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时间:2019-05-13 01:4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第一篇: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中学组《多变的颜)色》

 苏少版十三册第六课

《多变的颜色》第二讲 教学设计 作者: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红山校区 王文燕

教材分析:

本课取材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3册第六课《多变的颜色》第二讲。

绚丽缤纷的色彩使大千世界生机勃勃、充满情感。它是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时而悄然谨慎、时而华丽张扬……它常常不经意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情绪。色彩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无时不在与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现代设计师充分认识到色彩的作用并利用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将衣、食、住、行、用……装点得更合理、更美观。在现代设计中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一起架构起现代设计的基础。本课意图使学生建立关于色彩的正确认识,并学会利用色彩知识使生活变得更美。

《多变的颜色》可分为两课,第一课的教学内容由牛顿的三棱镜实验,引领学生走入色彩的世界,撩开色彩神秘的面纱。通过观察与尝试了解色彩的基本特性,达到能利用色彩三要素的知识调配各种色彩的教学目标。第二课建立于第一课的基础上研究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及一系列活动。不同的色彩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气氛,带来不同的心理影响和情感体验,色彩的正确运用可以使生活变得更有情趣!

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彩色的世界,当太阳挥洒着光芒无私地照耀着大地,我们接受到了阳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色彩,并在生活中建立了各种感受。初一的学生对色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因为早在孩提时色彩就深深扎根在幼小的心田。在生活经验中孩子们建立了对色彩的种种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又是朦胧的、感性的,因为色彩看上去虽然感性、难以捉摸,却是一门有理论并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学科。在已有的色彩前科学的基础上建立理性的认识是本课将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将似曾相识、似懂非懂的色彩感性认识升华为理论知识,必须架构起艺术理论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立体地感知色彩多方面的特点,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活动的参与热情。

设计理念: 本课在第一讲理性地分析了色彩来源、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并围绕着色彩基础知识进行了一系列反馈活动。第二讲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色彩理论基础上运用浪漫的手法多方面地探索色彩的情感特点与心理影响力,充分调动感官,进行观看色彩、品尝色彩、聆听色彩、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等一系列活动,在色彩知识与生活、艺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激发学生多方位的联想与开放性思维,培养具有时代感的审美能力。

本课精选了典型的配色方案为例图,配合色彩基础知识的讲解,打破了仅用色块讲解色彩的枯燥感。另外增加了色彩与味觉、听觉的连通,引领学生立体地认识色彩的多种面貌,增强了直观性与趣味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色彩的情感特点,色彩与味觉、听觉的连通。2.技能目标:借鉴抽象画的形式,尝试用色彩来表达情感。

3.情感目标: 感知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艺术中的表现,培养多元的思维和审美的眼睛。教学重点:了解色彩的情感由三要素共同决定,学会运用色彩来表达情绪、情感。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认识色彩多方面的特性。教学准备: 1.下发学练案

2.下发参考资料--色彩的多重性格特点

3.加入了橙色食用色素的凉开水一杯、橙色的橘子、橙色碳酸饮料一瓶、各种色彩的糖果及包装等实物。

4.Powerpoint课件

5.水粉、笔、纸张等作画材料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朗诵闻一多的诗歌《色彩》一诗,引发对色彩的感性认识。? ……

? 绿 给 了 我 发 展,? 红 给 了 我 热 情,? 黄 教 我 以 忠 义,? 蓝 教 我 以 高 洁,? 粉 红 赐 我 以 希 望,? 灰 白 赠 我 以 悲 哀,? ……

色彩和人类一样富有感情,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性格特点。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认识色彩的,那么同学们呢?

设计意图:由贴切的诗歌自然引发出学生对色彩的美好感情。

二、新授内容:

1.利用学生对色彩已有的感性认识,简单设问,激发兴趣。提问:说说你喜欢何种色彩,它给你什么感觉? 举例:我喜欢浅灰蓝色,它像淡淡的月光有一点点忧伤。举例:我喜欢浅蓝色,它像天空一样高远,幽静。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色彩,并且赋予这些色彩一定的情感,对色彩的喜爱可以体现自身的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设问非常简单,但是它唤起学生心底的声音,教师举例可以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使孩子们更自信地表达对色彩的喜爱及感性认识。

2.色彩的独特个性探究。

连一连,给下列色彩赋予相应的情感个性。学生分组合作。(发放学练案)选择做得较快的一组公布探究结果。

小结:每种色彩都有其独特的情感个性,这些情感往往是我们的生活体验对色彩的近乎相同的反馈。

对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白色、黑色等色彩简略介绍其联想、象征、运用、意义。

例如:绿色 联想——草原、森林、象征——和平、青春、希望 性格——清新平和、充满生机

运用——光波不长不短,调节视力、稳定情绪。色彩独特的性格特点,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加以有效利用。

设计意图:学练案的发放一方面促进同学间的合作探究精神,一方面考察学生们对色彩情感的共性认识是否敏锐。据统计,在我所教过的上千个孩子中有90﹪左右的探究结果与答案一致,这也可以说明人类对色彩的认识具有共性。

3.色彩多层次的内涵和意义分析。

当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映出奥运女孩林妙可身着红衣的可爱形象时,音频同时播出《歌唱祖国》的旋律。

设问: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唱《歌唱祖国》的女孩身着红衣的内涵和意义?学生探讨分析。

教师总结:鲜明突出、引人注意的红色在这里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红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色彩,我们总爱在喜庆的日子里用吉祥的大红色来装点我们的心情,让人感到温暖和幸福;其次,它的奔放热烈最能释放我们欢乐的情绪,在这个激情澎湃来之不易的日子里,热烈的大红色映着血染的风采又让人忍不住极喜而泣。所以奥运女孩此时一定身着红色衣裙,它浓缩了整个民族的心声。

色彩的性格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层次的内涵和意义。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场合而确定。

设计意图:为什么以红色为例?首先中国人对于红色有特殊的情感,其次红色对中国人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再次奥运女孩身着红衣的形象为世人所见证并感动着人们,但许多人还不能领会色彩会传递情感、意图。以最典型的红色为突破口提升学生对色彩情感的设计和运用的理解能力。

三、深入展开:

充分调动视觉、味觉、听觉等感官,通过品尝、聆听、观赏立体地认识色彩的多种面貌,感知它的魔力。

1.品尝色彩——色彩与味觉的连通。感知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不同的味觉暗示,了解色彩与味觉的连通在食品中被商家广泛运用。

活动:教师出示加入了橙色食用色素的凉开水,先让学生猜猜橙色水的味道?(认为是甜橘子味或带点儿酸)再问谁愿意尝尝? 任选两个同学进行品尝,品尝后让他们告诉同学什么味——原来没有味道(表情怪异)。教师用调侃的语调对品尝的学生说“你喝的不是橘子汁,而是加入色彩的水!”(同学们哄堂大笑,因为大家都上当了。)为什么没有味道的水被同学们认为是甜橘子味呢?因为色彩的作用——橙色使人联想起橘子类香甜的水果,让我们产生香甜并有一点酸的味觉幻想。(同时出示橙色的橘子和橙色水)强调:这就是色彩与味觉的连通。接着让我们一起品尝色彩,感受色彩与味觉的连通。

观看屏幕中的色彩辨别它带给你怎样的味觉感受。播放精心选择的味觉暗示很强的彩色图片给学生一一辨别。

小结:酸、甜、苦、辣……色彩与味觉的联通是人们的生活体验对味觉的一种暗示,这种联通被商家广泛运用于食品生产和包装设计上。

活动:出示橙色碳酸饮料一瓶,猜猜饮料的味道,并再次请学生品尝。品尝后说说味觉感受——甜的橘子味。教师加重语气:“其实你喝的——还是色彩。(同学们再次哄堂大笑,并充满疑惑。)课后请同学们看看标识:食用色素(色彩)、香料、糖等。商家借助色彩的味觉连通,调配出各种口味的食品,造成强烈的心理诱导,降低生产成本。”

实物直观展示:各种色彩的糖果及包装等实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色彩与味觉的连通在食品生产和包装设计中运用广泛。2.聆听色彩——色彩与音乐的连通。

聆听表示不同情绪情感的音乐,说说音乐的感觉并寻找与之相应的色彩。(大屏幕出现不同的色彩块面若干,点击屏幕依次播放音乐片段。)

《喜洋洋》(民乐合奏)——热闹、喜庆——大红色 《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悲凉、沧桑——深灰色 《风的色彩》(钢琴独奏)——轻柔、浪漫——粉紫色 《快乐的农夫》(钢琴独奏)——欢乐、明快——黄色或橙黄色 小结:听到音乐时脑子里出现与之对应的颜色叫色听。

设计意图:四段乐曲分别诠释了不同的情绪情感,由于具有典型性,学生们聆听乐曲时很容易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进而头脑里浮现出相应的色彩,形成听觉与色彩的连通。

3.观赏色彩——色彩可以诠释个性,表达不同的情绪感受。

通过对凡高、蒙克、杜菲作品的色彩三要素分析,得知色彩的性格情感由色彩三要素共同决定。

分析凡高作品的色相和纯度特点。色相黄、蓝运用较多,纯度很高,感觉激情热烈张扬……

分析蒙克作品的纯度特点。纯度较低,感觉郁闷不安…… 分析杜飞作品的明度特点。色彩明度较高,感觉轻松浪漫…… Powerpoint课件分页展示

小结:色彩的性格特点由色彩三要素共同决定。设计意图:凡高、蒙克、杜菲作品的色彩都有强烈的个性,选择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从色相、明度、纯度来诠释色彩三要素对情绪情感的影响非常贴切。所以在课件设计中将他们的作品分别做成三张幻灯片,教学效果很好。

四、作业练习、展示评价:(分步练习——由简单到复杂)1.练习一:用一种色彩表达某种情感或情绪。(简单的小练笔)例如:快乐、幸福、痛苦、愤怒、平静等

提示:在一种色相中加入黑、白、灰可以改变其明度和纯度,色彩的情感随之变化。技法:平涂 展示评价活动一 我的情绪你来猜? 观赏黑板上张贴的作业,选择两三张即可。分析其色彩三要素构成,猜测作者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由作者评价猜测者是否正确。由浅入深过渡:

教师示范、展示用几种色彩相结合,快速画出(或课前准备)一幅抽象画并讲解:人的情感情绪有时复杂而微妙,一种色彩不足以表现得出来,运用多种色彩相结合层次更丰富。

2.练习二:人的情感情绪并不单一,有时复杂而微妙,试着用几种色彩相结合表达出来。(借鉴抽象画的表达方式)

例如:痛苦中孕育着坚强和希望……

提示:笔触也可以表现情绪,落笔时随着情绪的变化进行轻重缓急的处理。技法:大胆表达,技法不限。下发参考资料——色彩的多重性格特点

红色 热情、热闹、革命、温暖、幸福、吉祥、危险......橙色 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黄色 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绿色 新鲜、平静、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蓝色 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紫色 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白色

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柔弱、虚无......灰色 谦虚、平凡、沉默、中庸、寂寞、忧郁、消极......黑色 崇高、严肃、刚健、坚实、粗莽、沉默、黑暗、罪恶、恐怖、绝望、死亡......抽象画欣赏和参考

将精选的抽象画分别进行色彩表达、技法笔触归类,在直观的艺术熏陶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PPT图例……)

作业展示评价活动二

1.我的情绪你来猜?观赏黑板上张贴的作业,分析其色彩构成,笔触处理,猜测作者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2.作者评价猜测者是否分析正确,阐述自己的意图。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为两层,先浅后深。可以根据学情进行调整。选择有个性的作业张贴,学生根据作业猜测作者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势必涉及到色彩三要素的分析,这样既复习了学习内容又增进了同学间的理解与交流。作者评价猜测者是否分析正确,掀起了最后的高潮。教学反思:由于课前进行了有创意、周密的教学设计,课内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途径和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有着饱满的情绪,和教师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色彩情感的探究中。经过多次实践本课的教学效果是突出的,特别是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立体地理解色彩的情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解决了重难点,完成了本课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我认为最大的亮点在于品尝色彩这一环节所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紧扣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笑声中获得知识。我也相信课后他们一定会看看食品饮料的成分标识,怕一不小心吃进一肚子“色彩”。在第二个作业练习环节,考虑到没有规范的随意涂抹虽然也可以表达情感,但作业的艺术性就会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一技法和眼界方面欠缺的难点,我将精选的抽象画分别进行色彩表达、技法笔触归类,用PPT进行展示和讲解,在直观的艺术熏陶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帮助学生完成技能目标。

本课对教材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进行了较多的拓展,将生活于艺术理论紧密结合。给教师以再次研究、发挥的空间可能也是苏教版教材的本意吧。

注:食用色素可以向蛋糕店买一些或要一些,几滴就足够了。王文燕 女 38岁 本科 学士学位 中学一级教师

工作单位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

近年所获奖励:2008年9月南京市美术学科教师基本功竞赛 一等奖

2008年12月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理论研讨论文 一等奖

2009年6月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 指导工作一等奖

第二篇: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 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高中组)《玉

石文化》

 

2009-12-17 浏览(774)【大 中 小】

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淮安市北京路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熊伟

邮编 22300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艺术,第一讲,《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玉器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髓部分,它不但具有艺术的审美价值,同时,具有一个民族精神内涵和寄托。本课通过对玉石的历史介绍,使学生对玉石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积淀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玉石的赏鉴和玉石文化的浓厚兴趣,提高其审美水平和丰富其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玉器鉴赏的一般方法,了解玉器的历史,理清“玉文化”在历史上所包含的内容的脉络,从而对古代玉石艺术做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做到初步了解玉石的常识;课堂上通过简短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玉器的艺术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教学充分体现美术的学科特色;使用分组教学,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竞赛激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提出课后知识拓展,有利于知识的实践和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对玉石精品的欣赏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传统的玉石艺术的历史,知晓古代的“君子比德于玉”和民间的吉祥文化,从而以“扬弃”的态度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

玉器是珍贵工艺品,学生平时不易直接接触到。而玉器艺术最繁荣的时期,距离现在年代很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生活环境,难于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教学中对作为工艺品的玉器本身审美的品鉴和对古代社会的礼制、民俗做一些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四)教学方式

通过模拟“鉴宝节目”方式和实物的展示,以激发学生对玉石品鉴的兴趣。使用多媒体使学生对古代著名玉器的鉴赏做一较深入的体会,在视频欣赏中初步了解品鉴玉器的方法以及玉器的审美价值。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进行自学、分组讨论、竞赛激趣,了解“玉文化”的历史。进一步对影响中国传统精神的玉器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有关于玉器的知识,(如果有条件)准备一两件常见的玉石首饰

2、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玉器的欣赏,汉代贵族生活影片的片段,红楼梦有关通灵宝玉的片段;图片:器形品鉴类,玉器造型风格类,礼器类,吉祥图案类),玉石物件实物和一杯水

3、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组安排一个组长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置环境:黑板上写上“鉴宝”,在讲台上摆上四个锦盒内装玻璃、塑料、好的印石、玉器雕刻器物,上盖黄色绸布。

同学们!今天,我们搞一个“鉴宝”活动,猜一猜,这黄绸布底下盖的是什么? 好!请大家辨别一下,分别是什么制作的?(揭开布展示给学生看)可以每组派两个上讲台认真辨别,可以触摸。(每组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往往印石和玉学生分不清。现在公布答案,同学们,为什么很多同学辨不清印石和玉呢?!因为玉本身就是石头,那么,什么样的石头被称为玉呢?(学生看书回答)

“玉,旧指“石之美者”,近代分为软玉和硬玉,软玉是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的材料。硬玉专指翡翠。其余玛瑙、绿松石、孔雀石、岫玉等,一般统称为玉石,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玉”

老师展示和田玉、翡翠、岫玉、玛瑙等实物饰件

图一 和田玉如意 图二 翡翠弥勒佛

图三 岫玉手镯 图四 玛瑙聚福挂件

材质的鉴别方法:(屏幕文字展示)水鉴别法:一滴水滴在玉上成露珠状久不散开为真 手触摸法:用手摸或用面颊试,冰凉润滑为真

视察法:将玉器朝向光明处,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为真 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无则为假

(学生现场尝试鉴别玉石的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对玉是比较陌生的,首先搞一个小活动,使学生产生兴趣,同时存在一定的疑问;而实物的展示和触摸,初步感受材质魅力和了解玉材的辨别方法。这样,就有继续了解的欲望。创设一个情境往往是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品鉴欣赏

我们要评鉴一个玉器,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一个短片。(视频播放玉器的欣赏)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补充:(屏幕文字展示)

鉴赏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看玉质,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器至关重要,如质地、色泽、致密度、绺裂、玷污等等都是玉材等级的重要因素;二辨造型,造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是由玉器用途及玉坯形状决定的,其大小比例要适当。与其造型匀称而不呆板,均衡而有稳定的才是美的作品;三鉴纹饰,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其美丑容易为人察觉、感受。它服从于玉器造型的需要。玉器纹饰要看结构、章法、繁简、疏密等处理。好的玉器纹饰应该章法有条不紊,统一而和谐;四析工艺,就是分析将玉料变为玉器雕琢的工艺。凡玉器雕琢利落流畅、娴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较美的,反之,雕琢呆滞纤弱,拖泥带水。五品艺术,艺术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凡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都是艺术美的表现,反之,貌似神异,一味模仿则大为逊色。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除了玉的材质本身具有一定审美特性外,器型是玉器的主要的审美。我们来分析一下器形的审美形式,(展示器形美的范图)

对称 稳重 大气

均衡 灵秀

均衡 稳妥

对称 反复 敦实

生动 比例 适当

对称 反复 精致

对称 反复 节奏感强 精美

对称 精美 生动

对称 器形雄浑 纹饰 精美

学生从图片中总结美的规律,老师做适当的引导。(师生问答,图片展示审美评价)老师做一个完整总结:

1、对称与平均,主要是指起舞的造型和装饰花纹,不是成对称状,便是成平衡状

2、稳妥和比例,是指器形在视觉上是稳妥的,比例主要以“黄金分割”的比例是最美的

3、反复与节奏,在玉器上,器形的局部或纹饰上的反复重复和渐变。

设计意图:从玉材辨析到玉器的鉴赏再到玉器器形的审美,把焦点集中在本课第一个教学重点上即玉器的审美上,使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欣赏,小组讨论总结玉器的鉴赏一般方法和玉器的审美法则,在轻松的学习探讨中牢牢把握学生的注意力。也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统观我国古代玉的发展史,在审美追求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回答)

一种是追求玲珑剔透的华丽之美,另一种是突出玉的天然材质,追求至大至高的朴素之美

老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运用玉器审美的法则欣赏并且讨论

龙凤玉佩

曾侯尊盘

镂雕龙凤玉壁

素面玉琮

剑形玉圭

良渚玉璧

龙凤玉佩是古人系冠的帽带,其作用就是标志着男子已经成年了;剑形玉圭、素面玉琮则是国君贵族的祭祀器物和代表权力,都带有一定的象征的意味。

请同学们说一些有关“玉”的成语和典故,并请加以解释,(学生分小组比赛形式进行)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守身如玉”比喻贞操、节义 “金科玉律”指不可变更的法律,象征着权力

“化干戈为玉帛”象征着和平“玉成”比喻助人成功

“玉洁冰清”“抛砖引玉”“金口玉言”“玉不琢不成器”“玉树临风”用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和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欣赏提升到宏观的风格上的品评,从而引出了本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玉的文化内涵。运用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活动中引发他们的思考。

三、探讨文化内涵

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玉器的历史。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不同时代的“玉”在人们生活中其价值和功能的演变,看书P5---P7 学生分组将答案写在纸上,实物投影展示,全班同学评价

老师展示结果(屏幕文字展示)

旧石器(打制)——“石之美者”——装饰或祭祀(实用)

新石器(磨制钻孔)——材质和器形的发展——财富、权威和精神的象征超过实用

(良渚文化)

夏商周(俏色工艺)——选材、因材设计——礼器(权力的象征)装饰品(实用)东周到两汉————工艺高超,“汉八刀”——“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

不离身”(精神和道德规范)

两汉以后——玉材来源不断扩大,治玉技艺有很大提高,——保留其珍宝性 由此可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玉的质密、声悦、色美、温润,不但使人们喜爱它,敬它,而且灌注于玉器之中以精神内涵,总是把它和最宝贵、最美的人和事物联系在一起。玉的审美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习俗有很深远的影响。

设计意图:一种文化必然有其历史渊源,了解了玉石的发展历史,对玉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并进行列表归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中国的“玉文化”历史悠久,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所知道的古代有关于玉的故事,谁能给我们讲一讲 “完璧归赵”(学生讲故事)这里所讲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玉在人们心中珍贵,正所谓“价值连城”。玉文化主要分为:

1、贵族的“礼器”

2、文人的“比德于玉”

3、民间吉祥文化

1、贵族的“礼器”和权力的象征:“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自秦始皇制玉玺为皇权的象征,历朝历代沿用。

学生欣赏、谈论礼器的审美倾向(屏幕图片展示)

老师归纳 “庄严 神圣 大气 威严 华丽”

苍壁 黄琮

青圭

赤璋

白琥 玄璜

唐太宗玉玺 乾隆玉玺

2、文人的“比德于玉”

刚才我们了解了玉的发展历史,在东周到两汉时期,“君子比德于玉”,请问具体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粟,知也;垂之好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实际上用玉的特性去比喻君子的德行,合乎儒家的做君子的道德规范。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为尊,由此,玉文化已融进中国人的血液里了。三代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之说,当时佩玉是一种习俗。

3、民间的吉祥文化(视频“红楼梦”有关宝玉发癫摔玉一段)

充分说明玉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资料,请同学们说一说所知道的有关吉祥图案中国吉祥图案的寓意最大的特点是用了谐音和象征。如:福(蝙蝠)在眼前(钱),连年(莲)有余(鱼),辈辈(背背)封侯(猴),福(蝙蝠)增贵(桂)子等等,同学们,猜一猜,以下图片上的玉雕隐含什么意思?(屏幕展示图片)

学生抢答,出示答案,老师讲解。

连年有余 玉财神

五子闹佛

福禄寿 三阳开泰

设计意图:在这一段重点涉及玉文化的积淀,通过讲故事、赏图片、看视频,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审美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a)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一起对祖国的玉石文化做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欣赏了大量的玉器的图片,初步认识了玉器的欣赏方法以及审美功能。在当代科技水平发达的时代,制玉的工具和技术非常先进,使得玉器造型的创意则更显得珍贵,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经常到玉器店、博物馆多看多品,是自己的审美水平得到提高。

(七)、教后反思

1、美术鉴赏课如何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使学生了解美术知识和获得相应的鉴赏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实际上,只有合理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才能真正达成教学任务。

2、课前学生预习和搜集资料是非常必要的,学生更容易提出问题也更容易理解知识,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3、玉器对学生是比较陌生的,本课设计了一个电视节目模仿秀的活动,较容易的激发学生对玉石的兴趣。

4、在本课教学中,真正的教学难点是对玉石的品鉴,而知识性的东西,学生自学是能胜任的。所以,重点教学放在玉的品鉴上。

5、对玉器的鉴赏是一门极深奥的学问,需要相当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赏玉经验,这对于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另外,玉器的品鉴需要多看多触摸,感性认识极其重要。但玉器的贵重,不可避免的成为妨碍人们对其近距离接触的因素。所以,学生的课后拓展(建议学生玉器店、博物馆多看多品,使自己的审美水平得到提高)是知识内化为一种自身素养的关键环节。

第三篇: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 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中学组)《打

开的喜悦》

 

 2009-12-7 浏览(3539)【大 中 小】

 苏少版第十五册第六课《打开的喜悦》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中市第一中学 赵霞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少版第十五册第六课内容。本课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立体贺卡的制作方法,学习将平面的纸张,运用一定技法和辅助材料制作成立体贺卡,将它们赠送给父母、老师或同学,让它们打开后呈现奇妙的立体图形,产生令人惊奇的喜悦,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传递美好的祝愿。其中立体贺卡设计构思与利用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是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的两个基本环节。学生们通过了解自制立体贺卡的种类与意义、形式与外形来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和立体构成知识进行贺卡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在版面布置上,教材第24页介绍了贺卡的种类和意义。这些贺卡有印刷的,也有学生自制的,造型简洁、新颖,主题明确,形象优美,体现出浓浓的艺术情趣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教材第25页主要介绍了切割、折叠和组合等制作立体贺卡的不同方法,以及同一件作品由于打开角度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形象,教材第26页和第27页介绍了几件由学生制作的模拟不同物象的立体贺卡,让学生明确立体贺卡的趣味就是在展开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意想不到的立体形态,从而给人以惊喜。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初步的平面设计和立体制作能力,且普遍对动手制作兴趣较浓,而各种不同类型的贺卡又是他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内容,是联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这对于处在十四五岁、乐于交往的中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但他们对立体贺卡的创意设计方法,以及如何巧妙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性来制作富有情趣的立体贺卡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对立体贺卡作品的欣赏评析、师生的互动,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感受立体贺卡作品之美的同时,逐步了解和掌握运用彩色卡纸和其它不同材料进行立体贺卡制作的要点和难点,使其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形式美感和艺术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制立体贺卡的种类与意义、形式和表现手法,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独具个性的作品。

2、通过运用彩色卡纸和其它辅助材料制作一件以“感恩”为主题的立体贺卡作品,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和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感受立体贺卡作品的形式美、材质美和色彩美。

3、培养学生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对待父母、老师和同学,学会用美术的方式与周围人交流沟通,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立体贺卡的特点,感受它的艺术美,利用合适的材料进行立体贺卡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难点】: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综合运用各种材质的不同色彩、质感和肌理,创作出新颖有趣、独具个性的作品来。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双面胶、绘画工具、彩色卡纸、毛线、羽毛、钮扣、彩带等。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教师自制立体贺卡作品。【教学方式】:

情境法、谈话法、观察法、探究法、比较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课前选择几种不同材料,用各种不同技法精心制作一张巨大的立体贺卡,将作品包装后带进课堂,故作神秘地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那现在老师就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来帮老师把这件礼物打开。”学生上台从包装纸中取出贺卡并展开,上书:“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健康快乐!”教师请同学说说刚才在贺卡打开的刹那,自己内心是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惊奇、喜悦、兴奋!”

教师适时引出课题――《打开的喜悦》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自制的立体贺卡作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角色,整体感知立体贺卡的艺术魅力。

二、探究活动一:自制立体贺卡的种类与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在哪些情况下,你会送卡片给你周围的人,比如亲人、老师或同学?这些卡片可以传递我们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根据不同的时间和情境,我们可以分别送祝福卡、感谢卡、致歉卡、友谊卡等,它们能够传递我们的友谊、亲情和美好的祝愿。

2.市场上有很多印刷精美的贺卡,但我们为什么还强调要自己设计与制作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就像印刷品与艺术品原作不能等同一样,我们自己的设计也许从外观上不如买的精致,但作品中留有我们的智慧和情感,而在制作过程中也锻炼了我们的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境下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贺卡来传递我们的情感,认识到自制立体贺卡的意义与价值。

三、探究活动二:自制立体贺卡的形式与外形

1.教师请全班同学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想一想并动手试一试:如果用这张纸做贺卡,可以用哪些不同的形式让这张平面的纸变得立体起来?

学生动手尝试,并请几位同学展示自己探究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件中相关图片并小结:

立体贺卡的形式主要有二折式、三折式、对折式、台历式、像框式和开窗式等。

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从贺卡的整体外形上来考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创意构思? 请学生上台画一画自己所能设想到的贺卡外形。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件中相关图片并小结:贺卡外形主要可分为规则形和异形,规则形如横长方形、竖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菱形、心形,异形如树叶形、花朵形、鞋形、房形、葫芦形、卡通动物形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观察发现立体贺卡的几种主要制作形式和外形设计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后面的设计奠定基础。

四、探究活动三:自制立体贺卡的材料与技法

1.启发学生思考:除了以彩色卡纸做底板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辅助材料来装饰我们的作品?

学生回答:有毛线、羽毛、钮扣、包装纸、彩带、吸管、珠子、树叶、海绵、泡沫、植物种子、废旧画报等。

请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材料,说一说材料有什么特性,可以用来做什么。2.请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说说立体贺卡的制作技法,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补充并适当演示,主要技法有:切割、折叠、剪贴、绘画、卡接、插接、编织、镂空、镶嵌、拓印、立纸条等方法。

3.学生观察教材第25页中三种不同方式对纸张进行切割和折叠而成的立体形态作品,让学生对照成品图和制作图说说全切线、半切线以及峰线、谷线的不同意义。

4.动手试一试:除了这三种外,你还能运用同样的制作原理画出其它形式的底图并切割折叠出不同的立体形态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材料与制作技法的思考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扩展,综合运用多种不同材料与制作技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避免与他人雷同。

五、探究活动四:自制立体贺卡的创意要诀

通过教材第26页鞋形贺卡与房形贺卡以及其它几件同龄学生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总结出作品创意的六大要诀:

1.加一加。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会有什么结果? 2.减一减。在这件东西上减去些什么,会怎么样呢? 3.变一变。改变一下大小、形状、颜色等,会怎么样?

4.联一联。由这件东西能联想到另外的哪些东西,有哪些共通之处? 5.代一代。有另外什么东西能代替这样东西吗?

6.反一反。如果把一件东西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颠倒一下,会有什么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同龄人作品的欣赏以及对作品创意方法的总结提炼,让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为学生的灵感来源提供了具体操作可行的方法。

六、探究活动五:自制立体贺卡的制作步骤

以教师自制的立体贺卡作品为例,让学生猜猜老师是按照怎样的步骤制作出来的?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制作步骤: 1.构思起稿,确定主题内容; 2.设计结构,安排图形文字; 3.选用材料,精心描绘制作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明确构思的重要和全局观念,在有了整体设计方案后,再有条不紊地进行后面每一环节的制作。

七、明确作业要求,学生设计创作

结合学校近期开展的感恩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回想自己身边有哪些值得自己感恩的人,设计制作一张立体形态的感恩贺卡送给他(她),要求:

真——真情投入; 巧——构思巧妙; 精——工艺精致; 美——造型优美。

同时配以歌曲《感恩的心》作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学生作品虽然不可能都达到这么高的要求,但通过明确要求,至少让学生知道怎样的作品才是好的,真之所以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生只要在制作过程中怀着感恩的心情真诚投入了,那就已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了,制作技法倒在其次。

八、学生作品展示交流与评价

将制作好的部分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及时展示,请作者介绍自己的创意构思,其他同学对其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创意、造型、色彩、材料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竞赛评奖的方法,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造型奖、最佳色彩奖、最佳制作奖等,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解说,对别人作品的客观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彰显了他们的个性,使他们获得了作品完成后的成功感和愉悦感,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强化美术学习兴趣都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九、拓展延伸

1.课后请学生将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送给值得自己感恩的人,设想当对方打开贺卡的那一瞬间充盈在心间的感动与惊喜,自己也会收获一份期待和快乐的。

2.提醒学生要经常关注自己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来进行美术创作的材料,并注重平时的收集积累。要求学生做到多看、多想、多收集,这样上课时既能有充足的制作材料,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将废旧物品转化为精美的艺术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课堂上的学习成果运用到生活中去,让美术作品成为人与人之间表达情感、传达祝愿的载体,学生会深刻地感悟到美术的价值和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更加热爱美术,热爱用美术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从司空见惯的平常事物中发现不同材质的价值和美感,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来,提高学生收集美术材料的意识与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由课题《打开的喜悦》可知,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可以打开的立体贺卡的制作方法,但本课的教学设计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技法的训练层面,而是让学生在探索实践立体贺卡制作基本知识和技法的同时,不忘另两条线索的同时展开,并贯穿课堂始终,一条是情感线,一条是创意线。贺卡是联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承载我们各种情感的载体,有了感恩之情的依托,在进行立体贺卡基本技法制作的同时就蕴含了浓浓的人情味,学生就有了真心的投入。另一条创意线则是通过与各个教学环节的融汇交叉而体现出来的。本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按“激趣导入——自制立体贺卡的种类与意义——形式与外形——材料与技法——创意要诀——制作步骤——设计创作——交流评价——拓展延伸”的线索逐步展开,在每一环节中,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去感受,去发现,发展其创意思维能力,避免与别人的雷同,凸显自己的独特思维和个性,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原理举一反三,激发出创意无限。

作者简介:

赵霞,女,1998年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邮编:212200 附:部分学生作品

第四篇: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小学组)《蔬菜的联想》

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小学组)《蔬菜的联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第十一册第5课。教材分析:

本课以蔬菜作为材料制作造型,在学过《蔬菜

(一)》、《蔬菜

(二)》、《买菜》三课的基础上,以自然形态进行的组合插接为主,适当采用切、割、挖、刻等方法,在制作中训练学生观察、理解材料自然形态特点及巧用材料形状颜色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和想象思维能力。

学生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想象能力较为丰富,会逐渐出现对美术极为爱好的个别同学,这些学生无论在造型上、色彩、构图、工艺上都有自己独特见解,该年级段在欣赏上对一些美术家的故事特为感兴趣。《美术课程标准》强调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通过本课的学习,开阔视野,丰富想象,让学生赋予蔬菜新的生命,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让学生了解各种蔬菜的特点进行自由联想,使学生掌握蔬菜造型的设计知识和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谈话、回忆、欣赏、教师示范、制作、展评等方式养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得的情感,善于从生活中体验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根据各种蔬菜的形状、颜色进行自由联想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蔬菜进行制作,作品形象、生动,学会用削、剪、插、刻、接等方法来制作。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示范作品、蔬菜、刻刀、牙签等。学具:蔬菜、水果、刻刀、小钢勺、彩泥、大头钉、牙签等。教学过程:

一、直入主题

“你们都喜欢吃蔬菜吗?”

“老师也很喜欢吃蔬菜,因为它们不仅营养丰富,还可以用它们来做变变变的游戏。” 实物出示:卷心菜、辣椒的造型。

先出示反面。

“认识这个是什么吗?”

“老师就用它来做变变变的游戏,看(把有造型的一面转过来)!” “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范例展示,更具直观性,让学生再次观察蔬菜的形状,再突然变成一个形象,开拓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导入课题。】

“我们用丰富的联想,就变出了如此有趣的造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蔬菜的联想》。

板书课题。

二、欣赏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造型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一边看一边想,这么有趣的造型是怎样做出来的。”

1、插接

2、拼摆

3、挖、刻

4、利用蔬菜特点添加

每出示一张让学生总结:

1、是用什么蔬菜联想的;

2、利用蔬菜的什么特点来做的;

3、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的;

【通过欣赏提出疑问“这么有趣的造型是怎样做出来的?”让学生有目的的欣赏蔬菜造型作品的创意,了解蔬菜造型的特点,确立本课探索研究的主题,为下一步做好铺垫。】

三、示范

“现在老师这儿有个茄子,可以做什么呢?”

“看老师是如何把它变成企鹅的。中间削掉一块,它的肚子就出来了;用刀削出它的翅膀;把刚才削下来的皮做成小脚;加上眼睛,最后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一只可爱的企鹅就诞生了。”

【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掌握美术创作中的技巧。如何利用好蔬菜的颜色和外形特点、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制作,通过示范,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是使学生获取制作方法、步骤的重要一环,做好这一步,本课的难点就得到了解决。】

“茄子只能做企鹅吗?还能做出其它的造型吗?”

【通过活动,体会同样的对茄子进行“改良”,产生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从而体会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多样的,促进学生思维多向性的发展。】

“其实,我们把蔬菜做成一个造型并不困难,重要的是要用我们聪明的头脑去发现、去想象、去创造,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同学们有没有亲手做一个的兴趣呢?”

四、制作

(课件演示)作业要求:

1、注意用刀安全;

2、除了用蔬菜制作,还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创意。

3、作品可以用一种或多种蔬菜组合而成。

4、可以互相讨论、合作。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有好的创意及时表扬。

【作业,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环节。教师依据不同学生、不同材料提出好的建议,不仅使作品更加完美,而且有助于美术技能的提高。通过制作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解决本课的难点。】

五、展评

1、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发表看法。

【让学生自己对作品进行点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判断、概括能力。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六、总结

“这节课大家都能积极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展开想象,把最平常的蔬果制作出了一件件有趣的艺术品。每个家庭的厨房里都有很多的蔬菜,你可以把今天学的知识、收获与家人一起分享。”

七、拓展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

“有兴趣的同学,你们回去以后也可以想一想,试一试,你们一定会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五篇:AAA美术教学设计《相同图样排排队》(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相同图样排排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省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四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本课的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通过大量图例的欣赏,引导他们发现二方连续多种排列方法和表现手法所呈现的装饰美感。二方连续直观的排列规律和基本形式便于学生发现,并通过欣赏、练习、纠错的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二方连续纹样就是一个或多个大小、形状、色彩相同的图样,向左右或上下一字排开。本课创作表现的方法以画、剪、实物拼贴和印为主,易于学生操作,学生均能寻找到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并在操作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拥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从而提升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周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心理阶段,对排列有序、充满节奏感的二方连续已具有初浅的表象,因此对学习内容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并激发浓厚的兴趣。再者,他们已经通过一年的学习,掌握了最简单的画、剪、拼贴、印等表现技能,这一切都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据。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通过图例的欣赏和日常生活的回忆,感受二方连续图案的排列方式和装饰美感。

操作领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二方连续纹样。情感领域:在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思、组合、创意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认真细心的态度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二方连续的基本形式和多种排列方法。【教学难点】富有个性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课件、公鸡和花朵图片、颜料及各种实物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欣赏激趣

1、(点击媒体出现画面)从这几位小姑娘的身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比较并发现:形状、色彩都相同,并排成一队。

2、看到模样、色彩都相同的小舞蹈家们排成了一队,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欣赏并发现:很整齐,很有秩序。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舞蹈演员整齐划一的动作、服饰、发型,创造出一种整齐美的情境,通过这一动画画面让学生发现整齐是一种美的形式,并观察到相同图样排排队的排列规律,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学生的学习期待被唤醒,为下面学习二方连续作了相应的铺垫。)

3、整齐就是一种美。象这种色彩、形状相同的图样,一个一个地重复有规律地排列,我们给他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相同图样排排队。这里的图样指的是谁?

二、观察生活 感受纹样

1、生活中你们见过这种相同图样排排队的现象吗?师相机点击媒体

2、这里的图样指的是什么?我们在欣赏中发现图样可以是哪些形象? 学生观察发现: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花卉……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相同图样,并由此观察发现图样可以是动物、植物、花卉、几何形等构成,拓宽学生视野,并为他们创作的丰富性进行预设。)

3、你们可不可以在课堂上找到它们的身影?

——顶灯、窗户、地面、桌椅、衣服的纽扣、衣服上的花纹……

4、原来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相同图样排排队的身影,看到了这么多排排队的相同图样,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师生交流并发现: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整齐了。(预设:二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回答不上来,教者相机引导如下:假如去掉我毛衣上的这些花纹,毛衣还有这么美吗?花纹让毛衣变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在形象生动的视觉认识的基础之上,了解相同图样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让学生真正了解艺术源于生活,艺术美化生活的道理。)

二、动手操作 自主体验

1、老师出示公鸡图样,指名生在黑板上给他们排排队。

(现场采访学生)能告诉老师你排的时候注意了什么吗? 学生发现:应该注意排排队的图样大小、形状、色彩都必须相同。

(设计意图:采访这一环节的设计,强调相同图样排排队的排列规律,并在纠错中,让学生形象直观的发现图样的大小、颜色、形状必须一模一样,突出教学重点。)

2、除了横着排,还可以怎么排?再请学生上台排列。学生排列后发现:还可以有竖向排列、斜向排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发现二方连续不同方位的排列方法。)

3、如果在刚才的图样中再加一个图样,让两个图样组合成一个新的图样,你会怎么排呢?这里的图样指的是什么?

4、还可以再加图样吗?指名生演示和(分学习小组,每小组桌上放一个篮子,篮内放各种图片)组内自由排。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拼摆纹样和雪花片时,自主发现二方连续排列方式的多样性,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对二方连续构成规律的认知。)

5、象这样用相同图样向上下或左右有规律地连续重复排列起来的图样,在我们美术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二方连续”(板书 二方连续),我们来看看它还有哪些排法?(点击媒体 演示构成方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美术术语,丰富学生的美术内涵。)

5、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二方连续纹样,老师也想设计一个呢!(用雪花片印)。(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示范,顺势引出二方连续的表现方法,既巧妙而又自然地衔接下一环节。)

四、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1、小朋友们看到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设计的? 学生观察发现:印的方法。(设计意图:老师的适时示范,为学生的大胆表现起到了激励作用,同时直观展示了具体的创作表现方法。)

2、小朋友们,想想看还可以用什么不同的方法设计出相同的图样呢? 学生交流发现:画、剪贴、实物拼贴、描画等方法。

3、指名生到讲台前演示二方连续的剪纸方法,发现纸多次重叠后可剪出多个连接着的二方连续纹样和多个分开的单独纹样。

4、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画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用了哪些设计方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讨论、交流、欣赏,发现二方连续创作的多种表现方法及表现质材,多渠道打开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的创作拓宽了思路,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化作品的创作提供借鉴。)

五、开拓思维 创新表现

1、请同学们当一回小设计师,课桌上的信封里,有请我们小设计师们设计的产品,同学们选好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设计。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尝试装饰日用品,通过活动具体感受艺术美化生活的意义,并学以致用。)

2、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设计?设计什么图样?

3、交流:说一说你的构思?(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学生的想法得以相互借鉴,产生新的整合和激变。)

4、色彩要求:色彩鲜艳、协调。

六、展示作品 师生同评

1、学生作品展示

2、欣赏并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喜欢?最喜欢作品的哪一方面?(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进行创作的拓展,引导学生从创意和色彩两个角度进行评价,进一步引领学生用美术的眼光进行审美评价,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七、课堂延伸

1、让我们为这些优秀的作品来一次热烈的掌声。师引导鼓掌,掌声的节奏由快到慢重复进行。

2、你发现了什么?这是谁在排排队? 学生倾听发现:是相同的节奏在排排队。

3、生活中,不仅有相同图样排排队的现象,还有相同节奏排排队的现象。课后同学们再去找一找,看看在其他地方还有哪些排排队的现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排排队现象随处可见,排列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并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此激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享受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后记:

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让新的教学理念得到很好的落实体现。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可以说,这是一节内容丰富、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其中有两点设计较为成功:

一、营造了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

本课教学活动在引导学生充分观察、感受生活中的二方连续纹样的形式美以后,预设了两个层次的自主探究二方连续排列方法的活动。如:活动

一、通过学生自主排列单个的图样,在操作体验中发现二方连续纹样的形状、大小、颜色必须相同。活动二:通过老师的引导,加进一个或多个纹样组合成单位纹样进行重复排列,由此发现一个单位纹样还可以由两个或多个纹样组成。就这样学生在老师营造的宽松学习氛围中,通过反反复复的排列、比较,真正理解了二方连续排列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叩开学生的艺术心门,让他们的形象思维得以展开。这一探究活动的成功在最后个性纷呈的作品中得到呈现,同时这一活动也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理念。

二、激发了创新设计的浓厚兴趣。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感悟,获取最初级的设计体验,真正感受到艺术美化生活。课前,我将作业纸剪成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如:盘子、裙子……,请学生来做一做小设计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日用品,并对它们进行装饰设计。活动结果显示这一活动是最经济实惠的,它不仅内化了学生的各种收获,还较为成功地使之外化,学生由始至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他们的心情一直沉浸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之中,有效地为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经验、和艺术表象的储备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发展空间,稳步提升了他们的设计意识。

下载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word格式文档
下载0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乙醇的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乙醇的教学案例获奖作品 株洲市九方中学 邓文莉 李维 新课程中强调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尤其在文理分科以后文科学生很少有接触化学的机会,相对旧人教版教材而言,有机部分也放......

    落花生教学设计参赛获奖作品

    《落花生》教学设计 金太阳学校:袁璐璐 一、教材把握: 教材简析: 精读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美丽的鸟》 课时:1课时 类别: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鸟的结构,用各种形式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2、情感:让学生感受鸟的美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156)

    第三课画感觉(一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认识自己的各种感官,了解自己的感知能力。 •学会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画出冷、热、湿、凉爽、安静、痛、痒等感觉。培养学生的表......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124)

    8、什物拼贴 一、课程概述 本课是苏教版课程标准美术教材第三册中的内容,涉及【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具有很强的表现性与应用性。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110)

    第13课 做做虾和蟹 教学目标: 根据自己创作的虾和蟹的形象,以小组合作的的形式,设计、编排简单的童话故事,采用各类材料制作头饰、面具等道具,自配音乐,模仿虾和蟹的动作,表演童话......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一就一年级《美丽的印纹》一课,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与一般教学环节。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111)

    第13课 做做虾和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游戏的方式,营造故事氛围,让学生设计、制作、表现奇特的虾和蟹。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大胆想象,用彩笔勾画出虾和蟹的形象,并能联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