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芜湖县农家书屋建设案例分析
建好农家书屋
改写农村历史
——关于芜湖县农家书屋建设案例分析
冯显铸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丰富人生,建好农家书屋,构建公共文化,播撒阅读种子,改写农村历史。农家书屋是近年来由各级政府统一规划、在行政村建立、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其主要任务是为广大农民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广大农民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需要。通过农家书屋的建设,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读书用书,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促进农民开启智慧,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此,现就芜湖县农家书屋建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便进一步管好用活农家书屋,促进农村面貌有个历史性变化。
一、芜湖县农家书屋建设做到了全覆盖、常开放 芜湖县现有5个镇,112个行政村,人口35万,总面积670平方公里,是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中先进县。在经济快
速发展的同时,芜湖县全面加快了城乡公共文化统筹发展,积极推进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利用,努力为广大农民群众读书、求知营造了良好环境。
2007年,芜湖县将农家书屋工程列入县级文化惠民工程,选择5个村开展试点,并取得成功。2008年至 2011年在全县全面推开,累计投资近360万元,建成农家书屋112个,总面积4480平方米,藏书20万余册。其中,每个农家书屋配备图书1500余种、1600余册,报纸4种,期刊27种,电子音像制品100种(张)。统一配备书柜5组、阅览桌5张、阅览椅10把、铜质标牌1块、报纸架2个、制度牌5块、管理员办公桌椅1套。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专职管理员,并对管理员进行上岗培训。各农家书屋每周开放借阅时间6天30个小时,管理制度、管理员岗位职责、借阅制度、读者文明公约、作息时间表、管理员公示牌等全部上墙。备有出版物登记簿、出版物借阅登记簿、出版物需求登记簿等并规范记录。各农家书屋均按统一式样制作了《借书证》;印发了《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并在村务公开栏和每个自然村的醒目位臵张贴。
据调查统计,芜湖县112个行政村建立了112家农家书屋,选择在村部建立农家书屋的有105个,选择在中心户等其他地点的有7个;书屋正常开放的109个,不能正常开放的3个;开放的农家书屋平均接待读者10人以下的53个,10人以上的59个;开放时间保证每周6天30小时或以上的109个,每周6天以下的3个。总体上看,芜湖县农家书屋建成后运管正常,发挥作用还是比较好的。
二、芜湖县建设农家书屋的主要做法与存在的问题 四年多来,芜湖县建设农家书屋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根据国家和省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积极主导、部门密切协作、社会广泛参与、农民自主管理”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县宣传、文化、新闻出版、财政、发改、农业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各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农家书屋工作的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联动,部门、社会和农民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农家书屋健康发展的机制。始终将农家书屋管理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连续四年列入为农民办实事项目,制订《农家书屋管理和利用工作的意见》和年度工作计划,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工程一起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同考核。全县还建立了跟踪督查制、借用信息反馈制,确保农家书屋的各类图书农民看得懂、用得上。同时,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监督职责,把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服务纳入村务公开范围,形成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农家书屋充分发挥知识功能和惠民作用。
(二)落实管理经费,选好管理人员。农家书屋能不能
有效地发挥作用,管理人员的作用至关重要。芜湖县农家书屋管理员原先都由村干部兼任。由于村干部人少事多,很少有时间从事农家书屋工作,农家书屋难以正常开放。芜湖县委、县政府决定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由各镇统一聘用退休教师或退休干部,每人每月补助800元。截止2011年12月,全县选聘了112名基本具备有文化、素质好、能奉献、责任心强、群众认可的农家书屋管理员,使农家书屋专职管理员队伍得以真正落实,为农家书屋的管理利用建立了坚实的保障机制。
(三)加强考核管理,形成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2010年度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考核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制定了《芜湖县村级农家书屋工作考核办法》,从组织领导与管理、设施管理使用、公共读书服务等方面对农家书屋和管理员进行量化考核,每半年组织考核一次,对考核合格的予以通报表彰,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考核结果作为县级经费下拨和管理员续聘的依据之一。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主管理、村民共享”的要求,紧紧把握管理、维护、使用3个环节,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农家书屋延续并健康发展,力求根据村民需要选好书、配好书、管好书、用好书,努力将农家书屋办成“知识加油站”、“信息交流站”、“科技推广站”和“文明传播站”。
(四)创新活动方式,发挥书屋成效。芜湖县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因地制宜地组织村民、中小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文化活动。如春节期间邀请书法家现场书写对联、发放年画、猜灯迷等形式,把广大农民群众吸引到农家书屋。举办农家书屋读书征文活动和演讲大赛活动,在交流读书用书的心得体会过程中,激发了农民读书的积极性。鼓励管理员和广大群众读者写一些心得体会,在县内部期刊的书屋之角刊载,相互交流,扩大宣传。通过丰富的活动,使得农家书屋产生了积极效用。红杨镇先进村万贤兵开办了畜禽养殖有限公司,为求科学管理养殖,促进畜禽健康成长,他经常去村里的农家书屋查找有关书籍,帮助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尝到了许多甜头。陶辛镇四门村奚海涛阅读了《肉鸡标准饲养新技术》、《鸡高效养殖教材》等一类有关养鸡方面图书后,产生了新的想法,便辞去制药厂的工作,办起养鸡场,专门饲养土鸡,头年的销售利润就达到5万多元,比在制药厂打工翻了好几番。他深有感触地说,是农家书屋使他走上致富之路,改变了他的命运。
(五)发挥宣传作用,扩大书屋影响。多措并举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利用固定公开栏广泛宣传,在各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正常开放的同时,利用周边社区、学校的宣传栏、公示栏、印刷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做到有文、有声、有图、有影、有氛围,全县共有52个公
示栏进行公开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受众率。利用广播宣传,有条件的镇、村利用广播站宣传,如花桥镇7个村广播员每天分时段反复播放已拟好的“宣传月”新闻宣传稿,进一步扩大宣传。利用文艺演出宣传,全县组织26场文艺专题演出,开展农家书屋宣传月活动,大大提高了社会知晓度。
芜湖县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但是,农家书屋还没有真正充分发挥作用,存在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一是认识不够。政府把农家书屋建设列入民生工程一次性投入,因此,出现了前期投入建设很有积极性,而后续管理由于上级政府没有补贴,村两委热情减退,有相当一部分村干部认为农家书屋没有什么作用,可有可无,没有列入村年度工作计划,导致少数农家书屋不能按规定开放,相当多农家书屋借阅率不高,农家书屋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
二是管理不到位。农家书屋建成后,管理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规范化管理水平低。图书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现有的书屋管理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管理员的业务素质低,业务水平很难适应需要。再是管理员工作积极 6
性不高。由于没有工作热情,工作主动性不强,部分书屋管理员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三是图书借阅率不高。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民缺乏阅读习惯,有的书籍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脱节,借阅率不高。加上宣传工作不到位,书屋虽然建起来了,图书借阅率偏低,平均借阅率达不到20%,从抽查的借阅记录发现,借书的80%以上是中小学生、老年读者,所借书目为少儿、文化类、生活类书籍,相当多的图书还处于闲臵状态。
三、对农家书屋建设的有关建议
调查中,农民群众对农家书屋的总体评价较好,认为是党和政府服务“三农”的一件实事、好事,对农家书屋的发展也寄予较高期望。如何用好用活农家书屋,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需要相关各方积极应对的现实问题。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提高认识的重点在于改变农家书屋建设用力方向,改变“政府要我建”为“我要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建设,这样才能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思路,实施好农家书屋建设目的。目前,政府组织建设已经完成,社会捐助才刚刚开始,农民自主管理还需要政府补贴,创新机制还没有建立。因此,书屋设立后,怎样管好书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建议各行政村成立农家书屋管理领导小组,村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既负责农家书屋的管理,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又带头读书,引导村民读书,逐步把农家书屋建成村图书馆。
(二)进一步配好管理员。各镇综合文化站督促行政村严格遵照有关要求,聘用热爱文化工作、管理能力较强、身体健康的退休老教师、老干部,作为农家书屋专职管理员。加大对农家书屋专职管理员的培训力度,要使农家书屋成为“三员”即书屋的导读员、培训员、讲解员。农家书屋每周必须开放6天30个小时以上,管理员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热情服务,做到专人专用专场。
(三)进一步创新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农家书屋运行、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的客观实际,政府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书屋管理人员开展出版物经营活动,通过经营收入进一步支持农家书屋的良性发展。坚持农家书屋与农村中心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合农民需要的文化阵地。一是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相结合。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业余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如果能将农家书屋建成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丰富其业余生活,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读书开启智慧,用知识改变命运,将是一项功系千秋的德政。二是与老年学校活动相结合。把老年学校成员请到农家书屋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农家书屋读书活动。三是与党员教育相结合。利用村干部和党员集中学习的时机,组织党员到农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四是与学校教育相
结合。利用学校放学、节假日时间,农家书屋管理员错时上班,开放书屋引导中小学生到书屋开展读书活动。五是与各类主题文化活动相结合。在农闲时节和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寓知识于娱乐之中,让群众在休息的同时获取知识,增长智慧。
(四)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县文化馆、图书馆、镇综合文化站指导服务农家书屋,形成完善的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县创建基本指标,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推进主要党报党刊在农村基层的免费赠阅,推进各级公共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动农书屋持续良好发展。
总之,各级政府和文化等部门要继续做好农家书屋管理利用工作,努力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供精神食粮,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文化消费需要,让农家书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宣传重要阵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总结
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总结
近年来,“农家书屋”工程无疑是业内人士谈论最多、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今后五年,全国农村将建设20万个“农家书屋”,并逐步建立起为农民“供书、读书、管书、用书”的长效机制。这一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将使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现状得到极大改善,有力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划和设计,“农家书屋”是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民自助读书场所,将依据“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建设与运作。因此,在政府主导和投入为主的原则下,必须探讨和建立起一整套长效保障机制,“农家书屋”才能健康发展,充满活力。
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目前,我国村一级的农民科技文化活动开展的水平不同,条件也不一样。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应积极与其他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农村现有的公共设施,将书屋与农民夜校、文化站、老年活动室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建在一起,实现“一屋多用”。这些地方大多数有比较健全的村级组织,十分重视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书屋建设有较好的传统,但是场所、设备条件比较简陋,多数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如果能将“农家书屋”的建设纳入整个农村文化建设的全盘规划当中,与现有农村文化阵地和网点资源相结合,更新设备,改善条件,选择培养专门的图书管理人员,既符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又能够避免资源浪费,实现书屋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政府主导,营造环境
当前,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农村建设“农家书屋”,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既是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职能所在,又体现了让全体民众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原则。“农家书屋”是以政府主导、投入为主的公益型书屋,明确的主体定位和发展原则是书屋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基础。在起步阶段,政府的投入有利于解决最为棘手的建设资金问题,有助于聚集各方合力加快书屋建设,例如农业部门为书屋选派农技人员进行实用科技知识的培训和辅导,文化部门选派文化骨干帮助群众开展文艺活动,图书馆专家对“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制定管理公约,提供图书信息等。在运行过程中,政府的宣传和推广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全社会的力量关注书屋的发展,利用社会捐助、减免税收等有力措施,保证书屋持续有效运转。
灵活经营,恒久发展
首先,灵活掌握“农家书屋”建设的选择原则,管理者既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责任心强、有威信的热心人,又应当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讲诚信、懂经营,可以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专业户,也可以是兼做副食店、小卖部、农资代售点的经营者。
其次,在经营方式上支持具备条件的“农家书屋”逐步开展出版物代销、租售等经营,实现读书、租书、卖书、娱乐一体化经营,多方位服务。
要解决后续资金不足、图书无法及时更新的问题,可与当地新华书店实行互惠互利的连锁经营,由专门的销售商负责送货上门,补充货源、调换品种,为自我发展和恒久发展提供保证。
建立制度,严格管理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划,“农家书屋”将按照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为了使“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建立起完整的工作制度,并不断加以创新和完善。
第一,书屋的选点工作应实行申报备案制度。通过申报、审核、批复建设等手段将高素质、懂经营的书屋管理员选拔出来,管理员的素质好坏、责任心强弱直接决定着书屋发挥作用的大小。
第二,制定统一的《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办法》。制定统一标准,并要求各地参照制定管理细则,建立健全相应的“农家书屋”运行机制。
第三,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可选择培养一批特邀书屋管理员,定期反馈有关书屋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后续工作。
第四,建立回访和考核制度。定期对已经建成的“农家书屋”进行回访,了解书屋在日常管理和使用中面临的问题,对书屋软、硬件使用状况、利用程度、管理员的尽职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
第五,积极开展“农家书屋”市场化运作的试点工作。推广经验,探索持续发展的道路。
总之,“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既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又能为农村出版物提供新的机遇,延伸农村图书市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只要能在“公益性起步、经营性发展”的思路上探讨和建立起一整套长效保障机制,“农家书屋”的发展必将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第三篇: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汇报
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汇报
(2012年3月2日)
一、农家书屋基本情况
我乡辖区内共有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731人。为了解决广大群众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全面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使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和谐并进,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打好文化基础。
(一)乡文化站基本情况。南坝乡文化站占地面积432平方米,配置各类图书2300余册、光碟600余张、多媒体设施一套,投影仪一套。完成了阅览桌、办公桌、书架、文件柜、报刊架、电脑等设备的配置,落实了管理员,并制订了相关制度。
(二)示范村永安村农家书屋基本情况。永安村农家书屋2008年由省、市文化部门统一配置。农家书屋占地面积45平方米,其中阅览桌2张,椅子8把,书柜6个;投影设备1套,音响2个,整体激光打印机1套;配置图书1400余册,光碟100余张,报刊杂志定期更新,年借阅人数达500多人次。
(三)其他村农家书屋基本情况。祁庄村:农家书屋占地面积30平方米,有阅览桌2张,椅子8把,书柜6个,配置图书1400余册,光碟117余张,并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永丰村:农家书屋占地面积28平方米,其中阅览桌2张,椅子8把,书柜6个,配置图书1800余册;西校村:农家书屋占地面积20平方米,有阅览桌2张,椅子8把,书柜6个,配置图书1400余册;何家湾村:
第四篇: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汇报
**乡**村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汇报
**乡**村位于***,地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辖**个自然村,全村人口***人,群众以旅游服务、餐饮住宿为主导产业。自我村农家书屋建设以来,我村强化领导,规范管理,切实发挥书屋作用,使书屋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我村广大农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一、农家书屋建设情况
农家书屋建设以来,我们及时纳入了村两委重要工作日程之上,由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亲自抓,村委委员**兼任专职管理员,并聘请一位教师作为业余管理,负责图书的归档分类、登记和借阅记录。我村农家书屋面积近30平方,书屋内部设施齐备,配备了书柜桌椅,各类图书,音像制品。图书、报刊、音像分类上架,农家书屋的匾牌、管理制度、借阅制度一一上墙,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完备借阅手续,填写借阅记录并及时收回,检查破损情况,使书屋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农家书屋使用管理情况
1、健全农家书屋管理的各项制度,坚持农民自主管理,明确了分管农家书屋的村干部,选好管理人员,把责任落实到人,贯彻落实农家书屋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完善农家书屋借阅登记等管理制度。
2、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的优势,拓展农家书屋服务功能,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和农家
书屋的互补作用,将党员活动和村民读书活动融为一体,使书屋真正成为文化活动中心,使全村的党员群众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组织生活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我村农家书屋运行比较顺利,但书屋的吸引力还不尽理想,书屋的利用率和管理还有待提高,管理人员还没有系统的图书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管理上或多或少存在漏洞,有待进一步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2011年10月9日
第五篇:农家书屋
一、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工作
1.统计书屋处所和面积、建设时间、借阅人次和总借阅人次、借阅率。
2.统计每天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和开放时间。
3.统计“三项制度”和“四公开”制度等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
4.统计书屋组织和开展服务、阅读和培训活动等情况。
5.统计配套设施落实和维护(含房屋面积和质量、书柜数量和质量、桌椅桌凳数量和质量、取暖设备和消防设施等)状况以及出版物分类编目、登记造册、上架摆放、保管维护情况。
6.统计管理员基本情况以及待遇情况、乡镇和村社对书屋支持和管理状况。
7.统计市州和县区对书屋的支持状况、管理状况和检查促进状况(含市州、县区采取的措施、制定和实行的制度、举办的活动、投入的人财物力以及检查促进的手段等)。
8.出版物补充更新情况(含省财政拨款情况、补充更新资金数量、采购出版物数量和方式,市州、县区出资补充更新情况等)。
9.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管理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