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什么是周长教案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45-46页。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节课,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有: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通过多媒体演示、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等实践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周长的含义,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本课教材有以下编写特点: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什么是树叶的周长;然后又通过操作活动和多媒体直观演示相结合理解周长的意义;最后通过实践活动结合课件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情分析:
“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将借助多媒体演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这样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再通过操作活动和多媒体直观演示相结合让学生轻松理解周长的意义,并会实际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
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在观察、描一描、摸一摸等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周长。
2、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到认识“周长”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感性体验,来获得对“周长”的理解与掌握,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充分参与活动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教学重点
利用多媒体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借助多媒体演示直观理解周长概念 教学资源
课件、直尺、线、皮尺、各种实物、树叶等。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电脑演示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猜猜看它是谁呢?(课件出示小蚂蚁爬树叶图片)。小蚂蚁非常喜欢锻炼身体,今天它准备在树叶上做运动,请同学们认真看,这只蚂蚁是怎样在这片树叶上做运动的。(多媒体演示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爬过留下的红线。)蚂蚁做完运动后还留下一句话呢,它说,他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板书(周长)你们想知道什么是周长吗?(板书:什么是周长)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描一描、初步感知
1、你们想不想像蚂蚁那样在树叶上做运动呀?师贴树叶卡片,指明两名同学到前边描树叶的边线,让其他同学在课本上描。
2、谁能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描的(要说清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3、那么大家看这些同学描的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沿边线围着图形描了一周)
4、多媒体演示树叶一周的边线。
5、小结:看来,不管是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结合实物演示),这一周的长度,我们就把它叫什么呢?(树叶的周长)。(板书: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二)摸一摸、描一描、强化感知
1、刚才我们描了树叶的边线,那你能摸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吗?
2、同桌互相摸一摸。
3、叫一个学生上前展示。
4、同学们能摸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你们能在课本描出来吗?
5、先独立描,再上前展示。
6、同学们描的非常棒那谁能给老师说一下,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7、学生汇报。(数学书封面一周的的长度就是数学书的周长)。
8、数学书封面是一个长方形,所以也可以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9、课件出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对照总结周长概念。小结:通过上面这两个描一描,我们发现,其实描一个物体的周长可以从不同的起点开始,再到这一点终止,首尾相连接就行。
(三)找一找、说一说
1、我们生活里还有许多物品都有它们的周长,现在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找出它的一个面,沿着它的边线用手来摸一摸它们的周长。
2、学生活动:摸一摸物体的周长。
3、说一说找的结果,边说边指。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生生之间互评。
(四)试一试
课件出示: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 独立完成,再对照。
(五)量一量、说一说
1、课件出示测量要求:(1)选择测量工具(2)怎样测量(3)同桌合作完成(4)记录好测量数据
2、测量直线型图形的周长。
(1)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周长,那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这就需要我们来量一量。
(2)说一说: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要注意什么?(3)学生同桌合作完成测量,记录好数据。(4)先组内交流再汇报测量方法。
3、测量曲线型图形的周长。
(1)同桌讨论:如何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
(2)小组交流测量所需的工具、测量方法,汇报测量结果。(测量树叶可以绳测法,用一条细绳绕图形一周,剪去绳子多余部分,再拉直,量出绳长,就得到了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小结:测量规则图形的周长可采用尺测法,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采用绳测法。
(六)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为多少厘米?(多媒体演示)
1、独立完成
2、汇报方法
小结:(1)先将边线勾出来,再找准起点一格一格数准确。(2)计算时,要先数清横竖所有边线的格子,再认真计算。
三、课后练习
1、课件出示:蜗牛沿着图形的边线爬行一周,请将它们走的路线画出来。
(先独立完成,再用多媒体演示。)
2、课件出示: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3、课件出示:你能摸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四、课后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测出你们三个人的头围和腰围。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教案
周 长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4、55页《周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此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而《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学生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平面图形和角,以及掌握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后学习的,在我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没有什么经验,他们所理解的周长只是一条边的长,或者也不考虑是封闭的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内容,所以本节课我采用了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是教学方式,通过理解封闭、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说一说等环节让学生来体会什么是周长。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标: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是学生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所以我把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作为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具:课件
学具:卡片、剪刀、彩笔、绳子、直尺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引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份礼物,想看一看吗?(由学习小组的组长分发)
2、出示四幅图片:笑脸、国旗、三角尺、树叶
这张卡片寄托了老师对大家的期望,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中它能陪伴同学们一起快乐学习。
二、知识感知,理解周长。
1、剪一剪
(1)请拿出你的剪刀,看谁剪得又快又好?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2)理解“边线” 你刚才是沿着什么剪的?
小结:刚才大家都是沿着图形的边来剪的,这个边,也可以说是边线。板书:边线
你能指一指你手中图形的边线吗?
(3)理解“一周”
你是从哪里开始剪的,又是到哪里结束的?
像这样,从图形的一个起点出发,沿着边线又回到起点,我们把它叫一周。
2、指一指
(1)找下面图形“一周的边线”,强调封闭图形。(2)出示图片:地图,指出边线:
3、摸一摸
(1)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2)在周围物体的面上找一找,摸一摸。如桌面,黑板面,„„
4、画一画
(1)出示课本练一练第一题(2)学生动手,描出所给图形的周长(3)展示交流。
5、揭示周长的含义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6、练一练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题略)以口算为主,主要交流算法。
三、实践探究,测量周长。
1、2、出示学生剪好的四张卡片 分小组测量周长
(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2)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测量3、4、5、汇报测量结果,交流测量方法。教师讲评。练习深化
(1)小花园:小青蛙和小猪去花园散步,它们谁走的路线长?(2)比一比: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
四、课堂总结,回顾周长。
本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五、走进生活,体验周长。
欣赏周长生活中的应用,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叫做周长。
第三篇: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教案
什么是周长 第一课时
王 珊 教学内容:什么是周长
教科书书4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物体的表面和简单图形的周长。
2.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3.通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中分析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数学思想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教学准备:线、直尺、皮尺、树叶、课件 预习:
内容:数学书45页。
时间:5分钟
方式:阅读并思考
检测题:数学书47页第5题。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个子小小的、力气却大大的,能举起自身重量100倍的物体,被称作动物界的大力士,你们能猜到它是谁吗? 生:蚂蚁。
师:同学们太棒了!它就是小蚂蚁淘淘,快跟淘淘打个招呼吧!生:淘淘好!
师:今天这节课淘淘就和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问题!(将淘淘贴在黑板上)
二、探究新知
1、描一描
师:今天天气特别好,淘淘出去散步了,大家快看,淘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树叶图)小淘淘非常顽皮,想绕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圈,你能不能画出它的边线呀? 生:能!
师:好!老师现在讲这片树叶变到了咱们的数学书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45页,请你用彩笔描一描这片树叶的边线。学生开始描,师巡视。展示学生的数学书。师:大家看,她描的树叶的边线就是树叶的一周,而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引导学生说出。(课件出示树叶的边线)那谁能上来给大家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点2名学生上台指)
师:那这样是树叶的周长吗?(故意指错,让学生观察)生:不是。让学生说理由。
全班齐说,同桌互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然后指名说,再全班说。师:从一个起点出发沿着图形的边线运动最后又正好回到这个点才是一周,这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
2、摸一摸
师:淘淘非常感谢大家帮它找到了爬树叶的方法,它又继续往前走,这次它碰到了一个大家伙,大家看看是什么?(数学书的封面),它可比树叶大多了。可是淘淘还想爬一爬,你能帮它找出它要爬到路线吗?还要爬它的边线呦!在描之前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描才标准呢?(用直尺)。哎呀!同学们太棒了!快用直尺描一描吧!学生在书上描,老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同学们,那你们能不能说出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呢?(指名说)师:我们描数学书的边线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课件隐去数学书)数学书的边线是一个长方形,那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指名说)
师: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其它图形的周长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图形,学生上台指出周长。
师总结:无论是任何图形,它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量一量。
师:淘淘知道你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可是它还想知道自己爬树叶和数学书的封面到底爬了多少厘米?该怎么办?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议一议:
1、可能有哪些测量方法?你们准备用哪种?
2、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3、小组内如何分工? 指2名学生汇报。做一做:
实际测量,师巡视。说一说:
1、使用了什么测量方法?
2、选择的测量工具有哪些?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测量的结果是什么?
师:同学们太棒了!看来,合作还是很方便的。我们以后要多合作!
4、数一数。
淘淘看咱们班的学生这么积极地想办法,它也想像咱们一样学得更聪明,于是它开始积极地想办法,它看到了三个图形,想知道它们的周长,可是淘淘学奸了,它没爬也没量4,却知道了它们的周长,你知道为什么吗?仔细观察。它能数出来,你们能数出来吗?
以第一个为例让学生数。(强调出:图中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数图形一周的边线包含有多少个小方格的边长。)
要想数出这三个图形的周长,我们首先要画出边线,除了边线,淘淘还想出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画弧线,大家试一试。
学生用彩笔画边线,铅笔画弧线,将答案写在图下面,师展示学生的数学书。师:同学们,淘淘的方法好不好?这样我们数起来更清楚,不遗漏。能知道哪个数了,哪个没数。淘淘很佩服我们同学们算得又对,学得又快,它很高兴可以和大家一起学习,因为这样它也能变更聪明!于是它高高兴兴地请来了4个好朋友一起跟你们学习,这4只小蚂蚁想分别绕着下面的图形走一周,他们走的路线一样长吗?你自己在下面思考一下,如果想不明白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一下!领着学生一起数。
介绍一个巧妙的方法。还有其它方法吗?
三、总结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周长)我们是怎么学习周长的? 生: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
另外,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使我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想到了那么多的好方法来测量,看来同学们一定要借助今天的经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地发现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样会让我们的脑袋越来越聪明!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达标检测题:
1、教材46页练一练的第1题。
蜗牛沿着图形的边线走一圈,请将它们走过的路线画出来。
2、练一练的第2题。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课时,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将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概念的形成做好准备。另外,本节课结合具体的实物,让学生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这四个环节,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但是不足的地方是杜宇时间的掌握不太好,设计的练习题没时间做就下课了。
第四篇:什么是周长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什么是周长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4—45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来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根据图形的特征找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学好这节内容将为今后学习其他图形的周长、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感悟中体会周长含义,从而自然的获得求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交流、合作和动手操作的意识。要引导好学生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和体验。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感知什么是周长,并能正确的计算周长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树叶1—2张。
五、学具准备:要求学生采摘树叶1—2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五角星等图片,软尺、直尺、量绳、红领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六、教法、学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的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两方面:
1、教师重在创设情境和点拔,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
2、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自行归纳,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喜欢运动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回忆一下这个场地中你做过什么运动(示课件)篮球场,体育课中你们会绕着四周跑一圈做热身运动,看是这样吗?(演示路线),你知道跑一圈有多长吗?告诉你们咱们学校这个篮球场长28米,宽16米,跑一圈共88米。老师算得快吗?想学学这个方法吗?其实小蚂蚁也有自己的运动场(示课件小蚂蚁绕树叶跑一圈图)。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运动入手,显得自然,轻松。教师通过迅速口算篮球场周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步认识周长
1、现在再来看一遍,小蚂蚁是从哪儿开始爬的?在什么地方爬?爬到哪儿结束的?(老师再次示范,学生边看边说)。
(沿边线画,从一点开始,最后又回到起点,爬了一圈。)
老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吗?
小结:小蚂蚁沿树叶的边线从一点开始,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老师板书:一周边线)
2、用手画一画,初步体验周长
师:伸出小手,我们一起画一画,从一点开始,绕树叶的边线画一周,又回到哪儿?(起点)。
老师点题:树叶一周的边线就是树叶的周长。
三、探究周长
(一)、初步认识周长
在我们生活中,许多物体表面也藏着周长,请找一找,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来看看老师指的是黑板面的周长吗?(老师指到中途停下;半路改道,倒回)
1.请学生指指黑板面的周长。(学生说对时,老师用笔在起点处做标记。请3—4人说,其中2人板演)
2.起点的确定方法。
师:我们测量周长必须从这一点出发吗?
生:可以从任意一点出发,只要绕一圈再回到原点就是它的周长。师:说的真好,可以从黑板面任意一点出发,黑板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二)、找一找,感知周长
1、能用手指一指你数学书封面、课桌面的周长吗?谁来指一指?
2、老师(示课件)演示二者的周长。
3、什么是物体表面的周长呢? 物体表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板书:物体表面)
4、(示课件)判断是物体的周长吗?
(三)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
1、“ ”有周长吗?
你们能指出物体表面的周长,我们的老朋友也来到了课堂,缠着要求周长。(老师板书画“ ”)你能帮帮它吗?(学生讨论)
师揭示:原来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这样的图形呢?(学生拿出准备的图形)它们的周长是什么呢?用手指一指。
师小结: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案例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描树叶的边线,得到树叶的轮廓,然后把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放在一块,让学生去描,给了学生一个直观感知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把周长的概念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描一描、摸一摸、估一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自己去体验。在知识的应用上,教师的设计也别出心裁,用为熟悉的角画周长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
2、量一量、算一算(示课件)(1)规则平面图形的周长
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想不想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要想求它们的周长,先要知道什么呢?我们来量一量它的边长吧。
①学生分组拿出准备的图形进行测量,教师再利用课件演示测量方法。
②分组进行计算周长。老师:平面图形的周长就是他们边长的总和。
(2)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探究
看来告诉平面图形的边长,就可以求出周长,这是不是太简单了。现在来考考你,从你手中的两个图形中任选一个量出它的周长(课件出示硬币和树叶)
①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再借助工具试一试。②小组汇报。●绳圈:化曲为直。(课件演示)这种方法用来测量不规则图形很实用。
●滚动法:(课件演示)
师小结:看样子,测量周长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设计意图: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是教材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测量周长的一般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内化:像一些直线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出边长,再计算出所有边长的总和,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来计算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周长,但有一些不规则图形还可以采用“变曲为直”的方法来求周长,利用典型事例进行对比,转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实践拓展
1、龟兔赛跑(示课件)。
乌龟和兔子看到你们学的热火朝天,也忍不住要求来比赛,他们正在争论跑的路线,请你们当裁判来裁决一下好吗?
口说无凭,咱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揭示平移。
2、龟兔再跑(示课件)
现在他们改了一种路线,你们来裁决一下好吗?
3、大象和鼹鼠过河的路程一样长吗?(示课件)(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方式,学生经历由“疑问——讨论——解释——疑问”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主动探究的欲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不但能在操作中学会合作,而且能在合作中学会操作。)
五、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的开心吗?把你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说给大家听听吧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4教案-北师大版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官道镇田市小学 田福
教材依据: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教材(第45-46页)的教学内容。《什么是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摸身边的物体的面的边线等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周长。
3.情感目标:
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会测量并计算基本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初步探索各种图形的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
直尺、软尺、学生自带图片、线绳、叶子、方格纸、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1)首先运用flash课件演示,故事引入(课件出示小蚂蚁练长跑情境图):小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谁来说一说它是怎样做的?学生观察后看出: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爬了一周。(答对)师:你的眼力真好!一眼就看出来!(答错)师:没关系!再认真看看!(课件显示树叶一周的边线)师指出:在树叶周围的这些线就是它的边线。
[设计意图]:采用图象型媒体手段,形象地演示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是周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认识“边线”这个词语,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师:小蚂蚁真调皮,你们看!它又想从这点爬,它要怎么爬才算一周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小蚂蚁从树叶的另一点出发爬过一周的过程。
[设计意图]:渗透从边上的任意一点出发,绕边线一周回到原来的那一点都是指图形的周长。
(数学课标要求:数学课堂一方面在生成知识,另一方面在开发思维的渗透,拓展了空间观念,提升了思维能力。)
二、探究新知,总结规律。
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画一画、比一比、摸一摸、量一量四个环节。
(1)画一画——描树叶的边线
师:同学们今天也带树叶了,是吗?那你们也学学小蚂蚁的方法描出树叶的边线吧。谁能描得又快又好,老师就请他们到展示台演示。学生操作后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生生之间互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2)比一比
在学生理解一周的基础上,用课件显示多个图形。师:想一想,下面图形都有周长吗?让学生在比较中知道封闭图形才有周长,从而对周长的含义有了完整的认识。
[设计意图]: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
(3)摸一摸
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黑板、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组内说一说。接着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怎样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长度?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周长的例子?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摸生活中的物体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体现周长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课标要求:“数学生活化”的理念,融数学知识于生活实际中。】(4)量一量
首先,量一量你的腰围和头围,并与同伴说说你的方法。接着,量一量一片树叶的周长。
在量腰围、头围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的内容、工具和方法,并在小组交流中说一说测量的过程。活动形式也灵活多样,可以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只要能测得合理结果,都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学以致用,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所以,提供自主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5)小结:从以上的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从而揭示课题:什么是周长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师:小蚂蚁想试试大家的能力如何?又给我们带来几道题,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活动1:描一描,画一画,揭示图形的周长。
打开课本45页练一练第1题,每个学生都在书本上描。有了学生描树叶的前提教学,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重点讲解图3,突出学生描错的地方进行辩论,最后,在统一做法的基础上,出示答案——车里面的线不用描,边线应该是最外面的线。
[设计意图]: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此处不易理解。如果想清晰地表述,就需要提前画出汽车图,再一笔一笔地描出来,既浪费时间,又增加
了难度。此处运用电脑媒体演示操作过程,突出了重点,同时完善认知,统一方法。
活动2:量一量,算一算。出示课本45页练一练第2题,(1)想: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三角形要量几条边?”“四边形要量几条边?”“为什么?”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般三角形、四边形周长的方法。
(2)算:课件显示几幅平面图形,验证结果,揭示算理,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活动,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算出图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初步感知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同时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活动3:移一移,比一比。
(1)(出示课本45页练一练第3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件中的两组图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用眼睛看,你估一估谁的周长长或者一样长。(先让学生估测,培养估算意识)
(2)到底要怎样才能知道谁说的对呢?你们可以动手测量,也可以用脑子想想!
(3)通过测量、移动等方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4)结合学生的想法,借助多媒体展示边线的移动过程,直观地比较出两组图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移动的比较方法是本课的难点。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形象呈现过程。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移动比较过程,让图象媒体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就突破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把握了实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5)
你认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怎样? 学生作出判断后,全班反馈。(6)为了深化了知识,促进思考多边形的周长的求法。出示小蚂蚁去发现王国的问题。同学们!刚才你们已经成功地通过了小蚂蚁的考验,掌握了本领,小蚂蚁想知道咱们同学谁的本领大,它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小蚂蚁飞飞想去发现王国玩,要拿到门票有两条路,它想最快拿到票,走哪条路好呢?学生思考回答后,课件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已有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课件演示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提出探究的问题。更为学生“数学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时空。
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学会了用数学思维思考实际问题,并让全体同学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学习状态,使课堂气氛又一次掀起了高潮。
活动4:想一想,试一试。
一只小蚂蚁想在一个长方形的花园中间修一条小路,要求分成的两部分周长相等?可以怎样做?
[设计意图]:学生的头脑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想法点燃火把,通过拓展性问题,再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周长,你能找出来吗?课后可以指给你的爸爸妈妈或好朋友看。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还原于生活。
五、作业:46页练一练1、2题
六、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绕图形(封闭的)一周的长度叫图形的周长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