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霓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2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 霓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 霓教学设计》。

第一篇:云 霓教学设计

霓教案 丰子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欣赏作者高超的语言造诣;理解“云霓”的特殊含义。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把个人的创作与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民生思想。教学重点

云霓含义

教学难点

丰子恺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关键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师生讨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考试,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但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连连点头称赞,说:“好,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魁选,即第一名。这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连绵起伏的山峦,一泓清泉飞泻而下,溪水孱孱,岸边有个老和尚在汲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好在哪里吗?

明确:1.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2.没有直接画古寺,但能感受到古寺的存在,画意很好的体现了“藏”; 3.体现了虚实相生的道理。

虚和实是在绘画艺术中比较常见,其实散文作品离不开它,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国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文章《云霓》。

2、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

二、整体感知

1、云霓:虹,下雨的征兆。成语:大旱望云霓:好像大旱的时候盼望雨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2、围绕“云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一)去年夏天的一件事。(实,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第2段:概括陈述大旱的现象。

第3段:作者先列举各种现象,形象地刻画高温;接着描写因天旱造成水荒,人们生活的艰难;再写抗旱的努力及成效。突出了大旱的严重。

第4段:作者用一些短句子,十分生动地描写出人们盼雨的急切心情、紧张心理。第5段:与开头呼应,用简要的语言交代目前的悲惨现状。

(二)作序的原因(未呈现的形象或渗透在形象中的思想情绪)第5段:为什么重提旧事。第6段:自己的疑问。

3、文章的结构安排有何特色?

【明确】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的文体特征。本文标题是“云霓”,前半部分用较长篇幅详细描述去年夏天的一件事,直至第四段才首次出现“云霓”字样;本文是作者为自己画集撰写的序言,前面却花费大量笔墨交代“去年夏天的事”,直至第六段才涉及画集。大量的文字似乎与主题无关。其实不然,这种貌似“不平衡”的结构设计恰恰透露出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大旱让人苦闷、恐慌,云霓带来慰藉、希望;“现代的民间”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作者希望画集《云霓》能成为“大旱时代”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云霓”。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云霓”这一主题中心,可谓形散神不散,结构井然。

三、研读文本

1、描写“大旱大热”的景象的动词: ⑴、“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百度之上”

“爬”:人们在大旱大热的天气,时时关注气温,气温去居高不下,不断攀升。体现了人们内心的焦灼、惶恐。⑵、“洋蜡烛从台上弯下来”

“弯”:蜡烛也被晒化了,向人一样弯下腰,人们在大热的天气中,也没有了生活的激情。

2、描写“云霓”的动词:

⑴、“它们忽浮忽沉、忽大忽小、忽明忽暗、忽聚忽散.......” 解析: 人们多么盼望云霓,能带来雨。时时盯着云霓。云霓却只给人们的希望,没带来雨。对云霓的描写,反映了人们盼望雨的迫切心情。

3、在“去年夏天”的这件“事”中,云霓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去年夏天的这件事就是“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在这无边的苦闷和恐慌中,人们虽然苦盼下雨而雨始终不至,但大多数人并不绝望,因为“十余日来东南角上天天挂着几朵云霓”,一方面,云霓五色灿烂飘游在天空,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另一方面,它却成为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善良百姓唯一的安慰和勉励,承载着人们对它的殷殷期盼和无限希望,因为它是雨的前兆。

4、“这是去年夏天的事”(篇首、⑤段第1句)在文中两次出现有何意义? 【明确】本文的开头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这是去年夏天的事”,一句话单独成段构成开头,自然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在文章的第五段,这句话原封不动再次出现。这种刻意反复,必然引起读者思考:作者何以要旧事重提?而且作者还特意指出,农人、工人和商人等普通老百姓都“不再回忆过去的旧事了”,而开始等候“蚕熟和麦熟”的幸福和希望,作者却无法忘怀这陈年“旧事”。这说明,对作者而言,往事并不如烟,隔年旧事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引起作者深刻思考。

5、思考:云霓,在文中多次出现,作者赋予了它怎样的特殊含义?(1)、从文中找到依据:

①大旱时曾为云霓描一幅画。

②《云霓》冠卷首,就名其书为《云霓》。

③......民间,始终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云霓”始终挂着我们的眼前,时时用美好的形状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

④、那云霓漂浮在旷远的晴空上,既给人们带来一种安慰的假象,同时又寄托着观看者无限的希冀与忧思。(2)云霓的含义:

①《云霓》:是画集卷首画的名字,是该画集的提名,是画集序言的标题。

②云霓:它是雨的前兆,在连续几个月不下雨,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的特殊时期,是痛苦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善良百姓的唯一的安慰和勉励。

③、“云霓”:“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喻指中国严峻的社会环境,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现状和民族命运的焦虑和担忧,以及自觉地把个人的艺术创作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贵精神和使命意思。

(3)云霓的象征意义:与大旱年间天上自然的云霓一样,能够安慰.勉励人们,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事物。

四、加深理解

1、丰子恺画作欣赏

2、学过的诗句

3、咏物诗

五、作文

我心中的“云霓”

第二篇:云霓教学设计

《云霓》教学设计

河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卢会明

教学目标

【一】文体知识研读: 了解序言的作用。

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与丰富的内涵。【二】核心素养训练: 鉴赏平实而生动的语言 【三】情感思想教育: 感悟丰子恺的济世情怀

预习安排

自读课文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了解丰子恺,通过丰子恺的漫画《摘苹果》《人散后„„》两幅画感受他的“雍容恬静”的风格。引入散文《云霓》

【学习活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问题设置一:

云霓指的是什么? 答:天上的云彩

画集的名字

美好的形状,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主旨)

问题设置二:

文章以云霓为题,到第四段才出现云霓,前面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前三段描绘人们在“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中备受煎熬的无奈与辛酸,为下文“云霓”在大旱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慰藉、希望做铺垫,突出了主旨。与第6段主旨句相呼应,深化了主旨句的内涵。

【学习活动:品读散文语言】

问题设置三:

名家落笔,大处小处皆有文章,你选一个角度,选取部分内容进行鉴赏。答:可以炼字、赏析修辞句式等。

【学习活动:探究文本内涵,感悟作者情怀】 问题设置四:结合文本说一说,云霓有用吗?

答:云霓可以带来希望,这是有用。但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没有用。

作者希望有用但又担心自己的“云霓”可能没用。

【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超越文本,感悟丰子恺的济世情怀。欣赏图片《求食不求医》】

第三篇:云霓教案

《云霓》教案

一.教学目标:1.理清文意,了解云霓的象征意义

2.体会作者个人的创作与民族前途命运的紧密相联的民生思想 3.掌握由“实”入“虚”的阅读散文的技巧。二.教学重难点:1.云霓的象征意义

2.掌握由“实”入“虚”的阅读散文的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云霓一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一)作家简介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今崇福)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跟从弘一法师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

(二)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为什么以“云霓”为题?

①文章的主体叙写的是去年夏天的一件事,这件事与云霓有很大关系。(去年夏天的这件事就是“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在这无边的苦闷和恐慌中,人们虽然苦盼下雨而雨始终不至,但大多数人并不绝望,因为“十余日来东南角上天天挂着几朵云霓”,一方面,云霓五色灿烂飘游在天空,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另一方面,它始终给人以甘霖将至的希望,给与大热大旱苦斗的人们以安慰和鼓励。)

②作者因去年夏天的事画了很多画,结为一集,首幅作品即为《云霓》,作者还为自己的这本画集取名为《云霓》,而本文是为此画集所作的序言。

从文中看,作者为何给自己的画集取名为《云霓》?

作者对云霓颇为偏爱,以其命名画作、画集,在为画集撰写序言时又以其为标题。在本文中,云霓是文章的文眼和题旨的关键。文章告诉我们,该画集是作者“从大旱以来所作画中选出民间生活描写的六十幅”。由此可以推断,该画集的画作大多是表现老百姓与大旱抗争的辛苦、辛酸与沉重主题的。但作者从六十幅“民间生活描写”的图画中特意遴选出《云霓》作为卷首画,并以其命名画集,其中的原因作者在文中有清楚的表示:这不仅是模仿《关雎》《葛覃》“取首句作篇名”的旧例(其实置《云霓》于卷首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更重要的是,作者坚信,在一个“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与大旱似的恐慌”的时代,云霓“用美好的形状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这正是本文的中心主题 2.“云霓”有什么特殊含义?

文中两次出现“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第一次:去年夏天时“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云霓是雨的前兆,带给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善良百姓以希望

第二次:第六段,(结合文章的写作年代、时代背景讨论)这“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中的“大热”和“大旱”,指混乱不安宁的时代、艰难的时世;“大热似的的苦闷和大旱似的的恐慌”指人们为了生存而在混乱的年代、艰难的时世辛苦无奈地抗争。

这里作者特地加了引号的的“云霓” 已经超越了自然界“云霓”的原初含义,文中的“大热”和“大旱”,指混乱不安宁的时代、艰难的时世;这里的云霓已经具有象征意义,用来指与大旱年间天上自然的云霓一样,能够安慰、勉励人们,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事物,它可以是像丰子恺的漫画、散文一样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人间的真情等。

含义:①云霓勉励我们,维持生活的希望(尽管作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描绘的“云霓”并不能满足“大旱时代的渴望”,仅仅是这几朵“云霓”还是太小、太少,不能带来沛然大雨,但作者坚定的认为,这几朵小云霓肯定可以给“大旱时代”的人们带来希望、安慰和勉励.)

②云霓被作者赋予了关怀民生的期望(文章告诉我们,该画集是作者“从大旱以来所作画中选出民间生活描写的六十幅”。由此可以推断,该画集的画作大多是表现老百姓与大旱抗争的辛苦、辛酸与沉重主题的。)

③云霓暗示作者个人的创作与民族前途命运的紧密相联,是作者对自己艺术创作的价值定位。

(三)探讨《云霓》中的“实”和“虚”

“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

“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参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

大旱让人苦闷、恐慌,云霓带来慰藉、希望;“现代的民间”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作者希望画集《云霓》能成为“大旱时代”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云霓”。《云霓》由“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引出预示雨水的自然云霓,再由大自然的云霓引申到“能满足大旱时代渴望”的时代“云霓”。《云霓》一文标题是“云霓”,前半部分却用较长篇幅详细描绘人们在“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备受煎熬的无奈和辛酸,为什么?作者是以此引出能预示雨水的云霓,同时衬托出云霓带给人希望的特点。

(四)漫画欣赏:

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瞻瞻的黄包车》,《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蚂蚁搬家》。

第四篇:第四单元《森林中的绅士》《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森林中的绅士》《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教学设计

厦门市启悟中学 李龙宗

一、整体把握 1.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如真似幻的梦境”,主要解决的是现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包括三篇散文《森林中的绅士》《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及一篇指导散文阅读的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重要的审美原则,也是现代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现代散文重在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所谓“感”是说作家由某一眼前物或某一身边事发生了某种亲切的感受,或触发了某种潜在的感情。所谓“悟”,是从中悟出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这里,眼前物、身边事是“实”,而人生的感悟就是“虚”。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指导学生更好地把握现代散文“虚实”关系的艺术法则。阅读短文可以让学生:(1)领会“虚”与“实”的含义: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2)理解现代散文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特别是明白散文的着眼点在“虚”,“实”是为虚而设的,而只有“实”十分充盈而富于暗示性,才可以向“虚”转化和升华。这篇短文对学生阅读散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特别是理解散文中只有“实”十分充盈而富于暗示性才可以向“虚”转化和升华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把握了散文如何由“实”向“虚”转化和升华的问题,可以解决如下几个散文阅读中的问题:

一是散文的谋篇布局。作者使“实”充盈而富于暗示性而向“虚”转化和升华的过程就是文章的思路。分析这一过程可以解决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问题。

二是表现手法的作用问题。分析表现手法的作用就是要分析其如何表现或突出“实”的特点并使其富有暗示性。三是选材取材的作用。散文中作为“实”呈现的材料不一定是单一的,作者为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有时还会选用其它的材料。分析这些材料的写作用意是散文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点。

因此本单元可将探讨散文如何由“实”向“虚”转化和升华的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并在散文的选材取材的作用上进行拓展。

本单元的三篇散文都是很好地处理了“虚实”关系问题的文章。《森林中的绅士》借写豪猪的形态、动态、神态和生活状态,突出豪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意在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过度的懒散悠闲最终必将导致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云霓》由“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引出预示雨水的自然云霓,再由大自然的云霓引申到“能满足大旱时代渴望”的时代“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则由登临铁塔的“所见”触发作者的“沉思”,并进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2.目标定位

(1)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的关系。(2)掌握由“实”入“虚”的阅读散文的技巧。(3)能对散文中作者取材的用意进行赏析。(4)能在写作中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3.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可由知识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切入,围绕虚与实的问题将三篇散文联系在一起,把握三篇散文的“实”和“虚”,重点探究散文作者是如何促使“实”向“虚”的转化与升华的,并作适当的拓展延伸。可用4课时,分为四个阶段。(1)学习《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整理相关知识,理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并进而领悟散文阅读的技巧。可用半个课时完成。

(2)围绕虚与实解读三篇散文,落实由“实”入“虚”的散文阅读技巧。重点探讨《森林中的绅士》一文是如何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的。可用1.5课时完成。(3)探究散文中材料的作用。可用一个课时完成。

(4)由读向写延伸。通过写作实践更好地理解散文的“虚”与“实”的关系。可用一个课时进行作文辅导。

二、专题探究

(一)“实”如何向“虚”转化和升华

我们知道散文主要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而这种人生感悟又是以身边事、物、人等具体可感的形象为载体的。这就是说“虚”是蕴含在“实”中的。但是“实”要能向“虚”转化和升华,作者就必须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为了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作者一方面必须强化主体性,作者的感受越独特,就越富有暗示性;另一方面作者又要调动各种手段来使“实”充盈,以利于向“虚”转化和升华。请看《都江堰》第二部分中的一段:

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本段描写都江堰的水,“窜出去”“撒起野”“翻卷咆哮”“壮丽”“强悍”等词语突出了水的富有野性的特点,而“乖乖地”“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驯顺”“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等词语突出了水的驯顺的特点。而“一场千年的收伏战”则暗示了水是被人征服的。为了突出都江堰的水富有野性而又驯顺的特点,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而作者的情感也正蕴含在这些手法的运用之中。很明显,这里,作者明确地表达了对人征服了水的赞美。

由此可见作者使用的手段包括:

(1)遣词造句。作者的遣词造句中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说主体意识很强,因此是很富有暗示性的。遣词造句包括如下一些特点:一是使用很多语意近似的词语。二是富有暗示性的词语、句子。

(2)表现手法。一是直接描写。作者经常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对“实”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写,表现“实”的某种特点。二是采用铺垫、对比、衬托等手法来突出“实”的特点。如果作者觉得“实”还不够充盈,又可以采用联想的手法,丰富“实”的意蕴。总之,作者运用表现手法的目的是使“实”充盈而富有暗示性而能向“虚”转化和升华。

以《森林中的绅士》为例: 本文描写了豪猪的形态、动态、神态以及生活状态,这是文章的“实”。文章并只是纯粹在描写豪猪,而是借此表达对社会人生的一种思考,这是文章的“虚”。那么“实”是如何向“虚”转化和升华的呢?

(1)作者在描写豪猪时使用的很多语意近似的词语,如潇洒悠闲、逍遥自在、无所用心、从容自在、不慌不忙、安安逸逸、优游自在,从而突出了豪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

(2)使用暗示性很强的语句: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读者只要联系前文就可知作者认为豪猪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倒致了绝种。

(3)在行文中,作者运用了类比和拟人的手法,一再将豪猪和绅士进行类比,并把豪猪比拟为绅士。这些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一方面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豪猪的外在特点,突出了其“绅士风度”。这使“实”显得非常充盈。另一方面这些手法的运用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绅士们”的典型特征,而这恰恰暗示了这些绅士的生活方式正是作者所担忧的,所要否定的,从而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这样,作者就由写豪猪(实)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虚):过度的懒散悠闲最终必将导致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作者也是借此提醒艰苦时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

(二)散文中材料的作用

散文中作为“实”呈现的材料并不一定是单一的,常常是多个材料并用。当然这些材料有主次之分。直接承载“虚”的材料是主体材料,而其它材料可称为穿插材料。一般来说,主体材料是直接为主旨服务的,而穿插材料是为了使“实”(主体材料)充盈而富于暗示性而服务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为主体材料作铺垫,或衬托主体材料;二是丰富充实写作内容,丰富主体材料的意蕴,深化主题。例如《云霓》一文标题是“云霓”,前半部分却用较长篇幅详细描绘人们在“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备受煎熬的无奈和辛酸,为什么?作者是以此引出能预示雨水的云霓,同时衬托出云霓带给人希望的特点。再如第一单元的《汉家寨》中要写的是汉家寨,可是第一部分突出表现吐鲁番盆地戈壁滩荒漠,为什么呢?也是为下文写汉家寨中的一老一少作铺垫,同时反衬汉家寨人坚忍顽强的精神。具体如何把握作者选材的用意呢?只要辨明所分析的材料与主体材料的关系及在文中的位置即可:

(1)是主体材料的构成部分的:表现主体材料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点明主题。

(2)放在主体材料前面与主体材料相关、相似的: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3)放在主体材料的后面与主体材料相关、相似的: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或丰富主体材料的意蕴,深化主题。

(4)与主体材料相反或有不同点的:与主材料形成对比,反衬或突出主体材料的特点。

三、学法指导

1.扩大阅读面。要让学生领悟虚与实的审美原则,提高这类散文的鉴赏水平,单靠本单元的三篇文章是不够的。在本单元教学之前宜印发一些这类散文给学生阅读。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题所采用的文本很多是这类虚实结合的散文。如2005年的《春天的梦》(全国卷2)、《土地》(湖北卷)、《日历》(福建卷)、《看树》(天津卷)等,2006年的《行吟阁随想》(安徽卷)、《夕照透入书房》(广东卷)、《一 幅烟雨牛鹭图》(江苏卷)、《秋光里的黄金树》(江西卷)、《杨柳》(辽宁卷)、《阳光的香味》(全国卷1)、《绵绵土》(全国卷2)、《乡村的瓦》(四川卷)等,2007年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全国卷1)、《泥泞》(广东卷)、《雪野里的精灵》(天津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福建卷)、《泰山很大》(江西卷)、《泰山之思》(浙江卷)、《乡村的风》(安徽卷)、《炉火》(辽宁卷)、《灯火的温情》(山东卷)等。可从中选择一些给学生阅读。

2.引导探究。在一定的阅读量的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探究时可联系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题。如探究散文材料的作用时,可结合以上所列阅读题中的一些题目,如:

2006年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

2006年四川卷《乡村的瓦》:(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07年广东卷《泥泞》: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2007年四川卷《乡村的瓦》: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2007年全国卷1《总想为你唱支歌》:(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2)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总结散文阅读技巧。在广泛的阅读及深入的探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归纳散文阅读技巧。

首先要透过作者的遣词造句充分把握“实”的特点,反复阅读把握其暗示性,特别是抓住富于暗示性的语句,从而理解蕴含在“实”中的“虚”。这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鉴赏时要有明确的意识:散文的着眼点是“虚”,“实”是为“虚”而设的。要理解散文中作者所动用的各种手段包括表现手法都是为了使“实”充盈而向“虚”转化和升华。因此在鉴赏表现手法或语言时都要紧扣住散文所表现的“虚”来进行。

四、题型设计: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成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尾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青菜》)

问题:作者为什么写孩子们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 2.阅读《炉火》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炉火 臧克家

①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②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③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波,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暖气多省事,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档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都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

④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厅,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爆裂,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⑤每晚,我必卧在床上的,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⑥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

⑦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面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 ⑧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趣地回忆起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情景。火,以他的巨大热量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通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

⑨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有着同样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有什么作用?(3)第六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写暖气?

(4)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5)请概括本文的主旨。3.作文:

你已度过了十年的校园生活,对校园生活有着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对校园生活一定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请以“校园的 ”(填入校园中的事物)为题,表达自己对校园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或认识与思考。注意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参考答案:

1.这样写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比,突出青菜的谦卑及孩子们对青菜的爱护,表达了作者对“青菜”的赞美之情。2.(1)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2)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3)写暖气和炉火形成对比,突出了炉火有性格有活力,能给我以光。(4)这样写可以丰富“炉火”的意蕴,“火箱”和“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还给人以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也使行文富于变化。(5)文章主旨是:本文艺术地揭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五篇: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预案)修改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如果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平铺直叙,学生难免在上课过程中思想不能集中,要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必须在一节课中设计若干个兴趣高潮,而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有效的激起高潮的手段。下面就自己十余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精心布局,设计谜语游戏情境激趣

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地图”一节时,给学生出示一条谜语:“有山不见一棵树,有地没有半分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在讲述“大洲和大洋”时用学生传递塑料地球仪游戏,要求学生记住右手大拇指接触的是陆地还是海洋,最后统计触摸陆地的人数和触摸海洋人数和比例,并说明触摸次数越多,最终触摸海洋和陆地的人数比越接近“7:3”,然后提问为什么?(海陆的比就是7:3,这与数学中的概率问题有关)。

二、挖掘教材,合理开发故事情境激趣

一些真实、生动的故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若将其编排到地理教学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寒潮”一节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10月2号称“台风”的德军大举侵略苏联。苏军派出一支训练有速、准备充分的西伯利亚军队(为什么派西伯利亚军队),他们身穿白衣,手拿白色武器,向敌人猛扑过去,不到数日,德军损兵折将100余万,“台风”大败。苏军的“天兵天将”是严寒,原来苏军根据气象综合预报,得知这年冬天特别寒冷,低达一50℃,(气温下降幅度如何?)德军没有作防寒准备,头脑都冻僵了,完全失去作战能力。通过讲这个故事使学生明白了寒潮发生时间是秋末、冬季、初春。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猛烈南下,苏军利用了天时地利,大败德军。这样把故事的讲述与教材巧妙地统一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入竞争模式,创设竞赛情境激趣

好胜、想表现的心态使学生乐于抢先回答问题。在教学中,将竞赛形式巧妙地引进课堂教学中,适时利用竞赛能促使学生快速思考,使课堂兴趣盎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一条龙式。如长江、黄河两节的复习,按发源地、流经省级行政单位、注人海洋和全长编为两组系列题,由两列同学按前后顺序依次分答。此种方式,根据时间的长短,可多次重复进行。(2)“南北”竞赛式。把学生按教室方位分为均等的两部分,分别命名为“南、北方阵”。教师命题,“南、北”双阵抢答或分组必答。(3)选代表式。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几个组,每组各推几个代表。教师命题,各组代表抢答或分组必答,如果有不会的问题,可先由本组同学答,不会再由其他组的同学答。

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直观教学情境激趣

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趣味、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现代多媒体技术可通过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使课堂由单一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调,拓展学习的空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图表具有形象、直观、易懂、信息量大等特点。如在讲授七年级《天气与气候》中的“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时。首先教师出示“卫星云图”照片,这是一张色彩十分清晰的图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后老师让学生根据颜色判断天气情况,导入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图文结合,师生互动,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寓教于乐。

五、加强学科渗透,融合学科知识创设情境激趣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仅停留在让学生看教材、看插图、死记硬背的水平上,可对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迷人风光、异域民族的独特风情等,用清晰、明快、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学素养进行讲述,作到情真意切,又注重了学科间融合,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例如,讲解“长江三峡”时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我借助李白:“朝辞自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把学生带入奇妙的意境。这样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她们学习的兴趣。

六、走近生活,创设社会生活情境激趣

新课标教学理念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学应该走近生活,联系生活和社会热点,重视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融入课堂学习。如在讲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人口》时,讲到人口过多带来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联想自身周围谈谈,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从学生亲身经历与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引入,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积极性等,都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学习“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时”有一个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地表和探索太空的历程,当时正值“神舟七号”发射之际,我就利用这一个热点创设教学情境。首先让了解“神舟七号”的同学来介绍有关知识,然后同学们提出问题,最后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人类探索太空的艰辛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七、走出课堂,创设实践活动情境激趣

在教学当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既学会了新知,培养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想象力,又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讲授“中国行政区划”一节,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各省、市、自治区的形状、位置、行政中心、简称,确实难度很大,于是我让学生课下自制政区拼图,涂上不同颜色,用剪刀剪下来拼好,把次序打乱再拼,看谁做得准确、漂亮。待学生们把拼图拿上来一看,真是五颜六色,所用材料五花八门,大小不一。有一个叫丁莉的学生,她做的拼图就像墙上挂的中国政区图一样大,醒目极了,直接可以作教具用,这节课让他们自由拼图中度过,学生们很轻松、很愉快地记住了本节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地理是一个长远而又常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教师共同不断探索。

下载云   霓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 霓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

    《简·爱》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简·爱》的主要内容,感受书中文字的力量,人物的魅力。 2、 激发学生读名著的热情,让学生学会读书,爱上读书。 3、 学习作者......

    教学设计

    《尊严》 教学设计 付廷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付出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2、不认识的字,......

    教学设计

    海市蜃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况说明文内容的方法并能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3、感受海市蜃楼景观......

    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8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用割补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

    教学设计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小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

    教学设计

    《小动物过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2012-03-02 来源:原创 编辑:宋彤浏览:243次 【大 中 小】核心提示:教材解析、单元主题: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

    教学设计

    《鸭兔同源》教学设计 ——美化合成图像 教材分析: 《鸭兔同源》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单元中的第15课,教材是这样安排本单元内容的如图所示:通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