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师语言
幼儿教师语言
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孩子。语言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对于幼儿园的老师来说,语言的运用尤为重要。因为幼儿处于语言迅速发展阶段,语言的学习能力很强。幼师伴随幼儿一日活动,随时随地都影响孩子。老师的语言要能支配孩子。让孩子愉快使孩子依赖你、喜欢你,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直至给孩子的语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同孩子说话是很讲究的,需要一定的技巧。
我这里要说的语言主要是指幼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所能听得到的口头语言和能看到的肢体语言。幼儿园老师恰当地综合运用这两种语言,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幼儿轻松愉快的体验活动。
口头语言应使用标准的普通话,用词准确,朴实生动,贴近幼儿心理,让幼儿易学易懂;语调亲切、柔和,语速应随说话的内容决定快慢,适时地让语言抑扬顿挫,可以牵引孩子的注意力。而据本人观察,部分幼师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语言问题或不太好的语言习惯,稍作总结、分析,归纳如下:
一、普通话不标准
1、某些字词发音不准确。虽然很多老师都通过了普通话测试,但也许平时说话不太注意,也没多练习。又或许语言环境的局限性[长沙或长沙地区方言的影响]某些字词的音会调转不过来。如平舌音和卷舌音的转换,鼻韵母(ing、wong、eng、ong等)相混,花与发不分、扶与湖同音等,这也是本地方方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受这些读音习惯的影响,有时一不注意就混为一谈。另外,我们还要注意掌握和运用音变。音变是普通话中的一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如儿化音,啊字变音“一七八不”的变调等。正确的掌握和运用音变,讲起话来就口语化,也流畅;相反,就会使语言“字化”、干涩。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多练习这些字词的发音,平时同事之间互相督促,也要能及时纠正幼儿不准确的发音。
2、普通话中夹杂了方言字词和方言句式。如“你坐好噻!”“吃饭不?”“这里好乱啊,谁来捡拾一下?”“我跑不你嬴。”等,这种夹杂了方言字词和方言句式的普通话主要是出自长沙地区老师之口,与她平时的语言习惯相关,受思维的影响,是用方言思维转换成普通话思维,再用普通话表达。说话是一连串音节的组合,不可能给思维转换留出时间,方言词语或方言句式就会随思维蹦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普通话思维,用普通话自然流畅地表达。我园的孩子很多都来自农村,有的孩子根本没学过说普通话,但语言适应能力很强,一到幼儿园就能跟着老师和小朋友说普通话。城市里的孩子也有许多受方言的影响。所以孩子们说话总有些可爱之处,就在于普通话中夹杂了方言字词和方言句式。如“老师,我不晓得搂{拉}裤子。”‘他拌{摔}了一跤。“你到我屋里玩去不?”如果老师都能说出这种普通话,那孩子们就理所当然了。我们都知道,孩子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因此,成人语言的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水平。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孩子说普通话的习惯及会说普通话。所以我们要注意自身语言素质的提高,确保给孩子们提供发音正确、口语清晰的语言。
二、滥用语气词
恰到好处地的使用语气词可以增加口语化的色彩,使话语语气舒缓自然,但是不能滥用语气词,不要过多地用语气词来填补思维空白,形成一种不良的口语表达习惯,带上“嗯、啊、这个、那个”一类的话。如有位老师组织小朋友看书:“小朋友都看自己的书啊,观察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啊,呆会告诉老师你看到什么啊”,几乎每句话都用一个“啊”字来强调,甚至在家长会上发言也是“我们这个学期的活动安排有些调整啊希望家长能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啊”,这样表达出来的语气显得太过强烈,也给人一种累赘的感觉。这位老师也不曾意识到,在不知不觉中已形成了习惯。即使这样也不要紧,只要有人给她提出来,她就会意识到,就能改。我自己也曾经有这样的说话习惯,想不起来的或一时不知如何表达词语就用‘那个’替代,来填补思维的空白。有时候一段话里老出现‘那个’,就有同行老师给我指出来,我就意识到这习惯确实不好,要改。以后我说话时就特别注意,不让那些词语钻空子,只要留心、说话用心,什么样的问题都能解决。
三、声音、语调、语速处理不当
说话靠声音转达,我们要运用好自己的发声器官,用好气息,用好共鸣腔使我们发出的声音甜美动听。语调和语速能表达说话人的心情、态度。
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从各个方面带给孩子美的感受。以美的声音、美的语言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教师的声音柔和、亲切,语调有起有落,抑扬顿挫,能使说话的内容生动活泼,能调整幼儿的情绪,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观摩过很多老师的教学活动,总是被老师们精彩语言所感动。她们轻言细语、机智灵活吸引孩子们,真让他们如沐春风!当然,我们当中还是有一些老师不善于利用这种资源。我们常听到某些老师组织教学活动时一个调儿一个频率地说下去,且声音洪亮。让人听得替她说累,长此以往,嗓子嘶哑了,职业病来了。虽然教师患这种职业病很常见,但嗓子条件好的可应注意保护。如果不能适当的控制和调整语调和语速,也许那种声就近似嗓音了。正确的利用、运用你的婉转动听声音,说者舒爽、听者舒心,何乐不为呢?
四、命令的词语使用不当
幼儿园的孩子活动大多是集体活动,个体的活动就受到一些约束,这些约束的信号来自老师,老师的命令能有效地控制活动局势。我们都知道,大部分孩子都很聪明调皮,老师没有一定的方法是不能支配他们的。我们首先就要抓好幼儿常规,常规的训练中老师发号施令“小手放好!”“请坐好!”„„幼儿会接受命令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表达命令的语言时,我们应本着礼貌、合理的原则。教育幼儿讲礼貌是我们的职责,礼貌教育应无时无刻不在,因此,老师要注意自身礼貌语言的使用,在命令孩子时,多使用“请”字,如“小朋友请吃饭”、“请跟我读”等等,无形中对幼儿进行了礼貌的教育,让幼儿潜意识里有这种礼貌意识。我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老师们有时这样命令孩子“都给我上厕所去!”“都给我坐好!”“小朋友们都给我听好了!”命令词“给我”在句中是虚词,没有任何意义,但加强了命令的语气,这种命令的语气是不是显得有些霸道而不礼貌呢?而且能给幼儿的礼貌语言造成不良的影响,有的孩子会命令同伴“给我站开点!”看来,礼貌教育该从老师自身做起。
肢体语言又可分为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表情丰富,动作优美、协调,或者夸张、有趣,或者可爱、调皮,某些语言配上合适的动作,可以有效地吸引幼儿的眼球,帮助幼儿生动、形象地理解活动内容。同时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能传达你的感情,让幼儿感受你对他的关注、重视,激发他内心积极向上的因素。
表情动作,主要表现在眼神、头部表情、头部动作、手势及脚步移动等全身形体动作几个方面。
1、眼神
“眼为神之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在说话时总是注视对方的眼睛,老师面对孩子们时,孩子们注视着老师的一言一行,特别是注视老师的眼睛。老师组织活动时,总是时时用眼睛注视着学生,不但用自己的眼睛去表达思想、内容,而且用自己的眼睛从幼儿的眼睛里了解幼儿的反映,达到交流的目的。
2、头部表情
头部表情中,眼睛是第一重要的,但其他器官也是不可缺少,配合眼神和手势、形体动作,这些器官可以帮助表情的表达,如“那是一座很高很高的山”除了用眼睛之外,你势必要配合一个抬头,仰脸的动作。此外,眉毛的一皱,一扬,都能配合眼神作出不同的表情来。
3.手势和形体动作
手势是帮助人们语言表达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必须是内容和情绪的需要,要和语言有机结合,千万不能一字一动,一词一比划,那就不叫手势动作了,倒成哑语了。有的老师手势和语言看来相配合,但不适合孩子且重复动作过多。如有位新来的老师在同孩子说话甚至教孩子经典朗读时喜欢伸出食指指点,幼儿的模仿欲望和模仿能力很强,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在经典朗诵时也会伸出食指点节奏,但看着总不那么协调,如果改为拍手效果就好多了。此外,形体动作的运用也很重要,要适合孩子说话或故事歌曲的内容,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便于孩子模仿、理解。我们在组织小班的孩子欣赏音乐时,会鼓励孩子和老师一起做拍手、跺脚、扭腰等动作,唱歌时也会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几次以后,孩子们听到音乐或歌曲事就会拍手甚至随节奏扭动起来。可见我们在运用身体动作时要适合孩子,合理运用肢体语言,便于与孩子同步思维,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是幼儿园老师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以上的种种经历和感受是我们语言的良药,能督促我们更好地运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幼儿园老师组织教学活动或常规训练,应注意自身语言与动作的协调搭配,声情并茂,语言优美,平易近人,带给孩子美的享受,陶冶孩子的情操,这种耳濡目染会给孩子学习语言和行为模仿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浅谈幼儿教师的语言素养
试析幼儿教师的语言素养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与学生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主要有两条途径,即言传和身教。由于幼儿身心各方面的特点,幼儿园教师是以语言指导为主的,即便是身教,多数情况下也是教师伴随着语言进行的。因而,相对来说,语言指导在幼儿园活动中发生的频率最高,起的作用更大,在教师的指导行为中显得更为重要。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示范性
1、力求标准性和规范性,克服方言化
3~6岁的幼儿正处在语言的敏感时期,他们的语言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他们缺乏语言的识别能力。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在家庭,幼儿主要模仿家长;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是教师,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语言的样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腔一式甚至某种口头禅幼儿都非常敏感,都乐于模仿。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教师要时时刻刻用普通话教幼儿说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
2、力求逻辑性,克服随意化
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话。
3、力求纯洁性,克服粗俗化
粗俗的语言只能给幼儿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切记:不要对幼儿说反话,要尽量使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幼儿,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总之,幼儿教师要提高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纯洁性,这是发挥语言魅力的前提条件。
二、幼儿教师的语言应体现人性化
作为人与人沟通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就更应该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了。幼儿教师与幼儿是互动的双方,作为互动一方的教师,其语言的人性化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1、平等交谈
2、因人用语
总之,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人用语,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做到艺术化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幼儿的年龄、思想等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语言四化。
1、“趣”化
既不能太过“儿童化”,也不能太过“成人化”。教师趣味性的语言是应该能够贴近幼儿心理的,能使语言更具活力,比空泛的说教更具效力。我们要善于从幼儿活动的实际出发,抓住幼儿的特点,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有效的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激”化
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帮助幼儿,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
3、“诗”化
富有诗意、具有韵律美、节奏明快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出神入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诗”化的语言不仅可以激起了幼儿的兴趣,还帮助了幼儿顺利地完成了活动,而且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可谓是事半功倍。
4、“简”化
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当避繁求简。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应使用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的语句。力求简单、平白,不使用让幼儿理解感到困难句子。语言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一个教师语言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幼儿语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总之,教师语言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相信通过多年实践、不断改进,我们会进步的;相信教学语言素养的高度,会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的追求。
第三篇:浅谈幼儿教师的语言技巧
浅谈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
欧江岔镇中心幼儿园 舒蓉
【内容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语言更是一种需要细心雕琢,用来言传身教的重要手段。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语言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传道授业的一座桥梁,更多的是要注重语言的标准、规范,做到语言的多样化,要关注语言对幼儿的心理影响,要巧妙的运用语言与幼儿交流,要学会做到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要结合无声的肢体语言让幼儿教学更有魅力更具特色。
【关键词】语言
语言魅力 语言技能
人人都说当幼儿教师是一件非常有爱的事情,可不是当局者谁有能清楚其中端倪。就拿幼儿教师的语言来说,不可小觑,不可随意,特别是处在语言发展初期且不怎么认识文字的幼儿。
一、幼儿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体、语言的组织方式是形式结构与语义结构的统一 ;语言用于交际的方式是通过言语进行表达和理解、语言是一种系统、语言是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老师则借助语言传道授业解惑。而幼儿的学习大多是模仿,来自于成人的口耳相传,在幼儿园则来自于教师和同伴。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主要有两条途径,即言传和身教。言传就是通过语言指示、建议等进行指导、教育、传授知识,也就是通常讲的口语表达—说;身教则是通过示范、演示等有目的的行为进行指导,既一种无声语言即肢体语言—做。幼儿园教师是以语言指导为主的,当幼儿对活动的内容不理解、有畏难情绪时,或者是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时,教师都采用示范或演示的方法,即便是示范和演示在多数情况下也是教师伴随着语言同时进行的。
因此幼儿教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有它独特的魅力。
二、教师语言的魅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语言有其某种神奇的魅力,幼儿教师的语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它是架起与幼儿相互沟通的桥梁,也是幼儿进入知识海洋的一把钥匙。它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那我们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语言魅力有:示范性、人性化、艺术化。
示范性,意味着它有着一定模仿价值的,3~6岁的幼儿正处在语言的敏感时期,他们的语言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他们缺乏语言的识别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示范,幼儿的语言就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在幼儿园,教师无疑是幼儿们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某种口头禅,幼儿都非常敏感,乐于模仿。因此说教师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人性化,作为人与人沟通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就更应该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了。幼儿教师与幼儿是互动的双方,作为互动一方的教师,其语言的人性化应表现在两个方面:尊重幼儿、平等交谈。
艺术化,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幼儿的年龄、思想等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的语言四化:“趣”化、“激”化、“诗”化、“简”化。
三、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指人们运用已有经验且一定语言组织形式进行交流的能力。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就是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和自己多年的实践形成的,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及一日生活中能够运用自如,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基本作用的一种语言行为方式。
教师的语言能力也是教师素质和能力的一种体现,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等中的必要条件。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影响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活动的效果等。从事幼儿教育才刚一年的我,这个问题我也有所困惑,不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师说话时的口气、说话时态度以及声调等,都会对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和情感发展等起着极大的作用。特别是诗歌朗诵,文学作品的欣赏更加有要求。
(一):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标准、口齿清楚
幼儿正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的语言应当发音标准,咬字清楚,表意清楚,语速适中,特别杜绝方言,引导幼儿正确发音。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幼儿,这就要求教师说话要严谨有序,避免说话前后矛盾。如某教师在表扬幼儿时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是某某和某某。“最”表达的意思是独一无二,只有一个才是最好,而教师说出这么多幼儿的名字,起不到鼓励和榜样的作用。这种小错误,幼儿可能也听不出来,但会使教师的表扬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使用语言时要谨慎,把语言组织好后再说,避免因为语言失误影响幼儿的积极性。
特别是粗俗的语言会给幼儿带来负面影响,严重了会伤及幼儿的自尊心。尤其是生活中的口头语,教师可能是随口说出,但是却影响了幼儿。每个班都不会缺少调皮的幼儿,教师在面对这些幼儿时都会感到非常头痛,气急了往往会说出一些不应该说的话。幼儿喜欢模仿,其他幼儿模仿后会拿来笑话被批评的幼儿。时间久了,幼儿会把教师的话深深地印在心里,使心灵受到隐性创伤。人们不是说,对待幼儿要有春天般的温暖,虽然有时候脾气难忍,那我们先深呼吸3次,再思考该怎么处理。
(二):教师语言应具有多适应性
教师的语言不单单是适用某种类型的幼儿,所谓多适应性,就是适应各种不同的幼儿。因为即使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由于其个性不同、家庭生活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幼儿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等方面的可接受性也不同。比如,我们班上一位小朋友瑾瑜喜欢举手,但是害怕单独表现自己,对于别人举手,我都会说“来来,我们请某某来当小老师表演给大家看。”而对于他,我都会说“来来,我们请某某的好朋友瑾瑜来当当小老师。”这样会缓解小朋友完全以自己的身份来表现自我的压力和害羞感。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应当必须选定在幼儿现有语言接受能力的起点上,并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提高和语言思维发展这个范围之内。这当中就蕴含了教师的语言要“因人用语”,对不同的幼儿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是不同的;所谓不同,主要指幼儿个体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比如说对性格不同的幼儿使用不同的语言,具体来说,对性格较为敏感、容易紧张、心理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语言应更多地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的语言在语速上应适当慢一些,显得更有耐心;对性格较急的孩子说话时,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焦躁的情绪得以缓和等。总之,教师对不同的幼儿须采用不同语言表达形式,如此才能使教师的语言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语言要有技巧,应当形象生动,富有感情
当幼儿出现问题时,有时往往是教师说了一大堆道理,幼儿们还是一意孤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教师总是忽略幼儿们的想法,或是教师的要求和说话的语气让幼儿不容易接受所致。在现实工作中也不难发现,每当教师发现幼儿有问题并与其沟通时,幼儿们往往会不配合,不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运用语言技巧,引导幼儿说。例如,刚入园的幼儿情绪紧张不肯吃饭,教师可以先问幼儿的感受,然后教师再进行安慰。虽然幼儿还是会哭,但是他能感觉到其中的道理,慢慢接受。反之,如果幼儿主动来找教师诉说,教师要做的就是全神贯注地倾听,适当的时候可以提出一点建议。
此外幼儿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古人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幼儿园教育教学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当更加生动、有趣、形象、活泼。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这一特点,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所以,教师运用一定的语言技能更凸显其魅力。
(四):巧用肢体语言
语言是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而面部表情也可以把这些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可以暗示幼儿,让幼儿心领神会,自觉改正错误,或形成良好习惯。教师把嘴巴闭紧,就是暗示幼儿安静下来,这样要比说话效果好。总之,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能够使我们的教育锦上添花。
总而言之,语言不仅仅是幼儿与教师交流的通道,更是维系师生感情的重要纽带。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不仅仅只是为了教学而去说,而是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发展而去说。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发展、完善自己的语言技能,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汪缚天.教师的语言修养及训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4月
[2]罗布卓玛.浅谈幼儿语言教学技巧[J].俪人·教师,2014(4):5-5 [7]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年 [5]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第四篇:浅谈幼儿教师语言的艺术
浅谈幼儿教师语言的艺术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师只有学会用15—20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运用上能做出20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教育技巧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指出,传递一个信息的总效果=7%词语+38%声音+55%面部表情。不难看出,老师要善用各种语言方式来传递信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与幼儿交流。作为一名工作二十几年的老教师,深深体会到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表情都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触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与幼儿交流。
一、将平淡转化为神奇
案例:一个星期二的上午十点四十分,我轻轻地经过中班教学楼。孩子们正收拾整理区角游戏材料,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评价分享。我用眼睛瞥了一下活动室:孩子们比较兴奋,还有两个孩子忽然又跑到了区角,大概发现什么忘收拾了。这时只听老师加大音量说:“请小朋友赶快座坐好,给我看看谁还没有静下来”当时孩子们稍稍安静了些,但还有部分孩子还在吵闹。老师又一次重复说:“小朋友快坐好-----”整个评价分享进行的很不顺畅,老师无奈的将“自己要说的话”说完,便草草结束了游戏活动。
反思: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生活、游戏、学习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老师的语言与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如老师在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时,往往经常会说“请小朋友座坐好”“请用小眼睛看老师”“1—2—3(老师):座坐好(幼儿呼应)”“要学本领了,都向老师坐好”------这样的语言
对幼儿来说效果可想而知。幼儿需要依靠老师直接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来激发,如果老师适当的给平淡生活、游戏、学习的中的语言添上一些神秘的色彩和语调的变化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老师在组织游戏评价时说:小朋友今天游戏得到快乐和本领,老师都用照相机拍下来了。你们想知道是谁吗?等大家都安静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又如在集中注意力时老师说:老师的眼睛里藏着一个影子?——只有小眼睛看着我的才能找到;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小眼睛最亮?XX的小眼睛最亮,一下子就发现了。再比如在教学时常采用一些启发性的语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猜猜看,有时老师为了调动全班幼儿的积极性不急于表态,请幼儿小声在耳朵边告诉老师在带领大家一起去学习------在我们的工作中老师们不凡经常采用化平淡为神奇这种方法来试一试。
二、注意语言适时到位
案例:一次年轻老师组织的中班科学活动《玩具动起来》。老师介绍:“今天带小朋友(事先布置好的)去玩具展览会看一看”,说完老师就带着孩子们围到了玩具面前。孩子们一看到玩具兴奋极了,(很明显,此时小朋友对玩具是非常感兴趣的,但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让他们去观察)老师就忙着像小朋友提出了活动要求:看看你喜欢那个玩具等会请你来玩一玩,玩好后请你来和大家分享玩具是怎么玩的。孩子们的声音已经盖过了老师,他们并没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很多幼儿并不知道所提供的“玩具”到底用来干什么?因而接下来整个活动处于失控状态。
反思:幼儿活泼好动,自我的控制能力差。老师在活动中如果语言不适时、到位,出现问题时语言随意,不规范,废话比较多就很容易让孩子的状态出现失控,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这些情况往往是新教师由于运用语言的能力技巧有待提高,以及经验的缺乏。如果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活动中应答幼儿会因势利导来满足孩子摸一摸、看一看,如请小朋友用小眼睛看看说说你喜欢的是哪一个玩具。而后再用拟人的口吻说:“玩具告诉老师,它们想动起来,不过想请乖宝宝帮忙找一个玩具想办法让它们动起来,好吗?”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当时的需要,在满足的基础上再向幼儿提出了要求和做法,以游戏的口吻提出问题驱使幼儿积极想办法。当然活动中老师发现问题还可对个别幼儿及时提醒,活动后针对活动情况及时作出激励性的评价。
三、发挥鼓励感染效应
案例:孩子们经过两个多星期的准备,班级故事会活动正式开始了。几个胆子大的孩子在小表演台上一点也不怯场,故事讲得有声有色。轮到乐乐上场(乐乐胆子小还有点怕羞),老师好不容易让乐乐走到了大家面前。只见乐乐低着头,声音低低的-----不一会儿小朋友们就叫起来“听不见”-----乐乐的故事讲不下去,眼泪汪汪的看着老师。只见老师走到乐乐跟前说:“乐乐你说得真好,要是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小朋友们今天让乐乐再回去练练,老师等着下次再响亮一点来讲,好吗?”乐乐愉快的接受了。整个班级故事会活动结束了,乐乐得了讲故事进步奖,瞧!乐乐美得-----反思:老师对于幼儿的活动状况一定要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让
幼儿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对于胆小、不善于发言、回答问题错误的幼儿,如果你会走到他身边:“不要怕,会说的,来,再试一次,你越来越棒了。”而不是“你的声音太小了,谁来大声说;真是的不行算了;你怎么这个样子-----”相信在鼓励感染中,孩子消失的一定会是胆怯、自卑、拘束、不安,增强的是勇气、信心、喜悦、希望。当然在运用中激励鼓舞语言也要适度,如:“你真行,太了不起了;你做的太好了,谁也比不上你!”类似这种夸张过度的表扬容易让孩子飘飘然,使语言的教育适得其反。
四、善用形体语言艺术
案例:一个新入园的小班孩子点点,在家一直是爷爷、奶奶、保姆几个人围着这个小不点转。面对哭闹不止的点点,老师蹲下来抱起点点,边擦眼泪边轻轻地说:“想妈妈、奶奶了吗?等你不哭的时候老师会给妈妈、奶奶打电话。“”慢慢地他哭声轻了,再告诉他想妈妈、奶奶可以装在心里,一直哭很丑也对身体不好。点点的哭声止住了,老师给了他一个亲切的拥抱说:“现在的点点老师最喜欢呦!”这个小家伙抿嘴笑了-----反思:老师用一个体态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夸张的表情都会引起幼儿情感上的触动,达到心灵的会意和沟通。老师经常巧用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唤起幼儿的积极响应。集体活动时,如果出现幼儿调皮犯错误了,老师不当着全班的面批评而采用手势、动作、眼神来制止。这样既保证维护了幼儿的自尊心,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
护,而且还能保证活动的继续进行不受影响。当小朋友进步了,老师亲切的抚摸、满意的笑容、柔和的语言,都是对幼儿的巨大鼓励。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随时都会用亲切、自然、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来感染调动幼儿,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第五篇:谈幼儿教师语言运用的技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言是幼儿教师与幼儿们交流、联络感情的最好工具。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简单、明确、通俗易懂,而且还要带有趣味性,引起语言系统尚未完善的幼儿们喜欢听,喜欢与教师交流。幼儿基本上不认识字,他们所受的教育和获得的所有知识都是来自于成人之间、成人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因此,幼儿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一定的技巧,做到教师的话幼儿爱听。在教学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语言要规范标准
幼儿园阶段正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每一字每一句的发音都影响着幼儿,所以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要做到发音清晰,语速适中,特别要杜绝方言,引导幼儿正确发音。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幼儿,这就要求教师说话时要严谨有序,避免说出的话前后矛盾。例如,某教师在表扬幼儿时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是某某、某某和某某。“最”表达的意思是独一无二,只有一个才是最好,而教师说出这么多幼儿的名字,起不到鼓励和榜样的作用。这种失误看似小错误,幼儿可能也听不出来,但会使教师的表扬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使用语言时要谨慎,把语言组织好后再说,避免因为语言失误影响幼儿的积极性。
粗俗的语言会给幼儿带来负面影响,严重了会伤及幼儿的自尊心。尤其是生活中的口头语,教师可能是随口说出,但是却影响了幼儿。每个班都不会缺少调皮的幼儿,教师在面对这些幼儿时都会感到非常头痛,气急了往往会说出一些不应该说的话,例如,“讨厌鬼”、“惹人烦”等粗俗不雅的话语。幼儿喜欢模仿,其他幼儿模仿后会拿来笑话被批评的幼儿。教师可能不以为然,只是顺嘴一说。但是时间久了,幼儿会把教师的话深深地印在心里,使心灵受到隐性创伤。
二、语言要追求技巧
当幼儿出现问题时,有时往往是教师说了一大堆道理,幼儿们还是一意孤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教师总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忽略幼儿们的想法,或是教师的要求和说话的语气让幼儿不容易接受所致。例如,幼儿做错了事情,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幼儿改正错误,最先想到的是惩罚,可是惩罚并不是很管用,为此,教师可以找一些代替惩罚的方法。例如,幼儿玩完玩具总是不把玩具收好,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请幼儿帮忙,幼儿是乐意做的。再如,幼儿爬高,多次制止无效后,如果幼儿还是继续,教师就要让幼儿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以后再出来玩的时候,他就要被拒绝参与。当然要做好沟通,让幼儿知道为什么。
在现实工作中也不难发现,每当教师发现幼儿有问题并与其沟通时,幼儿们往往会不配合,不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运用语言技巧,引导幼儿说。例如,刚入园的幼儿情绪紧张不肯吃饭,教师可以先问幼儿的感受:“是不是想妈妈了?”不要怕触及幼儿的伤心事。然后,教师进行安慰“:我也想让宝宝尽快看到妈妈,可是妈妈要去上班,现在还来不了,宝宝要先把肚子填饱,这样才有劲等妈妈来。”虽然幼儿还是会哭,但是他能感觉到其中的道理,慢慢接受,也会使幼儿更加信任教师。反之,如果幼儿主动来找教师诉说,教师最先要做的就是全神贯注地倾听,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适当的时候可以提出一点建议。只要语言运用的恰当,适时适度,必然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巧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而面部表情也可以把这些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可以暗示幼儿,让幼儿心领神会,自觉改正错误,或形成良好习惯。教师把嘴巴闭紧,就是暗示幼儿安静下来,这样要比说话效果好。总之,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能够使我们的教育锦上添花。
语言是一门艺术,作为幼儿教师要在掌握规范化、标准化语言的基础上,转换角度,讲求艺术,与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提高自身水平和素质,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幼儿在语言的魅力中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