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石潭记》教学案例分析
一堂精彩的情感探究课
教师:杨丹
单位:巍山县紫金中学
一、案例背景:
在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观看了北京十二中赵华老师的八年级上册《一身去国,山水悄然 ——读<小石潭记>探寻作者的思想情感》一课,受益颇深,就此教学设计作出评析: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幽深冷寂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凄苦悲凉的心境。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是一篇难得的情景交融的佳作。赵老师根据学生生源较好,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安排导入、深入品析、感受情感、拓展迁移等环节,用学生的质疑作为切入点,真正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形成研读成果,将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二、案例描述:
(一)学者评价导入
苏轼曾这样来评价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忧中有乐,乐中有忧,盖绝妙古今矣。【设计意图】评价导入,突出柳宗元永州八记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深入品析词句 * 质疑探寻 环节一
出示学生质疑、依据以及“过、清”的词典意和语境意意。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要以“过清”来形容小石潭? 质疑依据:文中描写了日光、游鱼、水、石、树,笔调都很明快,并不凄清。
环节二
肯定学生质疑并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寻找依据。*追情溯源
环节一
出示问题1作者在游小石潭时情感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环节二
出示学生旁批、教师补批。
环节三
出示问题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补充作者政治遭遇和创作背景,追溯作者情感源头。仕途
妻子难产而死,母亲染病而亡 知己获罪而殁,自身被谪而伤
板书“清”
环节四
梳理作者整体情感变化。出示《囚山赋》和他人的评论。
梳理情感: 怀才不遇,寻找慰藉 寄情山水,暂时忘却 无以排遣,更加苦闷 回顾质疑——同“病”相怜
(三)、感受情感,品悟提升
环节一
进一步设疑,出示问题3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情感?
补充【他人评说】
面对沉重的人生忧患,他希望获得超脱,但他激切孤直的心性似乎过于根深蒂固了,他对那场导致自己终身沉沦的政治悲剧始终难以忘怀,因此很难超拔出来。
——袁行霈
环节二
启发学生思考感悟,教师小结柳宗元寄托在山水游记中的情感。
*寄情山水
以求排遣 *渴望“得遇”
执着追求
(板书去和寻之间的虚线)
环节三
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小结提升,推荐拓展阅读材料。
(四)、拓展迁移,学以致用
1、学法总结——小结学习成果
善于思考
学会质疑
运用探源、寻因等方法结合文本深入品读。
2、作业布置——升华已有感悟
“去国投荒误流年,满目山水皆悄然”。运用本节课所学探寻作者思想情感的方法,自学柳宗元《永州八记》。
【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有意识培养探寻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三、案例分析:
我认为赵老师所设计的这节课,探究柳宗元情感教学路线是非常清晰的,教学重点突出。教师由学生的质疑启发学生深入探究作者的情感变化,之后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感悟“境由心生”的内涵,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紧接着进一步追问,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者山水游记的情感特点,将探究学习落到实处学会质疑,借助文本、工具书解决疑惑,知人论世,学会深入探寻作者情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认为赵老师的本节课存在以下优点:
(一)鼓励学生积极质疑
本课教学中赵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质疑寻据,展示交流,又通过质疑引发学生的探讨,使学生真正深入到学习当中。比如学生质疑: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以“过清”来形容小石潭?而且还提出质疑依据:文中描写了日光、游鱼、水、石、树,笔调都很明快,并不凄清。教师先肯定学生质疑并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寻找依据。接着追情溯源。到后面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即情感由乐变忧。最后进一步设疑,出示问题3: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情感?并补充袁行霈对柳宗元评价。本课赵老师以学生质疑作为切入点,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智慧火花,学生积极思考纷纷发言,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小论文”展示也是本课一大亮点
对描写游鱼特点句子解读中,刘腾同学的解读;学生解读过程中的学生旁批:从“隔”可以看出小石潭非常隐蔽,作者是特意寻它而去的;以及教师要求结合前面的分析结合柳宗元的遭遇给第四段写一段内心独白,写好后分享展示;最后写《学习本文后的收获》,教师要求把说不尽的话,感受不完的情感写出来。学生在解读过程中,通过分析探究,展现了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及时给予了点评。并且这样设计符合语文教学的要求,把读写结合起来,读中悟写,以读带写,把阅读教学和作文紧密结合起来。
(三)通过朗读感悟作者的情感。
在品味小石潭过程中,教师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愉悦心情。当学生读到描写游鱼的句子时,赵老师提醒学生“请把鱼的活泼读出来”,“很有味道”,“请再读出节奏,鱼儿的自由自在活泼的特点”,“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的朗读,一定要读出作者快乐之感”。赵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变化,走进了小石谭,走进了柳宗元的内心。
(四)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作用
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学课文的能力,在经验中也具备了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例如“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借景抒情”等。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给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和概括,从不包办代替。要概括日光、游鱼、潭水、石、树的特点时,赵老师让学生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概括其特点。当有学生说“阳光普照,明亮”时教师引导“明亮一词可以换成其他词语吗?”当描绘游鱼状态时,学生回答“活泼”教师积极引导“还有要补充吗?”学生:“随心所欲”“动静结合”“衬托出水清”……教师让学生旁批,写下自己的见解。通过旁批展示,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已将知识内化、吸收。
(五)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诗人的情感这个过程中,赵老师首先引导学生体会概括小石潭的石、水、鱼的特点并想象画面,指导学生在阅读指定部分课文时体会此时作者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然后,教师酝酿感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坐在潭边环顾四周时,所见景物的特点,进而领悟作者这时的凄凉悲苦的心境。一前一后的乐忧变化,是全文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质疑,经过“走进作者”这个环节,解决疑惑,理清作者情感变化,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语文课堂展示的应是是学生的魅力和风采。教学中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多质疑探究,多练笔,多读。而且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还要注意重难点的突破等,从而让学生得到健康发展。
2018年3月27日
第二篇: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二、教学重点: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之磅礴,水之灵动,使人迷醉,身处优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赏水水有意。林语堂说过: “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古代的文人墨客为排遣心中的失意,常常寄情山水。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觅得了一处这样的清幽之境,让我们随他一起走进《小石潭记》,看文章描绘了哪些优美的景物,看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反复读书
1听读课文:注意留心字音、节奏,初步感受流淌在文字中的作者的情感。2读重点字词的读音。
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畅。4解题:
(1)游记与记游(2)《江雪》释情
5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同时体会作者在文中的心情。6分段读课文,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7(大屏幕显示)反复朗读:清冽 参差 翕忽 差互 寂寥 悄怆幽邃(大屏幕显示)反复朗读:
如鸣珮环 水尤清冽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影布石上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生朗读上面的词语)
活动二:自由发现
1从课文里面自由地发现你能够发现的东西,现在老师举例说明。(大屏幕显示)
自由发现:例,我发现课文中有很多地方是围绕“小” 字来写的。我发现“空游” 这两个字特别的好。然后你还可以发现哪些是一个画面,哪里是有动景、静景的,哪是有色彩的⋯⋯你都可以发现。开始自由地发现。(生自由读课文,发现文中的妙处)2师对生进行点拨与总结(大屏幕显示)
第一段:移步换景,动静结合。第二段:定点特写,一笔两用。第三段:由近及远,留有悬念。第四段:环视四周,情景交融。
活动三趣味欣赏
(大屏幕显示)趣味欣赏
清新 清凉 清秀 清越 清澄 清脆 清亮 清澈 清幽 清冷 清寒 清寂 清静 清冽 清凄 清丽 清晰 清纯
每个人从文章里面选一个地方说一句话,必须要用一个含“清” 字的一个词,任选一个词都可以。比如说“潭水是‘清冷’ 的”。每两个人一起造一个句子。(生思考、讨论,准备发言)活动四:由此及彼
余应潮老师的《小石潭记》趣味欣赏
“闻水声,如鸣珮环”,水声叮咚,清越动人;“下见小潭”,“尤” 有清凉之感;“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景物多么清秀;鱼儿“往来翕忽”,嬉戏在清澄的水中;“影布石上”,可见潭水冰清玉洁,清澈透明;小溪也一定是水声清脆,水色清亮;“坐潭上,凄神寒骨”,是坐在石上的清冷;“其境过清”,环境太清静了,太清幽了,这让作者更感到心境的清凄。全文段落小巧,景物清新,画面清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向浩老师的江城子读《小石潭记》有感
江城子
读《小石潭记》有感
报国为民改革忙,奸人起,埋忠良。贬谪永州,十年愁断肠。纵然闲情又逸趣,钓江雪,孤独伤。
忽逢小潭悦心房,流水清,游鱼畅。岸似犬牙,乱石写文章。虽有快意跃然起,离别时,又凄凉。
小石潭探幽
碧纱藏小影,隔绿闻珮音。青翠拂石岸,蒙络缀坻屿。日光澈潭底,佁鱼乐忽翕。斗蛇遥探源,差互明灭几。竹树四幽合,心神皆寒凄。境清寥游兴,恕己复奉壹。
(三)教师总结:
我们这堂课分为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反复地朗读,第二个活动是自由地发现,第三个活动是趣味地欣赏。第四个活动由此及彼。“趣味欣赏” 这一环节同学们下去之后还可以继续地做。一千年,一文人,一次美丽的邂逅;一石潭,一身影,一次黯然的神伤。
(四)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写一篇《小石潭记》的读后感,300字左右。或者写《小石潭记》导游词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江雪》:孤、独
写法:移步换景、定点特写、由近及远、环视四周赏析:清
第三篇:教育部参赛《小石潭记》教学案例分析王军
文言文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语言载体,是传承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媒介。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革新以及时间的推移,文言文中相应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等等都与学生生存的社会环境存在着巨大的时空距离,文言文的表达形式也与学生的现实语言交际之间存在着隔膜,增加了学生理解认知的难度。学生因此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一种排斥心理。而且初中阶段学生在课本里接触到的文言文也只有几十篇,内容简短,学习要求也比较低,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有人能收到实效,大多数学生对学过的古文依旧陌生,对其中的诗文名句也不会灵活应用。这样就使得文言文的教学更不受学生欢迎了。
关于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新课标的要求是:“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案例描述:《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出示学习内容
大屏幕出示学习内容:
1、学习课文语言,积累词汇。
2、赏析课文,学用赏析性语言。
二、读通课文
(大屏幕显示:读通
1、读准字音。
2、读顺句子。)
师:现在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就两个: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相交流疑难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师:下面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朗读课文给大家听听?
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参差披拂。
师:读得很好,字音很准确,句子的停顿也很恰当。
生: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生:怡然不动的“怡”读错了。
生:俶尔远逝的“俶”读错了。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好,再把这两个四字短语读一遍。
生: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生:潭西南而望,„„曰奉壹。
师:有的字读得不准,谁听出来了?
生:“悄怆幽邃”的“怆”,“差互”的差。
师:很好,看这个句子的停顿。听老师读:其岸势/犬牙/差互
师: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好,读到现在,按照目标,我们已读通了课文,下面提高要求,看我们能不能读懂课文。
三、读懂课文。
师:现在大家看大屏幕,看清要求。
(大屏幕显示:读懂
1、读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2、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师: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步,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如有疑难,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生:独自翻译课文,组内交流讨论。老师巡视,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师: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学习的结果,哪个小组在翻译中有困难,可以提出来。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不是我们个人的疑难问题。生:“伐竹取道”是什么意思?
师:你觉得是哪个词导致了你翻译中的困难?
生:“取”
师:哪个小组愿意帮他?
生:“伐竹取道”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小路”的意思,取,就是开出的意思。师:说得很好。
生:我们小组还有一句:其岸势犬牙差互。
生:这一句的意思是: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
师:翻译的不错,是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但是你注意到了吗?这一句中有一个词的用法跟平时的用法不太一样,是哪个词?
生:犬牙。
师:对,犬牙,在这儿译为“象狗的牙齿”。这种用法叫名词作状语,是文言里一种常见的用法。在这篇文章里这样的词还有好几个,大家找找看看,能找到吗?
生:快速读课文,寻找答案。
生:我找到了,是“斗折蛇行”的“斗”。
生:还有“斗折蛇行”的“蛇”。
师:找的对,把它们解释一下。
生:“斗”是“像北斗星那样”,“蛇”是“像蛇那样”。
师:蛇,可以解释为,也可以解释为“像蛇爬行那样”。其实这种用法,我们在初一时就学过,如蒲松龄的《狼》里就有这样的句子:其一犬坐于前。知道这一句里哪个词是名词作状语吗?
生:犬。
师:很好,看来大家是弄明白了名词作状语这种文言现象了。课文里还有这种用法的词,再找找看。
生:“潭西南而望”的“西”。
师:还有一个与这个一模一样的。
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的“西”。
师:还有吗?再找找看。
生:还有,是“日光下彻”的“下”。
师:非常正确。大家还有疑问吗?如果没有了,老师就要向你们提问了。
师:下面老师开始提问,提问前先说一下要求:老师先读句子,然生点一名同学来翻译这个句子,大家准备好了。
师:全石以为底。
生:以整块的石头作底。
师: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生: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师:潭中鱼可百许头。
生: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师:记住这一句中的“可”的意思。注意与其它句中的“可”的意思的比较。如:“不可知其源”中的“可”。
生;这里的“可”是“大约”的意思,“不可知其源”中的“可”是“能”的意思。生:还有“不可久居”的“可”,“明灭可见”的“可”。
师;好,学会比较记忆也是掌握文言词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面把这几个“可”的用法记一下。
生:自由记诵这几个“可”的意思。
师:我们继续我们的翻译提问。下一句是:坐潭上,„„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人来往,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忧愁悲伤的情感也更深了。
师:这一句中也有两个词的用法有点特殊,大家注意到了吗?看凄和寒,它们本来是什么意思,在这儿该怎样解释它们呢?
生:“凄”是“凄凉”,“寒”是“寒冷”的意思。
师:确切地说,是该这样解释:使„„凄,使„„寒。这叫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师:这一步的学习就进行到这儿,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准备时间,我们进入下面的学习: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生准备。大屏幕显示译文。
生:分段读出原文,个别地方实在读不来就看看课本,或者老师给以提示。
师:课文读到这里,看看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到什么程度了。
四、读深课文
师: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要求。
(大屏幕显示:读深
1、课文写出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得知的?
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呢?如果你来到了小石潭边,也会有作者这样的感受吗?)
师;这几个问题,还需要我们合作解决。
生:思考,小组内交流。然后发言。
生:水清。如水尤清洌。
生:还有全石以为底。
师:对呀,全石以为底,潭底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可见潭水的清澈透明。看看还有写水清的句子吗?
生:潭中鱼可百许头。
师:这不是写水中鱼吗?
生:正因为水清,才能看清水中的鱼的有多少条。
师:很好,这看似写水中鱼,实际上也是在写水,这叫正面写鱼,侧面写水。正如画家画画,要画风,只画树叶和小草,我们就会知道有没有风,还有风力的大小。小石潭还有什么特点?从题目入手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不用“石潭记”,而是写了“小石潭记”,或者是为什么不用“小潭记”,而是写了“小石潭记”呢?
生:我知道了,小石谭的特点是“小”,还有“石头”。
师:对呀,看看哪些句子写了小石潭的“小”和“石”?
生:全石以为底。
生: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师:是呀,石潭以整块石头以底,这石头再大,又能大到哪儿去呢?而且正因为是石潭,才会看到潭底,才会有水的清,还有潭边的石,也是形态各异。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
生:思考,有点迷惑。
师:其实,这很好解释,因为小石潭就是这个样子啊。这就叫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景。好了,下面我们思考第二个问题。
生: 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师:看来这个同学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的确是这样的,那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生:作者被贬官了,处境不好。
师:想得比较深刻。此时的柳宗元确实处境不怎么样。下面我们看大屏幕。
(大屏幕显示:课文背景:柳宗元与《小石潭记》)
师:可见,在文学作品里景物描写与人的感情有着密切了联系,同样的景物,心情不同的人看后会有不同的描述,大家还记得我们前面读过的刘禹锡的《秋词》吗?一块背一下。生:齐背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师:现在,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下面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这时要求读出感情。并试着背诵课文。
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柳宗元的理解,重新读课文。
师:好,下面我们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能背诵的尽量背诵。
生:背课文。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案例分析:
《小石潭记》写在作者被贬失意之时,着力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但文中对于景物的描写,却又是那样的幽雅与清静,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感觉。对于现代人来说,能拥有这样的幽静之处,该是如何的惬意与舒适啊!可作者却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要想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确实是难点,但对于一篇游记散文来说,这也是重点。而且文章又是用文言写成的,领会意思也是一个重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尽量遵循文言文的教学原则,先解决语言、文字方面的阅读障碍,指导学生认读文字,掌握并积累词汇。这篇文章在词汇方面,除了一般的一词多义现象外,主要的就是词类的活用,如名词作状语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另外就是文化层面和审美层面的教学。因此,让学生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景物之美、品味语言之美、探寻生活之美等,并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去体会文章融情于景的写法也占用了不少时间。同时,这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去写,要融进自己的感情去写,才能把景写好。最后,背诵与积累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良好习惯,因此,课堂上也有意识地进行了这方面的培养。
对策与建议: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自身的文化内涵,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地感知传统文化,吸收有益的营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解读词句中隐含的文化信息
文言文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语言形式,体现了语言的民族风格特点,也体现了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个性。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入手,是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新的语文教育理论认为,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感性的积累,而不是理性的指导或机械的接受。在文言字词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字词的使用及变化规律,既能给学生以更感性的信息,帮助他们准确地理解词句,又能让学生在接受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引导学生了解词义变化发展的规律,认识词语发展的特点,灵活理解文言词语。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交流的广泛深入,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表现在词汇方面,新词不断产生,一词多义也不断增加。引导学生了解词语使用的规律,了解古人使用语言的习惯,特别是文言句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感悟意象中寄寓的民族文化积淀
“美的内容是通过具体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式,美的内容也就失去了从感情上打动人、感染人的力量。”《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选取了借景抒情的景为“清、静”的小石潭,文中的景具有了特定的意义,一是自然之景的清与静,二是内心的清与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又是内心的一种表达。自然人格化,情感对象化,借景抒情,托物明志。本文如此,走进中国文学的殿堂,也俯拾皆是。古人高度重视主观情志和客观事物的结合,重视思想情感要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来传达的道理。今天,但愿我们能引领
学生去领略这其中的美妙。
三、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来认识文人思想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千百年人,一直是有志之士的追求。《小石潭记》是作者的这一理想不能实现之时的心声,让我们听见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引导学生解析字词句,了解古今汉语语言习惯认识语言运用规律,这是求真;借助形象思维,引导学生找寻物象,探索物外之意,真正理解作品,这是审美;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志存高远,将个人理想社会化,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为社会创财富,这是向善。追求真善美,是我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在教学中,随文就篇,精选切入点,质疑、讨论与探索,让学生自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最终实现语文工相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目标。
第四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柳宗元的经历及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的描摹。
方法与途径目标:通过朗读竞赛扫清字词障碍,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破重点、难点。
情感与评价目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得抑郁忧伤的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使用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3、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2、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1)收集有关作者及与《小石潭记》相关的资料。(2)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3)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句。
(4)在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预习笔记上。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这样的诗我们很熟悉,题目是《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师生齐背)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柳宗元。
师:寒江、冰天、雪地,一位孤独老者独处孤舟,默然垂钓。悲凉孤独的处境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永州期间所写,在此期间,他还写了大量寄情山水的作品。今天我们所学的《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请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资料。学生交流后,教师评价、补充,多媒体呈现有关柳宗元的资料。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他与韩愈、刘禹锡是同事。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涧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山水游记,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三)整体感知、走近作品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字音与断句。
2、自读课文,教师指导,要求: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朗读竞赛,看看哪一组读完整篇文章的人数最少。规则:出现朗读声音不洪亮、打绊子;字音、断句不准确时换下一位同学接着朗读,请其他组来评价。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教师请小组的A、B、C、D类学生(异质分组:按学生语文基础与理解能力差异分成四类)进行疑难文句的朗读、翻译、重点词解析并且进行评价。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
生1:“水尤清洌”中的“尤”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可以帮助他? 生2:是“特别”的意思,这句应该翻译为“水特别清澈、甘冽” 师:这位同学不但助人为乐,还一助到底,把整句话的意思也翻译了,非常好
生3:“斗折蛇行”,课文注释翻译为“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我不理解
生(七嘴八舌地):就是呀,没有哪个字翻译为“像”呀? 师(面带微笑地):同学们很细心,这里的“斗”和“蛇”两个字用法很特殊,分别解释为“像北斗七星~ 样”,“像蛇一样”,它们本身是名词,现在作状语了(师边说边板书)师:老师要考考大家,文中和这个用法一样的字句还有吗?找一找,看看谁的眼力最好? 生4(犹豫地):是不是“犬牙差互”里的“犬”? 解释为“像狗的牙”
师:找得很准,就是这句,翻译也很准确(师生共同鼓掌)师:另外,在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方位名词的用法很特别,也作状语比如“下见小潭”中的“下”,要解释为“向下,或者往下”大家学着举一反三,看看还有哪些方位词语的用法和这个一样?可以相互交流(生讨论交流)生5:“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西” 生6:“目光下彻”中的“下”
生7:“潭西南而望”中的“西南”
师: 同学们真是独具慧眼,又快又准地找出了这些词语,自行决了困难下面由老师提问,你来翻译,好吗? 师(众):“潭中鱼可百许头”
生(众):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师:记住这一句中“可”的意思注意与其他句中“可”的意思进行比较如“不可知其源” 中的“可”。
生1:这里的“可”是“大约”的意思,“不可知其源” 中的“可”是“能”的j还有“不可久居” 中的“可”,“明灭可见”中的“可”
师:好,学会比较记忆也是掌握文言词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面把这几个“可”的用法记一下。
(生自由记诵“可”的意思)师: 我.继续我们的翻译提问下一句是:“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众):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人来往,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忧愁悲伤的情感也更深了。
师:这一句中也有两个词的用法有点特殊,大家注意到了吗?看“凄”和“寒”,它们本来是什么意思? 在这儿该怎样解释它们呢? 生(众):“凄”是“凄凉”,“寒”是“寒冷”的意思。
师:确切地说,是该这样解释:“使···凄,使···寒”这叫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提问暂告一段落,还有疑难的地方我们在下面的研读品味中继续攻克。
(五)质疑探究、抓住特点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
2、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评价并板书明确,并对第二段重点品读,尝试背诵其中的佳句。
(六)品味文章,对话作者
1、精读感悟,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畅说优美景色给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小石潭记》称赞不已,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
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
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文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七)畅谈收获、总结全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谈收获:
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及对作者的了解,你获得了那些启示?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
(八)我做导游,介绍美景 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致,设计一段导游词,允许发挥想象做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兴致。
请4——5名学生为全班同学导游(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请几位学生),评评谁的导演最棒。
(九)课后回顾,举一反三
1、根据写作思路背诵课文;
2、课外你一定看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附板书设计
发现小石潭: 闻其声
见其形
小
潭中景物:水清(侧面描写)
相乐
石 柳 鱼乐(动静结合)潭
宗 小潭源头:形象比喻
(寓情于景)记 元 潭中气氛:幽静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同游之人 抒孤寂悲凉之情
第五篇:《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莫海云
《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言文,讲授这篇课文时,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一、熟读课文,初步读出作者的感情基调;
二、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难点是对实词的理解,以致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因此文言文教学加强对文言文词语的积累,有助于课文的理解。为了扫除文本理解的障碍,授课之前,我针对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提出了几点预习的要求:⑴利用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朗读几遍。⑵对照注释翻译古文将不懂的词语做好标记。⑶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柳宗元及其写作背景。
新课程中对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教学建议是:“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在中考的指挥棒下,不少语文老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方法,串讲法不是不好,就是很容易犯满堂灌的毛病,这次《小石潭记》第一教时的公开课,我虽然不是满堂灌,串讲虽然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但我觉得我讲多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未能很好的培养。这篇课文译文是教完了,从学生做本课的练习来看,学生似乎对这篇课文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当我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训练时,出了一道《师旷问学》翻译题,其中翻译“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学生译得就不是很好。
我反思自己文言文教学,深刻认识自己把文言文的翻译错误的理解为“说文解字”,苛求“字字落实,句句串讲”,使学生的翻译能力止步不前,学生变成了记忆库。这样的教法慢慢会扼杀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埋没学生的智慧与个性。上了这堂课,我意识到串讲法适合初一低年级的学生,上了初二,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教师应懂得放开手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进行译文训练,然后派小组代表发言,并以竞赛形式进行,学生译得不好的,教师进行适当地点拨。我想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讨论中,品味古人优美的语句、崇高的思想,在探究中,课堂的思维才得已生成,学生学古文的兴趣就能调动起来。
杜威曾经说过:“学校为学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这堂公开课告诉我,教古文,即使采用串讲法,应尽量安排学生串讲,以培养他们文言文理解能力。任何一种文本的教学,我们都应当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善于引导学生交流切磋,让他们享受思维碰撞的乐趣,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