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中的圆柱体积教案[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1:3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比例中的圆柱体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比例中的圆柱体积教案》。

第一篇:比例中的圆柱体积教案

比例中的体积问题

课题:比例中的体积问题

【专题简介】《圆柱的体积》和《比例》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本专题旨在把两者整合起来,探索用比例解答圆柱体积变化的途径,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解题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学活用活教材的能力。

【课

型】复习整合课

【学习目标】

1、熟悉圆柱体积计算、正反比例的基本特征。

2、知道体积相等的柱体、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知道圆的半径平方和面积成正比例。

3、能运用“2”解决问题。

4、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整合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体积相等的圆柱体高与半径之间的关系;高相等的圆柱,体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挤牙膏中一次挤出的半径与次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对比法

2.学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时数】1课时 【教具学具】圆柱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圆柱体积与比例基本知识。

2、练习铺路:把一个底半径为5厘米的圆柱铁块放入一个底面半径10厘米,高14厘米的容器里,水面上升了3厘米,求这个圆柱铁块的体积.

二、新授

(一)圆柱体变化问题

例一: 把一个底面半径3厘米,长2米的圆柱形钢材,锻造成底面半径6厘米的圆柱,这个圆柱的高是多少米?

练习:1把直径为4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截下一段,锻造成底面半径是6分米高3.6米的圆锥形零件,要截下多少分米长的钢材

2、用直径为4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截下一段,要锻造成直径为60厘米,高40厘米的圆柱形零件,需要截下多长的钢材?如果要锻造成直径为60厘米,高40厘米的圆锥形零件,需要截下多长的钢材?

(二)挤牙膏问题

口头练习:一支120mL的牙膏管口的直径为6mm,李叔叔每天刷两次牙,每次挤出的牙膏长度是2cm,这支牙膏最多能用多少天?

例二:某品牌牙膏出口处直径为6mm,小红每次刷牙都挤出1cm长的牙膏这样的一支牙膏可用50次,该品牌牙膏推出的新包装总容量不变,只是将出口处直径改为4mm,小红还是按习惯每次挤出1cm长的牙膏。这样一支新包装的牙膏小红能用多少次?

练习:(1)牙膏出口处直径为5mm,小红每次刷牙都挤出0.5cm长的牙膏。这只牙膏可用144次,该品牌推出的新包装只是将出口直径改为6mm,小红还是按习惯每次挤出0.5cm的牙膏。这样一支牙膏能有多久?

(2)某品牌牙膏的出口处直径为5毫米,小红每次刷牙都挤出1厘米长的牙膏,这只牙膏可用36次。该品牌牙膏推出了新包装,将出口处直径改为6毫米,小红还是按习惯每次挤出1厘米长的牙膏。这支牙膏现在能用多少次?

(三)沉浮问题

例三:在一个底面半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杯中放一个底面半径为5厘米的圆柱形铅锤,然后在杯中装满水,将铅锤从杯中取出后,杯里的水面下降5厘米.这个铅锤的高是多少厘米?

比例中的体积问题

1、现有一个高是8厘米,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面装有水,然后把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的圆柱没入后,水溢出一些,再将圆锥拿出后,水面又下降到6.5厘米,求圆柱的高?

2、一个底面半径为6厘米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若向容器中放入一个底面半径为4.5厘米的圆锥形铁块(完全沉没,无水溢出),这时水面上升了1.5厘米,圆锥形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底面周长25.12cm的圆柱形容器装有水里面放入一个底面半径3cm高8cm圆锥体铁块水面上升了多少cm?

三、课堂小结

第二篇:圆柱体积教案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渗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工具

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圆柱教具一套。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头回答。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你会计算下面哪些图形的体积?

(2)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能将圆柱转化成一种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体积吗?

(3)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概括出“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方法。

2.引入新课。

我们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找到这个长方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今天,我们能不能也用这个思路研究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教师板书:圆柱的体积(1)。【新课讲授】

1.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1)教师演示。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相等,底面是扇形的立体图形。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3)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①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立体图形? 学生:近似的长方体。

②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体积大小变了没有?形状呢? 学生: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故体积不变。

(4)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猜想:

①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 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 ③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 2

(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

①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状越接近长方体。

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面积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接近一条线段,这样整个立体形状就越接近长方体。

(6)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①学生分组讨论: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②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教师: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而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12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学生: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1250×2.1=2625(cm3)

答:它的体积是2625cm3。

②2.1m=210 cm

1250×210=262500(cm3)

答:它的体积是262500cm3。

③1250cm2=0.125m2 0.125×2.1=0.2625(m3)

答:它的体积是0.2625m3。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4)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教师板书:V=πr2h。

如果知道圆柱底面的直径d和高h,圆柱的体积公式还可以写

d2V=π()× h成: 2如果知道圆柱底面周长C和高h,圆柱的体积公式还可以写 成: V=(C÷π÷2)2×h

【课堂作业】

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1、2题。课件上练习题。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圆柱的体积

(一)教学设计

桐河一小 刘 倩2018年8月

第三篇:圆柱体积教案

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汉秀,创设情境。

1、用课件呈现汉秀剧场直观图,让学生观察它的形状.(圆柱)

2、走进汉秀,介绍汉秀剧场的观众席,舞台,表演样式以及它的外部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汉秀剧场的内部空间大,即引入体积的概念.提问:同学们,你们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能回忆起体积的定义吗?(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汉秀剧场的内部空间到底有多大呢?同学们想知道吗?那么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回顾旧知,重温转化以及极限的数学思想。

1、启发: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怎么算?生猜想:用底面积× 高=体积等。

2、回顾: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首先我们来回顾已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归纳总结:我们最终都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计算 体积=底面积×高。

3、观察发现:圆柱和长方体的特征,尤其是在面上,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回忆起圆是如何转化成长方形的,最后归纳:转化前后,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当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4、提问:既然我们解决了平面上的圆到长方形的转化,那么你们能够想象一下圆柱是否也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进行体积的求解呢?

三、圆柱转化成近似长方体过程的描述。

1、结合自己的预习,小组讨论,尝试说一说转化的过程。

2、观察课件演示,学生再次阐述转化的过程。

3、教师对照课件,带着学生准确的阐述转换的过程。

归纳:将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沿着高切开,通过平移拼接组合将它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体。

四、圆柱体积的推导。

1、让学生观察圆柱与转化而成的近似长方体,你有什么发现?(哪里变了,哪里没变?)

归纳:圆柱的形状变了,体积没有改变;高没有变,底面积没有变。

2、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提问:想一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V=Sh

3、内容小结

提问:那么请同学们再次回顾一下我们推导的过程,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先将圆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圆柱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五、问题的解决

让学生根据所学解决课前的问题。V=Sh=9500×63=598500 m^3 答:汉秀剧场的内部空间是598500m^3。

(注意过程步骤的严谨性,单位是否带错)

六、巩固练习

李家庄挖了一口圆柱形水井,底面以下的井深10m,底面半径2m,挖出的土有多少立方米?

总结:已知半径和高,我们也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故而推出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八、数学欣赏

第四篇:圆柱的体积教案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P25—26,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与“练一练”。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教学准备:

用于演示把圆柱体积转化成长方体体积的教具。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入。

1、教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学会了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圆柱的体积。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体积?(指名回答,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我们学会计算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教师:如果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相等吗?为什么?

3、教师:现在又有一个圆柱体,并且圆柱的底面积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底面积相等,高也与它们相等,大家猜猜看,圆柱的体积会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也相等吗?(指名学生口答)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

4、教师: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圆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课件演示。

二、学习新课。

1、教师:那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圆柱的体积,能不能也像刚才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一样,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推导出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呢?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同学们自己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要求:(1)你准备把圆柱体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2)你是怎样转化成这个立体图形的?

(3)转化以后的立体图形和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3、推导圆柱体积公式。学生交流,教师动画演示。(1)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2)怎样转化成长方体呢?(指名叙述:把圆柱体底面分成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例如分成16份),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你会操作吗?(学生演示教具)

(3)教师说明:底面扇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4)教师:这个长方体与圆柱体比较一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形状变了,体积大小没变。)(5)推导圆柱体积公式。讨论:切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切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相当于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教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板书: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高 V =

S

h

三、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如果要求圆柱的体积,你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就可以求? ①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可以求圆柱的体积。

练习七的第1题:填表。

②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可以求圆柱的体积。试一试。

③知道圆柱的底面积直径和高,可以求圆柱的体积。练一练的第1题: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④知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可以求圆柱的体积。

一根圆柱形零件,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四、巩固应用。

1、判断正误,对的画“√”,错误的画“×”。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3、智慧屋:已知一个圆柱的侧面积为37.68平方厘米,底面半径为3厘米,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五、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且能够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特别提醒大家一定正确计算出圆柱的体积,并且能灵活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反思

本节可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体积》,以前教学此内容时,直接告诉学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公式:V=Sh,让学生套公式练习;我教此内容时,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对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苦的学习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第五篇:圆柱的体积教案

<<圆柱的体积>>教案

钟山县石龙镇松桂完小

潘超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

教学准备:

1、用于演示把圆柱体积转化成长方体体积的教具。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学会了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圆柱的体积。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体积?(指名回答,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我们学会计算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1、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揭题: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其中我们学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3、教师: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圆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底面的半径。)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课件演示。

二、自主探究,精讲点拨

1、教师:那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圆柱的体积,能不能也像刚才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一样,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推导出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呢?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同学们自己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1)你准备把圆柱体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

(2)你是怎样转化成这个立体图形的?

(3)转化以后的立体图形和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3、推导圆柱体积公式。学生交流,教师动画演示。

(1)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2)怎样转化成长方体呢?(指名叙述:把圆柱体底面分成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例如分成16份),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你会操作吗?(学生演示教具)

(3)教师说明:底面扇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4)教师:这个长方体与圆柱体比较一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形状变了,体积大小没变。)

(5)推导圆柱体积公式。

讨论:切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切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相当于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教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板书: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高

V = S h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师:根据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如果要求圆柱的体积,你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就可以求?

①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可以求圆柱的体积。

练习七的第1题:填表。

②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可以求圆柱的体积。试一试。

③知道圆柱的底面积直径和高,可以求圆柱的体积。

练一练的第1题: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④知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可以求圆柱的体积。

一根圆柱形零件,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四、迁移应用,质疑反馈。

1、判断正误,对的画“√”,错误的画“×”。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3、智慧屋:已知一个圆柱的侧面积为37.68平方厘米,底面半径为3厘米,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且能够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特别提醒大家一定正确计算出圆柱的体积,并且能灵活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六、作业布置

下载比例中的圆柱体积教案[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例中的圆柱体积教案[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圆柱的体积教案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 课题3:圆柱的体积 主备:王莲芬 集体备课教师:王绍美、翁元林、裴树伟 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例5及有关练习p1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

    圆柱的体积教案

    圆柱的体积 星村小学 龚升军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

    圆柱的体积教案

    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圆柱的体积公式,例6,练习三2、3、4题 教学要求: 1.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 2.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体积计算......

    圆柱的体积教案

    圆柱的体积教案 泸县加明镇中心小学 胡晓岚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的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第37页“做一做”的第一题,以及练习八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的: 1、经历观察、操作......

    《圆柱的体积》教案

    圆柱的体积 — 谢永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 2.方......

    圆柱的体积教案[范文大全]

    圆柱的体积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

    圆柱的体积教案

    圆柱的体积 张燕 教学内容:教材25-2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

    圆柱的体积教案

    圆柱的体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 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 在公式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