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洁乡村活动记录
“小手拉大手,清洁跟我走”的活动记录
2013年9月15日上午7:30—8:30,高二*班响应学校号召开展了“环境清洁日”活动,对校责任包干区进行环境整治清洁。
由于下了一夜的雨,活动当天包干区路面湿滑,但大家丝毫不受影响,还是积极的参与其中。同学们大都拿扫帚、簸箕,有的拉垃圾车,对校责任包干区的环境进行清洁整治。把乱停放的自行车一辆辆的移到规定区域并且整齐的放置好;对地面上的烟头和白色垃圾进行拾捡清扫;对沿街店铺进行劝阻不文明行为。大家都通过自己的劳作为推进合浦城乡环境文明出一份力。
我班 通过参加这次的劳动,带动了更多群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参与到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义务劳动中来,营造了人人参与、清洁家园、消除陋习、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小手拉大手清洁乡村活动记录
“小手拉大手,清洁跟我走”的活动记录
高二*班**名学生,与家长开展“一拖六”活动,将带动全家人一同参与城乡清洁工程。
刚过7时,同学们已经来到了学校,纷纷开始干活:有的挽起袖管,使劲儿擦拭墙面污垢;有的拎着扫帚、簸箕,跑到花池旁清捡里面的废纸和垃圾……
“学校是我们学习的乐园,爱护学校的环境卫生,就应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此次清洁活动,除了让同学们在清洁教室、校园的学习环境卫生外,还要在家中和家长开展“一拖六”的卫生清洁活动,即孩子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之间,相互提出卫生建议,定期清扫住房、楼道和小区,村道卫生,并制定约定书,互相督促学习。班委还发出了十大良好卫生行为习惯倡议,倡导大家养成不乱扔垃圾、不在墙上乱贴乱写、用环保袋装东西、搞好各自家庭及周边的卫生、及时处理掉废旧物品等清洁习惯。
第三篇:清洁乡村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主题:美丽广西,清洁乡村
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一场旨在进一步改善全区乡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活动,正在八桂大地上演。5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电视动员大会,决定用将近两年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
随着我国实施清洁工程以来,我们城乡开始进行环境的清洁。我的家乡在南宁上林巷贤,那是一个相对其他地方而言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地方,那里的环境不怎么好,垃圾随处可见,灰尘飞扬在空气中,看起来很污浊。回到村里面,在去串户闲聊时,聊到今年的热题: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他们都有好多人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活动,我当时就无语了,也有一部分人知道,可是他们大部分都会说:和我们有关系吗。事实上也许是他们没有认知到自己对这个活动的重要性。从活动的主题可以知道,这个活动都需要每个人去参与,一个大的群体需要一个小群体的参与。
常人看来,乡村清洁是一件很具体、很平常的事情,为何广西要众?
在广西决策者看来,清洁乡村看似小事,但它关系到全区5200多万壮乡儿女生存发展环境、关系到广西对外开放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文明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改善广西乡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是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洁美乡村,倡导珍爱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生态工程;是改变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培育文明行为,形成争创文明先进长效机制的新风工程;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的作风工程。活动总体要求达到以下4个目标:
清洁环境。乡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整治,家园、水源、田园清洁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管护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美化乡村。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田园村落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乡村风貌改造内涵不断拓展,特色名镇名村建设成果显著,乡村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
培育新风。各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农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觉性增强,文明新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建立推行,党风优良,政风清廉,乡风文明,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造福群众。农民群众科学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养成,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生态建设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民致富增收能力大幅增强,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二、基本原则
(一)集中整治,形成长效。集成政策,集合资源,集中力量分阶段推进活动开展,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又要着眼长远,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整体提升农村公共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各级清洁环境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形成管护长效机制。
(二)干部引导,农民主体。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深入发动,示范带动,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广泛组织群众参与。广大农民群众是清洁乡村活动的主体,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自愿筹资投劳,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第四篇:清洁乡村活动方案
燕矶小学清洁乡村活动安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决策部署,以实现城乡、村(社区)容整洁、有序、美观、文明为目标,认真组织学校教师和全体学生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改善乡村环境面貌,不断优化农村(社区)人居环境。
二、活动主题
“清洁乡村活动”
三、活动启动时间
2013年9月14日下午14:00
四、同行内容
学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对住宅小区、居民群众房前屋后、单位庭园等场所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五、工作要求
1、要高度重视,建立责任制。
2、要充分发挥同行队伍的优势,采取得力措施,充分调动积极性,有的放矢地做好清洁同行工作。
3、要全面了解情况,积极配合主动协调上级部门,共同解决城中村及村(社区)、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工作有突破、有创新,群众满意认可,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
第五篇:清洁乡村
“清洁乡村,美丽家园”活动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
街道(村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街道(村庄)环境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营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是我们的共同心愿。为此,我们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人人动手,从我做起,争做美化环境的志愿者。
牢固树立“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自觉增强文明卫生意识,踊跃参加街道(村庄)环境整治活动,自觉搞好家庭内外环境卫生,切实做到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泼,粪土不乱堆,柴草不乱摆,工具不乱丢,禽畜不乱放,杂物不乱抛,棚舍不乱搭,杆线不乱拉,水沟不乱挖,共同营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村更美的生活环境。
二、全民参与,树立新风,争做文明风尚的宣传者。
自觉摒弃不良习俗和不文明行为,不随地吐痰,不乱丢乱扔,培养良好公共卫生习惯。主动教育家庭成员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以文明行为引领身边人,形成人人关心家园、人人爱护家园、人人建设家园的良好氛围。
三、倡导正气,强化监督,争做优美环境的维护者。
要积极维护优美的环境,不乱堆乱放,不乱泼乱扔,不私搭乱建,不乱停乱放,不毁坏公共设施。认真履行监督义务,对破坏环境卫生、损毁公用设施的现象和行为进行劝阻、制止,为建设美好家园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小节彰显大德,小家汇成大家。有了大家的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才有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做起,从家门口做起,整洁庭院内外,共建美好家园!
柴湖镇希望小学全体师生二○一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家长签字:学生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