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座塔》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4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搭座塔》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搭座塔》教学设计》。

第一篇:《搭座塔》教学设计

《搭座塔》教学设计

作者:高超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简介教材:

本课是鼓励学生用简易的线型材料搭成一座“塔”,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美术活动,因为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思考塔的造型美之外,还要探索一点力学原理,使自己的塔能够稳稳地站住。这样的课对锻炼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教学目的:

1、欣赏以线型材料构造而成的建筑及工艺品,体会其独特的美感。

2、感受线型材料的特点,能够运用简单的线型材料搭座塔。

3、愿意把这种方法延伸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线型材料搭一座“塔”,感受线型材料的特点。

教学难点:

成功的线型材料造型的作品应该是科学与美的结合,怎样使自己搭的“塔”稳稳地站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自己制作的小教具、图片。

学生用具:各种线型材料、胶带、彩笔、剪刀、胶水、小装饰品等。

教学设计:

一、提问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问题:你们看到的这些塔是用什么材料构建的?(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多年以前,人们大多利用砖块及石块来建造建筑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铁材料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建筑艺术之中。当设计师用线型建筑材料去构建各种不同的建筑时,实现了美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今天,我们也用自己的双手去搭建一座“塔”。

2、教师板书:塔

二、新授。

1、了解线型材料。(出示课件)在材料学的范畴里,线型材料主要是指以钢铁为原料制作成型的条形钢材,但对于艺术创作来说,线型材料则可指各种质地不同的条状材料。如:吸管、线绳、铁丝、竹木棍等均可叫做线型材料。

板书:线型材料

2、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用线型材料建成的建筑物。(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图片。使学生边欣赏边感受其此种材料构成的独特美感。

在欣赏同时,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黑板出示)

1)这些作品给你怎样的感觉?

2)这类主要以线型材料创作出来的作品和生活中的其他形式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3)这类作品有哪些共同特点?

4)在一件作品中,线型材料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换成其他连接结构可以吗?

3、采用范例教学。

学生翻开课本26、27页。观看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的图片。教师简要介绍埃菲尔铁塔的历史及特点。

(课件出示)埃菲尔铁塔不同角度的图片。学生边欣赏边分析。埃菲尔铁塔给你怎样的感觉?和中国古代砖石古塔相比,说说它们的异同之处?

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能如此稳定牢固矗立起来?和结构有关系吗?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使其建得很高?设计师建造铁塔时除了要考虑造型美之外还应该考虑些什么?

使学生明白,在制作中用线型材料搭“塔”时,不仅要设计新颖的造型,而且要动脑筋运用科学知识来使作品完成得更好。板书:造型美观

稳定牢固

三、学生设计制作

书中的学生作品可作参考。教师出示范作(供学生参考)

小组合作,用线型材料搭制一座“塔”。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启发和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

四、作品展示 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制作的塔的特点,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

五、作品展

挑选有创意的作品放到美术室展览。

六、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具。

板书设计:

塔 线型材料

造型美观

稳定牢固

个性

独特

教学反思:我们用“想、做、玩、赏”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尝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了思维,营造了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二篇:搭座塔教学反思

12、《搭座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欣赏以线型材料构造而成的建筑及工艺品,体会它独特的美感,并且能够运用简单的线型材料搭座塔。在教学过程中,我用“想、做、玩、赏”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尝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了思维,营造了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思维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第三篇:《搭座塔》教案

《搭座塔》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

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纸、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型材料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

课前准备:

(学生)纸、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了解宝塔。1.出示各种塔的图片。

对于塔,同学们了解些什么?(只要学生能回答出一点,就要多鼓励、多表扬。)2.老师小结。

(1)塔的历史及相关知识。(2)一些著名的塔。

(3)介绍家乡的塔,激发学生情感。

(二)教师示范,学习画塔。

1.仔细观察塔,它有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有什么特点,可以画成什么形状?整座塔有什么特点?数数各类塔的层数,有什么发现?

学生反馈。2.教师小结:

塔顶:尖尖。塔身:上小下大、层数一般是奇数。塔基:宽大。3.怎样用身边的一些废弃的材料搭一座迷你的塔? 老师示范:

(1)塔身构成的基本形式。(2)在此基础上层层叠加。

(3)修饰细节,让作品显得更加新颖与精致。4.作业要求:

制作一个造型别致的塔,感受线型材料的造型美感。

(三)学生动手,画画宝塔。

学生搭塔,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表扬造型别致大方的学生。搭好的同学把作业放到展示台上。

(四)人人参与,评评宝塔。让全体学生来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

第四篇:为爱搭座桥

为爱搭座桥----班主任家访手记

人们常说,“心灵的距离有时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在学生家里坐一坐、聊一聊,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胜过许多天的苦口婆心的教育、训导。家访使学校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然会激起学生的心灵。

记得我第一年做班主任的时候,没有什么经验,对学生的了解仅限于学生个人信息。其中就发现吴燕的监护人只写了妈妈一个人的名字。我心想这可能是一个单亲家庭,我要多留意一下。接下来我发现吴燕的成绩不好不坏,文静内向,话不多,是容易让老师忘记的学生,我也真的把她放在一边了。可没过多久,语文老师拿了她的两篇周记给我看,说我有必要要找吴燕谈谈心了。我看了一下,都是在埋怨妈妈不关心她,不爱她。其中一篇说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天,想找妈妈帮她洗头,可妈妈只顾和“他”忙着店里的活,不理她。我想这不对啊,吴燕不是单亲吗?我是应该好好的了解一下了。

我先找了一个和吴燕小学同学,家又住的近的女生来问,一打听才知道吴燕小学时爸爸出车祸去世了,妈妈也改嫁到领村了,吴燕现在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我有点被这个信息打闷了,我怎么没有仔细了解学生档案背后的具体情况呢?难怪吴燕会写出这样的周记,她失去了父爱,更需要母爱啊!接着我还向一个和吴燕同村的我校老教师了解情况,知道吴爷爷是小学退休教师,写得一手好字。

放学时我对吴燕说今天去你家,她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我连忙安慰她,听说你爷爷写得一手好字,老师想求一副墨宝。她听了我的话脸一下子灿烂起来,很自豪地说:“我爷爷的字很好!”到了吴燕家,吴爷爷看到我很高兴,我们互相聊起吴燕的情况,最后我委婉地说了吴燕缺少爱,应该多关心她,多和她交流。吴爷爷叹了口气说,这孩子原本很开朗的,自从她爸爸没了,妈妈又嫁了,就变得闷声不响了。我们也想和她多说说话,可这孩子回到家一句话也没有,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我们真担心啊,老师你帮我们多做做她的工作吧。看着白发苍苍的吴爷爷,我觉得有点心酸。回家的路上我感觉到了家访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家访才能使家长和老师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教育,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进步,学生的进步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心愿。我也一直想着该如何去关心帮助吴燕。

第二天午休时,我对吴燕说你陪老师散散步吧。在操场上,我对吴燕说:“昨天家访后,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其实你现在很幸福,虽然你失去了父爱,妈妈也可能忙着新家的事情,可你有疼爱你的爷爷奶奶在你身边关心你,爱护你。现在你爷爷奶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你到家连一句话都不和他们说,他们该有多伤心和担心啊,你忍心让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你操心吗?”我说到这儿吴燕已经泣不成声了,她哭着对我说:“老师,我知道的,可是我不知道和爷爷奶奶说什么?”我说什么都可以,今天的回家作业就是一到家就大声的喊爷爷奶奶我回来了。明早出门时再喊爷爷奶奶我上学去了。第二天一早,我刚想问吴燕的完成情况,她害羞的向我点了点头,我马上向她伸出了大拇指。放学时又布置了在晚饭时向爷爷奶奶说说今天学校的午餐,还可以表扬奶奶的做菜手艺。第三天,说说班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我还打电话给吴燕的妈妈让她多从小事关心孩子,让她感受到母爱。在班级里关照几个女生多拉吴燕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任课老师多提问她,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没过多久,吴爷爷开心的和我打电话说,现在孩子和他们的话多了,还逗老俩口笑呢。我也发现吴燕脸上的笑容多了。期中考试后家长会,吴爷爷来参加,带给我一幅他亲手写的中堂,说是吴燕特地关照要送的,原来这孩子还记得我要求的墨宝呢。后来,我们班开了“感恩的心”主题班会,要求每个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吴燕读信时说:别的同学都是感谢父母,我要感谢我的爷爷奶奶„„,她的信感动了我们所有在场的人,我也流下了既感动又欣慰的泪水。

现在,我做了几年班主任,也积累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觉得班主任在接手一个

新班级时不可以仅凭档案信息了解学生,特别不可以忽略对单亲孩子的教育,要给那些受过伤的心灵以更多温暖和爱,才能使这些弱苗和其他学生一样茁壮成长起来。

第五篇:搭石教学设计

搭石

教学目标:

1、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课前准备:

1、课文的插图,有关搭石的资料介绍。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件1

一、复习字词,格言导入,确立学习交流话题:

1、复习生字词,纠正读音。

师:孩子们,还记得上课时咱们学过的生字,词语吗?一起大声的读出来!(课件2)生:读课件出示的生字和词语。

2、师谈话,推荐格言—学生说说对格言的理解。

师:(如有明显的错误,应及时纠正)孩子们读得真不错,老师在此要送给大家一句格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道具)大家一起来读读。

生:道具出示的格言。

师:谁来说说对这句格言的理解。

生:说出对格言的理解。

师:补充说明格言的含义(这句话出自著名的雕塑家罗丹。用发现的眼睛去看待我们的生活,去看待周边的一切,你就能发现很许多平凡、朴实的美!)

3、确立学习话题“寻找一片美的风景”,(板书课题:搭石)

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一份好奇,一份欣赏,带着一双明亮美丽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今天的课文--------搭石。

二、走进文本,初识搭石,激发寻美情感。

1、打开书本,去仔细地寻找一下,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注意,读课文时字字读响亮,句句读通顺。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21课,去仔细的寻找一下看看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注意,读课文时字字读响亮,句句读通顺。生:自读课文,仔细勾画。

2、①、交流: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那道风景是什么?

生:搭石。

②、“什么是搭石?”根据书中描写搭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课件出示“搭石图”,加深理解。

师:什么是搭石?

生:(读出书中的句子)

③、你走过搭石吗?如果你在上面走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师:你走过搭石吗?说说你走搭石的感受。

生:自由回答问题。

3、聚焦中心句:

师:对,这就是有趣的搭石,它——

生:(诵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紧扣“风景”,谈话,激疑:

师:是的,小小的搭石,其实就是为方便小溪两岸人们的行走,而放在小溪中的几块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头。(板书“小小搭石寻常景”)可是,读到这里,老师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生活中,能被称之为风景的,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杭州西湖,黄山奇石。可这么几块平平常常的石头,怎么能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其原因究竟何在?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去细细寻找,精心品味吧!

三、品读文本,鉴赏搭石图,感受风景这边独好:

1、谈话,传递读文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同学们,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来找出写走搭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所描写的画面。

生:(默读课文,勾画出写走搭石的句子。师巡视)

2、反馈:通过读文,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精美的画面?

师:读完了吗?谁来说说,你在读到哪一部分写走搭石的句子时,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回答问题,①、(预设画面:上了年纪的人平整搭石,直到满意才离去。

走搭石的人们不抢路,动作协调有序。

两人面对面走搭石过河时,会互相谦让。(随机板书:细细摆放为他人)年轻人背年长的老人过搭石。

……

②、点评: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透过语言文字,能想象出这么多画面。就让我们来细细鉴赏这一块块搭石,感受这字里行间中所描述的最美的、最让我们感动的风景。

3、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鉴赏画面一:“众人走搭石,协调有序声影美”。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美在哪里,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

生:读三自然段。

①、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们的协调美。

师: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搭石上的美?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他们的动作非常协调有序?(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重点体会乡亲们是怎么走的。)

生:“紧走搭石慢过桥”“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

师:这里这个紧是指的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紧走搭石?

生:这个紧是指快的意思!因为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过前面的人突然止步,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和谐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吗?(指名读,随机点评,板书:协调有序走搭石)

②、变序朗读,感受语言的诗意美。课件4

师:老师把它变成一首小诗,看多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啊!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这好像是一个清早,晨雾还没有散去,人们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这搭石上,没有人说话,只有这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导读中心句: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也许这是一个黄昏,夕阳洒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一路欢歌笑语,身体是疲惫的,脚步却是轻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导读中心句:不禁让我们再一次赞叹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鉴赏画面二:“两人走搭石,谦让敬老传递美”。

①、谈话,导入:

师:当然,走搭石时,也有“撞车”的时候,请你读读下面这一段,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体会对这个地方的感受和理解。)

生:读四自然段

②、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动之处,再读好它。(多媒体课件展示第四段)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谁来说说这一段里让你感动的地方。

生:自由回答

③、品味:什么叫“理所当然”?“人们都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什么叫理所当然的事?

生:应该做的,很自然的事情!

师:文中,作者写了一件什么理所当然的事?

生:背老人过河。

师:是呀,谁家里没有老人呢?乡亲们,把不相识或别人家里的老人看做自己的亲人一样,理所当然的背老人过河,这种纯朴的乡情让人感动。

④、小结,指导朗读:

师:正是这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吧。

生:有感情的朗读。(指读、点名读,自愿读)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样的句式,如果——----------------------------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假如——还有哪些假如呢?走搭石的时候,还会有哪些感动我们的画面吗?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出示课件,轻声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我能试着写一写: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就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碰上赶集的日子……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学……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

②、小结,回扣中心句:(随机板书:谦让敬老见真情)

师:是啊,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传递着乡民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也让——(齐读:“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走出文本,透过搭石,感悟诗人情怀。

1、师:(谈话)课文学到现在,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是一排排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吗?那它是什么?

生:(课件展示文章结尾段)诵读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师: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反复的朗读,提升情感。)(预设:一排排搭石,传递着乡民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

4、课外拓展,感悟情怀。

师:那么,在我们身边,哪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事呢?

生:吃饭,睡觉,学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上下楼梯互相礼让,看见操场上的落叶弯腰捡起,看见滴水的龙头,顺手关掉。……..师:(补充总结)这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也让老师为你们感动。

五、延伸实践,发现生活中的美:

师:是的,《搭石》让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在我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诗(板书内容)欣赏(课件出示)。

生:读板书内容。

2、师:(总结)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附:板书设计:

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小小搭石寻常景,细细摆放为他人。

协调有序走搭石,谦让敬老见真情!

下载《搭座塔》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搭座塔》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搭石 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认识7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拖鞋绾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 、能正......

    《搭石》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 姓名: 备课组长签名: 第 周教案 2017 年 月 日 第 六 章(单元)第 21 课 教学内容:21 搭石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汛期......

    搭石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 梁平县 乐都完小 梁含 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弄清什么是搭石,感悟作者家乡搭石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

    《搭石》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搭石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方法,......

    《搭石》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紧扣美这一线索,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文中的风景美,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他们的心灵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搭石》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 绥师附小任盼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搭石》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谴、惰、俗、协、序、绰、伏”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涨、裤、惰、稳、俗”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

    搭石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21 搭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