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致育人”理念下深化高校全员育人制度的实践探索
“精致育人”理念下深化高校全员育人制度的实践探索
从2009年起,中央财经大学就把“精致化”作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目标,在全员育人体制机制和实践载体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加强制度设计的科学化和制度安排的系统化,注重全员育人文化的宣传普及和制度实施过程的监督评价,使全员育人的创新做法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和拓展,有效推进了学校全员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
突出调研,确保制度设计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全员育人制度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每一名师生的利益,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各系统之间、各单位之间、教师与管理干部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制度的能力限度。因此,学校将静态调研和动态分析相结合,深入开展教师思想状况调研、师德师风调研、“金钥匙”学生思想和生活状况调研、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校风学风调研、学生消费行为调研、学生网络行为调研和毕业生满意度调研等,充分了解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和利益诉求;学校坚持“开门立法”,制度设计部门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在统一认识的同时充分了解各系统、各部门以及广大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把握了各部门以及教师可支配的组织资源、个人资源以及学生的需求,有效提高了制度生成的针对性,切实避免了各参与主体的偏离和手段方法的偏离。
开展“预研究”,重视和发挥专家、智囊在制度制定中的作用。学校以“科学化?精致化: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于2010年12月召开了第二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坛,学校党委领导、专兼职德育工作干部和学生代表及外请德育工作专家充分研讨,为制度的制定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后研究”,为制度修订完善做好准备。学校坚持以科研带动制度创新,以实践指导制度创新,每年划拨10万元专项经费开展制度创新研究,并鼓励职能部门、基层学院经常性地开展形势分析和舆情调研,支持学院“走出去、请进来”,对全员育人制度执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开展制度的修订工作,有效减少了制度漏洞,维护了制度权威性。
合理安排,完善制度结构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学校深入研究全员育人各项制度的定位、相互关系和融合协调等问题,坚持把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上游制度与下游制度、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衔接一致,注重凝聚各部门、各教学单位的制度创新合力,切实提高了全员育人制度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有效规避了制度冲突,减少了制度真空,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全员育人制度体系结构。
在核心制度领域攻坚克难,带动配套制度的建设。学校经过广泛的调研论证,在出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意见》之后,又出台了《全员育人工作暂行办法(讨论稿)》,从宏观层面明确了全员育人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教学单位、职能管理部门、后勤教辅部门的育人任务和要求,从中观层面明晰了各单位领导班子的育人职责和要求。继出台《师德建设的指导意见》《本科生成长导师制实施办法》《2006―2010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规划》《本科生辅导员暂行办法》和《本科生班主任工作暂行办法》等配套制度办法后,2009年以来,又相继出台了《沙河校区住楼辅导员制实施办法(试行)》《校友辅导员制实施办法》《社会实践导师制度》《本科生住楼辅导员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实体性制度,从微观层面扩展、细化了各育人主体的职责和要求。
在实体性制度领域细化拓展,带动下游制度的建设。例如,在《本科生辅导员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了《辅导员政治理论学习与研讨制度》《专业知识学习与培训制度》《学生思想状况月报制度》《学生活动情况周报制度》《主题班会制度》《听课制度》《进宿舍制度》《工作日志记录制度》《学生处分反思报告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等;在上游制度框架下,各教学单位分别出台了《金融学院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政府管理学院成长导师暂行办法》《政府管理学院班级工作助理工作细则》《商学院党政领导联系班级制》《政府管理学院就业联系人制度》《法学院教学科研人员参与指导学生学术、实践活动激励办法》《应用数学学院综合辅导教师制度》《中共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教师接待学生office hour制度》等,体现了学校德育目标分层管理的特点和基层单位在制度创新方面的活力。
强化督导评价,保障制度运行的通畅性和有效性
学校把全员育人制度建设工作作为一项绩效管理目标,实施校领导联系学院制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联系班级制度、职能部门联系辅导员制度、辅导员和管理干部联系学生制度,坚持校领导深入基层调研,坚持职能部门与辅导员的深度沟通,运用系统方法跟踪评估全员育人各项制度研究、决策、实施、完善等各个环节,并结合学校多校区的特点,开辟“处长会客厅”和网上师生信息互动平台,随时收集并反馈学生对各项制度设计、实施、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学生满意度调查的本土化开发,力求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客观全面地了解制度运行的实际效果。
评估是制度运行过程监督的重要环节,评估的过程也是对各项工作标准、规范落实程度和工作效果的检查过程。全员育人制度要实现精致化、体现科学性,需要在评估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学校一方面坚持分类设计,在全员育人测评指标和各育人主体测评指标的时代性、可接受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完备性上加强研究,以检验评价教学单位、管理部门、后勤教辅单位及各育人主体在育人任务、职责及育人措施、效果方面的成效;另一方面坚持科学评估,相继出台了《全员育人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辅导员考核办法》《班主任考核办法》和《班级助理考核办法》,摸索出了实地调查评估法、模拟情景评估法、综合积分测评法等多种评估办法,采取组织检查和群众评议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对全员育人各项工作的实际进展和工作成效进行了科学评估并涌现出多个全员育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校《用心构筑育人环境,全员引导学生成长》项目荣获“2009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走的课堂――打造有方向、有内涵、有魅力的精品校园文化》荣获“2010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荣获人事部、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法学院辅导员吴垠荣获第三届“北京市高校十佳辅导员”荣誉称号。
扩大宣传,提高制度运行的内驱力和外显性
及时而有效地宣传是实施全员育人制度最有力的手段,学校借助传统与现代传媒技术和手段,构建立体的制度宣传网络。学校坚持学院例会制度、学生工作例会制度、辅导员例会制度、班长联席会制度、主题班会制度和师生座谈会制度,借助这些传播平台对广大师生开展制度文化的深入宣传和讲解,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实施全员育人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思想认识上达到统一,在制度规范上达到认同,在职责使命上达到共情。学校把育人工作的表现纳入教师职称评定、干部年度考核、学历培训、职务晋升及参评各项先进的必要条件,有效提升了制度运行的内驱力和融合力。
学校注重育人典型事迹和人物的宣传,使育人行动成为风尚。学校从考核奖惩抓起,使全员育人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不论是两年一次的全员育人工作“先进单位”和“特色项目”的评选表彰,还是每年的“十佳辅导员、十佳班主任”的评选表彰,都吸引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参与,考评环节已经成为各单位及各育人主体凝聚特色、展示风采的重要平台,表彰大会亦已成为全校领导、教师、党政干部和学生代表参加的盛会,成为学校深化全员育人理念、推行育人举措的重要途径。学校从树立典型入手,及时凝练、推广各单位在全员育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向师生宣扬教师育人的突出事迹和学校全员育人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学校新闻网、校报等校内媒体和《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成为刊载学校全员育人的创新做法和成果的重要平台,不仅使学校的全员育人工作得到了及时的宣传和推广,而且也凝聚了人心,振奋了精神,促进了合作。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处)
[责任编辑:常 晶]
第二篇:全员育人制度
开发区春蕾小学全员育人制度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加强学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抓出实效,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针对目前学校生源实际状况和教育难度增大等问题,制定本方案,目的是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确任务,加强管理,落实学校办学目标,宏扬高尚的师德风范,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本方案定人、定标,面向全体,侧重后进生,对教育对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系统。
一、全员育人岗位责任
(一)校长: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者,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制订全校德育长期、中期、近期目标;
主持领导小组例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负全面责任,聘任班主任。保证德育工作所需的经费,负责协调学校各部门全员育人工作的开展,发现问题,制定政策。(二)教学副校长: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的措施。
(三)体卫组长: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体卫艺学科教学和体卫艺活动中落实德育的措施。
(四)工会主席: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工会工作中落实德育的措施和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教育。
(五)法制副校长:由学校聘任派出所领导担任,负责全校师生的法制教育,协调警校共建等事宜。
(六)德育主任:学校德育处是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及日常管理,协调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指导好班主任工作,制订并落实德育计划。
主持德育研究工作。负责办好家长学校,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七)教务主任:围绕德育目标,具体落实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工作。
掌握各学科的教书育人情况对学生进行努力学习的教育及习惯的培养。确保思品课、心理教育等课程的开设,专任教师到位;合理安排好学生学习、活动、休息时间;组织教师业务培训和考评工作。(八)安全主任:学校的安全管理,门卫保安的管理,学生活动安全,制定各种安全预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教育等。
(九)体卫艺主任:在副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体卫艺学科教学和体卫艺活动中落实德育的措施。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举止文明,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品德高尚的特长人才。(十)总务处主任:学校总务处是学校后勤服务部门,全面负责学校的财务及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
教育学生爱校、爱班,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对学生进行节电、节水、爱惜粮食的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定期对学校的设施进行隐患排查、维护维修。(十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团总支领导下主持少先队工作。
配合德育处、团总支落实德育活动。(十二)班主任:主持班级日常工作;
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科教师教育工作;进行家访;主持班会工作;对学生操行进行评定。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课堂常规》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舆论。(十三)思品课教师:落实教育大纲要求,对学生系统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
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十四)心理咨询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克服心理障碍,倡导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十五)教研组长:教研组长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德育渗透方案,组织全组教师开展活动。
(十六)各科教师:各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渗透;把学科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二、全员育人制度
(一)德育导师制
德育导师制,就是在德育处、教务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每个德育导师带5名左右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引导。
具体办法是:
1.每学年各年级上报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德育处认真审核后备案。由德育处选定教育教学能力强,师德风范好的教师,经学校行政批准后,担任“德育导师”,由德育处成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年级组长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学生意见,落实帮教结对关系。
2.德育导师两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成长计划。
3.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4.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5.德育导师与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汇报,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导师遇到特殊案例、问题可要求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进行“会诊”,制定教育方案。
6.“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对导师进行考核。对指导过程材料、班主任年级组长评价、学生思想进步、学业成绩、家长满意程度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
(二)首遇责任制
首遇责任制,就是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在校内外遇到学生权益受侵犯的,或学生违纪的,都有责任及时制止、当面教育,并将事情经过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年级组或教导处、德育处。
(三)党员干部帮扶制
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我校的德育品牌建设“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工程,所有的党员干部、青年团员、老师带头实行实行半幅活动
(四)领导、教师值日制
值班老师负责学生中午、放学后安全管理,重点是巡视,发现学生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
END
—
第三篇:全员育人制度
开发区春蕾小学全员育人制度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加强学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抓出实效,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针对目前学校生源实际状况和教育难度增大等问题,制定本方案,目的是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确任务,加强管理,落实学校办学目标,宏扬高尚的师德风范,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本方案定人、定标,面向全体,侧重后进生,对教育对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系统。
一、全员育人岗位责任
(一)校长: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者,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制订全校德育长期、中期、近期目标;主持领导小组例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负全面责任,聘任班主任。保证德育工作所需的经费,负责协调学校各部门全员育人工作的开展,发现问题,制定政策。
(二)教学副校长: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的措施。
(三)体卫组长: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体卫艺学科教学和体卫艺活动中落实德育的措施。
(四)工会主席:在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工会工作中落实德育的措施和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教育。
(五)法制副校长:由学校聘任派出所领导担任,负责全校师生的法制教育,协调警校共建等事宜。
(六)德育主任:学校德育处是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及日常管理,协调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指导好班主任工作,制订并落实德育计划。主持德育研究工作。负责办好家长学校,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
(七)教务主任:围绕德育目标,具体落实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工作。掌握各学科的教书育人情况对学生进行努力学习的教育及习惯的培养。确保思品课、心理教育等课程的开设,专任教师到位;合理安排好学生学习、活动、休息时间;组织教师业务培训和考评工作。
(八)安全主任:学校的安全管理,门卫保安的管理,学生活动安全,制定各种安全预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教育等。
(九)体卫艺主任:在副校长领导下,围绕德育目标,制定在体卫艺学科教学和体卫艺活动中落实德育的措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举止文明,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品德高尚的特长人才。
(十)总务处主任:学校总务处是学校后勤服务部门,全面负责学校的财务及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教育学生爱校、爱班,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对学生进行节电、节水、爱惜粮食的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定期对学校的设施进行隐患排查、维护维修。
(十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团总支领导下主持少先队工作。配合德育处、团总支落实德育活动。
(十二)班主任:主持班级日常工作;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科教师教育工作;进行家访;主持班会工作;对学生操行进行评定。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课堂常规》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舆论。
(十三)思品课教师:落实教育大纲要求,对学生系统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十四)心理咨询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克服心理障碍,倡导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
(十五)教研组长:教研组长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德育渗透方案,组织全组教师开展活动。
(十六)各科教师:各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渗透;把学科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全员育人制度
(一)德育导师制
德育导师制,就是在德育处、教务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每个德育导师带5名左右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引导。
具体办法是: 1.每学年各年级上报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德育处认真审核后备案。由德育处选定教育教学能力强,师德风范好的教师,经学校行政批准后,担任“德育导师”,由德育处成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年级组长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学生意见,落实帮教结对关系。
2.德育导师两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成长计划。
3.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4.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5.德育导师与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汇报,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导师遇到特殊案例、问题可要求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进行“会诊”,制定教育方案。
6.“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对导师进行考核。对指导过程材料、班主任年级组长评价、学生思想进步、学业成绩、家长满意程度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
(二)首遇责任制 首遇责任制,就是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在校内外遇到学生权益受侵犯的,或学生违纪的,都有责任及时制止、当面教育,并将事情经过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年级组或教导处、德育处。
(三)党员干部帮扶制
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我校的德育品牌建设“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工程,所有的党员干部、青年团员、老师带头实行实行半幅活动
(四)领导、教师值日制
值班老师负责学生中午、放学后安全管理,重点是巡视,发现学生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一、指导思想
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抓出实效,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针对目前学校生源实际状况和教育学生难度增大等问题,与时俱进,改进创新,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度》。目的是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确任务,加强管理,落实学校办学目标,推进我校争办示范校进程。
该方案采取定人、定时、定标的方法,面向全体,侧重后进生,对教育对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系统。
二、具体内容
1、全员育人导师制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在教务处、德育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使每个教师成为多名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
学校通过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导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教师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指导和生活引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地发展。
“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砺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针对以往教师育人目标难以落实以及学校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动态流动、班级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学校提出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导师制,使所有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导师,不仅有效地弥补了班主任难以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的缺陷,而且顺应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使教书育人有了制度上的保证。
导师育人制,即强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机制和重内容、重方法、重实效的原则,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德育不是光靠专职教师上课或班主任管一管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必须依靠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抓出实效。
三、具体办法
第一、每学年教务处向各年级组提供各年级课任教师名单,由年级组长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意见,各任课教师根据各班实际及本人任教班级,按照年级统一安排,分别选定1名困难学生,进行“学习扶贫”、“思想扶贫”;选定4名优秀学生,进行“学习排雷”、“心理解惑”。
第二、每名导师带3名学生,两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第三、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第四、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建立家长联系本,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第五、学校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六、导师与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汇报,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导师遇到特殊案例、问题可要求年级组长在本年级进行“会诊”,制定教育方案,建立特殊案例、问题“会诊”制度。
第七、各年级组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袋,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
第八、为确保该方案的落实,教育处制定相应量化考核方案,通过导师过程材料、班主任年级组长评价、学生思想进步学业成绩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低于60分者,评优一票否决。实施办法突出“有计划、有记录、有过程、有实效。”建立完整的导师制工作制度,包括档案制度、家长联络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和特殊案例“会诊”制度等。
德育导师制工作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改变以往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使任课教师的育人责任明确,真正落实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同时该项工作也是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有力措施之一;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
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每个导师都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与学生近距离的优势,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中老年教师要不断调整心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贴近学生,使学生在得到智慧启迪的同时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获得做人与做学问的双丰收。学校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此项工作的透明度,开展导师与小组成员的互动及交流活动。
2、首遇责任制
首遇责任制,就是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在校内外遇上学生权益受侵犯的,或学生违纪、惹事的,都有责任及时制止、当面教育,并将事情经过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年级组或教育处。对于突出的典型案例在教育研讨会上交流,对优秀的教育人员进行表彰与奖励。
3、课堂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及程序 原则:
第一、坚持对一般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如说话、睡觉等)采取暗示、提醒办法处理。第二、坚持对严重干扰正常课堂秩序事件(如学生打架、病倒等)采取及时处理的原则。
坚持先上课后解决问题的原则。尤其是初中九年义务教育,不允许随便剥夺孩子上课的权力。在课堂避免与学生正面冲突,必要时可采取冷处理办法,保证课堂教学按计划实施,课上学生的问题课下解决。
程序:
第一、病倒同学及时送校医救助,同时通知班主任或年级组长告知监护人,及时送医院救助。
第二、对严重干扰课堂教学的学生送至班主任或年级组长处批评教育,如班主任、年级组长不在办公室送至教育处进行批评教育。由任课教师及时通知该生导师,进行谈话教育,导师负责及时通知监护人该生在学校的表现,请家长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同时应反映在课堂常规评比表上。
对课堂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及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帮助教师以理智的心态应对课堂突发事件,以正确的方式处理突发事件,以有效的途径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4、教师值周制
由于学校规模大,学生多,建立年级教师值周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的有力措施。由年级组统一安排,每天有一名本年级教师,负责对本年级学生中午、放学后至静校管理,重点是巡视,发现学生问题及时纠正处理,解决学校中午午休及放学后教育教学秩序难以保证的问题。
开封市第十三中学
2016年2月
第五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1.把德育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育人为己任,教师必须教书育人、行政人员必须管理育人、职工必须服务育人,防止和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弊端。
2.班主任必须以做思想品德教育为中心,对学生全面关心,全面负责。科任教师要把德育渗透融合于各科学之中,密切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既管教又管导,根据个人在班任课的情况与班主任共负责任。
3.少先队要以队组织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寓教于乐、寓教育于学、寓教于管。一学期大队活动两次,中队活动每月一次。小队活动经常举行,要选拔培养和有指导地使用各级队干部、充分发挥其小主人的作用。
4.班主任管理每班学生的一日生活,学生检查小组每周轮值一天,定要求、定内容、定地域勤于检查,及时记载评分,开展表扬批评,德育管理负责人专管该项工作,天天收集评分表册,每周进行一次小结,并不定期召开教师会议,总结评比总值日和值日教师情况,奖罚兑现。
5.组织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家长会,不定期地举行对外开放日活动。
6.不平均发放班主任津贴,按完成育人工作量的多少和质的好差,根据资料、数据及有关反映,进入工作目标管理,适当拉开档次,实行按质按量取酬。
寿光市上口镇南邵小学
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