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制教育宣传材料(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0:0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宣传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法制教育宣传材料》。

第一篇:中小学法制教育宣传材料

中小学法制教育宣传材料

一、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要求

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特点,致力于帮助他们不断 提高法律素养,牢固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实施中小学法制教育,必须贯彻以下原则:

1.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法制教育的特点,适应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

2.法律知识教育与法治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解和参与法治实践的机会,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掌握法律知识,领会法治理念,提高法律素质。

3.整合性原则。将法制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与各种教育活动相结合,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与必要的专项教育相结合,形成多角度、宽领域、复合式的法制教育格局。

(三)主要任务

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二、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内容

(一)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

在小学阶段,进行初步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启蒙教育,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律观念和权利观念。

1.了解社会生活中有规则,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要遵守的具有强制性的规则。法律规定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特定条件下能够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或禁止做什么。

2.初步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法律代表公平正义,维护秩序,保障自由,保护人身、财产等权力不受侵犯。

3.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权利,任何人的权利不可随意剥夺和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初步建立宪法意识。

5.初步了解未成年人权利的基本内容,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知道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受监护权、休息权、隐私权、财产权、继承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应当受到保护,增强权利意识。

6.掌握初步的自我保护方法,知道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寻求法律保护,了解寻求法律保护的渠道。

(二)初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

依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成长需求,在小学法制教育的基础上,须着力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进一步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2.知道法治精神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3.理解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现实性、平等性,懂得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懂得不承担法定义务或触犯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

4.懂得法律维护社会秩序,能够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着重了解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刑事、民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5.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内容,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含义,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违法犯罪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抵制不良诱惑,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懂得未成年人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见义勇为,知道揭发检举、及时报警、正当防卫等是同犯罪作斗争的有效 手段。

6.懂得未成年人权益应当受到国家保护,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掌握自我保护和维权的方法,学会采用诉讼或者非诉讼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三)普通高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

高中阶段的法制教育要适应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考虑即将步入社会的现实需要,须着力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了解法律反映了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理解法律规范存在的价值,形成理性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懂得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略。

2.知道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了解法律具有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正、规范法律主体行为、调整利益关系的功能,促进个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3.了解规范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主要法律。理解宪法关于我国国体、政体、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权的相关规定,了解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相关的法律。理解宪法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的规定,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我国加强教育、科学、文化等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

4.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我国批准的重要国际公约,特别是国际人权公约、世界贸易组织公约、保护人类环境的国际公约等有关知识,树立全球意识。

5.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了解公民权利的主要内容,懂得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三、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实施途径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同时,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要重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制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

(一)学科教学

1.骨干学科教学

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地理等学科,高中的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是法制教育的骨干学科。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法制教育内容,增强法制教育,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

(1)小学阶段

《品德与生活》:在学生能感受、能观察、能体验的日常生活中渗透法制教育,采取适合小学生接受能力的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律,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品德与社会》: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渗透基本的法律知识教育,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学习运用法律知识思考和分析一些简单的社会生活现象,学习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规范自身行为,从小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

(2)初中阶段

《思想品德》:结合学生的品德修养,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将法制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法制教育的基础上,了解法律是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了解宪 法和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了解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增强依法办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历史与社会》: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内容,体会现实社会生活中相关法律规则和制度的意义;从历史角度了解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地理》: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的教学,了解保护自然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应遵循的公约、法律和法规,渗透法治观念,培养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3)普通高中阶段

《思想政治》:结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必修课程的教学,了解法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感受法律的作用和权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理解依法治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选修课《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学习,掌握民事权利与义务、信守合同与违约、就业与创业、婚姻与家 庭、法律救助等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知识。

《地理》:通过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了解相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认识法律在解决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法治观念。

2.相关学科渗透

语文、生物、体育等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与法制教育相联系的内容。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法制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法治文明、公平正义、恪守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例如,语文课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渗透崇尚公平正义、违法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光荣等教育;生物课对学 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生命、尊重人权的教育;体育课对学生进行遵守规则、崇尚公正的教育等等。各相关学科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要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学科史上的有趣材料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二)专题教育

采用必要的专题教育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想认识、行为表现和社会实际出发,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专题教育活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法制专题教育要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青春 期教育、生命教育紧密结合,与安全、禁毒、预防艾滋病、环境、国防、交通安全、知识产权等专项教育有机整合,使之融为一体。

(三)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法律、践行法律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学生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1.班团队活动

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学生真正懂得集体要有纪律、要有规则,每个集体成员要懂规则、守规则,要在享有法定权利的同时履行应尽的各项义务。班集体活动要结合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2.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载体。要支持和指导学生社团广泛开展与法制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逐步培养学生参与群体生活的能力、按规则办事的习惯。结合不同社团活动的特点,进行相关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和开拓创新的能 力,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参与法制实践与宣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3.节日、纪念日宣传教育活动

要充分利用现有中国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和纪念日,如“3.15”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4.仪式教育活动

学校要通过学生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18岁成人仪式以及入队、入团、入党等各种仪式,精心组织设计,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健康成长与法律的关系,培养爱法、敬法的情感,增强守法、用法的能力。

5.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要组织学生到人大、法院、监狱等机构旁听和参观,开展模拟人大、模拟法庭等活动,通过了解和分析真实的事例,了解相关法律,增加法制观念。

(四)个别辅导

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针对个别学生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积极的教育和管理;要关注学生思想、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及时进行法律、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四、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措施

(一)组织措施

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教育行政和司法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订法制教育的实施计划,整合当地德育、教研、科研等部门的力量,进行法制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学校由校长(或分管校长)负责,把法制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重要 内容。除学科课程所占课时外,每学年要根据法制教育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课程实际,安排合理的课时用于法制专题教育活动,法制专题教育的时间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确保课时,保证质量。

(二)资源利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多方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加强法制教育的软件建设,积极开发图文资料、教学课件、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影视、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司法、公安部门应选择适合青少年参观的相关普法教育机构和设 施,开辟为中小学法制教育基地,向未成年人开放,为青少年法制教育服务。

各地进行法制教育使用的相关材料必须科学、系统、权威,既要符合青少年认识特点和成才需求,又要充分体现法制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严密性。原则上以结合相关课程教学为主,不另外编写法制教育教材,也不得强行组织学生集体购买。

(三)队伍培训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规划地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聘任法制教育专、兼职教师。要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法制教育基本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对学科教师、法制教育辅导员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尤其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 程教师加强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壮大和提高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

(四)社会支持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依靠司法、行政执法部门和社会专业机构的力量,为广大中小学师生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支持,开发开放法制教育资源,提高法制教育的质量;要积极协调社区、家庭等社会资源,提供充足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

第二篇:昌吉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昌吉市八小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各年级部:

根据《昌吉市教育局2014年工作要点》,结合《昌吉市八小2014年德育工作计划》,为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努力营造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结合昌吉市八小的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法律赋予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不良风气的污染和侵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努力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活动内容

各年级部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宣传《宪法》、《国旗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反邪教等有关法律法规。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意外事故防范及自我保护知识讲授等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14年4月4日—5月4日

四、活动措施

各学校要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活动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一)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兴衰,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分析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筹划,具体实施,抓好落实,不断推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体系,实现法制教育的延伸和扩展。

(三)4月1日——4月5日积极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不同的形式推动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法活动的开展。

(四)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落实好每学期至少一次的法制副校长讲座。3.31日全校师生聆听法制讲座,进一步落实法制向学科渗透工作,使法制教育进入课堂。

(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学校的板报开办好法制教育专栏,举办好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系列活动。

(六)继续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

1.办一期与法制内容相关的黑板报。

2.通过校园广播大力宣传《宪法》、《国旗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引导青少年学生争做文明守法公民,保障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3.办一期手抄报,制作成法制宣传版面在校园展示。

4.下周一班会,内容:法制教育,所有的7班、8班上交一份班会教案,下周二之前交。

昌吉市八小学生发展处

2014年4月15日

第三篇:法制教育宣传

农村民事纠纷案例,律师或懂法律的进~在线等,谢谢~ 浏览次数:2108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8-22 17:35 | 提问者:litchix

家里以前与邻居一直有纠纷,邻居一农村妇女于周日挑起事端对我未成年的妹妹进行打骂,然后自己躺倒自己大门里还抱着我妹妹的腿,我妈看见情况上前拉架,在拉扯的过程中踹了她腿一脚,妈妈是老实人已经在口供中承认,我也听见声音后从家里出来,并未参与,然后我妈妈把我妹妹拉回家之后,此女人就一直躺在地上然后打110报警,最后警察来了后,她就去住院了,一直赖在医院里半个月,出院后派出所调解无效,现在她已上诉,她身上根本没有伤,就没做出法医鉴定结果,但是病例描述很严重,说是被人殴打2小时,是脑震荡,胸腔外伤,四肢外商等,她很无赖因为我上班,她就告我妈妈和我打她,要求索赔各项费用,她在派出所的口供没有打我妹妹,只是说我们打他,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承担多少责任,在法庭上怎么辩解~真是无赖,要是这种风气助长了,那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又想赖钱了~望解答,谢谢~ PS:双方都没有证人证据~ 最佳答案

1)她说的多么严重不要紧,关键看医院病历记载和法医鉴定结果; 2)双方都没有证人证据,那么你们就什么都别承认得了,没有证据嘛; 3)双方都有过错,按照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责任

浅论涉农民事案件的处理对策

发布日期:2011-05-2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农村社会稳定是事关我国农村乃至全国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和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依法审理涉农民事案件,正确调整民事关系,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地解决有激化矛盾苗头的涉农民事纠纷、制裁民事违法行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人民法院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作用、凸现“司法为民”、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的重要方面。人民法院在服务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应该分清当前涉农民事纠纷案件的主要类型,认真分析其存因和发展趋势,从而找出妥善解决的途径。

一、当前农村涉农民事纠纷主要类型

(一)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在土地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农作物价格上涨而提前擅自终止与承包户的承包合同;违法把同一块土地发包给多人,从而引发矛盾;农村基层组织未经村民民主决议,擅自将集体土地承包和流转给村外的个人或单位,而村民不予承认引起的纠纷等。

(二)乡村两级基层组织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农户个人之间的各类债务纠纷。该类案件以民间借贷现象居多,如村委会因公向个人借款归集体使用,村委会以集体名义出具借款手续,并约定支付利息,由于村委会长期不予偿还而形成借贷纠纷;村民之间因生产、生活需要产生的借贷纠纷等。

(三)农民家庭婚姻、财产、生产生活中的纠纷。此类案件占涉农民事纠纷案件的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些农民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受大环境的影响,对婚姻和家庭责任的认识有所改变,且长期两地分居,导致双方在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方面产生差距;生活压力过大、夫妻沟通少也容易引发离婚纠纷。此外,因赡养、抚养、财产等类型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四)政府、企业、单位用地征用、补偿、失地农民就业、生活问题而引发的纠纷。近年来,一些地方借“开发区”、“工业园”、“城市扩建”之名大量征用农村土地,在征地过程中产生很多土地纠纷。在土地被征用之后,由于在征地补偿数额上产生分歧,经常会引发村民集体上访或诉讼。此外,农村城市化后,失地农民因其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要求相关部门解决安置和就业,往往也会引发纠纷案件。

(五)规划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拆迁问题。突出表现在因政府移民建镇过程中引发的不愿搬迁、补偿不满意、涉及村容村貌的整体规划、实现村级公路畅通等引发的纠纷。而此类纠纷一旦得不到及时解决,往往带来的是涉农群体性纠纷和涉法涉诉上访事件的发生。

(六)与农业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类纠纷。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排灌、用电等方面的纠纷;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资方面的纠纷;涉农社会救助、救灾中产生的纠纷;涉农专项重点工程、防汛工程建设中的纠纷等等。

(七)涉农人身损害、财产损害赔偿、权利权益保障方面的纠纷。主要表现在农村因邻里纠纷、建房、帮工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因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集约化养殖厂的建立以及农村废弃物和生活污水、肥料企业的生产等诸多原因,严重的污染了农村的环境,造成了人身、财产等方面的损害导致纠纷。

(八)民营企业劳动争议、劳动合同、用工工时、劳动报酬等引发的纠纷以及农民工工资纠纷。党的富民政策激发了各种经营实体、农民办企业的积极性,各类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由于相关社会生产、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所带来的各类纠纷也逐渐增多。此外,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是社会的顽症,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二、涉农民事案件的新特点

一是案件类型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适用法律难度增大。主要是涉及土地征用、征地补偿款的发放、农村集体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案件、医患纠纷、建筑事故赔偿等案件,法律规定不够完善,在适用法律方面往往易与民情、传统观念、政策相互冲突。

二是审理成本高。因农村范围大,当事人分布散,办案出差次数频繁,审判费用投入增大,对涉及农村案件的审判绝大多数出现诉讼费成倍超支现象。尤其是在审理涉婚姻、相邻、损害赔偿等涉农案件时,诉讼费收入与审判费用支出形成鲜明反差,每件案件的法律文书成本、邮资或电话费、庭审设施使用和耗电费以及直接送达用车耗油、出差补贴等费用就超过百元,加上办案中现场勘察、巡回开庭、实地调解的,审判费用支出则更高。

三是敏感性强。涉农案件的社会敏感度和社会影响力都呈增强态势,部分案件呈现群体性态势。离婚、赡养、抚养、相邻纠纷等案件,当事人感情色彩浓、情绪不稳定,对抗性强,易产生对抗、报复心理;荒山的开发、土地的征用、承包土地的更换等案件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影响大;交通事故赔偿、工伤赔偿、建筑事故赔偿、合伙纠纷等案件经济利益明显,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审理这些案件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恶性事件或缠诉缠访。

四是农民当事人诉讼能力弱。有不少农民当事人文化素质较低,法律知识欠缺,证据意识不强,不知道诉讼程序,不知道如何起诉、如何举证、如何参加庭审,不知道如何收集证据和保留证据,有理说不清。有的当事人家境困难,劳动只能养家糊口,没有钱请具有律师资格的代理人,甚至根本无能力请代理人,更无力向法院缴纳诉讼费用。

五是季节性强。农村土地承包、养殖、种植等案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果审理时间过长,错过农事季节,就会影响农民的收成。

三、人民法院处理涉农民事纠纷案件的对策

一是人民法院应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三农”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当前由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多元,致使农村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矛盾和问题的类型增多、经济利益性突出、群体性增强、危害性增加、解决难度加大等等。这给人民法院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民法院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依法调节经济关系,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坚持从监督和支持依法行政入手,依法公正妥善处理好征地拆迁等各类行政案件,为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化解矛盾、搞好保障。具体做到:要依法审理好农业承包合同、农副产品流通等农业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类纠纷,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依法流转,保护农民从事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要依法审理好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民营经济主体的各类纠纷案件,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鼓励、引导依法生产经营;要依法妥善处理好土地征用等涉及群众基本利益的案件,优先审理和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追索医疗费、抚养费、赡养费等案件,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要认真审理好婚姻家庭、民间借贷、损害赔偿、相邻关系等民间纠纷,维护和谐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在实际审判工作中要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与政治、经济、社会效果的统一,大力强化诉讼调解,坚持“能调则调、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方针,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是严格落实司法为民,依法调节涉农各类经济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人民法院必须把加强审判工作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人民法院在强化审判职能的同时,要把握好个案与全局、条文与目的的关系,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践行司法为民。一是对涉农案件坚持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必要时可设立专门合议庭或配备专门人员审理或执行。二是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农村弱势群体在追讨工资、工伤抚恤、赡养、人身损害赔偿等诉讼,凡符合条件的依法对其缓、减、免收诉讼费。三是针对一些金额小、涉及面较广、需要尽快办理的案件,开通立案、审理绿色通道,依法扩大“速裁庭”审理范围。四是注重实行巡回审理制度,对矛盾尖锐、影响大的赡养案件、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将纠纷及时解决在当地。五是针对春耕、“双抢”生产时间紧迫的特点,对农村民间借贷纠纷、农田通路、排水等纠纷案件,采取集中优先审理、就地开庭等方式,尽快排除农村耕种生产中的障碍。

三是加大调解力度,依法调处民事纠纷。

人民法院应大力加强调解工作,全程跟踪调解,快立、快审、快结涉农案件。调解工作应具有连贯持续性,应渗透到民事审判的全过程。在送达应诉手续、庭前交换证据、庭前、庭中和庭后等五个阶段都可以多方位立体进行调解。同时,应该创新调解思路,强化调解艺术,讲究调解方法,及时化解当事人矛盾。审判人员可以携卷下乡、深入田间地头、进入农户家中调解,邀请村居两委成员、双方当事人亲友以及当事人周围有威望、有影响的人参与调解的方法进行调解;也可以用成功强制执行的案例,向当事人说明判决执行与调解自觉履行之间的关系,让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并能够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调解协议,达成调解与执行效果的统一;对与已结案件相类似案件,可以用已审结的典型案例去引导当事人,让当事人自己加以对照,以此解开当事人的思想疙瘩,并结合具体案情对当事人进行针对性法制教育,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做好审判延伸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1、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司法职能作用。在审理因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向现代化和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发生的农村土地征用纠纷、征地补偿纠纷以及务工纠纷时,时刻把依法维护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不断提高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水平。实践证明,人民调解是群众定纷止争的“金钥匙”、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它组织遍布基层、人员植根群众、调解员熟悉社情民意,广为群众所接受,这对把面广量大的民间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防患于未然,起到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为适应建设新农村的需要,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农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职能,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调解能力。一方面,向他们传授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向他们传授调解、处理各类民事纠纷的方法、技能,提高他们调解、处理纠纷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求各法庭法官要争做“四员”:一是当好“调解员”。要树立新的诉讼调解理念,积极探索和加强诉讼调解工作的新措施、新办法,对民事案件,在法定审限内多做调解工作,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矛盾纠纷。二是当好“宣传员”。要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优势,通过庭审说法、送法到农村等形式,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三是当好“指导员”。要积极做好民间调解组织的工作指导,协助他们调处好各类民事纠纷,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四是当好“协调员”。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前沿阵地作用,主动协助辖区党政部门妥善处理好非诉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农村的安定团结。

五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方便农民诉讼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原则,加强法院尤其是人民法庭的物质装备建设,为人民法庭提供物质保证和审判、执行力量配备,满足巡回审判工作的需要。人民法庭要将涉农案件的处理列入重要工作之一,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诉讼指导和诉讼风险提示工作,帮助农民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充分发挥民事简易程序及时、简便、快捷解决纠纷的功能,以降低诉讼成本,及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应不断加强对涉农案件的调查研究,提升审理涉农案件的司法水平。要经常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及时研究和解决涉农案件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领导决策和审判工作做好服务。

第四篇:中小学法制教育讲稿

中小学法制教育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应邀参加学校举行的法制课,很高兴,借此机会讲几个发生你们身边的典型事例,及一些法律常识,与大家共勉。

我们知道,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能否分辨清楚?你们是否想过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反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制裁。

那么,什么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我国《刑法》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主义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 第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但是这也是违法行为,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就要受到法律制裁。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去接触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慎交朋友,以免走向犯罪的道路。

从我市几年来审理的刑事案件来看,涉及到侵害校园的案件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比如采取爬窗入室、乘人不注意、熟睡之机),盗取别人财物,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偷”、“扒手”等。依照我国刑法规定,盗窃数额较大的(1500元以上),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或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15000元能以上),要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要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前几天,几名学生跑到梅探沟偷鸡子卖,被抓了现行,我们念其年幼无知且偷盗未遂,不作追究。

2、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他人财物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抢劫罪的,要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具有以下几种情形的,要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涉及到侵害校园的主要是专门针对学生进行的抢劫,如:2006年12月份,我们中间有些同学就遭到社会不良青年的抢劫,其中参入抢劫的还有正在读书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最大的只有18岁,最小的仅仅12岁。按照刑法“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规定,已有6名符合法定年龄的违法犯罪嫌疑人被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抓捕,另两名逃犯正在全力追捕当中。这并不是说未满十六岁的人的违法行为就不处罚了,按照刑法第17条第四款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可由政府收容教养。同学们,有句话叫“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说得一点都不过。想想看,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将要在监狱里度过漫长几年甚至一生,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3、故意伤害罪,是指侵害他人的身体健康,采用暴力殴打、用刀具器械砍刺等方法,造成他人轻伤、重伤、伤残等。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发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刑徒刑或者死刑。

4、寻衅滋事罪,是指在主观方面为故意,犯罪动机是为了逞强争霸,显示威风;有的是为了发泄不满情绪,报复社会;有的是为了开心取乐,寻求精神刺激,获取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在客观上表现为:(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严恶劣的(多次随意殴打他人取乐,或者殴打他人致伤);(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多次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结伙、持械追逐、拦截他人,或者追逐、拦截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多次强拿硬要,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强拿、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一般是指造成商店、饭店、舞厅、影剧院等场所的营业不能正常进行,交通堵塞,公私财产受教育到损失等)。有上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5、敲勒索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恐吓要挟的手段,使他人产生心理上的恐惧而交出财物或者财产上的利益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1000元到3000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针对这些犯罪行为,法律赋予了我们积极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合法权力。我国刑法第二十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锓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这里需要区分正当防卫与非正当防卫的区别:

正当防卫必须符合四个要件:第一、只有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第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第三、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而不能对无关的第三者实施;第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能阻止对方对自己的侵害),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非正当防卫包括防卫过当、防卫挑拔、局外防卫、假想防卫、事前防卫、事后防卫。在这里,我分别解释这些的名词的含义。

1、防卫过当,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所需要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行为。、防卫挑拨,是指行为人故意挑逗对方,使对方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接着借口加害于对方。、局外防卫,又称防卫侵害了第三人。它是指防卫者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以外的人实施的侵害行为。、假想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根本不存在,由于行为人猜想、估计、推断不法侵害行为存在,而对其实施侵袭的一种不法侵害行为。、事前防卫,也叫提前防卫。它是指行为人在不法侵害尚未发生或者说还未到来的时候,而对准备进行不法侵害的人采取了所谓的防卫行为。、事后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终止后,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的所谓防卫行为。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就像上面刚提到的,有些同学遭到敲诈、抢劫,怎么办?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当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武器来保护自己,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之规定:一方面,指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们要多学点法律知识,弄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同时也有可能制止他人违法犯罪。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自尊、自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我济于事的。

三、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到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增强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为什么侵害校园犯罪屡禁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学们没有团结起来,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

五、掌握防卫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门,宿舍门要随时关好,钱财要妥善保管;二是要及时报告。一旦你自己或者同学遇到被不法分子侵害,以及同学有什么不良的动向,要及时向学校老师或者保卫科报告,让老师介入处理;

三、外出要请假,夜行要结伴,让同学老师知道你去哪里,或者遇到问题有个照应,防止犯罪分子袭击。

除以上讲的,还必须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拨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遇到不法侵害时,应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而不是忍气吞声,否则就会增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从而三番四次对大家实施不法行为。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紧信邪不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

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们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谢谢大家。

第五篇:略论中小学法制教育

略论中小学法制教育

曾献超 朱雄君

(新邵县严塘中学,湖南邵阳,422900;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410006)

*

摘要: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中小学法制教育就成为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培育21世纪遵纪守法的合法公民的基本途径,也是当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措施。中小学法制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当前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还存在没有确立法制素质教育理念、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体系、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中小学的法制教育。

关键词:依法治国未成年人中小学法制教育教学改革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如何加强中小学基础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和杰出的新世纪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在“依法治国”“培养新世纪现代公民”的时代背景下,法制教育作为当代公民教育的内在构成已经列入了中小学教育的范畴。自邓小平同志1986年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的法制教育[1]至今,中小学法制教育进学校、进课堂的教学改革进程已历经20多年,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进展仍然比较迟缓,效果也差强人意。我国青少年法律素质整体不高、未成年人犯罪急剧增长的现状表明,中小学法制教育严重滞后于培养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这一现代教育的根本需求。如何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当前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议题。

一、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战略意义

1.中小学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作为青少年国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和基础阵地,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增强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遵纪守法的21世纪新型人才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被写进了教育法。遵纪守法是我国21世纪创新型人才必须培养的基本素质,目前在校的中小学生,正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预备队和生力军,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制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与科学文化、思想品德教育一样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必须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法制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

2.中小学法制教育是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基本途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大基本国策,也是实现富民强国和公平正义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基本前提是必须培养具备良好法律素质的现代公民。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的法律素养是前* 作者简介:曾献超(1979-),女,湖南新邵县人,中学教师;朱雄君(1977-),男,湖南新邵县人,湖南省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青少年研究。

提条件,公民要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践行法律行为,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良好的法律素养是现代法治社会对每个社会公民自身文明素质提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而要培养公民法律意识,增强公民法律素养,关键在于进行法制教育。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2]并且进一步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3]现代公民的法律素养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只有从小进行法制教育,通过长时期的知识学习、实践锻炼以及潜移默化的习惯培养,广大青少年才有成长为遵纪守法的现代公民的可能。因此,中小学法制教育可以说是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基本途径。

3.中小学法制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并且呈现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主体低龄化和团伙化,趋向暴力和凶残的发展动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社

[4]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包括家庭、社会风气、媒体影视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包括未成年人容易冲动、自制力不强,是非分辨能力不足等原因,[5]但是最重要的是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淡薄,不知法、不畏法,甚至有人自己做了违法的事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未成年人犯罪带有很大盲目性,往往因为一时性起,一念之差而铸成大错,大部分少年犯罪时不知道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果能够从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就能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因此,在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让广大青少年知法懂法遵法不违法,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中小学法制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1.法制素质教育的理念还未真正确立。法制教育应当是培养未成年人法律素质的必修课,理应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内容之一。但是,当前通过考试来进行筛选与甄别人才的应试机制并没有实质性破除,考试成绩与升学率还是当前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学校的关注焦点,科学文化素质培育还是中小学生教学的唯一重点,即使是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也仅仅是在文化学习之外加上音乐、美术等特长培育。从学生到学生家长、从广大基层的一线教师到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大部分人都没有把法制教育列入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范畴之内。在现行教材中,只有初中二年级开设一门法律基础课,而小学六年和其他阶段的教学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课的设臵;在大部分的中小学负责人与教师的心目中,法制教育就是建立兼职法制校长的教育机制,就是进行几次法制讲座;相关的法制教育仅仅在思想品德课中穿插讲授,附带涉及;即使是与中小学生紧密相关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6]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大部分学校也没有列入学生法制教育的必学内容。可以说,从教育系统到全社会,法制素质教育的理念还未真正确立,法制教育并没有真正进入中小学的主体教学范畴。

2.法制教育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体系。要想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让未成年人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法制教育必须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通过规范的教学对中小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然而,从目前各级各类中小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情况来看,规范化的教学体系还没有形成。首先,从教材编写来看,我国还没有一套正式的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标准教材。

大部分的法制教育内容是夹杂在中小学思想品德、政治教材之内,并没有把法制教育作为主题内容。标准教材的缺乏导致教学内容的杂乱无章,难以对学生进行正规化的法制教育。其次,从课程设臵来看,中小学还没有专门进行法制教育的常规性课程设臵。目前大部分的小学、初中法制教育都是在思想品德课、社会课、政治课中进行,而高中的法制教学由于高考的巨大压力基本上被剔除。由于没有专门的课程设臵,学生接受法制教育就没有充足的课时保证,而且穿插式的教学也让学生只能学习到一些凌乱的法律知识,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再次,从教学方式来看,中小学的法制教育还停留初级阶段。或者是一些非法律专业的思想品德、政治老师进行简单的填鸭式说教,或者是一些非教学专业的校外兼职法制校长、司法人员进行“一讲众听”法律知识讲座。空洞乏味的条款、苍白无力的说教,存在载体单一,与法制实践严重脱节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自然也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7]

3.缺乏专业的法制教学师资队伍。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这一互动互构的过程中,教师是处于“教”这一端的活动主体,是青少年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在法制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之一,其法制观念的强弱、法律功底的厚薄,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因此,法制教育要想能够深入而又成效,必须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但是,当前的法制教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化程度十分低。在当前从事中小学生法制教学活动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法律专业学习与培训的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社会活动课老师,这些老师的法律知识并不丰富、法律意识与普通的老师或民众没有多大区别,更谈不上掌握许多能对抽象法律进行生动诠释的典型案例,在进行法制教学时既不能把握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也不能用灵活生动教学方式讲授传播法律知识;另一类是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专业学习与培训的校外司法人员,这些校外兼职人员虽然有较厚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法律案例素材,但是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对中小学生教学规律和特征不熟悉,只能结合自身工作对中小学生进行讲座式的辅导。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说,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都是由一些法制教育的门外汉在进行兼职教学,专业的法制教学师资队伍还没有建立。

三、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

1.提高认识,明确法制教育的目标与意义。中小学法制教育事关依法治国战略的成功实施,事关现代公民的有效培育,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各级教育部门、管理人员和教师要充分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要站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和“四有”公民为导向[8],以培育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21世纪合格的现代公民为教育目标,高度重视中小学法制教育。要将法制教育列入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从小对青少年进行系统规范的法制教育,培育他们的法律意识、丰富他们的法律知识,[9]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要让青少年从小树立学习法律的思想意识,不断加强自

身法律知识修养;要让青少年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依法行事能力;要让青少年从小懂得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能够依法承担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也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如此,广大青少年将来才能成为一名知法懂法、畏法守法、护法用法的新型现代公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2.深化改革,构建规范的教学体系。法制教育要进学校,进课堂,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像语数外等科学文化教育、音体美等特长素质教育一样,构建正规的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教学培育。因此必须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加强法制教育的教材、课程、教法的正规化、系统化建设。第一、编写标准、完整而系统的法制教材。历经60多年的法制建设与实践,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母法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法律典型案例,大学法律基础教育教材编制也为中小学法制教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育部门应组织相关力量,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成长发育特点和教学规律,编写一套中小学法律教材,使中小学生接受规范化、系统化、持续化的法制教育。第二、普及法制课程设臵。由于没有专门的法制课程设臵,法制教育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因此,必须在各级各类小学、中学专门开设常规性的法制课程。可以借鉴思想品德、政治课程或者音体美课程的设臵方式开设法制教育课程,真正实现法制教育进课堂。第三、改进法制教学方式。法制教育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理论上来说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要改变现在“说教式、讲座式”等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法制教育可以采用知识普及、案例分析、现场说法、主题讨论、庭审旁听、监狱参观交流等灵活的教学方式,运用网络、影视、录像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通过生动的案例来对法律进行生动诠释,而且通过交流探讨、参观活动对法律进行实践体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强化专业性,加强法制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的法制教师队伍是法制教育取得实效的基础条件,实践证明,没有专业的法制教师,法制教育就如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只能停留在形式上。针对当前法制教师缺乏基本的专业素养的现状,必须实行法制教师专业化,加强法制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法制教学专业人才的培育,师范类学校要设臵法律教育专业,为中小学校培育专业的法制教师,提供专业的教学人才。二是学校可以引进和录用一些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做专职任课教师,在经过教育教学上岗专业培训后专门从事法制教学。三是可以参照政治、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的配臵形式,为各中小学至少配备一名以上的专业法制教师,专门从事法制教学和法律咨询活动。这些既有法律功底,又懂教学规律的专业专职教师,法律意识比较强,理论功底比较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法律,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给学生多一些案例教学和形象教学,改进教学形式,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63.[4] 张远煌, 姚兵.中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J].法学论坛.2010(1):90-96.[5] 金鑫.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与预防策略[J].教育探索.2007(8):113-114.[6] 尚秀云.构筑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严密体系[J].中国审判新闻月刊.2006(6):14.[7] 路俊琦,刘扬.当前在校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11):294.[8] 朱 斌.走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困境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3(3):59-60.[9] 邓书玲,曾恩泉.中学生法制教育的路径探索[J]文教资料2010(1):123-124.作者简介:

曾献超(1979-),女,湖南新邵县人,中学教师,从事基础教学与研究;

朱雄君(1977-),男,湖南新邵县人,湖南省委党校共青团理论教研部、湖南省青少年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青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研究。

联系方式:长沙市岳麓区白云路386号湖南省委党校共青团理论教研部,邮编:410006;

邮箱:sociology126@126.com

手机:***

下载中小学法制教育宣传材料(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法制教育宣传材料(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法制教育学习心得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学习心得 王成艳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学校组织学习了《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学完之后,使我们明白了培养中小......

    法制教育宣传资料

    法制教育宣传资料 同学们:每年的12月4日是法制宣传日,在法制宣传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法制知识,提高一定的自我防范能力。一、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自觉守法。一些同学看......

    法制教育宣传心得合集

    法制教育宣传心得合集5篇法制教育宣传心得体会1前几日,学校组织了一次法制教育活动,我受益匪浅。犯罪,犯法它们是兄弟?不,不是。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语。犯法,我们无时无刻不......

    法制教育宣传资料

    小学生法制教育材料 二(2)班 侯艳艳 一、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学生学习法制是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首......

    法制教育宣传观后感

    法制教育宣传观后感 法制教育宣传观后感1 星期天,我们大家看了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视频。我想,造成他们此刻的样貌,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太差,总认为自我做的是小事,等到弄得......

    法制教育宣传活动

    XXXXX 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工作成果 (六五普法) 我X在上级各部门的指导下,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局法制宣传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

    法制教育宣传标语大全

    法制教育宣传标语大全 ● 遵纪守法,利人利己。 ● 与法同法,社会和谐。● 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依法治校、法育未来!● 用法律武装人、提高人!●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 遵纪守法......

    法制教育宣传总结[本站推荐]

    小学法制教育活动总结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依据上级指示精神,十月份我校开展了主题为“增强法治观念,预防违法犯罪,构建和谐校园”的法制宣传月活动,使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