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倔强”的驻村干部故事
驻村干部用心写出动人故事
群众的事件件有答复,群众的话句句挂心头。她说,真心对人,别人也能真心对你。对驻村工作她坚持六个字,热心、真心、主动。
她叫詹萍,今年52岁,是诸暨市江藻镇江藻村驻村干部。一支笔,一本本子,一个手电筒,一把伞。她,利用夜晚休息时间走遍了1700户村民,谁家住村头、谁家住弄堂、谁家有婚丧嫁娶、谁家最近揪心什么,她都了然于心。
14本驻村笔记
詹萍,从23岁开始一直担任计生专员。直到2013年2月6日,她成了一名驻村干部。
她驻村的诸暨市江藻村是诸暨最大的村,也是江藻集镇所在地,由5个自然村组成,1700多户农户,4670多人口。
成为驻村干部后,詹萍根据农村实际,有时天蒙蒙亮就到村里了。
事情多了容易忘记,每一件事,詹萍都会记在她的工作笔记上,而从驻村开始的一年时间里,她的笔记本已经有厚厚14本。然而压力并不只是来自于工作。从正式驻村开始的一个星期内,詹萍隐隐地感觉到了另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老百姓的信任和认可。
“在走访村两委干部时,一些坦率的干部告诉我,老百姓中有想法,这么大的村就让一个女同志来驻村,行不行?”詹萍说,大家这样的想法,其实也并不意外,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驻村干部的重要性。
村支书钱伟苗坦言,他从小村开始就是一直担任村里的两委干部,接触过的驻村干部也不少,詹萍是最较真的一个。
“我来驻村,关键让群众满意,大事小事都得管。”詹萍说,我就坚持一个信念,做好事,办实事,凭良心说话,凭骨气做人。
2013年2月17日,詹萍组织召开了驻村以来第一次村两委会议。会上,她讲了三句话,一是以我诚心来换得你们的信任,二是以我的真心来取得你们的支持,三是以我的耐心来换得你们的理解。
夜访民情不漏户
詹萍的工作很快步入正轨。她给自己定了一个五字方针:勤、清、灵、平、精。除了日常到镇参加会议配合中心工作外,日常驻村办公,深入群众,走访党员、村民代表。
一支笔,一本笔记本,一个手电筒,一把雨伞。这是詹萍包里常备的“老四样”。
“我想好了走访顺序,首先是村里两委班子,然后村民代表,接下来是所有党员和困难户,然后以自然村为单位,挨家挨户的走访。”詹萍说,这样的顺序就不会走乱。
然而,要走访完1700户村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根据农村家庭作息规律,詹萍走上了“白天驻村、晚上夜访”的驻村路。除了白天正常开展工作之外,“工作日保证夜访,双休日走访不定期”成了詹萍的工作常态。
詹萍的丈夫是江藻镇中的体育老师,虽然在城里也有房子,但为了方便走访,他们几乎很少进城,宿舍就成了他们的家。每天下班后,詹萍就会赶到学校食堂,匆匆扒完饭,开始走访。
不认识路,詹萍就挨家挨户地走,看见有亮光的房子就进去,主动自我介绍,递上为民服务联系卡,记下村民的联系方式,陪着村民唠家常,一个个夜晚过去,一张张面孔熟悉了,一桩桩事体解决了。
驻村后,镇里的同事跟她开玩笑,这下总该买个电瓶车了吧。然而詹萍说,走访群众,就是要走出来的,牵着个车,既不方便,也不像样。
走访中,詹萍一碰到村民不在家的情况就会标出来,下次再走访,几趟都不在的,就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做到心里有底。
如今,詹萍对村里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但她还是坚持夜访,她说:“我们的工作在不停变化着,老百姓对我们工作的要求也在不停变化着,不经常去听听他们的意见想法,就不能准确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就不知道我们工作的方向是什么。”
热心服务换民心
第一次去村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的村民都觉得詹萍很奇怪,分不清她到底是镇干部还是村干部,办起业务,比村文书还要熟练,碰到一些腿脚不便的村民,她又能从村到镇再到市,一级级帮助他们代为办理。
“这里复印机也有,资料整理好,我下午空下来就带去镇里办理,年纪大一点都给他们代办,方便的时候就给他们带到家里。”詹萍说,不管难办的还是好办的,都要有答复,一时定不下来的,就记下电话号码,两天内一定要答复,不然群众就要不信任你。
2013年3月初,村民老钱跑来说,他与前妻的离婚协议书没有了,现在要急用,不知道怎么办。看着钱金林着急的样子,詹萍告诉他不要担心,并答应明天帮他去市法院查一下。第二天一早,詹萍就赶到了法院,把近十年的离婚登记册仔细查找了一遍,很快把离婚证明开好拿给他。
“热心、真心、主动,才能得民心。”这是詹萍告诉记者这一年多来驻村工作的感悟。詹萍说,现在许多老百姓对政府有一种抵触心理,其实老百姓要求的不多,只要我们每位干部都能真心待人,付出一点点热心就够了。
去年7月,得知镇里有全市青年励志基金励志奖学金补助名额后,詹萍立马想到了江藻村龙山自然村的小周。由于政策里对地域这些条件没有明文限定,詹萍拿捏不准,火急火燎地跑到镇政府了解情况。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詹萍又热心张罗着落实。
詹萍每天不厌其烦地为群众办实事,换来的不仅仅是烂熟于心的民情,更是民心。
“倔”下的责任心
“五水共治”、环境卫生、三改一拆,这些都是今年的中心工作,有许多的政策,老百姓一时还理解不了。
“一家一家地跑,让老百姓了解政策,也了解他们的情况和现实困难,其实,做好沟通和疏导,百姓是能理解和支持的。”詹萍说,通过挨家挨户地做工作,老百姓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这么大个村,大到街道,小到角落,整洁的环境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从4月底开始,詹萍的身上开始出现过敏情况,加上胃病,连续十天,每天只能喝白粥,上午到村里上班,中午抽空去挂针,挂完针又去村里协调解决问题。
“我说你请个假吧,身体要紧,她说上午村里事多,不能耽误了大家。”村支书钱伟苗告诉记者,詹萍是个很“倔”的人,认定要做的事,她是一分钟也不肯耽误的。有一次,钱伟苗实在看不下去了,硬是把詹萍拉到卫生院。结果,一个电话来了,她又急匆匆跑回去做工作。
江藻村作为江藻镇的中心集镇,每年村里都会上报多项民生实事工程,但事实是因为工程多,有一半都会完不成。詹萍驻村后对民生工程数量进行了引导,数量削减了一大半。在詹萍的坚持下,今年上报了两项工程。截至目前,一项粮食功能区建设,已经完成90%,另一项也完成了50%多。
去年底,党支部对党员进行先锋指数考评,因为党员多,会开到了下午1点。詹萍提出,快餐由她来请,村干部不让她请,可以村里报账的。詹萍坚决不同意。她说,村级招待零开支这是有规定的,我们不能做违反规定的事。
她就是这么有原则,不过也正是隐藏在这份“倔”下的责任心,让无论是干部、还是百姓,都对她有了一份特别的尊敬。
第二篇:驻村干部故事
我的驻村故事
为深入贯彻省、市组织部门关于“四帮四促”、“两万干部下基层”等活动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根据中共毕节市委组织部和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安排,我被派驻纳雍县勺窝乡黄河村挂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一职。
2011年9月14日,简单打点行李后,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前往这个从未谋面的纳雍小镇,尽管我也曾经有近四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而且在来之前也通过各种渠道对这个地方的基本情况作了一些了解,做好了应对艰苦条件的心理准备,但是当车驶出纳雍县城,驶上通往勺窝乡的公路时,我和同事们的心里都不由自主的掠过一丝失望:一个距离县城仅十一公里的乡镇,竟然还没有通上油路!接下来我们将要面对的环境,可能是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我们的车在崎岖的泥土路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在爬完一个长长的陡坡之后,眼前忽然一亮,一座崭新的小集镇出现在眼前,一幢幢青瓦白墙的穿青民居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宽阔整洁的街道两旁,新潮美观的一排排路灯骄傲地站在路边。昭示着这座小镇的勃勃生机。不远处的工地上,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挥汗如雨地继续扩展着小镇的蓝图。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我们之前的低落情绪一扫而光,彻底改变了一小时前对勺窝乡的印象。
在乡党政办,乡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简要介绍了勺窝乡的发展概况。当得知勺窝乡今天的崭新面貌是通过全乡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辛勤劳动,仅用两年时间就打造出来的时候,我们再一次被感动!感动于勇于挑战的勺窝精神、感动于一日千里的勺窝速度!我暗自在心里庆幸:选择勺窝,我们来对了!在这片欣欣向荣的热土上,我相信一定能够实现我人生的价值,不辜负组织对我的厚望!
在经过了一夜的休整后,第二天早上我便在党委委员张应江同志的带领下前往我所挂职的黄河村村委会报到,黄河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所以我们步行十多分钟就到了,由于已经提前接到了通知,我们到达的时候村支两委的干部已经在村委会等候多时了。简单的把我介绍给村里的干部后,张委员便赶回乡政府忙其他工作去了。村支书王瑞忠同志是一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善良淳朴、耿直豪爽。在他的主持下,我这位新任村干部和其他几位村干一起进行了一个小型的座谈会。会上,新同事们热情细致地给我介绍了黄河村的相关情况,还毫无保留地把他们多年积累的基层工作经验传授给我,看着眼前这一双双诚挚的眼神,我心里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为了尽快熟悉环境,投入工作,在我的主动争取下,村支书和村主任抽出时间带着我用了三天时间对全村部分群众进行了实地走访,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并请部分老同志和致富能手对全村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提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在走访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是压力最大的一户农户是街上组的黄崇奎家。这个家庭只有两口人,但一位是年过七旬父亲,一位是先天残疾的儿子,全部的生活来源就是每个季度发放的三百元农村低保金,家里完全可以用“家徒四壁”这个词来形容。就连赖以栖身的一间摇摇欲坠的破瓦房也是借来的。看着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和黄崇奎老人无助的眼神,我感到一阵阵的心痛!在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今天,我们还有
1群众过着这样的生活,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感到了深深地歉疚!回到村委会后,我再次向村干部详细了解了有关黄崇奎一家的其他情况。这个家庭目前急需解决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住房,另一个是温饱。第一个问题通过乡党委很政府的努力,已经在着手解决,由政府出资为他们一家修建的新房正在紧张的施工中,预计明年就可以竣工;要解决第二个问题有一定困难,因为黄崇奎父子二人都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不可能靠自食其力来解决,而每个季度三百元的农村低保金也很有限,面对即将来临的漫长冬季,这不幸的父子二人将随时面临寒冷和饥饿的考验。经过慎重考虑并和极为村干部讨论后,我决定向局里求援。在村干部们的帮助下,我把黄崇奎一家的实际困难写成了一个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网络发回了局里。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批示: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购买棉衣棉被和大米,想方设法帮助黄崇奎父子度过这个冬季!当我们把局里送来的救济物资发放到黄崇奎老人的手里时,老人的声音哽咽了!看着这位激动的老人,我心里有了一丝丝的欣慰,但是我知道,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这只不过是暂时缓解了老人的一点燃眉之急,今后,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是我们驻村干部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何带领全村群众尽快走出贫困,过上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一直是压在我们村支两委干部心头的一块石头。针对黄河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多次实地勘察、走访群众、多方论证,最终确定了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这条路子。方向确定了,接下来的便是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论证,不管是从气候条件还是土质、市场前景来看,黄河村都很适合种植半夏。要种植半夏,首先得掌握技术,而在勺窝乡甚至整个纳雍县,都还没有成功种植的先例,所以要学到真正的技术,去半夏种植大县威宁取经是一条捷径。于是在想想党委政府领导汇报后,得到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组织了由六名致富能手组成的学习取经小组在村支书王瑞忠同志和村主任周贞明同志的带领下,前往威宁县学习技术。经过大家的虚心学习,派出去的六位村民基本上掌握了从播种、施肥、除草、收获到清洗、保存等的一系列环节的技术。接下来就是资金问题,在我们的努力下,争取到到了局里和乡里的大力扶持,再由群众自筹部分资金,半夏种植计划终于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由于种子市场上鱼龙混杂,很难买到真正的半夏种子,我们只好亲自到威宁的种植基地走村串户,从种植半夏的农户手里购买,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辛苦跋涉,种子买回来了。我们的第一季半夏也在大家的辛勤劳作下播种到了土里,同时也播下了黄河村脱贫致富的希望!看着一株株半夏苗在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我们憧憬满怀!
短短一年的驻村工作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是我的努力远远没有结束,我对这片虽然贫瘠却充满了希望的热土的眷恋之情也不会结束。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不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将这段难忘的驻村工作经历作为我最宝贵的财富深藏于心,它将时刻鼓励我、鞭策我,让我在工作中牢记我的使命,修正我的方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第三篇:优秀驻村干部事迹材料
围绕全村工作 发挥工作优势 做好驻村工作
——县直机关工委驻村干部x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按照《中共xx县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县级领导联乡、县直部门帮乡、机关干部驻村”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县直机关工委实际,2012年,由县直机关工委组织股股长xx同志进驻县xx乡xx村。在县直机关工委领导班子的亲切指导下,在xx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xx村两委班子和当地广大群众的密切配合下,xx同志积极协助xx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全村工作,在深入调研和巩固前任驻村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认真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帮扶点,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确保驻村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一、深入群众,了解村情,理清驻村工作思路。
积极与本单位及乡党委加强联系,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该同志很快便进入角色,投入工作,深入该村农户家进行调查摸底,采取走访、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迅速掌握了xx村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乡政府的东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是xx乡一类贫困村之一。辖7个村民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78亩,荒山草坡面积9500亩,林地面积8620亩。海拔1000-1700米,年均温度12度,无霜期220天,森林覆盖率达60%,以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经济林木主要有漆树,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脱毒马铃薯等,还盛 1 产天麻等多种中药材,现种有漆树10多万株,天麻400亩,近年来,畜牧业已成为该村农户增加收入的主要产业。该村2008年起实行生态养羊,已见成效,有6000多只。由xx乡创业青年xxxx创办的野猪养殖项目就在xx村xx组,有1000头野猪养殖面积,总投资137万元。已基本建成,且初见成效。另外,养牛也是一条不错的致富门路,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动下,全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养牛,少则1-2头,多则有几十头,遗憾的是全村都苦于缺乏资金,难以扩大养殖规模。全村发展养牛业缺口资金300万元,特别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资金扶持。
总的来说,xx村的发展是比较滞后的。因此,xx同志深入农户家里和田间地头,深入开展调研,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找出当前干部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确立了帮助驻点村理清发展思路:一是抓根本、保稳定。紧紧围绕村两委工作,加强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固本强基工程,进一步保障全村的综治维稳工作,引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抓重点、促建设。三是努力壮大村党支部党员队伍。努力推进民心工程的实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村道硬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二、虚心当好学生,了解民意树立形象。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范围甚广,无规律可言,农业生产、计生、调解、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规划等大量纷繁复杂的工作,一开始就让人束手无策。而当地的干部、以前的驻村干部就 2 是老师,xx同志虚心向他们学习,学习农村领导的艺术,学习农村工作的方法。做农村工作,深入了解农民的想法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漆树村驻村以来,xx同志把党建扶贫工作融于驻村工作中,通过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宣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毕节市第一次党代会以及县党代会有关精神,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我省、我市、我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把他们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反馈到上级有关部门,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驻村期间,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3名35岁以下的年轻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三、发挥县直机关工作优势,围绕全村工作,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在村两委领导、乡联系该村领导及县直机关工委领导班子的帮助下,xx联系有关部门,为村民办了一些实事好事。
(一)多方反映,联系上级有关部门,使该村破旧的办公楼得到维修加顶。
(二)多次联系水利部门,反映该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已引起市水利部门的重视,有望在年内实施饮水项目。
(三)联系县直机关工委的领导,在春节、元旦节、七一党建节等节日到来之际,多次到村里慰问老党员和贫困党员,同时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使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党组 3 织的温暖。2012年共送去慰问品(折合人民币xxxx余元),慰问金xxxx元。筹集xxxx元资金,为xx村党支部订党建刊物,丰富了支部党员的精神生活。
四、帮扶取得的效果
通过帮扶,xx村在xx乡10个村中,从2011年11月份以来,在乡对村的目标考核中连续排名前列,2012年1月获xx乡党委政府颁发的“2011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2012年7月xx村党支部被县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xxx同志也被县委表彰为“十佳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驻村干部,xx同志密切联系漆树村实际,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致力于加强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致力于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认真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通过努力,xx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员的宗旨意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进步。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优秀驻村干部事迹材料
优秀驻村干部事迹材料
在乡党委政府、庆丰村支“两委”的支持下,在广大人民群众发配合下,仅仅围绕“一宣四帮”的总要求,以“三真三实”为总载体,切实落实“八个一”的总任务。在工作中,理清帮扶思路,找准帮扶点,确保了驻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深入了解村情民情,理清驻村工作思路
张晓敏同志积极与上级部门及乡党委政府联系,在庆丰村支两委的帮助下,走访了学校,医院、百货商店、豆腐铺、种烟大户、低保户,党员、村干部、致富能手、低保户、空巢老人等各个群体,基本掌握了庆丰村的人口状况,人口文化教育水平状况,劳动力、外出打工收入、农业种植结构以及畜牧养殖结构。在了解村情的基础上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帮助庆丰村理清发展思路。(1)道路基础设施急需改善。庆丰村地处边陲,交通条件极为不便,距离碧峰乡人民政府驻地13公里。其中有8公里的路为泥土路,多为晴通雨阻,安全隐患大,可以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内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普通的四轮车无法通行。尤其是庆丰村通往弯丘完小的公路,涉及到上千群众和100多师生的通行和生产生活问题,人员及物质往来全靠人力肩挑背驼,弯丘完小100多学生的营养午餐所需的材料,需靠学校的老师等人力运送。目前,村内募集资金自行修葺,但是由于所需资金量较大,至今还没有开工。(2)烤烟烤房短缺。烤烟是庆丰村乃至碧峰乡的经济支柱,也是庆丰群众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为了进一步发展烤烟,留住外出打工的人员,庆丰村成立了烤烟专业合作社,成立初期,村内募集资金建立了三间烤房,如今烤烟种植面积增大,由于烤烟烤房的短缺,到了烤烟收获季节,一部分烤烟得不到及时的烘烤,烤烟质量下降,种植烤烟总收入减少,打击了烟农种植烤烟的积极性。目前短缺烤房2间。(3)方竹低产林改造。庆丰村平均海拔1100米。最高海拔1600米,村内遍布方竹林8000余亩,年产方竹笋6000斤,可谓是庆丰村发展的一大优势资源。目前尚有3000亩方竹低产林改造。真正把方竹产业变成庆丰村的特色优势产业。
二、立足农村,加强学习
张晓敏同志驻村以来以来,认真学习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生活朴素、作风正派,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履行一名驻村干部应尽的义务。团结班子,摆正位子,维护村两委班子的权威,尽心协助村干部干好各项工作。
三、细心做好观察员,真心做好信息传递员
张晓敏同志驻村以来,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群众,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同时,对村民民情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真真切切的做到了一个良好的观察员。积极与农委相关部们接洽,向主要领导汇报了驻村点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困难,做好了一个信息传递员。
四、贯彻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
1.在春种之时,针对群众反映最多的肥料短缺问题,组织市土肥站员工自掏腰包,为10位极贫困农户免费发放了1袋40公斤的肥料。解决了春种的燃眉之急。
2.召开多次农业技术培训,涵盖烤烟水稻、玉米等种植技术,发送技术培训资料100多册。
3.张晓敏同志多次深入田间地头看苗情、查病害,为农户提供一定是技术指导,同时联系了农委有关部门,免费为庆丰村民提供1吨农药,包括除草剂和杀虫剂。
团结就是力量,他与村支两委班子成员都以诚相待,同舟共济,荣辱与共,把两委班子凝聚到一块。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工作的满腔热情谱写庆丰村美好的明天。
村位于左坊镇政府左前方,属丘陵地带,东临资溪交界,206国道穿越境而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等同志带领红一方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革命老区红色摇蓝,地理位置优越,境内特产丰饶,林茂粮丰,民风淳朴,全村有耕地面积2500亩,林地面积1.3万亩,总人口1258人,主要以优质西瓜、南丰蜜桔、药材为主导产业,有6个自然村6个村小组,村委会至各周边乡镇修通水泥路,村容村貌有很大改观,引进了江西金木生猪有限公司,党支部紧紧依靠和团结全村群众,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进步,努力把后龚村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注重学习提素质,当好村民“示范员”
几年来,他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在新形势下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学习教育。他每周定期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党的政策,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特别是在村级学教活动中,他自觉对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八荣八耻”认真查找思想和工作上存在的不足,积极改进工作,为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充分发挥党员代表议事会、群众代表议事会和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遇事同其商量,工作请其监督,并虚心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的建议。
深入群众察民情,当好村民“代言员”
为尽快了解最新情况,他走村串户与农民交谈,听民声、察民情,几年来,他走遍了全村每一个角落,重点走访了村民代表、组长、党员骨干、种养大户、困难户家庭,除了直接走访农户外,他还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分片到村民家中召开多次民情恳谈会,直接倾听群众呼声,及时整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报村委和镇有关领导,通过积极反映用水难等一批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引起了镇有关部门重视,有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一些村民说:“占瑞生同志,这么关心农民的事,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
排解纠纷促和谐,当好村民“维稳员”
后龚村离镇政府较近,上传下达比较方便,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他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群众看到村干部尽心在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上访现象大为减少,为维护地方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章立制抓规范,当好村民“当家员”
为了完善村务工作制度,搞好建章立制工作,占瑞生同志首先是针对村两委会缺少会议纪录,许多会议决定得不到落实的情况,首先理顺会议制度,明确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并要求重要村务工作必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实行民主决策,接着根据上级下发村务工作规则又结合该村实际帮助细化、完善成各个村务工作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日常村务工作管理、财务管理、民主决策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等。这些制度的制定为深化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规范村干部的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新农村发展,正确引导村民用好选举权。
兴办实事帮民富,当好村民“领路员”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他积极跑关系,找门路,争取上级资金,几年来,新修公路5.7km,73户建了沼气池,全村都吃上了自来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村的基本农田改造项目得到了落实,2010年改造农田1500余亩,2011年元月实行了村委会搬迁,在206国旁总投资32万余元兴建了新村委会办公大楼,改善办公条件,方便了群众。
为拓宽致富渠道,寻找新的致富路子,他把目光投向了殖业。为鼓励群众发展养殖业,村里制定了优惠政策,定期聘请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服务,积极协调小额贷款,并优先保证养殖户用水用电,使全村养鱼户达967家,几乎家家都是养鱼专业户,精养面积10000亩。为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促民增收,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外出打工,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方面,利用每年春节在外打工人员回家探亲的机会,组织他们召开座谈会,了解用工信息,鼓励打工人员自己创业,带领本村劳力外出,为家乡做贡献;另一方面,及时帮助外出打工劳力少的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通过占瑞生同志的努力,后龚村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起色,群众对村干部和党员的满意度也逐步提高,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在乡党委政府、庆丰村支“两委”的支持下,在广大人民群众发配合下,仅仅围绕“一宣四帮”的总要求,以“三真三实”为总载体,切实落实“八个一”的总任务。在工作中,理清帮扶思路,找准帮扶点,确保了驻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深入了解村情民情,理清驻村工作思路
张晓敏同志积极与上级部门及乡党委政府联系,在庆丰村支两委的帮助下,走访了学校,医院、百货商店、豆腐铺、种烟大户、低保户,党员、村干部、致富能手、低保户、空巢老人等各个群体,基本掌握了庆丰村的人口状况,人口文化教育水平状况,劳动力、外出打工收入、农业种植结构以及畜牧养殖结构。在了解村情的基础上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帮助庆丰村理清发展思路。(1)道路基础设施急需改善。庆丰村地处边陲,交通条件极为不便,距离碧峰乡人民政府驻地13公里。其中有8公里的路为泥土路,多为晴通雨阻,安全隐患大,可以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内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普通的四轮车无法通行。尤其是庆丰村通往弯丘完小的公路,涉及到上千群众和100多师生的通行和生产生活问题,人员及物质往来全靠人力肩挑背驼,弯丘完小100多学生的营养午餐所需的材料,需靠学校的老师等人力运送。目前,村内募集资金自行修葺,但是由于所需资金量较大,至今还没有开工。(2)烤烟烤房短缺。烤烟是庆丰村乃至碧峰乡的经济支柱,也是庆丰群众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为了进一步发展烤烟,留住外出打工的人员,庆丰村成立了烤烟专业合作社,成立初期,村内募集资金建立了三间烤房,如今烤烟种植面积增大,由于烤烟烤房的短缺,到了烤烟收获季节,一部分烤烟得不到及时的烘烤,烤烟质量下降,种植烤烟总收入减少,打击了烟农种植烤烟的积极性。目前短缺烤房2间。(3)方竹低产林改造。庆丰村平均海拔1100米。最高海拔1600米,村内遍布方竹林8000余亩,年产方竹笋6000斤,可谓是庆丰村发展的一大优势资源。目前尚有3000亩方竹低产林改造。真正把方竹产业变成庆丰村的特色优势产业。
二、立足农村,加强学习
张晓敏同志驻村以来以来,认真学习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生活朴素、作风正派,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履行一名驻村干部应尽的义务。团结班子,摆正位子,维护村两委班子的权威,尽心协助村干部干好各项工作。
三、细心做好观察员,真心做好信息传递员
张晓敏同志驻村以来,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群众,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同时,对村民民情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真真切切的做到了一个良好的观察员。积极与农委相关部们接洽,向主要领导汇报了驻村点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困难,做好了一个信息传递员。
四、贯彻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
1.在春种之时,针对群众反映最多的肥料短缺问题,组织市土肥站员工自掏腰包,为10位极贫困农户免费发放了1袋40公斤的肥料。解决了春种的燃眉之急。
2.召开多次农业技术培训,涵盖烤烟水稻、玉米等种植技术,发送技术培训资料100多册。
3.张晓敏同志多次深入田间地头看苗情、查病害,为农户提供一定是技术指导,同时联系了农委有关部门,免费为庆丰村民提供1吨农药,包括除草剂和杀虫剂。
团结就是力量,他与村支两委班子成员都以诚相待,同舟共济,荣辱与共,把两委班子凝聚到一块。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工作的满腔热情谱写庆丰村美好的明天。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跨越了30年不懈奋斗的历程。经过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全体同志30年的努力,换来了陕西省三北地区“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生态环境新局面。截止20**年,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累计完成造林293.1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完成276.9万公顷,为规划任务的123.4%),三北地区森林面积达31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前的12.9%提高到现在的25.8%,“三纵三横九大片”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格局已基本形成,林业产业迅速发展,建成了面积达千万亩、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经济林产业基地,许多地方呈现出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的喜人景象。
多年来,省防护林站4次被评为陕西省林业厅先进集体,5次荣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推广奖,1996年、2001年被林业部评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集体,2002年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保三北工程协调发展。
陕西省三北工程区域面积占据全省半壁山河,自然和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为保证工程建设按质按量完成,省防护林站始终把工程规划设计作为切入点,精心组织编制了陕西省三北防护体系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建设的分期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设计。按照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的原则,关中平原区突出农田林网建设;渭北高原区突出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陕北黄土丘陵区突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林建设;长城沿线风沙区突出乔、灌、草结合的防风固沙林建设等总体建设布局。
北部风沙区建成了以大型林带为骨架、以片林为依托、总面积达124.6万公顷的防护林体系,林木覆盖率由解放初1.8%增加到了30.7%,固定、半固定沙地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1.3%,沙区生态状况实现了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东部黄河沿岸以红枣为主的生态经济型水保林,目前已建成面积达13.3万公顷,年产量20多万吨,年产值达6亿多元的红枣基地,枣区农民仅红枣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达600多元,实现了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渭北旱塬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是我国少有的最佳林果优生区。到目前,已发展以苹果、梨、花椒、核桃、柿子等具有区域优势的优质经济林基地100多万公顷,年产各类干鲜果品近千万吨,产值超过百亿元。
关中平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他们把农田防护林、“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作为工程的主攻方向,累计建设农田林网7万多公顷,庇护农田67万公顷,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780万吨左右;从2007年开始的“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省级试点村已达200多个,农村面貌正在朝着“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
二、规范管理,注重质量,提升三北工程建设成效。
工程管理工作是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的核心工作。为了使三北工程建设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制定了工程管理办法、封山育林规定、作业设计办法、检查验收办法以及相关技术规程和实施细则,使工程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将工作重点放在质量管理上。一是抓好工程立项与造林作业设计关;二是抓好工程造林的种苗、整地、栽植关;三是实行行政、科研、业务、农户等“四位一体”的科技运行机制;四是推行工程建设首长负责制、招标制、质量责任追究制、监理制等新的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
三、树立样板,培养典型,营造三北工程良好氛围。
陕西省防护林站注重培育工程建设典型、树立样板。全省三北地区先后培养和树立了如郭秀明、石光银、牛玉琴式的典型人物和韩城花椒地埂防护林、礼泉建陵综合治理示范、神木马场梁治理示范区、榆靖高速公路防风固沙林建设、横山雷龙湾乡哈兔湾综合治理等治理样板,在先进模范和治理样板的影响带动下,三北地区形成了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护林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据调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非公有制林业造林面积已达66.3万公顷。
四、强化领导,政策驱动,促进三北工程长足发展。
防护林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此,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三十年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和印发宣传材料、竖立标牌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各级领导的认识水平,出现了许多“领导带头,真抓实干,亲自办点,率先垂范,一届接着一届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本蓝图绘到底”的防护林建设强劲势头;充分发挥政策的能动作用,通过承包、拍卖、租赁、兼并等方式,吸引社会各方向林业建设流动;在国家重点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对所有参与防护林建设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上,积极推行合同制造林,坚持做到项目与资金、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30年来,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面对当前林业建设新的机遇与挑战,省防护林站全体同志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继续推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绿色陕西、生态陕西”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优秀驻村干部事迹材料
优秀驻村干部事迹材料
按照区委关于2008年“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的要求,团区委温红宇同志2月8日起进驻区九龙镇均和村委会。在区组织部的指导下,在九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当地广大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温红宇同志积极协助均和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一树立两促进三建设”的工作主题,在深入调研和巩固前几批驻村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认真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帮扶点,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确保驻村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一、深入了解村情,理清驻村工作思路。
积极与上级挂钩部门及镇党委加强联系,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该同志很快便进入角色,投入工作,深入村、社、农户家进行调查摸底,采取走访、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迅速掌握了均和村基本情况。均和村是革命老区,占地面积约5.27平方公里,分为13个经济合作社。农户450户,人口2057人,该村两委班子健全,村支部3人,村委会有4人,班子成员和睦相处。村里的低保户47户,特困党员有8户,老、弱、病、残人员有35人,归侨、华侨、侨眷30人,均和村2007年劳动力有1077人,其中40岁以上的农民大多经营种养殖业,18岁至40岁农民以外出务工为主,务农人员178人,外出务工300人,外来人员300人;部分村民在村内从事房屋出租、饮食服务等约80人,在 1 家待业180人,村现有企业9家,从事化工、塑料、运输、然油、等产品,2007年经济总收入1558万元,人均收入5827元。
总的来说,均和村的发展是比较滞后的。因此,温红宇同志深入农户家里和田间地头,深入开展调研,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找出当前干部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确立了帮助驻点村理清发展思路:一是抓根本、保稳定。紧紧围绕村两委换届工作,加强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固本强基工程,进一步保障村两委换届期间的综治维稳工作,引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抓重点、促建设。努力推进民心工程的实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村道硬底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二、虚心当好学生,了解民意树立形象。
在驻村一年来,温红宇同志通过进村入户、调研摸底,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道路建设、村民矛盾协调等工作,亲身体验了农村工作的变化以及农村环境的复杂化。
农村工作可谓千头万绪,范围甚广,无规律可言,农业生产、计生、调解、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规划等大量纷繁复杂的工作,一开始就让人束手无策。而当地的干部、第三批的驻村干部就是老师,他们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实践经验非常丰富,是从事新时期农村工作学习的最好宝库。温红宇同志虚心向他们学习,学习农村领导的艺术,学习农村工作的办法。做农村工作,深入了解农民的想法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温红宇同志一有机会就 2 和村干部一起去村里走走、到群众家里开展工作,有意识地向村民了解他们对村“两委”干部及村内各项事务的意见、建议等,再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对照检查,查找差距,努力提高从事农村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树立了驻村干部良好形象,促进驻村工作的扎实开展
三、围绕中心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2008年是村居两委的选举年,根据村居两委选举工作有关要求,温红宇同志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严格按照选举有关程序和有关法律法规,推进换届选举工作的进行,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选举有关情况,并负责了有关报告和选举实施办法初稿的制定。率先顺利完成了村、社的所有选举工作。
在村两委领导和第三批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温红宇联系社会各界,为村民办了一些实事好事。
(一)联系上级有关部门,重修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了却老区人民多年的心愿,为我村的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良好场地。
(二)联系区农业部门重新兴建水浪社氹底段农田受灌溉涵道,解决了该段农田的灌溉问题。
(三)联系文教、民政、建设和环卫等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灯光球场、老人活动中心、中心公厕、医疗卫生站、残疾人康复中心、环卫站的建设,做好了村村通路工程方案和实施工作、完成了户户通自来水民心工程,为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四)联系上级部门,为均和村河田社低保户李扬新申请重 3 大疾病医疗救助,在九龙镇和区民政局的关心帮扶下,以最快时间申请了15000元救助金。
(五)联系九龙镇、区民政局为均和村低保户(含残疾人)、五保户、优抚对象共危房改建31户;维修平房9户,从根本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低保户、优抚对象家庭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树立早日脱贫致富的信心。
(六)联系区政协、团区委的领导和单位的同志们借助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和六一儿童节、七一党建日,多次到村里慰问低保户、优抚对象家庭和老党员以及困难学生,同时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使这些受慰问对象实实在在感受到区各级领导的关心。
(七)联系区绿委办向均和小学捐助2.8万元的苗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爱绿护绿的美德,美化了校园环境,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健康成长。
(八)配合区关工委开展农村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实际需求分析调研工作,组织了农村青年与区关工委谬恩禄、林永福、骆恭陶、雷振才、李天柱等领导进行座谈,区关工委还向农村青少年捐赠一批书籍。
(九)联系中国移动广州北区分公司针对村里山地多,手机信号盲区多等现象,对信号站进行了优化,解决了“通讯难”的问题。
(十)联系区环卫系统针对村里生活垃圾清理不当,严重影响附近村民生活等情况,为村民建一个18平米的总垃圾池。
(十一)联系区内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LG化学(广州)工程 4 塑料有限公司前往均和村均和小学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及爱心图书室的揭牌活动,本次慰问活动LG化学(广州)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向均和小学共捐赠了价值3.5万元的图书及文体用品一批,并为每位学生送上了书包等六一儿童节礼物。
(十二)联系区政法委、镇综治办,为村综治工作站添臵了电脑、文件柜、办公座椅等用品。
(十三)为了加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氛围,联系区综治办、文明办、文化局、司法局等部门加建了四个宣传栏约6万多元。
温红宇同志于10月初还被抽调到广河高速路征地组,配合广河高速征地领导小组开展征地工作,目前完成了汤村广河九标段约六百亩的交地手续。
作为驻村干部,温红宇同志密切联系均和村实际,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致力于加强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致力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认真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通过努力,均和村党总支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员的宗旨意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进步。
二00九年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