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框架
附件
2017年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框架
一、建设网络科普大超市
(一)科技前沿大师谈
秉承“走近科学大师,感触科技前沿”宗旨,建设完善“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频道,邀请国内外权威科技专家为公众解读全球科技前沿热点话题,以在线讲座、科普视频、科普图文等多种形式,打造科学权威的前沿科技传播平台,促进公众对前沿科学技术的关心和理解。
(二)科学原理一点通
秉承“握住科学钥匙,打开科学之门”宗旨,建设完善“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频道,邀请国内外权威科技和教育专家为青少年诠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本科学原理,打造有知有趣有用的基础科学传播平台,促进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基础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理解。
(三)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关注民生热点话题,贴近生活科技信息,建设完善“科普中国-科技点亮智慧生活”频道,集成及原创的科技前沿内容,通过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类服务平台。
(四)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秉承“科学解惑、理性求证”的宗旨,建设完善“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频道,针对公众关注事件、政府重视问题、科学重大进展等热点,及时、准确、便捷为公众解疑释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科普正能量。
(五)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秉承“学技能长才干、就业创业圆梦”的宗旨,建设完善“科普中国乡村e站”频道和微信公众号,关注农民群体,贴近生产、贴近社会,通过原创和征集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完善农技协服务专区功能,打造农民群体身边的创业生产服务类平台。
(六)军事科技前沿
秉承“理解军事科技、共筑现代国防”宗旨,建设完善“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频道,邀请权威科技专家解读全球军事科技前沿,以在线讲座、科普视频、科普图文等多种形式,打造科学权威的前沿科技传播平台,促进公众对国防前沿科学技术的关心和理解。
(七)科技名家风采录
以“弘扬科学精神、塑造科学文化”为宗旨,建设完善“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频道,开设“科学之子”栏目,围绕科技名家和科技大师,开展在线访谈、制作视频、组织科技名家与公众互动等,挖掘我国老中青科学家的科学方法、思想和精神,打造讲述科学故事、传播科学精神的移动端传播平台,打造科学权威、生动有趣的科技名家宣传平台。
(八)科技创新里程碑
秉承“踏寻科学足迹、放飞创新梦想”宗旨,建设完善“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频道,围绕我国及世界科学重大发现、技术重大发明、科技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展现人类科技发展的脉络和科技创新的足迹。
二、搭建网络科普互动空间
(一)科幻空间
开通“科普中国-科幻空间”频道,开设科幻新闻报道、科幻佳作赏析推介、科幻达人秀、科幻活动集锦等子栏目,为科幻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交流分享平台,举办科幻大会、科幻高峰论坛、科幻嘉年华、科幻电影展映等科幻季系列活动。
(二)玩转科学
秉承“快乐游戏,享受科学”宗旨,通过广泛征集推广优秀科普游戏、现有游戏植入科普内容、新开发科普游戏等方式,建设完善“科普中国-玩转科学”频道。
(三)科普中国传播之道
以“交流、分享、行动、担当”为宗旨,建设完善“科普中国-科普中国传播之道”频道,围绕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科学传播专家、科普志愿者和科技传播专业师生等的学习需求,组织征集创作课件、视频等,搭建学习、测试、交流、分享平台。
(四)科学大观园
秉承“畅游科普乐园,感触科学魅力”宗旨,加强科普教育基地信息化建设,提升科普教育基地服务水平,通过电子地图、移动端应用,全面介绍科普教育基地情况,呈现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精品内容,提供基地相关服务,吸引公众实地参观。
(五)科普影视厅
秉承“欣赏精彩科普影视、创作有知有趣视频”宗旨,建设完善“科普中国-科普影视厅”频道,汇集科普、科幻影视精品资源,鼓励公众上传优秀科普影视作品。
三、开展科普精准推送服务
(一)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
秉承“聚焦热点,科学诠释”宗旨,入驻主流新闻客户端,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诠释背后科学含义,推送科普头条讯息,并通过移动端媒体进行全方位推广传播,加强公众对科学的正确理解,提升科普中国品牌影响力。
(二)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秉承“炫彩科技、尽在掌握”的宗旨,关注社会重大新闻事件、公众热点话题和科技创新前沿,发动科普融合创作团队、科普工作室、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科普V星等策划和创作主题清晰、科学权威的系列移动端科普作品,通过即时通讯客户端、微博、主流新闻客户端等移动端媒体进行广泛传播,打造新闻导入、科学解读的科普中国系列移动端科普作品。
(三)科学答人
秉承“立足科学规划纲要,吸引网络科学答人”的宗旨,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及公民科学素质读本大纲,建立基于移动端和PC端的“科学达人”平台,充分调动公众学习热情,让公众通过科学素质模拟测试的方式不断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切实提升自身科学素质。
(四)科学百科
秉承“让科学没有门槛”宗旨,采取人人可参与、专业认证、通俗易懂、便捷分享、持续迭代的词条编撰方式,力图通过三至五年,携手10万以上科学家和专家、100万以上编撰志愿者,共同打造权威准确、接地气、实时更新、海量词条、云端存储的覆盖所有自然科学及其工程技术应用等的网络科学百科全书。科学百科建设以词条为呈现方式,覆盖所有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交叉学科门类。
(五)科普文创
秉承“支持科普科幻元创作、培育科学文化新人才”宗旨,面向社会征集科普科幻创作选题,组织评审遴选优秀选题和具有潜力的青少年科普写作者,指导并资助青少年写作者创作科普作品,在科普中国网开设专栏,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传播。
(六)乐享健康
秉承“倡导科学、共享健康”的宗旨,围绕公众关心的疫病预防、合理用药、社区服务、营养饮食等主题,集成整合相关科普内容,开展专题讲座和科普创作,编写制作科普视频、科普图文等,建设完善“科普中国—健康伴我行”频道和科普中国社区e站微信公众号。
(七)智慧女性
围绕子女教育、家庭关系、女性健康、医疗卫生、精准扶贫、法律知识等相关内容,建设运营智慧女性微信公众号,推送科普惠农、优秀妇女带头人、“智爱妈妈”代表的先进事迹,提升女性科学素质。
(八)科创探梦
围绕STEM活动、创客活动、机器人活动、英才计划等科技教育活动开发慕课、微课、图文、游戏化学习等多种形式的课程,通过开发移动端APP和微信公众号,实现PC端、手机端、平板端的内容整合,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及家长提供学习服务。
(九)科普中国V视
秉承“科普递到家、智惠你我他”宗旨,以科普中国云平台为依托,建立科普视频资源库和科普精准推送控制系统,汇集、管理、推送优秀科普视频精品资源,面向学校、农村、社区科普e站及其他公共场合精准推送科普视频,推动打造科普网络电视台,差异化和精准化地满足不同群体的科普视频需求。
四、科普信息化建设运行保障
(一)科普中国云服务管理
科普中国服务云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共享式服务平台,是具有零边际成本优势,具备信息汇聚、数据分析挖掘、应用服务、即时获取、精准推送、决策支持等功能的现代科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普中国云平台,实现科普信息资源的生产汇聚、快速传播和有效获取,开展科普中国数据融合共享管理与服务,运营完善科普中国网、科普中国APP、微信、微博,为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实施、科普中国落地应用等提供日常管理和服务。通过举办“典赞·2017中国科学传播”活动、聘请科普中国形象大使、开展科普中国品牌形象推广、开展科普中国产品认证与推广等,全方位提升科普中国品牌影响力。
(二)科普信息化建设调研培训
通过开展中国网民科普搜索需求分析、移动端科普需求分析、科普中国实时探针、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培训等,为科普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人员保障。
第二篇: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管理办法暂行
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中国科协决定组织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为规范管理本项目实施,保证本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财预〔2007〕3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等有关制度规定,和《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科协发普字〔2014〕90号),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项目旨在以“科普中国”品牌为统领,建立网络科普大超市、搭建网络科普互动空间、开展科普精准推送服务、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等,突出科普内容建设,充分依托现有企业和社会机构,借助现有传播渠道和信息服务平台,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融合配置社会资源,建立完善科普信息服务机制,细分科普对象,提供精准的科普服务产品,泛在满足公众多样性、个性化获取科普信息的要求。
第三条
本项目主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 1 —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政社合作、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科普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
第四条
本项目实施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本项目以“科普中国”品牌为统领,统一品牌、统一冠标、统一栏目署名、统一栏目名称,组织发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打造多样化、细分化、开放共享的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完善的“科普中国”公共传播体系。按照边建设边完善的思路,边创作、边传播,边拓展、边完善,建立快速迭代的工作机制,2015年搭建框架、初见成效;2016年完善提升、效果凸显;2017年体系完善、持续运行。
(二)政社合作,创新机制。积极探索适合科普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社合作PPP模式,先期以政府投入为主,项目承担机构通过提供硬件、软件、人员、知识产权等方式投入,借助社会力量开展项目建设,明确建设、运营、管理职责。探索商业价值和盈利模式。逐步探索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可持续的科普运营模式,实现科普公共服务的良性循环和自我发展。
(三)集成资源,开放共享。充分发掘现有科普内容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集成和改编,促进科普内容资源再利用和再传播。通过科普中国创作与传播创建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统筹整合共享社会优秀科普资源。通过品牌授权将优秀科普资源纳入科普中国传播体系,推动科普传播内容的开放共享和互联互通。
(四)规范管理,精准评估。建立政府采购的专家评审立项决策制度,实施对项目执行全过程的管理,确保项目立项、实施和验收等管理程序与办法规范、科学。采用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价相结合的实施效果评价,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开展追踪问效,切实提高项目实施的绩效和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章 项目建设内容
第五条
本项目遵循“科学权威、互联互通,内容为王、渠道为重,融合创新、迭代发展”的方针,重点建设以下内容:
(一)建立网络科普大超市。以内容拓展,个性化服务为核心,按照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要求,充分动员科普专业机构、科技社团、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企业、个人等生产和上传科普信息资源,建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便实用的网络科普大超市。主要包括:科技前沿大师谈、科学原理一点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实用技术助你成才、军事科技前沿、科技名家风采录、科技创新里程碑等栏目(频道)。
(二)搭建网络科普互动空间。采取开放空间、公众参与、用户生产内容等方式,搭建公众与公众、公众与网站、网站与网站、线上线下等交流互动平台和开源社会,满足公众偏好细分和对科普信息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主要包括:科普创客空间、漫游科技馆、玩转科学、科技活动我参加、科普传播之道、科学大观园、科普影视厅、科普微博微信微视、科学大家谈、科学之
— 3 — 谜、科普期刊博览、科普报告厅、热网链接等栏目。
(三)开展科普精准推送服务。借助成熟、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面向不同区域和科普受众群体,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资源送达目标人群,满足科普信息个性化需求。主要包括:移动端科普推送、科学素质模拟测试系统、科普读物电子分发、电影院线推送、电视推送、广播推送、无线定向科普推送、互联网推送、移动新媒体推送、有线电视推送等。
(四)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保障机制。建立保障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高效、规范实施的运行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开展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战略顶层谋划和前瞻研究,建立科普信息科学性审核把关机制,开发运用科普大数据,建立网络科普传播舆情实时监测以及快速反应机制,运营和推广科普中国品牌,建设和运营科普中国服务云,完善科普信息化建设运行管理与绩效评价管理等。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六条
本项目在中国科协科普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下,在中国科协科普信息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由科普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负责实施。
第七条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核科普信息化建设规划和计划;
(二)负责审核项目预算和政府采购计划;
(三)负责审核、审议项目招标文件;
(四)负责审核项目中标结果、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合同和项目验收绩效评价结果;
(五)负责统筹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中其他重大问题。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对领导小组负责,主要职责包括:
(一)指导制定科普信息化建设规划和计划;
(二)指导制定项目预算和政府采购计划;
(三)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
(四)对项目资源建设、标准规范、技术路线等重大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
(五)指导对本项目的绩效评价。
第九条
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科普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承担项目实施的相关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一)组织制定科普信息化建设规划和计划;
(二)负责项目资金的预算管理与统筹安排;
(三)组织遴选采购代理机构;
(四)负责编制项目需求文件,协助编制招标文件;
(五)组织管理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采购人评审专家库;
(六)联系项目承担机构订立项目合同和实施方案;
(七)组织开展项目过程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资产管理、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等工作;
(八)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第十条
本项目采取择优选择、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项目承担机构。
第十一条
本项目按照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择采购代理机构。采购代理机构负责组织编制招标文件,组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竞争性谈判及相关事宜。
第十二条
项目承担机构编写子项目实施方案和合同文本,提交法务审查,按程序报领导小组审核和中国科协书记处会审定通过后,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与项目承担机构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项目承担机构按要求提交合同总额的10%作为履约保证金。
第十三条
项目承担机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主要职责是:
(一)严格履行项目合同,为项目的实施做好统筹协调和配套支撑条件的落实工作;
(二)按照项目合同及附件的服务内容和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保质保量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成果;
(三)严格执行项目相关管理规定,接受指导、检查,并配合验收和绩效评价工作等;
(四)按相关规定在项目建设范围内使用、维护、推广科普 — 6 — 中国品牌;
(五)合规使用和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资产和研究成果等。
第四章 项目管理
第十四条
签订合同双方要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与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解除合同。合同履行发生纠纷时,双方可通过协商和调解方式解决,协商和调解结果形成书面协议。协商、调解未果或者一方拒不履行协议的,应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五条
合同签订后,拨付首笔项目资金。
第十六条 分别于项目执行中期、最终验收等时间点,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承担机构开展项目检查,检查合格的按比例拨付项目经费。检查不合格的督促其整改并采取补救措施,严重不合格的终止合同。
第十七条
项目验收绩效评价结果经领导小组审核和中国科协书记处会审定后报财政部。验收绩效评价情况作为下一确定项目承担机构的重要依据。项目承担机构完成合同规定任务后,根据合同有关约定退还履约保证金。
第十八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擅自调整预算。在预算不变情况下,如确需调整预算,且预算调整超过10%或者1000万元以上的,需报中国科协书记处会议审批,并报财政部备案。项
— 7 — 目承担单位若需调整项目目标、规模和内容,需向项目办公室提出申请,重新签订合同或补充协议。
项目结余和结转资金的使用按照《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财预〔2010〕7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项目原创生产的科普资源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和专利权。
第二十条
中国科协拥有本项目原创生产的科普资源的著作权。
中国科协在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如有指定科普内容首发平台,其他平台推送时间不得早于首发时间。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承担机构经中国科协授权,在项目合同约定范围内拥有本项目原创科普资源的发表权、修改权。其余相关事宜根据具体情况在项目合同中作出约定。
第二十二条
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提供部分支持的科普资源,其知识产权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在合同中作出约定。
第二十三条
项目承担机构应保证所生产的科普资源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有涉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项目承担机构承担全部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于侵犯本项目相关产品和科普中国品牌知识产权的行为,中国科协将保留依法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
项目生产资源如有涉及应当申请专利的技术内容,在提出专利申请前不得发表、公布或向他人泄漏。如需利 — 8 — 用所生产资源申报各类奖励,须提前征得中国科协同意。项目成果转化及无形资产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项目承担机构进行科普传播的同时必须将原创生产的科普内容交予科普中国备份,同时与科普中国导航页和其它所有栏目建立链接,建立平台互通互联机制,实现科普资源开放共享。
第二十七条
建立科学性审核把关机制。项目承担机构应充分统筹和依托科技社团、科研和教育单位、科技工作者等开展科普创作和内容生产。建立常态化的专家审核和公众纠错结合的科学传播内容审核机制,加强对上传和传播科普内容的审核。
第五章 项目监督
第二十八条
建立项目组织实施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失职、渎职,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等行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和单位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
项目承担机构接受国家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条
项目承担机构如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办法或项目合同有关约定,将追究项目承担机构相关责任,视情况中国科协有权解除项目合同,追回已拨经费,取消项目承担机构三年内参与中国科协项目的资格。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国科协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科协办公厅
2015年7月1日印发
第三篇:公安信息化建设方案框架
目录
第1章 **信息化建设要求......................................................3
1.1 基础建设...............................................................3 1.1.1 建设目标..........................................................3 1.1.2 建设原则..........................................................3 1.1.3 建设需求..........................................................5 1.1.4 建设性能要求....................................................5
第2章 硬件平台建设方案......................................................6
2.1 数据中心网络设计....................................................7 2.1.1 网络逻辑架构....................................................7 2.2 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设计............................................7 2.2.1 服务器设计目标.................................................7 2.2.2 系统拓扑结构....................................................8 2.2.3 数据库服务器....................................................9 2.2.4 应用服务器.......................................................9 2.3 存储设计.............................................................10 2.3.1 存储资源区设计...............................................10 2.3.2 存储可靠性设计...............................................10 2.3.3 磁盘阵列、SAN交换机........................................10 2.4 虚拟化设计..........................................................11 2.4.1 服务器软件配置...............................................11 2.4.2 网络设计........................................................11 2.4.3 IP及服务.......................................................11 2.4.4 存储设计........................................................11 2.4.5 高可用性HA方案..............................................11 2.4.6 灾难恢复DR方案..............................................11
2.5 备份系统设计........................................................11 2.5.1 保证数据不丢失的实时备份.................................12 2.5.2 全方位保护的平台和应用....................................12 2.5.3 双重保障的 D2D2R 异地数据容灾..........................12 2.5.4 优化容灾性能的源端重复数据删除.........................12 2.5.5 更智能的数据周期管理.......................................12
第3章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清单.........................................1
2第1章 **信息化建设要求
1.1 基础建设
1.1.1 建设目标
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按照“集约高效、共享开放、安全可靠、按需服务”的原则,以“云网合一、云数联动”为构架,建成涉密与非涉密两个业务平台,实现各部门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有效协同,开展政务大数据开发利用,为信息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在有效降低重复建设投资、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提高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按需调配、即需即用、有效共享。
1.1.2 建设原则
(1)集中性原则
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要以管理系统集中、数据集中、处理集中为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备、统一开发与应用。
(2)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和开发,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选择技术先进、具有一定代表水平并且成熟的技术方法和产品来建设。
(3)可靠性和可用性原则
系统设计建设应采用高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充分考虑系统的应变能力、容错能力和纠错能力,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系统功能要求实用性强、可用性好,确保系统能长期、稳定、高效地使用。
(4)效益性和实用性原则
系统设计开发应全面考虑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性价比和投入产出比等诸多因素、考虑经济投入规模和实际使用价值,系统建设要力求达到经济收益好、社会效益高、资金投入少、实用价值高。
(5)前瞻性、可扩展性原则
系统规划、设计应具一定的前导和超前意识,确保系统在较长时期内先进和稳固,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升级能力,使系统能顺利地实现向更新一代设备、技术平台的平滑升级。
(6)安全、保密性原则
从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多角度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采用多种手段对安全性和保密性进行控制来确保业务经营信息的安全。
(7)急用先行、稳步实施原则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遵循急用先行的原则,优先建设急需的系统,同时要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全局,逐步完成信息化系统建设。
1.1.3 建设需求
客户的基础需求,要达到某某作用
1.1.4 建设性能要求
支持32位和64位操作系统,兼容现有市场上主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软件;
支持远程数据镜像或拷贝功能数据,快速、自动的数据备份与管理;
拥有灵活良好的扩展性,能满足今后系统扩充和升级需要;
第2章 硬件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能够充分结合客户实际情况,利用现有已建成成果以及需要实现客户需求的新增硬件基础
2.1 数据中心网络设计
网络建设充分利用政法现有的网络结构体系,新建网络与电子政务内外网对接,从而并满足上层业务应用需求,具体参见如下章节内容。
2.1.1 网络逻辑架构
根据需求进行规划,其逻辑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1-1 网络的逻辑架构(根据实际情况绘制)
现有业务网络 所需业务网络 是否涉密网络
2.2 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设计
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根据主流应用软件架构的需要,根据应用功能及所承载的系统软件的不同,可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虚拟化服务器、GIS服务器、应用中间件服务器等
2.2.1 服务器设计目标
先进性、实用性:设备选型时考虑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选择目前国内的主流机型。
事务处理能力:应用以联机事务处理为主,在服务器选型时主要考虑其事务处理能力,不片面追求其CPU的速度和内存的空间。
I/O处理能力:本项目数据量大、数据有效期长,这就决定了未来信息系统运行中主要的瓶颈在于系统的I/O处理能力,选择I/O处理能力强的服务器和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是选型中的要点。
安全可靠性:系统需要7*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在选型时不仅要求选择单机可靠性高(如采用多路CPU、内存CHIPKILL技术、冗余电源等),而且要选择能够提供好的集群解决方案的品牌。
可扩充、升级能力:在系统选型时,要考虑到系统今后的发展情况,在设备选型时留有一定的余地,同时也要求所选用的设备除了本身具有较好的可扩充能力外,同时具有较完整的产品系列。原厂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衡量设备可扩充、升级能力的重要标准。
厂家的售后服务:厂家的售后服务质量如何,是选择产品时的一个重要因素。衡量厂家售后服务水平的标准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响应时间、备品备件的储备、故障诊断手段、故障排除时间和售后服务的体系
最高性价比:用户方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性能是永远不变的道理。
2.2.2 系统拓扑结构
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采用的服务器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GIS服务器、应用中间件服务器、社会管理系统服务器等。
服务器构成为: 数据库服务器*台 应用服务器*台
系统平台服务器拓扑图:
2.2.3 数据库服务器
讲述服务器作用
2.2.4 应用服务器
讲述服务器作用
2.3 存储设计
2.3.1 存储资源区设计
存储资源池有多样化的需求,主要包括各系统的生产存储资源,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各类数据库存储资源,本地资源池等。
存储资源池的需求
2.3.2 存储可靠性设计
讲述存储功能
2.3.3 磁盘阵列、SAN交换机
磁盘阵列可以组建磁盘阵列柜为集群服务器提供储存解决方案,数据中心所有服务器存贮均采用SAN方式。
磁盘阵列方案介绍
规划中,中心机房采用FC-SAN的方式连接方式,最大可以连接16 台服务器,并提供相应磁盘存储服务。本次连接磁盘阵列的服务器有数据库服务器、3台应用服务器(Cluster1)。
在FC-SAN 中存在着其灵活的连接方式,通过链路层交换提供
及时、多路的点对点的连接。通过专用、高性能的光纤通道交换机进行连接,同时可进行多对设备之间点对点的通信,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总带宽随设备的增多而相应增大,在增多的同时丝毫不影响这个系统的性能。在链路中使用光纤介质,不仅完全可以避免因传输过程中各种电磁干扰,而且可以有效达到远距离的I/O 通道连接。
在FC-SAN 中所使用的核心交换设备-光纤交换机均带具有高可靠性及高性能的ASIC 芯片设计,使整个处理过程完全基于硬件级别的高效处理。同样在连接至主机的HBA 设计中,绝大多数操作独立处理,完全不耗费主机处理资源。
2.4 虚拟化设计
2.4.1 服务器软件配置 2.4.2 网络设计 2.4.3 IP及服务 2.4.4 存储设计 2.4.5 高可用性HA方案 2.4.6 灾难恢复DR方案
2.5 备份系统设计、2.5.1 保证数据不丢失的实时备份 2.5.2 全方位保护的平台和应用 2.5.3 双重保障的 D2D2R 异地数据容灾 2.5.4 优化容灾性能的源端重复数据删除 2.5.5 更智能的数据周期管理
第3章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清单
第四篇:农业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编号:_____________
农业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甲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根据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关于开展全省农村信息通信服务水平提升专项活动的通知》(豫通局[2011]40号)精神,甲乙双方本着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共同推进农村信息化。共同致力于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以信息通信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结合上述情况,为了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资源优势,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展开合作。甲乙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就乙方为甲方提供信息化应用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服务。
5、资源共享: 双方同意将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双方信息化的开发及资源应用方面的合作。(1)、互相为对方的重要客户开放自己的贵宾服务。(2)、甲乙双方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为对方提供信息支持。
3G网络等技术资源。
7、甲方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各类信息化建设或遇甲方新建、搬迁、新增机构时,乙方须持续提供服务。
8、乙方向甲方提供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用于甲方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持。
9、乙方负责提供移动通信系统相关的行业网关业务平台及业务管理系统,保障信息传输通道稳定、畅通。
10、乙方负责处理由于乙方原因引起的用户投诉。
11、乙方提供资费和结算模式以国家规定的资费标准为参考依据,没有国家规定依据的,乙方提供合理的标准,双方共同商定。
第五篇:信息化规划方法论的框架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规划一直给予高度重视,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着名的规划方法,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栅格法(SG)等,张玉林等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基础设施与应用的动态一致性新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分析框架模型。这些方法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些方法大都聚焦于规划的技术分析和流程分析,而缺乏从企业管理视角的系统性思考,信息化规划不仅仅是业务流程的变化。更是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变革,所以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来推进信息化规划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正是这种系统性方法的缺失,造成许多企业规划“技术分析有余、管理理念不足”现象,最终造成规划结果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严重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本文从信息化规划的实践出发,运用系统管理思想,在考虑规划过程中不同层级人员的管理角色和不同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信息化规划方法论的框架,并通过对方法论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为其他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信息化规划方法论框架
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企业信息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员参与的工作,信息化规划也不能仅理解为业务流程再造过程,还是企业人员再教育的过程,甚至有国内大型企业的CIO认为。信息化规划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规划过程中的讨论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接受信息化带来的管理变革,因此明确企业不同层级的人员在这场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构建方法论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规划是涉及战略、管理、流程等诸多要素的系统再造的论证过程,缺乏系统思考必然导致信息化建设只重视解决眼前问题。而缺乏长远的规划,这种短期行为的规划最终会造成企业多种标准的子系统并存,而不同子系统之间无法形成数据传输和共享的“信息孤岛”局面。尽管可以在不同子系统之间不断开发许多“补丁”系统实现数据传输。但是这种不在统一数据平台的系统集合仍然不能达到企业及时、准确信息获取要求,正如Thomas所说,如果系统是片断式的,那么其业务也将是片断式的。因此,从战略、管理以及过程等要素去构建信息化规划方法论正是体现系统思考:系统实践的规划思想。
整个框架模型分三个不同视角进行论述,企业决策层依据企业战略,明确战略需求和信息化投资决策,它是信息化规划驱动要素:企业管理层通过对关键影响因素的把握,协助规划人员梳理业务需求,控制规划风险,它是信息化规划支持要素;规划操作层则是在需求分析基础上将规划工作落实到位的问题。强调的是流程与方法。框架模型从内容上体现规划的战略决策、规划的管理支持再到规划实际操作整个工作链,体现了系统规划思想。
方法论的战略一致性视角分析
信息化规划首要任务就是企业要清晰回答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投资来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要明确信息化能力如何转化到企业竞争能力。美国MIT的一项重要研究表明,IT是整合跨部门业务流程,获取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的公司规划(Business Planning,BP)与信息系统规划(Information Systems Planning,ISP)战略一致性就是公司利用IT从战略和实施两个层面整合企业各种内部资源,集成关键业务流程,形成核心战略能力。实现战略的一致性和BP-ISP的适配,首先要企业决策层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范围和核心能力,它是制定信息化战略以及实现战略一致性的前提。其次必须清晰界定企业的战略需求,这里需求分析与项目启动后需求分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它主要是结合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和企业的管理模式等情况,理清信息化建设项目与企业战略、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信息投资决策则是企业决策层在信息化规划中的第三项任务,企业决策层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企业能力,界定信息化建设的范围,并从战略角度评估投资风险,为后期投资方案的选择、系统的选型和项目的控制等提供决策的依据。
当然,战略一致性的适配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tlenderson提出了四种方式,而Papp R.等在原来以企业战略和IT战略为驱动力所形成的基础上,考虑组织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作为驱动力等情况。把适配方式扩充为12种。如何选择适合本企业适配方式,要根据企业不同的情境。比如从战略执行角度实施一致性适配路径是比较常见,它以企业战略作为驱动要素,企业战略决定业务组织,业务组织决定了IT基础架构与流程,企业高层管理者在这种模式中主要是企业战略的制定。但是这种模式会造成现有组织结构与信息系统架构对企业战略的约束而使企业战略难以实现,而以信息技术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显然不能用这种适配模式,它必须以IT战略作为驱动,企业战略必须服从IT战略,这种模式中企业决策者最主要的作用是提出业务愿景,因此选择何种方式必须结合企业特点分析,从多种适配方式中选择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