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大全
“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天祝县石门教育辅导站
一、理论依据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的基础上,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特定的学习内容,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在课程改革中尤其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来设计更为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上述观点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地教学,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摸索、总结出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方法或途径;
2、在摸索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方法或途径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3、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等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育创新意识,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三、研究内容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修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如何提高教师分析学情、教情的能力
①教师如何分析学情,即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包括学生过去的学习基础、目前的学习动机和学生接受的程度、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等;
②教师如何分析教情,即分析教师自身特点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比如,教 师的课程和教学理念,教师的价值观、人才观等,无不对教学设计形成指导性的作用。教师的个性、特长等,也会直接影响教学设计。
(2)如何提高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有了更高的要求:
①教师如何确立多元目标并涉及学习的各个领域;
②教师如何对三维目标进行有效地整合;
③教师如何根据学与教的原理体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即:保证预定的基本目标的实现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兼顾“个性化”的目标和在教学活动中生成的非预期目标。
(3)如何提高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创设情境,是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从而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并要求把学习任务全部置与情境中。这就要求教师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
①教师如何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世界,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②教师如何将学习任务与教学情境有机地融合,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③教师如何依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多种教学情境的整合;
④如何发挥教师的个性特点,实现教学情境创设的最优化。
(4)如何提高教师安排教学程序的能力
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即内容进行最恰当组合。一般说来,教材的内容与组织是按照学科知识的结构与学生发展的一般性水平来完成的,并且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将教学内容内化成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时候,必须 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进行组合,这样才能使这一内化过程产生最好的效率与效益:
①教师如何以教学目标为主线设计一个整体的教学思路;
②教师如何根据学生需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mj ③教师如何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各个教学环节自然、有机地衔接。(5)如何提高教师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教学设计中,教学资源的利用主要是指基础性资源的利用,如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历、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的事物等,这些都应该也可能进入小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中的输入量。作为教师来说,也应该对之进行一定的精选和再组织,以提高其质量:
①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②教师如何将生活资源有机地链接到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③教师如何根据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进行媒体设计;
(6)如何提高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因此,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部分。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特别是学生的自主活动,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选择教学方法来设计教学活动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①教师如何以学生为中心真实有效地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②教师如何设计具有思考与启发价值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教师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策略;
④教师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
(7)如何提高教师教后反思的能力
反思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全过程,教师要能够在反思中“学会教学”。教学有其延续性,教过了不是了结,不能边教边丢,教后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环节、学生的变化,在学生的“错误”中求发展,在教师的“失败”中寻 发展,在教材的“局限”上谋发展。
①教师如何在反思中“认可”,即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之处,自我肯定;
②教师如何在反思中“解构”,即在反思中将过去形成的过时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做法予以解除或摒弃,只保存合理的部分;
③教师如何在反思中“开掘”,即对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不仅要肯定,还要从中开掘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为今后的教学作准备。
四、研究方法
我们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
(1)行动研究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以行动研究为基础,在研究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并通过课题理论学习,教学设计的评析、教学过程的检查、组织教学评价等活动,检验研究成果,探讨新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2)个案分析法:在研究中,我们针对具体情况,将对个别教师进行个案研究,以他们的教实际为基础对他们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寻找对策,逐步提高他们的教学设计能力,总结具有共性的规律。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根据教学实践提供的材料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在反思中积累经验,探讨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五、研究步骤
本研究分四个阶段完成,时间跨度为2006年12月——2009年12月,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准备阶段(2006、12——2007、7)
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完成课题申报,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并撰写子课题实施方案,深入研究寻找对策。
第一阶段(2007、8—12)
重点研究:
(1)如何提高教师分析学情、教情的能力;(2)如何提高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
活动安排:教学目标设计专题研讨
第二阶段(2007、12——2008、7)
重点研究:
(1)如何提高教师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2)如何提高教师选用教学媒体的能力;
(3)如何提高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的能力。
活动安排:辅导站观摩教学暨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第三阶段(2008、8—12)
重点研究:
(1)如何提高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2)如何提高教师安排教学程序的能力
活动安排:辅导站观摩教学暨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第四阶段(2009、1—12)
重点研究:
(1)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失效时设计对策的能力
(2)如何提高教师教后反思的能力
(3)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活动安排:各小学研究成果交流
六、预期成果及任务分工
1、预期成果形式
结题报告、论文集、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选编、教学掠影精选)、教师成长档案。
2、课题研究分工
(1)课题管理分工
王永平,负责课题研究的总体策划与实施;
王永平、梁成,负责对课题协调、指导; 张旦尚,负责本课题的质量和宣传;(2)研究内容分工
研究人员
主要研究内容
周应文
如何提高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选用教学媒体的能力 杨怀兰 如何提高教师安排教学程序的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教后反思的能力
李华贡尚 如何提高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
李华芸 如何提高教师分析学情、教情的能力
王玉国 如何提高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的能力 火兴龙 如何提高教师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3)研究成果分工 阶段性成果:
如何提高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周应文)如何提高教师分析学情、教情的能力(李华芸)如何提高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李华贡尚)如何提高教师安排教学程序的能力(杨怀兰)
如何提高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的能力(王玉国)如何提高教师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火兴龙)如何提高教师教后反思的能力(杨怀兰)
最终成果:新课程实施中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研究和反思(杨怀兰负责,课题组成员全体参与)
第二篇:如何提高音乐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如何提高音乐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摘要
在音乐师范生的学习任务中,学生要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能之外,应该在教学能力方面进行培养。作为未来从事音乐方面的老师,学会与学生互动并且能高效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而课堂教学是学与教环节中的中心环节,如何设计好一堂课,是老师的必备技能,也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对于音乐师范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更加需要学生会唱会演奏,将知识合理运用到实践中,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前对课堂进行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在本文中,将通过教案设计、互动设计、说课能力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学习特点以及音乐专业的特殊性,对音乐师范生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出具体方案。如今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关乎着其学习内容和对内容的接纳程度,对老师而言,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其能否执行教师职能并实现教师价值的关键所在,所以,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作为老师而言,需要不断进行并为之努力的,也是一位音乐师范生在进入教师行业时所必须提前具备的。本文将针对音乐师范生而言,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出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 音乐师范生 教学技能 教案 教学设计
HOW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MUSIC STUDENT'S TEACHING DESIGN
ABSTRACT
In the music students' learning tasks, The students master knowledge of music and performance skills, should be in terms of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As the future of the music teacher, learn to interact with students and can efficiently pass knowledge to students is very important, but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key link in the link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How to design a good lesson is an essential skill of teacher, to measure whether a teacher good indispensable conditions.For music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not only is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more need students sing play, to apply knowledge and reasonable practice, visible, in classroom teaching, to design the class in advance is necessary.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esson plan design, interactive design, practice abilit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age levels of learning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music major,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ability for music teacher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solutions.Now is the key link in the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sic approach is classroom teaching.For the student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bout the learning contents and the acceptance of the content, for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focus of the teachers' work, and is its ability to perform functions of teachers and the key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teachers, so,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ability is as a teacher, and work on the need to constantly, is also a necessary in advance industry entered the music teachers and teachers have.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music students,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ability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KEYWORDS
Music students Teaching skills Lesson plan The teaching design
目录
引 言................................................1 第一章 音乐师范生在教学过程中问题....................1 第二章 课堂教学设计中注意的问题......................2 第三章 音乐师范生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途径..........2 3.1 学习内容的排列....................................2 3.2教案的设计........................................3 3.3师生互动途径.......................................4 3.4教学思维转换.......................................4 参考文献.............................................6
引 言
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单单在只是德智体美劳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要求,学生更加全面,更加注重在情感上的陶冶。而音乐成为各个学校相继重视的课程。音乐师范生作为专门学习音乐专业,为教育事业服务的专业类学生,在进入工作后,能很快进入教师角色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课堂作为教师的工作场所,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可以说,教学途径的多样化,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各个方面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前的课堂教学设计,在确定的计划上随机应变,争取将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音乐师范生在此基础上更具有复杂性,不单单只是的传授,音乐更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情操的陶冶和对美的培养的过程。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陶冶学生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美的感受和对美的欣赏水平,也些都要在课前进行巧妙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指引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音乐课独特的功能性决定了音乐师范生在从业后必须要认真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运用其在学校学习的音乐专业只是和教学技巧,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
第一章 音乐师范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音乐是一门不同于语数外的课程,大部分地区音乐是没有考试制度,在当如今的教育中,音乐主要是作为对学生情趣情操的培养的手段,也是德智体美劳中美部分实现的途径。首先,音乐教学是一项互动性强的过程,他需要老师将技能传授,更需要学生对此作出反馈,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音乐名词过于专业,甚至有的缺乏一定的乐感,这对音乐师范生的工作产生了困难,就需要师范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透彻并能用浅显的内容表达出来,归结到教学设计中,就是内容的整合与扩展,针对学生的知识接纳水平和认知程度,建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并对内容解析之后进行相关练习,将此作为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贴合学生舍得学生能更好掌握知识。音乐师范生在教学和备课过程中知识一味地通过观摩学习,这也使得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师范生也是一味的口头传授,一般性的教育原则使得音乐课上评估和示范过多,缺乏实质性的训练。
其次,音乐是一种纾解减压的活动,在对学生心理辅导减轻负担等方面都起到了作用,音乐教学可以说,要寓教于乐,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多老师讲音乐课 1 变为一门负担的课程,将大量的知识枯燥泛味的灌输给学生,不符合学校教育情景中,音乐课对学生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自己的说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对老师的要求也是多元化的,专业技能、终身学习、科研创新等各个方面,对于音乐师范生而言,最主要的是运用自己的乐器,也要运用大量的媒体设备,对自己音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安排也是教学设计的一环节,而不断提高音乐修养是从业后的重要任务。
第二章 课堂教学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对每一门科目都至关重要。他直接关系老师是否能进行一堂完整而有意义的课堂。在《课堂教学设计》1一书中,从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等各个观点,根据目标背景资源等,总结了不同的教学样式,对于老师而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前设计不同的教学样式是有益的。首先,要在教学设计的开始确定教学目标,合理的目标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且对音乐师范生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目标的确立,意味着所有的教学设计环节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并且做出适当的扩展。其次,便是组织教学过程,在这期间,要对教学内容加以理解,整合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是一环一环相互串联,运用不同的讲授方式,对内容的关联性加强,使得每一环节都能环环相扣,对教学目标服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第一环,教学背景是要浅显明了,而这要求知识并不是平衡的,对于音乐师范生而言,要明确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并且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最后是教学样式的选择和创新,在课堂设计时对知识讲授寻找到正确的教学样式,这是一位老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和衡量方法。对老教师的方法借鉴和不断总结国内外学者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最主要的是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并且效果最好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中运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第三章 音乐师范生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途径
3.1 学习内容的排列
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是接纳教师所传授的学习内容。对于音乐师范生而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便是自己的音乐专业知识,对自己知识的熟练掌握才能使得音乐 1 《课堂教学设计》作者曾文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师范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内容并进行讲授。
作为一名老师,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在个体身心发展中,具有顺序性、规律性、互补性和个体身心的不平衡性。这些都要求老师在对知识要进行合理的排序,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认识方式,对学习内容的接纳便不同,这在对于知识选择和排列都具有明确的要求。作为音乐师范生,教学内容便是音乐,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根据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学习等方法,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背景,对知识类型特点了解透彻寻找规律,另外,了解学生各个阶段的特点,从简到难,从一般到特殊,从具象到抽象,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能就是教书育人,所以,对于音乐师范生而言,首先必须具备的便是教师专业技能,也就是对于自己音乐方面知识的理解。其次,音乐并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对于音乐理解赏析,情操的陶冶也是音乐师范生在从事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必备,加强自我的音乐素养,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增加对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环节。最后,音乐师范生,本质是老师,对于学生心理学方面知识要进行熟知,从本质上培养学生对音乐专业的热爱,使音乐课成为缓解学习压力的途径,而不单单是教学过程中的负担。
23.2教案的设计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对于音乐师范生而言,写教案是教学技能提高的途径,熟练的写好教案可以使得音乐师范生明确了解自己要讲什么,怎么讲。这对刚踏入岗位和在校的音乐师范生而言,是一个熟知自己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另外,写教案也是对教育理论的一个了解并学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和查询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在进入教师岗位时,无论是教师资格证还是教师招聘考试,教案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熟练地写好教案是队音乐师范生未来从事这项工作的竞争利器,有了教案,课堂会变得轻松而有趣。可以说,教案的写作对于音乐师范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教案是音乐师范生在对课堂教学设计的书面的体现,也可以说,教案写作的能力可以浅显看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第一,要明确了解教案的写作方式,2 选自韩愈《师说》 并且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可以在模拟课堂中明确体验教案写作是否适合。第二,明确课程的侧重点,比如“音乐赏析课”“歌唱练习课”“乐器学习课”等等,对于中小学音乐课,一般包括对乐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乐句、曲式结构等音乐要素以及乐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和相关文化等各方面内容的分析,但是中学和小学又不同,比如,小学生不适合对于乐谱的学习,而初中生并不适合节奏的学习。那么就要根据个体发展的不规律性,每个年龄的学习内容不同,城乡发展等也不同,根据自己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案写作。不断进行教案的写作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从事教师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3.3师生互动途径
教育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相互进行的过程。在音乐教授途径中,实践是重要的环节,这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双方互动。对于音乐师范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一直都是自我音乐技能的练习,对于课堂把握几乎可以说是没有,这便在未来工作中产生困难。将技巧教给学生并且得到反馈,这对于音乐师范生而言是重要的,这就需要音乐师范生把握学生心理并且在课堂设计环节中增加双方互动。头脑风暴、师生合作汇报演出等等各种途径加强自己与学生的练习。这就需要音乐师范生清楚了解音乐的互动性,使音乐课堂变成大众的。在音乐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微格教学3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微格教学的设计方案中,设计教学计划、合理分组、教学示范、设计训练、及时反馈和评价都需要在基于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在短短时间内进行师生互动并了解反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部分。
3.4教学思维转换
音乐师范生离开学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就要对思维进行转化。在师范生的固定思维中,一直保持学生的认真态度,但是作为师范生,首先就要明确自己的职能是为音乐教育事业服务。案例教学是转变教学思维的有效途径,音乐师范生对于音乐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并且做出分析报告,站在教师角度进行思考和学习,右教师进行批判和总结,明确指出案例中涉及的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理性认识,用教学理论去解释现象。师范生一直字摸索如何成为一名老师,而案例教学则为音乐师范生直观的看到可课堂。能够尽快使学生适应自己的角色,从学生想教师思维转换,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做到,立足整体,关注学生,3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用教师的思维去教授知识。
对于音乐师范生而言,课堂教学设计是成为老师的第一步,使教师专业技能的体现。在校期间通过案例分析、教案写作、说课练习、互动设置等途径对在音乐教学过程进行练习,而加快学生思维向教师思维转化,站在教师的角度去纵观音乐教育的课堂,可以更好的认真课堂的设计,对于课堂设计的基础方式熟练掌握并加以练习,再次基础上进行创新并运用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在不断练习中提高音乐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晴.高师音乐师范生应具备的音乐表演素质[J].大众文艺.2010(02)[2] 何绍维.音乐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师素质和能力[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7(02)[3] 黄立云.音乐师范生应掌握说课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6)[4] 康惠军.音乐师范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音乐天地.2006(07)[5] 杨巍.师范教育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教师威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6] 王思童.探究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音乐教育[J].戏剧之家.2017(03)[7] 黄江锋.对音乐学免费师范生毕业后现状调查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 2015 [8] 刘超.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初探[J].大众文艺.2012(24)[9]袁善琦.音乐教学技能[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10]杨田静.关于提高高师音乐微格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学,2010(05).6
第三篇:学校需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学校需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把目光聚焦在限制作业时长、控制作业难度以及对作业总量的宏观调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当前的实践来看,仍需要加强教师关于作业的探究,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
加大教师作业设计培训力度。作业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的家庭作业,都需要教师认真操作实施。一是要加强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从专业角度去理解作业的目标和任务,以教育理论规范作业设计行为,这是教师设计作业最基本的思想行为。二是加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从学科特点认识作业在教学活动中的准确位置,把握作业的形式、数量、难度等因素,让教师明白自己学科的作业应当具有的样子。三是加强教师对学生学情的全面了解,在调查前要对教师进行学情分析培训,并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牵头的学情调查与研判,准确定位每个学生的学科认知水平。
加大前期“备作业”力度。教师备课时一个重要任务是“备作业”,让作业巧妙、精干、目标明确、具有代表性。教师要具备驾驭作业的能力,一是要认识到作业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占的位置、比例、作用,把作业作为拓展、温习、检测的重要手段,并以此作为巩固课堂知识的策略。二要合理规划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的比例和目标指向,课堂作业主要是解决“当堂清”的问题,是对课堂所讲授知识的即时巩固,一般简单明了、目标针对性强,在短时
间内可以完成,在完成中及时发现问题,为教师的授课及时提供检测指导依据;课外作业则是课堂作业的延伸和实践的拓展,要延伸课堂知识,设计一些具有迁移作用的题目,难度可以适当加大,供学生探究使用,特别是要设计一些动手实践的作业,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加深记忆。三要加强作业形式的研究,配合备课的整体设计明确作业形态,比如课后记忆的内容需要让学生做好背诵的准备,延伸的知识需要让学生研究、探讨,动手实践的作业需要合作完成等,都应当在前期备课时做好设计。
加大课堂教学的引领力度。教师的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密切相关,教师要将课堂学习与作业相互贯通,在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到课上所讲的知识面与界限,依托课堂内容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做到“课堂没讲,课后不练”“课堂重点,课后必练”“课堂目标,课后巩固”。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知识讲授引领着作业设计思路与方向,作业设计服务于作业任务,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作业,这是教师设计作业时需要关注的环节。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为课后的实践活动留白。家庭作业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对一些花费时间较长、操作性较强的作业要留到课后完成,做到课堂知识引领、课后实践验证,最终学懂弄通。
加大学情研究和分析力度。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是主人公。这就需要教师认真了解所教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和能力。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对每个学生的各学科水平进行全面摸底,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关注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的成长变化,采取信息技术
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依据科学的数据实行动态化管理,以此为基础进行作业设计和布置。设计作业时,建议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针对学生所处层次,布置相应的作业。这样既可以对作业实行分层管理,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时间管理作用。根据学生水平和能力量身定做的作业,学生比较容易完成,将分层和限时有机结合起来,便可以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此外,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还应当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教师作业设计的能力和水平。比如,在每周的学科教研活动中单列出作业设计的主题,让教师在交流中共同提升作业设计能力,长期坚持,可以让教师重视作业设计的艺术性、吻合性、贴近性、实践性,逐渐提高执教水平。还可以在学校、年级开展以学科为单位的教师作业设计大赛,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让教师针对同一课设计不同的作业,相互交流,共同探索,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一个具有丰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学情的教师,一定能够设计出适合每个学生的作业。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业设计师”。
第四篇:怎样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预设能力的研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在这场重大的教育变革中每一个教师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改变自己,在新课程中重塑自己。教师角色的转变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应运而生。这些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呼唤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更新,呼唤与之相匹配的新的教学设计。但目前我们感到,当前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普遍存在滞后于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现象,怎样才能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我们的专业素质,让学生学的轻松呢?
一、找准目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培养能力、智力、非智力的设计。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仍用大量的篇幅仅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详尽地描写教学过程,教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提炼教材中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创造教材中潜在非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挖掘、利用教材自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案。
2、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标设计。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是停留在完成 “教学内容”的水平,而没有达到完成 “教学目标”的高度。“教学目标”和 “教学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密不可分,但其内涵和层次存在明显差异。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升华。因此,教学设计中仅有让学生获得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案还是远远不够的。
3、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由于对课内知识研究的比较多,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比较少,因此使教学设计比较单调乏味;由于缺少知识整合而使教学容量不够。表现为缺乏与本课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联系的设计,缺乏与本课有关的实践知识联系的设计等。
显然,教师们尽管接受过新课程的培训,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影响了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4、有教案的企盼却无设计的意识。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却从大部分教师平时的备课中发现:有些教师完全按照或基本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参考书怎样要求,我就怎样教”去备课;也有些教师钟情于《优秀教案选》等教学参考书,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还有些教师备课时从别人的教学设计中裁剪某些环节重新组合,粘贴成简单的教学思路等。这些现象说明许多教师自身缺乏设计的意识,教学时严重依赖教科书及参考书,并逐渐在依赖中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导致有些教师离开教参无法备课,教学设计能力得不到提高。
5、只重教学前的设计却忽视了教学中的调整和教学后的反思。当前,大部分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仅仅局限于教学前的预先设计,基本上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部分组成。教学设计中没有关注教学对象的存在,没有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这样的教学设计只是教学准备的结果,不能反映课堂的复杂性,不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尤其是伴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教学设计也就画上了句号。这种封闭的设计过程,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二、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专心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学会处理教 材和组织教学活动,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1、领悟、把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就是数学知识。
例如:《可能性》一课的教学。片段一:
分组摸球,感受“可能”
谈话:如果口袋里既有红球又有蓝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可能是什么球呢?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每个组都来摸一摸,请组长在不透明的口袋里装3个红球、3个蓝球,比比哪个组动作又快又安静。做摸球游戏要注意什么呢?摸球前先要把口袋里的球搅一搅,摸球的小朋友眼睛不能看口袋里,摸后要把球放回口袋,一位小朋友在摸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注意看。从1号小朋友开始轮流摸球,每人摸两次。
活动结束后提问: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一次摸到红球,一次摸到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
片段二:
转盘游戏,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出示转盘(转盘分为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大小一样),教师介绍转盘上三种不同颜色的区域以及转盘上指针的作用。
提问:推想一下,转动转盘,停下来时指针会指着哪里? 指名学生说想法。谈话:我们要来转一转,看看结果与我们的想法是不是一样。请每位小朋友先猜一猜指针可能会指着哪里,再由组长转转盘(教师与一小组示范:1号小朋友先猜,猜了以后组长再转,接下去2号小朋友猜,组长再转),从1号小朋友开始,每人猜一次,轮到组长时,组长自己也要先猜再转。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活动后,提问:刚才哪个小组6个人全猜对了? 追问:为什么这么难猜呢? 没有学生举手。
教师出示只有一种颜色的转盘,提问:如果是这样的转盘,你们能不能都猜准确?为什么前面这个转盘就这么难猜呢?
有十几位学生举手。片段三 联系实际举例。
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书上有一个问题,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呢?
学生回答:“剩下的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又有学生补充:“还有可能是六边形、七边形。”
老师肯定地说:“你们说的都是对的。”(下面听课老师一片哗然,议论纷纷。)老师举起了事先准备好的图形,说:“你们说的六边形、七边形是这样剪出来的,这些图形与我们前段时间认识的多边形不太一样,但它们也是多边形。”
片段一中口袋里装3个红球、3个蓝球,学生摸球后,教师提问: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一次摸到红球,一次摸到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教师会这样设计提问说明教师已经认识到每次摸球都是独立事件,摸到红球或者蓝球的可能性是0.5,不管前面摸了几次,不管前几次摸球的结果如何,对后一次摸球的结果没有影响。教师设计这样的提问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片段二中学生小组活动后,没有哪个组6个人都猜对,这时教师问的是“为什么这么难猜呢?”而不是“为什么猜不对呢?”因为转盘上有三种不同的颜色,一个小组有6人,6个人都猜对的概率是三分之一的六次方,6个人都猜对的可能性极小,但有猜对的可能,因此教师追问的是“为什么这么难猜呢?”
片段三中的问题,教师教学用书上只给出了三个答案:剩下的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因此当学生说出还有可能是六边形、七边形,并得到上课教师的肯定时,下面听课老师一片哗然,议论纷纷,认为是上课教师讲错了。
其实,学生说的这些答案确实都有可能,有这样几种剪法:
剪去一个三角形后剩下的这些图形都是多边形,有一些是凸多边形,像(1)、(2)、(3),有一些是凹多边形,像(4)、(5)、(6),小学阶段研究的都是凸多边形,因此教师教学用书中只给出了三种答案,但这并不能说明后三种剪法是错误的。学生若只提出前三种剪法,那教师不必提出另外的剪法,若学生提到了后面的三种剪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若我们教师没有准确把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就不可能适时地引导学生反思、就不可能逐字斟酌设计提问、就不可能对于学生意料之外的回答应答自如。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审视自身现有的“一桶水”的 “水质”如何,其中还缺少哪些“微量元素”。要努力弥补自身的知识缺陷,在设计教学时要增强教学科学性方面的自我监控意识,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居高临下地以理性的目光,审视教与学的过程,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我们的教学科学有效。
2、提高分析数学教学内容的能力。
数学教学内容是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的主要依据是数学教材。数学教师只有在深刻理解数学教材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运用数学教材、组织教材和处理教材,深入浅出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片段一:
1、感受约定方向的必要性。媒体出示一排动物在做操。
谈话:看,有一排小动物在做操呢!在这些小动物中老师比较喜欢第2个动物,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
追问: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两个啦?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像这样用第几个确定小动物的位置时我们要约定方向,只有按照统一的顺序来数,才能让大家都明白。
问:在这些小动物里,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从左往右数排在第2个,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
2、感受用“两个第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媒体出示四排小动物在做操。
谈话:做操的小动物又多了几排,在这些小动物中,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从左往右数排在第2个,你知道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哪个吗?
追问: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四个啦?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这儿的小动物不是一排,有几排了,要确定小动物的位置就要说清楚是第几排第几个。
片段二: 总结延伸。
1、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确定位置,你有哪些收获呀?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指出:“几”就是数,有时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说清物体的位置。
片段一中教师设计教学时做到了承上启下,通过关键处的追问“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两个啦?”使学生明确用第几个确定小动物的位置要统一数的顺序、“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四个啦?”使学生领悟到有几排小动物时,要用第几排第几个才能确定小动物的位置。
片段二中教师画龙点睛的总结渗透了用两个数可以确定位置的意识,为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做了铺垫。
只有认真深入地对数学教材进行研究,才能设计出细腻、智慧的教学活动。
3、教师要具有善于发现“生活数学”的眼光。
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可以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自我发展过程。
例如:《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
教师在联系生活这一环节中结合媒体播放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汽车的CD机里可以同时放多张碟片,看,在这辆车的CD机里可以同时放8张碟片,你只要记住你最喜欢听的歌曲是第几张碟片的第几首歌曲,用控制键调到相应的位置就能听到你喜欢的歌曲了。比如老师最喜欢的歌曲是第8张碟片的第1首歌曲,就只要用控制键调到第8张碟片第1首歌曲,就马上能听到这首歌曲了。
正是教师具有善于发现“生活数学”的眼光,才能发现并把这与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新兴事物介绍给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能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说处处可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要留心收集那些与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的资料,供教学中采用。只有教师具有数学的眼光,才能培养出有数学眼光的学生。
总之,社会在不断的变革之中,教育教学工作也在不断的改革之中,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学生也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自己就不能一成不变,我们也要顺应各个变化,随时转变我们的角色,及时的更新理念,加快学习的步伐,积极探索出适应学生要求的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五篇: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xx区实验小学优美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将现代化技术发挥到极致的课堂教学,令我大开眼界。
教育理念很现代、很时尚,学校立足于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学生。
xx实小大胆尝试,开设数字化学习应用实验班,提出“进主课、常态化”的教学改革行动目标,用ipad进行课堂常态化教学。在课堂上综合运用电子白板、ipad、协作平台来进行数字化学习,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自主学习习惯、线上学习意识、以及网络环境下的自律性等。目前,在xx实小实验班的日常教学中,学生都会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中使用到ipad。
xx校长理念新颖超前,正确的技术应用观,在教育目标的引领下形成技术的有效应用,将“技术”消隐在“教育”背后。ipad进课堂带来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等方式的革新,这既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感到,在数字化教学应用实践的过程中,技术只是工具,教师的理念、信息化水平、教学环节的设计才是变革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的关键。我们应充分认识技术和教育的关系,了解技术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在哪里,不能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模仿已有的教学模式,解决已经解决的教育问题,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比如学生能力培养、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负担的减轻、学习兴趣的提升等。
课堂教学中,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令人大开眼界。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很好地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培养了孩子从小就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xx之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变革之路是需要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必胜的坚定信念。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这样一个崭新的命题,需要我们用实践去积极求解,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实践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