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反思+评课稿
《孔子拜师》评课稿
在教学中,范老师首先复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利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启发学生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温故而知新”的教学规律,有“授之以渔,教师为了不教”教育意识。但是这填空题个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没有为学生学习课文起到铺垫作用。如果范老师的练习题稍作改动,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思路的基础上,能为感悟课文起到铺垫作用。
范老师的板书简单,朴实,工整,突出了文章的重难点。为本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教学是一门不断探索的艺术,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遗憾。在这节课中,我认为
1、在文演绎中,可鼓励学生自由练读分清角色,自由组合充分表演。
2、在教学中,必须科学地对小组进行优化组合,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教师应认真组织,及时指导,这样才能做到切实有效。
第二篇:孔子拜师 评课稿
《孔子拜师》评课稿
孟芳:今天我们观摩了《孔子拜师》,刘老师这节课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以拜为线,向我们呈现了一节简单、扎实的语文课堂,可见,刘老师在备课时下了很大的工夫。下面就刘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魏艳芳:刘老师整个教学流程自然通畅,重难点突破水到渠成。我最欣赏的是导入环节。刘老师文学素养较高、对课文也专研透彻,发现本课中人物名字的变化,由名字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很巧妙的化解了学生在读书时的疑惑,同时学生从“老聃”“孔丘”“孔子”这几个称谓中也能体会出孔子对老子的尊敬与孔子谦虚的品行。
寇长明:听完这堂课,总结下来六个字:抓中心,贯课堂。刘老师设计思路新颖,从课文的最后一节入手:“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以“孔子到底有什么样的品行让,他是怎样拜师的呢?”作为提领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探究有了明确的指向,而且得以深入。所以,我觉得这堂课的一个亮点就是有效的提问。
徐伟刚:还有一处亮点就是整个课以读为主,书声琅琅的课堂才能训练学生读中思、读中悟的能力。刘老师把“读”看作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来处理,这是本课一大的亮点。刘老师也为不同的环节设置了多角度的读书形式。比如在研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时, 刘老师让学生在在体会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之后, 创设了一个贴切的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想象孔子会碰到哪些困难,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再次以一个生动的语境(无论是在炎炎烈日下,还是在满天的星空下、清晨的雨露中,我们都仿佛看到孔子——)通过引读让学生完全走进孔子的内心,深入感受孔子求知若渴、谦虚上进、不怕困难的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读有层次。总之,整节课以读为主,读的形式多样,,读有层次,书声琅琅,相信这节课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不会只是一时的
王秀芝:总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有些偏高,对学生学情的认知程度还不够,以至于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和刘老师一直从事五年级教学有关系。但有一点是我要反思和学习的地方:在词语的理解上采用了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是中高年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马佳妹:我也赞同这一点,词语的理解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基础。抓关键词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是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刘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语时,让学生想象“风餐露宿”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大胆的猜测中,刘老师总结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在教学“学无止境”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人、事来体会就变得容易多了。总之理解词语,刘老师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解词方法,避免了词语学习的枯燥。
孟芳:各位老师都畅谈了自己的想法,我也说一说。
莫老师的板书以对联逐字逐字缓慢出示,“佩服敬重”“孔子拜师学无止境,老子授徒毫无保留”把本课主要内容与语言运用整合在一起,并把本单元又一传统文化——对联渗透到教学中,为本单元教学打下了伏笔。
亮点
5、课后拓展不仅对孔子和老子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古代文人,激发学生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次,章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是一篇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的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整节课听下来,巫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能循学而导,学习目标基本达到。课堂上,老师尊重学生,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态自然亲切,板书直观生动。
下面,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课文的特点,对这节课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理清课文顺序,整体把握课文
新课标对中段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巫老师启发学生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思路的基础上,能够较容易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重视朗读训练,感悟积累语言
在这篇课文中,有些特别好的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正是这些词语体现了文字的魅力。所以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也是语文课的重点。在研读课文时,巫老师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的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如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总之巫老师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让点点知识如涓涓细流被学生接受、吸收、运用。
三、重人文关怀,提升对话内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的教学中,章老师能充分依据教学内容,从孔子、老子身上寻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孔子以一个活生生的长者智者形象呈现于课堂,引领学生品味、汲取他们身上伟大的人格内涵。如:让学生与孔子、老子转换角色,演绎文本;让学生描述孔子求学的艰辛历程,从而引导学生对自身人生价值的思考,让课堂富有趣味性、生命性、人文性。
当然,教学是一门不断探索的艺术,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遗憾。在这节课中,我认为
1、在文演绎中,可鼓励学生自由练读分清角色,自由组合充分表演。
2、在教学中,必须科学地对小组进行优化组合,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教师应认真组织,及时指导,这样才能做到切实有效。以上仅仅是本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品词析句,走进孔子——《孔子拜师》课堂实录(赵永攀)
【大师网——精彩专题】,点击下载!全站免费!
引子:2011年秋,我又一次参加了教学大比武。这一次大比武是提前一天抽签确定讲课内容。三年级《孔子拜师》,拿到这篇课文,我就有些懵了。因为自教书以来,一直任教高年级语文,最低的也是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不过,既然箭在弦上,就不得不发。经过一天一夜的思考,《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终于成形。
一、教学引入,初识孔子老子 幻灯片出示:孔丘、老聃 师:谁能读一读这两个名字? 生:孔丘、老聃
师:我们平时怎么称呼他们?
生:称孔丘为孔子,称老聃为老子。板书:孔子
老子
师:奇怪了,明明一个叫孔丘,一个叫老聃,为什么称孔子、老子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个伟人。
课件播放孔子及老子的配音介绍: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人们称老子为太上老君。美国《纽约时报》列他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最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我们现在都还在学呢!
幻灯片出示:古代称品行高尚、学问高的男子为子。
师:这里的“子”读第三声,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来读读他们的名字。生:孔子、老子
师:在古代还有许多这样品德高,学问高的人,你们能说出几个来吗? 生:我还知道韩非子、墨子、庄子 生:我知道的有荀子、文中子、孟子
师:大家了解的可真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位圣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很认真,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第一组:曲阜
洛阳 师:这是两个地名,谁来读一读。幻灯片出示地图
师:看了地图,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两个省,好远啊!
师:是啊,曲阜在山东省,而洛阳在河南省,它们之间相距上千里,坐火车也要7、8个小时。出示第二组:远近闻名
知识渊博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师: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读。师:谁来展示一下? 指名学生读词语
师:你把字音读得真准。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师:从这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四个字的词语。生:都是写孔子的。师:你真有一双慧眼。
出示第三组:迎候
等候
毫无保留
传授 师:指一名学生读词语。
师:你读得字正腔圆,真不错。请推荐一个比你读得还要好的同学来读。师:这一组词语中藏着一对近义词,谁发现了? 生:我发现迎候和等候是一对近义词。师: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 生:迎候有欢迎的意思,而等候没有。师:你真会思考,一下子就明白了。真棒!师:从这组词语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一组词语都是写老子的。师:你也有一双火眼金睛。
出示:同时出示二三组词语(去掉拼音)师:去掉拼音还会读吗?请大家自由朗读一遍。学生齐读
师:请女同学读给大家听。女生朗读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男子汉们,你们敢向女生挑战吗? 男生朗读
师:你们的声音真响亮!
三、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师:孔子拜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同学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学生再读课文
师:谁来简单地说一说。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孔子到洛阳拜老子为师的故事。师:很简洁,这是你的想法。谁能够说得更详细一点。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孔子从曲阜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他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吃了很多苦。
师:比较具体了,同学们,把我们下面的词语填在这段话中,就能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幻灯片出示: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毫无保留
传授
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已经()。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到千里之外的洛阳拜老子为师。一路上(),(),终于走到了洛阳。老子()地把自己的知识()给了孔子。
师:谁来挑战一下自己。
指一名学生填空朗读,老师用鼠标填写。
师:看,只要认真,什么都难不倒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学生齐读
四、品词析句,感悟孔子品行
师:同学们真能干,把这么长的故事读成了短短的几句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孔子拜师途中遇到困难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学生齐读
师:从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曲阜和洛阳相距很远。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我从上千里、几个月、终于感受到的。
师:请你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曲阜和洛阳的路程遥远。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师:你读的有400里了,还有谁能读得更远一点吗?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师:有800里了,还有更远的吗?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师:上千里的感觉读出来了。我们一起朗读,来感受一下路途的遥远。学生朗读
师:从这个句子,你还感受到什么?
生:我从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感受到孔子拜师很艰辛。师:你从这两个词能想象孔子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生:孔子一路上会遇到狂风暴雨 生:会遇到野兽
生:会没有东西吃,没有地方住 „„
师:是啊,这一路上孔子经历了多少困难,经历了多少艰辛啊,这就是——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幻灯片出示:
狂风暴雨中,他依旧——(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严寒酷暑时,他依旧——(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一路跋涉,一路艰辛,他依旧——(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师:上千里路孔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师: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话要问孔子吗?
生:孔子啊,你学问那么高,为什么还来拜师? 师:老师和你有相同的疑惑。
生:孔子啊,你一路那么辛苦,为什么不回去呢? 师:孔子啊,你为什么不回去呢?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的疑惑是,孔子几个月不吃饭,不喝水,他是怎么坚持走到洛阳的呢? 师:同学们,孔子这一路上吃饭吗? 生:吃饭。
师:从那个词看出孔子是吃饭的。生:风餐露宿。
师:谁能说说风餐露宿的意思? 生:就是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
师:对呀,从这里看出,孔子是吃饭的,也是睡觉的,只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和我们有所不同,你们一般在哪里吃饭,在哪里睡觉?
生:在屋子里,在餐桌边吃饭。生:在房间里睡觉。
师:从这个词语你们看出了什么? 生:看出了孔子拜师很辛苦。板书:不怕艰辛
五、联系实际,体会学无止境
师:刚才两位同学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中,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来。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幻灯片出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师: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 生:学无止境。
师:止和境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生字。教师范写止和境。
师:同学们把学无止境这个成语工工整整地写在书的边上。师:这个成语还可用谚语来说。幻灯片出示:
(1)泉水流不尽,知识学不完。(2)活到老,学到老。学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学无止境? 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幻灯片出示: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师:这就是学无止境。我们来了解一下三十岁的孔子已经取得的成就。出示:
三十岁的孔子已经博学多才,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样样精通。《诗经》、《尚书》、《周易》、《乐经》都了然于心。他还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学者,在乡里收徒授业,拥有了一达批弟子。
师:读到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生:知识渊博
师:孔子只是如此的渊博,还要拜老子为师,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生:虚心好学。板书:虚心好学
师:孔子虚心好学,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人在这样做呢!比如,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他们都很有学问了,可是,他们为了把我们教的更棒。每天还在不停地学习着,研究着。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生:我姑姑三十多岁了,还在函授大学。生:我爷爷退休了,每天晚上都还要看报纸。
生:我妈妈是医生,已经工作很多年了,但是还在不断学习医学知识。„„
师:对,这些都是学无止境,都值得我们学习。
师:孔子不怕艰辛,谦虚好学,那么,拜访的老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让我们走进老子,去感受他的品行。
【教学反思】揣着惶惶不安之情终于完成了这次教学大比武。第一次给三年级学生上课,学生的天真、可爱和出色的表现让我甚感欣慰。在课堂生一个学生意外的提问成了本堂课教学的最亮点。
在备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而且一路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却阻止不了孔子拜师的步伐,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要问孔子的吗?“孔子啊,你学问那么高,为什么还来拜师?”“子啊,你一路那么辛苦,为什么不回去呢?”所预设到的两个问题都被学生提了出来。原本此时不需要再让学生提问了,但此时我看到坐在一组角落里一个女孩还高高地举着手,她那迫切的眼光让我不忍不去叫她。
“我的疑惑是,孔子几个月不吃饭,不喝水,他是怎么坚持走到洛阳的呢?”真是童言无忌啊!这一问也迅速在班上掀起了波澜。教室里有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一只只小手又一次举了起来。我顺势问孩子们:“你们说,孔子这一路吃饭吗?”“吃饭”。“从哪个词可以看出?”“风餐露宿”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原本我是想通过朗读来理解“风餐露宿”的,因为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过于生硬的词语解释也许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但这是,我改变了注意。“谁能说说孔子是在哪里吃饭,在哪里睡觉?”我问道。“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而我们呢?一般在哪里吃饭,在哪里睡觉?”通过对比,孔子不怕艰辛的品行再一次地呈现了出来。一次追问,带来了看似幼稚的问题,然而却成就了课堂的精彩!
第三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反思
孔子拜师
郑秋霞
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是:
从孔子求学的过程中体会孔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揭示课题,初识孔子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板书:孔子拜师)
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 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
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孟子)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
3、课题为什么用“拜”师呢?请带上动作读课题,你从中体会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读准每个字音,注意难度的字词要反复练习,读准;
2、难读的句子要反复练习朗读,读通。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新词: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止境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曲阜 第三环节:研读课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默读课文,画出让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也可以找出表示孔子和老子品行的句子。
1、重点关注以下句子,谈孔子品行。
(1).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a你读了这句话有什么感受?(设想学生会说:谦虚,好学)
b哪些词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也许会说:从总觉得 不够渊博这两个词中感受到的)
抓住课堂生成,理解“渊博”,你觉得他的知识渊博吗?为什么? 从前一句话“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可以看出他的知识很渊博。相机理解“远近闻名”。
你觉得这段话该怎么读?指多名学生读,读得好的地方给予鼓励表扬,读不好的地方讨论该怎样读,做到读出感情。
(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a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个字来形容。——苦、累 b你是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终于)c在这么艰难的旅途中,孔子可能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呢?
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着,有时肚子饿了,就-----------------;有时走累了,就----------------;白天,孔子在加紧-----------------,天黑了,孔子还-----------------;正是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
是啊,饿了就随便吃点干粮,渴了就随便取点水喝,找不到旅店就在野外住下,像这么艰难的旅途生活就叫——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他为什么日夜兼程不停地赶路?(3)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a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可是老师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学习不就到头了吗? 生4:知识很多,永远学不完。师:现在是三年级——
生4:将来还要读四年级,三年后读中学,再读大学。生5:还要考博士。师:学习就完了吗? 生6:还要考研究生。
师:是啊,工作了,还要学习,这就叫—— 生(齐):学无止境。b孔子是这样说的,他是这样做的吗?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句话。(4)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a)“不离老师左右”是什么样的?
b)“随时”会是什么时候?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你能体会老子的品行呢?
2、重点关注以下句子,谈老子品行。(1)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迎候”说明老子对晚辈的爱护,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比较“迎候”于“等候”的区别,体会老子的品行。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毫无保留”可以看出老子将自己的知识不遗余力地传授给孔子,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子诲人不倦及爱护晚辈的品行。第四环节:总结提炼,升华情感。
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来,请大家拿起课本,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
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老子)
谦虚好学
诲人不倦
教学反思:
回顾《孔子拜师》这堂课的教学,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教学伊始,我创设一个小的情境,让孩子体会“拜”字,使学生对孔子的认识更加全面,促进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接下来检查预习,在初读课文之后,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列出了本课10个词语,对于“风尘仆仆”等易读错的词语,朗读落实的还不够,应当将读不准的多读几遍,能读好的,一带而过。我想对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词语的落实也应把时间用在难读词语的教学上,不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研读课文学习时,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例如第一段抓住 “远近闻名、不够渊博”,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等候、迎候”的学习。本课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没能关注学生的朗读。读得太少,指导的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对指导朗读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多读,并且能在读中去体会感悟文本。
第四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及反思
孔子拜师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揭示课题,初识孔子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板书:孔子拜师)
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
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孟子)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
3、课题为什么用“拜”师呢?请带上动作读课题,你从中体会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读准每个字音,注意难度的字词要反复练习,读准;
2、难读的句子要反复练习朗读,读通。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新词: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止境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曲阜 第三环节:研读课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默读课文,画出让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也可以找出表示孔子和老子品行的句子。
1、重点关注以下句子,谈孔子品行。
(1).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a你读了这句话有什么感受?(设想学生会说:谦虚,好学)
b哪些词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也许会说:从总觉得 不够渊博这两个词中感受到的)
抓住课堂生成,理解“渊博”,你觉得他的知识渊博吗?为什么? 从前一句话“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可以看出他的知识很渊博。相机理解“远近闻名”。
你觉得这段话该怎么读?指多名学生读,读得好的地方给予鼓励表扬,读不好的地方讨论该怎样读,做到读出感情。(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a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个字来形容。——苦、累 b你是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终于)c在这么艰难的旅途中,孔子可能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呢?
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着,有时肚子饿了,就-------;有时走累了,就---------;白天,孔子在加紧--------,天黑了,孔子还--------;正是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是啊,饿了就随便吃点干粮,渴了就随便取点水喝,找不到旅店就在野外住下,像这么艰难的旅途生活就叫——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他为什么日夜兼程不停地赶路?
(3)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a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可是老师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学习不就到头了吗? 生4:知识很多,永远学不完。师:现在是三年级—— 生4:将来还要读四年级,三年后读中学,再读大学。生5:还要考博士。师:学习就完了吗? 生6:还要考研究生。师:是啊,工作了,还要学习,这就叫—— 生(齐):学无止境。b孔子是这样说的,他是这样做的吗?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句话。(4)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a)“不离老师左右”是什么样的?
b)“随时”会是什么时候?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你能体会老子的品行呢?
2、重点关注以下句子,谈老子品行。
(1)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迎候”说明老子对晚辈的爱护,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比较“迎候”于“等候”的区别,体会老子的品行。(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毫无保留”可以看出老子将自己的知识不遗余力地传授给孔子,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子诲人不倦及爱护晚辈的品行。第四环节:总结提炼,升华情感。
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来,请大家拿起课本,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
教学反思:
回顾《孔子拜师》这堂课的教学,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教学伊始,我创设一个小的情境,让孩子体会“拜”字,使学生对孔子的认识更加全面,促进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接下来检查预习,在初读课文之后,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列出了本课10个词语,对于“风尘仆仆”等易读错的词语,朗读落实的还不够,应当将读不准的多读几遍,能读好的,一带而过。我想对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词语的落实也应把时间用在难读词语的教学上,不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研读课文学习时,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例如第一段抓住 “远近闻名、不够渊博”,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等候、迎候”的学习。本课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没能关注学生的朗读。读得太少,指导的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对指导朗读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多读,并且能在读中去体会感悟文本。
第五篇: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反思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初步体会“质疑、解疑、感悟”的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向他们学习。2.准确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体会通过“质疑、解疑、感悟”的方式学习新知。教学准备:
1.学生背诵积累《论语》中的部分名言。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这个学期同学们背了很多文言文,是吗?哪个同学敢上来背两段,展示展示?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背得真好,老师忍不住,也想背一背,也想听听你们的掌声,好吗?“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段话出自哪里?(《论语》)
《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孔子子弟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孔子是什么人?为什么他的子弟要记录他的言行呢? 学生谈谈对孔子的了解。
说得很好,只是这么一段简单的话语恐怕不能让我们对孔子留下深刻印象,这样吧,今天咱们就来学一则关于孔子的故事,名字叫《孔子拜师》(板书课题)
引导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或者你想了解什么? 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孔子拜谁为师? 孔子怎么拜师?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孔子拜的那个老师又是怎样的人? 孔子拜师的结果如何? 同学们,真聪明,竟然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学贵有疑,从某种角度上说,学习就是解疑释惑的过程,那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哪里?(书上)
【设计意图】之所以从学生平时积累的名言谈到《论语》,再谈到孔子,是想拉近学生和孔子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孔子是我国的伟人、圣人,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策略】让学生围绕课题设置疑问,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学习的习惯,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读感知,扫除障碍。自读课文,划生字,标自然段。检查生字词。
读课文之前,咱们得扫除生字拦路虎,谁来当打虎英雄?指名读、齐读等,学生互相正音。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迎候 纳闷 渊博 风尘仆仆 毫无保留 学无止境 等候 品行 传授
【设计意图】把每个生字读正确是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前提,学生到了三年级应该具备自己借助拼音读正确生字的能力。
【教学策略】教师放手让学生练习,互相指正。
三、拓展延伸,走进孔子。
(一)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有哪些贡献呢?通过预习课后的(资料袋)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介绍孔子师:多么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啊。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世人尊称为孔圣人。今天老师给大家几张有关孔子的图片。大家来看看。(播放视频)
(二)师:如此庄严、隆重、宏大的场面就是纪念孔子而举行的“祭孔大典”。为什么离我们如此遥远的孔子一直为人们景仰和爱戴到今天呢?这节课让再次走进课文《孔子拜师》,亲密接触这位孔圣人吧。
【设计意图】对于孩子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引导他们学习的最好方式。
【教学策略】课前,学生们通过广泛地阅读书籍、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等方式获取新知。课堂上交流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心情愉悦、信心百倍。
三、精读课文。
(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求学路上是怎么不辞劳苦的呢?老师读课文,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看看脑海里都展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了。(学生交流反馈)
(多媒体播放风雨雷电声)师:你们看,此时此刻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假如现在你们就是孔子,会怎么做?
指名讲
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明白孔子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旅途这么辛苦。这就叫风餐露宿
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明白白天也赶路夜里也赶路这就叫日夜兼程 出示句式:
孔子就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了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到了洛阳,孔子的头发_________,脸上_________。衣服_________,鞋子_________,真是一副_________的样子。
学生想象,填空并交流。(请同学们展开合理想象说一说,同桌互相交流)【设计意图】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这样的词语对理解课文和人物的品质有重要的意义,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抽象难懂,只有紧密地联系生活才能有所感悟。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以想象的要是打开生活的大门,去设想孔子遇到的困难,去感悟他行路的艰辛。
师:谁来读读这一句话,把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的情景展现出来呢?
学生有感情读并评价。
师:课文中有一段孔子和老子生动的对话,我们来读读,看看你能从对话中读出什么?
全班分角色朗读,女生读孔子,男生读老子,老师,旁白。交流反馈 体会孔子很有礼貌。相机指导古人的礼仪,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人们相互见面时,有许多不相同的的礼节。如:
揖: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的礼节。
长揖:这是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拜: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后来亦指将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称为“拜”。
学生情境演说
【设计意图】以表演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策略】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老子的话:“你是—”。该怎么读呢?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
生自由练习。(注意有礼貌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还表现在行动中。)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们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读这一句,你觉得老子怎么样?
师:学生拜见等候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大老远去迎候呢?
(区分等候、迎候的意思体会老子没有因为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的孔子来拜他为师而骄傲自满,而是在城外迎候,老子真是谦和、知礼。)
孔子:“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师:从这一句,你读出了什么?
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如:学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
师:那联系生活中的事情,自己说一下。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样的人吗?
教师小结:是啊,有的同学学习已经很好了还在学,爸爸妈妈工作了还在学,爷爷奶奶还在上老年大学呢,这就叫学无止境。那我们今后也要做这种“学无止境”的人。
【设计意图】:理解学无止境的道理,也加深对孔子的精神的感悟。【教学策略】:整个故事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孔子自己对此也做出了学无止境的解释,同学们也联系实际生活中自己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的事例,再结合着孔子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很好的体会学无止境的精髓所在。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师: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 师: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师:老子怎么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丝不苟、一字不落、„„)师:想不想夸夸他们呀? 学生交流
师:对两位圣人的赞美,可以用一副对联—(板书)“孔子拜师学无止境老子授徒毫无保留”现在要把上下联的后四个字换一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语?上联—(随时请教 谦虚好学 勤学好问 „„)师:下联—
(一心一意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师:横批—
(流传千古 专心致志 „„)
师: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来,请大家端起课本,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
【设计意图】理解课文结尾处,对了孔子和老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行的表现,和巧妙的通过“随时请教和毫无保留”这样浅显易懂的词言简意赅的将其表达出来的写作方法。
【教学策略】借助课后孔子的名言将孔子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拿来借鉴学习是不无裨益的。
五、拓展延伸
师:昨天晚上,我在读这一篇文章时,发现课文中在描写“孔子是怎样认真学习”这一部分写的特别略,只说“孔子每天不离老老师左右”,为读者留下了一处空白。于是,我就上网查找,想找到这一部分内容。可是却没找到,找到了《孔子学琴》一文,也展现了孔子认真学习的过程请同学读一读。
交流体会并创写孔子是怎样认真学习的过程 展示创写结果
师:同学们,听了孔子学习的故事,你们获得了怎样的启迪呢?是不是也明白了学习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只有永远对学习充满兴趣,永远不感到满足,不断努力,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学有所成。孔子说 “学而不厌”,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的运用。
【教学策略】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学生们将会在练笔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板书设计:流传千古
孔 老 子 子 拜 授 师 徒 学 毫 无 无 止 保
境 留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课标中第二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所以最近我一直在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段意合并法、要素串连(分析)法、题目扩展法、摘录句段(语句)法、取主舍次法、小标题串联等方法。本课比较适合题目扩展法。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来引领:孔子是谁?孔子拜谁为师?老子是谁?先带领孩子们了解这些基本的知识,再结合孩子们对课文的预习情况,一步步理清思路,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本文主要写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远千里,从曲阜到洛阳拜老子为师的故事。既简单又明白。因为是他们自己总结出来的,感觉很有成就感。顺势又巩固了这种概括方法,感觉效果比较好。在学习课文内容是,我主要抓住孔子路上的艰辛、孔子和老子的对话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感受孔子的谦虚好学、有礼有节,老子的诲人不倦、关爱晚辈。两位伟大的人物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起来了。书写指导主要抓住了“尘、迎、等、境、授”五个字进行了指导。“尘”的关键是写好上面的“小”,中间是竖不是竖钩。“迎”主要是与“柳”字的右半边进行区分。“等”字的关键在下面“寸”的竖钩要偏右一点。“境”“授”注意左窄右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