的词语带领大家读两遍。设计意图:让孩子在玩耍中快乐的识字。
5青蛙跳水
你们玩得这么高兴,小青蛙可待不住了。快让我们看看小青蛙想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出示青蛙跳水图)哦!原来是青蛙跳水呀!但是小青蛙有点胆小,要我们帮助它们,谁愿意?
词语:广播、风景、美丽、兴奋、彩虹、带头、能干、深深、问题。指名读。
三、链接生活,快乐识字。
这么多的难关你们都闯过来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猜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词语:天安门、长城、升旗仪式、五星红旗、搭积木、广场、数学、落叶、老鹰、燕子、茄子、冬瓜、彩旗、蓝天、运动会、再见。(一一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这些词语是孩子们生活经常见到的,把生活里的东西带进课堂,让孩子知道生活里处处有学习、能学习。
四、总结
这节奇妙的词语之旅到此结束!希望同学们能有更高的兴趣投入到语文当中,你会看到一个神奇又美妙的世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生分析]
对于这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学生以前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常识性知识理解上有些偏颇。教师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教学设想]
1、师生共同搜集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2、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字;
2、通过复述和表演把握课文内容,积累生动的语句;
3、收集相关资料;
4、写单元读后感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学习本组课文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搜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一方面激发学生读文学文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
和“习作”训练奠定基础。
二、基本策略
1、引导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组内研讨,组际交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通过复述、排演课本剧、故事会等语文活动,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及口语表达能力。
三、各有侧重
(一)《古诗两首》
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
2、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收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长辈们给自己讲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开展故事会。
(二)《西门豹》
1、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重点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提出共性问题,共同研讨。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比如,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为课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官绅等)加上语言,再进行表演。表演时还要注意加上恰当的表情,适当准备一些道具。
4、排练课本剧,评选最佳演员。
(三)《女娲补天》
1、重点抓住学习伙伴的“女娲真了不起”展开,让学生找出具体词句体会女娲补天的艰难。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记住故事的情节和重点词句,把课文内容变成自己的话。
3、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
(四)《夸父逐日》
1、自学感悟。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3、小练笔。
四、交流展示
1、把课内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搜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活动。
2、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故事大王”,为学生授予荣誉称号。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6
内容简介
本单元有一首古诗《静夜思》,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小小的船》是一篇韵文,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阳光》这课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让孩子明白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影子》与《比尾巴》是两首小儿歌,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识字
模块二理解内容
模块三写字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教学──《挤不破的房子》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猜猜我画的器官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学习目标
认识54个生字,会写1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诗歌和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高贵
模块一识字
1.通读课文,让孩子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宝宝。读完两遍后,并让学生给生字注上拼音。这样又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一遍认识。
2.同桌互相学习生字,让同桌讨论认为简单、会认的生字,并用符号标记下来。还要找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并一起想办法记住他。
3.检查识字情况:让同桌的代表说出你们都会认的生字,并说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说出你们识记的方法。如用加一加的方法:吧:口+巴用减一减的方法:影──景。或用换一换:很──跟。通过让学生总结识字方法,这样锻炼了学生自己认字的能力。
4.能过游戏检查对生字的认字:做了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以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去找对生字。这样有趣地激励了孩子认字的能力。
【设计说明:本单元的字稍有一些难度,在识字时多对学生灌输识字方式,多对识字方式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会在识字上有提高。】
模块二理解内容
1.预习的指导:学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并圈出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让学生标出本课的自然断,同桌以一人读一段的形式去读,这样锻炼了同桌的合作学习。
3.精读课文:学生熟读后,创设意境,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境,如《静夜思》,这首诗写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说说想念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试着去读一读。
4.句子的分析:在课文中,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式,并读出来,个别指导,进行比较读。如:陈述句怎么样,问句该怎样读。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
【设计说明: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初步感受祖国的美好河山,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模块三写字
书写生字时,让学生做到三个一,学生坐十分钟还可以,不一会就趴下了,只能及时给孩子纠正。可以用奖励的方式,如写字之星了,评选前三名,这样可以让孩子做到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写生字,把生字写在黑板上,每个生字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勾画出来。这样加深孩子的印象。那些易错的生字,也可以编成小故事让孩子去记。如车:是这样记的:横(车头)撇折(车尾)横(轮胎)竖(开起来了)这样比较有意思的就记住这个生的笔顺。
【设计说明: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学习汉字并写好汉字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备的素质和基本能力的体现。本单元继续对学生进行各个笔画的教学,让学生对书写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及时纠正书写习惯。】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本单元练习孩子的说话能力,开始让学生学写句子,为了让学生慢慢接触句子,我就开始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句子,可以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写一句,我说的话。如: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让学生用拼音写出来。也可以,自己写一句想说的话。
“这样做不好”是人们对不良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第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山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山踢足球。第二幅图上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哗哗的往外流,一位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讨论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费自来水”这两种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设计说明:借助本单元的表达内容,我让学生话说说他们的父母在家里是怎样打扫卫生的,多数孩子说的挺具体。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要有礼貌,并能够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透过诗句领会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七十多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了解长征
二、自读诗句,感知诗意
1.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2、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我们一起来交流有下,你刚才在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4、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5、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
三、学习诗歌,品悟诗情
1、学习句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很难?
②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
③那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划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划出描写红军战士不怕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
3、学生自由读、体会。
4、全班交流。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艰难?
“乌蒙磅礴”,你看到了怎样的山?(板画帮助学生理解。)
你能读出这种气势雄伟感觉吗?
②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
a、腾细浪逶迤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板画)
b、走泥丸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滚动的泥丸。(板画)
c、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③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a、云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出示:铁索桥静止画面)谁了解泸定桥?
②站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③那冰冷的铁索,那湍急的水流只要看一眼,就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更何况对面还有凶狠的敌人,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那红军又是怎样对待的?想看看那激烈的战斗场面吗?
④看视频,谈感受。
⑤读出感受?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8
一、教学(学习)目标
1.学习介绍科学发现过程和成果、展现科学研究艰辛与乐趣的知识性读物,感受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2.掌握知识性读物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等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时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4.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
本单元是一个戏剧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创新”。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属于知识性读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实用性阅读和交流”这一任务群中对“知识性读物”提出的要求:“自主选择一部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作品或流行的社会科学通俗作品阅读研习。”
教材单元导语:“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间接”
教材中明确给出的四个“单元学习任务”。
二、教学(学习)重点
1.通过多篇精读,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艰辛经历。
2.能发现、探究学习生活中的现象,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说明事理,完成一篇研究性说明文。
3.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熟知的生活语言、知识、事件阐释见解,初步建构用以输出创造性思维的语言形式。
同教学(学习)目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本单元的语文素养为:
1.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2.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4.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间接,学写事理说明文。
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为“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三、教学(学习)难点
1.领悟语文知识与科技知识的有机衔接机制,进而形成语文素养。
2.落实本单元“人文主题”的目标与任务;把人文主题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同教学(学习)目标。但要着重考虑高一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情况和四篇文章的相同及相异的特点。
四、教法与学法
1.任务单导读法。
2.自主阅读、创作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4.比较阅读法。
具体建议:
1.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或是介绍性较强的科普文章,或是浅显的学术论文属于知识性读物,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丰富自己人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或叙述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展现创新意识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或叙述自己的教育历程以及走上科研道路的经过,都表现了科学家探求真知的执着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这两篇文章,要了解其中的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透过平实而严谨的文字感受作者的科学精神,激发为人类幸福探索自然、探求新知的使命感。
3.《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的论文,有比较浓厚的学术色彩。文章条分缕析地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表现出这些特征的原因,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大价值,语言平实,表达准确,逻辑清晰。学习时,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深化对中国建筑的认识,从而自觉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4.《说“木叶”》是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文章分析细密,举证丰富,充满了浓厚的诗意,是一篇优美的文学论文。学习时,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独特的学术风格。另外,本文有较明显的个人色彩,对此文的结论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异议。
5.学习知识性读物,要了解其内容,还要学以致用,利用阅读所得探究一些具体问题。如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等。另外,“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任务,在日常生活中要对事物事理有深刻的认识、深入的研究,才能对其加以准确清晰的说明。
《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学习要求”的有关要求和“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于“教学”部分的相关阐述。
五、教学(学习)课时数
共9课时
落实立足文本,以“学习任务群”学习的学习方式,紧扣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遵循阅读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开展系列教学(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环节(一):课前任务设计,1课时
第1课时
一、了解和阅读相关资料
1.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和单元学习任务
2.请查找什么叫概念、术语,并了解其在学术性文章中的作用。
二、结合相关资料,阅读本单元四篇文章,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任务单一(作者信息任务单):
任务单二(思辨性阅读任务单):
让学生了解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导、诱发学生可能对科学产生的兴趣和关注。了解本单元四位作者及其研究成就,为本单元学习做好知识、认知、心理和思考的准备。
环节(二):读书交流分享会(分小组完成)(2课时)
第1课时
初读文章,厘清思路与结构。
1.梳理四篇文章的篇章结构(行文思路思维导图)。
2.小组间展示评比。
1.阅读文章,调动积累,把握知识性读物的特点。
2.概括内容,理出知识性读物的行文思路。
第2课时
精读文章,探究特色。
1.探究知识性说明文章的写作特色,完成下表:
2.结合任一文章的写作特色,总结成100字的评论,小组间交流分享。
环节(三):研读与揣摩(2课时)
第4-5课时
研读文章,揣摩概念与逻辑。
任务: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两文,理出文中涉及的概念,并思考概念间的关系。
小组活动一:理解概念的含义
找出四篇文章的核心概念,并以举例的方式讲解概念的含义。
小组活动二: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小组讨论,任选一篇用思维导图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
小组活动三:深化学习
1.“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请同学们关注第4段、第5段段末句子,结合4、6段相关信息概括)
2.阅读《说“木叶”》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表格。
小组活动二: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小组讨论,任选一篇用思维导图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
小组活动三:深化学习
1.“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请同学们关注第4段、第5段段末句子,结合4、6段相关信息概括)
2.阅读《说“木叶”》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表格。
1.研读文本,理解“文法”“词汇”“木叶”“落木”“暗示性”“颜色性”等概念的内涵。
2.借助思维导图,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
环节(四):分析与总结,探究语言与思维(1课时)
第6课时
活动一:感受文本语言
1.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知识性读物的语言特点。
在第一阶段,我搜集了20xx个药方,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药方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2.以《中国建筑的特征》第一段为例,分析知识性读物的语言特点。请从文中再举一例。
活动二:比较阅读感受文本特点
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国建筑的特征》既是学术性作品,又是极平易的科普作品,作为科普文,这两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2.同为偏重人文学科的学术性作品,《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这两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各自的特点。请阅读两篇文章,加以比较。
活动三:概括与交流:这些学者的思维有何特点?
1.从屠呦呦的文字表述中,去判断在青蒿素“发现、提纯、推广、发展”的过程中,哪一步最为关键。
2.研读“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一部分,分析屠呦呦团队突破科研瓶颈的关键因素。
3.完成下列表格。
1.品读语句,在比较中领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2.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
环节(五):启发与思考,思考价值与自我发现(1课时)
第7课时
结合第四环节的人物与重要事件的表格,分组交流:
1.本单元的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素质。
2.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谈你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感受不同领域学者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借鉴课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环节(六):写作与交流清晰地说明事理(2课时)
第8-9课时
一、提前布置任务:
“说得清,道得明”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从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并交流修改。交流时,要注意了解同学能否明了你要说明的事理,存在哪些疑惑与误解,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交流后,可适当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清楚明晰。
(1)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观察人们不同的劳动方式,在实验室中做科学实验,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有所发现,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说明你所发现的某一事理。
(2)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帮助别人是提高自己最有效的途径”。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二、交流、展示与点评
三、班刊编辑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有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台湾日月潭;有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的新疆吐鲁番;有繁华而热闹的首都北京;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傣族泼水节。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这是一组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但一定不要通过教师的传授去实现,而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自己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爱国情结。
【学生分析】
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这一组课文中的《北京亮起来了》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上学期已经学过《北京》一课,有的小朋友去北京旅游过,对北京已经有一些了解。而《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课文学生学起来会有一些难度,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台湾的日月潭、新疆的吐鲁番、云南的傣寨学生大都没去过,但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过那里的美丽风光。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多数家庭在孩子寒暑假时都会带孩子去旅游,这会引起孩子对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的好奇心,因此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学生是会感兴趣的。
【教学设想】
1.与生活链接。通过在中国地图上画出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的位置,给学生直观感受,以老师带领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旅游为主线,贯穿四篇课文的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景,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领略祖国山河的美好。
3.通过师生共同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这四个地方的特色。
【学习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课前准备】
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中国地图。让学生们课余时间在地图上找出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台湾、吐鲁番、云南、北京。让学生们结合《语文园地三》中“宽带网”的知识,了解我国56个民族,了解我国的28个省,在地图上找一找这些地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这四篇课文的位置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激发他们马上想学这四篇课文的欲望。
二、基本策略
1.这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取指名读、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读中悟、读中思。
2.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根据旅游情景,设置一些与旅游有关的词语、句子进行识字。自主探究识字方法。
3.用有趣的小故事复现生字,巩固要认识的字。
4.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师指导写、小组合作学等形式进行。
三、各有侧重
(一)《日月潭》
1.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日月潭清晨、中午的美丽景色,看谁读得美。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日月潭的图片,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课后延伸收集台湾其它的风景图片。
(二)《葡萄沟》
1.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吃葡萄啊?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我们国家盛产葡萄的吐鲁番葡萄沟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刚才有那么多小朋友说喜欢吃葡萄,我们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莆萄架上的一串串葡萄多么惹人喜爱,那我们怎么能把这种喜爱的心情读出来呢!
3.了解葡萄沟的位置,了解新疆是维吾尔族的集居地,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会跳新疆舞的同学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舞姿。
4.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我们家乡的特产。
(三)《难忘的泼水节》
1.以知识抢答的游戏导入新课。
我是大家的导游,欢迎大家登上我们的旅游车,利用没到旅游景点前的几分钟我们做一个知识抢答的游戏,看谁得分最多: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们是哪一个民族?你知道傣族生活在哪吗?傣族最有名的民族节日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要去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板书课题)。今天来这里旅游的不仅有我们小朋友,还有一位尊贵的客人,你知道他是谁吗?关于周恩来总理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适当补充。)
2.了解其它民族的传统节日。
(四)《北京亮起来了》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文: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北京》一课,回忆一下那一课为我们介绍了什么?今天我们再到北京去看一看北京的夜景。
2.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美丽的夜景,进一步理解课文。
3.小组内交流收集的北京夜景的图片。
四、交流展示
1.学习完这四篇课文,组织学生召开一个旅游归来交流会,谈一下你游览这四个地方后的感受?你还想去哪里?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2.把学生收集到的这四课的风景图片搞一个祖国山河图片展,看一看谁收集的风景最美,可以给学生发一些小小纪念品。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赶花会》这首歌,了解我国的民俗风情“花会”。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歌曲。
3、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
感受庙会的感受,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请问大家每年什么时候将举办庙会活动,让大家描绘一下庙会的场景,介绍我国西南地区也有一种类似于庙会的活动,那就是花会,解释花会的含义。
2、出示花的图片,问:大家喜欢这些花吗?那你都知道哪些花的名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花的歌曲《对鲜花》。
二、新课
1、听“赶花会”,提问乐器中运用了什么乐器
2、听录音范唱,思考: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唱:一问一答)
3、歌中描写了哪些花?每种花有什么特点?
4、两人为一组,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
5、学唱歌曲:
(1)跟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
(2)跟琴指导学生的演唱:
(3)男女生对唱歌曲。
(4)换过来进行练习,并加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5)两人为一组对唱,背一背歌词。
(6)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进行对唱,两人一组。
5、创编活动。
(1)你能给这首歌曲加上好看的动作吗?
(2)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3)书中只描写了四种花,可是我们知道的花有那么多种,让我们唱一唱更多美丽的花好吗?教师示范。
(4)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1
一、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三年级上册曾学习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而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方面提出的,三年级下册的本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知道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的具体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也为学生进行“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习作实践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本单元借助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活动以及插图等学习资源围绕“传统文化”的人文主题进行内容重组,培养学生独立识字、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简介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古诗三首》介绍了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初步带领学生在领略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纸的发明》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重点是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赵州桥》介绍了赵州桥历史悠久、设计精巧美观的特点,重点是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感受古人的劳动智慧;《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重点是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最后的“综合性学习”环节又回到了“中华传统节日”的内容,重点是交流过节的故事或过程,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精髓,并将体会付诸文字。本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是本套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综合性学习栏目。它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既和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
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写过节的过程和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单元目标
(一)核心目标:
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在习作中写清过节的过程。
(二)常规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30个词语。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2.能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抄写指定的课文段落。
3.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
4.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5.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6.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进行展示、评价、改进。
7.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8.能说出有关句子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写。
四、总体构想
从单元的主题出发,围绕“传统文化”到课文内容中探索发现,体现了整读课文、归类识字、品析词句的系统学习思维。本单元包含古诗与说明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使得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更加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也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自发地查阅课外资料进行知识扩充。本单元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传统节日展开,学生在课上与课下都可以进行实践,并通过交流与写作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教材将综合性学习安排在后期,但是把结合学生体验和古诗的引入放在单元之初,让任务布置前置,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课文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完成目标的学习理解和能力的提升。在本单元的阅读学习中学生会发现课文能够围绕一个意思进行展开,进而产生思考,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学生在理解课文整合语文能力知识点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整体的概念,更好地掌握学习能力目标。结合单元学习内容,设计了《清明上河图·十三郎》进行整体阅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学习阅读图文的方法,在提高语文学科素养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教科书设计
模块一
初读感悟:初识传统文化,了解写作方法(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导入本单元,明确单元主题,激发兴趣。
2.初步认识“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3.制定本单元学习计划。
4.整体读本单元四篇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学习过程:
课时1:
板块一
开启单元学习,初步了解传统文化
1.导入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①学生自由交流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②教师补充总结: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称谓,有时也称“文化遗产”。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内容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等。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为支柱,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2.调研预习情况,收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结合课文体会内容:在第三单元我们可以跟随作者的脚步感受诗词的意境和民间风俗,品味艺术的精彩,再现古都风貌,通过四大发明和建筑的精妙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课件结构图展示概括)
3.检查课文初读情况。
【设计意图:本单元借助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活动以及插图等学习资源,围绕“传统文化”的人文主题展开。单元初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初识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另外鼓励学生在预习时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继续进行学习。通过预学习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整单元的内容和结构,以便更顺利地了解和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后面的综合性学习打下基础。】
板块二
说一说,写一写,词句段运用
(一)按照流程图和例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过程。
1.阅读蓝色方框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都是动词。
2.读下面的一段话,引导学生总结在段落中加入这些动词的好处:
①这些动词帮助读者准确了解造纸动作的先后顺序。
②这些动词十分生动,使得描写十分吸引读者。
3.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手工活动,借助动词思考活动过程。
4.小组交流,相互修改。
5.全班汇报,生生互改,教师提建议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6.教师评价总结。
(二)思考例句描写的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1.自由读例句,思考特点。
2.全班交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3.总结归纳两句话的相同点:
①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展开描写,体现了事物的一个特点。
②在描写的时候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
③语言十分生动,能用上恰当的词语。
4.教师引导学生确定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选择好一件事物的一个特点。
5.教师鼓励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句子,相机指导。
6.写完后小组交流互改句子。
7.全班交流,生生互改,教师提出修改建议。
8.教师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为“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在走进课文学习之前,在之前的《赵州桥》一课中,学生已经通过分析学习了解和学习了这一核心目标,园地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更好地体会单元语文要素。在本部分教学中先利用词句段运用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感悟,收获一些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为后期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块三
自主学习,制定单元学习计划
1.教师先呈现单元整体结构图,帮助学生梳理单元重难点。
好处:整理出单元知识点、重难点,帮助学生整体理解单元任务,方便制定学习计划。
2.分享之前的经验,总结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
3.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制定本单元的学习计划。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重点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从主题体会上,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了解传统文化,体会其魅力,更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生活经历了解感受进而展示学习成果。不仅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要针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帮助学生在学习和习作方法上进行能力提高,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这有助于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单元学习,达成核心目标。】
课时2:
板块一
交流计划,激发兴趣
1.学生展示学习计划,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指导与评价。
2.小组合作,完善学习计划。
板块二
落实计划,整读课文
1.自由读《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圈画生字词。
2.再读课文,将不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试着通过查词典理解或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3.小组交流读课文。小组成员相互纠正读音并交流自己在读书中不理解的词语,尝试相互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和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读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并将试着相互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预设:
学生1:我不理解什么是“横跨”。
学生2:我来帮你解答。我查了词典,“横跨”的意思是在上形成拱形,从一个界限展开、延伸到另一个界限。在课文中就是指拱形的赵州桥从岸的一边延伸到对岸,连接了两岸。
4.将疑难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帮助理解。
5.默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尝试标画,将自己不懂的词语或问题写出来。
6.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上节课提出的关于课文的问题,尝试相互解答。
7.再读生字词及课文,进行巩固与自检,达到准确、熟练认读的目的。
板块三
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 通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2. 大致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尝试旁批。
《纸的发明》:
师:这篇课文是什么结构?
学生:总分总结构,先总说造纸术有伟大贡献,再分说纸的发明过程,最后总说造纸术促进了文化发展。
师:你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值得学习的写作特点?
学生:课文中有的段落围绕一句话展开描写。
3.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补充。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总结概括大意的好方法。
教师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先找一找文章中有没有哪个句子或哪个段落能够直接概括,如果找不到,可以分别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将这些段落的意思串联在一起。
板块四
课时梳理,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继续读四篇课文,从中提取信息,尝试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模块二
阅读课文:字里行间找信息
(4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
2.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3.能在组内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资料,并商量展示活动成果所用的方式。
4.能用几句连贯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收集的“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料。
5.能回顾、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并试着写一写。
6.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和习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课时分配
4课时
学习过程:
课时1:
板块一
整读课文,寻找信息
1.动态出示表格第1列,引导学生聚焦课后习题。
2.到课文中寻找重要信息,整体把握课文写的内容。
3.动态出示表格按要求找信息。
4.发现信息的关键性。
5.体会关键句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运用表格的动态梳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并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二
课时梳理,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练习朗读四篇课文,并背诵《古诗三首》、默写《清明》。
课时2:
板块一
朗读课文,感受文趣
(一)朗读《古诗三首》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
2.指名读,指导读出节奏。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出节奏。
4.出示图片,理解诗意,进行全班交流。
5.交流传统文化节日和习俗。
6.出示图片,背诵古诗。
(二)朗读《纸的发明》
1.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和记录方式的缺点。
师:请你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4.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概括这段内容。
5.引导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6.交流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
讨论总结:蔡伦改进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7.梳理纸的演变过程。
师:请你再次浏览课文,用表格形式记录纸的演变过程。
(三)朗读《赵州桥》
1.播放图片,介绍赵州桥的相关资料。自读课文。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读第一自然段,了解交代了哪些内容。
5.读第二自然段,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哪些句子写了雄伟?哪些句子写了坚固?
6.自读第三自然段,这段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主要写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四)朗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人多的场景,同桌相互交流。
3.自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街市热闹的画面。
4.齐读最第一个自然段,体会画的价值,感受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板块二
学以致用,拓展内容
1. 收集资料了解地动仪、圆周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
2.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板块三
课时梳理,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课时3
板块一
背诵读文,搜集资料
1.背诵古诗,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和习俗。
2.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还可以通过表格或泡泡中的提示进行收集资料。
3.恰当提出建议,并把了解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4.选择活动小组,制订活动开展计划、时间安排。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计划表。
活动计划表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后,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传统文化节日和习俗,并运用表格的形式分组分工合作完成搜集任务,感受小组合作的快乐。】
板块二
小组讨论,确定方式
1.交流组内成员课外收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资料。
2.商量准备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
3.统计收集资料,发现不足,补充资料,确定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
课时4:
板块一
提取重要信息,介绍历史文化
1.查找“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2.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用几句连贯的话向别人介绍。
3.请学生进行评价。
4.向介绍清楚、声音洪亮的学生奖励一张积分卡。
5.将你所介绍的“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写下来。格式如下:
【设计意图:通过查找“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关资料,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历史,并通过关键词语清楚地介绍,培养学生重组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介绍后还可以获得奖励,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模块三
梳理探究:归类识字,积累词语
(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巩固复现本单元44个生字,8个多音字。
2.按结构和特点归类学习生字,正确书写36个生字和30个词语。
3.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课时1:
板块一
朗读课文,复现生字
1.小老师领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我指你认做游戏读。
4.分类交流识字方法。
组词、根据字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同音字、根据插图、查字典。
5.交流生活中见过的标示牌。
6.出示句子,补全词语。结合语言环境巩固生字。
板块二
学多音字,据意定音
1.出示本单元多音字:累、切、便、鲜、爪、都、乘、笼
2.交流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
3.查字典确定多音字的读音。
4.生读多音字组词。
5.结合语言环境确定多音字并组词填空。
【设计说明:可以让学生根据多音字在文中的意思,进而读准它们的字音,学会通过字义确定字音。】
板块三
复习词语,积累词语
1.出示本单元词语。
2.生读词语。
3.小老师领读。
4.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5.出示日积月累词语,感受传统文化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1)生读,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好”。
(2)引导学生思考四字词语的意思。
(3)学生看图介绍这些四字词语。
(4)开展游戏“对对碰”。
【设计说明:积累词语,感受词语所在的语境。学生可以根据图片、视频等资料理解四字词语,感受传统文化。】
课时2:
板块一
分类指导,归类书写
1.出示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
2.尝试分类识记:
符 欲 魂 借 酒何牧 兄 独异佳 术 伟 录 册 保 存 约 验 阿欧洲 社
赵 省 县 匠设计 史 创 举 且 智 慧 历
3.学习第一组左右结构的字及特点:
左右同宽:欲 牧欧约
左宽右窄:创
左窄右宽:魂 借 酒何独 佳 伟 保 验 阿 洲社设计
4.学习第二组上下结构的字及特点:
上窄下宽:符 兄异录
上宽下窄:省 县 举 智
5.半包围结构:
匠 历 赵 存
6.独体字:
术史 且 册
7.上中下结构:
慧
8.书写时要注意:
(1)观察田字格,找到每个字的关键笔画与占格。
(2)重点笔画书写时要注意:
牧:“牜”书写时最后一笔是提。
录:“录”的下半部分不是“水”。
欧:“欧”的笔顺是:横、撇、点、竖折、撇、横勾、撇、捺。
洲:“洲”先写三点水,再写点、竖撇、点、竖、点、竖。
省:下半部分是“目”。
慧:中间的“彐”要写得扁一些,中间的一笔横不出头。
匠:先写横再写里面的“斤”,最后写竖折。
9.师范写。
10.生练习书写生字。
11.生交流展示,生评价。
12.修改后,布置作业:书写生字、生词。
【设计说明:在书写生字时,先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和重点压线笔画,形成习惯,再对重点笔画或易错笔画进行重点梳理,有助于学生在写字时可以规范书写。】
第二部分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模块一
整本书导读:激发兴趣,引导阅读
(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激发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2.探索文本,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课时分配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相信你们对《清明上河图》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老师就来给你们推荐一本介绍得更加详细的绘本——《清明上河图·十三郎》,让我们跟着绘本一起走进热闹的汴京街市吧!
(二)大胆猜测
1.看封面,认识主人公十三郎。
请你观察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小男孩是谁?让我们一起跟他走入这次惊险而又神奇的“旅行”……
2.对绘本内容进行猜测。
请你大胆发挥想象,猜一猜这本书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什么联系和不同?里面会有什么内容?(配合上学期学过的预测方法尝试阅读绘本)
(三)了解四大部分
打开书,看一看这本书分为几大部分?
每部分都是什么内容?(故事配图简单理解)
(四)阅读第一部分——十三郎的故事
读一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设计说明:猜测是一个阅读者的好品质,更是一个好习惯,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猜一猜书中的内容,从而激发阅读兴趣。整体浏览全书,掌握结构,接着阅读十三郎的故事,引导学生对《清明上河图》进行初步体验,为后续进一步欣赏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
在绘本故事中,十三郎走过了许多地方,请你再次仔细观察图画中的人物和景物,选择你感兴趣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给伙伴或者家人听。
模块二
整本书汇报:汇报交流,引发深思
(1课时)
一、学习目标
交流阅读收获,感受画作之美。
二、课时分配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热闹繁华的汴京街市,认识了十三郎,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欣赏耐人寻味的古代画作。
(二)分享交流
1.打开书,翻到第二部分,这里有《十咏图》、《明皇避暑宫图》、《五马图》三幅画作,请你选择一幅画,用自己的话介绍给大家听。
2. 请你向大家展示《清明上河图》中你感兴趣的画面,想象一下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故事?
【设计说明:给学生搭建阅读交流的支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组织好语言交流自己的收获,在分享中感受中国古代画作的古典美,体会《清明上河图》的精妙之处。】
3.你在欣赏《清明上河图》的时候是否有困惑或者有更多想知道的呢?请你阅读本书的第三部分,看一看这101个解读,和你的同桌互相介绍一下这些知识。
4.《清明上河图》中包含着许多人物与有趣的景观,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对作者张择端或者画作中的谁说些什么呢?
【设计说明:通过看“解读”,进一步了解画作,并感受北宋的繁华景象。通过与作者和画作中古人的“隔空对话”抒发对古代艺术家的崇敬之情和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三)布置作业
第四部分是作者的创作后记,在这份后记里,你能看到作者整个的创作思路,更重要的是,你还能看到作者埋伏在画面里的一些游戏和故事。比如正文故事里有个人物,浑身画满了眼睛,他是什么人?又如,在这本书里,你除了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图》,还能看到哪些宋画的影子?这些设计都会在后记里解答。请你在课下仔细阅读后记,和你的小伙伴或者家人进行交流。
第三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
一、学习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学习过程:
课时1:
板块一
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1.(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呀!这是什么节日呢?(背诵《元日》)
2.你们喜欢过节吗?
3.过春节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看,有的同学眉飞色舞,原来是收到了红包,难怪那么高兴。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设计说明:春节是学生们最熟悉不过的传统节日,围绕这一节日展开,使这个活动与单元主题更密切,又和学生的生活更紧密。】
板块二
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1.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补充。
3.你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吗?
4.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可以通过讲故事、背古诗、图片资料介绍等形式简单展示)。
5.教师进行小结。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板块三
进行实践性活动。
1.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传统节日?
3.学生交流了解的内容及方式。
(1)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相关的人物故事。
(2)介绍传统节日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介绍自己经历过的庆祝或民俗活动。
(4)上网或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询问长辈。
4.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交流展示活动方案。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各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
小组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展示。(讲故事、PPT展示、小报制作等均可)
5.教师评价指导。
【设计说明: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小组进行合作,锻炼合作能力。】
课时2:
板块一
交流评价活动
1.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2.展开交流活动。
(1)自主交流,谈谈收获。
(2)集体汇报,总结评价。
3.展示成果。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展示自己做的月饼,表演写春联等。
(2)展示成果时,本小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3)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设计说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板块二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可以写过节的过程。
(2)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提示:写过节的过程,要写热闹、欢乐的场面。写故事,要能写清楚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整的一件事)
3.指导选材。
(1)开展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了解许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有饮食文化,有风俗习惯,有传说故事等。
(2)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4.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5.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写清楚过节的经过;
要有一定的顺序;
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材料;
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6.范文指导。
7.学生独立习作。
板块三
展示作品,修改习作。
1.出示习作范文。
2.老师指导学生评议范文。
3.同桌交换习作,交流点评:过节的过程是否介绍清楚?有没有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有没有错别字?
4.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写人的基本方法。
2.能列出表现家人特点的典型事例,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知道选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了解通过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聚焦写人的基本方法
1.回顾总结:我们刚刚学习的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预设:写人记事的文章。
2.谈话导入:写人的文章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描写人物的典型事例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表现人物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学习阅读方法,试着运用学习的方法描写身边事物的特征。板书(写人的基本方法)
出示课件1:
二、交流平台。
出示课件2:
1.回顾《两茎灯草》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一组中的《两茎灯草》,说一说从课文中都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出示课件3:
预设1:我认识了一个爱财如命的严监生。
预设2:我认识了一个在可笑又可悲的严监生。
追问:在这个片段里,每位同学都认识了吝啬的严监生。这个片段里,有没有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呢?
预设3:我对文中三次描写严监生动作的部分印象深刻,动作描写刻画了严监生视财如命的性格特点,非常逼真。
预设4:“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断气了”这部分的动作描写也很精彩,目的达到后严监生最终把气咽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追问:同学们,刚才你们都关注到了这篇文章里对于严监生非常细致的动作描写,体会得非常到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有严监生这种人呢?(没有)是否真的会因为多点一跟蜡、多点一个灯而迟迟不肯咽气的人呢?(没有)那为什么作者要通过这样一件事去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呢?
预设5:我觉得可能作者是希望通过一件小事去把一个人的吝啬塑造得很极致。
预设6:越是这样不可能的事,才能突出这个人的不可思议,这样写比较有代表性。
教师小结:通过《两茎灯草》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不太常见,但是足够典型。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往往在做事情、与别人相处时,才显出自己的特点,习作时应该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形象。
出示课件4:
板书(选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2.回顾《人物描写一组》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一组中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说一说从课文中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出示课件5: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1:我觉得祥子是一个体格健壮的人。
预设2:我觉得祥子比一般的人都要强壮。
追问: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现出祥子这些特点的呢?
预设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是从整体写的祥子的外貌,让我们感到他是魁梧的,高大的。第二自然段又进行了面部的细节描写,比如他脸上的疤。
小结:无论是对祥子整体的刻画还是细致地描写,我们都能从外貌描写获取一个人最重要的信息。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什么叫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是指描绘一个人的相貌,主要是五官,也就是头部,比如说描写他的眼神。而外貌描写的范围要大一点,着重描写一个人的气质、穿着以及言谈举止。所以肖像描写不同于外貌描写。
出示课件6:
板书(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3.回顾《摔跤》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摔跤》,说一说从课文中你都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出示课件7: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1:小嘎子是非常机灵的,比如“三抓两挠”、“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这些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来他的机灵聪慧。
预设2:小胖墩儿是一个摔跤惯手,“推拉拽顶”、“别住”、“扳”等动词都能看出来他很擅长摔跤,摔跤的场面也很激烈。
小结:同学们在谈到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说到了动作描写,可见动作描写的作用是很大的。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在写作中为了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人物形象,可以抓住人物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出示课件8:
板书(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出示课件9:
教师引导:《摔跤》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做心理描写吧。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这些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
板书(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4.回顾《刷子李》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刷子李》,这篇课文中塑造的刷子李形象,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些句子,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课件10: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1:这些句子都是通过曹小三的视角来写的,主要是写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
预设2:这些心理变化是曹小三由“半信半疑”到“失望”再到“敬佩”的一个过程,从侧面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出示课件11:
小结:是的,同学们,以上句子是对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的描写,通过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变化从侧面表现人物刷子李的“奇”。在写作中为了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人物形象,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简洁写出人物的特点。
板书(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表现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紧扣语文要素“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梳理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避免“踩雷”;知道从哪几个好入手的地方,提升写“人”作文的写作水平。)
三、初试身手
出示课件12:
1.同学们,通过以上分析和交流我们了解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请你从下面给出的内容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
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
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特点。
(1)学生再次回顾“交流平台”,巩固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
①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用几句完整的话向大家进行介绍。
②不发言的同学要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评出小组内最有趣、最与众不同的发现。
(2)小组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预设1:我想写张晓明,他课下最活跃了。下课铃刚一响,他就像野马一样冲出教室,满走廊都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引导:你刚才运用动作描写,告诉我们张晓明冲出教室的速度很快,那他冲出教室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又是怎样的表情呢?
预设2:张晓明心里一定在想,我一定要第一个冲到乒乓球台旁边,占住这个位置。想到这,他的脸上乐开了花,甚至还能听到他兴奋的笑声。但是,只听老师大喊一句:“张晓明,你的作业还没交,跑哪儿去?!”张晓明听到后,失落地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不得不把作业完成,望着窗外同学玩耍的背影,张晓明简直痛苦死了。
小结:真棒!不仅增加了心理描写,故事情节还有了波折,让我们更愿意听了。那么接下来,你可以把你的语言进行整理,这就是一个很有趣的片段。同学们,如果我们在描写时,运用更多的描写手法,这样的人物会更加饱满,读者会更有兴趣。
(3)引导学生对小组同学介绍内容的描写方法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交流平台”总结的写人的基本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口语表述,提高写作效率。)
教学反思
如何写好人物,一直以来都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在写人的文章中,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有效的作文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觉得他写成功的可能性很高,而且这个过程可以给自己带来愉悦感。教师,需要给学生习作提供必须的准备技能,就是写作方法。
回到本单元,我们都知道,一提到写人的基本方法,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是法宝,但法宝怎么用,很多学生其实并不是很清晰。于是,本次“交流平台”我抓住学生的这个“痛点”,对症下药。在学生现有认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学生在运用写人基本方法时存在的“通病”,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不仅让学生明晰,更重要的是容易上手实践练习,抓住细节描写为笔下人物“提”神。
只要我们指导学生按照章法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行(不停地练习写作),由“入格”(了解章法)到“定格”(掌握章法),再由“定格”到“变格”(变化创新章法)地创新练习,就一定会取得作文教学的显效、速效和实效。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3
(一)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萍乡与相交,能用工具画出一组平行线和已知直线的垂线。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初步体会平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性。
(二)学习内容
基础性学习包
1、认识平行线,借助工具画平行线
2、认识垂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学习两点间的距离,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
4、我学会了吗
开发性学习包
1、图形中的平行线
2、汉字中的平行或互相垂直的线段
回、王、下、平、行等。
拓展性学习包
遵守交通规则
交通安全儿歌
红绿灯
交叉路口红绿灯,指挥交通显神通;
绿灯亮了放心走,红灯亮了别抢行;
黄灯亮了要注意,人人遵守红绿灯。
上学校
小学生,起得早,交通小队排得好;
过马路,走横道,交通安全要记牢;
听指挥,别乱跑,平平安安到学校。
交通安全真重要
交通安全真重要,人民生活离不了。
保障安全有措施,交通法规要记牢。
大马路上车潮涌,警察指挥要服从。
红绿黄灯是命令,标志标线要看清。
交通规则要记牢
(三)整合点解读
1、学科单元内整合:除了生活中交通中的线这一生活素材,教师还可以借助前面学习的线和角的知识进行补充;本单元内还可以将平行和垂直的线在一课时内用课件的方式进行补充。
2、体验式活动:测量距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平行和垂直的关系。
3、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4课时。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4
一、单元教材分析与解读 六年级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回顾革命岁月,感受革命精神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七律长征2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2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体会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开国大典2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灯光1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口语交际演讲1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顿、重复或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习作多彩的活动2写清活动的过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写出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2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写法;
体会“重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描写;
掌握硬笔书法的要领,提高书写水平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个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其中前三篇是精读课文,灯光是略读课文,四篇文章反映的是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统一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这与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一脉相承。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通过感受中国近代史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为革命胜利前仆后继的一幕幕感人画面,学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并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材是以宽泛的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内容的,每个单元一般有两篇课文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课后思考题,有的课后思考题或相关栏目迁移运用之前学习的语文要素出题和设计内容,意在巩固提升,体现目标的发展性。比如本单元“口语交际”和语文要素关联不大。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陈先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这样说:“教师在理解把握统编教材编排意图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语文要素、人文主题和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又要考虑到口语交际等内容的相对独立性,不局限于每课都要体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灵活掌握。”
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双线并举,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对作品的品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并抓住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通过有效的训练,引导学生由初步感知到体会理解,再到实践运用,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安排:
(一)整体预习课(2课时)
教学目标:
四篇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会写32个字,会写40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了解相关背景。
(二)导读训练课
《七律长征》(1课时)(首读经典,初识“点面结合”)
《开国大典》(2课时)(精读引领,了解“点面结合”)
《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读写结合,运用“点面结合”)
教学目标:
1.读出诗歌的磅礴气势,背诵《七律长征》。
2.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三)自读训练课
《灯光》(1课时)
教学目标:
领悟“灯光”与“火光”的联系,体会情感。
结合阅读链接开展专题阅读活动。
(四)口语交际课
“演讲”(1课时)
教学目标:
1.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五)习作指导课
“多彩的活动”(2课时)
教学目标: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4.学习用反复的手法写句子,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六)基础训练课(1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
2.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积累优美词语,并学以致用。
2、通过归类巩固,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3、培养学生喜欢学习字词的情感,养成主动积累字词的习惯,热爱祖国的丰富语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归类巩固,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童心小广播
1、学生根据单元内容安排小组进行童心小广播
2、主持人:童心小广播开播了,请大家端坐静听。有请小广播员
3、小广播员广播:我的广播题目是……谢谢大家倾听。
4、掌声后主持人小结:感谢同学的精彩广播,请下一组小组
的广播员做好准备。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一认,读一读。初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组内合作读生字。
(断、楚、孤、帆)
2、小组汇报。
第二关:我是识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组成词语,小组内再读。
(中断、楚江、孤帆)
2、全班齐读。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得清。
(孤——狐)(继——断)(帆——凡)
第四关:我是小小书法家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写法。
2、老师示范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三、小结。
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四、布置作业:
完成写生字
板书: (孤——狐)(继——断)(帆——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通过归类巩固,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2、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童心小广播
主持人:童心小广播开播啦!现在有请***同学上台,请同学们端坐静听。
***同学上台
主持人:谢谢***同学,……(主持人根据同学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一认,读一读。初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组内合作读生字。
(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
2、小组汇报。
第二关:我是识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组成词语,小组内再读。
(蓝色、懒洋洋、披甲、威武、拣东西、颜色、形状、渔料、祖祖辈辈、)
2、全班齐读。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得清。辨字组词
蓝( ) 懒( ) 拣( ) 形( )状( )渔( )
篮( ) 赖( ) 栋( ) 型( ) 壮( )鱼( )
第四关:我是小小书法家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写法。
2、老师示范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三、小结。
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五、布置作业:
完成写生字
板书:
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通过归类巩固,灵活运用。
2、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一、童心小广播
主持人:童心小广播开播啦!现在有请***同学上台,请同学们端坐静听。
***同学上台
主持人:谢谢***同学,……(主持人根据同学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一认,读一读。初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组内合作读生字。
(汇、欣、赏、映、挡、视、线、浸、献、药、材、软、刮、舌)
2、小组汇报。
第二关:我是识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组成词语,小组内再读。
(汇成、欣赏、反映、挡住、视线、浸透、献出、药材、软绵绵、刮过、舌头)
2、全班齐读。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得清。辨字组词
党( ) 映( ) 材( )刮( )浸( )
赏( ) 影( )村( ) 敌( ) 侵( )
第四关:我是小小书法家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写法。
2、老师示范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三、小结。
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六、布置作业:
完成写生字
板书:
汇、欣、赏、映、挡、视、线、浸、献、药、材、软、刮、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