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江东管委会***村“农家书屋”建设
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近年,某某县***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直将文化建设放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2009年初,为加快***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文化学习氛围,***村筹建了江东管委会第一间村级图书室。随后,通过争取到湖南省农家书屋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充了书屋的藏书量。一年来,***村村支两委坚持科学发展、统筹管理的原则,通过创新管理、及时总结,初步建立了一套切合***村实际情况的农家书屋管理体系。现将江东管委会农家书屋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用人合理
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村村支两委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实效。同时,组建***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党支部书记、村之人担任,成员由其他村支两委成员担任,负责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而且***村村支两委在农家书屋筹建工作上充分放权,将具体工作都交由本村大学生“村官”田建负责。这样充分调动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使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同时,也充分利用好了大学生“村官”这一宝贵财富,用他们的思想来推动***村新农村建设。
二、创新宣传方式,做到广泛宣传
农家书屋项目是一件党和政府切实为民办实事的好项目;是解决
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好方法。再好的项目,再好的实惠,只有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都了解、都用上,才能真正叫好项目、好实惠。对此***村在农家书屋宣传工作狠下功夫,采取创新、多样的宣传方法。在农家书屋的宣传工作上,村支两委打破以往在村委公开栏上出通知的形式进行宣传,而是大胆创新,通过在全村各个人流集中处张贴彩色宣传海报,请村腰鼓队编小曲,发放“***村农家书屋借阅卡”等形式进行宣传,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
三、利用先进技术,做到规范管理
1、科学选址,吸引人气。在农家书屋的选址问题上,***村村支两委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充分收集广大群众的意见之后,通过科学分析,选择了人群集中、人流量大的村级活动场所作为合理地址。该村村级活动场所位于村口,与管委会政府、管委会中心小学相邻,拥有较高人气。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村级活动场所,减少了项目建设成本,做到资源有效整合。
2、科技管理,创造效率。***村农家书屋在图书等资源管理上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大胆尝试信息化。***村是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站点,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使用上已有一定基础。因此,在农家书屋图书等资源管理上***村采用计算机管理。由该村大学生“村官”利用常用的Excel办公软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图书资源管理文档(***村农家书屋资源管理“系统”)。这个简单的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图书、财务及用户管理系统,图书资源借阅登记系统,图书资源查阅系统)。其中,图书、财务及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图书、财务以及用户(即来农家书屋借阅图书的村民)的信息管理登记,它详细记录了农家书屋所有资源的详细信息,包括
各借阅书籍的村民的基本信息。比如,图书资源信息,它包含了书名、作者、出版出版日期、价格、图书来源(因为我村图书资源来源较为广泛,是多渠道筹集的)。又比如,用户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借阅证号等信息。这样通过该子系统能够清楚、快速的了解到各个资源的基本信息,能够有效管理各个资源。图书资源借阅登记系统主要是对用户借阅信息进行登记,它即做到了图书借阅的登记,又做到了对用户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在与图书、财务及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使用时,能够很好的统计处各个用户借书的频率、喜好以及哪些图书较受欢迎的信息。这样为今后对图书资源进行补充时提供了依据。图书资源查阅系统是个很简单的系统,它的主要用途在于能够快速帮助借阅书籍的村民查阅自己所需图书。一年来,通过该系统***村农家书屋在管理上取得了快速、有效的管理。
同时,在图书购置上,***村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科技,采取部分图书资源网上订购的方法进行。对于一些市内图书市场采购不到的书籍,在一些有名的网上书城都能够找到。扩充了购书渠道。
3、统一标准,规范管理。***村农家书屋除了使用农家书屋资源管理“系统”对一系列信息进行管理的同时,还结合***村实际情况制定了《***村农家书屋图书及其他财产资源管理办法》、《***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职责规范》、《***村农家书屋借阅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这些规章制度在书屋管理中起到科学化、标准化管理。
同时,为使书屋图书资源得到不断更新,***村村支两委还专门从村级工作运转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额经费对图书资源进行补给。极大的扩充、更新了书屋的图书资源。
四、打造综合平台,做到资源整合
当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更新也已非常快的速度在进行刷新。农家书屋虽然解决了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但毕竟还无法做到对最新知识的快速了解、学习。为此,***村村支两委将***村现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及文化共享系统与农家书屋三大文化学习的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出“网络+书屋”式的文化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帮助广大农村群众扩充了获取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渠道。2009年一年我管委会***村利用这一学习的平台帮助该村菜农们解决了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困难,使他们平均年收入较上年增长近2000元。
二0一0年五月十五日
第二篇:农家书屋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xx镇xx村地处xx公路沿线,距东乡县城18公里,交通通讯便利,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乡罗汉灯所在地。该村有7个村小组,xx户,xx人。近年来,该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率先建起了农家书屋,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买书难、获取信息难的问题,为提高群众的自身综合素质和致富本领、构建和谐农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9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深入该村实地调研,通过问、看、查、谈等方式,对该村农家书屋管理做法给予高度肯定。
一、提高思想认识,建好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是满足农民文化需求,能提供农民实用服务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充分认识到建好农家书屋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村支书俞样德与镇分管宣传文化工作的领导,先后两次主动到县新闻出版局申请建立农家书屋。通过局分管领导实地察看,确定新建一栋3层楼办公大楼的最大的办公室作为农家书屋,并安排8000元资金,用于购买书柜、桌、椅的经费,在村办大楼前,建立一条长xx米的宣传栏。该村的积极主动和良好的硬件条件,赢得了县新闻出版局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很快列为第一批全县农家书屋网点。在书、报、刊、音像光盘送到农家书屋后,该村又筹资xx元,配备电脑、电视机、VCD机,为农民朋友看书阅读、查阅资料、观看农业科技光盘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强化规范管理,管好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建是基础,管是关键,为使农家书屋不至于成为花架子,聋子耳朵做样子,该村在“管”字上狠下功夫。一是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农家书屋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做到经常监管;二是配备1名离农家书屋较近、责任心强的村干部兼任管理员,明确岗位职责,做到爱岗敬业、耐心服务,按时开放,保证书刊、音像制品及其他财产完好无损,实行工作报酬与农家书屋管理业绩挂钩;三是建立借阅、开放等各项规章制度。确定每周“一、三、五、七”为借阅时间。管理员24小时保证手机畅通,随时为农民借书提供便利;四是抓好书屋内部管理。要求管理员熟练掌握出版物管理、分类、贴标、上架、借阅等相关业务,做好书、刊、报、电子音像制品的登记造册,办理借阅手续,提供好书、新书引导服务,保证室内摆放整齐,做到干净整洁,秩序良好。
三、坚持以人为本,用好农家书屋
该村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习惯,特别是农忙、农闲和平时的生产作息规律,合理确定书屋开放时间,方便群众借阅,接受村民监督。在寒暑假、双休日对回村在校生开放;在春节前后,增设开放日,为回乡务工农民借阅服务。同时,该村开展送书“四进”活动“,一是坚持每月一次送书到自然村,提供图书目录,将农民喜爱的新书,好书在醒目位置摆放,现场办理借阅手续,征求农民要求购书的意见;二是不定期送书进农户。挑选一批农业书送到距离书屋较远的种植、养殖大户,将知识性、趣味性的书刊送到老弱病残手中。三是送书进校园。每逢开学时期,结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将广大学生喜爱的红色经典、名人、名著、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送到学校。四是送书到外村。针对一些邻村暂未建农家书屋的现状,每年开展1-2次向外村送书活动,做到送科技、送文化下乡,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该村在用好农家书屋方面,坚持村干部、党员带头读好书,好读书,要求每个村干部必须读6本书,做2万字学习笔记,作为村干部年终考核重要内容,该村党支书俞样德撰写的读后感《烈士在我心中》一文参加2009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征文,有效地激发全村干部群众学文化、学技术的浓厚兴趣,在家务农的妇女,更是把农家书屋当做自己业务时间充电的家,积极开展学文化、学科技读书比赛,涌现一批全县有影响的种养大户,返乡创业女企业家,2011年先后获得江西省先进妇女之家、全国先进妇女之家荣誉称号。
第三篇:下宅村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澧浦镇下宅村“农家书屋”建设
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农家书屋工程是为农民提供实用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等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随着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对读书看报难的呼声很高。农家书屋工程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是缓解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下宅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直将文化建设放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农家书屋的建设早已成为村两委的重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用人合理
在书屋建设过程中,下宅村村两委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实效。同时,组建下宅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担任,成员由其他村两委成员担任,负责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书屋建成后村两委指派了专人担任图书管理员,并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做到专人专岗,职责分工明确。
二、稳步资源投入,做到持续发展
2008年初,为加快下宅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文化学习氛围,下宅村就通过上级部门补助、对口单位帮扶和自筹资金在老的村办公室建立了图书室。后来,通过农家书屋建设项目及示范中心村等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图书室的各项软硬件设备。如今下宅村农家书屋的已有各类图书2000余册,同时还建成了电子阅览室,配备6台电脑,书屋面积已达40平方米。在上级部分拨款和新华书店赠送的同时,为使书屋图书资源得到不断
更新,下宅村村两委还专门从村级工作运转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额经费对图书资源进行补给,极大的扩充、更新了书屋的图书资源。在购进新书的同时,下宅村还接收村民们的旧书捐赠,进一步提高了村民们对农家书屋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三、利用先进技术,做到规范管理
1、精心选址,吸引人气。在农家书屋的选址问题上,下宅村村两委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农家书屋的建设问题,选择了人群集中、人流量大的村级活动场所作为合理地址。在便民服务中心内拥有较高人气,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村级活动场所,减少了项目建设成本,做到资源有效整合。
2、科学管理,创造效率。下宅村农家书屋在图书等资源管理上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大胆尝试信息化。下宅村是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站点及老年大学分校,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使用上已有较好的基础。因此,在农家书屋图书等资源管理上采用计算机管理。利用常用的Excel办公软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图书资源管理文档。这个简单的管理“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图书资源借阅登记系统,图书资源查阅系统)。图书资源借阅登记系统主要是对用户借阅信息进行登记,它即做到了图书借阅的登记,又做到了对用户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在与图书、财务及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使用时,能够很好的统计处各个用户借书的频率、喜好以及哪些图书较受欢迎的信息。这样为今后对图书资源进行补充时提供了依据。图书资源查阅系统也是个很简单的系统,它的主要用途在于能够快速帮助借阅书籍的村民查阅自己所需图书。通过该系统下宅村农家书屋在管理上取得了快速、有效的管理。
3、统一标准,规范管理。下宅村农家书屋除了使用农家书屋资源管
理“系统”对一系列信息进行管理的同时,还结合村实际情况制定了《下宅村农家书屋图书及其他财产资源管理办法》、《下宅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职责规范》、《下宅村农家书屋借阅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这些规章制度在书屋管理中起到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按对象灵活设置开放时间。针对不同人群工作、学习的特点,合理开放农家书屋时间。对老弱残疾的,全天候开放;对上学的在校生,在礼拜天、节假日集中对这些人开放;对白天外出务工,晚上回家的,在晚上安排专门时间,集中对他们开放,提高了图书利用率。
四、打造综合平台,做到资源整合
当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更新也已非常快的速度在进行刷新。农家书屋虽然解决了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但毕竟还无法做到对最新知识的快速了解、学习。为此,下宅村村两委将下宅村现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及老年大学分校与农家书屋三大文化学习的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出“网络+书屋”式的文化学习的平台。村里每年暑期都会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开展 “暑期课堂”活动,充分利用资源为村里及周边村孩子进行课外辅导,并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不定期与卓越电脑培训部合作开办了几期电脑培训班,让众多村民学会了基础的电脑知识和多媒体技术。通过这一平台,帮助村民们扩充了获取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渠道。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下宅村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澧浦镇下宅村“农家书屋”建设
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农家书屋工程是为农民提供实用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等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随着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对读书看报难的呼声很高。农家书屋工程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是缓解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下宅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直将文化建设放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农家书屋的建设早已成为村两委的重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用人合理
在书屋建设过程中,下宅村村两委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实效。同时,组建下宅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担任,成员由其他村两委成员担任,负责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书屋建成后村两委指派了专人担任图书管理员,并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做到专人专岗,职责分工明确。
二、稳步资源投入,做到持续发展
2008年初,为加快下宅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文化学习氛围,下宅村就通过上级部门补助、对口单位帮扶和自筹资金在老的村办公室建立了图书室。后来,通过农家书屋建设项目及示范中心村等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图书室的各项软硬件设备。如今下宅村农家书屋的已有各类图书2000余册,同时还建成了电子阅览室,配备6台电脑,书屋面积已达40平方米。在上级部分拨款和新华书店赠送的同时,为使书屋图书资源得到不断 1
更新,下宅村村两委还专门从村级工作运转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额经费
对图书资源进行补给,极大的扩充、更新了书屋的图书资源。在购进
新书的同时,下宅村还接收村民们的旧书捐赠,进一步提高了村民们
对农家书屋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三、利用先进技术,做到规范管理
1、精心选址,吸引人气。在农家书屋的选址问题上,下宅村村两委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农家书屋的建设问题,选择了人群
集中、人流量大的村级活动场所作为合理地址。在便民服务中心内拥有较
高人气,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村级活动场所,减少了项目建设成本,做到资
源有效整合。
2、科学管理,创造效率。下宅村农家书屋在图书等资源管理上充分利
用科学技术,大胆尝试信息化。下宅村是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站点及老
年大学分校,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使用上已有较好的基础。因此,在农
家书屋图书等资源管理上采用计算机管理。利用常用的Excel办公软件设
计了一个简单的图书资源管理文档。这个简单的管理“系统”分为两个子
系统(图书资源借阅登记系统,图书资源查阅系统)。图书资源借阅登记
系统主要是对用户借阅信息进行登记,它即做到了图书借阅的登记,又做
到了对用户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在与图书、财务及客户信息管理
系统结合使用时,能够很好的统计处各个用户借书的频率、喜好以及哪些
图书较受欢迎的信息。这样为今后对图书资源进行补充时提供了依据。图
书资源查阅系统也是个很简单的系统,它的主要用途在于能够快速帮助借
阅书籍的村民查阅自己所需图书。通过该系统下宅村农家书屋在管理上取
得了快速、有效的管理。
3、统一标准,规范管理。下宅村农家书屋除了使用农家书屋资源管
理“系统”对一系列信息进行管理的同时,还结合村实际情况制定了《下
宅村农家书屋图书及其他财产资源管理办法》、《下宅村农家书屋管
理员职责规范》、《下宅村农家书屋借阅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办法。
这些规章制度在书屋管理中起到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同时坚持以人
为本,按对象灵活设置开放时间。针对不同人群工作、学习的特点,合理开放农家书屋时间。对老弱残疾的,全天候开放;对上学的在校
生,在礼拜天、节假日集中对这些人开放;对白天外出务工,晚上回
家的,在晚上安排专门时间,集中对他们开放,提高了图书利用率。
四、打造综合平台,做到资源整合当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更新也已非常快的速度在进行刷新。农家书屋虽然解决了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但毕竟还无法做到对最新知识的快速了解、学习。
为此,下宅村村两委将下宅村现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及老年大学
分校与农家书屋三大文化学习的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出“网络+书屋”
式的文化学习的平台。村里每年暑期都会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开展 “暑
期课堂”活动,充分利用资源为村里及周边村孩子进行课外辅导,并
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不定期与卓越电脑培训部合作开办了
几期电脑培训班,让众多村民学会了基础的电脑知识和多媒体技术。
通过这一平台,帮助村民们扩充了获取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渠道。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总结
农家书屋建设情况总结
近年来,“农家书屋”工程无疑是业内人士谈论最多、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今后五年,全国农村将建设20万个“农家书屋”,并逐步建立起为农民“供书、读书、管书、用书”的长效机制。这一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将使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现状得到极大改善,有力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划和设计,“农家书屋”是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民自助读书场所,将依据“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建设与运作。因此,在政府主导和投入为主的原则下,必须探讨和建立起一整套长效保障机制,“农家书屋”才能健康发展,充满活力。
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目前,我国村一级的农民科技文化活动开展的水平不同,条件也不一样。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应积极与其他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农村现有的公共设施,将书屋与农民夜校、文化站、老年活动室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建在一起,实现“一屋多用”。这些地方大多数有比较健全的村级组织,十分重视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书屋建设有较好的传统,但是场所、设备条件比较简陋,多数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如果能将“农家书屋”的建设纳入整个农村文化建设的全盘规划当中,与现有农村文化阵地和网点资源相结合,更新设备,改善条件,选择培养专门的图书管理人员,既符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又能够避免资源浪费,实现书屋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政府主导,营造环境
当前,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农村建设“农家书屋”,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既是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职能所在,又体现了让全体民众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原则。“农家书屋”是以政府主导、投入为主的公益型书屋,明确的主体定位和发展原则是书屋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基础。在起步阶段,政府的投入有利于解决最为棘手的建设资金问题,有助于聚集各方合力加快书屋建设,例如农业部门为书屋选派农技人员进行实用科技知识的培训和辅导,文化部门选派文化骨干帮助群众开展文艺活动,图书馆专家对“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制定管理公约,提供图书信息等。在运行过程中,政府的宣传和推广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全社会的力量关注书屋的发展,利用社会捐助、减免税收等有力措施,保证书屋持续有效运转。
灵活经营,恒久发展
首先,灵活掌握“农家书屋”建设的选择原则,管理者既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责任心强、有威信的热心人,又应当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讲诚信、懂经营,可以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专业户,也可以是兼做副食店、小卖部、农资代售点的经营者。
其次,在经营方式上支持具备条件的“农家书屋”逐步开展出版物代销、租售等经营,实现读书、租书、卖书、娱乐一体化经营,多方位服务。
要解决后续资金不足、图书无法及时更新的问题,可与当地新华书店实行互惠互利的连锁经营,由专门的销售商负责送货上门,补充货源、调换品种,为自我发展和恒久发展提供保证。
建立制度,严格管理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划,“农家书屋”将按照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为了使“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建立起完整的工作制度,并不断加以创新和完善。
第一,书屋的选点工作应实行申报备案制度。通过申报、审核、批复建设等手段将高素质、懂经营的书屋管理员选拔出来,管理员的素质好坏、责任心强弱直接决定着书屋发挥作用的大小。
第二,制定统一的《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办法》。制定统一标准,并要求各地参照制定管理细则,建立健全相应的“农家书屋”运行机制。
第三,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可选择培养一批特邀书屋管理员,定期反馈有关书屋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后续工作。
第四,建立回访和考核制度。定期对已经建成的“农家书屋”进行回访,了解书屋在日常管理和使用中面临的问题,对书屋软、硬件使用状况、利用程度、管理员的尽职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
第五,积极开展“农家书屋”市场化运作的试点工作。推广经验,探索持续发展的道路。
总之,“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既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又能为农村出版物提供新的机遇,延伸农村图书市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只要能在“公益性起步、经营性发展”的思路上探讨和建立起一整套长效保障机制,“农家书屋”的发展必将生机勃勃、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