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第一稿

时间:2019-05-13 01:5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第一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第一稿》。

第一篇:《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第一稿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神。请同学们用上这个字说一些词语。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著名的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同学们之前看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课件出示神话故事名称)

3、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神话故事是怎么产生的吗?(引出:想象。)

那么我们在学习神话故事,就要发挥你想象的翅膀,做到边读边想象画面。好吗?

二、检查预习。

1、预习过这篇课文了吗?(预习过了)2、检查词语

那我来考考你们。谁会读。课件出示第一组

气急败坏

驱寒取暖

挽弓搭箭 风吹雨淋 课件出示第二组

悬崖

惩罚

鹫鹰

肝脏 课件出示第三组

严厉的惩罚

高高的悬崖

凶恶的鹫鹰

啄食肝脏 3、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我们本册的学习重点。这篇课文较长,人物比较多,主人公是谁呢?(普罗米修斯)

课文围绕普罗米修斯讲了哪几件事情呢?

(引导: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

普罗米修斯遭受惩罚

普罗米修斯获得自由)(板书:拿取火种

遭受惩罚

获得自由)

现在谁能用上这几个词组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根据文中主要人物,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今后碰到类似的文章,你们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

4、同学们,发生在普罗米修斯身上的这三件事,你最感兴趣学的是哪一个部分?

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 画面一。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分吹雨淋的痛苦。画面二。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

1、遭受惩罚这个事件上,文中写了两个画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6-8自然段。读的时候,你可以做两件事:(1)用波浪线把这两个画面画下来。(2)圈一圈,点一点,其中哪些字眼,哪些地方深深地刺痛着你的心。2、3、自由轻声朗读这两个画面。

指名读第一个画面抓关键词体悟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惩罚。

A读到这个画面,你的感受是什么? B关键词 :死死地锁。既不能……也不能…… 日夜遭受 风吹雨淋 4、指名读第二个画面。

A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B你看到了什么? C关键词

鹫鹰。出示鹫鹰图。理解凶恶,尖利。

啄食。联系生活实际,如果你的手不小心被动物要到了,你疼吗?有多疼?而鹫鹰啄食的是普罗米修斯的什么?(肝脏)用什么啄?(尖利的嘴巴)白天,他…… 到了晚上,他…… D这是一种什么样 的痛?

普罗米修斯忍受这样的痛苦,为了谁? 课件出示普罗米修斯受难图。

三、品味普罗米修斯的爱。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1、小练笔。

就这样,他站在高高的悬崖上,看着人类,他会看到哪些景象?拿出你的本子,把你想象的,看到的画面写下来。2、被锁在悬崖上,是他唯一可以选择的吗?不是。

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A把坚定这个词画出来。全班同学坚定地读。B引读:

你听,这坚定的声音在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时候,响起过。读 你听,当普罗米修斯被凶恶的鹫鹰啄食肝脏,生不如死的时候,响起过。读 一百年,只听得 一个声音回响在高加索山上,读。一千年过去,这坚定的回答依然回响在人类的心上。读。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敬佩的是什么?

是的,他为了造福人类,甘受宙斯给予他最严厉的惩罚。

四、书写生字。

惩罚。提醒注意的地方。

第二篇:《咕咚》《教学设计》(第一稿)范文

《咕咚》(第一稿)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熟、掉、吓、腿、鹿、逃、命、象、野、拦、领”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怕、住、都、家”这4个生字,认识“亻、宀”这2个偏旁。2.通过小组合作,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用“一边„„一边„„”拓展说话,感受小动物惊慌失措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4 1.我带来了一个新词语,借助拼音,谁来读:多人读。

2.借助偏旁,猜猜,它可能指的是一种——声音。这会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呢? 3.课文中是这样说的,自己先读读。(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读,个别读。正音:熟了 掉进 这两个生字读得真准确。4.你现在知道了吗?这咕咚说的就是——

5.让我们走进这篇有趣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2 1.自由读课文,自读要求:(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轮流读课文:现在我们来读这个故事。请站起来的起来大声读,做到不丢字,不加字。其他同学认真听。

(1)第一自然段:评价:字正腔圆

(2)第二自然段:两个四字词语:吓了一跳 拔腿就跑 做小老师读(3)第三自然段:

(4)第四自然段:小鹿 逃命

(5)第五~七自然段:先来认识2个新朋友:大象 野牛 ;还有2个词:拦住 领着,这两个词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同桌为单位,一个人读第5自然段,一个人读第6自然段,第7自然段可以一起读。如果他读得正确,请你竖大拇指表扬他;如果他有读错的,请你帮帮他。

3.给课文插图排序,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我不小心打乱顺序了,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排排队。哪一幅排在前。(完成练习卡)(2)交流一个四人小组答案。(3)能不能给每幅图配上一句话。(教师随机将答案打在ppt上)

小兔听到“咕咚”声音,吓得拔腿就跑。

小猴、狐狸、山羊和小鹿跟着跑起来。

野牛拦住了大家问原因。

兔子带着大家来到湖边,找到了原因。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4)总结:原来课文就是讲了——;将这四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三、学习2-4自然段 14 1.或者:自己读2-4自然段,边读边想:用一个词形容大家此刻的心情。2.先来看看小兔的表现。学习第2自然段,明确学法

圈出表示小兔子害怕的词语:吓了一跳 拔腿就跑 一边跑一边叫 【板书:圈】

(1)此刻,兔子会怎么说这句话呢?(多人读?随机采访;抓住感叹号读出人物语气。)

谁来读兔子说的话,抓住感叹号读出人物的语气。(2)和同桌合作(或师生合作读),注明要求:区分角色,读出语气。【板书:读】(3)总结学法:圈 读

3.用这种学法,小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明确要求:

(1)学生练。

(2)第一组学生演,学生评价。(3)第二组学生演。教师随机采访:小猴你心里在想什么?读得那么快?读得那么大声? 4.师生合作读,发现规律,拓展说话。(1)老师读旁白,你们读人物说的话。

(2)发现规律:三组对话中,说话前都有相同的部分:一边跑一边喊:(3)拓展说话:

()一边跑一边喊:()。

5.师生捧起语文书。让这几个孩子说的话穿插到第3自然段后面。师生将全文1-4自然段再朗读了一遍。(是否需要?)

四、本课生字巩固、新字书写,认识2个新偏旁 10 1.出示儿歌: 木瓜熟了,咕咚一声掉湖里。

兔子、小猴、狐狸、山羊、小鹿和大象,吓着拔腿去逃命。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别怕,别怕,都别怕 小兔领着大家找原因。(1)读单独生字或词语

(2)个别练,个别读。一人一行读。(3)大家一起读。2.生字书写:

(住 怕 都 家)

(1)教师讲评。

(2)学生练写。讲评。

3.学习两个偏旁,拓展练习。

第三篇:第一稿教学设计.奇偶

第一稿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看,这些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1、2、3、4、5、10、11、20、21、30、31、100、101 同学们认识了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发现数的奇偶性的规律。

二、教授新知

(一)奇偶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一:师生互动,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发现规律

在前不久在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中,由于桥梁倒塌,解放军叔叔不辞辛劳,不分日夜,不顾余震的危险,一次次的将用船将物资运往灾区,再将伤员从灾区运送出来。看到这个画面,你们有什么感想吗?

这里面就蕴藏着一个数学问题。他们从河的南岸出发,划向北岸,这样算划1次,再从北岸划回南岸算第2次。

猜一猜,这样划11次后,小船是停在南岸还是北岸呢? 如果到第100次小船是停在南岸还是北岸?

提议:能不能找到一些方法,比较直观清楚的表现出船出发后结果,可以分小组研究研究。

生汇报合作的结果:

1、采用了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我们小组采用了列表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师在电脑上完成学生的表格)。

3、其它方法

4、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 划偶数次后,船在 岸。划偶数次后,船在 岸。

只要确定哪一次的位置,就能确定所有奇数的位置?偶数呢? 有人说划了999次后,船在北岸,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活动二:扩展延伸、巩固所学

1、原来利用数的奇偶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请同学用手里的杯子,完成屏幕中出示的这道题(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第14页的试一试。)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可以用到数的奇偶性?

3、体会奇偶数的相对性

同学们,我们用这块小木块来代表一辆小汽车,从右边开始,开到左边算是一次,返回算第二次。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的小车开得最远,数得最准。

请你们小组报你们小车走的次数,让同学们来猜猜车在哪? 小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从左边开始,游戏过程如上。

质疑 :为什么刚才奇数次在左边,现在奇数次的却在右边呢?

小结:因为每次的起点不一样。所以的奇数次位置也会发生改变。但我们只要记住第一次的位置,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二)体会奇偶性在计算中的作用

抽奖游戏

教师把课前巩固的所有数字做成卡片,让学生任意抽期中的两张,用加法或是减法进行计算。如果结果是奇数的,获奖;如果是偶数,不获奖。

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发现计算中奇偶性的一些规律吗? 板书:计算中的奇偶性规律(见板书)

刚才同学们都是用教师指定的数来进行计算的,我们还能再举一些别的数,来看看你们找到这些规律的正确吗?

判断题: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2003 11387+131 268+1023 60075-997 2+4+6+8+10„„+998+1000: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有一次老师在街头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游戏:出示规则: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以A点为起点,连续走两次,走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就归谁。

思考:这样玩你们会得奖吗? 生自由讨论,发言。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结果是偶数 结果是奇数

11次 北岸 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 100次 南岸 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 画图法 奇数-奇数 偶数-奇数 列表法 奇数+奇数 【网络研讨及评论】

省教研员周日南老师审稿的主要评论:

课前的创设情境中的谈话引入要生动。注意从情境过渡到数学知识。在活动的组织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状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所用语言要准确。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

市教研员杜玉坤老师的主要评论: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生成问题。在练习中应强调用本节课学习的到的数的奇偶性规律来解决问题。

教材编写组特约指导、特级教师张红老师的主要评论:

黄老师课的教学设计很好,尤其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方面特别突出。在黄老师设计的基础上,我提三点建议供参考:

1、学生会用什么方法解决“船在南岸还是北岸”这一问题?学生学习的困难在哪里?(是否多关注一下学生原始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板书时可否注意体现一下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3、活动二体现了研究过程: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在举例验证部分,学生举完正例后,可否让学生想想能否举出一个反例,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是否更好一些。

第四篇:《平均数》教学设计第一稿

“平均数”创新教学设计

邢台市育红小学 赵春波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统计观念。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0页—92页“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二中部分习题。学情及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今后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量。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在学习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最基础的数据整理分析,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既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作为统计量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感受其在生活中中的作用。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整体性、虚拟性、敏感性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情境:红精灵体育节大型体操表演。

教师告知学生:学校男女体操队各有四位队员,要举行“中国范”韵律操比赛,为了公平起见,邀请五位教师担任评委,每个动作满分为10分。

(预设:选择学校大型体操表演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产生),整理、分析的过程,从中感受平均数的产生,体验平均数作为统计量的意义及价值。)

二、新知探究

1、男生队比赛一一引出概念。

(1)课件展示小华动作。评委亮分:9,9,9,9,9 问:小华最终得分应该为几分? 有学生认为应该为45分(用总分表示),也有学生认为应该为9分(每个评委都打了9分,这反映了这个动作的真实水平一离10分差一点)。让学生认识到可用9分表示。

(2)课件展示小刚动作。评委亮分:9,7,9,6,9 问:小刚最终得分应该为几分? ①展现学生的观点。教师请学生说理由。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得分为9分:因为有三位评委打了9分

得分为6分:最低分是6分,这可能反映了这个学生的水平。得分为7分:因为7分不高不低,是中间数。

得分为8分:因为五个分数加起来是40,40÷5=8分,8分是平均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完整的算式)②组织学生讨论:哪个分数更合理? ③反馈分析

讨论后,很多学生选8分,教师质疑,引发思考。师:很多学生都认为要选8分,那么,选其他儿个分数为什么就不合理? 生1:9分是最高分,选最高分不合适,太高了。

生2:虽然有三位评委打9分,但这不代表所有评委的意见。生3:如果只听这三位评委的意见,那另两位评委不是白来了吗? 师:有道理,选9分不合理。选6分肯定也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是最低分,太低了。

生4:而且打6分的只有一位评委,如果选6分,那另四位评委都白来了。

课件呈现条形统计图,一条代表分数的线依次停留在9分、6分上,引导学生感受选这两个分数是不合理的。

师:看来合理的分数应该在最高分最低分之间、7分和8分都是符合要求的,为什么选8分而不是7分呢?(教师把课件中的分数线移到7分那里,再引导学生观察)生1:7分离6分只差1分,但离9分却差2分,而且有3个9分,所以,用7分作代表,浪费了5分,还是太低了。

生2:只有位评委打7分,用7分作代表,其他评委会有意见。师:难道选8分就好了?我发现根本没有一个评委打8分呀(数师将课件中的分数线移到8分那里,引导学生再观察)生:从第一个9分那里拿出1分来给7分,这样两个都变成了8分;还有两个9分,各拿出1分来给6分,这样三个都变成了8分。所以,用8分作代表正好。教师再请其他学生复述,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这个过程,并板书,同时得出“移多补少”的说法。

师:用8分作代表,不多不少,正好。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好处呢? 生:8分跟每位评委的评分都有关系。(教师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理 解尽管没人打8分,但8分来自每一位评委的评分,用8分作代表,尊重了每一位评委的意见)④引出概念。

师:8分跟每位评委的评分都有关系,可以通过移多补少得出,反映的是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像这样的数,就叫作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揭题,板书课题)③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根据图示和前面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求和均分,并对求和均分的原理做简单说明。

(预设:此情景设置不再是知识铺垫(准备)性质的,而是融平均数的价值、意义、求法于一身的主要例题,并把解决这个例题作为教学的关键,以此影响乃至统率本课后续内容。重难点前置的策略,利用学生课始思维灵活的特点,有利于集中力量,有效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瞄准“小刚最终得分应该为几分”这个认知冲突点,让学生暴露认知,理性思辨,形式灵活多样,层层推进学生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思考,思维逐步清晰。)

(3)尝试练习。

呈现另两位男生的得分,要求学生求最终得分。(反馈时引导学生理解小杰的最终得分7分与评委五给的7分数值相同,意义不同)

2、女生队比赛一一现固认知。

呈现女生队参赛信息。小虹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因此女生队只有三名选手参赛。

呈现打分表,请学生通过观察口答最终得分(引导学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3、男女队成绩比较一强化理解。

总结比赛情况,呈现男女队成绩单,引发思考:哪个队水平更高? 生1:男生队水平高,他们的总分是32分,女生队才得了24分。生2:女生队厉害,最高分是10分,男生队最高分才9分。生3:那女生队有个6分,你怎么不讲了。

师: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大家又都不认可,关键在于大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要求,我们要比的是一一男生队、女生队。要比整个队的水平,而不是比一两位同学的水平。到底怎么比才合理呢?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认识到应该比平均数,因为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教师请学生口算平均数,学生得出男女队的平均分都是8分,所以男女队的水平一样。

三、知识运用

1、模拟现实,让学生真实经历统计过程,再次体验平均数的应用。师:男女队的平均分都是8分,难以分出胜负。小虹知道了,她说要不我再跳一次,如果得分能超过8分,就算我们女生队获胜,如果不到8分,就算男生队获胜。”

男女同学都赞成,教师邀请男女同学各5位(共10人)担任评委,发放打分表。播放小虹体操动作,现场打分。

回收打分表,引导学生仅通过观察判断平均分比8分高还是低。再用计算器精确计算,宣布比赛结果(根据教学生成可择机滲透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敏感性等特点)。

(预设:“哪一队水平更高”的提法,指向于对一组数据进行整体分析;体现了向数据集中心值的聚焦;“可以通过移多补少得出”,“跟每位评委的评分都有关系”,就是在努力地传达“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层含义。)

2、请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平均数,课件呈现一些平均数应用的例子,如“平均分数”“平均工资”“平均体重”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求和均分”的计算方法。

3、再以“全国九岁儿童的平均身高”资料为例,告知平均身高约 137cm,让学4生思考这个平均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引导学生用抽样计算的方法来得出这个平均数。现场随机抽取同学,统计身高,并计算,对照数据,让学生感受统计的推断功能。

(预设:练习不多,但衔接巧妙,意蕴丰富。尤其是小虹的补赛,顺顺应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完全真实地经历了一次统计的过程,进一步现固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包括估算),还深化了本课知识的内涵一一直观地感受平均数的一些特征,如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敏感性,等等。后续的问题,无论是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还是对“全国九岁儿童的平均身高”的研究,既巧妙地衔接上一环节,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巩固所学知识,又将知识的价值无痕展现,如应用价值、统计推断功能等。如此,学生就真正实现了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四、课堂总结(略)

第五篇:《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第一稿)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第一稿)

杭州市余杭信达外国语学校 沈兴华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实现对课文内涵的多元解读:秦始皇、兵马俑、劳动者

二、教学过程

 大背景:为英雄树碑(图片:空白的纪念碑)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永远无法抹去历史的痕迹; 时间可以淡忘一切,但永远无法凿去英雄的伟业; 时间可以扭曲一切,但永远无法摧毁前人的丰碑; „„

这是一块空白的纪念碑,今天我们要用激动的笔,用我们澎湃的心,在这块纪念碑上书写我们对英雄的怀念,对英雄的崇敬,对英雄的赞歌! 什么是英雄? 板书:“英雄”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英雄?  核心问题:谁是英雄

今天我们一起带着真挚的心灵,带着敏锐的目光去目睹英雄给我们留下的----《秦始皇兵马俑》

1、谁是英雄?

学生自读全文,什么地方使你激动?用颤抖的线划下 交流(重点读通顺)

2、谁是真正的英雄?

学生选读课文,用激动的笔写感想

随机教学:(教学方法:朗读、竞赛、辩论)内容与对策:

A、“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威武雄壮的军阵,仿佛正从烟尘滚滚迎面而来。”

“巨大”有多大?

“威武雄壮”---从文中体味有关句子、搞清叙述顺序(这是一个伟大帝国的伟大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灭六国,统天下。不愧为威武之师,勇猛之师。)

“烟尘滚滚”---从录像中观察,说说感受 B、“整个兵马俑坑充满临战气氛。” 朗读,体味---从哪里看出?

(一群深埋在地下的军阵,见不到阳光,但是他们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难怪前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 德奎利亚尔说:“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军队都像兵马俑一样”。)

C、“下到坑内,这些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重点理解: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虎视眈眈、一脸稚气

D、“这个浩浩荡荡的地下军阵,沉睡了两千多年。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它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重点理解:“浩浩荡荡”、“沉睡”(他们在沉睡吗?没有,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执行任务,执行保卫秦始皇的任务)

3、辩论: 谁是真正的英雄?

背景材料: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建造兵马俑的背景、兵马俑的评价

4、写纪念碑

5、机动:如果出土时,你还会认为它是英雄吗?

三、设计意图

四、教学反思

下载《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第一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第一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普罗米修斯 教学设计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走近神话,引发阅读期待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人是女娲抟土造出来的,为了人类的幸福,她历尽艰辛,炼石补天。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也......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31、《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驱赶、惩罚、敬佩、双膝、啄食、肝脏、驱寒问暖、气急败坏”等词语。 3、正确、流利、......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3、品读课文中重点语句,理解体......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大全]

    《普罗米修斯》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敢地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火种,忍受各种痛苦,为人类造福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普罗米修斯》的教学设计,一起......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课前交流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喜欢)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看图片猜神话故事,你可以举手回答也可以站起来抢答。第一个(恭喜你答对了)第二个(猜的又快有准,后羿是......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精选)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外语实小 冯舒 一、教材分析 《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故事长廊”中的第三篇课文。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 课文主要......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敬佩、违抗、驱赶”等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气急败坏、驱寒取暖”的意思。 2.正确、流......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李旗庄小学陈启凤 教学设计理念:语文课程要体现新课改精神,由课内到课外,开拓学生的语言思维,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努力尊重学生的观点。必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