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略谈木兰围场麋鹿缘及其生态保护(DOC)
略谈木兰围场麋鹿缘及其生态保护
毕 献 茗 高 连 祥 赵 仲 和
近年来,由于新闻媒体与互联网上的报道舆论,麋鹿同国宝大熊猫一样,不但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且为情系自然生态的人们所关心注目。
2008年9月28日,中国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把10头成年麋鹿,送到河北围场境域的“国家级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旨在进行从圈养到放养迁地保护实验,在保护区专业人员几年来的努力下,经有关专家考察论证,麋鹿在此地保护繁衍完全成功。但从自然生态保护恢复的学术观点着眼,实为一则以喜一则以笑。
“喜”即喜出望外,中国麋鹿在灭绝百余年后又回到故乡之一的“木兰围场”;“笑”则为贻笑大方,即有些人误认为此举为“麋鹿在华北地区实施进一步迁地保护”实验的成功,或曰是“对麋鹿气候适应性”实验的严峻挑战。殊不知,“木兰围场”早在数百年前即为中国野生麋鹿的故乡之一。现根据有关资料,追昔抚今,对“木兰围场”与麋鹿的夤缘及今后生态保护予以略述。
一、麋鹿孑遗繁衍纪略
麋鹿,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麋鹿属,拉丁文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因其角似鹿,头似马,尾似驴,蹄似牛,俗名“四不像”子。麋鹿在中国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考古发现,早在1万年至4000年前,麋鹿主要分布在西至山西汾河流域,北至辽宁康平,东到浙江余姚,东南到沿海平原及台湾;另据有关资料载,历史上麋鹿在中国东北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湿地处均有踪迹。
可能由于麋鹿天性较温顺,易于被人类捕杀,其适宜的生态环境如水域、湿地、水草等既受到人类的破坏,也曾发生自然变迁,故使麋鹿的野生种群由逐渐减少到最后灭绝。有的资料载,中国麋鹿野生种群在1000余年前的宋代绝迹。但也有的史料载,到300年前清代康熙朝还多次猎获过野生麋鹿。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皇家开始在苑囿驯养麋鹿;清康、乾朝在北京南海子(今大兴区)苑囿内驯养麋鹿200多头。
据史料载,清同治四年(1865),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戴维在北京南苑发现了麋鹿这一神奇的动物,遂在此后的几十年,不断有外国人把麋鹿活体运往欧洲一些国家的动物园。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欧洲各动物园的麋鹿面临灭绝的威胁。幸亏虽为封建皇室贵族,但却爱惜生灵的英国公爵十一世贝德福特,自费出高价把饲养在巴黎、1 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地动物园内的18头麋鹿全部买下,放养在水草丰茂的乌邦寺自家庄园内,并精心养护,使之生息繁衍。
清光绪二十年(1894),北京南苑围墙因永定河水泛滥冲垮,逃逸的麋鹿被饥民们猎杀食之;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把皇家苑囿的仅存的麋鹿或运往欧洲或杀而食之;从此麋鹿种群在中国彻底灭绝。
二十世纪的1985年2月,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麋鹿种群,使麋鹿这一世界珍稀野生动物回到阔别100余年的故乡。第一批于1985年向中国提供22头,被放养到北京大兴区南海子麋鹿苑(原南海子皇家鹿苑),第二批于1986年8月英国7家动物园向中国提供39头,被放养位于江苏省沿海的大丰市新建国家级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第三批于1987年又提供18头。英国先后向中国提供麋鹿79头。
1993年和1994年分两批从北京大兴区南海麋鹿苑迁徙麋鹿64头,放养到位于湖北省长江畔的石首市天鹅洲新建国家级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2008年9月,由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提供10头麋鹿(其中雌雄性各5头),放养到位于河北省北部围场境域的国家级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不幸的是,因故雄性死亡2头。
截止2012年,全中国包括北京、江苏、湖北与河北等自然保护区放养的及几十个公园圈养的麋鹿总数量1500余头,占全世界50%以上。
二、康熙于“木兰围场”猎麋鹿
据清代史资料载,康熙皇帝玄烨(以下简称康熙)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在今之河北省北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域及其周边建立了南北200余里,东西300余里,周环1300余里供皇家专用的封闭式禁苑猎场,后被称为“木兰围场”。“木兰”为满语,汉译意为“哨鹿”,即以“吹哨诱猎鹿”的意思,此表明当时的围场虽然不仅仅猎鹿,但是围场内鹿科动物,如马鹿、梅花鹿、狍鹿乃至麋鹿等可猎数量较多。当时可能为便于围猎,又根据野生动物分布区域或植物生长情况或其他自然特点,把整个“木兰围场”区划为70左右个猎区(亚围场),号称“七十二围”,并分别以蒙古语或满语或满汉混用语命名,如“珠尔噶岱” ①围、“巴尔图”② 围、“布扈图”③ 围、“巴颜陀罗海”④ 围、“哈里雅尔”⑤围、“永安湃色钦”⑥ 围等。
注释:
①蒙语,汉语译意有六棵大树的地方。②蒙语,汉语译意虎多的地方。③蒙语,汉语译意鹿多的地方。④蒙语,汉语译意山头林木茂盛处。⑤蒙语,汉语译意山蒜多的地方。⑥满语,汉语译意河源在沙岗处。据清廷翰林院庶吉士汪灏《随銮记恩》载:“康熙四十二年(1703)八月初九赴拜布哈(今腰站乡永合栈村)途中……,少间,羽林军驱驼负一鹿来,大如巨牛,鹿角长丈……,重六七百斤。”
康熙四十八年(1709)阴历九月行围,初四日驻跸在今之桃山乡六棵桦村,初五日至“巴颜陀罗海”围(今西龙头乡甘沟口村),康熙帝以弓矢猎杀雄性麋鹿一头,箭中前胸,身长丈五有余,角似树的枝桠,此麋鹿角被收藏于清宫武库中。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统计,康熙帝在位62年,其中亲政55年,就有39个年头到“木兰围场”行围狝猎,进出1074天,时间最长一次达59天。康熙五十八年(1719)阴历八月行围,十八日驻跸在今之棋盘山镇五道川城子,次日(十九日)在皇幄中皇帝口谕近御侍卫说:“朕自幼至今,凡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三
十五、熊
二十、豹二
十五、猞猁狲
十、麋鹿
十四、狼九
十六、野猪一百三
十二、哨获之鹿凡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记矣。”
从康熙在“木兰围场”猎杀麋鹿情况看,对于当今竟有人说“野生麋鹿种群约在1000年前绝迹”,在学术上很值得商榷。
三、乾隆御笔作《鹿角记》
清乾隆朝皇帝弘历(以下简称乾隆帝)继承祖制,坚持历年到“木兰围场”秋狝“肄武绥藩”。据《清·高宗实录》记载统计,乾隆在位60年训政3年,到“木兰围场”狝猎也为40个年头,行围602场次,进出732天,猎虎58只、豹3只、熊10只,野猪狍鹿无计其数。
乾隆帝虽未曾猎获过麋鹿,但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阴历七月二十一日行围驻跸在“巴颜陀罗海”围(西龙头乡甘沟口村),联想到圣祖康熙曾在此围猎获过麋鹿并曾在清宫武库内亲自考察过该麋鹿的特大鹿角,次日驻跸在“哈里雅尔”围(今之城子乡亚字村),便御笔作论文《鹿角记》一篇。现附录如下,以饗读者。
附:鹿角记 乾隆二十七年八月 壬午
鹿阳类也,夏至感阴生而角解然。解者,自其委蜕而新茸即渐长以成角,则六阳之叉益明。蜕其旧而新生,必较旧加长且半,两叉、四叉、六叉以致八叉,历数十年而
注释:
①解:脱去的意思。②委蜕:任其脱去。③皇祖:乾隆对康熙的尊称。④芝朵:状如灵芝顶端。⑤小子:对康熙乾隆的自称。
⑥汲冢周书:一种古墓出土文字。此所指,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在汲郡(今河南汲县),挖掘东周战国时期魏襄王墓所出土的竹简。
①
②后成,或逾八叉者不可辨其年岁,盖千万中一遇,而其鹿亦必数百千年之寿矣。
尝阅武库所藏皇祖③时鹿角一,记曰:“康熙四十八年九月五日,上于巴颜陀罗海所获。”其长自脑骨至尖,各三尺九寸有十分寸之五;两尖抵直得七尺有九寸,两末经距凡四尺;叉之数十有六;最末者不尖而博状如鱼尾,又如芝朵④;近脑者其围八寸有十分寸之二,即坚且泽,不紾而景铄哉!是盖我皇祖神威所摄,山灵不敢闭其珍用,出瑞兽以然。圣人而什袭天府,示我后昆俾无忘前烈,诘戎益勤也。予小子⑤敬仰之下,不讶鹿角之奇,而思鹿角所由来者奇,庸可不表章厥迹勒册府以永垂乎!
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鹿解,今木兰之鹿与夫吉林之麋,无不解于夏,岂古之麋非今之麋乎?是不可得而知矣。汲冢周书⑥至谓:“麋鹿角不解,为兵戈不藏不息之兆”,荒诞更甚,勿庸辟讹。因,为鹿角之记遂并识之。
“记”为历史上一种记叙兼议论的“文体”,此《鹿角记》为乾隆多篇学术论文之一。乾隆在此文中,除凭吊昭示皇祖康熙的神武谋略之举,对武库的陈列麋鹿大角详尽描述外,还对鹿角蜕落季节进行探讨,并揭示了18世纪60年代即距今200余年前“木兰围场”与东北吉林当时均有野生麋鹿,最后对河南省汲县周墓出土的竹简上记载关于麋鹿脱角的唯心史观予以批驳。
四、麋鹿放养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
(一)自然保护区概况
清代历史资料充分证明,今之围场境域,在至今二、三百年前曾有野生麋鹿的孑遗。当然,随着清朝末期外患内忧,开放“木兰围场”募民售卖国有山林土地,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麋鹿乃至各种野生动物锐减直至绝迹。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在围场全境先后建立17个国营林场,后又建两个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直辖的处(县)级国营林场管理机构,即“河北省木兰国有林场管理局”与“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同时当地县、乡(镇)建立健全了林业行政执法与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全县范围场大力进行“封山育林”、“护林防火”及“人工造林”。经建国60年来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努力,围场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自然生态得到恢复,成为世人注目的森林草原生态和谐发展的先进县,成为河北省最北部京、津、唐、秦的绿色屏障。继“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红松洼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御道口国家级森林草原风景区”后,2008年,在河北省木兰国有林管局所属的燕格柏、桃山、孟滦3个国有林场基础上,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建立了“河北省国家级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
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位于今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域西部滦河上游小滦河与伊玛图河流域,即“木兰围场”时期“巴颜陀罗海”、“哈里雅尔”、“永安湃色钦”等 10余个猎区(亚围场)所在地。该保护区的地理座标为北纬41°51′—42°9′,东经116°40′—117°27′;最高海拔1829米(石桌子山),最低海拔990米(于家湾村公路大桥下),相对高差850米;其气候类型为:大陆性季风型、深山冷温、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440毫米;年均气温3.1℃,年有效积温1900—2380℃ ;年均无霜期106天;年日照在2800小时以上。保护区管理局下辖3个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50637.4公顷,是河北省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在华北地区不失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地方,按野生动物区系划分,围场境域属古北界华北区、蒙新区和东北区动物地区的交汇地带。据近年有关单位科考成果,仅哺乳纲即有6目15科35属51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如:金钱豹、梅花鹿、马鹿、猞猁、兔狲、石貂、水獭、豹猫、黄羊、青羊等。以生态系统现状断定,滦河上游乃为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之所。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把英国回归中国20余年后繁衍的成年麋鹿种群放养到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五道沟核心区沙沟天然养鹿场,不知是出于历史渊源考虑还是纯属机缘偶合,反正这里正处“木兰围场”之“巴颜陀罗海”围附近,即当年康熙射猎麋鹿所在地。
经2008下半年至2012年,这里的麋鹿已由10头繁衍到16头。经专家考察认定,麋鹿回归到滦河上游生息繁衍状况良好,今后可逐步向游客开放,进行科普展示。
(二)麋鹿等鹿科动物放养现状
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所属的沙沟天然养鹿场,面积为300km2,是一个以阔叶乔灌混交林为植被并有泉水自溢的盆地林班,周边3m高围栏网封闭。现驯养梅花鹿、马鹿300头,麋鹿16头。但近年来,这里的鹿科动物保护却受以下4个方面的困扰。一是越围栏逃逸。每年逃逸达10余头,被周边的不法民众猎杀。二是患“瘤胃食滞”死亡。即因误食塑料袋等塑料制品,使鹿科动物患病,逐渐羸弱而死亡。三是秃鹫危害严重。无论是人工天然放养还是保护区外的鹿科动物,共同的天然为秃鹫。仅沙沟天然养鹿场,自2008年以来即有150余头鹿科动物病死或被秃鹫吞噬,造成经济损失逾百余万元。四是森林火灾隐患。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呈斑点状分布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部,区域内有11个乡(镇),2个国营牧场,包括71个行政村,11个分场,800余个自然村,有近10万口人。其中沙沟天然养鹿场周边有3个乡,1个国营牧场,11个行政村,140个自然村,1.7万人。当地人不可避免每天要有生活、生活用火,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经商、打工、旅游等流动人口聚增,故使森林防火日益举步维艰。特别是当地森林植被密植,枯枝落叶层厚,而气象因此呈现出年均降水量较低,日照时长,大风日多等 特点,一旦引发森林火灾,则“火烧连营”,扑灭难度较大,很容易造成巨大生态、经济损失。
五、麋鹿等鹿科动物生态保护对策
(一)严防逃逸与法律保护并举
对如同沙沟自然养鹿场鹿科动物逃逸的情况,只有加强电围栏的巡查,有损坏处及时维修,不够高度或选地不当处及时完善调整,别无他法。其实,即使有鹿只从围栏逃逸,但仍未逃出自然保护区外,其主要问题在于贯彻执行国家《森林法》与《野生动物保护法》。因此,在保护区范围的乡(镇)村、自然村广大民众中,要加大普法力度,并对个别猎杀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切实做到严惩不贷。
(二)以法治理白色污染从给鹿只增加营养入手防治“瘤胃食滞”
1、“瘤胃食滞”是兽医学中关于反刍动物的病理专用名词,这里指反刍动物因误食塑料制品而引起的病变,故又称“胃阻塞”或“塑胃”。时下食品及其他包装物塑料袋以及农用塑料薄膜,充斥田野,随风飘荡或集聚,俯拾即是,既不溶化也不降解,称为“白色污染”,而鹿科动物因误食不能正常反刍,日渐臝弱的现象屡见不鲜,若能早期发现,尚可以手术取出,一旦至晚期只能剥皮食肉。故在人工养鹿、狍的养殖场附近,应常派人拾取塑料制品销毁,特别应防范游客投弃塑料袋装食物给鹿科动物。
2、鹿科动物喜食塑料制品,可能与其营养不良、缺少微量元素有关。其预防措施,可在其人工饮水或天然水源处,投放牛、羊、驼、鹿、狍等反刍动物特制的“舔砖”,特别是在秋、冬、春季节,应以专业工厂制做的“舔砖”代替传统中应用的“啖盐”。此外,若外引鹿科动物到保护区内放养,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严防炭疽病传入境内。
(三)秃鹫危害防范措施
1、以声光电驱避秃鹫。秃鹫(Aegypius monaachus)俗名“座山雕”,羽毛黑褐色,头顶毛秃稀,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食动物死腐尸为主,并往往在乌鸦的先导下觅食。因在青藏高原起“天葬”的作用,被誉为“神鸟”,在无死腐尸可供食用时便捕食较弱小的活动物。在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每年2—11月,秃鹫经常集聚,对老、弱、病、残的鹿只,特别是正在产仔的雌鹿造成严重危害。秃鹫首先把被危害的对象双眼鹐瞎,其劲健的钩形喙一下便把厚韧的鹿皮撕裂,几十只秃鹫10分钟便把1头小鹿吃光,危害严重的季节,每天竟有2—3头鹿被害。为驱避秃鹫危害,应不惜投资,采取声、光、电等物理措施。
2、试养猎鹰驱逐秃鹫。秃鹫在生物圈食物链中位于猛禽级顶端,其天敌是猎鹰,虽然它的形体长度是猎鹰的2倍多,但却惧怕猎鹰,见到猎鹰会主动躲避。猎鹰品种可 选用苍鹰(Accipiter gengilis)或猎隼(Falco cherrug)或游隼(Falco peregrinus)即东北称“海东青”者,其可轻易地将1只体形大它3倍多的大天鹅抓杀。驯养猎鹰驱逐秃鹫是否可行,只要向北京军用的飞机场或吉林省林区训鹰“把式”租用1只猎鹰,试用一段时间即见分晓。
(四)森林防火要常备不懈
在任何林区或陆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都应把“森林防火”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问题在于因多年来并未发生森林火灾,致使有些人把“森林防火”当作是一种例行公事、老生常谈,甚至对于上级相关指令麻木不仁、充耳不闻,反正世界各地、中国西南、东北常年林火不断。在严酷无情的森林大火面前,有些人的麻痹大意思想已陷入不可救药的地步,这是森林防火最大隐患。
应从人类在生态安全以及本保护区的防火实际出发,“森林防火”就要“老生常谈”,但必须“常谈常新”,并针对本区域及各季节气象因子,编制出切实可行的防火扑火《预案》,真正做到“饭可几日不吃,火灾不可一时不防”,有备无患,严阵以待,对预定的扑火队员坚持不断更新,严格培训,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胜之受奖,奖之应当,当之无愧”。在坚决杜绝发现火警火情后,某级指挥机构唯恐妨碍政绩而“欺上瞒下”封锁消息,不及时向上、下级相关单位通报,凡此愚蠢的行为,无不在造成巨大损失后,获千古之罪,悔之莫及。
主要参考文献:
[1]《清圣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9.[2]《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9.[3]和坤,梁国治.钦定热河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4]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处.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图谱[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5]赵建成,吴跃峰,李盼威.温带暖湿带交接带生物多样性研究——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朱建华.长江南岸的明珠——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组级自然保护区[J].大自然,2003(5):47—48.7
第二篇:木兰围场简介
木兰围场简介
承德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与内蒙古草原接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
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木兰是满语哨鹿之意。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每年秋季,这里都举行一次军事色彩浓厚的狩猎活动,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清朝在沿途修建了许多行宫,于是有了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如今在青山碧野之中仍存有古朴典雅的七通碑,独特的庙宫合一建筑——东庙宫,富有传奇色彩的练兵台、将军泡子,成为游人凭吊怀古的好去处。
木兰围场秀丽的景色也引起了影视艺术家的瞩目,先后有《赵氏孤儿》、《辛亥革命》、《战国》、《汉武大帝》、《孔子》、《三国演义》、《康熙王朝》、《还珠格格》等二百余集影视剧在此完成。
皇家猎苑,木兰围场,被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云的故乡,珍禽异兽的天堂,”坝上森林草原美景,骑马狩猎让您尽情领略纯自然的寐力,春夏围场,茫茫草原,繁花似锦,徜徉其间,心旷神怡,不知有暑。九月坝上,红叶满山,霜林叠翠,无数国内外游客和艺术家前来观光摄影。冬季林海雪原,莽莽苍苍、气象万千;提供了滑雪、狩猎的理想场所,而迷失在山间水畔的古老历史轶闻,更为这里增添了几多传说中的童话~~~~~
坝上四季风光
春天的坝上。春天来的晚些,3月4月5月份,草没绿树叶沒开,这个时间可拍一些残雪和冰水倒影,云,早晚光拍摄白桦树和牛羊群也很好看,这个季节看着比较荒凉,空旷,进入6月份草已经绿了,树叶刚开通透感好,白桦树杆质感好,有一部分花也要开了,特别是狼毒花,这段时间来人少,费用也低。
夏天的坝上。6日下旬,7月,8月上旬,放眼望去, 只见无边无际的绿。远看群山但见层层翠林,近观草原尽是怒放鲜花,而且气候光线千变万化,气势宏大,这里是摄影家释放情感的最佳之地,出的照片有一种独特的滋味。
秋天的坝上。9月下旬10月上旬,则是另外一种景色。那里五彩斑斓,光和影在大地上变幻出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场景。这里是仙境般的世外桃源;这里是摄影家尽情陶醉的天堂.秋天,也许是坝上最美丽的季节。
冬天的坝上。11月12月1月2月份,景色极美,主要拍摄林海雪原那皑皑白雪,银装素裹,恰似一幅幅水墨画般的场景,变幻出的千奇百怪的光影,让摄影家留恋忘返;南方人可以体验并感受到坝上低温的那种寒风刺骨,非常爽!
木兰围场四大景区
一、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
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木兰围场坝上地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的一个分区,属于国家AAAA级,风景区总面积一千平方公里,全场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33公里,海拔1230米-1820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型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5℃,风景区东部、北部与塞罕坝森林公园相连,西部与内蒙古多伦县接壤,南部与围场县御道口乡毗邻。风景区内有河北省目前保存为完好的原始草原70万亩,湿地20万亩,天然林10万亩,人工林50万亩,淡水湖21个,山泉47处,大小河流13条。有植物50科659种,野生动物100多种,山野珍品几十种,具有典型的生物多科性。风景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神仙洞、桃山湖、月亮湖、百花坡、大峡谷、龟山等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清茶馆、翠花宫、御泉、敖包山、练兵台、古御道、压岱山、天梯梁等人文景观蕴含着深厚的皇家文化内涵。
这里曾是清朝康、乾年间的皇家避暑、狩猎胜地,木兰围场七十二围中有六围在此处,据史料记载,木兰围场历经清代140年,康、乾、嘉三帝到围场92次,每次外围狩猎均在本区内留下耐人寻味的名胜典故,每一处名胜都具有一番风景,每一个典故都有一曲美丽的传说。置身此地,令人不由得回想起清朝八旗子弟设围采猎的隆隆战鼓,烈马嘶鸣以及弓剑琴音,回想起当年“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崖”的壮观场面。
游坝上,走御道,木兰之行,在繁忙劳作之余,在酷暑难耐之际,远离闹市,回归自然,重温当年帝王生活,领略坝上风情!
二、塞罕坝国家森公园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被称之为“中国绿色明珠”和“华北绿宝石”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河北承德围场坝上地区,北与内蒙古乌兰布通草原接壤,塞罕坝是蒙汉混合语古语被译为“塞罕巴罕色钦”,意思是美丽的高岭!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42.6万亩,其中森林景观110万亩,草原景观20万亩,森林覆盖率78%,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塞罕坝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盛夏温度平均在25,最高不过30℃,塞罕坝内有很多景点,如七星湖、泰丰湖、神龙潭、金莲映日等风景秀丽的景点。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康熙大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季狩猎的古代礼仪,同时锤练满族八旗的战斗力,实行怀柔政策绥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等巩固国家政权的多种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部 “敬献牧场,肇开灵圃,岁行秋狝”的名义,设置了“木兰围场”,将“木兰秋狝”定为祖制。史学家称之为“肄武绥藩”。据历史记载,木兰围场作为塞外的皇家猎苑,自康熙二十年至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共举行木兰秋狝105次,在塞罕坝留下了亮兵台、联营、塞北佛石庙、乾隆殪虎洞、翠花宫、扣垦坟等历史遗迹和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塞罕坝森林公园是观林海、踏草原、避酷暑、回自然难得的胜地!
三、红松洼自然保护区
红松洼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最东北部,处于大兴安岭南部塞罕坝东段和冀北山地北端的汇合结合处,地处山地森林草原地带向内蒙古高原典型地带过渡位置,占据着森林草甸亚地带的独特地理位置,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的生物多样性。红松洼的草原与森林交错相连,总面积110万亩,草原面积20万亩,这里没有那种突兀高耸的山峰,也较少连绵起伏的丘陵,原野平坦开阔,大面积天然草原与遥远的浩瀚林海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天连草,草连天,视野无遮无挡,站在碧绿的草原上,能真切的感受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神奇,天空格外的蓝,云格外的白,白云在蓝天上飘来飘去,蓝莹莹的天空飘着雪白的云,象草原上游动的羊群,那天空,看上去,它好象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一样,那云朵伸手也可摘下来;可它又好象离你很远,你在草原上走啊走,怎么也不能走近它。夏天的红松窪草原是最宜人的,气候凉爽,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5°C。空气也很清新,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草香和泥土的味道!
远远望去,碧绿的花毯上一颗颗黑色的珍珠漂亮地散落在那里,一小会儿,“草原长牦牛”清晰地呈现在面前了,健壮的骨骼、优美的体态,深褐色的长毛在风中抖动着,牦牛啃食着肥嫩的牧草,偶尔扫视一下草海又伏下身去,天堂一样的草原让牦牛快乐地生活,好想走近它,牦牛忽闪着俊美的大眼睛看着我,就又踱着悠闲的步转过身去,“红松洼风电”是近年出现在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无数雪白的风机整齐地林立在草原上,将一帧别致的景点染在这里,它骄傲地张开三个大翅膀凌空旋转,与白云弄趣,与草原的风追逐嬉戏。
这里就是美丽的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凡到过红松洼自然保护区的人,无论是初次还是重游,都会流连忘返!
四、北京军区红山军马场(乌兰布统)
红山军马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西南端的乌兰布统古战场核心区(乌兰布统为蒙语,汉语的意思为红色的坛形山,实指大、小红山,红山军马场由此而得名)。南与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接壤,北与浑善达克沙漠为邻,北京军区红山军马场建于1964年8月,主要担负边防部队军马供应保障任务。四十多年来,红山军马场向部队输送了15000余匹军马。红山军马场总面积41.3 万亩,有优质草原19.1万亩,森林8.6万亩,沼泽地3.2万亩,水域0.3万亩。有吐力根河、红松、烟子窑、沙树柏、老鸹店五条河流,是滦河的主要发源地。军马场属典型的丘陵式草原,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43℃,属大陆季风气候。境内土质肥沃,雨雪适中,水草丰盛,全场共有植物680种。主要树种有白桦、山杨、柞树、山丁子树、山葡萄树等,有“生物基因库”、“活化石”之称的沙地红皮云杉3000余株。
历史上,这一带是清朝木兰围场72围之一的图尔根伊扎尔围场所在地,也是蒙古族的重要游牧区。清朝历代皇帝每年秋季都在这里举行“木兰大典”。康熙在此平定葛尔丹叛乱,著名的乌兰布统之战就发生在这里,留下了“将军泡子”、“清康熙舅舅佟国刚墓”、“熙水泉”、“十二座连营”等历史遗迹。另有横立山、喇嘛山、搅泉祈雨等传说。
红山军马场风景优美,景观独特,素有欧洲风光之美誉。夏季,蓝天白云、绿草茵茵,气候凉爽,是观光旅游的好季节。秋季,植被五颜六色,多姿多彩,是摄影家猎取的目的地。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是滑雪爱好者的理想场所。近年来,许多影视剧组也把这里作为外景拍摄地,《还珠格格》、《三国演义》、《康熙王朝》、《汉武大帝》等60余部电视剧外景在这里摄制完成。
红山军马场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风光吸引着国内外大量游人到此观光游览,她已成为一颗璀璨的草原明珠!
第三篇:木兰围场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木兰围场,我是你们的导游**。
位于河北省最北的围场县境内,与内蒙古交界,从承德北行约120公里。围场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在这里建立了方圆一万平方公里,含72围的狩猎场。到嘉庆25年(公元1820)前后140年共举行“木兰秋”105次。1690年,康熙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平定噶尔丹叛乱的乌兰布通战役。木兰围场秀丽的景色也引起了影视艺术家的瞩目,先后有《响铃公主》《四渡赤水》《江湖奇侠传》(郑少秋主演)《荆轲刺秦王》(张丰毅、巩俐主演)《还珠格格》等二百余集影视剧在此完成。
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木兰是满语哨鹿之意。何为哨鹿?打猎时八旗兵头带戴雄鹿角,在树林里口学公鹿啼叫,引诱母鹿,是一种诱杀的打猎方法。围场是哨鹿之所,即皇帝打猎场所。木兰围场在清代是原始森林和辽阔的蒙古草原。到了清朝晚期,宫廷下令,对木兰围场原始森林进行砍伐。到了清朝晚期,原始森林被砍伐一尽。全国解放后,1962年,国家决定在此建大型机械化林场。经过林场工人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现在木兰围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林场,浩瀚森林已经恢复当年的活力。辽阔的蒙古草原,焕发出青春与活力。满山遍野的山花,笑迎天下游人。国家领导人对此的评语是:“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木兰围场是动物的天堂,影视剧的最佳外景地。
当时的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围。每次狩猎开始,先由管围大臣率领骑兵,按预先选定的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并逐渐缩小。头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隐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闻声寻偶而来,雄鹿为夺偶而至,其他野兽则为食鹿而聚拢。等包围圈缩得不能再小了,野兽密集起来时,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然后其他王公贵族骑射,最后是大规模的围射,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有一幅《乾隆木兰秋 图》,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围猎的壮观情景。每次围猎,一般要进行二十几天。围猎结束以后,以张三营行宫(现隆化县境内)举行盛大的庆功告别宴会,饮酒歌舞,摔跤比武。并宴请蒙古等王公,按军功大小,予以奖赏。
现在,围场还保留着东庙宫、乾隆打虎洞和石刻、古长城说碑等十几处清代皇帝行围狩猎和北巡围场的文物古迹,以及点将台、将军泡子、十二座连营等古战场遗址。围场不仅是著名的狩猎名苑,更是一个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优美的自然风光被田纪云副委员长赞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塞罕坝景区一百多万亩森林,一百多万亩草原,为游人提供了回归自然、旅游观光的美好去处。
春夏时节,万顷松涛,清风习习;茫茫草原,繁花似锦,游人徜徉其间,心旷神怡,不知有暑。八月金秋,红叶满山,霜林叠翠,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和艺术家前来观光、摄影、写生。一到冬季,林海雪原,莽莽苍苍、气象万千;雪淞玉树,无限情趣。丰富的冰雪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滑雪、狩猎的理想场所。
1991年国家建设部通过专家论证把木兰围场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随着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增强,来这里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到1998年年接待游客已达45万人次。同时,木兰围场秀丽的景色也引起了影视艺术家的瞩目,先后有《响铃公主》《四渡赤水》《江湖奇侠传》(郑少秋主演)《荆轲刺秦王》(张丰毅、巩俐主演)《还珠格格》等二百余集影视剧在此完成。
一道绿色长城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坐落于华北地区著名河流——滦河的上游地区,集中分布在河北省围场县的西部,总面积5万余公顷,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过渡带,远望犹如横亘在冀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之间的一系列大坝,因此,又有“坝上”之称。由“坝”根向南,则是连接坝上高原和冀北山地的丘陵山地地带,由厚厚的沙土覆盖的古老花岗片麻岩构成的山岭呈浑圆状。这里也是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由于森林植被十分丰富,沙土层已被牢牢锁住,使之不能形成流沙。保护区的南部是冀北山地的北端,此区域多为崇山峻岭,山高坡陡,地势险峻,沟壑深幽,林木葱郁,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
由于保护区内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高,形成了区域小气候特征,降水相对充沛。保护区内空气质量较高,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勾勒出保护区如诗如画的壮美画卷。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保护区必然要担负起护卫京津生态安全的生态特区这一重任。保护区北接浑善达克沙地,南临清代第二政治中心避暑山庄承德,距北京384公里,距天津504公里,生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高空俯视,辽阔的浑善达克沙地上座座沙丘就像是黄色的浪潮,汹涌澎湃,向南吞噬。星星点点的沙地榆无助地在沙海中挣扎,几片新绿犹如飘落在沙海中的孤叶。沙海的南端则是连接北京正北方向风口的三大风沙通道:小滦河流域风道、伊马图河流域风道、伊逊河流域风道。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而京津地区的平均海拔不足50米,浑善达克沙地的风沙在来自西伯利亚冷高压气流的作用下,就像被一台功率巨大的鼓风机吹动,沿着3条风沙通道,居高临下,凶猛地压向京津地区。卡在三大风沙通道入口处的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犹如一道绿色长城,阻挡着浑善达克沙地的风沙对北京的侵害,遏制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的步伐。站在保护区的制高点向北望去,远处浑善达克沙地的沙丘就像海啸掀起的巨浪,气势汹汹,滚滚而来,到了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忠诚的森林卫士脚下,不得不败下阵去,平息下来。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草原、湿地,不仅阻挡了风沙,固住了本地的流沙,起到了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具备着拦洪蓄水、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成为滦河的主要水源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成为天然的生物资源、基因资源和植物种质资源库。保护区完好的植被自然状态及完美的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未来的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保护区茂密的森林,原始状态的生态环境,是各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据调查,保护区有陆生野生动物317种,昆虫97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分别是黑鹳、金雕、白头鹤、大鸨、金钱豹。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0种。
规模宏大的皇家猎苑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围场是柳条边或界桩圈定的哨鹿之所。历史追溯到三百多年前,那时的木兰围场,山清水秀,林密草丰,四季鸟语,三季花香。“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山高林密藏鸟兽,风吹草低现牛羊”是当时木兰围场的真实写照。正是这奇特的人间胜景,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一代清帝康熙,在这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猎苑。这里原为蒙古喀喇沁杜楞君王扎锡和翁牛特镇国公吴塔特的领地,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随圣祖玄烨巡幸塞外时以敬献牧场的名义,献给康熙皇帝,遂设置木兰围场,这座清代的皇家猎苑就此而建立。自康熙二十年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前后一百多年的新建和扩建,木兰围场逐步界定为72个围。
木兰围场自建立之初就遵循了维护自然生态、保持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严格的保护制度。木兰围场建立后,自康熙至嘉庆的历代皇帝,包括从未到过木兰围场的雍正帝都曾严令“民人不得滥入”,“禁樵牧”、“禁伐殖”,并派八旗兵严加看守;二是有计划地进行围猎。每次秋狝只择其中的十余围进行狩猎,其余众多围则是休养生息,令野生动植物得以繁衍恢复;三是不过猎,不滥猎。在每次木兰秋狝时都严令随行军骑“遇母鹿幼兽一律放生”,设围时留有一缺口,令年轻力壮之兽得以逃生。每次围末,“执事为未获兽物请命,允其留生繁衍,收兵罢围”。这些都体现出古人朴素自然的生态保护意识,使这里的森林和自然生态、野生动植物种群因此而得到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应该是中国最早、最具有实际内涵的自然保护区域,这在世界自然保护史上也是非常难得和具有开创意义的。
清康熙帝选择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猎苑,是有其深远政治目的和战略意义的。木兰围场北控蒙古,南拱京津,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地。清代自设立木兰围场之后,每年都要在这里以行围狩猎的方式演练军旅,推行“肄武绥藩”的国策,从而达到控制蒙古、震慑沙俄、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北部边防的目的。这时的木兰围场实际上已成为清政府的主要政治、军事活动场所,是北京——避暑山庄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游客朋友们,木兰围场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第四篇:木兰围场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木兰围场,我是你们的导游**。
当时的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围。每次狩猎开始,先由管围大臣率领骑兵,按预先选定的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并逐渐缩小。头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隐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闻声寻偶而来,雄鹿为夺偶而至,其他野兽则为食鹿而聚拢。等包围圈缩得不能再小了,野兽密集起来时,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然后其他王公贵族骑射,最后是大规模的围射,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有一幅《乾隆木兰秋 图》,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围猎的壮观情景。每次围猎,一般要进行二十几天。围猎结束以后,以张三营行宫(现隆化县境内)举行盛大的庆功告别宴会,饮酒歌舞,摔跤比武。并宴请蒙古等王公,按军功大小,予以奖赏。现在,围场还保留着东庙宫、乾隆打虎洞和石刻、古长城说碑等十几处清代皇帝行围狩猎和北巡围场的文物古迹,以及点将台、将军泡子、十二座连营等古战场遗址。围场不仅是著名的狩猎名苑,更是一个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优美的自然风光被田纪云副委员长赞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塞罕坝景区一百多万亩森林,一百多万亩草原,为游人提供了回归自然、旅游观光的美好去处。
春夏时节,万顷松涛,清风习习;茫茫草原,繁花似锦,游人徜徉其间,心旷神怡,不知有暑。八月金秋,红叶满山,霜林叠翠,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和艺术家前来观光、摄影、写生。一到冬季,林海雪原,莽莽苍苍、气象万千;雪淞玉树,无限情趣。丰富的冰雪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滑雪、狩猎的理想场所。
1991年国家建设部通过专家论证把木兰围场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随着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增强,来这里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到1998年年接待游客已达45万人次。同时,木兰围场秀丽的景色也引起了影视艺术家的瞩目,先后有《响铃公主》《四渡赤水》《江湖奇侠传》(郑少秋主演)《荆轲刺秦王》(张丰毅、巩俐主演)《还珠格格》等二百余集影视剧在此完成。
一道绿色长城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坐落于华北地区著名河流——滦河的上游地区,集中分布在河北省围场县的西部,总面积5万余公顷,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过渡带,远望犹如横亘在冀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之间的一系列大坝,因此,又有“坝上”之称。由“坝”根向南,则是连接坝上高原和冀北山地的丘陵山地地带,由厚厚的沙土覆盖的古老花岗片麻岩构成的山岭呈浑圆状。这里也是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由于森林植被十分丰富,沙土层已被牢牢锁住,使之不能形成流沙。保护区的南部是冀北山地的北端,此区域多为崇山峻岭,山高坡陡,地势险峻,沟壑深幽,林木葱郁,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
由于保护区内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高,形成了区域小气候特征,降水相对充沛。保护区内空气质量较高,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勾勒出保护区如诗如画的壮美画卷。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保护区必然要担负起护卫京津生态安全的生态特区这一重任。保护区北接浑善达克沙地,南临清代第二政治中心避暑山庄承德,距北京384公里,距天津504公里,生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高空俯视,辽阔的浑善达克沙地上座座沙丘就像是黄色的浪潮,汹涌澎湃,向南吞噬。星星点点的沙地榆无助地在沙海中挣扎,几片新绿犹如飘落在沙海中的孤叶。沙海的南端则是连接北京正北方向风口的三大风沙通道:小滦河流域风道、伊马图河流域风道、伊逊河流域风道。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而京津地区的平均海拔不足50米,浑善达克沙地的风沙在来自西伯利亚冷高压气流的作用下,就像被一台功率巨大的鼓风机吹动,沿着3条风沙通道,居高临下,凶猛地压向京津地区。卡在三大风沙通道入口处的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犹如一道绿色长城,阻挡着浑善达克沙地的风沙对北京的侵害,遏制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的步伐。站在保护区的制高点向北望去,远处浑善达克沙地的沙丘就像海啸掀起的巨浪,气势汹汹,滚滚而来,到了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忠诚的森林卫士脚下,不得不败下阵去,平息下来。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草原、湿地,不仅阻挡了风沙,固住了本地的流沙,起到了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具备着拦洪蓄水、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成为滦河的主要水源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成为天然的生物资源、基因资源和植物种质资源库。保护区完好的植被自然状态及完美的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未来的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五篇:木兰围场皇家休闲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木兰围场皇家休闲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所需各项经费详细报告1、2009年2月中国旅游报公告费:小计 8700元 2、2009年6月组织芬兰贝利、神州土洋、达沃斯巅峰三家旅游规划机构对木兰围场作策划考察。参加考察人员18人,陪同考擦人员11(含三名外国专家)人,租用中巴车一辆、越野车6辆,时间7天。食宿费29*7*180=36540元,租车费中巴车1200*7=8400元,越野车6*7*600=25200元。小计70140元 3、2009年7月24日,在原市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木兰围场规划策划评审会,参会市领导有宋立民、贾玉英、于列等7位,吴会等评委9位,三家规划机构的汇报人员14位其他例会人员13位。会务费8200元,专家评审费5000元。小计13200元 4、2009年12月8日至12日,确定正式规划机构(芬兰贝利)后组织第一次规划考察。参加考察人员7(含两名外国专家)名,食宿费5*7*180=6300元,中巴车租车费5*800=4000元,越野车两辆租车费2*5*600=6000元。
小计16300元5、2010年5月24日至27日的补充考察,考察人员4(含两名外国专家)人,租轿车4*500=2000元,食宿费
4*4*180=2880元。小计4880元 6、2010年10月12日至17日重点考察滑雪小镇建设,考察
人员5(含两名外国专家)人,租轿车6*500=3000元,食宿费5*6*180=5400元。小计8400元
7、三个小镇(草原风情、山地休闲、滑雪度假)1比2000
地形图的勘测费分别5万。小计150000元 8、2010年11月18日《规划》在行政中心东楼318会议室
中期评审,参加评审的市领导有贾玉英等三位、专家7位。会务费1200元,专家评审费2100元。小计3300元 9、2011年1月21日至22日在行政中心南二楼会议室召开
《规划》终期评审会,参加评审的市领导有韩福才、贾玉英等五位,邀请国家级评审专家7位,各有关单位人员19位。会务费5200元,专家食宿费11400元,专家评审费21000元。小计37600元
共计:312520元。叁拾壹万贰仟伍佰贰拾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