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召开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座谈会
梦城社区召开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座谈会
为推进辖区内志愿者服务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并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2014年12月2日上午,梦城社居委在二楼会议室召开了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座谈会,农村局党支部全体在职党员以及梦城社居委两委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座谈会上,梦城社区主要负责人首先汇报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农村局机关党支部在职党员签订了《党员志愿者服务承诺书》,党工委领导、农村局党委结对帮扶社区困难对象;随后,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介绍了新形势下志愿者服务工作开展的情况,结合本地实际规划了下一步志愿者服务开展的方向及主要目标,最后,高新区党工委领导对志愿者工作作了重要指示,鼓励大家发动居民,共同促进合肥市志愿服务工作。
此次座谈会气氛活跃,秩序井然,不仅激起了大家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浓厚兴趣和极大热情,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下一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党员同志的积极带领和居民的大力参与下,志愿服务工作会越做越好越来越红火。
(天乐中心 梦城社居委)
第二篇:明珠社区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 志愿服务做奉献”(定稿)
“在职党员进社区 志愿服务做奉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你我同参与、共建新家园”。作为社区众多党员中的一员。为了积极响应社区的号召,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和谐文明社区建设中去,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做好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主动亮名党员身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参与社区志原服务活动中,带头佩带党徽,主动亮明身份,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为其他党员做出榜样。同时,不断激发广大党员的责任感、光茉感和使榜样。同时,不断激发广大党员的责任感、光茉感和使命感,督促鼓励本部门、本单位党员干部立足服务岗位职责,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主动亮明党员身份,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二是真情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县直党员干部的特长和优势,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特点,按照“适时适度、适宜、有效”的原则,尽职尽责,真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法律咨询、治安防范等知识讲座,或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助医、助学、助残、助弱等专项服务,或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等再就业等服务,努力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让在职党员在各自认领的社区服务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居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在职党员乐于为民的真情实意,力争成为服务社区的表率,为社区的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活动中服从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的统一安排,积极为社区的建设献计献策,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为促进社区的各项事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篇: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总结
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拓展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渠道,西苑丰富活动内容,调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各项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有效开展,以确保“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将社区2015年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目的
以服务居民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社区建设和在职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得到发挥,工作以外安排在社区得到监督为目标,达到“共建社区、发展社区、繁荣社区”的目的。
二、工作制度
1、定期学习。西苑社区在职党员干部对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及如何开展这次活动要有明确的认识。组织在职党员认真学习传达和落实文件要求,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保证在职党员熟悉此项工作的目的、内容确保工作有效落实。通过每周二的例会、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督促全体在职党员提高认识,履行职责。
2、层层落实。这次活动,每一位在职党员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相关的具体安排。为在职党员建立社区在职党员联络卡,明确专人负责,加强监督。今后将进一步落实这些具体工作制度,使得小区居民能更好地监督,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
三、活动安排
1、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开展献爱心活动。在5月和6月份期间,组织在职党员对辖区孤寡老人和残疾贫困家庭进行了捐款。在职党员还要结成“一对一”帮扶制度,即每一位在职党员要和所属社区特困家庭、下岗职工、孤寡老人家庭、重病患者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形成扶贫、扶技、扶就业多管齐下的帮扶格局,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个特困家庭。同时采取认领服务岗位、结成帮扶对子、参与公益活动、提出合理建议等方式,适时、适宜、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避免形式主义,使在职党员的知识和技能在社区得到充分发挥,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进一步密切和谐党群的关系。
第四篇: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总结
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拓展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渠道,西苑丰富活动内容,调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各项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有效开展,以确保“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将社区2015年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目的
以服务居民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社区建设和在职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得到发挥,工作以外安排在社区得到监督为目标,达到“共建社区、发展社区、繁荣社区”的目的。
二、工作制度
1、定期学习。西苑社区在职党员干部对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及如何开展这次活动要有明确的认识。组织在职党员认真学习传达和落实文件要求,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保证在职党员熟悉此项工作的目的、内容确保工作有效落实。通过每周二的例会、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督促全体在职党员提高认识,履行职责。
2、层层落实。这次活动,每一位在职党员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相关的具体安排。为在职党员建立社区在职党员联络卡,明确专人负责,加强监督。今后将进一步落实这些具体工作制度,使得小区居民能更好地监督,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
三、活动安排
1、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开展献爱心活动。在5月和6月份期间,组织在职党员对辖区孤寡老人和残疾贫困家庭进行了捐款。在职党员还要结成“一对一”帮扶制度,即每一位在职党员要和所属社区特困家庭、下岗职工、孤寡老人家庭、重病患者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形成扶贫、扶技、扶就业多管齐下的帮扶格局,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个特困家庭。同时采取认领服务岗位、结成帮扶对子、参与公益活动、提出合理建议等方式,适时、适宜、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避免形式主义,使在职党员的知识和技能在社区得到充分发挥,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进一步密切和谐党群的关系。
第五篇: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存在问题和建议
基层反映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专业性亟待增强
今年6月以来,全市广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了强化党员责任担当、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社区建设的作用。但基层在工作中发现,存在资源整合不充分。服务内容欠精准、机制建设未健全等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一、存在问题
一是资源整合不充分,党员作用发挥受限。面对组织部门要求和众多新来报到的众多在职党员,社区党组织主动承担活动策划实施的全部保障工作,工作压力较大,容易忽略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专业技能,未进行统筹整合,打造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矛盾调解、扶贫帮困等方面专业过硬的志愿队伍和志愿服务阵地,使原本“稀缺”的资源出现“过剩”怪象,造成在职党员心理落差,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也使社区居民错失专业人士的优质服务。
二是服务内容欠精准,居民获得感不强。社区党组织将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活动等同于日常组织的居民活动,服务项目和内容局限于“指定动作”和“一套标准”面向全体居民,通常采取入户宣传、清理卫生、安全巡逻等简易的活动形式。据海珠区凤阳街道数据统计,该街超九成社区党组织首次志愿服务活动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上述3类活动中,虽达收获一定效果,但无法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以海珠区为例,西部城中村街道市政基础相对薄弱、人口倒挂明显,应根据社区特点,为来穗务工人员、来穗人员儿童等群体提供就业入学、技能培训、作业辅导等志愿服务。老城区社区旧楼林立,60岁以上“老广”占比高,关爱长者出行、助力旧楼加装电梯等则是其不应缺失的服务项目。
三是机制建设未健全,服务成效难以保障。目前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活动,缺乏建立起规范的项目发布、活动预约、服务时记录、服务质量考核流程。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的日常管理权限十分有限,只能依靠在职党员自主选择参与,在职党员参加志愿进入社区是否发挥作用、表现好坏等情况,既无法向党员所在党支部反馈,也无法在志愿者服务管理等系统反馈,没有有效的对接机制。
二、对策建议
一是整合社区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加强社区党组织干部的培训,组织学习志愿服务专业技能和到先进社区成功经验,提高社区党组织统筹资源、策划活动的综合能力。改变社区党组织“大包大揽”传统做法,摸查掌握驻社区单位、社工组织、文体单位、在职党员等各方主体拥有的专业技能优势和阵地、资金、项目资源,通过阵地共用、活动联办提供充裕资源支持,提倡以党员提议、投票表决、结果公示等方式增强党员参与兴趣,鼓励用轮流承办、项目外包等方面丰富活动形式减轻社区党组织压力,实现党员有兴趣,活动有生机,服务更专业。
二是摸清居民需求,提供“订单式”服务。建立党员志愿服务微信群和“面对面”服务站,搭建起在职党员和社区居民的“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及时发布更新党员可服务时间和居民个人需求,为居民提供“指尖”咨询、预约服务等便利,使党员通过在线答疑、自主“接单”、轮流值班等方式自主开展集体组织以外的志愿服务。摸清社区特点,关注社区主要人群、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单亲子女、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在职党员上门走访了解需求,通过自愿捐助、结对帮扶、发动热心企业捐增等方式,真正为社区困难群体排忧解难。
三是实施信息反馈,健全考核监管机制。在社区广泛公示党员身份和特长技能,促进在职党员在社区“亮身份、显作用”,通过“邻里”加强对党员服务质量、社区公德的监督。统一制定《在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卡》,由社区党组织如实填写党员服务次数、服务质量和居民评价,向在职党员所在党组织反馈、向志愿服务主管部门反馈,形成党员志愿服务档案。党员干部提拔使用前听社区党组织意见,考察结果接受社区党组织和居民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