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家书屋复查和相关整改工作报告
***农家书屋建设和复查工作总结
我镇为认真做好农家书屋的检查验收工作,按照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转发省新闻出版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复查的通知》(安文广发【2012】77号)文件要求,对我镇各个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复查,并认真梳理了建设管理中普片存在的问题,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镇“农家书屋”基本情况
我镇建有农家书屋13个,包括1个社区,12个村。各个书屋设备齐全、制度上墙、书柜、书桌及图书、音像制品、报刊、杂志分类清晰、摆放整齐、出版物档案登记完备、借阅登记完整、开放时间正常,书屋均配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书屋的管理、图书的借阅登记及书屋卫生保洁等工作,尽量为广大群众阅读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农家书屋管理和使用情况
1、农家书屋面积均达到上级要求标准,且能够正常开放。大部分村(社区)的书屋使用面积大都在15平方米以上(除个别村自身条件限制未能达到)。配备的图书,做到统一编号,综合分类,摆放整齐,书屋整洁卫生。
2、每个农家书屋藏书均为500种以上,约3000册。且所有图书均通过县新闻出版局审核,从根本上已杜绝了非法出版物。
3、每个农家书屋都配备标准书架、桌椅及灭火器等设备。
4、每个农家书屋内均有统一标牌,统一的《管理员职责》、《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并张贴上墙。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因为兼职管理员事情多,没有工作工资,要求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无法完成;
2、农民参与热情不高,读书意识不强;
3、个别书屋的图书归类摆放不整齐;
4、无借书证,没有把借书证发放到每一户;
5、村(居)民对辖区内建有农家书屋情况知晓率低;
6、个别农家书屋管理员责任感不够强,工作力度不到位;
7、人员更换频繁,工作交接不到位,历史资料有所遗漏;
8、因外出务工青年较多,有文化的知识青年在家人员少,没有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四、整改措施
为了进一步搞好“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文化需求。在读书效果上,注重发挥阵地作用和活动引导,确保读书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把书屋与文化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等结合起来,共同开展活动,提高了书屋的利用率和综合效能。
2、加大宣传,倡导全民参与读书活动。农家书屋建成后,各村(社区)立即召开辖区内农家书屋管理会议,对农家书屋开放事宜进行了安排布置,并在书屋前悬挂农家书屋开放公示牌,公布开放时间和管理员电话,便于村民借书阅览。
3、大力开展各类读书活动,激发农民记忆兴趣,培养经常阅读习惯。改变单
一、乏味的纸质阅读,把读书、学知识融入活动中;培养一批有基础、高素质的读书带头人,带领其他农民爱读书读好书,培养阅读兴趣。通过读书掌握知识,开辟增收门路,实现个人文化经济双发展。
4、依靠农业技术员和乡村医生,为全区人民群众讲授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极大提高了老百姓借书看书的积极性。同时对养殖种植专业户和农业技术员实现对接,实行一对一的帮扶,进一步提高了养殖种植专业户的效益,基本实现了资源共享。
我镇对辖区内所有农家书屋主要存在问题的均以责成有关村(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结合上述措施限期整改,已达到上级的要求。
***文化站 2012年7月3日
第二篇:农家书屋管理工作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县276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农家书屋。县城有6个社区建立了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都由县新华书店配送了1435册图书和38套音像资料。县图书馆近年来陆续向部分农家书屋赠送图书六千余册,224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村级网点配送了一台电脑。
二、存在的问题
1、借阅场所严重受限,绝大部分农家书屋设置在村级办公场所(村委会办公室)的某个角落或某个房间,场所太小,无法开展阅读活动。
2、借阅设施严重溃乏,全县282个农家书屋,有56个书屋没有阅览桌椅,甚至有个别书屋、书架尚未配置起来,书没有上架。
3、管理无法到位。农家书屋基本没有管理人员,更不具备管理知识,图书全部集中堆放,未能实行图书分类,管理工作人员不到位也就无法正常开展借阅工作。
4、基层服务网点,因经费紧缺无法安装宽带网线,我馆配送的电脑无法上网。
三、建议
1、解决经费,购置桌椅硬件设施,接入网线使电脑正常上网。
2、安排人口比较集中和宽敞的场所做为图书借阅点,以便正常开展借阅工作。
3、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实行“三员”合一,图书管理员、远程教育管理员、残疾工作协理员“三员”合一。提高人员经费,提升服务水平,并定期参加培训,以便更好地对农家书屋进行管理和服务农民。
第三篇:农家书屋管理工作报告
农家书屋管理工作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县276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农家书屋。县城有6个社区建立了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都由县新华书店配送了1435册图书和38套音像资料。县图书馆近年来陆续向部分农家书屋赠送图书六千余册,224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村级网点配送了一台电脑。
二、存在的问题
1、借阅场所严重受限,绝大部分农家书屋设置在村级办公场所(村委会办公室)的某个角落或某个房间,场所太小,无法开展阅读活动。
2、借阅设施严重溃乏,全县282个农家书屋,有56个书屋没有阅览桌椅,甚至有个别书屋、书架尚未配置起来,书没有上架。
3、管理无法到位。农家书屋基本没有管理人员,更不具备管理知识,图书全部集中堆放,未能实行图书分类,管理工作人员不到位也就无法正常开展借阅工作。
4、基层服务网点,因经费紧缺无法安装宽带网线,我馆配送的电脑无法上网。
三、建议
1、解决经费,购置桌椅硬件设施,接入网线使电脑正常上网。
2、安排人口比较集中和宽敞的场所做为图书借阅点,以便正常开展借阅工作。
3、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实行“三员”合一,图书管理员、远程教育管理员、残疾工作协理员“三员”合一。提高人员经费,提升服务水平,并定期参加培训,以便更好地对农家书屋进行管理和服务农民。
第四篇:农家书屋
一、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工作
1.统计书屋处所和面积、建设时间、借阅人次和总借阅人次、借阅率。
2.统计每天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和开放时间。
3.统计“三项制度”和“四公开”制度等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
4.统计书屋组织和开展服务、阅读和培训活动等情况。
5.统计配套设施落实和维护(含房屋面积和质量、书柜数量和质量、桌椅桌凳数量和质量、取暖设备和消防设施等)状况以及出版物分类编目、登记造册、上架摆放、保管维护情况。
6.统计管理员基本情况以及待遇情况、乡镇和村社对书屋支持和管理状况。
7.统计市州和县区对书屋的支持状况、管理状况和检查促进状况(含市州、县区采取的措施、制定和实行的制度、举办的活动、投入的人财物力以及检查促进的手段等)。
8.出版物补充更新情况(含省财政拨款情况、补充更新资金数量、采购出版物数量和方式,市州、县区出资补充更新情况等)。
9.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管理使用情况。
第五篇:农家书屋
文化助民致富,知识就是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如今的农村生活已经有了大大的改观。整洁的广场上,坐着休闲的农民;宽阔的村道上,奔驰着运输农产品的车辆;布置得体的舞台上,音乐戏曲唱的婉转动听,听的人民如痴如醉;整洁的村子里,崭新的农舍前,各种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参加的人忘情投入。现在的农村,文化活动高潮迭起,四时不断;农民朋友精神振奋,活力四射。充实的精神生活更加点燃了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激情,上百亩的蔬菜大棚、上千亩的良种培育基地、个体养殖专业户等等在农村应运而生。但是创业不仅是靠胆量,更要靠文化。为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群众创业致富的本领,国家实施建设了“农家书屋”工程,给农民学习、创业搭建知识平台,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村里的种植户养殖户,时常到书屋里来查阅资料,有了书籍的指引,碰上难题再也不用到处求医问药。小张是村里的肉鸽养殖户,最初饲养靠的是经验,一边饲养一边摸索,每逢家禽瘟疫发作,肉鸽不进食,就乱了阵脚,要跑十几公里路到乡镇兽医站求援。农家书屋成立后,小张时常到书屋查阅养殖方面的丛书,现在不仅能自己解决各类疑难杂症,还能时常给其他养殖户提供帮助。借书最多的要数刘村的老刘。他逢人便夸书屋给他带来的好处:“以前,我养猪动不动就用树枝抽打,可书上说猪是不能抽打的,那样容易惊吓到猪,影响猪的健康成长,我照做了效果还真可以。好几次,猪着凉生病我都是照书上说的方子配药喂,很快就好了。嘿嘿,我还节省了一笔兽医的出诊费呢!”男的喜欢读书,女的也不甘落后。过去,村里的女人们忙完了手里的活计,总是喜欢抱着孩子东家走、西家串地打麻将。如今,农家书屋则成了她们的好去处,一有空就到农家书屋里看书学习,汲取新知识。有些妇女正是从书屋的报刊上获取了用工信息,到大城市干起了家政服务。
曾几何时,图书馆、阅览室只是城市或机关单位的设施,只是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们徜徉的地方。在人们的印象里,农民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与土地打交道。有谁会想到,党的十七大犹如浩荡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带着党的温暖,“农家书屋”也飞向了贫瘠的农村,走进了普通的农家,贴近了亿万农民。今天的农民家门口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图书室,农民也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成了令人羡慕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