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教师招聘6套试题及答案
2011年教师招聘6套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教育法律法规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 B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倡导建构的学习;
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理论和()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3、新课程改革贯彻()的工作方针,坚持()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5、初中阶段设置()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改为: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改为: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改为: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
改为:
四、简答(本大题含3小题,共10分)
1、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分)
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分)
3、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
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请分析说明:
(1)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
(2)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
2、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喝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请分析说明:
(1)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
(2)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
;
(3)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
六、作文(40分)
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
孟二冬,男,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严谨施教,精心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出版了多部重要著作。2004年3月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教,每周讲授10学时必修课,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唐代科考》选修课。一段时间后,他患上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然坚持上课。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近一年来,孟二冬在北京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鉴于孟二冬同志的先进事迹,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决定授予孟二冬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孟二冬同志学习。
请以“向孟二冬同志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体裁不限,字数 中学教师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D;
2、A;
3、C;
4、C;
5、D。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多元智力;建构主义。
2、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分科与综合。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
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2、√。
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
5、×。改为: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四、简答(共10分)
1、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2、教师角色的变化:①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 }
③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
3、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有: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4分)
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
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6分)
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
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
*
③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
2、(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3分)
(2)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3分)
(3)正确做法多种多样(略)。(4分)
说明: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评卷时可酌情灵活赋分。
六、作文(40分)
立意20分;表达20分。3个错别字扣1分。
试题二
一、选择题(25)
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D、选择教学方法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D、兴趣、发现、研讨
3、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白话文是“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
5、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
A、一个分数B、一个无理数C、一个比值D、一个正数
7、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A、联想B、幻想C、理想D、想象
8、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D、实践锻炼教育法
(1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1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声名狼籍怨天尤人
B、荼毒生灵为富不仁安然无恙变本加利
C、走投无路漫不经心川流不息千头万序
D、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再接再厉相提并论
12、与“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衔接最合理的是()
A、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D、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
13、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14、对话式教学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认知性或其他思维含量或智力价值不高的问题,而是能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设计体现出()
A、平等民主性B、多元互动性
C、自主探究性D、开放创新性
15、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科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
+
16、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17、某教师讲授“价格由6元变为2元”的数量问题,学生表述正确的是()
A、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
C、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三分之二
;
D、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缩小了两倍
18、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
A、三心二意B、三令五申C、三言两语D、三番五次
19、下面是上海实验小学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A、结果评价B、过程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
20、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1、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这个现象说明了()
A、学习的实践性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D、思想的开放性
22、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的,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
A、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B、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
C、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
2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B、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仍为矩形
/
C、既为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四边形为正方形
D、以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24、《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赏析有误的是()
A、首句应理解为“秦代的明月汉代的关。”
B、次句写出了秦汉以来世世代代征夫的共同悲剧
C、三四句道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
D、全诗的情调悲壮高昂
25、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试题三(教育法律法规)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r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
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
:
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日B、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
A.宪法B.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
A.学费B.杂费C.书费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CD)
m8 B“ c* @, C2 a4 K A、耐心B、个性C、平等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CD)
A、靠教师B、靠社会C、靠法制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
A、学历教育B、思想政治教育C、职业道德教育D、信息技术教育
四、多选题(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BCD)
A、教育方针B、政策C、法律法规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A、“八荣八耻”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CD)
A、共产主义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
A、身份证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
A、宪法B、教育法C、劳动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试题四
一、基本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________,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教师道德是一种________,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________的指导下,通过________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和。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
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______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________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________等方面。
;
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________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________而生,又为________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________功能。
1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选择题
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________。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
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________。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________。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________。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________。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三)判断题
1.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
2.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
3.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
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
5.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6.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8.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现。
(四)解释题
1.教师道德
2.教育机智
3.师生关系,(五)简答题
1.教师的职业素养具体应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师有何要求?
4.热爱学生对教师有何要求?
5.团结协作在教育工作中有何重要性?
6.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做到哪些要求?
7.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8.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应是怎样的?
9.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是什么?
“
10.社会对当代中学生有哪些特殊要求?
1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2.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13.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14.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
.15.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
16.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六)论述题
1.你认为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
2.分析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二、设计题
1.请你根据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设计一套开放性的调查问卷并进行实地调查。
2.在对开放性调查问卷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请你再设计一套封闭性调查问卷。
_(^
三、讨论题
1.读了以下这段文字后,请你谈谈自己对教师的仪表的看法。
'
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最好还是请他走到角落里,在那里去擤鼻涕,叫谁也不要看见他。”
2.“棍棒底下出孝子”,体罚学生有时也是必要的。请你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3.阅读《中国孩子敢向新世纪发问吗?》,并请你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学生的创造性的。
;
四、教学实践
1.运用你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到中学去进行实地调查。
2.与学生进行座谈,请他们谈谈他们心目中的教师应是怎样的?
3.与教师进行座谈,请他们谈谈当代中学生的特殊心理要求。
4.请中学校长从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谈谈学校对中学教师(包括未来的教师)的特殊要求。
答案
一、基本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特殊道德要求,一般社会道德,阶级道德
”
2.职业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教育劳动过程,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4.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5.坚定的事业心,较强的荣誉感
6.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
7.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8.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9.教育,教育,教育
10.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二)选择题
1.A2.B3.B4.D5.C6.D
(三)判断题
1.错误。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因此,教师道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
2.错误。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精神支柱。因此教师应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3.错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
“
4.正确。
5.错误。师生关系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6.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7.正确。
8.正确。
(四)解释题
1.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
2.教育机智是教师综合运用自己的才识来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能力。它是教师创造性教育才能的最高表现,是教师的高度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综合体现。
3.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
(五)简答题
1.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其次是教师的智能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机智;再次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和清晰的自我表现意识。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几个方面。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发扬蜡烛精神,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4.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要公平地对待学生。
5.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劳动,学生的成长主要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只有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地运行,才能使教师集体给学生集体以良好的道德影响。
6.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用文明语言;仪表端庄、朴素大方。
7.教师的语言表达应符合以下要求:语言表达要准确通俗;语言表达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应以口头语言为主;口头语言应与体态语言配合使用;还应具有监听自己语言的能力。
8.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就知识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就能力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
:
9.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主要有:文化撞击所造成的价值观念冲突;偶像崇拜所导致的“追星”心理;信念多元化所导致的怀疑心理;心理上的闭锁性所导致的不易被理解与渴望理解的矛盾心理;迅速发展的社会生活所导致的心理活动内内容的社会性的增多。
10.社会对当代中学生的特殊要求有:要具有艰苦、勤奋的吃苦精神;要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做“四有”新人;要“学会关心”。
11.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12.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是不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目标上的协调一致。
”
13.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交往而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使师生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14.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是一种非外来强制和约束的,发生在正式组织之外的,自然形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式化的倾向,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实现正式关系难于达到的师生之间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沟通。
15.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的。
16.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指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三类师生关系。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的待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
(六)论述题
+
1.(1)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灵魂对灵魂的塑造,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就会给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2)教师的劳动具有周期长、见效慢、艰巨复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3)教师特定的职业活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稳定的情绪,否则就会加剧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失败,而且也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4)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无法取代的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5)清晰的自我意识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和克服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使其始终以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之中。
2.师生关系模式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同。(1)在专制型模式之下,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教师不在场时,说明他们是在教师的权威下才努力学习的。(2)在放任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
师不在场时反而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中的具有领袖才能的人,出面进行组织的结果。(3)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二、三、四(略)
教师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与学生思考练习试题五(新课程)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
(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_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g& n.r.a;P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
(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
(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第二篇:2010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010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2010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D)。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倡导建构的学习;
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A)。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C)。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C)。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D)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改为:×。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改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改为:
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改为:
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
改为:
5、×。改为: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四、简答(本大题含3小题,共10分)
1、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分)
1、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分)
2、教师角色的变化:①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
3、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
3、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有: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请分析说明:
(1)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
1、(1)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4分)
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6分)
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
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
③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
2、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喝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请分析说明:
(1)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3分)
(2)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2)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3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3)正确做法多种多样(略)。(4分)
六、作文(40分)
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
孟二冬,男,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严谨施教,精心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出版了多部重要著作。2004年3月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教,每周讲授10学时必修课,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唐代科考》选修课。一段时间后,他患上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然坚持上课。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近一年来,孟二冬在北京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鉴于孟二冬同志的先进事迹,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决定授予孟二冬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孟二冬同志学习。
请以“向孟二冬同志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拟,体裁不限,字数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D;
2、A;
3、C;
4、C;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5、D。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多元智力;建构主义。
2、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分科与综合。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2、√。
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
5、×。改为: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四、简答(共10分)
1、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2、教师角色的变化:①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
3、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有: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4分)
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6分)
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
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
③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3分)
(2)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3分)
(3)正确做法多种多样(略)。(4分)
说明: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评卷时可酌情灵活赋分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5、()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6、1903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 ⑴《论语》
⑵《孟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⑶《学记》
⑷《劝学篇》
17、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⑴《大教学论》
⑵《论演说家的教育》
⑶《普通教育学》
⑷《我的教育信条》
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 ⑴赞科夫
⑵巴班斯基
⑶苏霍姆林斯基
⑷凯洛夫
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 ⑴和谐教育思想
⑵教学过程最优化
⑶教学发展观
⑷全面发展观
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⑴痒
⑵序
⑶校
⑷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⑴教育的性质
⑵教育的方法
⑶教育的效益
⑷教育的规模
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⑴做人教育
⑵职业教育
⑶基础教育
⑷专业教育
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⑴积极作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⑵影响作用
⑶制约作用
⑷导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⑴主导作用
⑵主动作用
⑶领导作用
⑷能动作用
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⑵主体价值
⑶创造价值
⑷教育价值
三、简答题(共32分)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
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评分说明](1)共15小题,17个空,每空1分,共17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1分,不填或填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1、新教育大纲
2、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五经、四书
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班级授课制 京师同文馆
6、癸卯学制
7、理论性和应用性
8、强制教育
9、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10、教学活动
11、辅助形式
12、课外辅导
13、通过各科教学
14、课程计划
1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选择题:
[评分说明](1)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选择正确,每项记2分,选择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选错不记分。[标准答案]16.③ 17.① 18.② 19.① 20.① 21.① 22.① 23.③ 24.① 25④ 26.① 27③ 28①
三、简答题:
[评分说明](1)共5小题,共24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参考答案] 29.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30、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
31、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2、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四、论述题:
[评分说明](1)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3)字数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1分;150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2分。[参考答案] 34.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
(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
(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35、答案要点: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
(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
(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36、答案要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4)发扬教学民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三篇:6套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Ⅰ
2008-2009 13.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揭开了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序幕,该指示是(D)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法》
C.《战时土地政策纲领》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14.1949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发表(C),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A.《中国民主同盟总部解散公告》 B.《三中全会紧急声明》
C.《对时局的意见》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5.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进攻阶段 E.战略决战阶段
23.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是(ABC)A.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统一平均分配 D.对于违抗或破坏土地法的人由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E.在全国停止没收地主土地
24.1951年底开始的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三反”是(BCD)
A.反偷税漏税 B.反贪污 C.反浪费 D.反官僚主义 E.反贿赂
三、判断题(25-34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误。“√”表示正确,“×”表示错误。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的〇涂黑。)
2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6.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27.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28.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29.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0.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成后(1956年),我国才步入社会主义社会)
3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 32.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军队侵犯陕甘宁边区,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标志性事件是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及后来的皖南事变)
33.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这一重大决策是在党的七大上作出的√(七届二中全会)34.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重大失误。√
四、简答题(35-38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
35.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
答: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36.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 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期望。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II
2008-2009(A)A.重庆谈判B.整军谈判 C.北平和谈 D.庐山谈判
14.解放战争时期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 A.柳亚子 B.毛泽东 C.周恩来 D.王若飞 E.郭沫若 24.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克服当时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的工作是(ABCE)A.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C.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D.实行对外开放 E.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三、判断题(25-34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误。“√”表示正确,“×”表示错误。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的〇涂黑。)
25.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26.在中国近代史上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的 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7.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8.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29.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本国封建势力没有任何的联系。×
30.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因为批判孔学,所以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31.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就已经正式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32.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最根本区别在于依靠的抗日力量不同。√ 33.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就自愿的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近代以来人民 答: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在于
史上 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中国近代史中出现的解决中国现代问题的传统力量,但前者比后者更为传统,它也就更早地表现出传统在现代中国的不适应性.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III
2008-2009 9.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b)A.打倒孔家店B.民主和科学 C.兼容并包、百家争鸣D.文学革命 10.21.下列属于李大钊在五四运动前发表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bcd)○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庶民的胜利》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E.《敬告青年》
22.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是(abd)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瓦解中间势力 D.孤立顽固势力 E.打击顽固势力
23.1948 年 4 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abd)的革命。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资产阶级 D.官僚资本主义E.买办资产阶级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ace)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E.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7-24:ACDE ABD ABD ABCDE ABCD ABD ABD ACE
三、判断题(25-34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误。“√”表示正确,“×”表示错误。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的〇涂黑。)
2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26.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27.洋务运动是由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
28.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共同之处是都选择了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斗争方式。× 29.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了,所以它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0.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 ○31.从义和团运动开始,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程度。×
32.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提出了减租减息政策,但没有放弃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政策。× 3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
34.在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也加入了民主党派甚至成为领导骨干。√
25-34:TFFFFTFFTT(T为对,F为错)
四、简答题(35-38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35.简述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变成它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是革命的人民群众不愿把革命胜利果实拱手交给资产阶级,再一方面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他们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不能提出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他们不想念群众,不敢发动群众,因而无法领导民族民主革命走向彻底的胜利,以建立他们的政权。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IV
2008-2009 6.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本” 之说的思想家是(d)
A.李鸿章B.左宗棠 C.张之洞 D.冯桂芬
7.1898年9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其中,惨遭杀害的谭嗣同等6人史称为(a)A.“戊戌六君子” B.“七君子” C.“有学问的革命家 D.“鉴湖女侠” 8.中国历史上 18.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abcde)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B.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垄断性 D.资本-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 E.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19.下面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叙述属正确的是(abcde)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建立了 29.中国资产阶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大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 30.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 31.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动是从华北事变开始的。×
32.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
五、论述题(39小题,共1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
39.试析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区别与联系。
<一>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官僚(即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开明官员);戊戌变法是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
②主张不同.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还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③内容不同.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总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发展军事同时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戊戌变法通过变法图强,政治方面:告诫廷臣舍旧图新,力行新政,鼓励官绅市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谕令各省督抚举荐通达时务的新政人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许自谋生计.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④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器物变革);戊戌变法既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制度变革),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 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继承和发扬。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上的讲话》
回答问题:
列举1件抗日战争中最能体现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史料。
七七事变爆发后,佟麟阁主张奋起抗战,反对对日妥协。立即由北京赴南苑驻军指挥部,召开全体将校会议,痛陈时局利害,他说:“国家多难,军人应马革裹尸,惟以死报国”。7月13日,与二十九军诸将领联名通电全国。7月27日是佟夫人生日,夫人电请他赶回北京家中,他复电:“国家多难,军务紧急,大丈夫应效马援,用马革裹尸还乡,家中事拜托你了,要孝敬好父母,教育好子女。”7月28日拂晓,日军集中机械化部队,与空军联合,向北平南苑、西苑、北苑发起全线进攻。日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V
2008-2009 A.周恩来 B.董必武 C.宋庆龄 D.蒋介石 14.1946年6月底,国民党挑起全国性内战,率先进攻(D)。
A.东北解放区 B.陕甘宁边区 C.晋察冀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 1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6.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揭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届四中
二、多项选择题(17-24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的〇涂黑。)
17.西方列强没有对中国实行直接殖民统治的原因是(ABC)
A.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
B.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
C.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D.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外来文化的极力排斥 E.帝国主义列强缺乏征服中国的强大实力
18.《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BCDE)A.广州B.厦门C.福州 D.宁波 E.上海
19.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是导致戊戌变法的主要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ABC)
A.不能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幻想
C.惧怕人民群众D.不重视武装
E.依靠军阀势力
20.下面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叙述属正确的是(A B C D E)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建立了 E.制定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
23.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主要战役包括(A B C)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E.西南战役 24.下列属于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取得的历史成就是(AC ?)A.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制定和开始实施(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37.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115页)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8.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90页)答:1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 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3 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符合中国的国情.4 人民军队的英勇战斗.5 组织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6 中国的革命的正义的斗争.7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8 爱国人士和世界和平正义国家的援助.五、论述题(39小题,共1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
3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151页到163页 蓝色大标题)答: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②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③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六、材料分析题(40小题,共15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 定位置。)
40.材料: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九五四年六月十四日)回答问题。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是何时?它的性质是什么?(66页)(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何缺点?(66页 局限性)(3)简述孙中山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I 答:
(1)1912.3 历史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VI
2008-2009 A.1946年6月底 B.1947年6月底 C.1948年秋 D.1949年4月 14.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D),描绘了即将建立的新中国蓝图。A.《论联合政府》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B)A.继续实行土地制度改革B.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实现四个现代化
16.下列属于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取得的历史成就是(A)A.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B.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C.制定新中国 E.《论人民民主专政》
24.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02年十六大召开,我国历史经历了(ABCDE)等阶段。
A.过渡时期 B.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E.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三、判断题(25-34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误。“√”表示正确,“×”表示错误。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的〇涂黑。)
25.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26.《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土地方案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得到了实施。× 27.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28.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29.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官僚资本主义。× 30.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从五四运动一开始就参加了这场革命运动。× 31.中国共产党 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尽管当时还没有这样明确地提出这个命题。
3提出了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李大钊指出,“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作民众的先驱,民众作知识阶级的后盾”。知识阶级的意义,就是忠于民众、作民众的先驱者。尽管当时到工人中去的知识分子为数不多,但这毕竟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它预示着先进的知识分子应当遵循的新方向和应当走的新道路。
38.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原因,是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 主观原因,则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这与国民政府战略指导方针的错误有直接关系。蒋介石在决心抗战的同时,又害怕群众的广泛动员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将希望单纯地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五、论述题(39小题,共1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39.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它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国极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日本方面对于德国之据有山东,则认为危险万分。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至于美国方面,更早已决定,反对一切瓜分之举。俄国方面若能听其独占满洲,毫不加以阻扰,则该国对于他国之实行瓜分中国,当可袖手旁观,盖彼固深信,各国对于此事,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故也。因此之故,急欲促现瓜分一事,实系毫无益处之举。
─《瓦德西拳乱笔记》(1901年2月3日)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
材料(2):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无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之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装不良之故。„
“世人动辄相语,谓取此州略彼地,视外人统治其亿万众庶之事,若础嗟可立办者,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兹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林华国《历史的真相——义和团运动的史实及其再认识》
“赫德、瓦德西关于义和团运动言论摘编”
回答问题:
(1)材料(1)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列强侵略中国的何种情形?(2)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没能实现的原因。(3)简评约瑟夫的“列强矛盾阻止瓜分中国说”。(1)答:
材料(1)中描写了列强在中国所占有的领土,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地列强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并且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情形。
(2)答:
材料(1)中“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日本方面对于德国之据有山东,则认为危险万分。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表明瓜分中国图谋没能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不过,帝国注意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并非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材料(2)中“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表示了“拳民运动”,即义和团运动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3)答:
约瑟夫的“列强矛盾阻止瓜分中国说”是列强没有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根本原因。因为列强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时,都存在着利害冲突。它们或者通过协商,或者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还是把非洲、东南亚地区等瓜分了。确切来说,列强的矛盾并没有阻止瓜分中国,只是暂缓了瓜分中国的进度而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I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I
第四篇:2014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11
【网络综合-河南教师招聘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线是(A)
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C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B)
A 发展中小城市
B 城乡发展一体化
C 发展农村经济
D 乡村发展一体化
3.《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我省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是(D)A 大力发展义务教育B 跨越式发展义务教育C 稳步发展义务教育D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4.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是(C)
A 教书育人
B 为人师表
C 热爱学生
D 严谨治学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关爱学生,也是评价其高低的标准
5.教育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前苏联教育家(D)
A 杜威
B 赞科夫
C 布鲁姆
D 苏霍姆林斯基
6.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B)
A 物质前提
B 内部动力
C 主导作用
D 外部动力
【解析】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7.“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体现的是(D)
A 教育内容
B 教育方法
C 教育手段
D 教育目的
【解析】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8.“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C)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直观性原则
【解析】这两句话的内容是教学不应超越学生的等级,所以体现的是循序渐进性原则
9.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D)
A 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 B 输送运动员 C 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 D 增强学生体质
【解析】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0.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C)
A 团队活动
B 课外校外活动
C 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D 班主任工作
【解析】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11.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B)
A 学生学的活动B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C 教师教的活动D 传授知识的活动
【解析】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2.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C)
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 把课上好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组织班级活动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3.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B)
A 感知
B 应用
C 理解
D 巩固
【解析】知识的学习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14.教师板书设计时利用色彩对比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一做法运用了感知的(B)
A 强度律
B 差异律
C 活动律
D 组合律
【解析】教师板书设计时利用色彩对比就是利用色彩之间的差异性来突出直观对象,故选 B。
15.学生的人生观开始形成且品德出现两极化的阶段是(C)
A 学前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解析】初中年级是人生观开始形成,品德两级分化的关键期
16.儿童早期心理发展存在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短暂时期是(A)
A 关键期
B 成熟期
C 青春期
D 发展期
【解析】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够起到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个某种刺激特别敏感,通过适应环境的影响,某种行为习得较为容易,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17.根据心理学的规律,当学生面对重要考试时教师应使其紧张和焦虑程度控制在(C)
A 较高水平平
B 较低水平
C 中等水平
D 极高水平
【解析】根据耶克斯—多得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助于任务的完成。
18.根据心理辅导的目标,可以将心理辅导分为调试性辅导和()
A 发展性辅导
B 小组性辅导
D 个别性辅导
C 整体性辅导
【解析】学校心理辅导的两大目标:学会调试和寻求发展
19.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教学媒体的是(C)
A 标本
B 挂图
C 网络教室
D 模型
【解析】略
2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问题的不同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解决,这是(C)
A 知识经验
B 定势
C 问题表征
D 心理准备
【解析】问题表征就是问题呈现的不用知觉方式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
2.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解析】√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为的活动。()
【解析】√
4.教师高雅的生活情趣由物质条件所决定。()
【解析】×教师高雅的生活情趣是由精神世界所决定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解析】√
6.中小学教师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解析】√
7.《教师教学课程标准(试行)》强调教师要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解析】√
8.班级物质文化体现在教师墙壁的名言警句、板报、班级舆论以及班风等方面。()
【解析】×以上具体的几个方面属于班级的精神文化方面。
9.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解析】×教学过程中应以学习的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10.新课程改革强调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课外活动。()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课程,应该在教学计划之内。
11.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解析】√
12.运用实际锻炼法眼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理相融。()
【解析】×运用说服法眼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理相融。
1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体现了教师团结协作的精神。()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育做根本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别的东
西,当一个人通过教育尽管只是渊博,但是连一个最基本的人的品质都缺乏,那么他的整个教育都是失败的;我们每天去学习很多的知识,但只有我们学会了做人,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他知识,才能使知识对社会有所用。这句话的本质是要求我们去做一个真正真正的人,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我们做其他一切的基础。与教师团结协作的精神没有关系。
1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有利于实现新型教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
【解析】√
15.与学校相比,家庭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更重要的场所。()
【解析】×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建构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
16.对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越少,效果越差。()
【解析】√
17.教师教学时需要配合使用正例和反例,学生年龄越小越应该多用反例。()
【解析】×学生年龄越小,越应该多用正例。
18.儿童期的智力已经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转化。()
【解析】×儿童期的智力未达到成熟,应该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向抽象逻辑思维。
18.在操作技能的形成中,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
【解析】×过度学习50%效果最好。
19.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是人的学习策略之一。()
【解析】√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冬季的一天,大雪纷飞,刘老师发现发现班上有几个同学还穿着单鞋。下课后,她就把这几个同学叫在一起,询问了同学们的鞋码。中午,她顾不上吃饭,骑上自行车到镇上给这几个同学一个买了一
双棉鞋。四年来,刘老师资助了 26 个学生,这些学生都亲切的叫她“刘妈妈”。
农村重男轻女现象仍然存在,在刘老师教的班里就有几个女孩因家长不支持而将要辍学。刘老师知道后,就主动到这几个学生家中,多次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明白受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家庭应当承担的责任。最终留住了这几个学生。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参考答案】(1)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尊重:
学生人格,爱护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刘老师不但在生活而且在思想上都对学生进行关爱,符合教师职业道德。
(2)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案例中的刘老师能够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资助学生,不让学生辍学,甚至还去学生家里做思想工作,使学生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业,符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3)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刘老师一直努力洁身自好,不但资助学生还在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为同学们作出了表率,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符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
(4)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案例中刘老师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符合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
2、某物理老师在教《轮轴》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的力气大,他故意挑选了书稿相近的男女同学各一名,先请他们上讲台扳手腕,女同学输了。接着老师又拿出起了一个啤酒瓶,请这两个同学再比一比,男同学握住瓶子的颈口部分,女同学为主颈身部分,各自用力想相反的方向旋转,结果女同学赢了。这时,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纷纷议论,老师顺势说道:“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这与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接着老师就开始了新课的教学。
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参考答案】:我非常赞同案例中老师的做法。因为案例中的老师运用了几种教学原则、教师职业素养,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所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案例中主要运用的教学原则有:
1、启发式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的老师不断的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皆属于启发式教学原则。
2、直观性教学: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案例中的老师运用游戏的方法给同学们主观形象的呈现在眼前,能直观感知谁赢谁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3、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中的老师按照系统性进行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4、案例中主要运用的教师职业素养中的教师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学科素养。能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案例中的老师运用了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观,把教师看成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不断的引导学生向问题的答案不断的迈进。
5、案例中还运用了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把教学看成是一种注重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案例中的老师自始至终注重的课程的不断开发和创生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非常赞同这为老师的做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1 题,共 15 分)
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调控课堂气氛?
【参考答案】: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它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课堂气氛,同一课堂也有可能呈现不同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可以分为三类:对抗的、消极的和积极的课堂气氛。对抗的课堂气氛是失控的课堂气氛,学生反应过于强烈和兴奋,消极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过于紧张或懈怠,这两类课堂气氛都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是需要
1、转变教师领导风格。在教学中,相对于权威型和放任型的领导风格的教师而言,民主型的教师更容易和学生交往,同时能够聆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民主型教师的带领下,班级更容易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使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对学生严格要求外,还应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举例)。。只有这样,才是一名民主型的教师,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学生才能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保持积极的课堂气氛。
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应适当、适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课堂气氛。教师对学生过高或者过低的期望都会影响学生对于课堂情境的反应,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接受学生的意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期望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反应给与不同的反馈,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通过目光、手势和语言等方法向学生表达老师的积极关注,其次,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有差别,对于不同期望的学生,教师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并进行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最后,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破除教师中心和书本中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问题应耐心和用心回答,保护学生好奇心,传达教师的合理期望,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维持良好的课堂氛围。
3、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在教学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积极课堂气氛形成的基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做到民主平等和关爱学生,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不仅在课堂上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还应该对课堂上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通过谈心、聊天或家访的方式去关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在教师的带领下,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纪律,选出班干部,并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再次,教师应和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和校外的教育力量、学生的家庭一起,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与教师、家长、社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建立起积极的课堂气氛。
4、应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正确教学方法的选用,目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等,不同学科的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多采用新课改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积极课堂气氛的形成,是教师调控课堂气氛的另一重要途径之一。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1 题,共 15 分)
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学生情况,按一节课的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教学材料:某版本《品德与社会》编排了“成长的快乐和烦恼”主题单元,其中一节是《挫折和失败是成长所需要的》,主要内容如下:
挫折和失败是成长所需要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挫折和失败。比如体育比赛失败了;一个愿望未能实现;做事情收到了批评。挫折和失败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经历。美国一位著名的电影演员,在他最初的尝试做电影演员时,曾遭到了无数次的拒绝,但他不气馁。因为他知道,失败是有一定原因的。每一次被拒绝,他就认真的反省,在寻求机会,后来他又尝试写剧本,待剧本被导演看中后,在恳求当演员。在他遭到多次拒绝后,以为曾拒绝了他 20 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演好,但你的精神让我感动。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不过先拍一集,让你当主角,如果效果不好,你从此就断了这个念头吧。”幸运之神终于对他露出了笑脸。他成功,并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的收视纪录!
学生情况:教学对象为某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班级人数为 45 人。
设计要求:1.请写出本科的教学目标
2.请写出本课的教学方法
3.请简述本课的教学过程
【参考答案】
例:
挫折和失败是成长所需要的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面对挫折与失败的正确态度,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并能够认识挫折与失败对以后成长生活带来的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面对挫折与失败的正确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挫折与失败对成长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入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快乐与烦恼,那大家能不能各自说说,从中你们又学到了什么?”。
学生作答,教师引入课题——挫折和失败是成长所需要的。
二、探究新知
共同欣赏《贝多芬》视频,从感性上加深学生对失败挫折的感悟。
学生欣赏完视频后,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观赏感悟。
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所搜集挫折与失败的相关素材,并结合自己的资料进行解释。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作答
学生展示小组成果后,老师进行总结,并给学生展示美国著名演员多次遭遇拒绝后,扔坚持自己梦想的案例,共同得到结论: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同的挫折与失败,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经历中不可或缺的,能够不断激励我们的成长。
三、拓展延伸
教师创设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情境,请学生利用今天所认识的知识来解决各事件。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请学生畅谈本节课所学知识与收获。
【板书设计】
挫折和失败是成长所需要的成长
失败+ 挫折
六、作文题(40 分)
请阅读下面个歌词,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读后感,题目自拟,诗歌除外。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第五篇:2014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13
【网络综合-河南教师招聘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 C.君主立宪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三农”是指()
A.农业、农村、农民工问题 B.农业、农民、农村教育问题
C.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D.农业发展、农民、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原则。
A.启发性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导向性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 D.匀加速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A.选修课程 B.活动课程 C.实践课程 D.必修课程
7.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
A.6年 B.7年 C.8年 D.9年
8.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A.程序教学 B.暗示法 C.发现法 D.掌握学习法
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10.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A.上课 B.备课 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D.作业的布置
11.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了解与评价是()
A.自我调控 B.自我体验 C.自我认知 D.自我评价
12.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一般文化知识
13.寻求发展是学校心理辅导的()
A.基本目标 B.高级目标 C.基本任务 D.基本标准
14.下列属于夸美纽斯着作的是()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5.起教学导向作用的是()
A.教师的知识素养 B.教师职业道德 C.教师的个人品质 D.考试
16.小学后期、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是()
A.学习兴趣 B.赢得地位C.得到物质奖励 D.获得同学赞赏
17.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课外活动C.劳动教育 D.道德教育
18.个体对挫折的反应和应对取决于()
A.对挫折的认知 B.情境 C.个体的性格 D.对结果的预期
19.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的()
A.幼儿期 B.童年期C.少年期 D.青年期
20.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 1的体制。
A.县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出了到2020年教育具体目标和要求。()
3.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个体成功的重要因素。()
4.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
5.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
6.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8.素质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9.认知方式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有好坏之分。()
10.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知开始。()
11.城乡师资力量的均衡性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12.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学生具有教育和管理权,学生有被管理和接受教育的义务。()
13.智力影响学习的发生,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和质量。(()
14.()
15.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可以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
16.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17.课程计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18.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19.所谓依法执教就是依罚执教。()
20.2007年我国已经全面免除了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上,并把最后一名叫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你每次都考这么少,拖了班里的后腿,影响咱们班的进步,真是没有救了!”
请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相关内容分析李老师的行为。
2.王老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秦牧说的会错吗!”学生脸涨得通红,欲言又止。班里的气氛也一下子紧张起来。
请根据教育学相关知识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儿童身心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教育应如何遵循这些规律?
2.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五、教育写作(本大题共40分)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提出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这一“三平精神”是对河南人精神的深刻总结。
请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以“三平精神”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10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略。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政治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我国基本常识掌握不全面。
2.D【解析】略。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政治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我国基本常识掌握不全面。
3.C【解析】略。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社会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国家基本政策了解不全面。
4.B【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内涵。★★★
【错因分析】考生对各个教学原则理解不到位。
5.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遗忘规律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知识点记忆不牢固。
6.D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将综合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新课程改革知识的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按照经验或字面意义,A、B、C项都可选。
7.D【解析】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重要教育法规的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考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主要条文不了解。
8.C【解析】发现法是布鲁纳首先提出的。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重要教育理论家的教育思想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考生易混淆历史上着名教育理论家的代表思想。
9.A【解析】教师工作(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这一特点的具体反映。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
【错因分析】本题难度较小,错误大多是由考生不细心造成的。
10.A【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学活动的结构以及上课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错因分析】很多考生误以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1.C【解析】题干是对自我认知概念的描述。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对自我认知概念的掌握程度。★★
【错因分析】考生容易混淆A、B、C、D四个概念。
12.B通过这些知识将自身所具有的本体性知识以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能够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果。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虽然知道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属于教师的知识素养,但不能辨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
13.B发展是高级目标。
【命题立意】对心理辅导目标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容易混淆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
14.B【解析】《教育漫话》是洛克的着作,《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着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着作。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育学发展史上重要人物的代表作。★★★
【错因分析】考生易混淆教育史上着名教育家的代表作。
15.B【解析】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错因分析】本题是一个应用型的题目,需要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
16.D为主转向赢得在同伴群体和集体中的赞赏为主。
【命题立意】考查不同时期学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
【错因分析】对学生不同时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不了解。
17.A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错因分析】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部分考生认为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误选。
18.A【解析】对挫折的认知决定着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反应。一个人如果对挫折的认知是积极的,那么他的挫折反应就会相对积极。相反则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命题立意】对挫折认知与挫折反应关系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挫折认知与挫折反应关系理解不透彻,而且另外三个选项都很具迷惑性。
19.C【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
【命题立意】对年龄阶段划分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知识点记忆不清楚。
20.A【解析】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错因分析】考生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要条文记忆不牢固。
二、判断题
1.√【解析】本题是对时事的考查,考生平时应多关注国家大事。
2.√【解析】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解析】略。
4.×【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所以说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活动,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
5.√【解析】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是被开发的程度不同而已。
6.√【解析】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
4形成和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以及自我监控的能力。
7.√【解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对全体学生,主要是针对正常学生。
8.发展。
9.×【解析】认知方式不同,个体选择信息加工的方式不同,但并不影响对信息的处理,所以说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
10.×【解析】德育的一般顺序是从道德认知开始,但德育又具有多种开端,知情意行都可以作为开端。
11.√【解析】提倡教育的公平性即要实现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全体学生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这意味着要对社会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平衡城乡师资力量体现了这一要求。
12.√【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以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规定。
13.×【解析】智力不影响学习的发生。
14.√【解析】根据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即使是同一种教学任务,教师也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传授新知识,可采用讲授法;复习和巩固知识,可采用练习法。
15.√【解析】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按课教学;(3)按时授课。
16.√【解析】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在于建构学生主体,“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即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17.√【解析】考生要注意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概念的区别。
18.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
19.×【解析】依法执教就是依罚执教这一观点是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病。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些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歧视、侮辱、体罚学生的现象,主要就是对依法执教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依法执教是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指对学生的依罚管理。
20.√【解析】我国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三、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1)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热爱学生首先要理智地爱,不溺爱、不偏爱;其次要无私地爱,一视同仁;再次,爱与要求相结合。而材料中的李老师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持歧视的态度。
(2)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学生在遭受挫折时,教师的爱给他们以自信;在遇到困难时,教师的爱给他们以勇气。教师的爱具有神奇的力量,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幸福感,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材料中李老师显然没有认识到师爱的重要作用,其做法很可能适得其反。
(3)在小黑板上公布学生的成绩,这一做法欠考虑。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2.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都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只有教师、学生两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
5视教师的作用,忽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案例中王老师没有顾及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挫伤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另外,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的,教师不断面临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被教育者,可能是好奇却远离目的的提问,也可能是非善意的挑剔,或是中断教育活动的纪律事件等。因此,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师应能根据学生即发的、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该案例中王老师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因其缺乏“教育机智”。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学家据此提出了发展关键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命题立意】考查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2.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遗传与营养。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但是遗传只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2)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胎儿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另外,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对年青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要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4)社会实践。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5)主观努力。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只能机械、被动地影响能力的发展。如果没有主观努力和个人的勤奋,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和能力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命题立意】考查影响能力的因素以及促进能力发展的方法。★★★★
五、教育写作(写作思路)
首先,考生要对“三平精神”展开论述,充分把握“三平精神”的内涵。其次,考生可以从“三平精神”所体现的本质着手,指出“平凡而不平庸、平静而不贫乏、平常而不平淡”的中心思想。这需要考生能从具体事例着手,以体现和印证本文主旨。最后,应从“三平精神”所体现出的教师职业的特点进行总结,说明自己对这一职业的认识与向往,以升华主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