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侦涉案财物的扣押和处理(已编辑)
发《经侦战线》 赵康 2009.10.14
经侦涉案财物的扣押和处理问题
孙 鹏 郑 蓉 蒋春龙
经济犯罪有别于其他类型刑事犯罪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即经济犯罪人主观上都具有经济非法占有性。因此,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非法所得财物的及时扣押,替涉案单位挽回经济损失和将经济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具有同等的意义。经济案件侦查过程中贯彻的应该是挽回经济损失和打击经济犯罪并重的办案思想,这种办案思想的实现主要依靠扣押这种侦查措施的运用。通过对扬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近年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扣押专项分析,以及在执法检查和信访、控申中发现的扣押、没收财物等问题进行整理,发现扣押方面问题比较集中。
经侦扣押财物范围不可扩大化
《刑诉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在勘验、搜查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物品和文件,应当扣押;与案件无关的物品、文件,不得扣押。《刑诉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经公安机关批准,即可通知邮电机关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检交扣押。在实际的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办案中,侦查人员对一些犯罪嫌疑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和其办公、住所处的财物(如可疑的存折、文件资料和物品)在一定时间内,因为经济犯罪嫌疑人赃款流向的不确定性和多方面性而难以判断是否与案件有关,或者明知与案件有关而暂时又无相关证据证明的,是否该先行扣押,有人认为可以大量扣押,然后查清是否与案件有关后再进行处理。而笔者认为不该如此大范围、无目的地扣押,应该严格遵守实施依法扣押的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明显和案件无关的随身物品,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应该通知其家属领回,不能通知家属领回的,和犯罪嫌疑人同时送往看守所,由看守所代其保管。为了有利于侦查案件的需要,确实可能涉案的物品可以考虑暂时予以拍照、摄像封存,明确保管责任人,银行冻结等措施,待查实后再予以正式扣押,从而既遵守了法律的规定,又保全了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证据。
经侦扣押涉案财物程序不可简单化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文件的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扣押物品、文件清单》一式三份,写明物品或者文件的名称、编号、规格、数量、重量、质量、特征及其来源,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后,一份交给持有人,一份交给公安机关保管人员,一份附卷备查。”实际侦查办案工作中,办案部门的侦查人员在执行扣押过程中,具体办案人员往往漠视该条规定,仅对物品、文件持有人的签名、盖章较为重视,而对要求诸如在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扣押物品、文件 的数量用大写,写明扣押物品、文件的特征等问题较为忽略,实际造成《扣押物品、文件清单》这种公安机关常用的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不严谨,影响办案质量。在实际办案过程中,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人员在扣押一些贵重的珠宝、名表、金银手饰等涉案物品时,要按照扣押的法律程序,对扣押物品、文件进行认真细致的登记和记录,逐一查点清楚,以确保扣押物品、文件工作不漏过一个细节,避免对所扣押的涉案物品、文件后期处理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经侦涉案财物保管不可混乱化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对于扣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财物和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损毁或者自行处理。”实际侦查办案工作中,扣押的涉案物品和文件,无专门保管制度,无专门账户,无专人看管,无良好的保管场所的现象时有存在,这种现象导致涉案物品尤其是汽车等大件扣押物品在公安机关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只能露天停放,被风吹雨打严重锈蚀、破损甚至失窃等,一旦扣押物品因为案件办理等多种因素需要发还给被扣押人时,被扣押物品、文件人将会要求公安机关对扣押物品保管不善承担赔偿责任。公安法制部门应该牵头倡导建立完善的经侦扣押物品台账和保管场所,根据经侦扣押财物的类别进行分类保管,建立科学的保管制度和登记制度,严禁保管财物混乱堆放或保管在办案人员处的不合理现象,从而杜绝扣押财物保管的混乱化。
经侦涉案财物发还不可随意化
《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刑诉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扣押、冻结犯罪嫌疑人的财物及其孽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违禁品和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以后,对被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孽息,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一律没收,上缴国库。在经济案件办理过程中,在案件侦查尚未终结或者移送起诉的情况下,办案单位绝对不能因为一点经济上的利益(如:受害单位给予公安机关的办案经济奖励)便早早地将涉案财物发还有关当事人或进行处理。即使犯罪嫌疑人被检察机关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后,办案单位也不能认为案件已经了结,便将扣押财物发还另一方当事人。因为对犯罪嫌疑人的逮捕并不意味着以后的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绝对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如果在后续的起诉阶段或审判阶段,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或法院作出无罪判决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释放出来后便会找到公安机关要求退还其被扣押的财物,当得知扣押财物已发还后,便到处上访控告乃至提起诉讼,从而使公安机关陷入被动的局面。所以,除了极个别紧急情况,涉案扣押财物的发还最好放在没有任何争议的法庭审判阶段,由法院依法判决处理,从而使办案公安机关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通过扣押实施追赃是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关系到对经济犯罪人的打击力度 2 和涉案被害人对公安机关的满意程度,所以,经侦民警必须在充分认识打击经济犯罪事关政权巩固和国家经济秩序稳定的基础上,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不断强化法律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细节意识,从扣押物品等细微处入手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促进经侦工作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孙 鹏 郑 蓉 中国刑警学院
蒋春龙 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
责编 赵 康
第二篇:浅论经侦案件中的涉案财物管理
浅议涉案财物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措施
涉案财物管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当前“警民亲”活动的重要内容,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同时也影响到警民和谐关系的建设。为确实有效提高公安交警部门公证廉洁执法、规范涉案财物管理、保证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全市公安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队伍正规化建设,公安部部署开展了涉案财物管理专项治理工作,通过整治,切实解决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实现底数明晰、机制健全、责任明确、形象提升的目的。结合本人实际工作,就关于涉案财物专项治理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单位没有认真及时地组织民警学习相关制度规定,使部分民警对涉案财物管理规定不熟悉,对涉案财物管理重视不够,对于一些要求了解不深不细,对涉案财物的保存方法、登记制度等掌握的不具体,工作标准不明确,导致涉案财物保管随意,对涉案财物管理抱无所谓态度。
二是工作中粗心大意,对当场收缴物品清点不及时,记录不明,容易形成糊涂账。存在麻痹意识,重打击轻管理现象。有的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需要扣押车辆或物品时,要求当事人在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写明扣押物品、文件的具体特征细目觉得非常烦琐,没有耐心,往往造成扣押清单登记不详,由于执行程序不严格待到返还财物时,当事人和办案民警就财物的数量、种类、品质发生争议,致使办案单位面临被动局面。
三是由于许多基层单位因经费不足,场地有限,导致一些执法办案单位没有按要求设立专门涉案财物的场所和贵重物品的保管设施,从而形成了目前绝大多数单位没有集中保管场所的现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保管措施不到位,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处理甚至无法处理的物品,日积月累地经日晒风吹雨淋,使物品受损现象较为普遍。
四是管理制度不明确。有的单位在涉案财物管理上没有明确专人保管,有的单位虽制定制度明确专人保管,仍以因种种原因和借口,将涉案财物滞留在办案民警处,不及时上交单位集中保管。这样难免出现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对涉案财物不能及时登记或登记不全,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设置登记台账,不能做到一物一卡,一案一档,时间长了,导致涉案财物管理工作混乱,出现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现象,易滋生违法违纪问题。在这个方面,由于交警涉案车辆得数量庞大,问题更加突出。
五是有的单位个别民警工作拖拉散漫,对涉案财物未能及时上缴,长期“保存”在个人身边,甚至有的单位的一些聘用人员,随意将涉案车辆挪作私用,导致在对涉案财物处理环节上出现漏洞。在执法过程中,有的涉案财物由于各种原因,使基层所队难以进行处理,如有的无主财物,基层单位很难做出妥当处理。同时由于技术、经费等方面的困难,也使基层单位难以及时销毁和处置违禁涉案物品。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重收缴轻管理。由于基层单位业务繁重,人员紧张,疲于应付各种任务检查、考核,对执法质量抓得很紧,而放松了对执法环节财物的管理,虽然各单位在办案过程中对涉案财物的收缴都是比较重视,凡是涉及到有涉案情况的财物一般都及时予以收缴,但由于管理意识不明晰,导致对收缴后的涉案财物的延伸管理不重视,没有做好跟踪落实,往往是办案需要时用一下,案件了结后,就放到一边闲置,没有进行认真登记,落实保管措施,坏了、烂了没人问,没人管的现状。
二是基层单位由于受人员编制、经费短缺、场地范围等条件限制,涉案财物专管员大都由内勤民警兼管,没有专门的民警负责管理工作,而内勤民警大多数都是一人多岗,工作繁琐量大,必定会影响了对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如果再出现内勤民警存在应付心理,工作怕麻烦,缺乏工作责任心,未能及时详细登记,在账目上出现了漏登、漏记的问题,造成工作中的失误。从而必将会造成账物不符现象发生。
三是监督不严,管理制度不落实。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也只是敷衍了事,制度形同虚设,单位领导和督察部门未能严格把关,对涉案财物管理监管力度不够,没有严格落实日常检查制度,未实现涉案财物管理制度化、经常化。甚至个别基层单位有的领导对涉案财物或一无所知,或知之不理,或随便应付了事,导致对单位涉案财物变动情况不清,督察部门也缺乏日常监管,缺少定期检查,也没有全面掌握涉案财物管理现状。
四是由于基层民警工作强度大,经手的案件多,由于疲于应付一些急难案件,工作中容易造成顾此失彼,从而导致没有更多精力开展对涉案财物的管理。由于涉案财物较多,管理人员缺乏,加上大量涉案财物的积压,导致管理措施不到位、不细致的情况存在,从而使涉案财物流失、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改进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是加强执法教育培训,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各单位要以此专项整治为契机,掀起学法高潮,认真学习《公安机关执法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树立依法执行职责和公平公正执法观念,强化办案过程中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人权意识,依法扣押和处理涉案财物,切实提高执法环节财物管理水平。切实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从主观上摒弃“重收缴轻管理”的思想,使民警认识到规范涉案财物管理是践行执法为民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展现人民警察执法水平、执法素质的具体工作表现,从而自觉地增强做好涉案财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就财物管理方面的知识,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使民警了解涉案财物管理的工作内容,掌握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工作规定,提高管理能力,从而使涉案财物管理工作做到统一、规范。二是建章立制,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制度。基层单位要按照上级机关对涉案财物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单位自身实际,通过边查边改、边改边建的办法,制定《涉案财物管理规定》、《一案一表登记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员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涉案财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在执法工作中,对扣押的涉案财物要严格按照有关审批程序办理手续,并实行专人管理,做到一案一表、账物相符,使涉案财物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各单位一把手应为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内勤民警和具体办案民警为直接责任人,发生违反涉案财物管理的问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是强化日常监督,防患管理漏洞。要树立“全面监督,不留死角”的审计理念,进一步拓展审计思路,延伸监督触角,积极同纪检、督察、法制等部门联动协作,强化监督,定期对基层单位执法中涉及的财物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通过查阅台账、清点实物、核查案卷的形式,加大对办案单位的涉案财物扣押、保管、处理三个环节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涉案财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涉案财物的管理监督上,形成单位负责人、保管人员、办案民警三级责任制度,明确落实相关责任,相互监督,建立奖罚机制。突出要抓好涉案物品的收缴、登记、保管、处理四个环节,对发现的涉案财物管理中的问题,要及时调查,分清责任,严格追究,确保每个环节制度执行到位,工作跟进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四是加快涉案场所建设,实现集中统一管理。首先是经费保障,各级政府部门要确保基层单位正常开支得到保障,避免因办案经费短缺而造成在执法中的经济利益冲动对执法活动的影响;其次基层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科学合理建设固定的涉案财物保管室,落实专管人员和场所,对涉案财物进行统一集中保管,对于贵重物品要配备专门的保险柜等设施,杜绝涉案财物保管无定所的混乱状态。
实践证明,我们要充分认识涉案财物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制定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才能逐步破解民警因涉案财物引发违纪违规行为的难题,才能确保公安机关各项执法活动的公平公正,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我国经济犯罪发案数逐年上升,给国家、集体和公民财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从经济犯罪的共性特征来看,大都直接或间接的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因此,查扣涉案财物、追缴非法利益是打击和预防此类犯罪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但由于经济犯罪案件所具有的智能性、复杂性以及犯罪时空跨度大、案发时限长等特点,目前法律制度不完善、公安司法机关侦查办案水平不适应等因素的制约,使追赃成为当前打击经济犯罪中公认的难点。笔者结合经侦工作的实践,从对传统的追赃概念的分析入手,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阶段查引入了“查扣涉案财物”这一概念,并通过对在“查扣涉案财物中借鉴善意取得制度”及“涉案财物的处理”两个热点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传统追赃概念的质疑。首先从四个方面对侦查阶段使用“赃款赃物”概念进行了质疑:一是从赃款赃物概念的渊源和人们普遍的理解看,侦查阶段使用赃款赃物概念不符合罪从判定的原则。二是从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分析,侦查阶段不宜保留赃款赃物这一概念。三是从法学界的对赃款赃物概念的定义看,争议颇多,实践中无所适从。四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经济犯罪态势上看,现有的对赃款赃物的定义已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其次,对侦查阶段使用追缴一词进行了辨析,认为现有法律没有赋予公安机关追赃的任务和权利,追缴一词法律上的适用范围狭窄且有转移所有权的含义,不符合侦查工作的实际,同时,追缴没有相应法律措施,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在冲突。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追缴赃款赃物这一概念的使用应当局限在法院判决生效以后,在此之前的诉讼阶段(包括侦查阶段)所进行的此项活动不应当称之为追缴赃款赃物这一结论。第二部分是查扣涉案财物概念的提出及法律分析。通过对目前法学界的“追缴疑赃”、“追缴涉案财物”“扣押财物(物证、书证)”三个概念的分析,提出了在法院判决生效之前的诉讼阶段(包括侦查阶段)应当用“查扣涉案财物”来代替传统“追赃”这一概念。并对查扣涉案财物概念进行了解读,认为刑事诉讼中的查扣涉案财物的含义是指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启动后至法院判决生效之前,为了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或挽回经济损失,依法对有关的资金、物产所采取的查封、冻结、扣押等行为的法律措施。进而对查扣涉案财物概念的合理性和法律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这部分结束时,文章重点对查扣非证据财物的法律问题(即保全性扣押问题)进行了辨析和论证,认为这是一种刑事侦查措施,不具有行政上的可诉性。第三部分是对在查扣涉案财物中借鉴善意取得制度进行研讨。文章首先对善意取得的概念及立法现状进行了引证,继而对善意取得制度在侦查阶段能否适用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应当在审判过程及判决后的执行阶段,在理论上侦查阶段不存在善意取得制度的具体适用问题。虽然如此,文章认为善意取得制度的研究和运用对公安机关查扣涉案财物工作有借鉴作用。因此,文章对审判阶段赃款适用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的理由和条件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探讨了查扣涉案财物的处理问题。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对查扣涉案财物是否有独立处理权存在着很大争议。大致上有全部移送和部分移送两种观点,其中部分移送观点又多将实物证据的确定权和选择权赋予检察机关。笔者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在主张部分移送观点的同时,又认为公安侦查部门有对查扣涉案财物性质的确认权和处理权,并就此进行了论证。其后,文章又结合对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分析论证及办案实践,对查扣涉案财物的随案移送、发还受害人、就地封存妥善保管、发还原所有人或持有人及移送有关部门等处理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关键字: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涉案财物,刑事诉讼
公安部在年底前将统一组织开展对涉案财物管理和非正常死亡问题专项治理的省际交叉检查,对工作不力、案件频发的单位进行挂牌整治,必要时派出工作组整顿;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虚作假的,坚决执行纪律,绝不姑息迁就。今年以来发生的所有非正常死亡案件,都要在规定时限内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严肃追究。
记者从14日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和非正常死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获悉,两个专项治理将按照“三不放过”,即“排查不彻底不放过,问题不理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原则,把高质量的排查整改贯穿始终。
在涉案财物管理方面,要坚持全面梳理,对历史遗留的涉案财物和非涉案财物,要全部依法妥善处置:应当退还的,必须退还;无主、无人认领的,要在集中公示予以确认后,该拍卖的拍卖,该销毁的销毁;省、市两级公安机关要组织开展“回头看”,通过地毯式的交叉检查、重点抽查,彻底消除盲区。县级公安机关更要深入查找问题,果断整改。
在非正常死亡问题专项治理方面,会议提出,今后所有新建的执法办案场所都要严格执行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有关规定,受条件限制无法新建或搬迁、改造确有困难的,要充分借鉴福建等地集中建办案中心的做法,因地制宜地尽快解决;已完成新建、搬迁、改造任务的,要保证所有讯问、询问、候问活动在相应的执法办案场所进行。
会议要求,公安机关要加强与检法机关的沟通联系,共同破解执法安全和涉案财物处理中的难题;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快推进执法办案中心和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建设,从更高标准上实现安全执法和涉案财物的规范管理;要加快推进执法办案信息化建设,年底前,各级公安机关都要将涉案财物管理纳入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实现网上移交、管理和监督。
日前,公安部出台了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六个严禁”,即“严禁截留、坐支、挪用、调换涉案财物;严禁违反规定使用、借用、调用涉案财物;严禁扣押收缴与案件无关的财物;严禁返还性质尚未查明、权属有争议的涉案财物;严禁办案民警保管涉案财物;严禁违规收取保证金和以保代处”。
为深入开展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解决公安机关在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杭后公安局认真分析研究,因地制宜,全面推进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一是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涉案财物专项治理结合起来。杭后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充分认识涉案财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严重影响执法规范化建设,将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损害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以及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筑牢思想防线,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涉案财物管理违法违规问题,进一步规范涉案财物管理,促进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二是把强化业务学习培训与涉案财物专项治理结合起来。为顺利开展好涉案财物专项治理排查清理工作,杭后公安局召开涉案财物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并组织各执法办案部门涉案财物管理民警认真学习了公安部党委《2011年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全国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并对涉案财物的界定、种类、涉案财物案件的划分以及排查清理工作要领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在行动的第一阶段下发了《杭锦后旗公安局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为下一阶段涉案财务管理的建章立制提供了保障。2011年5月20日,杭后公安局党委委员、纪检书记武建忠还就近期开展的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第二阶段工作情况,深入派出所等一线办案部门进行了督导检查。
三是把提升业务工作能力与涉案财物专项治理结合起来。杭后公安局为坚持避免出现“为治理而治理”、“为排查而排查”的观念和走过场、搞形式的问题,要求全体民警以求真务实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涉案财物专项治理工作与执法质量、信访投诉等考核指标结合起来抓实抓好抓紧,着力发现并解决涉案财物管理中存在的制约公安工作的问题。四是把“大走访”工作与涉案财务专项治理结合起来。涉案财务管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使该项行动取得实效,杭后公安局结合大走访深入群众当中的便利条件,重点对涉案当事人进行了走访,充分听取他们对于公安机关在涉案财务管理方面的意见,认真核实,积极进行整改,进一步完善了涉案物品管理制度。
第三篇:刑事案件涉案被查封、冻结、扣押财物的处理(法律规范汇集)
刑事案件涉案被查封、冻结、扣押财物的处理(法律规范汇集)
一、《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向该机关申诉或者控告:
(一)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释放、解除或者变更的;
(二)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退还的;
(三)对与案件无关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
(四)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不解除的;
(五)贪污、挪用、私分、调换、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受理申诉或者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对申诉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
第一百三十九条 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调换或者损毁。第一百四十条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查封、扣押财物、文件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
第一百四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
第一百四十三条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予以退还。
第一百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第一百九十一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查封、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第二百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并制作清单,随案移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理。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违禁品或者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应当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作出处理。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以后,有关机关应当根据判决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进行处理。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一律上缴国库。
司法工作人员贪污、挪用或者私自处理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处分。
第二百八十条 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公安机关认为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
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应当提供与犯罪事实、违法所得相关的证据材料,并列明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冻结的情况。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申请没收的财产。
第二百八十一条 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人民法院受理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后,应当发出公告。公告期间为六个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参加诉讼,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在公告期满后对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进行审理。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第二百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经审理,对经查证属于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裁定予以没收;对不属于应当追缴的财产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对于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上诉、抗诉。
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八十四条 需要撤销案件或者对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的,办案部门应当制作撤销案件或者对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报告书,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公安机关决定撤销案件或者对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时,原犯罪嫌疑人在押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书。原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应当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对原犯罪嫌疑人采取其他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强制措施;需要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及其孳息、文件,或者冻结的财产,除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另行处理的以外,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
第一百九十一条 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于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向该机关申诉或者控告:
(一)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释放、解除或者变更的;
(二)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退还的;
(三)对与案件无关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
(四)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不解除的;
(五)贪污、挪用、私分、调换、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受理申诉或者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在收到申诉、控告之日起三十日以内作出处理决定,书面回复申诉人、控告人。发现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应当立即纠正。第二百二十二条 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但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
持有人拒绝交出应当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的,公安机关可以强制查封、扣押。
第二百二十三条 在侦查过程中需要扣押财物、文件的,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制作扣押决定书;在现场勘查或者搜查中需要扣押财物、文件的,由现场指挥人员决定;但扣押财物、文件价值较高或者可能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扣押决定书。
在侦查过程中需要查封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或者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不宜移动的大型机器、设备等特定动产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制作查封决定书。
第二百二十四条 执行查封、扣押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出示本规定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的有关法律文书。
查封、扣押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侦查人员、持有人和见证人签名。对于无法确定持有人或者持有人拒绝签名的,侦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中注明。
第二百二十五条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和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查封、扣押财物、文件的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查封、扣押清单一式三份,写明财物或者文件的名称、编号、数量、特征及其来源等,由侦查人员、持有人和见证人签名,一份交给持有人,一份交给公安机关保管人员,一份附卷备查。
对于无法确定持有人的财物、文件或者持有人拒绝签名的,侦查人员应当在清单中注明。
依法扣押文物、金银、珠宝、名贵字画等贵重财物的,应当拍照或者录像,并及时鉴定、估价。
第二百二十六条 对作为犯罪证据但不便提取的财物、文件,经登记、拍照或者录像、估价后,可以交财物、文件持有人保管或者封存,并且开具登记保存清单一式两份,由侦查人员、持有人和见证人签名,一份交给财物、文件持有人,另一份连同照片或者录像资料附卷备查。财物、文件持有人应当妥善保管,不得转移、变卖、毁损。
第二百二十七条 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子邮件、电报,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通知邮电部门或者网络服务单位检交扣押。
不需要继续扣押的时候,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解除扣押邮件、电报通知书,立即通知邮电部门或者网络服务单位。
第二百二十八条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子邮件、电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退还原主或者原邮电部门、网络服务单位;原主不明确的,应当采取公告方式告知原主认领。在通知原主或者公告后六个月以内,无人认领的,按照无主财物处理,登记后上缴国库。
第二百二十九条 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及其孳息权属明确无争议,并且涉嫌犯罪事实已经查证属实的,应当在登记、拍照或者录像、估价后及时返还,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清单和被害人的领取手续存卷备查。
查找不到被害人,或者通知被害人后,无人领取的,应当将有关财产及其孳息随案移送。
第二百三十条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及其孳息、文件,公安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调换、损毁或者自行处理。
对容易腐烂变质及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在拍照或者录像后委托有关部门变卖、拍卖,变卖、拍卖的价款暂予保存,待诉讼终结后一并处理。
对违禁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对于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的,应当在诉讼终结后处理。
第二百三十一条 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并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
第二百三十二条 向金融机构等单位查询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协助查询财产通知书,通知金融机构等单位执行。
第二百三十三条 需要冻结犯罪嫌疑人在金融机构等单位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通知金融机构等单位执行。
第二百三十四条 不需要继续冻结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时,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协助解除冻结财产通知书,通知金融机构等单位执行。
第二百三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但可以轮候冻结。
第二百三十六条 冻结存款、汇款等财产的期限为六个月。冻结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证券的期限为二年。有特殊原因需要延长期限的,公安机关应当在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继续冻结手续。每次续冻存款、汇款等财产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每次续冻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证券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继续冻结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重新办理冻结手续。逾期不办理继续冻结手续的,视为自动解除冻结。
第二百三十七条 对冻结的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应当告知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有权申请出售。
权利人书面申请出售被冻结的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不损害国家利益、被害人、其他权利人利益,不影响诉讼正常进行的,以及冻结的汇票、本票、支票的有效期即将届满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出售或者变现,所得价款应当继续冻结在其对应的银行账户中;没有对应的银行账户的,所得价款由公安机关在银行指定专门账户保管,并及时告知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
第二百七十八条 对查封、扣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财物及其孳息、文件或者冻结的财产,作为证据使用的,应当随案移送,并制作随案移送清单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交人民检察院。
对于实物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上缴国库或者依法予以返还,并向人民法院送交回执。人民法院未作出处理的,应当征求人民法院意见,并根据人民法院的决定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百八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押,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办理释放手续,并根据人民检察院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的书面通知,及时解除查封、扣押、冻结。
对人民检察院提出对被不起诉人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没收其违法所得的检察意见,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三百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连同相关证据材料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一)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的;
(二)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犯罪嫌疑人死亡,现有证据证明其存在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应当予以没收的,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查。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可以依法进行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第三百二十九条 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二)犯罪事实和相关的证据材料;
(三)犯罪嫌疑人逃匿、被通缉或者死亡的情况;
(四)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
(五)查封、扣押、冻结的情况等。
第三百三十条 公安机关将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后,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
第二百三十八条 对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通知金融机构等单位解除冻结,并通知被冻结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的所有人。
第三百四十二条 需要异地办理查询、查封、扣押或者冻结与犯罪有关的财物、文件的,执行人员应当持相关的法律文书、办案协作函件和工作证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系,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协助执行。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将办案协作函件和相关的法律文书电传至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委托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派员前往协作地办理。
三、《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查封、冻结措施有关规定》
第二条 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依法对涉案财物予以查封、冻结,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和配合。
本规定所称涉案财物,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以查封、冻结等方式固定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产和物品,包括:
(一)犯罪所得及其孳息;
(二)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工具;
(三)其他可以证明犯罪行为是否发生以及犯罪情节轻重的财物。
第三条 查封、冻结以及保管、处置涉案财物,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适用条件和程序进行。与案件无关的财物不得查封、冻结。查封、冻结涉案财物,应当为犯罪嫌疑人及其所扶养的家属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和物品。
严禁在立案之前查封、冻结财物。对于境外司法、警察机关依据国际条约、协议或者互惠原则提出的查封、冻结请求,可以根据公安部的执行通知办理有关法律手续。
查封、冻结的涉案财物,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或者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以外,不得在诉讼程序终结之前作出处理。法律和有关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 查封、冻结的涉案财物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第五条 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可以依法查封涉案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以及涉案的车辆、船舶、航空器和大型机器、设备等特定动产。必要时,可以一并扣押证明其财产所有权或者相关权益的法律文件和文书。
置于不动产上的设施、家具和其他相关物品,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的,应当扣押;不宜移动的,可以一并查封。
第六条 查封涉案财物需要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交通运输、农业、林业、民航等有关部门协助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查封决定书和协助查封通知书,明确查封财物情况、查封方式、查封期限等事项,送交有关部门协助办理,并及时告知有关当事人。
涉案土地和房屋面积、金额较大的,应当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查封决定书和协助查封通知书。
第七条 查封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期限届满可以续封一次,续封应当经作出原查封决定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在期限届满前五日以内重新制作查封决定书和协助查封通知书,送交有关部门协助办理,续封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案件重大复杂,确需再续封的,应当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在期限届满前五日以内重新制作查封决定书和协助查封通知书,且每次再续封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查封期限届满,未办理续封手续的,查封自动解除。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续封决定告知有关当事人。
第八条 查封土地、房屋等涉案不动产,需要查询不动产权属情况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协助查询财产通知书。
侦查人员到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办理查询时,应当出示本人工作证件,提交协助查询财产通知书,依照相关规定办理查询事项。
需要查询其他涉案财物的权属登记情况的,参照上述规定办理。
第九条 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协助公安机关办理查询事项。公安机关查询并复制的有关书面材料,由权属登记机构或者权属档案管理机构加盖印章。
因情况特殊,不能当场提供查询的,应当在五日以内提供查询结果。
无法查询的,有关部门应当书面告知公安机关。
第十条 土地、房屋等涉案不动产的权属确认以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等有关部门的不动产登记簿或者不动产权属证书为准。不动产权属证书与不动产登记簿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第十一条 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协助公安机关办理查封事项时,认为查封涉案不动产信息有误无法办理的,可以暂缓办理协助事项,并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审查建议,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审查处理。
第十二条 查封土地、房屋等涉案不动产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协助查封通知书,明确涉案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详细地址、权属证书号、权利人姓名或者单位名称等事项,送交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协助办理,有关部门应当在相关通知书回执中注明办理情况。
侦查人员到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或者房屋查封登记手续时,应当出示本人工作证件,提交查封决定书和协助查封通知书,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查封事项。
第十三条 查封土地、房屋等涉案不动产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持侦查人员工作证件和相关法律文书,通知有关当事人、见证人到场,制作查封笔录,并会同在场人员对被查封的财物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查封清单一式三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不动产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签名后,一份交给不动产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一份交给公安机关保管人员,一份连同照片、录像资料或者扣押的产权证照附卷备查,并且应当在不动产的显著位置张贴公告。必要时,可以张贴制式封条。
查封清单中应当写明涉案不动产的详细地址、相关特征和置于该不动产上不宜移动的设施、家具和其他相关物品清单,注明已经拍照或者录像以及是否扣押其产权证照等情况。
对于无法确定不动产相关权利人或者权利人拒绝签名的,应当在查封笔录中注明情况。
第十四条 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对被公安机关依法查封的土地、房屋等涉案不动产,在查封期间不予办理变更、转让或者抵押权、地役权登记。
第十五条 对依照有关规定可以分割的土地、房屋等涉案不动产,应当只对与案件有关的部分进行查封,并在协助查封通知书中予以明确;对依照有关规定不可分割的土地、房屋等涉案不动产,可以进行整体查封。
第十六条 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等有关部门接到协助查封通知书时,已经受理该土地、房屋等涉案不动产的转让登记申请,但尚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办理查封登记。
第十七条 对下列尚未进行权属登记的房屋,公安机关可以按照本规定进行查封:
(一)涉案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经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但尚未出售的房屋;
(二)犯罪嫌疑人购买的已经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办理房屋权属初始登记的房屋;
(三)犯罪嫌疑人购买的已经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或者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的房屋。
第十八条 查封地上建筑物的效力及于该地上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查封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效力及于地上建筑物,但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分属不同权利人的除外。
地上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的登记机构不是同一机构的,应当分别办理查封登记。
第十九条 查封车辆、船舶、航空器以及大型机器、设备等特定动产的,应当制作协助查封通知书,明确涉案财物的名称、型号、权属、地址等事项,送交有关登记管理部门协助办理。必要时,可以扣押有关权利证书。
执行查封时,应当将涉案财物拍照或者录像后封存,或者交持有人、近亲属保管,或者委托第三方保管。有关保管人应当妥善保管,不得转移、变卖、损毁。
第二十条 查封土地、房屋等涉案不动产或者车辆、船舶、航空器以及大型机器、设备等特定动产的,可以在保证侦查活动正常进行的同时,允许有关当事人继续合理使用,并采取必要保值保管措施。
第二十一条 对以公益为目的的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福利机构等场所、设施,保障性住房,原则上不得查封。确有必要查封的,应当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第二十二条 查封土地、房屋以外的其他涉案不动产的,参照本规定办理。查封共有财产、担保财产以及其他特殊财物的,依照相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三条 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冻结涉案的存款、汇款、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保证金等资金,债券、股票、基金份额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以及股权、保单权益和其他投资权益等财产。
第二十四条 在侦查工作中需要冻结财产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明确冻结财产的账户名称、账户号码、冻结数额、冻结期限、冻结范围以及是否及于孳息等事项,送交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邮政部门、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公司登记机关和银行间市场交易组织机构、银行间市场集中清算机构、银行间市场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经国务院批准或者同意设立的黄金交易组织机构和结算机构等单位协助办理,有关单位应当在相关通知书回执中注明办理情况。
第二十五条 有关单位接到公安机关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后,应当立即对涉案财物予以冻结,办理相关手续,不得推诿拖延,不得泄露有关信息。有关单位办理完毕冻结手续后,在当事人查询时可以予以告知。
第二十六条 冻结存款、汇款、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保证金等资金,或者投资权益等其他财产的期限为六个月。需要延长期限的,应当经作出原冻结决定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在冻结期限届满前五日以内办理续冻手续。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对重大、复杂案件,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冻结存款、汇款、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保证金等资金的期限可以为一年。需要延长期限的,应当按照原批准权限和程序,在冻结期限届满前五日以内办理续冻手续。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冻结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证券的期限为二年。需要延长冻结期限的,应当经作出原冻结决定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在冻结期限届满前五日以内办理续冻手续。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冻结期限届满,未办理续冻手续的,冻结自动解除。
第二十七条 冻结涉案账户的款项数额,应当与涉案金额相当。不得超出涉案金额范围冻结款项。
第二十八条 冻结股权的,应当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冻结上市公司股权应当经省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在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中载明公司名称、股东姓名或者名称、冻结数额或者股份等与登记事项有关的内容。冻结股权期限为六个月。需要延长期限的,应当按照原批准权限和程序,在冻结期限届满前五日以内办理续冻手续。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九条 冻结保单权益的,应当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冻结保单权益期限为六个月。需要延长期限的,应当按照原批准权限和程序,在冻结期限届满前五日以内办理续冻手续。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冻结保单权益没有直接对应本人账户的,可以冻结相关受益人的账户,并要求有关单位协助,但不得变更受益人账户,不得损害第三方利益。
人寿险、养老险、交强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等提供基本保障的保单原则上不得冻结,确需冻结的,应当经省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第三十条 对下列账户和款项,不得冻结:
(一)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
(二)特定非金融机构备付金;
(三)封闭贷款专用账户(在封闭贷款未结清期间);
(四)商业汇票保证金;
(五)证券投资者保障基金、保险保障基金、存款保险基金;
(六)党、团费账户和工会经费集中户;
(七)社会保险基金;
(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
(九)住房公积金和职工集资建房账户资金;
(十)人民法院开立的执行账户;
(十一)军队、武警部队一类保密单位开设的“特种预算存款”、“特种其他存款”和连队账户的存款;
(十二)金融机构质押给中国人民银行的债券、股票、贷款;
(十三)证券登记结算机构、银行间市场交易组织机构、银行间市场集中清算机构、银行间市场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经国务院批准或者同意设立的黄金交易组织机构和结算机构等依法按照业务规则收取并存放于专门清算交收账户内的特定股票、债券、票据、贵金属等有价凭证、资产和资金,以及按照业务规则要求金融机构等登记托管结算参与人、清算参与人、投资者或者发行人提供的、在交收或者清算结算完成之前的保证金、清算基金、回购质押券、价差担保物、履约担保物等担保物,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十四)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规定不得冻结的账户和款项。
第三十一条 对金融机构账户、特定非金融机构账户和以证券登记结算机构、银行间市场交易组织机构、银行间市场集中清算机构、银行间市场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经国务院批准或者同意设立的黄金交易组织机构和结算机构、支付机构等名义开立的各类专门清算交收账户、保证金账户、清算基金账户、客户备付金账户,不得整体冻结,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二条 办案地公安机关需要异地办理冻结的,应当由二名以上侦查人员持办案协作函、法律文书和工作证件前往协作地联系办理,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协助执行。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将办案协作函、相关法律文书和工作证件复印件通过传真、电传等方式发至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委托执行,或者通过信息化应用系统传输加盖电子签章的办案协作函、相关法律文书和工作证件扫描件。协作地公安机关收到材料后,经审查确认,应当在传来法律文书上加盖本地公安机关印章,及时到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冻结,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
第三十三条 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对于涉案账户较多,办案地公安机关需要对其集中冻结的,可以分别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涉案账户开户地属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当由办案地公安机关出具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填写冻结申请表,经该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核,逐级上报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后,由办案地公安机关指派二名以上侦查人员持工作证件,将冻结申请表、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等法律文书送交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省、区、市分行。该分行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采取冻结措施,并将有关法律文书传至相关账户开户的分支机构。
涉案账户开户地分属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当由办案地公安机关出具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填写冻结申请表,经该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核,逐级上报公安部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由办案地公安机关指派二名以上侦查人员持工作证件,将冻结申请表、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等法律文书送交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该总部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采取冻结措施,并将有关法律文书传至相关账户开户的分支机构。
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技术条件等客观原因,无法按照前款要求及时采取冻结措施的,应当向公安机关书面说明原因,并立即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其派出机构报告。
第三十四条 冻结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或者有效期限即将届满的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的,在送达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的同时,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有权申请出售、如期受偿或者变现。如果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书面申请出售或者变现被冻结的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不损害国家利益、被害人利益、其他权利人利益,不影响诉讼正常进行的,以及冻结的汇票、本票、支票的有效期即将届满的,经作出冻结决定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在三日以内予以出售或者变现,所得价款应当继续冻结在其对应的银行账户中;没有对应的银行账户的,所得价款由公安机关在银行专门账户保管,并及时告知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
第三十五条 公安机关在采取查封、冻结措施后,应当及时查清案件事实,在法定期限内对涉案财物依法作出处理。
经查明查封、冻结的财物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冻结。
第三十六条 对查封、冻结的涉案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制作清单,随案移送。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对于随案移送的财物,人民检察院需要继续查封、冻结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公安机关解除原查封、冻结措施,并同时依法重新作出查封、冻结决定。
第三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并对涉案财物解除查封、冻结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和解除查封、冻结财物的通知之日起三日以内对不宜移送而未随案移送的财物解除查封、冻结。对于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对被不起诉人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等检察意见中涉及查封、冻结涉案财物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八条 公安机关决定撤销案件或者对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的,除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另行处理的以外,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三日以内对侦查中查封、冻结的涉案财物解除查封、冻结。需要给予行政处理的,应当及时予以处理或者移交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处理。
第三十九条 解除查封的,应当在三日以内制作协助解除查封通知书,送交协助查封的有关部门办理,并通知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张贴制式封条的,启封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当事人经通知不到场,也未委托他人到场的,办案人员应当在见证人的见证下予以启封。提取的有关产权证照应当发还。必要时,可以予以公告。
第四十条 解除冻结的,应当在三日以内制作协助解除冻结财产通知书,送交协助办理冻结的有关单位,同时通知被冻结财产的所有人。有关单位接到协助解除冻结财产通知书后,应当及时解除冻结。
第四十一条 需要解除集中冻结措施的,应当由作出冻结决定的公安机关出具协助解除冻结财产通知书,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协助解除冻结。
上级公安机关认为应当解除集中冻结措施的,可以责令下级公安机关解除。
第四十二条 有关行政主管机关与公安机关在案件移送过程中,涉及查封、冻结涉案财物的,应当密切配合,加强协作,防止涉案财物发生转移、隐匿、损毁、灭失。
第四十三条 已被有关国家机关依法查封、冻结的涉案财物,不得重复查封、冻结。需要轮候查封、冻结的,应当依照有关部门共同发布的规定执行。查封、冻结依法解除或者到期解除后,按照时间顺序登记在先的轮候查封、冻结自动生效。
第四十四条 不同国家机关之间,对同一涉案财物要求查封、冻结的,协助办理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送达相关通知书的先后顺序予以登记,协助首先送达通知书的国家机关办理查封、冻结手续,对后送达通知书的国家机关作轮候查封、冻结登记,并书面告知该涉案财物已被查封、冻结的有关情况。
第四十五条 查封、冻结生效后,协助办理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其他轮候查封、冻结的公安机关出具的查封、冻结通知书回执中注明该涉案财物已被查封、冻结以及轮候查封、冻结的有关情况。相关公安机关可以查询轮候查封、冻结的生效情况。
第四十六条 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对其已经查封、冻结的涉案财物,继续办理续封、续冻手续的,或者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需要重新办理查封、冻结手续的,应当在原查封、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封、续冻手续。申请轮候查封、冻结的其他国家机关不得以送达通知书在先为由,对抗相关办理续封、续冻手续的效力。
第四十七条 要求查封、冻结涉案财物的有关国家机关之间,因查封、冻结事项发生争议的,应当自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其共同上级机关决定;分属不同部门的,由其各自的上级机关协商解决。
协助执行的部门和单位按照有关争议机关协商一致后达成的书面意见办理。
第四十八条 需要查封、冻结的或者已被查封、冻结的涉案财物,涉及扣押或者民事诉讼中的抵押、质押或者民事执行等特殊情况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查封、冻结财物的权属状态和争议问题,与相关国家机关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各自报请上级机关协商解决。
协助执行的部门和单位按照有关争议机关协商一致后达成的书面意见办理。
四、《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
第一百七十三条 在初查过程中,可以采取询问、查询、勘验、检查、鉴定、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初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不得对初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不得查封、扣押、冻结初查对象的财产,不得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第二百三十四条 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或者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财物和文件,应当查封或者扣押;与案件无关的,不得查封或者扣押。
不能立即查明是否与案件有关的可疑的财物和文件,也可以查封或者扣押,但应当及时审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或者予以退还。
持有人拒绝交出应当查封、扣押的财物和文件的,可以强制查封、扣押。
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时随身携带的物品需要扣押的,可以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对于与案件无关的个人用品,应当逐件登记,并随案移交或者退还其家属。
第二百三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查封、扣押财物和文件,应当经检察长批准,由两名以上检察人员执行。
需要查封、扣押的财物和文件不在本辖区的,办理案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照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持相关法律文书及简要案情等说明材料,商请被查封、扣押财物和文件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协助执行。
被请求协助的人民检察院有异议的,可以与办理案件的人民检察院进行协商,必要时,报请共同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
第二百三十六条 对于查封、扣押的财物和文件,检察人员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查封、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查封、扣押清单一式四份,注明查封、扣押物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质量、颜色、新旧程度、包装等主要特征,由检察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持有人,一份交被查封、扣押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保管人,一份附卷,一份保存。持有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不在场的,应当在清单上记明。
查封、扣押外币、金银珠宝、文物、名贵字画以及其他不易辨别真伪的贵重物品,应当在拍照或者录像后当场密封,由检察人员、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在密封材料上签名或者盖章,根据办案需要及时委托具有资质的部门出具鉴定报告。启封时应当有见证人或者持有人在场并且签名或者盖章。
查封、扣押存折、信用卡、有价证券等支付凭证和具有一定特征能够证明案情的现金,应当注明特征、编号、种类、面值、张数、金额等,由检察人员、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在密封材料上签名或者盖章。启封时应当有见证人或者持有人在场并签名或者盖章。
查封、扣押易损毁、灭失、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应当用笔录、绘图、拍照、录像等方法加以保全后进行封存,或者经检察长批准后委托有关部门变卖、拍卖。变卖、拍卖的价款暂予保存,待诉讼终结后一并处理。
第二百三十七条 对于应当查封的不动产和置于该不动产上不宜移动的设施、家具和其他相关财物,以及涉案的车辆、船舶、航空器和大型机械、设备等财物,必要时可以扣押其权利证书,经拍照或者录像后原地封存,并开具查封清单一式四份,注明相关财物的详细地址和相关特征,同时注明已经拍照或者录像及其权利证书已被扣押,由检察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持有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不在场的,应当在清单上注明。
人民检察院查封不动产和置于该不动产上不宜移动的设施、家具和其他相关财物,以及涉案的车辆、船舶、航空器和大型机械、设备等财物,应当在保证侦查活动正常进行的同时,尽量不影响有关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必要时,可以将被查封的财物交持有人或者其近亲属保管,并书面告知保管人对被查封的财物应当妥善保管,不得转移、变卖、毁损、出租、抵押、赠予等。
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查封决定书副本送达不动产、生产设备或者车辆、船舶、航空器等财物的登记、管理部门,告知其在查封期间禁止办理抵押、转让、出售等权属关系变更、转移登记手续。
第二百三十八条 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或者电子邮件,应当经检察长批准,通知邮电部门或者网络服务单位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或者电子邮件检交扣押。
不需要继续扣押的时候,应当立即通知邮电部门或者网络服务单位。
对于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录音、录像带、电子数据存储介质,应当记明案由、对象、内容,录取、复制的时间、地点、规格、类别、应用长度、文件格式及长度等,妥为保管,并制作清单,随案移送。
第二百三十九条 查封单位的涉密电子设备、文件等物品,应当在拍照或者录像后当场密封,由检察人员、见证人、单位有关负责人签名或者盖章。启封时应当有见证人、单位有关负责人在场并签名或者盖章。
对于有关人员拒绝按照前款有关规定签名或者盖章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相关文书上注明。
对犯罪嫌疑人使用违法所得与合法收入共同购置的不可分割的财产,可以先行查封、扣押、冻结。对无法分割退还的财产,应当在结案后予以拍卖、变卖,对不属于违法所得的部分予以退还。
第二百四十条 对于查封、扣押在人民检察院的物品、文件、邮件、电报,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调换、损毁或者自行处理。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解除或者退还决定,并通知有关单位、当事人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百四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并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第二百四十二条 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应当经检察长批准,制作查询、冻结财产通知书,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邮电部门执行。
第二百四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冻结的,人民检察院不得重复冻结,但是应当要求有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邮电部门在解除冻结或者作出处理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二百四十四条 扣押、冻结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有权申请出售。
对于被扣押、冻结的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在扣押、冻结期间权利人申请出售,经审查认为不损害国家利益、被害人利益,不影响诉讼正常进行的,以及扣押、冻结的汇票、本票、支票的有效期即将届满的,经检察长批准,可以在案件办结前依法出售或者变现,所得价款由检察机关指定专门的银行账户保管,并及时告知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
第二百四十五条 对于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冻结,并通知被冻结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的所有人。
第二百四十六条 查询、冻结与案件有关的单位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的办法适用本规则第二百四十一条至第二百四十五条的规定。第二百八十七条 提出起诉意见或者不起诉意见的,侦查部门应当将起诉意见书或者不起诉意见书,查封、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的财物及其孳息、文件清单以及对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款物的处理意见和其他案卷材料,一并移送本院公诉部门审查。国家或者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在提出提起公诉意见的同时,可以提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意见。
第二百九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作出撤销案件决定的,侦查部门应当在三十日以内对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作出处理,并制作查封、扣押、冻结款物的处理报告,详细列明每一项款物的来源、去向并附有关法律文书复印件,报检察长审核后存入案卷,并在撤销案件决定书中写明对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款物的处理结果。情况特殊的,经检察长决定,可以延长三十日。
第二百九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撤销案件时,对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应当区分不同情形,作出相应处理:
因犯罪嫌疑人死亡而撤销案件,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按照本规则第十三章第三节的规定办理。
因其他原因撤销案件,对于查封、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需要没收的,应当提出检察建议,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对于冻结的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需要返还被害人的,可以通知金融机构返还被害人;对于查封、扣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需要返还被害人的,直接决定返还被害人。
人民检察院申请人民法院裁定处理犯罪嫌疑人涉案财产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有关案件材料。
第二百九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撤销案件时,对查封、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的涉案财产需要返还犯罪嫌疑人的,应当解除查封、扣押或者书面通知有关金融机构解除冻结,返还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合法继承人。
第二百九十八条 查封、扣押、冻结的款物,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或者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以外,不得在诉讼程序终结之前处理。法律和有关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百九十九条 处理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款物,应当由办案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检察长决定。负责保管涉案款物的管理部门会同办案部门办理相关的处理手续。
人民检察院向其他机关移送的案件需要随案移送扣押、冻结的涉案款物的,按照前款的规定办理。
第四百一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需要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书面通知作出查封、扣押、冻结决定的机关或者执行查封、扣押、冻结决定的机关解除查封、扣押、冻结。
第四百六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被告人财物及其孳息,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作以下处理:
(一)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依法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
(二)冻结在金融机构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应当向人民法院随案移送该金融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后,由人民法院通知该金融机构上缴国库。
(三)查封、扣押的涉案财产,对依法不移送的,应当随案移送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后,由人民检察院根据人民法院的通知上缴国库,并向人民法院送交执行回单。
(四)对于被扣押、冻结的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在扣押、冻结期间权利人申请出售的,参照本规则第二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
第五百三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逃匿或者犯罪嫌疑人死亡而撤销案件,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侦查部门应当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进行调查。
侦查部门进行调查应当查明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逃匿、被通缉或者死亡的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情况,并可以对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依法进行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侦查部门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一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并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移送本院公诉部门。
公诉部门对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进行审查,作出是否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申请的决定,具体程序按照本规则第五百二十八条、第五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办理。第六百七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及其孳息后,应当立即将扣押的款项存入专门账户,将扣押的物品送案件管理部门办理入库保管手续,并将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清单送案件管理部门登记,至迟不得超过三日。法律和有关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百七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负责对扣押的涉案财物进行保管,并对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的行为提出纠正意见;对构成违法或者严重违纪的行为,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第六百七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需要调用、移送、处理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案件管理部门对于审批手续齐全的,应当办理出库手续。
五、《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规定》
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查封、扣押、冻结、保管、处理涉案财物,必须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不得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凡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都应当及时进行审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内予以解除、退还,并通知有关当事人。
严禁以虚假立案或者其他非法方式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对涉案单位违规的账外资金但与案件无关的,不得查封、扣押、冻结,可以通知有关主管机关或者其上级单位处理。
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应当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所扶养的亲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和物品,减少对涉案单位正常办公、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影响。
第五条 严禁在立案之前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立案之前发现涉嫌犯罪的财物,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及时立案,并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以保全证据和防止涉案财物转移、损毁。
个人或者单位在立案之前向人民检察院自首时携带涉案财物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管辖规定先行接收,并向自首人开具接收凭证,根据立案和侦查情况决定是否查封、扣押、冻结。
人民检察院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后,应当对案件及时进行侦查,不得在无法定理由情况下撤销案件或者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第六条 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其亲友受犯罪嫌疑人委托或者主动代为向检察机关退还或者赔偿涉案财物的,参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关于查封、扣押、冻结的相关程序办理。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开具查封、扣押、冻结决定书,并由检察人员、代为退还或者赔偿的人员和有关规定要求的其他人员在清单上签名或者盖章。
代为退还或者赔偿的人员应当在清单上注明系受犯罪嫌疑人委托或者主动代为犯罪嫌疑人退还或者赔偿。
第七条 人民检察院实行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与保管涉案财物相分离的原则,办案部门与案件管理、计划财务装备等部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侦查监督、公诉、控告检察、刑事申诉检察等部门依照刑事诉讼法和其他相关规定对办案部门查封、扣押、冻结、保管、处理涉案财物等活动进行监督。
办案部门负责对涉案财物依法进行查封、扣押、冻结、处理,并对依照本规定第十条第二款、第十二条不移送案件管理部门或者不存入唯一合规账户的涉案财物进行管理;案件管理部门负责对办案部门和其他办案机关移送的涉案物品进行保管,并依照有关规定对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计划财务装备部门负责对存入唯一合规账户的扣押款项进行管理。
人民检察院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对查封、扣押、冻结、保管、处理涉案财物工作进行监督。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应当使用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制定的法律文书,填写必须规范、完整。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文书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及其孳息后,应当及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办理,至迟不得超过三日,法律和有关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将扣押的款项存入唯一合规账户;
(二)将扣押的物品和相关权利证书、支付凭证以及具有一定特征能够证明案情的现金等,送案件管理部门入库保管;
(三)将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清单和扣押款项存入唯一合规账户的存款凭证等,送案件管理部门登记;案件管理部门应当对存款凭证复印保存,并将原件送计划财务装备部门。
扣押的款项或者物品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存入唯一合规账户或者送案件管理部门保管的,经检察长批准,可以由办案部门暂时保管,在原因消除后及时存入或者移交,但应当将扣押清单和相关权利证书、支付凭证等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期限送案件管理部门登记、保管。
第十一条 案件管理部门接收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移送的涉案财物或者清单时,应当审查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立案决定书和相应的查封、扣押、冻结法律文书以及查封、扣押清单,并填写规范、完整,符合相关要求;
(二)移送的财物与清单相符;
(三)移送的扣押物品清单,已经依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有关扣押的规定注明扣押财物的主要特征;
(四)移送的外币、金银珠宝、文物、名贵字画以及其他不易辨别真伪的贵重物品,已经依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有关扣押的规定予以密封,检察人员、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在密封材料上签名或者盖章,经过鉴定的,附有鉴定意见复印件;
(五)移送的存折、信用卡、有价证券等支付凭证和具有一定特征能够证明案情的现金,已经依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有关扣押的规定予以密封,注明特征、编号、种类、面值、张数、金额等,检察人员、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在密封材料上签名或者盖章;
(六)移送的查封清单,已经依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有关查封的规定注明相关财物的详细地址和相关特征,检察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注明已经拍照或者录像及其权利证书是否已被扣押,注明财物被查封后由办案部门保管或者交持有人或者其近亲属保管,注明查封决定书副本已送达相关的财物登记、管理部门等。
第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查封、扣押的下列涉案财物不移送案件管理部门保管,由办案部门拍照或者录像后妥善管理或者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一)查封的不动产和置于该不动产上不宜移动的设施等财物,以及涉案的车辆、船舶、航空器和大型机械、设备等财物,及时依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有关查封、扣押的规定扣押相关权利证书,将查封决定书副本送达有关登记、管理部门,并告知其在查封期间禁止办理抵押、转让、出售等权属关系变更、转移登记手续;
(二)珍贵文物、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移送主管机关;
(三)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及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或者根据办案需要严格封存,不得擅自使用或者扩散;
(四)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等危险品,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或者根据办案需要委托有关主管机关妥善保管;
(五)易损毁、灭失、变质等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易贬值的汽车、船艇等物品,经权利人同意或者申请,并经检察长批准,可以及时委托有关部门先行变卖、拍卖,所得款项存入唯一合规账户。先行变卖、拍卖应当做到公开、公平。
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不将涉案财物移送案件管理部门保管的,应当将查封、扣押清单以及相关权利证书、支付凭证等依照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送案件管理部门登记、保管。
第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接收其他办案机关随案移送的涉案财物的,参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审查和办理。
对移送的物品、权利证书、支付凭证以及具备一定特征能够证明案情的现金,案件管理部门审查后认为符合要求的,予以接收并入库保管。对移送的涉案款项,由其他办案机关存入检察机关指定的唯一合规账户,案件管理部门对转账凭证进行登记并联系计划财务装备部门进行核对。其他办案机关直接移送现金的,案件管理部门可以告知其存入指定的唯一合规账户,也可以联系计划财务装备部门清点、接收并及时存入唯一合规账户。计划财务装备部门应当在收到款项后三日以内将收款凭证复印件送案件管理部门登记。
对于其他办案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时随案移送的有关实物,案件管理部门经商公诉部门后,认为属于不宜移送的,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只接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必要时,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公诉部门与其他办案机关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确定不随案移送的实物。
第十四条 案件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有关涉案财物的接收、管理和相关信息录入工作。
第十五条 案件管理部门接收密封的涉案财物,一般不进行拆封。移送部门或者案件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拆封的,由移送人员和接收人员共同启封、检查、重新密封,并对全过程进行录像。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有关扣押的规定应当予以密封的涉案财物,启封、检查、重新密封时应当依照规定有见证人、持有人或者单位负责人等在场并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六条 案件管理部门对于接收的涉案财物、清单及其他相关材料,认为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在移送清单上签字并制作入库清单,办理入库手续。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将原因告知移送单位,由移送单位及时补送相关材料,或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
第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如实登记,妥善保管。
第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计划财务装备部门对扣押款项及其孳息应当逐案设立明细账,严格收付手续。
计划财务装备部门应当定期对唯一合规账户的资金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账实相符。
第十九条 案件管理部门对收到的物品应当建账设卡,一案一账,一物一卡(码)。对于贵重物品和细小物品,根据物品种类实行分袋、分件、分箱设卡和保管。
案件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涉案物品进行检查,确保账实相符。
第二十条 涉案物品专用保管场所应当符合下列防火、防盗、防潮、防尘等要求:
(一)安装防盗门窗、铁柜和报警器、监视器;
(二)配备必要的储物格、箱、袋等设备设施;
(三)配备必要的除湿、调温、密封、防霉变、防腐烂等设备设施;
(四)配备必要的计量、鉴定、辨认等设备设施;
(五)需要存放电子存储介质类物品的,应当配备防磁柜;
(六)其他必要的设备设施。第二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人员需要查看、临时调用涉案财物的,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需要移送、处理涉案财物的,应当经检察长批准。案件管理部门对于审批手续齐全的,应当办理查看、出库手续并认真登记。
对于密封的涉案财物,在查看、出库、归还时需要拆封的,应当遵守本规定第十五条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 对于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及其孳息,除按照有关规定返还被害人或者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以外,不得在诉讼程序终结之前上缴国库或者作其他处理。法律和有关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诉讼过程中,对权属明确的被害人合法财产,凡返还不损害其他被害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不影响诉讼正常进行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及时返还。权属有争议的,应当在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由人民法院判决时一并处理。
在扣押、冻结期间,权利人申请出售被扣押、冻结的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的,以及扣押、冻结的汇票、本票、支票的有效期即将届满的,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应当依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
第二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作出撤销案件决定、不起诉决定或者收到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后,应当在三十日以内对涉案财物作出处理。情况特殊的,经检察长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前款规定的对涉案财物的处理工作,人民检察院决定撤销案件的,由侦查部门负责办理;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或者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裁定的案件,由公诉部门负责办理;对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公诉部门可以要求侦查部门协助配合。
人民检察院按照本规定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先行接收涉案财物,如果决定不予立案的,侦查部门应当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期限对先行接收的财物作出处理。
第二十四条 处理由案件管理部门保管的涉案财物,办案部门应当持经检察长批准的相关文书或者报告,到案件管理部门办理出库手续;处理存入唯一合规账户的涉案款项,办案部门应当持经检察长批准的相关文书或者报告,经案件管理部门办理出库手续后,到计划财务装备部门办理提现或者转账手续。案件管理部门或者计划财务装备部门对于符合审批手续的,应当及时办理。
对于依照本规定第十条第二款、第十二条的规定未移交案件管理部门保管或者未存入唯一合规账户的涉案财物,办案部门应当依照本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期限报经检察长批准后及时作出处理。
第二十五条 对涉案财物,应当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区分不同情形,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一)因犯罪嫌疑人死亡而撤销案件、决定不起诉,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应当按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有关犯罪嫌疑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规定办理;对于不需要追缴的涉案财物,应当依照本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期限及时返还犯罪嫌疑人、被不起诉人的合法继承人;
(二)因其他原因撤销案件、决定不起诉,对于查封、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需要没收的,应当依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有关撤销案件时处理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的规定提出检察建议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未认定为需要没收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的涉案财物,应当依照本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期限及时返还犯罪嫌疑人、被不起诉人;
(三)提起公诉的案件,在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后,对于冻结在金融机构的涉案财产,由人民法院通知该金融机构上缴国库;对于查封、扣押且依法未随案移送人民法院的涉案财物,人民检察院根据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上缴国库;
(四)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起诉意见书中未认定为与犯罪有关的涉案财物;提起公诉的案件,起诉书中未认定或者起诉书认定但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中未认定为与犯罪有关的涉案财物,应当依照本条第二项的规定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或者及时返还犯罪嫌疑人、被不起诉人、被告人;
(五)对于需要返还被害人的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返还。
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协调配合,共同研究解决涉案财物处理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司法工作顺利进行,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第二十六条 对于应当返还被害人的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无人认领的,应当公告通知。公告满六个月无人认领的,依法上缴国库。上缴国库后有人认领,经查证属实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申请退库予以返还。原物已经拍卖、变卖的,应当退回价款。
第二十七条 对于贪污、挪用公款等侵犯国有资产犯罪案件中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除人民法院判决上缴国库的以外,应当归还原单位或者原单位的权利义务继受单位。犯罪金额已经作为损失核销或者原单位已不存在且无权利义务继受单位的,应当上缴国库。
第二十八条 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应当依法上缴国库或者返还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如果有孳息,应当一并上缴或者返还。
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可能因被告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附带民事判决难以执行的案件,根据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申请,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未提出申请的,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采取保全措施。
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居住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在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十五日内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至第一百零五条的有关规定,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三款的规定除外。
第二百八十四条 被告单位的违法所得及其孳息,尚未被依法追缴或者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追缴或者查封、扣押、冻结。
第二百八十五条 为保证判决的执行,人民法院可以先行查封、扣押、冻结被告单位的财产,或者由被告单位提出担保。
第三百五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被告人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并制作清单,附卷备查;对人民检察院随案移送的被告人财物及其孳息,应当根据清单核查后妥善保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处理。
查封不动产、车辆、船舶、航空器等财物,应当扣押其权利证书,经拍照或者录像后原地封存,或者交持有人、被告人的近亲属保管,登记并写明财物的名称、型号、权属、地址等详细情况,并通知有关财物的登记、管理部门办理查封登记手续。
扣押物品,应当登记并写明物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重量、质量、成色、纯度、颜色、新旧程度、缺损特征和来源等。扣押货币、有价证券,应当登记并写明货币、有价证券的名称、数额、面额等,货币应当存入银行专门账户,并登记银行存款凭证的名称、内容。扣押文物、金银、珠宝、名贵字画等贵重物品以及违禁品,应当拍照,需要鉴定的,应当及时鉴定。对扣押的物品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及时估价。
冻结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应当登记并写明编号、种类、面值、张数、金额等。
第三百六十条 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权属明确的,应当依法及时返还,但须经拍照、鉴定、估价,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清单和被害人的领取手续附卷备查;权属不明的,应当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后,按比例返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部分应予扣除。
第三百六十一条 审判期间,权利人申请出卖被扣押、冻结的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不损害国家利益、被害人利益,不影响诉讼正常进行的,以及扣押、冻结的汇票、本票、支票有效期即将届满的,可以在判决、裁定生效前依法出卖,所得价款由人民法院保管,并及时告知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
第三百六十二条 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包括作为物证的货币、有价证券等,应当随案移送。第一审判决、裁定宣告后,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将上述证据移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第三百六十三条 对不宜移送的实物,应当根据情况,分别审查以下内容:
(一)大宗的、不便搬运的物品,查封、扣押机关是否随案移送查封、扣押清单,并附原物照片和封存手续,注明存放地点等;
(二)易腐烂、霉变和不易保管的物品,查封、扣押机关变卖处理后,是否随案移送原物照片、清单、变价处理的凭证(复印件)等;
(三)枪支弹药、剧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其他违禁品、危险物品,查封、扣押机关根据有关规定处理后,是否随案移送原物照片和清单等。
上述不宜移送的实物,应当依法鉴定、估价的,还应当审查是否附有鉴定、估价意见。
对查封、扣押的货币、有价证券等未移送的,应当审查是否附有原物照片、清单或者其他证明文件。
第三百六十四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调查其权属情况,是否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
案外人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提出权属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并依法处理。
经审查,不能确认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不得没收。
第三百六十五条 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在判决书中写明名称、金额、数量、存放地点及其处理方式等。涉案财物较多,不宜在判决主文中详细列明的,可以附清单。
涉案财物未随案移送的,应当在判决书中写明,并写明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负责处理。
第三百六十六条 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经审查,确属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应当判决返还被害人,或者没收上缴国库,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判决返还被害人的涉案财物,应当通知被害人认领;无人认领的,应当公告通知;公告满三个月无人认领的,应当上缴国库;上缴国库后有人认领,经查证属实的,应当申请退库予以返还;原物已经拍卖、变卖的,应当返还价款。
对侵犯国有财产的案件,被害单位已经终止且没有权利义务继受人,或者损失已经被核销的,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上缴国库。
第三百六十七条 随案移送的或者人民法院查封、扣押的财物及其孳息,由第一审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负责处理。
涉案财物未随案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将判决书、裁定书送达查封、扣押机关,并告知其在一个月内将执行回单送回。
第三百六十八条 对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判决没收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生效后,将判决书、裁定书送达相关金融机构和财政部门,通知相关金融机构依法上缴国库并在接到执行通知书后十五日内,将上缴国库的凭证、执行回单送回。
第三百六十九条 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与本案无关但已列入清单的,应当由查封、扣押、冻结机关依法处理。
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属于被告人合法所有的,应当在赔偿被害人损失、执行财产刑后及时返还被告人;财物未随案移送的,应当通知查封、扣押、冻结机关将赔偿被害人损失、执行财产刑的部分移送人民法院。
第五百一十一条 对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内审查完毕,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
(二)材料不全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在三日内补送;
(三)属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受案范围和本院管辖,且材料齐全的,应当受理。
人民检察院尚未查封、扣押、冻结申请没收的财产或者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即将届满,涉案财产有被隐匿、转移或者毁损、灭失危险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申请没收的财产。
(金牙大状律师网原创,欢迎转载,但需注明出处)
第四篇:基层检察院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现状分析
基层检察院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现状分析
时间:2011-09-05 作者:范素霞
来源:正义网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基层检察院在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方面还存在没有立案没收款物、扣押冻结手续混乱、扣押冻结监督缺失、处理款物随意性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引发当事人上访等社会矛盾,损害检察机关公正司法的形象,因此完善检察机关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制度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一、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一些基层检察院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问题主要表现在:未立案没收款物、扣押冻结涉案款物手续混乱、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监督缺失、处理涉案款物随意性大等方面。
(一)未立案就没收款物
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检察院由于政府财力十分紧张,不能全面保障检察经费,一般采取给检察院下追赃任务,检察院通过办案依法追缴赃款,上交财政后由政府返还,弥补检察经费的不足。为此,一些检察院便将政府下达的追赃任务分解到反贪、渎检等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甚至是所有科室,并出台了配套奖惩政策。这些部门为了完成或者超额完成追赃任务,维护本部门利益,对经初查不构成犯罪但发现了非法所得的,将非法所得没收,上缴财政,这样就出现了未立案没收款物的现象,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带头违规办案,越权收款,影响很坏。
(二)扣押冻结手续混乱
一些基层检察院在办案中扣押冻结涉案款物时向当事人出具的手续五花八门,非常混乱。有的院出具的是财政罚没收据、有的院出具的是扣押物品清单,有的院出具的是办案人手写收条。同为扣押物品清单,有的加盖的是检察院公章,也有加盖的是部门印章。这样检察机关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向当事人出具的的手续非常混乱,既影响法律的严肃性,又使对扣押冻结涉案款物的监管容易失控,损害检察机关的形象。
(三)扣押冻结缺乏监督
一些基层检察院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扣押哪些款物,扣押多少款物,都是办案人提出意见,层报部门负责人和检察长审批同意后执行。除了部门负责人、分管院检察长、检察长听汇报了解一些情况以外,其他人员完全不知情。特别是一些办案人将扣押的涉案赃物长期放在身边,不上交检察院财务部门集中保管。由于扣押涉案赃物手续不规范,扣押赃物不公开透明、知情人极少,很难监督,往往造成被扣押的涉案赃物长期处于失控状态,不仅不利于被扣押赃物的保管,而且失控的赃物有可能被少数素质不高的办案人挪用甚至据为己有。
(四)处理款物随意性大
一些基层检察院处理涉案款物随意性很大,有些部门和干警为了完成或者超额完成追赃任务,抱着当事人不知情或者不会申诉上访的侥幸心理,明知是不应没收的涉案款物也强行予以没收。有的干警将应该退还当事人的涉案款物,不主动通知当事人领取。有些办案人将扣押的涉案赃物不移交财务人员统一保管,长期放在自己身边。有些检察院保管赃物的财务人员将应没收的涉案赃物放在保管室里长期不闻不问,任其自然老化,腐蚀变坏,不及时移交财政部门公开拍卖。或者近水楼台先得月,违规将没收的涉案赃物内部贱卖处理。涉案款物应退不退、不应没收而没收,造成案后当事人申诉上访不断。违规贱卖涉案赃物,一旦暴露,严重损害检察机关核和检察干警形象。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些基层检察院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中存在上述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成追赃任务所迫
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十分紧张,政府给检察院下达了一定的追赃任务,检察院又将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为了确保完成追赃任务,维持检察机关的正常运转,基层检察院还出台了配套奖惩政策。未完成追赃任务的给以一定的经济处罚,超额完成任务的则进行物质奖励。这样一些完成追赃任务压力大或者为了超额完成追赃任务的科室为了部门利益,就干出了未立案就越权没收非法所得的违规之事。
(二)扣押手续没有统一
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扣押冻结涉案款物目前还没有出台全国统一规范的标准,有些省级检察院也未对本省检察院扣押冻结涉案款物进行规范,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应该出具什么手续,都由各地检察院自行确定,这就导致各级检察院特别是基层检察院出具的扣押冻结涉案款物手续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出具罚没收据的,有出具扣押物品清单的,有出具手写收条的,出具的罚没收据既有手写的,也有打印的。
(三)扣押赃物不够规范
由于高检院对基层机关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尚未出台全国统一规范的要求和标准,这就导致各地在司法实践中的做法不一,基本上是涉案赃款由检察院财务部门向当事人出具扣押罚没收据,涉案赃物由办案人向当事人出具扣押物品清单,并自己保管。按照规定扣押涉案赃物应由办案人通知检察院财务人员出具扣押手续并放入赃物保管室进行保管。但办案人由于怕麻烦,或者其他原因,往往不告诉财务人员扣押赃物的情况,多是自己扣押,自己保管。财务人员对办案中是否扣押了赃物,扣押了多少赃物本身不知情,又不便于向办案人多打听。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办案人不移交,正好落得清闲。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些基层检察院完全由办案人直接扣押冻结并保管涉案赃物的现象。
(四)处理赃物机制缺失
涉案赃物本应在案件办结后,由办案人在第一时间内根据案情和证据提出处理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和检察长决定,与案件无关的赃物应该及时退还当事人。需要没收的,应该及时通知财务部门移送财政部门进行公开拍卖。由于高检院对涉案赃物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尚未出台相关统一规定,各地在处理涉案赃物方面自行其是,随意性太大,绝大部分赃物都在办案人手里,被挪用甚至据为己有,有些赃物长期在赃物保管室睡大觉,自生自灭,甚至出现了有些基层检察院多年未向财政部门移送一件涉案赃物的怪现象。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一些基层检察院在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相关制度:
(一)实行检察经费统筹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如果因为政府财力紧张而不得不依靠追赃返还维持正常运转,就难免会出现受利益驱动,未立案没收非法所得的情况。因此,治本之策就是实行检察院经费由财政部单列,直接拨入高检院,再分级下拨。在目前检察院经费全国统筹还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建议先进行基层检察院经费全省或者全市统筹,检察院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上缴涉案款物与检察院的经费彻底脱钩,检察院依法办案上缴的赃款赃物必须全部及时进入财政专户,从而从源头上根治基层检察院主粮不够吃杂粮,受利益驱动,未立案没收非法所得的情况。
(二)统一印制专用收据
高检院应该商请国家财政部尽快出台检察院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的制度,明确规定检 2 察院扣押冻结涉案款物的手续。建议规定为:检察院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应该出具专用收据,该专用收据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印有和编号。检察院每年一领,每年一核,年初领当年的收据,上缴上的收据,并与财政部门核对上扣押冻结涉案款物的账目。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应在立案后,由办案人提出意见,报经部门负责人和检察长同意,由本院财务部门人员开具专用罚没收据。所开具的罚没收据应该打印,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当事人、一份附卷、一份存根备查。
(三)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权力不受制约必然滋生腐败,为了避免出现一些基层检察院在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随意性大甚至违法违纪的问题,建议应该尽快完善相关监督机制,解决不能为的问题。建议规定为:检察院财务人员每年年初领取当年罚没赃款和扣押赃物专用收据,上缴上收据,并与财政部门核对上罚没赃款和扣押赃物账目。涉案赃款应由检察院财务人员收取,进入财政罚没专户,并向当事人出具打印的专用罚没收据。这样检察院内部办案人和财务人员能够相互监督,对外检察院和财政局又能相互监督,通过严格监督确保扣押冻结的涉案款物都能依法依规处理,有效杜绝被挤占挪用甚至贪污侵吞的现象。
(四)规范赃物处理制度
一方面为加强内部监督,涉案赃物应由检察院财务人员负责保管,并出具省级财政部门印制的专用扣押收据。另一方面为防止扣押人挪用赃物,所扣赃物应该由保管人、办案人、当事人三方当面签字封存,从而杜绝私用赃物的现象。建议明确规定:涉案赃物每年年初处理一次,由财务人员在收到办案人出具的没收文书后,将应没收的扣押赃物进行清理,移送财政部门公开拍卖。财政部门拍卖后将相关手续送检察院两份,分别交办案人和移交赃物的财务人员。办案人应将财政拍卖赃物手续附卷,与扣押赃物收据放在一起备查。移交赃物的财务人员应将财政拍卖赃物手续与开具的扣押赃物收据、移送赃物收据放在一起做成专门的赃物账归档。(作者单位:山东省庆云县检察院)3
第五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涉案财物管理和处理制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涉案财物管理和处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涉案财物的管理和处理工作,规范自治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涉案财物是指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采取查封、扣押(扣留)等强制措施或者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予以没收的钱款、票证、物品、工具等。
第三条 自治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加强对涉案财物的管理,完善涉案财物票据领用和缴销,涉案财物交接、验收保管制度,涉案财物结算对账制度,涉案财物处理的手续和程序。第四条 自治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挪用、调换、擅自损毁、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涉案财物;不得在本机关内部变价处理涉案财物。
第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涉案财物依法采取、解除行政强制措施,或者决定予以没收,应当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的格式制作法律文书并送达当事人。
需要出具票据的,应当统一使用自治区财政部门制发的专用票据,并严格执行票据缴核销制度。第六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设立涉案财物保管专用场所,并指定办案机构以外的人员对涉案财物实行统一保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本局机关主要负责人审批,办案机构可以委托其他保管场所或仓库保管涉案物品:
(一)涉案物品数量较大,本局机关的保管场所或仓库无法存放;
(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涉案财物或者对保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涉案财物;
(三)物品所在地离本局机关保管场所或仓库较远,并且运输成本较高;
委托保管涉案物品必须签订委托保管合同。委托保管合同一式三份,一份受托保管场所或仓库留存,一份归入案卷,一份财务部门备案。
第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对涉案财物采取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后,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办案机构对涉案财物采取扣押强制措施的,应自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之日起2日内,将涉案物品送交已确定的保管场所或仓库,将涉案钱款存入本级机关银行账户;办案机构对涉案财物采取查封强制措施的,应当在自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之日起2日内,将涉案财物清单送财务部门备案。
(二)涉案物品入库时,办案人员与保管人员应当逐项清点核对,并制作物品清单。物品清单一式三份,签章后,一份归入案卷,一份仓管人员留存,一份财务部门备案。
(三)行政强制措施解除后,办案机构应当在解除行政强制措施后及时通知当事人,与当事人一同到保管场所或仓库,凭解除强制措施通知书办理出库手续;或者到涉案财物查封地解除查封,并将解除行政强制措施的相关手续送财务部门备案。
对于容易腐烂、变质的物品,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直接先行处理的,或当事人同意先行处理的,经报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处理。处理后2日内将变价款上缴本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银行帐户。
第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涉案财物决定没收的,办案机构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生效后三十日内提出对罚没财物的处理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审查同意后统一处理。除国家另有专项规定外,罚没的涉案财物应当按照下列原则处理:
(一)罚没涉案物品(无使用价值、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买卖的物品除外),应当依法委托拍卖企业进行拍卖;拍卖涉案财物,应当由具有价格鉴定机构资质的价格鉴定机构对涉案财物进行价格评估,拍卖或者变卖涉案财物的价格不得低于评估价格。
(二)对于强制收购或没收的涉案物品,如果无法拍卖又无专门的收购单位的,经局长审批同意后可以将涉案物品交有经营权的单位进行收购或者作为济困物资支援贫困地区;
(三)对于无使用价值的涉案物品,经检测属于有毒有害或过期失效的商品,国家明令淘汰并已禁止使用的产品,不能消除侵权商标标识、伪造或者冒用质量认证标志印记的商品,应当销毁并制作物品处理记录;
上述涉案物品处理完毕后,有变价款的应将变价款转作罚没收入上缴财政,并将银行开具的行政罚没票据复印件连同财务部门开具的《罚款已缴讫通知书》一并归入案件档案;需要退还当事人的,办案机构应当及时办理相应的手续,并负责退还。
第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涉案财物已作出处理决定的,办案机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处理物品:
(一)对已经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涉案财物,办案机构应当持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及经工商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的相关财物处理文书,到保管场所或仓库办理财物出库手续;
(二)保管人员和办案人员在保管场所或仓库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出库手续后,应当核对涉案财物,并做好出库登记;
(三)扣留或者异地封存的现金、票据依据行政处罚决定需要没收的,按照有关规定转作罚没收入上缴财政,并将相关手续存入案件档案。第十条 对依法确认属无人认领的财物,由办案机构应当制作结案报告,并将有关通知、公告复印件存档。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参照本办法处理。
第十一条 对涉嫌犯罪案件的涉案财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自接到公安机关《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和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一并移交公安机关。
对尚未作出处罚决定的涉案财物,办案机构应当全部随案移交公安机关。已采取强制措施的,应依法解除行政强制措施。移交时,接收人、移交人应当面清点核对涉案财物,并共同在交接单据(一式两份)上签名或者盖章。
对涉案财物已作出罚没决定的,办案机构应在按规定完成解缴入库手续后,将相应材料及时移交公安机关。
第十二条 销毁涉案财物时,应当有财物管理机构、办案机构各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制作销毁笔录,记载销毁的时间、地点、方式,销毁涉案财物的名称、种类、数量以及执行人。配备拍照、摄像设备的,应当拍照、摄像,与销毁笔录一并存档。
第十三条 纪检监察部门、法制机构应当加强对涉案财物管理和处理情况、罚没凭证使用情况的监督,对发现的违法问题,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十四条 违反本制度规定的,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8年10月30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