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先进材料
联村为民做表率
联户富民记心间
——某某同志开展“双联”行动先进材料
某某同志,男,1968年出生,大学学历,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某某县局某某局长、某某县某某局联村联户领导小组组长。
自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他创新思路,勤勉工作,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积极筹划、广泛动员、带头行动、率先垂范,全心全意为贫困村打基础、抓产业、谋发展。作为一名联户干部,他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进村社、入农户、奔走于田间地头,真心实意交民友、解民忧、帮民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努力落实到“双联”活动的每个环节,处处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和风采,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进性。这一份勤恳,这一份执着,推动了马湾村跨越发展,赢得了普遍赞誉。
创新理念明思路
行动伊始,他本着一名共产党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带领局“双联”领导小组及全体干部职工多次来到联系村、帮扶户,通过与村两委座谈,与农户交流,实地走访分析,科学合理研判,切实掌握了马湾村与联系户第一手资料,确定了“改善条件强基础、调整结构增收入、劳务输转抓培训、丰富文化提素质、构建和谐促发展、争取项目快发展、同心协力大发展、加强党建保发展”工作思路。在行动中,他带领全局务求实效、大胆创新,主动将“双 联”活动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双联”活动确定为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有效载体,提出了依托司法行政职能部门优势,结合政策宣讲,在马湾村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建设,即人民调解“安民”工程、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法制宣传“近民”工程、法律服务“便民”工程。通过创新工作理念,明确工作目标,有效地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日常业务工作相结合;同解决群众诉求和维护农村稳定结合起来;同转变机关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相结合;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相结合;同培养锻炼干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相结合。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帮扶工作,助推帮扶行动深入开展,他积极实践摸索,提出了《陇西县司法局干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制度》,形成以“单位干部分期分批入驻、不定期分散入户和定期集中入户、随时电话联系与进村入户帮扶”为主的七项具体工作制度。
以人为本聚民心
为了在“双联”活动中,打牢群众基础,增强特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他在单位与贫困村之间来回奔忙。通过多次走访调研、分析研判,他提出聚民心、增信心的工作思路,并撰写了致《致马湾村群众的一封信》,发放到马湾村每位村民手中。他带领司法局全体干部入户宣传、召开村民大会、在村址设立专门宣传版面、悬挂横幅等方式,帮助群众了解“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宣传引导明确致富发展思路,明白“双联”行动工作目标任务,增强脱贫致富信心,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行动的热情。他带领司法局全体干部不懈努力,在马湾村掀起了“双联”活动热潮。
勤勉工作做表率
马湾村距县城8公里,山路崎岖不平,他坚持每周一次进村走访、每月一周驻村工作。在马湾村常常能见到他与群众在田间同劳动,在炕头同群众话家常的身影。在他的民情日记里记载着这样一段:“2月27日,我来到特困户张来富老人家中,老人是一名老党员,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儿子早年因车祸去世,儿媳离家而去,现两位老人疾病缠身,还要抚养孙女上学,家庭生活十分苦难。老人为马湾村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马湾村的电就是他们这代人肩扛人抬架起来的。但是我进入他家看到的是破败不堪的房屋、积满灰尘的炕头,我的心里非常酸楚。”自他来到马湾村开展“双联”工作以来,赢得了镇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广泛赞誉,马湾村书记陈志雄在谈论到他的工作时说:“非常扎实、非常随和、非常热情。”这三个非常,来源于他视群众为亲人、待群众如家人的思想。他说:“马湾村的田间地头、群众家的小院炕头就是我的工作场所,他们就是我的兄弟姐妹。”为了认真提高自身农村工作水平,他又住到了马湾村上,虚心向村干部、老党员学习请教,不断走访群众,听取对村两委班子的意见和建议。同村两委班子一同学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发展思维、创新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他先后撰写调研材料2篇,学习心得工作体会5篇,书写民情日记5万余字,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真抓实干创佳绩
作为司法局“双联”领导小组组长,“如何推动联系村的整体发展,辐射带动村民收入的提高,进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是他一直反复思考的问题。他清醒的认识到“输血的同时重在造 血”,联系村帮扶需要项目支撑,加快发展需要项目带动。他带领全局干部深入调研、反复研判,确定了年内修缮通村公路、改造农电线路、置换农电变压器为内容的“2012年帮办三大实事”。项目确定后,他又忙着跑部门、筹资金,通过全局上下一致的努力,最终多方筹资3.6万元,干部群众自发投工投劳,马湾村村道整修工程于2012年5月10日正式破土动工。在道路整修工程中,他身先士卒,参与到工程中来,同时动员局机关全体干部、马湾村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在施工现场,他与大家同劳动、同吃住、一同挥汗抡锨,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自“双联”活动以来,马湾村已发生了质的改变,原先破败的村道不见了,村里用了20多年的20千伏变压器也变成了100千伏的新变压器,3.3公里老旧的农电线路也已着实实施。马湾村基础设施条件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作为一名司法行政领导干部,他结合自身工作岗位性质,注重紧抓基层基础促进和谐稳定。他带领司法局相关股室,深入马湾村为群众提供农村土地承包、老人赡养和财产继承,以及外出务工等方面的法律援助,有效帮助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帮助指导马湾村健全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指导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培训人民调解员,并带领机关干部和马湾村人民调解员广泛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工作,2012年4月25日,他在排查中了解到马湾村马湾社魏某与昌谷村袁家湾社刘某因讨要承建房屋工资发生纠纷,矛盾日益恶化的情况后,他及时组织干警成立专门调解小组,来到双方家中走访调查,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 议,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了一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双联”行动开展中,某某同志与司法局全体干部一道,先后为马湾村开展群众法制宣讲活动3次,发放“双联”富民政策宣传资料和《农民学法用法能力培训读本》2600多份(本),设立了法律图书角和法制宣传栏各1处,开通法制专线1部,排查矛盾纠纷26起,提供法律援助案件3件,通过他与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帮助马湾村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同时,为建成一支作风好、纪律严、能力强的优秀队伍,充分调动村两委在农村建中的积极作用。他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来到马湾村开展座谈和培训,指导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切实增强了村“两委”班子成员指导农村工作、优化创新村级服务管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群众疾苦记心间
“双联”行动以来,他按照县委提出的“五帮五送”整体部署,在解决特困户生产生活难题的同时,始终把“攀穷亲、结农友”作为帮扶的主导思想。及时把党的政策带给帮扶群众,强化思想意识转变,树立生产生活信心,与帮扶户悉心交流,深入了解情况,根据帮扶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重点引导和疏导该户面对现实,克服困难,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鼓励其尽最大努力早日脱贫,在帮扶户生产中遇到的困难积极给予帮助,先后为张来富、王列鱼两特困户送去地膜、化肥、药品等急需的物资价值1200余元,同时,为两户各购买了鸡苗20余只,帮助特困户开展了小型养殖。在他为特困户张来福老人送去生活生产物资及鸡苗时,老人硬是不肯收下,他开玩笑的说:“你就收下吧,好好的养,过年的时候我还要找你买鸡,你到时候要给 我便宜些啊。”特困户王列鱼的丈夫早年因病去世,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上学,家中生活非常辛苦,他在了解到情况后,又主动承担了两个孩子的部分学费,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长大了要孝顺母亲。就是凭借着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每次来到户上,他都与群众促膝长谈、无微关怀,与帮扶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努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做好“双联”行动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单位领导,他运筹帷幄,把握大局,悉心推进全局“双联”工作;作为一名联户干部,他访贫问苦、平易近人、真心为民。在“双联”行动中,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联系村、帮扶群众的充分认可。
巩昌镇马湾村村民委员会 二0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第二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个人先进材料
用爱架设连心桥 用心铺筑致富路
——某某同志‚双联‛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某某同志,男,1962年8月出生,专科学历,中共党员,某某县某某局副局长,局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副组长。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某某同志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心系联系村产业发展,重点制定帮扶规划,铺设富民‚致富桥‛;始终心系帮扶户脱贫致富,‚输血的同时重在造血‛,搭建为民‚连心桥‛。联系的某某村田间地头、农舍乡村,处处留下了他访贫解困、真心为民的身影。
作为单位‚双联‛领导小组副组长,某某同志主动肩负起进村入户先遣队的重任,在全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大会后,第一时间奔赴巩昌镇某某村展开工作,同村两委班子严格筛选,确定帮扶名单,并在全村进行公示。对一些没有进入帮扶名单的困难群众,某某同志挨家挨户开展走访活动,与他们拉家常,耐心解释沟通。通过某某同志的不懈努力和扎实工作,某某村全村群众上下一致,对‚双联‛行动充满了期待,积极投身到‚双联‛工作中来。在此基础上,局‚双联‛领导小组趁热打铁,在该村连续召开了4场村名大会,向全体村民宣传引导致富的发展思路、‚双联‛行动的工作目标任务,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拉近了干部群众的距离。
‚如何推动联系村的整体发展,辐射带动村民收入的提高,进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怀着这个问题,他同局‚双联‛领导小组先后8次深入联系村实地察看,通过与村两委座谈,进村入社调查,驻村体察民情等途径,立足某某村产业发展潜在优势和地理优势,结合某某部门职能优势,制定了打造‚四大工程‛,助力产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即:‚推进人民调解‘安民’工程。推进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推进法制宣传‚近民‛工程。推进法律服务‚便民‛工程。提出了立足村情、因地施策,确定了‚改善条件强基础、调整结构增收入、劳务输转抓培训、丰富文化提素质、构建和谐促发展、争取项目快发展、同心协力大发展、加强党建保发展‛工作思路。针对某某村当前最主要的困难,向某某村全体村民承诺在年内修缮通村公路、改造农电线路的3大实事。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明了清晰的发展思路,为联系村的强劲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为了进一步规范帮扶工作,助推帮扶行动深入开展,某某同志积极实践摸索,提出了《某某县某某局干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制度》,形成以‚单位干部分期分批入驻、不定期分散入户和定期集中入户、随时电话联系与进村入户帮扶‛为主的七项具体工作制度。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制度,他主动向领导小组要求第一个入驻该村,虚心向村干部、老党员学习请教,不断走访群众,听取对村两委班子的意见和建议。同村两委班子一同学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发展思维、创新意识,提出村两委班子要在‚双联‛中,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创新村级服务管理、增强带领农户致富的能力。在驻村期间,正值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之际,他主动将‚双联‛活动融入到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 主题中来,帮助指导某某村健全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指导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培训人民调解员,并带领机关干部和某某村人民调解员广泛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工作,2012年4月25日,他在排查中了解到某某村某某社魏某与昌谷村袁家湾社刘某因讨要承建房屋工资发生纠纷,矛盾日益恶化的情况后,他及时向局领导汇报了情况,并组织干警成立专门调解小组,来到双方家中走访调查,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了一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双联‛行动开展中,某某与某某局全体干部一道,先后为某某村开展群众法制宣讲活动3次,发放‚双联‛富民政策宣传资料和《农民学法用法能力培训读本》2600多份(本),设立了法律图书角和法制宣传栏各1处,开通法制专线1部,排查矛盾纠纷26起,提供法律援助案件3件,通过他与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帮助某某村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为了真正将对某某村三件承诺实事落到实处,他同‚双联‛领导小组的同志们多次开会论证、分析研判,一道跑部门沟通,跑现场勘查,某某村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通过全局上下一致的努力,最终多方筹资3.6万元,干部群众自发投工投劳,某某村村道整修工程于2012年5月10日正式破土动工。在道路整修工程中,他身先士卒,参与到工程中来,同时动员局机关全体干部、某某村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在施工现场,他与大家同劳动、同吃住、一同挥汗抡锨,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自‚双联‛活动以来,某某村已发生了质的改变,原先破败 的村道不见了;村里用了20多年的20千伏变压器也变成了100千伏的新变压器。某某村基础设施条件和村民生产条件的改善,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双联‛行动以来,按照县委提出的‚五帮五送‛整体部署,在解决特困户生产生活难题的同时,他始终把‚攀穷亲、结农友‛作为帮扶的主导思想,及时把党的政策带给帮扶群众,强化思想意识转变,树立生产生活信心,与帮扶户悉心交流,深入了解情况,根据帮扶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重点引导和疏导该户面对现实,克服困难,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鼓励其尽最大努力早日脱贫,在帮扶户生产中遇到的困难积极给予帮助,先后为杨炳忠、夏世海两特困户送去地膜、化肥、药品等急需的物资,同时,为两户各购买了鸡苗20余只,帮助特困户开展了小型养殖。某某同志在自己的民情日记里写道:‚作为一名帮扶干部,只有统筹好全局,才能更好地带动特困户的发展。要做好‚双联‛工作,唯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经常深入联系户了解帮扶工作进展,了解帮扶户生产生活困难。‚老杨,近来身体状况怎么样啊,身体好些了没有,玉米都种上了吧?‛,‚种上了、种上了,自从上次你们来看我们,我和老伴心里非常踏实,生活也有了信心,身体也好多了!‛这已经是某某第七次来到了帮扶户杨炳忠家里。促膝交谈、无微关怀、使他和帮扶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努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做好‚双联‛行动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单位领导,他运筹帷幄,把握大局,悉心推进全局‚双联‛工作;作为一名联户干部,他 访贫问苦、平易近人、真心为民。在‚双联‛行动中,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联系村、帮扶群众的充分认可。
二〇一二年六月八日
第三篇:2012“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行动个人心得体会
2012水利“双联”行动个人心得体会
省委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是一次解放思想、转变作风、锻炼干部的创新之举,是一项强基固本、促进发展、造福群众的务实之策。市上“双联”行动启动后,市水利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组织工作组第一时间入户对接,摸清村情户情,扎实有效开展了对***的联村联户帮扶行动。作为平凉市水利行业的带头人,我尤为深刻地认识到这次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近段时期对***村“双联”帮扶行动的开展,我个人认为,开展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
“双联”行动是省委在深刻分析省情、深入了解民意的基础上作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宣传政策、反应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的重要举措。作为与“三农”问题紧密相关的水利行业,要切实发挥行业优势,用足用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带来的一系列政策机遇,完善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村情实际,不断完善村户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因地制宜帮村致富,多措并举促农增收。每一名水利干部职工要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服务中心工作的同时,要和所联系的贫困户勤沟通,帮助联系户出脱贫的点子,找增收的门路,不能一哄而下、一哄而回,确保全年联系人员不间断。要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年底考核结果作为各单位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市水利领导小组将对干部职工进村入户联系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对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全面推广;对联系不力,工作滞后的将进行通报。
二、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生所需
组织开展“双联”行动,不但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搭建了一个沟通、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也为密切党群关系、拉近干群距离,做好群众工作搭起了一座桥梁。我认为,有能力做好机关工作,不一定就能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群众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村情和面临的问题,我局组织工作组迅速进村入户对接,详细了解贫困村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和贫困户交流,了解到他们并不是不思进取,而是由于科技意识淡薄,缺乏脱贫致富的本领,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拉动村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品牌优势和拳头优势,加之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价格波动大,不稳定因素多,群众对产业发展的信心不足。今后的工作应将帮扶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制约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改变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发挥本村土地、人力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洋芋、养殖、劳务”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认真宣传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产业帮扶、智力帮扶、资金帮扶、救济帮扶、社会帮扶相结合的办法,扎实开展帮扶工作。
三、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措办实事
“双联”行动不能只是挂在口上,而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切忌图形式、走过场,要通过这项工作,千方百计让群众的脑筋活起来,让富民的产业兴起来,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让农村的面貌靓起来,让生产生活条件好起来,真正让群众感受到这项行动带来的好处、带来的实惠、带来的变化。我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对***村的1处提水工程计划进行配套完善。针对该村***户贫困户家庭的劳务输出困难问题,采取自愿就近原则,与**名贫困户剩余劳动力签订了劳务合同,将安排到水利建筑工地打工。同时,采购优质核桃苗木**万株,利用该村阳山低洼地带发展核桃产业**亩。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带领群众大力发展以玉米、洋芋为主的旱作农业,积极鼓励发展养殖业,强化服务引导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不断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贫困户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总之,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市水利党组响应市委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弥补水利发展短板、缓解水资源短缺瓶颈、改善水利发展基础薄弱现状、锻炼和改进干部队伍作风、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惠民行动。我们水利干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突出的工作实效,切实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的赞誉、组织的肯定,展示和发挥好水利部门、水利干部在服务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中学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麻家集中学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发展规划(2012年——2020年)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完善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阶段。是我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战略部署的关键阶段,“十二五”规划是确保未来五年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意见(方案)精神,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农增收脱贫致富,结合《渭源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工作思路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规划期从2012年至2020年。
一、基本情况
麻家集镇位于渭源县西部山区,属丘陵沟壑区,辖区面积90.52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复杂,坡陡沟深。海拔高度1800—2300米。属温凉半干旱农业气候区。田麻公路沿沟贯穿全境,距离县城80公里,属纯山区乡镇,经济发展历来以农业为主。无农贸集市。
全镇共辖8个行政村,170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9000人,占总人口的55%。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02元。
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麻家集镇是典型的山区乡镇,主要经济收入以种养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东西跨度大,人口较少,座落分布零散,资源匮乏,没有正规的商贸交易中心,且离临洮与会川两个经济商贸发达的交易中心较近,交通较为便利,是庄田麻路的穿越地,资源外流严重,难以形成合力,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力发展落后,经济总体发展缓慢。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处全县中下水平,与其他发展较快的乡镇相比,其区位、交通、经济都处于落后状态。制约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一是自然因素制约,生产力发展落后;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基本无特色优势;四是分布零散,交通阻塞,难以形成商贸交易中心。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以整村推进为抓手,结合我乡“适宜区发展果产业、局部发展畜牧产业、全面发展旱作农业”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条件,着力培育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整乡率先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我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的原则。严格按照县委“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布局,结合我乡实际做好规划,通过规划引导全乡建设向新型、节能、可持续方向发展。
2.坚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原则。围绕“十二五”发展目标,“双联”工作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地域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3.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根据我乡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和可操作的特点。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4.坚持全员参与,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5.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推动全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三)发展目标
通过8年努力,力争使全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城乡农民收入差距,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起和谐文明幸福的乡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期目标:到2020年底,力争实现“三通三覆盖”的目标,即:村村通网线,社社通田间路,村村通砂化路;通信设备实现全覆盖,村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村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使全乡基本实现信息畅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到位,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
远期目标:到2020年底,全乡“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助农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基层基础更加牢固,群众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四、规划布局
根据地理条件和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建设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色产业
1.建设养殖区:根据局部发展畜牧业的总体思路,以个体户养殖为基点,辐射全乡其他基地,由养殖大户牵头,联合成立养殖、销售为一体的牛产业发展的经济合作组织。
2.旱作农业区:按照全乡“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布局,在全乡大范围内发展旱作农业,改变以往的耕种模式,实现全乡年年地膜全覆盖,调整由大规模种植小麦向种植全膜玉米、洋芋转型,保证农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
(二)小康住宅区: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动员各村零散座落户到新村建房,集中连片建成村容整洁,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水、电、路等设施配套齐全的标准化住宅小区,将坐落较远的村社整村整社搬迁至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的集聚区,使全乡一般以上的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
(三)公共服务区:对原有旧市场实施改造,建成占地50亩,上宅下店式门店100套,配合建成公共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商贸经济交易中心一处;建成基础条件良好、设施齐全的乡级养老院1处,为保障全乡村60岁岁以上“三无”群众的养老生活打好基础。
(四)文化卫生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健身设施、幼儿园、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对小学、中学的资金支持力度,改善校园面貌,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卫生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巩固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成果,政府要积极引导,加强参保力度,加强医疗保健,提高救助水平,基本解决农民家庭看病难的问题。对于一些特殊群体,要组织卫生队对他们进行定期医疗服务,让每一位群众都看得起病,能够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到 2015 年,每个村都要建立文化活动场所、卫生所和阅览室。
(六)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前一阶段的成果,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调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定期举办干部培训班 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加强党的后备力量建设,尤其是要加大对广大青少年的引导教育,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争取把提高党的建设与各项工作紧密有效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认真学习体会上级会议精神,坚决贯彻执 行党的方针政策,争取建立起一批基层战斗堡垒,推动各项事业 稳步前进。
五、主要任务
(一)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畜牧养殖。依据全乡自然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规律,以养殖为主,集饲养、贩运为一体,用养殖业带动农业发展。按照分户饲养,分户管理,统一销售的产供销模式,扩大饲养规模,改良品种,增加饲养量,鼓励发展养猪、鸡、兔等其他养殖业。
——马铃薯产业。按照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推行标准生产的基本思路,积极推广良种种植,以提高品质和产量,增加最大收益率为总目标,大力推广间作套种马铃薯,培育发展马铃薯仓储贩运等龙头企业。
(二)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根本,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道路建设。坚持标准,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主干道后支道,逐步推进,多方筹措资金,加强通村道路建设。配套基础排水渠及涵洞。
——水利建设。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大力开展小沟道治理,修建排洪渠。实施劣质梯田改造工程,发展集雨水窖等防旱设施。——能源建设。大力推广农村新能源工程,建设农村沼气,配发太阳灶,并配套建设太阳能路灯。
——小康住宅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实施,动员各村有建房意愿的农户到新村建房,逐步取消零散居住户,建设集中连片、整洁美观的新农村,改善居住条件。
——各村整治绿化。全面推行“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工作,整治脏、乱、差现象,达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启动实施“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植树绿化工程,绿化、美化村庄,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实现全乡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三)以加强教育培训为抓手,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的。全乡17000人中,有将近50%的人口只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大多数劳动力没有经过系统地农业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劳动力素质低,直接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以把农民培养成产业农民、产业工人和三产服务者为基本目标,对农民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坚持突出重点、分类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重点抓住农业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和有特色、有市场、能形成规模的职业技能专业进行培训;在培训对象上,重点抓好农村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产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抓好农村未升学的高、初中毕业生的实用技术培训,使100%的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熟练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培训方法上,分类施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阶段性培训与系统学习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订单”培训,建立输出基地,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劳动力由无序转移向有序转移,临时性转移向长期性转移的转变,真正使劳务经济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力争培养一批“致富能人”和“技术能人”,每村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个,户均劳务输出1人。
(四)以加强公益事业为载体,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加强教育事业建设。重视适龄儿童的入学教育,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在校生巩固率达到100%,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而失学。
——加强村卫生所建设。每村争取新建村卫生所1处60平方米,配备一名合格的医生,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不能让一个农民因贫看不起病。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每村争取新建村级文化舞台1座,新建农家书屋、小超市各1处,新建文化广场1处,并配套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
(五)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加强民主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班子建设。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以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和塑造新风貌为实践平台,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和能力建设,使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明显增强,着力培育和打造亲民、为民、富民的好班子。
—— 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双培双带”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要求,把农村经济发展能手和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每村每年至少发展3名党员。同时,积极培养合格的继任人选,巩固和发展“五好”村党支部,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
——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每村新建村部1处,配备先进办公设施。——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加大群众参与村级管理工作,切实维护村民的选举权和村民代表议会制度,村民代表参与村内重大事务的决策。抓好村务和党务公开工作,坚持定期向村民公开村级财务情况,全面落实“一事一议”制度,推进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利用电视、宣传栏、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媒体传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推崇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重点打击歪风邪气,坚决杜绝赌博、吸毒、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培育农村新风貌。
第五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汇报材料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汇报材料
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以来,**乡确定联扶单位10个,帮扶干部186人,其中省直联扶单位1个,帮联干部25人,乡直帮联单位2个,帮联干部56人,县直帮联单位6个,帮联干部52人,乡直帮联单位1个,帮扶干部51人。具体联系**乡13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222户农户。**乡领会精神、及时动员、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各帮扶单位和领导干部积极行动,全乡双联工作呈现上下高度重视、工作位置彰显、帮扶措施落实有力的良好局面。
精心组织靠实责任,“双联”工作氛围浓厚。**乡委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力求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和工作措施“三个到位”。一是健全机构。及时成立了**乡“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揽全局,牵头抓总。乡村层层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14个,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体系。二是迅速动员。以统一思想认识、步调协调一致为目标,乡、村、组三级召开动员会10余场,在全乡营造了社会高度关注、干部倾心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浓厚氛围。三是强化宣传。乡村共悬挂双联行动宣传横幅67条,刷写墙体标语130余条,刊出墙报14期、制作专题宣传栏13面。编发工作专刊34期,共计信息64条,报送信息、简报20篇,对行动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新举措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报道。
机制创新全面兼顾,“双联”工作沉底落脚。在对接联动的工作实践中,**乡逐步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六大工作机制,推动了行动深入开展。一是结合实际,制定乡 “双联”工作《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等制度。突出“发展村域经济,增加造血机能”的主要目标,重点抓工作班子配套、规划制定、产业培育、项目筛选等“七个一”工作任务,使乡村干部对“双联”工作的思路和目标任务更加清晰、明确。二是摸清实低,建立健全台账登记制度。按照“乡有档案台账、村有表册、户有卡片、干部有日志”的工作要求,层层建档立卡,切实把村组实际情况和农户的真实意愿掌握清、反映好。围绕农户收入、生产资料、社会保障等10大项近60条家庭信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普查登记,为乡属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提供了开展工作的“活材料”。三是注重上下联动,建立帮扶单位联席会议制度。针对乡属各联村单位实际,新添、道口村等包村牵头单位召开帮扶单位联席会议3场次,互通工作进展情况,探索帮扶项目捆绑和资金整合等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实事,形成了工作合力。四是提高服务水平,创新协调机制。**乡实行了党委委员包村、科级干部包组制度,分片包干,保证了帮扶单位和领导与村、组、户的及时对接。五是问需于民,建立结对帮扶公开承诺与践诺制度。联组单位从解决群众最盼望、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选准帮扶项目并投入资金,与村组签订帮扶协议,通过公开承诺,强化了服务职能,提高了帮扶效率。六是狠抓工作落实,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考评制度。把“双联”行动纳入了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日常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推动干部下基层深入农户常态化、帮扶解决问题常态化,增强了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效性。找准抓手科学推进,“双联”工作成效初现。在具体工作中,**乡重点突出“六抓”措施,创新载体,全力实施,确保了双联行动卓有成效顺利推进。一是抓规划制定。“双联”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行动启动实施以来,帮扶单位和各级领导走村入户,座谈讨论,帮助联系村组理思路、找出路,帮助联系户寻找发展的“好方子”、“金点子”,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案、一户一策”的帮扶目标,确保了帮扶工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二是抓典型示范。注重抓点带面,在新添村适时启动异地搬迁新农村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立项中,项目已全面启动实施。今年计划新建二层带住宅的商部50个,农家院落50座,配套建设村委会办公楼、农民培训中心和周边环境亮化、绿化、美化工程,项目建设可有力提升我乡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双联”行动出典型、出经验、出亮点。紧紧抓住道口村被确定县级双联示范点的契机,加大草畜产业建设力度,力争把道口村打造成全市肉牛养殖基地,示范引领全乡草畜产业向纵深发展。三是抓载体创新。各帮扶单位和各级领导将双联行动作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带着真情下基层、带着责任下基层,普遍开展了送政策、送温暖、送技术、送信息、送健康、送服务等“六送”活动。截止目前,共有10个帮扶单位和各级领导累计为农户帮扶各类物资折合资金5万元,真正作到了帮民解困、为民富民。四是抓产业培育。根据地域特色,大力发展主导特色产业。道口、新添、三岔、苦水等村,依托近县城和土地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拓展劳务经济。在全乡推广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大面积种植马铃薯,种草、种料养畜,积极培育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在三合、道口、新添、苦水等村大力实施畜牧养殖增收工程,扶持养殖小乡和养殖专业户发展。各村围绕总体产业布局规划,产业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夯实了农民增收基础。五是抓项目带动。各帮扶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多渠道争取项目和资金帮助联系村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目前,省地税局已投入帮扶资金修建拓展炭山、河屲、回合乡村公路。据统计,各帮扶单位计划帮扶项目目前达到5个,计划帮扶资金40余万元。六是抓和谐稳定。组织乡村干部开展了走村入户大访问、政策理论大宣讲和矛盾纠纷大排查“三项活动”。认真倾听社情民意,对倾向性问题早知道、早反映、早处理,尽力疏导群众情绪,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7起,调处化解率达到98%,显著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