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石化典型电气事故学习
《中国石化典型电气事故汇编》学习情况汇报
根据机动部的要求,我公司于4月25日晚7:00,在公司驻地会议室组织全体电气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对《中国石化典型电气事故汇编》中的部分事故案例进行学习讨论,并要求每一个参加学习的人员,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写出学习体会,分析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在这次事故案例的学习讨论中,我们重点选取了由于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由于违章造成人员伤亡、小动物肇事事故、零线虚接过电压烧毁设备、未定期清扫造成总变停电发生火灾以及在倒闸操作中带地线合闸、带电合接地刀等,共20余个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深深认识到电气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并联系我公司在海炼维护电气设备的现状进行深入讨论。并于4月28日上交了学习体会。
综合讨论及学习体会的内容,我们一致认为:要避免电气事故,就需要我们每一个电气人员负起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每个人都要做到:
1、努力学习,提高个人技术水平,严格遵守电气“三三二五制“,工作中要认真、细心,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2、认真巡检,及时发现、处理设备问题;对新增电气设备更要认真检查,防止出现错接、虚接的问题,为设备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3、严格施工检修质量,避免由于质量不过关造成设备故障,进而引发其他事故;
4、严格定期清扫、定期试验、定期检修的制度,避免由于“三定”不到位引发事故;
5、做好危害识别,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工作人员施工前要切实了解现场设备的真实情况,并做好防范措施后在施工;
6、倒闸操作中,要切实落实好倒闸操作票的每一个步骤,操作一步,确认一步,确认要从各个方面落实:指示灯指示、断路器的状态、显示仪表指示等,要切实操作已经到位后,在进行下一步操作;
7、在实际巡检、检修工作中,个人防护要到位,做到不被别人伤害,不被运行的设备伤害,要做好应急救援和逃生的准备;
8、实际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避免由于精力不佳、心神不宁、疲劳等造成事故;
9、遵守操作规程,抵制违规操作,避免“三违”事故;
总之,每个电气人员都要从自我做起,重视安全,在实际工作中防微杜渐,消灭事故苗头,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洋浦力源公司
2011-5-2
第二篇:国内外典型石油石化事故情况
国内外典型石油石化事故情况
(一)中石油**石化“ 6.29 ”原油罐清罐作业过程中闪爆事故,5 死 5 伤。中石油**石化炼油厂原油输转车间负责接收,并向厂内输转俄罗斯原油。车间有 2 条 27Km 长输管线及 6 座原油罐,总罐容 17 万 m 3。发生事故储罐为 C 1-7 罐,1995 年建成投用,为 3 万 m 3 的外浮顶罐。6 月 23 日,公司将清罐任务承包给**天缘服务中心。随后,天缘服务中心私下将清罐作业委托给**市电线化工厂。6 月 29 日 7 时采样分析合格后,车间开出作业票。在开作业票过程中,车间副主任罗某代替工艺工程师、监护人和安全监督等 3 人签字。10 时,电线化工厂有关人员开始进罐作业,上午作业无异常。下午 13 时 20 分,作业人员发现阀门内漏,有原油进到罐内。罗某等人到现场处理,14 时处理结束后离开。9 名作业人员继续作业。16 时左右,罐内个别照明灯具时亮时不亮,监护人姜某随即进罐检查。16 时 40 分左右罐内发生闪爆。当时有 8 人(其中 3 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自行从人孔处逃出。6 月 30 日 5 时 10 分进罐搜出 2 名遇难者。事故直接原因是罐内含有烃类可燃物,且局部达到爆炸极限,施工单位在维修临时照明设施时产生电火花,引起油气闪爆。事故直接原因:一是原油罐底部沉积物含有烃类可燃物。虽然上午分析合格,但夹带在沉积物中的烃类在作业中又挥发出来。
第三篇: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阎相环
一、接地保护线烧伤人
1、事故经过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
2、原因分析
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
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所以,接地线质量要好,容量要够,连接要牢靠。
二、刀闸误合出事故
1、事故经过
1996年1月31日上午,在某热电厂高压配电室检修508号油开关过程中,电工曲某下蹲时,臀部无意中碰到了508号油开关上面编号为5081的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刀闸被误合,使该工厂电力系统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6kV高压二段母线和部分380V母线均失电,2号、3号锅炉停止工作40多分钟,1号发电机停止工作1小时。
2、原因分析
油开关检修时断路器必须是断开的,油开关上面的隔离刀闸是拉开的,还必须在油开关与隔离刀闸之间的部件上可靠连接接地保护短路线,要求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上插入插销,而且要加锁(防止被误动)。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没有装入插销,更不用说上锁,所以曲某臀部无意之中碰上了5081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静触头与母线连接带电,于是,强大的电流通过隔离刀闸动、静触头,再流经接地保护短路线,输入大地,形成短路放电,导致该电气系列的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
好在由于接地保护短路线质量好,所以,误合刀闸后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三、“阴差阳错”带负荷拉刀闸
1、事故经过
1995年6月17日上午8时40分,四川某厂空气压缩机值班员何某接分厂调度员指令:启动4#机组;停运1#机组或5#机组中的一组。何某到电气值班室,与电气值班员王某(副班长)和吴某商定:启动4#机组后停运1#或5#中的一组。王某就随何某去现场操作,吴某留守监盘。9时,4#机组被现场启动,然后5#机组现场停运。这时,配电室发出油开关跳闸的声音。
电气值班室的吴某判断5#机组已经停运,于是,独自去高压配电室打算拉开5#油开关上方的隔离刀闸。但是,她错误地拉开了正在运行的1#机组的隔离刀闸,“嘭”的一声巨响,隔离刀闸处弧光短路,使得314线路全线停电。
2、原因分析
造成这起误操作事故的原因首先是违反“监护制”。电气值班室的吴某在无人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离开监盘岗位,违反“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规定,独自一人去高压配电室操作,没有看清楚动力柜编号,没有查看动力柜现场指示信号,也没有按照规程进行检查,就错误地拉开了正在运行的1#机组的隔离刀闸,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是副班长王某的组织工作有疏漏。
1)商定“启动4#机组后停运1#或5#中的一组”,其实没有定。应该明确,到底是1#还是5#,使得在场人员都心中有数。
2)负责人王某离开监盘岗位去现场,没有把吴某的工作职责作出明确交代,在现场操作后又没有及时通知吴某,负有领导责任。
3)事故发生是平时管理不严、劳动纪律松弛、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严格、值班人员素质差等原因的必然结果。
四、检修电焊机 触电死亡
1.事故经过
2002年05月17日,某电厂多经公司检修班职工刁某带领张某检修380 V直流焊机。电焊机修后进行通电试验良好,并将电焊机开关断开。刁某安排工作组成员张某拆除电焊机二次线,自己拆除电焊机一次线。约17:15,刁某蹲着身子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在拆完一相后,拆除第二相的过程中意外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原因分析
(1)刁某已参加工作10余年,一直从事电气作业并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在本次作业中刁某安全意识淡薄,工作前未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在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时,未检查确认电焊机电源是否已断开,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导致触电。刁某低级违章作业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工作组成员张某虽为工作班成员,在工作中未有效地进行安全监督、提醒,未及时制止刁某的违章行为,是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3)该公司于2001年制订并下发了《电动、气动工器具使用规定》,包括了电气设备接线和15种设备的使用规定。《规定》下发后组织学习并进行了考试。但刁某在工作中不执行规章制度,疏忽大意,凭经验、凭资历违章作业。
(4)该公司领导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识不足,存在轻安全重经营的思想,负有直接管理责任。3.防范措施
(1)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落实,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工作班成员要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安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所有工作必须执行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并填写安全分析卡,安全分析卡保存3个月。
(3)完善设备停送电制度,制订设备停送电检查卡。
(4)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让职工切实从思想上认识作业性违章的危害性。
(5)完善车间、班组“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建立个人安全生产档案,对不具备本职岗位所需安全素质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转岗;安排工作时,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安全思想状态,以便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周密、妥善的安排,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可控与在控。
(6)各级领导要确实提高对电力多经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加大对电力多经企业的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多经企业人员的技术、安全知识培训,调整人员结构,完善职工劳动保护,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人员、设备安全,切实转变电力多经企业被动的安全生产局面。
五、线头清理不彻底 事故发生伤人命
2002年6月23日,山东沂南某化工公司在原北大门传达室西墙外发生一起触电事故,死亡1人。
1、事故经过
2002年6月22日下了一夜雨,23日5时,该公司复合肥车间按照预定计划停车进行设备清理和改造。8时,当班人员王某和韩某接班后,按照班里的安排,负责清理成品筛下料仓积存残料,约8时20分左右,王某离开了车间。8时30分左右,韩某出来,到车间北面找工具时,发现在车间外东北角的原北大门传达室西墙外趴着1人,头朝东南面向西,脚担在一个南北放置的铁梯子上,离传达室西墙约2m多。这时韩某忙跑到车间办公室汇报,公司和车间领导等一齐跑到现场,当时发现从传达室西窗户上有下来的电线着地,车间主任于某急喊拉电闸,副经理杜某急忙用手机联系并跑去找车辆。当拉下复合肥车间电源总闸后,车间职工李某手扶离王某不远的架棒管去拉王某时,又被电击倒(立即被跟在后面的维修工尹某拉起),当时,车间主任于某发现不是复合肥车间的电,就急忙跑到公司配电室,在电工班长张某的配合下,迅速拉下公司东路电源总闸。这时,联系好车辆又跑到现场的杜某和闻迅赶到的2名电工立即将王某翻过身来,由电工李某对其实施人工呼吸进行抢救,大家一起把王某抬到已开到现场的车上,立即送往县医院抢救。在送医院途中,2名电工一起给王某做人工呼吸。送到医院时间约在8时40分左右,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通过组织人员对现场勘察和调查分析认为,漏电电线是多年前老厂从办公楼引向原北大门传达室和原编织袋厂办公室的照明线,电线外表及线头之处非常陈旧,该公司2001年8月份整体收购原沂南化肥厂后始终未用过该线路,原企业电工不知何时在改造撤线时,线头未清除干净,盘在原北大门传达室窗户上面(因公司在此地计划建一工棚,本月21日之前连续四五天,施工人员多次在此丈量,挖地基,打预埋,灌混凝土,并有10多人在此扎架子,焊钢梁,施工人员就在此窗户周围施工和休息,扎好的架棒管也伸到了窗户南侧,始终没有发现此地有线头落地),6月22日夜10时至23日早5时,一直大雨未停并伴有4至5级的大风,将盘挂的电源线刮落地面。死者王某到事故发生地寻找工具(在传达室西墙边竖着一根直径30mm,长约1.4m的铁棍)当脚踏平放的铁梯子时不慎摔到(梯子距地面约25cm,其中一头担在铁架子上),面部触及裸露的电源线头,发生触电事故(尸体面部左侧有3×5cm2的烧伤疤痕)。在实施抢救过程中发生二次触电,原因是王某的身体、铁梯子、铁架棒形成带电回路所致。
3、防范措施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给死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公司多次召开会议,举一反三,采取了如下防范措施:
1)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公司领导组织召开全体职工大会,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2)公司组成检查组,由领导亲自带队,对公司生产及生活区进行了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由县供电局和公司电修人员,对公司的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规范整改。4)公司制定并实施了具体的安全生产教育计划,每天由车间负责利用班前班后会对职工进行30分钟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5)对事故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六、送电恶性误操作事故
1、事故经过
5月18日,110kV园岭变电站按计划进行#2主变本体,102开关、CT,502开关、CT以及10kVⅡ、Ⅲ乙段母线设备停电预试和保护定检工作。18时02分,2#主变本体,102开关、CT,502开关、CT以及10kVⅡ、Ⅲ乙段母线设备停电预试和保护定检工作结束。18时15分调度指令“将2#主变由检修状态转运行状态,10kVⅡ、Ⅲ乙段母线由检修状态转运行状态”。为了缩短复电操作时间,巡检中心站站长莫某安排复电操作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负责“10kVⅡ、Ⅲ乙段母线由检修状态转为运行状态”的操作,另一组负责“2#主变由检修状态转为运行状态”的操作。18时17分,由巡检员刁某和梁某负责10kVⅡ、Ⅲ乙段母线由检修状态转运行状态的操作(10kV#2变低502开关的操作由该组负责);
18时20分,由巡检员钟某(监护人)和卢某(操作人)负责2#主变由检修状态转运行状态的操作(拉开10kV#2变低主变侧502T0接地刀闸的操作由该组负责)。18时41分,当钟某、卢某进入10千伏高压室准备操作拉开2#主变变低侧502T0接地刀闸时,站长莫某叫他们将接地车推离高压室通道,两人完成站长交待的工作后,返回操作地点时未认真确认该项操作是否已执行和检查设备状态,便在“拉开2#主变变低侧502T0接地刀闸,检查确已拉开”操作项上打“√”,并记录了执行时间。然后继续往下操作,19时02分,当操作至合上2#主变变高102开关时,开关绿灯闪光,并伴有音响信号,“掉牌未复归”光字牌亮。对主变保护屏的检查,发现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掉牌,变高102开关跳闸;对主变本体,GIS开关等设备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19时31分,在对变低502开关进行检查时发现2#主变变低侧502T0接地刀闸在合闸位置。经地调同意将#2主变转检修状态,对2#主变进行绕组变形试验、油色谱分析、绕组绝缘测试等试验,各项试验结果符合要求,于23时00分恢复2#主变运行。
2、事故原因分析及暴露问题
1)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未拉开#2主变变低侧502T0接地刀闸,且未经过检查,就作了已操作的打“√”
记号和记录虚拟的执行时间后离开操作地点。在继续进行该操作任务的后续操作中,造成实际操作漏项,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在操作过程中,巡检中心站站长违反原广东省电力工业局的“两票”实施细则,安排操作人员进行与本操作任务无关的工作,造成操作间断,导致操作人员精神分散,出现操作漏项。3)由于操作时间紧而分开两组操作人员同时进行有逻辑关系的倒闸操作,仅考虑了在#2主变复电时不会危及10千伏Ⅱ、Ⅲ乙段母线操作人员的安全措施(没有将变低502小车开关推入开关柜,使两个操作界面之间有明显的断开点),但忽略了502开关与502T0接地刀闸之间的闭锁功能,导致闭锁装置没有发挥应有的闭锁作用。
3、防范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南方电网公司《关于切实做好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工作的通知》(南方电网安监[2004]16号),切实加强领导,改进作风,按照“严、细、实”的要求抓好“防误”工作;提高认识,保证投入,切实加强对全体人员安全生产素质教育及技能培训;认真落实《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有关内容,全面加强“防误”工作和装置的管理;把“防误”工作作为当前的安全监督重点,加强对生产一线的安全检查和指导。2)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 “两票”的有关规定。
3)禁止边操作边做其他无关的工作事项,不许干扰操作人员的正常工作,正确处理好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事项。
4)在制定停电计划时,应考虑值班人员有较充裕的操作时间;当由于操作时间紧迫而需要进行分组同时操作时,必须是在同一变电站同时进行没有逻辑关系的倒闸操作任务,并要全面考虑合理安排人员操作并做好统筹和协调工作。
5)操作前必须落实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危险点的控制与分析。在操作任务中,凡是可以不带电操作刀闸的操作,应进行不带电操作,一方面减少因刀闸质量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另一方面,使刀闸与地刀的连锁发挥作用,提高“五防装置”的实效。
第四篇: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本文有5篇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年底了,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隐患哦。
一、接地保护线烧伤人
1、事故经过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
2、原因分析
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
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
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
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所以,接地线质量要好,容量要够,连接要牢靠。
二、刀闸误合出事故
1、事故经过
1996年1月31日上午,在某热电厂高压配电室检修508号油开关过程中,电工曲某下蹲时,臀部无意中碰到了508号油开关上面编号为5081的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刀闸被误合,使该工厂电力系统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6kV高压二段母线和部分380V母线均失电,2号、3号锅炉停止工作40多分钟,1号发电机停止工作1小时。
2、原因分析
油开关检修时断路器必须是断开的,油开关上面的隔离刀闸是拉开的,还必须在油开关与隔离刀闸之间的部件上可靠连接接地保护短路线,要求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上插入插销,而且要加锁(防止被误动)。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没有装入插销,更不用说上锁,所以曲某臀部无意之中碰上了5081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静触头与母线连接带电,于是,强大的电流通过隔离刀闸动、静触头,再流经接地保护短路线,输入大地,形成短路放电,导致该电气系列的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
好在由于接地保护短路线质量好,所以,误合刀闸后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三、“阴差阳错”带负荷拉刀闸
1、事故经过
1995年6月17日上午8时40分,四川某厂空气压缩机值班员何某接分厂调度员指令:启动4#机组;停运1#机组或5#机组中的一组。何某到电气值班室,与电气值班员王某(副班长)和吴某商定:启动4#机组后停运1#或5#中的一组。王某就随何某去现场操作,吴某留守监盘。9时,4#机组被现场启动,然后5#机组现场停运。这时,配电室发出油开关跳闸的声音。
电气值班室的吴某判断5#机组已经停运,于是,独自去高压配电室打算拉开5#油开关上方的隔离刀闸。但是,她错误地拉开了正在运行的1#机组的隔离刀闸,“嘭”的一声巨响,隔离刀闸处弧光短路,使得314线路全线停电。
2、原因分析
造成这起误操作事故的原因首先是违反“监护制”。电气值班室的吴某在无人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离开监盘岗位,违反“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规定,独自一人去高压配电室操作,没有看清楚动力柜编号,没有查看动力柜现场指示信号,也没有按照规程进行检查,就错误地拉开了正在运行的1#机组的隔离刀闸,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是副班长王某的组织工作有疏漏。
1)商定“启动4#机组后停运1#或5#中的一组”,其实没有定。应该明确,到底是1#还是5#,使得在场人员都心中有数。
2)负责人王某离开监盘岗位去现场,没有把吴某的工作职责作出明确交代,在现场操作后又没有及时通知吴某,负有领导责任。
3)事故发生是平时管理不严、劳动纪律松弛、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严格、值班人员素质差等原因的必然结果。
四、检修电焊机 触电死亡
1.事故经过 2002年05月17日,某电厂多经公司检修班职工刁某带领张某检修380 V直流焊机。电焊机修后进行通电试验良好,并将电焊机开关断开。刁某安排工作组成员张某拆除电焊机二次线,自己拆除电焊机一次线。约17:15,刁某蹲着身子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在拆完一相后,拆除第二相的过程中意外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2.原因分析
(1)刁某已参加工作10余年,一直从事电气作业并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在本次作业中刁某安全意识淡薄,工作前未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在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时,未检查确认电焊机电源是否已断开,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导致触电。刁某低级违章作业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工作组成员张某虽为工作班成员,在工作中未有效地进行安全监督、提醒,未及时制止刁某的违章行为,是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3)该公司于2001年制订并下发了《电动、气动工器具使用规定》,包括了电气设备接线和15种设备的使用规定。《规定》下发后组织学习并进行了考试。但刁某在工作中不执行规章制度,疏忽大意,凭经验、凭资历违章作业。
(4)该公司领导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识不足,存在轻安全重经营的思想,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3.防范措施
(1)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落实,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工作班成员要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安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所有工作必须执行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并填写安全分析卡,安全分析卡保存3个月。
(3)完善设备停送电制度,制订设备停送电检查卡。
(4)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让职工切实从思想上认识作业性违章的危害性。
(5)完善车间、班组“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建立个人安全生产档案,对不具备本职岗位所需安全素质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转岗;安排工作时,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安全思想状态,以便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周密、妥善的安排,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可控与在控。
(6)各级领导要确实提高对电力多经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加大对电力多经企业的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多经企业人员的技术、安全知识培训,调整人员结构,完善职工劳动保护,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人员、设备安全,切实转变电力多经企业被动的安全生产局面。
五、线头清理不彻底 事故发生伤人命
2002年6月23日,山东沂南某化工公司在原北大门传达室西墙外发生一起触电事故,死亡1人。
1、事故经过
2002年6月22日下了一夜雨,23日5时,该公司复合肥车间按照预定计划停车进行设备清理和改造。8时,当班人员王某和韩某接班后,按照班里的安排,负责清理成品筛下料仓积存残料,约8时20分左右,王某离开了车间。8时30分左右,韩某出来,到车间北面找工具时,发现在车间外东北角的原北大门传达室西墙外趴着1人,头朝东南面向西,脚担在一个南北放置的铁梯子上,离传达室西墙约2m多。这时韩某忙跑到车间办公室汇报,公司和车间领导等一齐跑到现场,当时发现从传达室西窗户上有下来的电线着地,车间主任于某急喊拉电闸,副经理杜某急忙用手机联系并跑去找车辆。当拉下复合肥车间电源总闸后,车间职工李某手扶离王某不远的架棒管去拉王某时,又被电击倒(立即被跟在后面的维修工尹某拉起),当时,车间主任于某发现不是复合肥车间的电,就急忙跑到公司配电室,在电工班长张某的配合下,迅速拉下公司东路电源总闸。这时,联系好车辆又跑到现场的杜某和闻迅赶到的2名电工立即将王某翻过身来,由电工李某对其实施人工呼吸进行抢救,大家一起把王某抬到已开到现场的车上,立即送往县医院抢救。在送医院途中,2名电工一起给王某做人工呼吸。送到医院时间约在8时40分左右,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通过组织人员对现场勘察和调查分析认为,漏电电线是多年前老厂从办公楼引向原北大门传达室和原编织袋厂办公室的照明线,电线外表及线头之处非常陈旧,该公司2001年8月份整体收购原沂南化肥厂后始终未用过该线路,原企业电工不知何时在改造撤线时,线头未清除干净,盘在原北大门传达室窗户上面(因公司在此地计划建一工棚,本月21日之前连续四五天,施工人员多次在此丈量,挖地基,打预埋,灌混凝土,并有10多人在此扎架子,焊钢梁,施工人员就在此窗户周围施工和休息,扎好的架棒管也伸到了窗户南侧,始终没有发现此地有线头落地),6月22日夜10时至23日早5时,一直大雨未停并伴有4至5级的大风,将盘挂的电源线刮落地面。死者王某到事故发生地寻找工具(在传达室西墙边竖着一根直径30mm,长约1.4m的铁棍)当脚踏平放的铁梯子时不慎摔到(梯子距地面约25cm,其中一头担在铁架子上),面部触及裸露的电源线头,发生触电事故(尸体面部左侧有3×5cm2的烧伤疤痕)。在实施抢救过程中发生二次触电,原因是王某的身体、铁梯子、铁架棒形成带电回路所致。
3、防范措施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给死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公司多次召开会议,举一反三,采取了如下防范措施:
1)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公司领导组织召开全体职工大会,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2)公司组成检查组,由领导亲自带队,对公司生产及生活区进行了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由县供电局和公司电修人员,对公司的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规范整改。
4)公司制定并实施了具体的安全生产教育计划,每天由车间负责利用班前班后会对职工进行30分钟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
5)对事故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五篇:国内外典型石油石化事故通报(20100812)
国内外典型石油石化事故情况
(一)中石油辽阳石化“6.29”原油罐清罐作业过程中闪爆事故,5死5伤。
中石油辽阳石化炼油厂原油输转车间负责接收,并向厂内输转俄罗斯原油。车间有2条27Km长输管线及6座原油罐,总罐容17万m。发生事故储罐为C1-7罐,1995年建成投用,为3万m的外浮顶罐。
6月23日,公司将清罐任务承包给辽阳天缘服务中心。随后,天缘服务中心私下将清罐作业委托给辽阳市电线化工厂。6月29日7时采样分析合格后,车间开出作业票。在开作业票过程中,车间副主任罗某代替工艺工程师、监护人和安全监督等3人签字。
10时,电线化工厂有关人员开始进罐作业,上午作业无异常。下午13时20分,作业人员发现阀门内漏,有原油进到罐内。罗某等人到现场处理,14时处理结束后离开。9名作业人员继续作业。16时左右,罐内个别照明灯具时亮时不亮,监护人姜某随即进罐检查。16时40分左右罐内发生闪爆。当时有8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自行从人孔处逃出。6月30日5时10分进罐搜出2名遇难者。
事故直接原因是罐内含有烃类可燃物,且局部达到爆炸极限,施工单位在维修临时照明设施时产生电火花,引起油气闪爆。
33事故直接原因:一是原油罐底部沉积物含有烃类可燃物。虽然上午分析合格,但夹带在沉积物中的烃类在作业中又挥发出来。加之进料阀渗漏,渗入的原油同样挥发可燃物,烃类可燃物在罐内积聚,未能及时排出。
二是清罐作业中使用了非防爆临时照明。在作业过程中出现故障,进而产生点火源。同时施工单位还使用了铁锹等非防爆工具。车间安全监督不到位,对施工人员使用非防爆照明、工具等没有制止。作业票存在代签现象,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三是天缘服务中心私自委托电线化工厂清罐作业。委托过程中忽视了具体安全管理。
四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现场作业的10人中有8人为临时雇用人员,且没有进行安全教育。
(二)台塑石化烯烃一厂“7.7”火灾事故
7月7日上午11时50分,台塑石化六轻园区烯烃一厂乙烯裂解装臵发生爆炸火灾,厂区内10余辆消防车投入灭火,但火势猛烈难以控制,麦寮、台西、北港地区消防队的十余辆消防车,赶往现场支援。12时35分,分馏区设备发生爆炸,所有人员一度撤退至事故热区以外。经全力扑救,火势在下午15时左右得到控制,16时许零星火苗逐步被灭火。
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造成70万吨/年的乙烯裂解装臵停车。装臵检修工作预计持续到9月底或10月初。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5 亿元新台币。有关人士透露,起火原因为蒸馏塔塔底泵轴封破裂,造成粗裂解汽油外泄并引发火灾。
(三)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
7月16日18时许,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
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公司原油罐区内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大量原油罐区、成品油罐区和液体化工产品罐区,储存原油、成品油、苯、甲苯等危险化学品。
事故当天,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在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送最终属于中油燃料油股份公司的原油;中油燃料油股份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公司生产。
7月15日15时30分左右,“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20时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7月16日13时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
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原油顺地下管沟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火势蔓延。事故造成103号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严重损坏,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在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导致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中。火灾事故中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火持续燃烧15个小时,设备管道损毁严重,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会影响重大,教训极为深刻。
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三是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 理存在漏洞。指挥协调不力,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阀门无法关闭。另外,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臵,也是造成事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
(四)延长石油集团“7.23”天然气井喷事故 7月23日晚23时20分许,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332号天然气探井发生井喷。该井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七里村镇杨旗村,今年6月22日开钻,目前井深2750米,刚刚进入天然气层。据现场1位工人描述,当时正在钻井,突然发现井架有些摇摆,正在钻井架上施工的工人立刻从逃生通道迅速滑至地面,很快就发生了井喷。巨大的气浪喷薄而出,与空气摩擦后燃起大火。价值1500多万元的钻井系统被烧毁。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进入该井区的所有道路被封闭。考虑到天然气内可能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为了确保周边村民的安全,24日凌晨,紧急疏散了气井周围3公里以内5个村庄407户的1200多名群众。
根据陕西省安监局下发的《关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23”井喷事故的通报》,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钻井队在处臵井下复杂情况过程中违章作业。事故暴露出两方面主要问题:一是钻井队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对井下复杂情况认识判断不足,出现问题后采取措施 不力,应急处臵能力弱;二是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
(五)中海油惠州炼油公司“7.24”重油罐火灾事故 7月24日凌晨,中海油惠州炼油厂常减压装臵因减压炉出口法兰泄漏着火,装臵紧急停工。减底泵保持运行,将减压塔内渣油抽出送至罐区。由于装臵停工,与减压渣油换热的原油已停运,减压渣油出装臵的水冷器也没有投用,造成300℃的热渣油直接进到罐区。1时46分左右,减压渣油罐(216-T-02号罐,1.5万m,储存重油4000多m)发生爆燃起火。有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及时关闭了有关阀门。经过紧急扑救,火势一个多小时后被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六)台塑石化炼油二厂“7.25”火灾事故 7月25日晚20时12分,台塑石化六轻园区第二炼油工厂重油加氢装臵发生爆炸,随后引起大火,火势十分猛烈,火焰高度超过50m,经过30多辆消防车连续扑救,到26日凌晨3时,火势得到控制。一直到26日下午3时45分,大火才完全扑灭。事故造成装臵全面停工。事故中没有人员伤亡。受事故影响,7月26日台塑宣布因安全原因关闭六轻园区三个原油加工装臵,共影响原油加工产能54万桶/日。
据有关人士透露,事故原因可能为重油泄漏。第二套重油加氢脱硫装臵蒸馏区管线破裂,高温、高压重油泄漏起火。
33据媒体报道分析,可能的事故原因为:一是设备老化,加上该厂地处沿海,盐分腐蚀严重,机械设备易损坏;二是人员过度精简。现场人员采取三班制,每班精简为3人。而岛内另一家大型石化企业同类装臵,每班至少9人。
(七)蚌埠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7.26”储罐爆炸事故
7月26日下午4时20分许,安徽蚌埠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硝酸罐发生爆炸,造成10万吨硝基氯苯新装臵停产。据有关媒体报道,事故中腾起的巨大罐体在空中滑行了数十米后落在了厂区外的一处农田里。事故造成了8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
(八)南京市栖霞区塑料四厂拆迁工地“7.28”爆炸火灾事故
7月28日10时11分左右,扬州鸿运建设配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运公司)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万寿村15号的原南京塑料四厂旧址,平整拆迁土地过程中,挖掘机挖穿了地下丙烯管道,丙烯泄漏后遇明火发生爆燃。截至7月30日,事故已造成13人死亡、120余人入院治疗(重伤14人)。事故还造成周边近两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000多户居民住房及部分商店玻璃、门窗不同程度破碎,建筑物外立面受损,少数钢架大棚坍塌。
事故中被挖穿的地下丙烯管道于2002年投入使用,途经原南京塑料四厂旧址,公称直径159mm,输送压力2.2 MPa,输送距离约5公里,用于从码头向南京金陵塑胶化工 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江苏金浦集团控股)输送原料丙烯。管道资产属于江苏金浦集团。事故发生时,该管道处于停输状态,管道内充满丙烯。
原南京塑料四厂已于2005年停产,所在地块近期正进行商业开发利用。7月28日9时30分左右,鸿运公司为了回收地下废弃管道的钢材,用小型挖掘机械作业时挖穿了丙烯管道,造成大量液态丙烯泄漏。10时11分左右,泄漏的丙烯遇附近餐馆明火引起大面积爆燃。当地消防部门先后出动36辆消防车和2000余名消防官兵赶到现场,组织救治伤员和现场处臵。15时许,现场火情得到初步控制。7月29日5时23分,现场明火熄灭。
经调查分析,初步认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安全管理缺失,鸿运公司施工队伍盲目施工,挖穿地下丙烯管道,造成管道内存有的液态丙烯泄漏。泄漏的丙烯蒸发扩散后,遇到明火引发大范围空间爆炸,同时在管道泄漏点引发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