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2013-2014版九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

时间:2019-05-13 10:3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榜学案】2013-2014版九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榜学案】2013-2014版九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

第一篇:【金榜学案】2013-2014版九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2年11月15日,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阿里木应贵阳一中学生会之邀对全校师生进行了演讲。阿里木把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阿里木的事迹启示我们()①作为公民,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②承担责任意味着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③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④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 A.①②③

()①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公众服务

③将社区作为我们参与社会服务的起点和唯一立足点 ④树立服务社区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3.佳佳在家里主动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社区主动承担卫生监督员的工作。佳佳的这些行为表明()A.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B.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C.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并获得回报 D.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参加劳动

4.2012年11月24日,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召开2013年工作务虚会,大会指出2013年北京援疆工作将全面深入推进。这主要体现了()A.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尊重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C.我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D.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管理国家政权

5.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对对台方针政策给出了明确回答:中共和大陆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对台大政方针一如既往、不会改变。对台的“大政方针”是指()A.民族区域自治 B.一国两制

C.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人民代表大会

6.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单独成篇,提到了国家战略的新高度。一个新的目标愿景——美丽中国也随之浮出。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需要()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贯彻科学发展观

③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先污染、后治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中共中央、国务院2013年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王小谟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是因为()A.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 B.发展科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发展科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2.日常生活中,我们享用的每一件物品,我们得到的每一种帮助,无不是他人智慧、劳动和爱心的付出。因此,我们青少年必须

8.2013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年度人物。据悉,此次活动从2012年10月启动,与往年相比,评选规模更大、群众参与度更广,同时很多人物的事迹经媒体高度关注和广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举办此次活动有利于()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彻底杜绝社会丑恶现象 ③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2013年3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再次汇聚北京,代表人民的意愿,共商国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次显现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③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④规定了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截至2012年10月份,广州市检察院共立案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504件545人,同比上升62.1%和60.8%,县处级以上干部77件77人落马,追缴赃款6 900多万元。对身居要职的上述官员判刑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的基本要求相吻合。()A.有法可依 C.执法必严

B.有法必依 D.违法必究

11.十八大专门就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论述。把“两个毫不动摇”放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突出位置,强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之所以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A.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 B.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D.能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

12.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代表周强指出,我们要坚持“三个立足”,即立足扩大经济总量做大“蛋糕”,立足提升经济素质做好“蛋糕”,立足改革分配办法分好“蛋糕”。目前,把“蛋糕”做好、分好和管好的最合理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平均分配,吃“大锅饭” D.按需分配,满足人们的一切要求

13.2012年以来,德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工作主线,以封堵查缴各类违禁出版物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扫黄打非”()A.是落实物质文明建设的体现 B.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 C.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D.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唯一途径

14.仔细观察漫画《闷心事儿》,下列对其中儿子的表现理解正确的是()2

A.面对学习压力,儿子有很强的自信心

B.适度的学习压力激发了儿子学习的干劲和潜能 C.过度的学习压力增加了儿子的焦虑心理 D.儿子没有学习压力

15.根据“全国敬业模范”、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生前事迹改编拍摄的电视剧《杨善洲》于2012年11月8日在CCTV-8黄金强档开播。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退休20多年,带领群众开荒种树,创办林场,在艰苦的环境下,战天斗地,完成了种植5.6万亩人工林场的壮举。他的事迹表明()①有了艰苦奋斗精神就可以成就任何事业 ②艰苦奋斗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③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 ④艰苦创业精神是改革开放时期所特有的产物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6.2012年11月11日是西安地铁的排队日,200多名志愿者在地铁二号线17个站台举着“文明礼让,自觉排队”的牌子,疏导乘客先下后上。设立排队日 A.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 B.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途径 C.能彻底杜绝乱插队现象

D.有利于直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2.【解析】选B。

3.【解析】选B。4.【解析】选C。

5.【解析】选B。6.【解析】选C。本7.【解析】选C。8.【解析】选D。9.【解析】选C。本10.【解析】选D。11.【解析】选D。12.【解析】选A。13.【解析】选B。14.【解析】选C。15.【解析】选A。16.【解析】选A。

1.C 2.B 3.D 4.A 5.A 6.B 7.D 8.D 9.A 10.B 11.C 12.B 13.C 14.B 15.D 16.A 17.A 18.C 19.B 20.A 21.C 22.C 23.D 24.C 25.D 1.我们要想做到“喜怒有常、喜怒有度”,必须掌握下列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①学会控制和抑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均不露声色 ②在适当的场合、用合理的方法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③减少或不与外人交往,以免别人引起自己情绪的变化和波动 ④日常生活中常常提醒自己调整情绪,注意言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班主任在小蔡的毕业寄语中写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的睿智、勤奋让我佩服。若能克服粗心的缺点,你将收获更多的掌声!”小蔡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小蔡认识自我的方式是

① 进行自我反思 ②倾听他人评价 ③听取集体评价 ④与他人作比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男孩是土地/坚定中充满锐利/女孩是春雨/善感而美丽/男孩爱在绿茵场上驰骋/女孩喜在阳光下嬉戏/男孩会自我激励地说/我要坚强/我要执著/女孩常对溪流讲/我会欣赏/我能把握/如今的男孩女孩呀/共撑一片蓝天„„这首小诗告诉我们

①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利于发展同学间的友情

②男女同学各有优势,在一起学习交流,可以取长补短

③男女同学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帮助,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④男女同学差别太大,很难找到共同语言,交流非常困难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w%ww^.zzste&p.*c#om] 4.班会课上,班主任将六月份的“学习标兵”流动红旗授给了小红所在的小组。小红双手接过流动红旗后,向自己小组的所有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她这一鞠躬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说明小红深深懂得

A.荣誉是一个团队追求的目标 B.讲礼貌一定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C.个人只要依靠集体就能成功 D.集体的力量是取得成功的保证 5.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人民素质还不够高 B.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C.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中国^*教育#出&~版网]D.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2012年12月7日至11日,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上述材料说明改革开放是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策 B.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C.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D.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7.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在感受经济生活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应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列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ww&D A.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现阶段,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D.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8.2012年3月,全国人大再次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刑事诉讼内容更加丰富、指向更加明确,推进了我国的法律建设。这说明

①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 ②我国加强了依法治国 ③全国人大具有监督权 ④我国坚持了依法行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右侧漫画表明我国

①扶持小微私营企业渡过经济难关 ②发挥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积极作用 ③依法加强对小微私营企业的监督 ④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西藏、新疆等自治区几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坚持

①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②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我们的共同理想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应遵循的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C.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2.2012年12月4日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因为

①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③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④依法执政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3.党和政府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体现了党和政府

①实行平均分配 ②维护社会公平③坚持以人为本 ④促进共同富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醉酒驾驶入刑”的规定要避免出现漫画一中的现象产生,执法机必须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执法从严

15.2012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么做是因为

①文化的作用已经超越了经济的作用

②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 ③民族的繁荣、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④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③④

16.“和谐社会是滚滚长江,做它的涓涓浪花吧;和谐社会是黄钟大吕,做它的美好音符吧;和谐社会是鸿篇巨制,做它的一撇一捺吧;和谐社会是万丈高楼,做它的一砖一瓦吧。”这说明 A.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学生无关 B.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 C.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已经完成 D.和谐社会建立在牺牲个人利益的基础上

1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安定有序文明和谐 C.富强民主开拓创新 D.团结互助文明和谐 18.图“紧迫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珍爱生命,文明施工

B.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发展先进文化中心环节 C.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D.提高全民科学文化修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9.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是

①集中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实现同等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陕西省委在全省开展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的“三问三解”活动。这一活动的展开

①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②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有利于提高升为省政府的决策水平④表明人民有权直接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1.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这告诉我们

A.和平与发展当今时代的主题 B.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我国既有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2.当代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但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

A.和平与贫困问题 B.人口与环境问题 C.战争与发展问题 D.和平与发展问题

2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窗口,介绍全国各地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美食,从精致的选材、加工和制作等角度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进而形成文化认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影片

A.是中华民族文化,也是民族的魂 B.属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优秀文化 C.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D.是对各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

24.2013年1月12日晚上23时,北京西直门北、南三环、奥体中心等监测点PM2.5实时浓度突破900,北京极重污染。PM2.5又称“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扬尘、燃煤和机动车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下列举措能直接缓解PM2.5危害的是

①植树造林,建设森林城市 ②北京市每天公布PM2.5监测数据 ③践行低碳生活,提倡绿色出行 ④开发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据世界银行统计,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发达国家,垄断了全球80%的收入;而占世界人口60%的发展中国家,仅得到世界收入的6%。这说明

A.世界和平的隐患仍然存在 B.发展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追逐利益 D.全球和平的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第二篇:2012届高三文言文分析综合精析精练教学案

2012届高三文言文分析综合精析精练教学案

一、考纲阐释

最新《考试大纲》对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考查包括(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所谓“筛选”,是说文章里面包含的信息有主次之分,有类别之分,有情理之分等等,考生能根据测试的要求指向选出应选的那些。所谓“归纳”,是说对文章的结构层次或内容要素能用简洁的语言浓缩表达,或者对给出的表达作出判断。“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对一篇文章的测试(命题和解答)总有影响和制约。“观点态度”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文章中的侧重和倾向。“分析概括”是考生对此所作的认识选择,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要义。

二、考点透析

1.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考点之一。该考点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接受文中的主要信息,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命题形式一般是明确提出信息的具体要求,从文中摘出若干语句,交叉分编为四组,让考生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筛选的内容多为以下角度: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描绘对立双方激烈交锋的信息;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等。【例如】(2011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③,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恳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连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厦,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有删节)

[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 ②渠魁:首领 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敏繁多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 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 ④饷应期至,军乃戢 ⑤守臣当先以身殉 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⑤⑥

解析:①是说江皋生性聪明;⑤是江皋故意对使者说的话。故答案选B 参考译文:

江公名皋,字在湄,号磊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龙眠山下。生性敏捷聪慧,不到二十就在乡试中中举。不长时间,成为进士,授官瑞昌令。

瑞昌隶属九江,背靠山以湖为衣带,民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江公到的时候,以前的县令因为收不上赋税被囚系的有三任,其中一个竟然因为受牵累死去,妻子儿女不能回家,江公慨然禀告府县,自身承担拖欠的赋税,让前任的县令回家,让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儿回了家。县里的城郭连着河,河岸崩溃堵塞了原先的河道,江公捐出俸禄首先倡议集资筑堤,作为完完长久的计策,百姓号称它叫“江公堤”。这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地相邻,奸民乘机行剽劫之事,惯例吏提议发兵围剿,江公说:“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于是勒令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促有才能勇敢的丁壮巡察,刺探取的他们的首领击杀,盗贼于是平息。

不久,升迁巩昌守。当时大军进入蜀地,取道巩昌,军兴旁午③,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过了四年,调任柳州刺史。柳州地方偏僻穿着蛮服,民俗犷悍。当时刚刚收收粤西,军队留镇柳州,军中经常掠夺妇女,妇女们哭泣着想回家。江公禀告大府,命令营帅登记掠夺的妇女到郡中讯问,想回家的妇女衡量路的远近给钱遣还,总共数百人。第二年,柳州的统帅去世,粮饷不能接继,士穿着盔甲在军门喧哗,江公立刻出来,与他们约定一个月供给粮饷,士卒相信江公,慢慢散去。江公立即派人骑马送信禀告台省催促发饷。粮饷应期至,军乃安定。粤西的山险峻陡峭,柳州尤其深邃险峻,数万石头分散挺立,斧子砍伐不到的地方,有很多巨木。当时皇上正修建太和殿,使者采购木头将要到柳州,柳州的百姓非常恐慌。不长时间,使者来到,江公就招呼柳州的百姓问产巨木的地方,让他们做向导,江公骑马偕同使者前往看木头。走了数里,到了陡峭的山下,山石嶙峋,树木繁密挺出,下面临近崖谷,马不能向前走。江公解下马鞍,坐在地上稍微休息,徒步邀请使者登山,使者面有难色。江公说:“这是皇上的命令,木头如果能运出,我应当亲自做示范。”于是穿着短衣拿着手杖,扶着两个小吏先登,使者勉强跟随,到了半崖道路断绝,没有放脚的地方。公抬头看着树木回头对使者说:“怎么样?”使者咋舌,大呼立刻回去,说:“这是不能运出的。”江公曰:“木头都在这里,依靠使者对皇上说不能取的的情形。”使者于是返回,上奏免除采购木头,柳州的百姓欢呼感激皇上的恩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岁,在康熙乙未年去世。江公生性廉明,故任官的地方都有声绩。为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生性恬淡,通达时务,熟悉吏事。自始至终品格高洁坚守一种节操,贤达的人赞叹仰视他。

要准确地“筛选”信息,在平时复习和应考解题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确立全局观念,把握主要内容

一般在做此题时,由于已完成了前面几道文言试题,对文章内容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不妨在做题前再浏览一次文章,目的是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时,阅读浏览的环节是人物及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不同事件的各自情况等等,力求从总体上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材料,不同人物的言行、观点,为筛选有效信息打下一个可靠的基础。(2)明确题旨要求,特别注意把握题旨的隐含信息 题干的要求是解题方向,理清题旨要求是解题的首要环节。虽然题目要求在语言表述上一般都简练而准确,但考生却往往忽视了其要求中的重要环节或隐含信息,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迅速选出正确选项或错选。

(3)从全文内容出发,在具体语境中明辨材料

从全文内容出发,抓住有标志性的句子,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再把所选语料放回原文中,看看其前后联系,对语料的细节问题进行再确认。特别是对于有关人物的语言,更应如此。(4)直接采用对应、排除、比较等方法

对应:找出语料与文章内容的对应点,两相对比,在对比中进行确定。

排除:首先找出明显不符合题旨要求的语料,然后即可排除包括此语料的选项。

比较:可对有关选项进行比较,找出其不同之处,以此确定有分歧的语料;可对有一定难点的相关语料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选出更加符合题旨要求的一个。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慨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它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它要求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关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主旨。此考点是在筛选文中信息的基础上的拓展。【例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未之以忠信,远者未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解析:管仲对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并没有明确表达反对意见,而是提出了如何称霸天下的政治主张。故答案是C。参考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呵!

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这些就是爱民之道。”桓公说:“人民富裕而又团结了,该如何使用他们呢?”

管子说:“开发财源提倡百工,以保障人们的需用;贡献才力而尊崇贤士,以奖励人们求知;施刑罚不要苛刻,以有利于百姓。实行这些措施没有私心,就能够团结众人;说话一定算数,法令就不会失灵。这就是役使人民的办法。”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愁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关卡只查问而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象流水一样。

要准确归纳文章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总体阅读,整体把握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基本上是人物传记。论人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品质定位,才能胸中有数,才能完整准确地分析、评价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翻译、语段的理解等,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其正误。(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我们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3)借助注释,联系背景

概括中心意思,忌以偏概全,要特别注意分析选文的题目、尾注等内容,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情况,还要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4)辨析差异,排除干扰

高考文言文阅读在奉考点的错误题型有或夸大事实,或偷换概念,或以假乱真,或无中生有,或张冠李戴,如果我们掌握了选项的设置模式,就会帮助我们排除于扰,选出正确答题。(5)迁移知识,巧妙运用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文言文阅读中基础知识运用试题的最大特点。如果能把课内学过的知识迁移运用到高考中,就能迅速准确地答题。(6)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事情的角色、件数和行为的程度、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章当中对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现象、表现、做法等所持的主张和看法。该考点是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这些主张和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说明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的直接明显,有的含蓄曲折,这就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准确的分析或概括,或者对已作出的分析和概括根据要求选择自己的判断,以区别于文中的其他内容。这不同于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简单罗列,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相应大一些。【例如】(2011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瓘浸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①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曰:“已议。”即皆报可。(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

【注】① 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

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解析:文中所讲不是“贬谪”,而是“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属于升官。故答案应该是D。如何正确地分析并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呢?下面的方法不妨一试:(1)文中筛选法

①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②将选项列出的“观点态度”与文中筛选出的相应的“观点态度”加以比较,如果题干要求选正确项,则选两者吻合的;如果选错误项,则选两者不相符合的。(2)概括评价法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人物、事件、事理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出来的,因而在阅读时,就要从人物的言行、某一事件的叙述、某一事理的说明中,在领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拿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评价比较辨析,从而选出符合题于要求的选项。(3)关键词语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一般选取史传类文章。在此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通过评论性的语段表达,如《史记》的“太史公曰”。史传作者的观点往往只用极简括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厉操清白”“清慎简素”等,这都是我们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着眼点。(4)感悟深意法

通过感悟文章的深意来体会。在一些文章中特别是在以史传文为主的文章中。从字面上有时并不能看到作者直接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态度,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语境,驱遣我们的想像,用心去感悟,体会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深意,通过揭示含蓄的内容或阐述抽象的内容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观点和态度。

三、命题规律

1.文言文“筛选信息”“分析综合”这一知识点的考查,近几年高考一直保持稳定,多为两题,赋分6分。“筛选信息”类题目,一般是从选文中摘录多个句子,然后进行搭配组合为四个选项。要求从中选出符合题于要求的一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题目,多是依据选文的某个句子或某个段落进行分析、概括,从供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很少单独设题,在已有的高考命题中既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笔答题。2.选材内容从以史传文为主的单一模式,发展到了多种文体并存的“多元模式”(如诸子散文、明清散文、赠序、书序、文言小说、笔记小品等等),并且会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这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技法点拨

1.文言文阅读选材不再局限于史传文的单一模式,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题目的设置会受这些特点的制约;反过来说,这些特点具体体现的地方,往往就是题目的“采点”,因此复习过程中要广泛演练各种文体,熟悉题型,把握题目命制特点,寻求规律和思路。

2.伞面复习。虽然文言阅读在试卷中题量有限,但文言知识复习面广,全面复习才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墓本保障。

3.阅读选文一定要静心、精心,在弄清人物和人物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最好把主要人物的行事按顺序标明序号,纵向审视、比照。对议沦性文章,则要弄清作者的议题、观点、依据及采用的论证方法等。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时直露,有时含蓄,因此,要学会透过一言、一行、一事、一物去窥探人物品质,透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推断、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讲究技巧,总结方法。文言文阅读中分析文章的试题目前多是选择题,那么可以运用如排除、比较以及利用选项信息等方法,帮助理解,准确判断。

五、高考典型例题

1.(2011年江苏卷T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陈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公戒而舍之。巫现岁数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觋为良民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遂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矗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着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⑴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3分)①公戒而舍之

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解析:首先要审好题,“严而不残”是就陈公弼的仁慈而言的,是言其“威严而不残忍”,说白了,这是他“恩威并施”的做法,由此,答案就不难选择了。②句言其禁巫之事,不能体现“严而不残”;③句从侧面言其治军之事,亦不能体现“严而不残”;⑤句言说的是“虎翼军士”,而非陈公弼。答案:D ⑵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解析:此题设题也很简单,错误处很明显,C项“安排他到鄂州做官”,这并非陈公弼所做之事,他只是“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所以朝廷才“诏复以正民为鄂州”。答案:C 参考译文 陈公弼传 苏轼

陈公名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中的进士。起初为长沙县令,佛教中有个海印国师,专门结交能人权贵,作奸犯科谋取私利,常人不敢仰视他。陈公弼把他抓住后施加各种刑法,一县百姓震惊。后来去职担任雩都县令。资深的官吏曾腆轻视法令,买卖官司,因为陈公年轻而轻视陈公。陈公就任的那天,首先查得他的重大罪责,曾腆扣头以至于出血,愿意自我改过。陈公警诫他,宽赦了他。巫师每年都借祭鬼神来收敛民财,说是“春斋”,不这样做就会降下火灾,陈公禁止这样做,百姓再不敢这样做,也没有火灾发生。又毁掉过多的祠堂数百处,勒令巫师改行做良民的有七十多个。

盗贼起,陈公担任房州知州。房州平素没有军队守备,百姓非常恐惧想要逃亡离开这里。陈公率领几百牢城卒,日夜训练检阅,名声震动山南。百姓依靠他们而得以安定,盗贼不敢进入房州境内。然而殿侍雷甲带领百余名兵士,追捕盗贼到竹山,雷甲不能辖制(管制)士兵,士兵所到之处做下残暴之事。有人上报有大盗入境将要到达城门,陈公亲自统率士兵在水边阻止抵御盗贼。陈公亲自处于前列,命令士兵将弓箭拉满但不射出。士兵都如同木偶人一样笔直站立,雷甲向他们射箭,他们毫不动摇,雷甲于是下马拜服,请求处以死罪,说:“起初不知道是您的军队啊。” 吏士请求斩杀雷甲来示众。陈公不答应,只处置了做下凶暴行为的十几人,劝告其余的人并使他们离开,让雷甲用捕捉盗贼的方式赎自己的罪。

淮南闹饥荒,安抚、转运使都说寿春县令王正民不称职,王正民获罪免官。诏令陈公乘驿车前往寿春县替代他,转运使正调运里胥的米来减轻劳役,一共得到米十三万石,说这是“抵劳役的米”。米更加贵,百姓更加饥饿。陈公到寿春就废除了这样做法,并且上表其事。周围的县都废除了“折役米”条例。陈公又说正民无罪,认为他是忠于值守治理地方,皇帝诏令让正民管理鄂州。调任做泸州知府。屯驻在寿春的虎翼军士兵因为谋反被诛杀,迁移其余没有谋反的士兵数百人到庐州。士兵正惶惑不安。一天,有暗中进入公府房屋将要做不利之事的人。陈公笑着说:“这必定是喝醉酒而已。”陈公宽恕了他,将他流放,把其余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让他们把守仓库。

担任京西转运使。石塘服河役时发生士兵叛乱,首领周元,振动汝、洛两地。陈公听说后,当天就轻骑出去按律斩周元示众,流放士兵一人,其余都遣令赴役如初。退休后死去,享年六十四岁,他为人仁慈,所以治事严格却不残暴。

2.(2011年福建卷T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元] 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所偏倚,而震凌冲漱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嵘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末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②甃结:砖块建筑。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④徒倚: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⑴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分)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即题干中“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①句写的是作者到临川的目的,意在引出下文,与新修一柱峰亭没有关系;②句表现的是作者登山的感受。⑥句介绍的是李侯的胸怀与气魄,虽说与新修一柱峰亭有关系,但非直接关系。③④⑤涉及新修一柱峰亭的原因、契机和发起人,故有直接关系。本题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带①②⑥的选项均可以排除。⑵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孤山山腰有个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C.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亭峰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解析: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从原文“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可知是因为牧羊亭破败不堪,在场的彭泽县令认为是自己失职所致,羞得无地自容。作者在此并无任何指责彭泽县令失职之语,故B项信息乃无中生有,所以是错误的。本题误区在于望文生义,对原有信息没有仔细的推敲与揣摩。答案:B 参考译文 延祐五年,我奉朝廷之命到江西临川征召吴幼清先生。七月二十八日那天,把船停靠在彭泽,第二天登小孤山,看到小孤山的雄伟突出,惊险壮观,顿时有一股浩然之气充斥心中,想起那些旷放逍遥于山水名胜的杰出人物,以及所有心里郁积愤懑而怀有感慨的人,当他们登上小孤山时,都会觉得心胸开阔,乐于那样眼界高明,目光远大,而没有什么排遣不了的幽愤感慨了。

从前在半山腰有一亭,驻足亭上完全可以在自己脚下容纳天下的流水,从这一角放眼广大的世界,泰然安坐享受美景,可以持续一整天。石阶盘旋而上,以砖石砌成,坚实而细密,路旁栏杆扶手完好坚固,登山者并不觉得它有危险。这亭子大概是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修建的吧,距今已有六十二年了,只是守亭者存心不诚,任凭这亭子一天天倒塌毁坏。石阶每登一级,都要等两脚站稳,就怕倒塌倾覆。到了牧羊亭,发现亭子荒芜肮脏不堪,竟使人一点不能在亭上停留。此时彭泽的官员们都在场,他们也为此感到羞愧而激怒,振足精神,要铲除荒秽,把亭管好。询问守亭者,则说:“小孤山不属彭泽县管辖,意谓你彭泽县令管不着。”于是大家只好含怒又无奈地离开。

第二天经过安庆,府判李维肃是我的老朋友,我就把有关亭子的情况告诉他。他说:“那是我管辖的地方,我为你新修那座这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所谓„一柱‟,就是要卓然独立,不偏侧哪边,也不倚傍什么,各种打击破坏势力,从各方面一起涌来,始终不为之动摇。具有排斥上天,浇灌太阳之气势,即使把天下所有的骄横强悍的力量都使出来,都会倒下驯服,在一柱亭下听从它的命令而离开,没有这座山峰,如何能抵挡上述强大势力?想象中新建的高峻亭子形象已经在我心目中了。您应该为我写一篇记。我要到池阳,求通守周侯南翁为我题写亭名。”

李维肃是真定人,在朝廷当官几十年,历次担任郞官,被人称为老派人物(行动与操守不合时宜),儒雅且很有才华,为人正直有骨气,颇为时人所排挤。不久,被任命佐助郡守,有人对于起用李维肃担任府判感到愤愤不平,认为他不够资格。李侯不屑与他们计较。(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为人。只是区区一亭,对郡的治理并没有大的利害影响。来到这里不到十天,我就看出李维肃只要认为自己应该做的,必已此为己任,由此可以推想,对于兴办那些比筑亭重要的大事,他一定能够有所作为。

3.(2011年安徽卷T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万贞文先生传 [清]全祖望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鄂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颓,闭之空室中。先生窥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又目试之,汗浸千言,饿顷而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稿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建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烽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大者。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则获奖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成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暑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优,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银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闲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矜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矜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溢曰贞文。(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⑴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解析:选项中的“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错,“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是由于先生的文章。答案: A 参考译文:

贞文先生叫万斯同,字季野,鄞县人,是户部郎万泰的第八个儿子(最小的儿子)。年少时不恭顺,不肯温顺服帖地随从兄长,所经过的地方多遭毁坏,几位兄长也就不重视他。他的父亲想着把他寄托到寺庙里去,不久,因为他的顽劣,就把他关进一个空房间里。贞文先生看到书架上有几十册明代的历史资料,非常高兴地读着,几天就把它读完了;又看见有关经学之类的书籍,都全部读完。从关闭的房间出来后,于是就常常跟随几个哥哥后面,听他们谈论。有一天,大哥要准备一年的学习考核的内容,先生也想参加,大哥笑着说“你懂什么呢?”先生回答说“看几位哥哥所要达到的程度,也是很容易的吧。”大哥突然听到这样的话,感到很惊讶,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将要来考考你。”于是就拿经义类的题目测试他,漫无边际,上千文字,一会儿就完成了。他的大哥非常惊讶,拿着文章流下眼泪,把这情况报告了父亲说:“差点儿失掉了一个弟弟。”万泰也很惊愕地说“差点失去了一个儿子。”当天,才给先生穿上新衣新鞋,送到学校读书。过了一年,又送到黄宗羲先生那学习,又被安排在老师讲学的讲席之旁。贞文先生读书一目五行,读书的速度就如同挖掘了海堤的海水涌入那样。但还是坚守古代儒者的告诫,认为没有益处的书不必读,没有益处的文章不必写,所以对书没有不读的,但记住的只是大的方面。

康熙戊午年,皇帝下诏征召学问丰富渊博的人(即开设博学鸿词科),浙江巡道许鸿勋将先生推荐上去,但先生却坚持推辞才得以免除。第二年,官府设立编写书籍的机构来修《明史》,昆山的学士徐元文请先生前往,当时,修史机构征召有学问的人是按照七品官来发给俸禄的,称之为翰林纂修官,徐学士想按照其他人的例子来授给先生,但先生请求凭平民的身份参与史书编修,不标示头衔,不接受俸禄,主管的人答应了。所有的编修官把稿子送到先生那里,由先生来审核,先生看完,对身边的人说:拿某本书,某卷某页上记载了某件事,应当补充进来;拿某本书,某卷某页上记载了某件事,应当相互参照与校对。身边的人按照他的话去做,没有差错的。《明史稿》五百卷都由先生亲手裁定,虽然后来没有完全依照先生原来裁定的内容,如果索取那些底本,足够用来自成为一部书的。先生初到京城,当时人们议论他的专长在史学方面,等到昆山侍郎徐乾学居丧在家,先生与他说《丧礼》,人们才知道先生对经学有深厚的研究。侍郎于是请先生编成有关五礼的书二百多卷。当时,京城人才济济,各自凭自己的专长展现自己,然而先生低调,但从王公以至于下层的读书人,没有不称他为万先生的,而先生在与他人来往时,署名只写“布衣万斯同”,未尝有其他的称呼。

先生为人心平气和、儒雅,但其中意志又坚定不移。故去的督师的姻亲中有人正身居要职,就到史馆请求对督师稍加放宽,先生清楚地列举他的罪过来告诉他们。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而逃跑,在路上死了,他的孙子想用贿赂的办法来请求把祖父列入因为职事而死的人之列,先生斥责并让他退下去。钱忠介公的子女们非常困苦,先生为了表示自己的同情而劳累,最终没能够解决,但先生未尝感到厌倦。父亲的朋友侍郎冯跻仲的子女们被充到勋卫家做家奴,先生就把他们赎出来,并让他们回家。不激奋自己的意气,不宣扬自己的声誉,尤其喜欢劝勉引荐后生,唯恐失去人才。就是在聚会讲学中也是万分恳切,再三表达自己的心意,他就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啊。他死后,学生后辈们给予的谥号为“贞文”。

第三篇:(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金榜学案:第3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单元综合检测

(三)(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怡悦(yí)攫取(jué)袅袅(niǎo)周道如砥(dǐ)....B.休憩(qì)骄奢(shē)挟卷(xiá)屹立不动(yì)....C.臆测(yì)吟唱(yín)孱弱(chán)引颈受戮(jìnɡ)....D.云翳(yì)倒坍(tān)泥泞(nínɡ)浩瀚无垠(hàn)....2.指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A.喇叭 乐此不疲 难以至信 星临万户 B.沉湎 一泻千里 遮天蔽日 粉身碎骨 C.芳馨 精力充配 万物鼎盛 沉默寡言 D.衬托 郁郁葱葱 停制不前 山崩地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深夜的南沙群岛万籁俱寂,只有我坚强的海防战士睁着警惕的眼睛....守卫着中国的海疆。

B.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如破竹,解放军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

C.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D.全世界铺设公路的里程数大约为18.4万千米,但其中公路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只有少数公路能让驱车者们赏心悦目。....

4.(2013·重庆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态势。B.节日的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C.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D.自从白公馆、渣滓洞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5.(2013·青岛模拟)综合性学习。(8分)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作为中学生,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为此,某班开展了“关注我们的社区”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活动一:关注居民健康】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社区规定,从2014年5月1日起,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如果你作为某校的一名小记者,为宣传这项活动,你将采访市长和卫生局局长,你将分别向他们提出一个什么问题?(4分)采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活动二:关注老年人生活状况】为了社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让你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请你拟出四种调查方式。(4分)①

二、阅读品悟(40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9题。(11分)①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②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搬进候车亭。水果摊搬了,搬到行人能悠闲地停住的地方。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③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在那枝丫间跳跃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6.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对大树的感情态度是

,对人类活动的感情态度是

。作者借大树的命运,表达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这种写法叫

。(3分)8.体会下列句子的含意。(3分)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段表现了大树怎样的精神品格?(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5分)

黑暗里的生命之光

罗 伟

2012年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镇桑迪·胡克小学。九点三十分。一年级教室里,传出悠扬欢快的歌。罗伊格老师正带着她的十四名孩子享受美妙的晨会时光。九点四十分。一个恶徒在向他们逼近。那是一个名叫亚当·兰扎的二十岁男子。他身着黑色军服、防弹背心,携带两支手枪和一支步枪。他避开校外的警方巡逻车,闯入学校。九点四十一分。他已经闯入第一间教室。校园里,歌声依旧。

“砰!”第一声枪响。

会议室里,女校长道恩正在与校医戴安、学校心理咨询师玛丽讨论工作。

“砰!砰!砰!”枪声持续传来。孩子们凄惨的叫声也随之传来。她们清晰地听到了声响。道恩和玛丽首先冲出走廊。枪手已经冲进学校主楼,一边前行,一边扣动扳机。

道恩向走廊尽头冲去——她要抢在枪手到来之前关上大门,挡住通往教室的去路。她正准备拧紧门闩,可枪手已经到来,和道恩正面相遇。

“砰!”那扇生命之门还未来得及关闭,道恩已经倒在了血泊中。大门已经打开,玛丽别无他法。她把手伸向了广播开关。子弹向她袭来。玛丽倒下,广播开启。地狱之门开启,可是,她却做了一份上帝的工作——全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从广播里清晰地听见枪声和尖叫声。

讯息传来,老师们立即行动。没有半分迟疑和慌乱。在生死关头,他们没有流露出半分恐惧。

一年级的维多利亚老师迅速把孩子藏进壁橱里。枪手破门而入,冰冷地问:“人呢?”维多利亚背对着壁橱,冷静地面对枪口,指指窗外的远处,淡然一笑,说:“在体育馆里。”

“砰!”维多利亚用身子挡住了子弹。她用她那单薄的身躯为孩子们筑起了最后一道坚实可靠的生命之墙。

孩子们沉着冷静,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孩子得救。老师死去。枪手转移。

四年级教室里,凯特琳迅速地把孩子们藏进了洗手间。随后,她拖来一个沉重的书架,顶在洗手间门上。她明白,这是一场近乎绝望的抵抗。但是,她不能失去生的信念。她努力平复内心的绝望,使神色平静下来。她的语气里透出冷静和坚定:“坏人在外面,孩子们好好听话,要等待好人救援。”孩子们从那平静的神色和冷静的腔调中读出了信任与可靠。有孩子已经嗅出了可怕的气息,将要哭出来。可是,凯特琳却一遍又一遍地安慰:“孩子们,我爱你们。别怕!我会空手道,能为你们打出一条血路!”

九点五十分。警察到达学校。他们迅速地控制了现场并有秩序地把孩子们疏离至校外。

“咚咚咚!”凯特琳所在的教室响起了敲门声。“完了!”凯特琳心里发出绝望之叹。

“你好!我们是警察。请里面的人开门!”凯特琳并没有被冲昏头脑:“警察?请你们把徽章从门下扔进来!”警徽滑进。凯特琳这才松了一口气。于是,她把钥匙扔出。警察顺利地打开门,营救成功。

当警察找到那个罪恶的枪手时,他已饮弹自尽。

2012年12月14日,这是一个可怕的日子。在这场惨案中,28人逝去,其中包括20名孩童。它成为美国历史上死伤最惨重的校园枪击案之一。

那一天,没有了放学的美妙铃声,取而代之的,是桑迪·胡克寂静街道上悲痛哀嚎的警笛;那一天,没有了载着孩子们欢快回家的校车,取而代之的,是陪伴着悲伤母亲的警察;那一天,3位伟大的老师为保护学生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是黑暗的血色星期五。在这一天里,人们经历了痛彻心扉之伤。

然而,在这一场劫难中,人们却分明地看见了人心的善良与勇敢。正是那一份份发自内心的、坚定无私的大爱,让老师们获得了伟大的力量。在这一场生与死的对决中,是她们用自己单薄之躯封堵了死亡之门,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们所爱的孩子们。

黑暗里,邪恶犹存。可是,光亮却更为耀眼。有了爱便有了勇敢。这样,即使再沉的黑夜,也会闪烁出最为耀眼的生命之光。10.在桑迪·胡克小学惨案中,牺牲了3位老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她们的事迹。(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主要赞颂老师们临危不惧的表现,而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却看似与此不相关,请理解作者这样写的意图。(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塑造凯特琳老师的形象时运用了语言、、、等描写方法,表现了她

、、、充满爱心的精神品质。(3分)1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本文最后三段的表达效果。(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全文,品味标题“黑暗里的生命之光”的深刻含义。(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3·德州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4分)

紫 罗 兰

纪伯伦

①幽静的花园里,生长着一株紫罗兰。她有美丽的小眼睛和娇嫩的花瓣。她生活在女伴们中间,满足于自己的娇小,在密密的草丛中愉快地摆来摆去。

②一天早晨,她抬起顶着用露珠缀成的桂冠的头,环顾四周,她发现一株亭亭玉立的玫瑰,那么雍容而英挺,使人联想起绿宝石的烛台托着鲜红的小火舌。

③紫罗兰张开天蓝色的小嘴,叹了一口气,说:“在香喷喷的草丛里,我是多么不显眼啊,在别的花中间,我几乎不被人看见。造化把我造得这般渺小可怜。我紧贴着地面生长,不能像玫瑰花那样仰望蓝色的苍穹、转向灿烂的骄阳。”

④玫瑰花听到她身旁的紫罗兰的这番话,笑着摇了摇头,接着说:“你这枝花多么愚蠢呵!你简直不理解自己的幸福,造化把很少赋予别类花朵的那种美貌、那种芬芳和娇嫩给予了你。抛弃你那些错误的想法和空洞的幻想,满足于自己的命运吧。要知道,温顺会使你变得坚强,谁要求过多,谁就会失去一切。”

⑤紫罗兰回答道:“呵,玫瑰花,你来安慰我,因为我幻想的那一切,你都有了。你是那样美好,所以你用聪明的辞令粉饰我的渺小。但是对于不幸者说,那些幸福者的安慰意味着什么呢?向弱者说教的强者总是残酷的!”

⑥造化听到玫瑰与紫罗兰的对话,觉得奇怪,于是高声问:“呵,女儿,你怎么了,我的紫罗兰?我知道你一向谦逊而有耐心,你温柔

而又驯顺,你安贫而又高尚。莫非贪欲和虚荣占据了你的心?”

⑦紫罗兰用充满哀求的声调回答她:“呵,你原是无上全能、悲悯万物的啊,我的母亲!我怀着满腔激情、满腔希望请求你,答应我的要求,把我变成玫瑰花吧,哪怕只一天也好!”

⑧造化说:“你不知道你的请求意味着什么。你不明白外表的华丽暗藏着不可预期的灾祸。当我把你的躯干抽长,改变了你的容貌,使你变成了玫瑰花,你会后悔的,可是,到那时,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⑨紫罗兰答道:“呵,把我变作玫瑰花吧!变作一株高高的玫瑰花,骄傲地抬着头!日后不论发生什么事,都由我自己承担!”

⑩于是,造化说:“呵,愚蠢而不听话的紫罗兰,我满足你的愿望!但是,如果不幸和灾祸突然降落在你的头上,那是你自己的过错!”

⑪造化伸开她那看不见的魔指,触了一下紫罗兰的根——转瞬间紫罗兰变成了盛开的玫瑰,伫立在众芳之上。

⑫午后,天边突然乌云密布,卷起旋风,雷电交加,隆隆作响,狂风和暴雨组成一支不计其数的大军突然向园林袭来。等到风停云散,满园零落,唯有躲在篱边的紫罗兰,在这场风暴的袭击之后,安然无恙。

⑬一株紫罗兰抬起头来,看着花草树木的遭遇,得意地微笑了一下,招呼自己的女伴:“瞧呵,暴风雨把那些自负为美的花朵变成了什么哟!”

⑭另一株紫罗兰说:“我们紧贴着地面生长,才躲过了狂风暴雨的愤怒。”

⑮第三株喊道:“我们是这般脆弱,但龙卷风并没有战胜我们!” ⑯这时紫罗兰皇后向四周环顾了一下,突然看见昨天还是紫罗兰的那株玫瑰花。

⑰暴风雨把她从土里拔起,狂风扫去了她的花瓣,把她抛在湿漉漉的青草上。她躺在地上,像一个被敌人的箭射中了的人一样。

⑱紫罗兰皇后挺直了身子,展开自己的小叶片,大声召唤:“看呵,看呵,我的女儿们!看看这株紫罗兰,为了能炫耀自己的美貌,她想变成一株玫瑰,哪怕是一小时也可以。就让眼前这景象作为你们的教训吧。”

⑲濒死的玫瑰叹了一口气,集中了最后的力量,用微弱的声音回答道:“听我说吧,你们这些愚蠢而谦逊的花儿,暴风雨和龙卷风都把你们吓坏了!我曾听见更高的世界对我们世界说,‘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更远的东西’。我做了一小时的玫瑰花,我用玫瑰花的眼睛观察过宇宙,我用玫瑰花的耳朵倾听过私语,我用玫瑰花的叶片感受过光的变幻。难道你们中间找得到一位,蒙受过这样的荣光么?”

⑳不久,玫瑰卷起自己的叶子,微微叹了一口气,死去了。她的脸上浮着超凡绝俗的微笑——那是理想实现的微笑,胜利的微笑,上帝的微笑。

15.第①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②~⑤段中,紫罗兰对自己有哪些不满?对玫瑰花有哪些艳羡?(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是一篇对话体散文,请结合⑥~⑩段分析“对话”这种手法的好处。(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暴风雨把她从土里拔起,狂风扫去了她的花瓣,把她抛在湿漉...漉的青草上。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她的脸上浮着超凡绝俗的微笑。....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的题目不完整,你认为在“紫罗兰”前面应该加个怎样的修饰语?并说明理由。(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有很多格言警句,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加以阐述。(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21.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写一篇作文。

有一片杉树林,它经历了无数次风暴,却不见有哪一棵树被风暴吹倒折断过。原来,这些杉树的根,盘根错节,互相纠缠在一起,已分不清哪条根属于哪棵树,好像那所有交错在一起的树根,都属于每一棵树,就像是一条条相互挽在一起的手臂。

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如我们所遇到的旱灾、大风、冰雹、暴雨等自然灾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灾区人民团结起来战胜了困难。其实,人们只要懂得相互挽手,相互帮扶,相互关爱,就能战胜人世间的一切风暴。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20行以上)。③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B项,“挟”应读xié;C项,“颈”应读jǐnɡ;D项,“泞”应读nìnɡ。

2.【解析】选B。A项,“至”应为“置”;C项,“配”应为“沛”;D项,“制”应为“滞”。

3.【解析】选B。选项望文生义,“势如破竹”指形势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与语境不符。

4.【解析】选A。B项,“洋溢”与“笑脸”不能搭配;C项,应把“许多”移到“优秀”的前面;D项,应该去掉“自从”。5.(1)答案:(采访市长:)尊敬的市长,您好!我市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有什么具体措施?(或:尊敬的市长,您好!请问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对我市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采访卫生局局长:)尊敬的局长,您好!请问吸烟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或:尊敬的局长,您好!在公共场所开展禁烟有什么意义?)(2)答案:①走访 ②电话调查 ③填写调查问卷 ④开座谈会(只要是可行的调查方式,均可)6.【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应在联系语境的基础上,从修辞手法、词语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作答。

答案:“死鱼般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指缺少生机。“灰白色”指道路、楼房等设施,色彩黯淡。“绿得更深沉”是对大树精神品质的歌颂。这几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只顾建设而不顾生态环境行为的愤恨,对大树无私奉献精神的敬重之情。

7.答案:同情、怜悯、敬重 愤恨 托物寓意

8.【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可从大树的品质特点和作者的感情两个方面考虑。

答案:这句话写出了惨遭杀戮的树神奇、忠诚的品质和蓬勃的生命激情,也表明作者对人类行为的愤恨,对树的热爱和崇敬。

9.【解析】本题考查对大树精神品格的总结。注意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和思考,如“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棵树依然不动,“叶子照旧绿”,可见其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品格;“是春泥的效死者”表现它无私奉献的精神。答案:忍辱负重、胸怀豁达、无私奉献。

10.【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阅读全文,找出女校长道恩、心理咨询师玛丽、一年级的维多利亚老师在危险来临和在恶徒面前的表现归纳作答。

答案:(1)女校长道恩:勇敢地冲出走廊,想要关上通往教室的大门。(2)心理咨询师玛丽:勇敢地面对敌人的枪口,成功开启广播。(3)一年级的维多利亚老师:迅速地将孩子们藏进壁橱里,冷静地面对枪口。

11.【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分析画线句子,从危险悄然降临、恶徒的凶残、校园的美好的关系方面思考。

答案: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有三个:①突出表现校园一切的美好;②与恶徒的凶残形成强烈的对比;③突出说明危险悄然降临,没有任何前兆。(或者说明恶徒行动之诡秘和神速。)

12.答案:动作 神态 心理 善良 勇敢 机智(细心)13.【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表达方式。分析本文最后三段,从抒情、议论及对表达作者的情感、颂扬三位老师的品质、和中心的关系等方面回答。

答案:本文最后三段运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强烈地表达了对在惨案中失去生命的师生们的无比悲痛的心情和对老师们善良与勇敢、坚定无私的大爱精神的赞美,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14.【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联系文章内容和主题,从“黑暗”和“生命之光”分别指代什么内容,用意是什么等方面思考。答案:“黑暗”指邪恶,“生命之光”指善良与勇敢、坚定无私的爱。“黑暗里的生命之光”意在说明善良与勇敢、坚定无私的爱终将会战胜邪恶。

15.【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内容及其作用。阅读此段,按“谁怎么样”的格式总结第一问。本段的作用要从与下文的关系方面思考。答案:描写了紫罗兰宁静而自足的生活。为下文玫瑰花的惊艳出场,使紫罗兰自惭形秽而谋求改变铺垫蓄势。

16.【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阅读②~⑤段,根据题干提示,从中找出关于紫罗兰对自己不满,对玫瑰花艳羡的语句总结回答。

答案:紫罗兰自认为渺小可怜,脆弱被无视。玫瑰花亭亭玉立,雍容英挺。

17.【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阅读⑥~⑩段,分析“对话”,从紫罗兰的特点,感情色彩和情节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作答。答案(示例):形象地表现了紫罗兰的迫切和坚定,感情色彩浓烈,使情节推进自然简便。

18.答案:①作者运用“拔”“扫”“抛”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暴风雨的肆虐和力量,突出了那株紫罗兰的惨痛遭遇。②“超凡绝俗”意味着紫罗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追求到了比生活更高更远的东西,达到了至圣的精神境界。

19.【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对紫罗兰特点的分析。根据紫罗兰勇敢追逐梦想,具有献身精神,无怨无悔等特点思考。

答案(示例):我认为应该添加“勇敢的”,文章讲述一株勇敢追逐梦想的紫罗兰,为理想而死,无怨无悔。(言之成理即可)20.【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赏析能力。找出那些优美的或有哲理性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运用或蕴含的哲理等方面回答。答案(示例):日后不论发生什么事,都由我自己承担!

人应该有担当的精神,既然做了选择就要勇往直前,即便是遇到挫折和艰难,都不能退缩,要勇于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言之成理即可)21.【写作提示】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作时要认真审读所给的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确立写作的方向,尤其材料中最后一句就是提示语,是从材料中概括总结出来的道理或启迪,“只要懂得相互挽手,相互帮扶,相互关爱,就能战胜人世间的一切风暴”。这就是我们写作所要表达的主旨。立意时抓住“挽手”“帮扶”“关爱”其中的一个方面即可。

第四篇:九年级政治 3.8《日月无私照》同步精练精析 教科版

思想品德:同步精练精析3.8《日月无私照》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巴中中考)下列关于平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等体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B.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 C.平等就是平均 D.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于平等和平均的认知情况。平等不等于平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平均指的是数量上的均衡性,因此,平等和平均不是一回事。2.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公布八条最新楼市调控政策,其中房贷方面,二套房贷首付提至六成,限购令也推向了全国执行,再度调控房地产以平民怨。此新政()A.通过立法为公民实现平等创造条件 B.调控房价,以保证公民的绝对平等 C.这是对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的破坏 D.房地产为富人而办,老百姓没钱就不要想

【解析】选A。本题以“新国八条”为背景材料,旨在让学生理解平等的真谛,了解我国政府为实现平等做出的努力。平等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平等,故B排除;“新国八条”目的在于让楼市健康有序发展,不存在破坏公平竞争原则的说法;D是对老百姓的严重歧视,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3.2011年2月5日晚,兔年春晚节目进行了终审,而蔡明、刘威的小品《新房》中的一句台词曝光后,引来非议。据说小品出现了这样的对白——蔡明女儿说:“妈妈,你别跑那么快,你以为自己是刘翔啊?”蔡明迅速回应道:“你老追不上我,你是史冬鹏啊?” 这说明()

A.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

B.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尊重人、歧视人的现象 C.生命的平等性以相貌的美丑为基础 D.我国法律保障和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解析】选B。本题以春晚台词为载体,考查对于不尊重人、歧视人现象的认识。从对白中我们可以看出:台词对史冬鹏进行了嘲讽。因此,B当选。

用心

爱心

专心 1 4.班内一位男生因小儿麻痹症致残,走路一瘸一拐的,有些男生叫他“拐子”。对此,下列看法中正确的有()

A.这表明同学们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 B.这表明该班同学关系比较亲密 C.这是一种表示亲切的做法,能增进友谊 D.这种做法是歧视弱者的表现,是错误的

【解析】选D。给残弱男生起外号是一种非常不尊重人的行为。这种做法是歧视弱者的表现,是错误的,因此,D当选。

5.2011年1月24日,新华网报道: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就有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①图书馆的行为维护了乞丐和拾荒者的人格尊严

②随着观念的逐渐开放,社会对弱势群体、边缘人群的关注和包容度逐渐提高 ③图书馆自我炒作,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④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以杭州图书馆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这则新闻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③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故C为正确答案。6.(2011·青岛模拟)我国当今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他们是()

①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贫困者 ②收入水平下降的职工

③产业结构调整后的低收入者或下岗职工 ④智力残疾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三种人: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贫困者、收入水平下降的职工、产业结构调整后的低收入者或下岗职工。智力残疾者是弱势群体,但不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因此A为正确答案

7.某初中学校文学社招新成员,公布的条件是:(1)唱歌好(2)长相漂亮(3)身高160

用心

爱心

专心 厘米以上(4)学习成绩优异(5)家庭有经济能力置办统一服装。这些条件说明()A.文学社的级别比较高 B.公平的真正实现任重而道远 C.文学社的成员不懂得国家法律 D.实现真正的平等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解析】选B。解答本题必须认真审读所给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文学社招新成员公布的条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这表明公平的真正实现任重而道远。8.在大学生就业招聘会上,许多单位都明确表示不招收女大学生,这说明()A.女性都不如男性 B.我们的社会没有公平可言 C.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性别歧视 D.女性考上大学也没有用

【解析】选C。题目中一些单位的做法没有平等待人,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但并不能由此得出我们的社会没有公平的结论,A、B、D的观点都是错误的。C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9.灰色童谣:“吃糖的是穷人,尿糖的是富人;耕种土地的是穷人,买卖土地的是富人;种稻的是穷人,种草的是富人;养猪的是穷人,养狗的是富人。”下列选项对童谣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是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一种讽刺 B.体现人们对平等的追求 C.体现人们对平均社会的追求

D.实现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平等,任重而道远

【解析】选C。本题属逆向选择题。以童谣为载体,考查对于不平等现象的认识。平等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

10.漫画中学校的这种做法()

用心

爱心

专心 3

A.违背了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 B.触犯了教育公平的底线 C.剥夺了公民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 D.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解析】选B。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对于教育领域不公平现象的认识。A、C、D与题干没有关系,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二、简答题

11.(2010·攀枝花中考)2010年3月27日,攀枝花市炳草岗街道新华街社区居民张世勇因精神病复发被送往市三医院治疗,仅一个月就花费医疗费6 000余元。因他无经济来源和亲属资助,且在规定时间内未办理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病住院后根本无力支付相关费用。新华街社区居委会和炳草岗街道办事处多方奔走,积极联系东区民政、残联等部门,但也仅为其解决了基本生活费用和部分医疗费用。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要求下属的区医保局向市医保局汇报情况。在得到市医保局同意后,本着特事特办原则,迅速为张世勇办理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手续,极大地缓解了他医疗费用的负担。我们应如何理解社区、街道办事处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对张世勇的关心和帮助? 【解析】解答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学生读懂材料,而且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表明自己的观点。本题的中心词有“精神病”、“无经济来源和亲属资助”,这就要求学生首先从关心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阐述,然后叙述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重要性,最后从义务角度,表明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答案:(1)关心、帮助张世勇这样的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2)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3)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也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或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三、材料分析题

12.2010年12月11日,《南方日报》报道:智力残疾四级的陈元璞,几乎是在广州市少年宫长大的。尽管有人认为这个孩子“脑袋像一块木板”,不可能学会基本技能,而他却倔强地在这个艺术殿堂里,风雨无阻地坚持了12年。老师们启发陈元璞通过听古典音乐来凭感觉想像画画。从此,他一边加强音乐修养,一边加强绘画训练。陈元璞现在成了广州市少年宫特殊教育中心的助教,并有200多幅表现音乐感受的油画在国内外展出,出版了独具艺术风格的个人彩色画作《无音之乐》,获得首届广东省和全国少儿美术教师美术作品“优秀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陈元璞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2)结合陈元璞的经历,谈谈自己对生命平等的理解。

【解析】智力残疾的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其生存状态非常艰难,而材料中的主人公陈元璞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正常人都很难取得的成绩,让人佩服。第(1)问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点:智力残疾、12年、“优秀奖”,这说明身处逆境的人,用自己的奋斗诠释了平等的真谛,捍卫了生命的尊严,赢得世人的尊重。第(2)问,从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体现、人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等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说明一些身处逆境的人,用自己的奋斗诠释了平等的真谛,捍卫了生命的尊严,赢得世人的尊重。

(2)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表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②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陈元璞的成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③社会每一成员都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陈元璞的智障并不影响他享有发展的机会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四、活动探究题

13.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这些就业歧视现象让一些“特殊”的就业人群频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针对上述现象,某中学九年级一班的班主任霍老师决定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同学们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故事析理】

英国著名小说家斯诺被授予“勋爵”的封号后,他的一些亲朋好友纷纷发来函电向他祝贺,同时,还问今后应该怎样称呼他。他在复信中写下了这样的回答:“尽管我现在收到的许多来信上都写着‘斯诺勋爵’的字样,但是,说实在的,我很不喜欢这种头衔。以后,请你(包

用心

爱心

专心 括所有其他朋友)仍直呼我名„„”

(1)斯诺被授予“勋爵”的封号后,请别人仍直呼其名,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活动二:【模拟法庭】 原告:小刘

被告:某农村信用联社

案由:大学毕业后的小刘满怀信心,报考了该市农村信用联社,经过笔试、面试,进入最后的体检环节。小刘耐心地等待着体检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他接到了通知,要对他的眼睛进行复检。复检过后,小刘仍然没有收到任何音信。他忐忑不安地向该市农信社询问理由,对方回复说:“你的眼睛是色盲,不符合我们的录用条件。”小刘陷入了恐慌。诉讼请求:小刘要求消除歧视,获得公平就业机会,并让该市农信社赔礼道歉。(2)如果你是法官,对该案例做出怎样的判决?(3)你判决的依据是什么?

(4)如果让你为本次活动说一些结束语,你会怎么说?

【解析】本题是实践探究题,有一定的难度。仔细阅读材料可知:第一则材料表现了斯诺平等待人,由此,联想到教材相关知识,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应该以真诚、友善的方式对待他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第二则材料,叙述的是小刘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因为是色盲受到歧视,进而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平等权。

答案:(1)①斯诺被授予“勋爵”的封号后,请别人仍直呼其名,体现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地位看作比别人高,也表现出了他的平易近人。

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应该以真诚、友善的方式对待他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假如我是法官,我会依法责令该市农信社赔礼道歉,并录用小刘为该社员工。(3)①色盲人士在某些行业就业是受限的,然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色盲人士从事一般职业并无限制,随意拒录色盲人士从业属于严重歧视。②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4)①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树立平等意识,认清歧视的危害,努力去清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

②在生活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不平等的观念和陋习,用平等的眼光和行动去对待每一个人。③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建立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评一 鲁教版(精选)

期末综合测评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地球上的其他生命()

A.人类有智慧,是地球的主宰者,可以随意对待其他生命 B.人类要关注自己的生活,因此对其他生命不可能关注 C.人类要关爱自己和珍惜野生动物

D.人类要关爱自己,也要呵护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特别是野生动物

思路解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中的一员,应该善待其他生物,C、D两项是正确的认识。 答案:CD

2.“生命的质量在于追求,而不在于仅仅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这些语言中,你能体会到()A.人的生命因为智慧而闪烁光彩 B.生命很珍贵,好死不如赖活着

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要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D.应当善待他人的生命

思路解析:本题以名言为题干,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要联系课本知识来理解名言。A、B、D三项和题干没有直接联系,故不选。答案:C

3.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这句话是说() A.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B.区别人必须从性格上区分

C.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D.对一个人的区别只看外貌就可以了

思路解析:莱布尼茨的这句话的含意是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A、C两项正是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B、D两项的意思从题干中不能体现。 答案:AC

4.进入初中后,李明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语文成绩却下降了。妈妈问他原因,他说数学老师讲课很有意思,他很喜欢,而语文老师的上课方式他不太适应,上课时就不想听。李明应该()

A.向老师抗议,要求老师改变教学方式 B.主动与老师交流,寻求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C.顺其自然,用数学成绩弥补语文的不足

D.改进学习方法,尽快掌握学科特点与学习规律

思路解析:本题以李明的事例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对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认识。A项对待老师的方法是错误的,C项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答案:BD

5.刘晨家遭遇了火灾,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她的父母让她辍学。同学们知道后,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刘晨解决了问题,重新回到了校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学的帮助让她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 B.友谊就是痛苦时的分担,快乐时的分享

爱心

用心

专心 C.友谊可以使人战胜困难

D.大家的帮助会让刘晨很没有尊严

思路解析:此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这与绝大部分肯定式选择题目刚好相反,根据平时做题习惯很容易忽视题目中的否定字“不”。因此,做题时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D项观点错误,大家的帮助与刘晨的尊严并不矛盾。 答案:D

6.许杰老师是一位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教我们英语并做我们班的班主任。课下的时间她几乎都和我们在一起。我认为() A.她这是想抓几个典型,杀一儆百

B.她这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方法,通过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 C.刚毕业,她想把工作做好出人头地 D.她这是笼络人心的一种方法

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理解式选择题,重在对理解、辨别能力的考查。A、C、D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B

7.徐新涛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平时他和我们很“铁”,我们都把他当朋友。有一次,一男同学竟然叫起了“新涛老师”,徐老师不但没生气,还乐呵呵的。我认为() A.“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叫法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B.虽然不对,老师没反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C.我们和徐老师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叫名字也体现了一种平等 D.这个同学也太张狂,让人接受不了

思路解析: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关系。 答案:C

8.李勇和王虎都是七年级(9)班的学生。李勇身高体壮,王虎则小巧玲珑。他们要树立自信就应该() A.进行科学的比较

B.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C.要善于找出自己的优势 D.要善于找出自己的不足

思路解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关键是要认清自己。B项的错误在于这样可能导致自负心理,D项材料中体现不出来。答案:AC

9.“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患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挫折是坏事,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 B.挫折给人以生理和心理上的打击,造成生活道路的曲折,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C.挫折具有两重性,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 D.对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挫折孕育着成功

思路解析:挫折对强者来说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对弱者来说是一种灾难。B项观点错误。 答案:ACD

10.对于刚刚踏进中学校门的初中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A.学会自主学习B.提高学习效率 C.科学安排时间

爱心

用心

专心 D.学到哪儿是哪儿

思路解析:对于刚刚踏进中学校门的初中生来说,A、B、C三项是对待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的正确态度,D项是一种错误的态度。 答案:ABC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习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有() A.学习可以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B.学习可以增长人的才干 C.学习可以充实人的精神生活

D.学习才能使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思路解析: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意,然后联系课本知识就可以作出选择。 答案:ABCD

12.陈林是个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成绩优秀,学习刻苦。可同学们却觉得他太傲气,平时见了同学也不打招呼,有谁问个问题他也懒得帮助,大家都不愿意接近他。陈林缺少朋友的原因是()A.他太优秀了

B.同学们都忌妒他 C.他不诚实

D.他待人不热情

思路解析:陈林同学因为太傲气,所以大家才不愿意和他接近。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D项是符合题干的选项。 答案:D 13.古人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习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老师,他们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作用是() A.老师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指导者 B.老师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 C.老师给我们无私的关爱

D.老师帮我们解决人生道路上的全部问题

思路解析: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意,然后联系教材知识就能判断出A、B、C三项都是正确选项。D项的错误在于过分夸大了老师的作用。 答案:ABC

14.下列同学的表现体现出自立品质的有()

A.何鸣在学习上养成了独立的好习惯,从不要父母督促 B.赵刚是个听话的“乖孩子”,一切事情都听从父母的安排 C.张子力非常有“个性”,什么事都不愿听从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D.王雷遇事很有主见,凡事自己都有独立的见解

思路解析:理解了自立的含义,就能作出正确的选择。B项是依赖性,C项是自负。 答案:AD

15.“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句话强调的精神是() A.自立自强 B.积极进取 C.助人为乐

D.任何事情都不求别人

思路解析:这句话正是说明了做人要自立自强。

爱心

用心

专心 答案:A

16.1951年,英国女科学家弗兰克林从自己拍摄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螺旋结构。随后她以此为题作了一次很出色的讲演。后来,她由于担心自己的发现是否真实存在,又公开否认了自己的发现。后来其他科学家也从照片上发现了这个结构,并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学说,这标志着生物学新时代的到来。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A.弗兰克林缺乏自信,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B.弗兰克林非常谦虚,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C.弗兰克林由于自卑戕害了她的成就 D.弗兰克林有求实的精神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列举类选择题,要求选出与题干观点相一致的选项。解答时,要准确领会题干观点对题肢的要求。材料中弗兰克林由于不自信,与成功擦肩而过,故选A、C两项。

答案:AC

二、请你回答(每小题8分,共16分) 17.杨绿野是“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先天罹患双耳深度耳聋的她,凭着一股同龄人少有的毅力,靠着助听器和观察别人说话的口型与人交谈,不仅做到与常人无障碍交流,还能说一口流畅的普通话。此外,杨绿野还克服了耳聋带来的种种困难,从小学会了溜冰、游泳等运动,把原本不幸的童年变成了欢乐的歌。除学习成绩优秀外,杨绿野还是个多才多艺的孩子,喜爱绘画,从四五岁学画至今,已获得区乃至国际级奖项十余个。在《把不幸变成欢乐的歌》一文中,她这样写道:“面对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我有信心战胜各种困难,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1)杨绿野的事迹对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4分)(2)为什么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基石?(4分)答案:(1)提示:最大的启发是毅力和信心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2)自信使人勇敢。自信能使人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自强不息。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失败。自信的人在它们面前能保持冷静、沉着、乐观的心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努力扭转困难局面,转败为胜。一个充满自信的人,能充分相信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18.李明同学因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瘫痪,内心受到极大打击。她的性格变得孤僻,学习成绩下降。同班的同学们知道后主动接近她,为她补课,帮她做家务、照顾有病的父亲,在同学的热情帮助下,李明同学从悲伤消沉的阴影中一步步走出来,性格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她最不能忘记的是她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友情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作用?(3分)

爱心

用心

专心(2)我们怎样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3分)(3)你的好朋友是谁?请对他说一句知心话。(2分) 答案:(1)提示:友情能使我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友情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更大的幸福和欢乐。

(2)平等待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友情的前提;朋友之间需要彼此尊重;朋友相交,贵在真诚;朋友之间要理解宽容;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帮助。(3)略

三、请你评析(每小题8分,共16分)

19.在一次主题班会上,大家都畅谈了自己的理想。有的同学说要当一名作家,写出动人的作品;有的同学说要做一名建筑师,设计出风格独特的高楼大厦„„而李齐同学却说:“我做一名大老板,将来像比尔·盖茨一样成为世界首富,那该有多风光!”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哄笑。“你们笑什么?我靠自己的劳动赚钱有什么不好,当老板就不能为社会作贡献吗?”

你如何评价李齐同学的观点呢?(8分)

答案: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能简单地从职业上考虑,而应看他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正当职业都可以成为为社会作贡献的岗位。只要守法经营,当老板同样可以为社会作贡献,李齐同学的理想不应受到嘲笑。 但是,李齐同学也应认识到做老板不仅是表面上的风光和荣耀,更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具备相应的能力。只有现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企业家。

20.请你评析下列几位同学的做法。(1)小王每天学习到深夜。(2分)(2)小周同学经常给班里的同学起外号。(3分)(3)小于同学对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和忠告不屑一顾。(3分) 答案:(1)不正确。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学习,不能打疲劳仗。

(2)不正确。在与同学交往中,彼此尊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给同学起绰号是不尊重同学的表现。

(3)不正确。我们应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忠告,要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四、社会话题(共12分)

21.党中央、国务院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育人,人才强国”的指导思想。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关键。我国是世界上受教育群体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承担起这项繁重任务的是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赞誉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是因为他们具有无怨无悔的付出、不计回报的奉献、淡泊高雅的志向。在新世纪,我们要更加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光大,早日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实现中华民族的新崛起。

请你结合所学内容,提出三个问题,并作出回答。 答案:(1)老师给予我们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应稍作解释。

(2)为什么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为人类社会文

爱心

用心

专心 化的积累和传播、继承和发扬发挥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

(3)我们应该怎样尊敬自己的老师?可结合自己的实际回答。(其他只要符合题意的答案都是正确的)

五、亲临其境(共12分) 22.郑亮说话有些口吃,小学时他还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上了初中后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缺点,他尽量不说话。可时间一长,同学们还是都知道了他说话不利落,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逗他,拿他的缺点开玩笑,这可刺伤了他的自尊心。他不愿与同学交往,在课堂上也从不举手发言,变得闷闷不乐,非常消沉。班主任李老师知道以后,批评了那些不尊重别人的同学,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帮助郑亮重新树立起自信。 假如你就是郑亮班里的一名热心同学,你能为他找回自信提出哪些建议呢?

答案:郑亮同学首先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不应夸大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一点障碍。其实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他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口吃陷入自卑中。

他还应该积极克服自己的不足,口吃并不是不能纠正的,越是不敢说话越不能克服口吃的毛病。他可以大胆地练习语言表达,争取克服困难,用成功增强自信。 他应该积极地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通过积累成功的体验来克服自卑心理,快乐自信地生活。

六、实践探究(共14分)

倾听青春风铃

我们自信自豪,因为我们拥有一个花一般的年龄;我们活力四射,浑身焕发着春天的风采;我们思维敏捷,让前辈们发出“后生可畏”的感慨;我们感情真挚,时刻将他人的安危冷暖放入襟怀;我们敢为人先,始终把持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请以“倾听青春风铃”为题,在班里或好朋友中间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请你来担任策划人,能完成任务吗? 我的活动设计方案: 我的演说词:

答案: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方案,只要方案操作可行,起到良好的效果,就证明是好方案。

爱心

用心

专心

下载【金榜学案】2013-2014版九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榜学案】2013-2014版九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