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彧《认识米》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米》
陈彧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科书第64例
5、试一试及第65页想想做做1至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学具和教具: 1米长的粗绳、米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生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厘米。
生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师:你会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吗?量物体的长度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将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物体的一段,另一端指向几就是几厘米。注意直尺要放平,不能斜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米
(1)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对厘米的知识掌握的不错。现在就请同学拿着自己的直尺来帮老师量一量黑板的长度。
指名学生上台量。学生拿着直尺往黑板上放,犹豫半天。师:你怎么不量呀?
生:黑板太长,直尺太短,不好量。
师:是的。看来仅仅学会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像黑板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米。(板书课题)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板书:m)
/ 3
(3)出示米尺。
今天陈老师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米尺)它的名字叫米尺。知道它为什么叫米尺吗?因为它的长度是1米。1米可以写成1m。2.感知1米有多长
(1)师:1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将自己准备的1米长的绳子拿出来,跟身边的物体比一比,也可以站起来跟自己的身体比一比,同桌互相合作。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师:请把你测量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3)然后,教师指名学生汇报结果。生1:1米大约有5支铅笔长。生2:1米到我的胸口。
生3:两张课桌拼在一起大约长1米。(4)师:张开双臂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
同桌一人比划,另一人用绳子量一量是否标准。然后,互换任务。(5)师:仔细观察,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指名学生回答。3.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初步质疑。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
师: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教师出示木制米尺。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在米尺上看到了什么? 生:刻度线、数、cm。
师:你们知道米尺上的一格表示多长吗? 生:1cm。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5厘米、10厘米、15厘米、„„、2 / 3
100厘米。
(3)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4、用米尺量
师:现在我们有了米尺,你能帮老师量出黑板的长度了吗?
指名学生上台量一量,学生量至1米处,用粉笔画上记号,再接着量。小结:引导学生说说在用米尺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做记号)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量出教室的门大约高几米?
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引导其他同学观察他是如何在1米处做标记的。(用手指按在门上)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一下,再用米尺量一量。(引导学生沿着地板砖中间的缝隙量)学生小组分工合作,然后汇报结果。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一开始,我先是带领着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为下面认识米做铺垫,同时也渗透了厘米和米的联系。由用直尺量黑板引出更大的长度单位——米。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米的必要性。之后,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米,初步形成了1米的长度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用米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 3
第二篇:认识米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米>>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78~80页,信息窗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体会测量的不同方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体会1米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量一量将1米转化为具体的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认识米,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换算;进一步体会测量的不同方式。难点:体会1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突破:继续创设阿福做新衣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米和厘米的关系;通过实际测量1米有多长和寻找长度是1米的物体,建立1米长度的表象。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米尺、主题图。
学生准备:米尺。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因为老裁缝和小裁缝一拃的长度不一样,所以给阿福做出来的新衣服不合身。老裁缝决定为阿福重新做一件新衣服。这一次,老裁缝吸取了教训,不再用拃来量了。他找来一根尺子,用尺子为阿福重新测量。但是,在测量时,老裁缝和小裁缝出现了分歧。
他们为什么出现分歧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设计意图:创设连续的情境,以出现分歧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认识1米。
(1)出示米尺。
教师:故事中的老裁缝就是用这样的尺子为阿福量新衣服的。(让学生也拿出准备的米尺)大家观察这根尺子,每一个大格是多长?
学生:1厘米。
教师:老裁缝从0刻度开始量,量到衣服的另一端对齐了“100”这个刻度,小裁缝说是100厘米,可老裁缝说是1米。他俩谁说的是对的呢?(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学生议论。
学生:1米就是100厘米。
教师:对,1米=100厘米。“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m”表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两个裁缝的分歧引出米和厘米的关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2)1米有多长。
利用手中的米尺,用手臂拉一拉,看看拉到什么程度是1米。找一找,量一量,看看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米。
学生寻找和测量。
(3)利用米尺,量一量教室有多长,有多宽,教室的门有多高,黑板有多长。学生实际操作。
三、自主练习。(教材第79页“自主练习”)
1、第一题: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2题:可以怎样量?
(1)用拃可以测量哪些事物的长度?先让学生独立选一选。
说说你选择的结果。
为什么测量教室的长不用拃呢?
学生:教室的长比较长,用拃做单位太短,测量起来比较麻烦。
(2)用步可以测量哪些事物的长度?
说说你选择什么,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小结: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当的单位。
(3)学生用选择的单位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和凳子的长。
3、第3题:怎样测量乒乓球台的长?
(1)你打算有什么测量?
学生1:用步测量。
学生2:用拃测量。
学生3:用尺子测量。
学生4:用铅笔测量。
„„
(2)教师:如果用步测量,说说你怎样测量。
学生谈自己的测量过程。
教师:用步、拃或铅笔等物体测量,必须首先知道一步、一拃、一枝铅笔的长度,再实际测一测,用了多少步或多少拃,或用铅笔量了多少次,最后根据每次的长度和次数算出总的长度。
引导学生说怎样测量一步的长度。
(3)学生实际量一量。
4、第4题: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
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第5题。
(1)你想量什么?回家试一试。
(2)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
生活中物体的边可以测量出长度,即长度都是有限的,因此只要边是直的,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练习设计:
1、填一填。1米=()厘米
200厘米=()米 20厘米+50厘米=()厘米
1米—40厘米=()厘米 30cm+50cm=()cm=()m 5m+3m=()m
32cm—20cm=()cm
2、画一条长度是10厘米的线段。
3、连一连。
旗杆的高度
男孩的高度
米老鼠的高度
杯子的高度
10厘米
5米
1米
20厘米
教学反思
本课的“自主练习”中出现了用多种形式或多种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在运用这些测量方式之前,要让学生学会熟练、准确地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步、拃或借助其他物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教师需加以引导,提醒学生步子的大小要均匀,借助铅笔或文具盒测量时一定要做好记号等,另外在计算时注意准确。用步、拃或借助其他物体测量物体的长度很可能不准确,但这里结果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测量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认识米教学反思
《认识米》教学反思
在教学认知米这一节课时,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让两人为一个小组,互相量一量彼此的身高并记录。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学生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甚至出现了一团糟的情况。这便引发了我对小组合作的深思。
小组合作是各个国家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它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等特点。它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被人们美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有如下优势:
一、可以促进整体发展,缩小个体差异。小组合作的实质就是将学生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相交流和帮助,解决各成员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达成课堂的教学目标。小组合作能够帮助小组内各成员解决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从而促进整体的发展,逐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
二、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小组合作是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培养主动参与意识,体现主体地位。小组合作中,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同时,学生的角色有了重大转变,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四、培养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求知欲。
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注重形式,缺乏实质合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小组的学习结果并不能体现小组的整体水平。
二、个体责任扩散且“搭车”现象时有发生。“搭车现象”指的是个别成员承担了大部分责任,甚至完成了所有作业,从而导致其他成员无所事事。同时,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积极的同学也很少会主动地向那些不太积极的成员解释他们的想法,从而造成小组内缺乏交流合作,达不到预期的合作效果。
三、教师角色转换和指导作用没有跟上。
四、大班额分组困难且课堂混乱嘈杂。当班级的学生较多时,小组的分工便成了最大的问题。组没有分好,成员之间就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现象,这将大大影响小组合作的进程。我们知道最合适的合作小组的人数一般控制在6人左右,这样的小组便于教师的指导和管理。当小组的成员较多时,小组的交流意见也就随之增加,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就越大。小组合作的课堂过于混乱时,成员间就会听不见彼此的声音,合作也就进行不下去。同时教师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判断哪些小组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困难,并在第一时间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大大降低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效率。
五、小组活动时间的不充分利用。
综上,小组合作还有待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第四篇:《认识米》教学反思
《认识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概念。
(1)让学生用厘米去量黑板的长度,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觉。接着老师出示一把米尺,问用这把尺量感觉怎么样?再告诉学生这就是1米,并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张开两臂比划着1米大约的长度,亲自体验一米的长度。
(2)小组合作,用米尺量出1米长的线。每个学生都拉一拉线的长度,感受一下一米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再张开两臂比一比。让学生然后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在用米尺量的过程中体会米与厘米的关系,再通过比较1厘米和1米的长度,进一步的使学生认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
(4)在地上画出3米、5米的长度,让学生亲自走一走,体会几米长的长度。
教学存在不足:
米尺、1米长的线应该多准备几份,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常常感受一米的长度,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米的认识。
第五篇:认识米教学反思
《认识米》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米教学反思。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重点围绕让学生认识米、感受1米的长度、自主探究1米有多长展开,并开展多样的测量活动让学生自主操作以及合作操作。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米尺,找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认识米教学反思》。
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单位的感性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在教学中多次比划1米,量和1米差不多长的物体来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有多少米,让学生真正理解1米的含义。并联系生活,报出小朋友自己的身高,将身高的多少厘米和1米多少厘米联系起来,强化学生对于1米=100厘米的认识。
本节课的操作性也比较强,学生学习时比较感兴趣,在合作和交流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