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和谐校园建设先进材料
扎兰河学校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先进材料
我校现有6个教学班,37名在职职工,135名在校学生。学校高度重视和谐校园建设,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建设“平安扎兰河学校”的要求,动员和组织师生扎实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学校党支部、校长把创建和谐校园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加强民主管理。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切实做到书记、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全体教师共同抓,使创建工作具备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我们以制度建设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有章才有法;我们建立了校务公开制度、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制度、每一项制度的制定都经过了校务会教职工意见,做到每一项制度的落实工作。
三、学校支部、工会主动关心教职工疾苦,树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人文思想,了解学生、家长民意,及时排查调解各类人群间的分歧和矛盾,为师生、家长送去人文关怀。办学多年来,学校领导间、干群间、师生间、家校间从未发生不和谐事件。
四、结合安全教育日,每学期开展安全教育周系列活动,并与扎兰河农场防防护站联系,为全体老师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结合“6.26”禁毒日,组织学生参加禁毒知识的宣传。
五、积极开展校园周边安全保障联防联治活动。学校与派出所力合作,每月开展至少一次校园周边安全保障清查活动,保证了师生学习活动安全。
六、开展以“心系安全,关爱生命”为主题的活动:唱一支平安校园歌;创一句平安校园警句;参加平安校园知识竞赛;参加平安校园训练活动等等。让整个校园心系 “安全无小事,事事讲安全”的意识深入人心。
七、加强示范校园警务室建设。配备了2名保安人员,配备了警棍、钢叉、警棒等各类安保设施,安装数十六个摄像头。按照“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高”的要求,坚持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加大对重点部位防范力度,确保平安和谐校园。
八、加强门卫保安管理。学校制定了严格的门卫登记和值班制度,把好入门关,对校园加强了巡夜,学校领导不定期的夜间查岗,确保了学校财产的安全。
九、加强对师生德育管理工作,各班主任对班内学生严格管理,建立学生信息,及时了解学生校内外活动情况。班主任经常对个别存在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帮教工作。
十、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工作自查,对查出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把宿舍、食堂、教学楼过道按要求配备灭火器材,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十一、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加强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严格把好食品采购、清洗、烹饪、消毒卫生关,坚持做好食物留样制度。有效地预防了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十二、加强法制教育。学校深入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依法治教工作。通过法制副校长张泽宽同志来校作专题讲座。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十三、和谐创建结硕果。扎兰河学校建校有三十八年,但我们提炼出了以“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依托“和谐、自由、向上”的学校精神,秉承“积淀腾飞的力量”办学理念,牢记“我要飞得更高”的校训,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校师生和谐、干群和谐、家校和谐,人人平安,时时稳定。学校先后获得了农场派出所法治校示范校、旗级平安校园、局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莫道路艰辛,星月赶路急。和谐校园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不断探索和谐校园建设的新路子和经验,争取让扎兰河学校飞得更高。
第二篇:和谐校园建设
一、对和谐的描述
和谐:
《广雅》“和:谐也。” 《玉篇》“谐:和也。”
两字同义。原都指音乐的协调和美。“和”强调配合得融洽;“谐”强调配合得匀称。《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也是描述音乐。如:
《尚书·舜典》记载:舜帝命其乐官要做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皆谐,无相夺伦,人神以和。”
强调声、律和八种乐器有序配合,奏出和谐的音律,使人和神借此达到和谐的境界。和谐后来被引申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也形容事物的和顺,适度,不过分。各种事物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和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发展。
《词源》解释为“协调”。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和谐从描写音乐的概念引申为描述人或事物关系的概念后,就被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于哲学领域,成为了一个哲学概念。主要表述为“和”。
如《中庸》里提出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促成事物的平衡和谐,天地就能保持其秩序,万物就能变化生长。赋予世界万物的存在以和谐的性质。
《易传》:“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说的是自然人类按照各自本有的特征分门别类排列和布局。有乾道必有坤道,有男人必有女人,有施予必有接受,有创始必有守成。日月运行必有寒暑交替,按规律运行,即大和谐。
西汉“天人感应”更是把人和自然看做是一个和谐系统中的自我调节。
王夫之把宇宙最高程度的和谐称为“太和”,即最高和谐。
春秋时期的史伯是最早对“和”发表看法的哲学家。
“和实生物”:即调和不同事物就能产生出新的事物。
“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用一些事物去平衡另外一些事物,这就是和谐。这是事物的结合方式,也是新事物的产生方式。一说明了事物的多样性,二说明了多样性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和而不同”。
阴阳五行在春秋前是分开的,春秋之后阴阳和五行结合在一起了。阴阳思想强调对立;五行思想强调相克相生的联系,这就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说明了多样性统一的和谐思想。
在后天八卦中,乾坤被称为父母卦。父母卦生出“三子三女”:长男曰震,中男曰坎,少男曰艮;长女曰巽,中女曰离,少女曰兑。八卦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或家族体系。
周敦颐给《太极图》作说明:“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表达了“和”是事物生成、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的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承认对立,但不认为对立和斗争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一味讲对立和斗争不可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中国哲学更关心如何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消除事物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使事物保持和谐状态。
北宋张载《正蒙·太和》:“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必有仇,仇必和而解。”事物的对立斗争最终要走向“和”。
可见,万物的共生共存正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追求的世界理想化状态。把“和”看成是事物生成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中国哲学一种独特的思维和观念。
“和谐”一词由最早形容音乐的合拍优美引申到描述人、社会、自然之关系的和顺和睦融洽,它的核心意义已经成为一种思想和哲学。
“和谐”作为中国社会悠久而珍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包含了我们祖先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哲学智慧,是理想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以及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它不仅闪烁着东方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取向,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古代对和谐社会的描述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共同追求和理想境界。其基本内涵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和睦相处”;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合群济众”;
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主张“善解能容”、“和而不同”。
“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理想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东汉郑玄解释说:“同,犹和也,平也”。所以“大同”也就是“大和”与“太平”,也就是和谐社会与太平盛世。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
1、人与自然和谐
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而非天人对立。其经典论述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它强调人类必须以遵循自然规律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
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深深体现着生态智慧与“王道政治”的完美结合。
2、人与社会的和谐
其一,政治和谐。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政通人和)
其二,经济和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市列珠玑,户盈罗琦,竟豪奢。)其三,文化和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人与人和谐
提倡宽和处世,创造“人和”的环境,追求以“和谐”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
4、人与自身和谐
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主张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一是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孔子说“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是正确处理穷与达的关系。“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三是正确处理外在身份和内在品质的关系。
5、协和万邦的和谐世界
在民族间、国家间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
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
对和谐社会描述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善于从矛盾对立的事物中发现有利于解决矛盾、消除分歧的积极因素,强调把“和为贵”、“求同存异”作为处理矛盾或冲突的最佳途径和最高法则。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强调每个人只有通过“修身”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到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因此,他们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谋取个人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努力做到身心和谐,义利统一。如倡导“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修养,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的思想等等,都表现出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的基本精神特征。
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以及追求和平发展的世界体系中,仍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核心价值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定。
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核心价值:政治上人人权利平等不存在压迫;经济上按劳分配不存在剥削。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三、和谐校园基本要求
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要求: 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 的文明校园。
有了和谐校园,才会有和谐教育; 有了和谐教育,才会有和谐课堂;
有了和谐课堂,才会有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民主法治:
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挥
教职工全员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职代会、教代会制度,政务校务公开等 依法治校得到真正落实
公平正义 :
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学校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 :
师生员工互帮互助
诚实守信
平等友爱
融洽相处
安定有序 :
学校组织机制健全
管理完善
秩序良好
学校保持安定团结
和谐发展 :
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提高
教职员工生活富裕
工作生活环境良好
四、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的构建涉及五个基本要素
和谐5个基本要素:人
事
物
情
景
1、人的和谐是关键
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校园和谐的成败。校园中的人,主要由领导干部、教师、学生三类人构成,而其中领导班子的和谐是关键中的关键,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基础。校园是否和谐,首先就看这个学校班子是否和谐,这是由领导班子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领导班子的和谐并不是领导班子没有矛盾、不允许产生矛盾,也不是班子内部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意见,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和谐。这就是说,领导班子的和谐,是不同意见充分讨论甚至思想交锋但又形成一致意见和决议的和谐。在这过程中,班子“一把手”的言谈举止和所作所为是关键与核心。“一把手”坚持民主集中制,让大家充分说话,畅所欲言,又善于引导和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和决定,这样的领导班子必然是一个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当然班子的其他成员对于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没有领导班子的和谐,肯定就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而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一般就没有师生关系的和谐。如何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应当说领导干部和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2、事的和谐是核心
一个校园是不是和谐,除了要看领导班子的和谐、看干群关系的和谐、看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外,还要看是不是抓事业,树正气。事业发展兴旺,师生心气很足,正气蔚然成风,这极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如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萎缩萧条,前景堪忧,前途无望,家长投诉多,社会意见大,上级追究严,肯定是人心惶惶,人心思散。连生存和发展都成问题的学校,肯定是无和谐可言的。
事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核心所在,校园的和谐也是通过校园内大小事体现出来的。校园的中心工作无疑是教书育人。所有的事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进行的。岗位的设置、人员的安排、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设计落实、校园建设与后勤服务的保障、教职员工的考核评价等大小事无一不关系到校园的和谐,而所有的事均靠人来组织落实,因此,学校的事业要兴旺发展、要充满活力与生机,关键在人。
3、物的和谐是保障
和谐的人际关系、干事办事的良好氛围,没有物的和谐肯定是难以为继的。这里的物既指显性的客观物资条件,又包含隐性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物的和谐既表现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配置的和谐、教职员工福利待遇的和谐,更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和谐。
4、景的和谐是窗口
校园的和谐是有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主观感知的,这即是校园的风景。
人是这风景的主宰,是这风景的主角。和谐的校园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都应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都表现出校园的和谐。如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布局科学合理洁净的校舍、花草树木等等,均是展现校园和谐的窗口。
相信校园一草一木皆可育人。
5、情的和谐是基础
人的和谐、事的和谐、物的和谐、景的和谐,都是以情的和谐为基础的。人决定了事、决定了物、决定了景,人是关键;而人是有情感的人,人是情的载体,情是人的灵魂。因此,情的和谐是人、事、物、景和谐的基础。
情的和谐应该是领导干部情的和谐、教职工情的和谐、学生情的和谐的内在动力。在校园三大主流人群里,领导干部因其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职工的“情”,而教职工也因其工作性质与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学生的“情”。由此,领导干部情的和谐最为关键,教职工情的和谐最为重要。
五、抓好和谐校园建设的根基 服务型领导班子 成员之间支持配合 教师乐教、师生融洽 学生勤奋好学
领导教师之间信任平等 校园环境优雅
经费支持、收入差距合理 制度刚性中突出人性化 服务型领导班子
1、转变观念
2、变传统的管理型为服务型
3、当好教职工的后勤部长 成员之间支持配合 中层干部: 承上启下
执行学校决策
带好自己的团队
副校长:
服从、配合、支持党政主要领导
领导好分管部门中层干部 校长、书记: 带好一般人
惠及全校人
教师乐教
师生融洽
和谐的课堂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建立完善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学习制度。教师感受快乐的教学过程。
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
同学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同学。
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 一颗真诚的心。
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
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学生勤奋好学
建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校风。
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
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快乐学习。领导教师之间信任平等
在岗位目标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要明确;
在工作分工上,是合作关系,要有责任意识,对所管的工作一定要负责;
在同志感情上,是朋友关系,彼此要把自己定位为“诤友”。
做到“三个字”,即忍、让、导。
忍,就是能容忍他人的某些不足,时刻以一颗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别人;让,就是让利,时时处处以学校大局出发,必要时要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遇事多替别人想一想;导,就是一个导向、策略问题,在处理问题时,要引导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这样,既能融洽上下级的关系,又能赢得彼此之间相互支持,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也得以建立。
领导教师之间信任平等
要做到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交流不隔膜、互相支持不拆台、互相谅解不指责、互相关心不冷漠。相互之间以坦诚和善待相处,营造既有直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又有信任与支持的和谐氛围,充分发挥各人所长,相互补充,弥补个人之短,从而聚合起一种能发挥整体战斗力的优势。
提倡做使领导宽心的人,不把难题上交;做使下级舒心的人,不把责任往下推;做使同事放心的人,不在背后搞小动作。
要善于“经营”人心:在处理同事关系时,要特别注重把人心当作一项工程来“经营”,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来激发人心,用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教管结合净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高尚人格臣服人心。这样,既能消除同志之间的隔阂,又能增强学校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园环境优雅
要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创建和谐的教育服务,完善教育设施,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打造花园式校园。草坪绿树,亭台长廊。名人事迹,励志名言。经费支持
收入差距合理
经费支持是创建和谐校园最重要的基石。
一靠上级,二靠发展。
保持学校领导、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收入上合理的差距,向一线教师倾斜。
贫穷无和谐,不公无和谐。制度刚性中突出人性化
提倡“人本”管理不等于抛弃制度管理而是要努力在刚性制度管理中渗入柔性人文关怀。
在制定制度上——解决校长的要求与教师的认同之间的矛盾
在完善制度上——广泛听取教师合理建议
在执行制度上——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 总结:
创建和谐校园的最终目标:
一、打造名牌学校。使学校成为一所全校师生员工从自我做起,从自己的岗位工作做起,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干事创业,而又和谐相处的学校,使学校成为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
二、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不断发展,培养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办人民真正满意的义务教育
第三篇: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从细节做起
我们的学校是和谐的校园,同学们在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以及纪律等方面,都是不错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面,还是有不和谐音的存在,我们当中,还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得体行为,在损害着我们的声誉。从整体上来说,我们做得很好,从细节上而言,我们却有着太多可以改正和提高的地方。可是我们却经常对我们细节上的不足,抱着视而不见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非常不好的心态和做法,必须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
在我看来,对细节的轻慢,就是对成功的拒绝!
和谐,就是当老师向你提问时,你从座位站起来,即使你不能回答;
和谐,就是当同学从你身边经过时,你点头致以微笑;
和谐,就是当你走进教室时,你把关着的门轻轻的拉上;
和谐,就是当老师批评你时,你多一点感恩的心;
和谐,就是当你看见地面有垃圾时,弯腰拾起;
和谐,就是当你看见同学有不得体行为时,你一声礼貌的劝阻;
和谐,就是当你在对待老师和同学时,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和谐,就是当老师上课之前,你把黑板擦干净;
和谐,就是当你看见清洁工人时,有一份对她的尊重;
和谐,就是当你在吃饭时,少一些浪费,多一点节约;
和谐,就是当你看见同学遇到挫折时,少一点讥讽,多一点鼓励;
和谐,就是当你埋怨地面不整洁时,你拿起工具动手打扫;
和谐,就是当你要责备别人时,先问问自己是不是也有过错;
是的,这些你能够轻而易举就做到的细节,就是构成和谐校园的的要素。细节,体现在你的一举一动中,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中。做好这些,不需要智慧,不需要勇气,不需要体力,不需要钱财,它惟一需要的,就是你要有心,有一颗在细节中,发现美,发现光明的心。
最后,让我们记住一句简单朴素,却又充满哲理的话吧,那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第四篇: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打造特色名校
——包头市第二十八中学办学纪实
二十八中人总能在二十八中这块沃土上创造奇迹,一样的不懈的追求,一样的夙兴夜寐,总能捧出不一样的惊人之作。
2004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认真分析了二十八中的校情,在广泛研究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针对我校我校规模大,地处偏僻、生源差,迅速提高办学质量难度大等问题,制定了新的办学目标,即打造特色名校,迅速提升办学品位和知名度。依托名校,共享新的教育资源
2004年我校与北大附中合作,成为本地区第一所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极速英语教学基地,并和洋思中学、闸北五中保持长期的联系,不断学习他们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果,来丰富和提升我们自己。走上了“依托名校,资源共享,提高办学品位”之路。
*校本教研.我校与北大附中合作办学后,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北大附中每周通过卫星为我校输送附中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况、专家讲座、活动课实况等;通过访问北大附中网站可以获得各学科的优秀教案、教育教学体会、备课资料、课件、论文、试题等资源,使我校教师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享受到北大附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做到“想学就学”、“想用就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与工作效率。学校接收到的北大附中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任课教师可在计算机上即时点播听课,向北大附中学习,取长补短,使教师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和授课水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已把我校列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教研”实验基地。
*试点推进.我校与北大附中合作创办实验班和极速英语班,形成我校办学质量新的增长点。实验班教学成绩显著。2004---2005年第二学期期末全区统考实验班各科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班成绩,语文比校平均分高6.2分;数学比校平均分高16.57分;英语比校平均分高15.39分。初一年级学习成绩前100名学生中,有实验班学生44名。2005---2006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比校平均分高7.8分,数学比校平均分高24.04分,英语比校平均分高22.32分。北大附中已把我校列为西部地区远程教育实验班示范学校,近日要组织西部地区20多所实验校来我校观摩学习。有好多家长要求把孩子转到我校实验班求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体验教学,拓宽新的课堂领域
1.陶艺课 学校在初
一、初二年级开设陶艺课,周课时2节。建立了陶艺工作室,编写了陶艺教材,每年举办师生陶艺作品展。由于陶艺符合儿童对泥巴感兴趣的天性,能激发学生兴趣,所以陶艺课很受学生的欢迎。2002年学校购买了十台制陶拉坯机,并设想在逐步创设条件,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在各年级开设陶艺课。学校的陶艺课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各级领导的好评,《包头日报》、包头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家庭周报》等多家媒体对我校陶艺课作了多次专题报道。
2.篮球课 在全校各年级开设了篮球课,周课时一节。体育组集体编写篮球课教材,每班组织一支篮球队,学校组织男、女篮球队,定时训练和比赛,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篮球节。成为包一中、一机一中、包九中的篮球生源基地。学校女子篮球队参加包头市“三好杯”篮获得冠军,参加全国“希望杯”篮球赛获得优胜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参加自治区中学生篮球赛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参加全国中学生篮球锦标赛获得第十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包头日报》对我校的篮球节和女子篮球队分别做了专题报道。我校被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吸收为会员学校。
3.科普育人,培育新的育人场所
我校建起了科技馆,陈列了由王以福老师带领学生经过多年收集整理的六大类古生物地理标本。包括动植物化石、常见矿物、各种岩石、土壤等标本共三百多块,切片五十多张。郝来福老师为科技馆绘制了大型古生物壁画,制作了恐龙模型。进入科技馆仿佛又回到了亿万年前的古生物时代。各级领导、专家、同行多次参观科技馆,给予高度的评价。《包头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包头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对王以福老师和科技馆作了专题报告。学校每月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参观学生已达5000多人次。
现在我校已被评为包头市青少年科普基地,自治区青少年科普实验基地,全国五十家先进科技馆。
美化校园,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对引导、规范、激励师生的行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学校着力构建“生态、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学校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校园文化的突破口,建成了校园文化广场,校园硬化率达到100%,花园式生态学校已初具规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环保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充分体现环境育人功能,使校园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在爱护一草一木中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2003年我校被评为包头市绿化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东河区绿色学校,2005年被评为包头市绿色学校。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绿色学校。科研兴校,构建特色教育模式
我校把“科研兴校”确定为办学谋略,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成立了科研处,专门负责管理和指导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科研处举办教育科研专题讲座,精选课题,设计实验方案,组织开题报告会,进行中期检查、验收,请内蒙和中央教科所的专家来校指导。《作文三级训练》于2004年底结题,被包头市和自治区教研室评为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先进学校。《初中数学变式训练实验和研究》、《初一思想品德课落实德育实效性的尝试》两个科研课题在自治区教科所立项,现已进入结题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研究》、《学习洋思经验开展“六步教学法”行动研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网络互动学习》等三个实验课题先后在中央教科所立项。我校被自治区教育厅命名为“自治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被中央教科所命名为“中央教科所课题实验基地”。
联合高校,提高办学品位
2003年开始我校和内蒙古科技大学结成友好学校,成为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教学实验基地,现已接待实习生300多人。实习生在我校工作期间,观念新、知识新、热情高,现身说法教育学生,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带来新鲜的空气,对我校教师产生了极大的触动。内科大的教授、学者来我校进行学术讲座、心理咨询、教科研指导、师资培训,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推出名师,让艺术走进学生心灵 我校艺术教研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专业水平高。其中,郝来福老师是我市颇有名气的画家、陶艺家、雕塑家。现任中国美术研究学院研究员、中国工业研究学会会员、内蒙雕塑学会会员、包头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雕塑作品被北京、山东、深圳锦绣中华等地采用;绘画作品多次参加我市、自治区画展。近日,北京故宫博物院邀请他前去举办个人画展。学校专门为郝老师筹建了个人作品展室,多次举办了郝老师个人作品展,包括郝老师近年来的绘画、雕塑、陶艺作品,其作品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内容丰富健康,专业功底深厚,艺术感染力强,对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学生迷上了美术,拜郝老师为师。他成立学生艺术活动小组,定期活动,悉心指导,培养了一大批美术特长生,许多学生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多次获奖。
硕果累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年来,二十八中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塑造了良好的教育形象,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全面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2003年以来我校先后成为内蒙教科所教育科研实验基地、中央教科所课题实验基地、北大附中远程教育实验基地、极速英语教学基地、简快作文教学基地、全国英语竞赛辅导基地。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先进单位、包头市绿色学校、自治区绿色学校、包头市文明单位标兵、包头市绿化先进单位、东河区先进单位、中考成绩突出单位。、包头市先进学校,校长董发平平被评为包头市首批名校长。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名列东河区前列。2004年,被重点高中录取94人,居东河区第三,创历史新高;2005年,被重点高中录取99人,续写了二十八中办学史上新的辉煌;2006年,被重点高中录取132人,实现了二十八中办学史上新的跨越。;2007年,被重点高中录取129人。要问二十八中人在如此骄人的成绩面前做何思考,答案是:“如何使自己永远锲而不舍的进取像开响上的抛物线,轨迹向无限远方延伸?” 在二十八中迎来五十周年校庆的喜庆日子里,让我们以赫尔岑的一句名言共勉:充分意识过去,我们才可以认清现在,深深地沉思往事的意义,我们才能发现未来的意义,回顾一下,向前迈进。
张如意
包头市第二十八中学
2007年10月
第五篇: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党中央做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定,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建设和谐校园。1.正确认识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也就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何谓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的构建基于协调和默契,终于竞争与效益。当前,确立这种教育理念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重点突出了“和”的地位与价值。社会由众多单元组成,只有各单元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学校集中了社会的精英群体,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走在前面。
其次,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和谐校园正好体现了这种要求。
再次,建设和谐校园也是实现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发展,既要加强硬件建设,也要加强软件建设。和谐的环境培养美德,使人愉悦,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正是培养合格的必要环境。努力建设和谐校园,不仅使全校的师生员工人际关系和谐,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而且能不断促进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进步。1.1提升办学理念是建设和谐校园基础
学校教育就是要创设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使和谐社会成为由和谐的人组成的社会,也使和谐的人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成员。学校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匹配和谐发展,各种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谐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的相互衔接和谐结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互动教学相长。1.2“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
发展是和谐的根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并施,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1.3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注重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就是学校内部教学、行政、后勤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子系统与诸要素之间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就是眼睛向内,苦练内功,重在固本,夯实基础;就是力求质量、效益、结构、规模同步提高;就是专业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就是教育教学改革与规范办学同步深化,各项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同步加强。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在提倡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学校要在办学思想的形成上下功夫,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学校对生源市场的吸引力和知名度。2.构建和谐校园的环节
高校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具体涉及到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等环节,要建设和谐校园,就必须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使建设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变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2.1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
领导要加强个人修养,识大体、顾大局;讲政治,讲正气,讲原则,以学校发展为己任。要加强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发挥集体领导的智慧;同时要充分调动每名成员的工作热情,使工作效能最大化。各级领导子的团结和谐将为构建和谐校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2.2建立平等融洽的上下级关系
常言道“不成规矩何以成方圆”,只通过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来强化对教工的管理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并没有真正唤起教工的工作热情,弄得教工不是潜心研究如何做好工作,不是真心实意地为学校着想,不是时时处处维护学校的形象,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要想建立和谐的校园,领导必须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工观,公仆观,努力搞好领导与教工的人际关系。为教工办实事办好事。让学校的教工有一种归属感,这是调动教工积极性的关键。应多与教工沟通,应多听取广大教工的意见,充分地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这才能赢得其亲近与合作;在重大的问题,重要的决策上,领导应集思广益,使政策制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获得教工的拥护支持;还要常换位思考,在制订和执行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时,要融情于理,宽以待人,领导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情感留人。2.3建设团结合作的教师队伍
教师间团结合作是搞好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真诚合作,才能出好成绩。领导在制定考核制度的时候,要注意让教工在宽容、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竞争,或多点进行团队合作的竞争,从而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反对不公平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宽更广,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2.4建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三人行必有吾师”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民主教学方面发展。
要建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对学生有宽容之心、接触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与沟通。2.5建立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
学生的成长需要有健康的身心。一个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他只有与周围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一个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归宿感。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只有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习上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双方都有莫大的得益。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以学习成绩论人,增加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长期处于友好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建立一种亲如兄弟姐妹的和谐关系,要实施素质教育,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
2.6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友好关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但由于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问题,有的家长对学校的教育不理解,不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应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