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守军人的血性本色-争做四有军人
坚守军人的血性本色
同志们,今天我与大家共同探讨“坚守军人的血性本色”这个话题。“血性”,一个非常粗犷的词语,它是男人性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衡量英雄豪杰的一条刚性标准,也是革命军人战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习主席强调指出:威武之师还是要威武,革命军人必须要有血性。在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凶险交织、暗流涌动的敏感之际,习主席重提“血性”,这一充满刀光剑影、彰显豪气干云的名词,寓意深刻,指向明确,对于我们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重塑中国军人的牺牲献身精神,时刻保持“三个高度警惕”,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具有无比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唯有源头活水来——在历史追思中把握我军血性的本质内涵
血性,是军人的脊梁,是胜利的基因。历来被兵家所推崇。孙武提出“夺气”、“攻心”为上,左宗棠认为“打仗以胆气为贵”,刘伯承元帅强调“狭路相逢勇者胜”,等等,这些都是军人崇尚血性的表现。如果我们把军人比作一把利剑,那么军人的血性就是那锋利的剑刃。充盈了血性的军人,剑气逼人令敌胆寒,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而丧失了血性的军人,如同卷刃之剑,挥之易折斩而不断。回顾我军86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正是靠着军人的血性支撑着我军从小到大、以弱胜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一是铁心向党的忠贞气节。我军是党一手缔造和领导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这支军队区别于其他任何军队的血性本质。战争年代,无论是直面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还是抵御重兵围剿的狂轰乱炸,无论是深入敌后卓绝抗战,还是千里跃进绝地反击,无论是保家卫国抗美援朝越,还是捍卫尊严边境御苏修,我军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相信党、紧跟党、依靠党,党之所指、我之所向,闻令则行、听禁即止,时刻做到“我听党的话、枪听我的话”。正因为如此,在革命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官兵才能固守信仰、坚守立场,张国焘投奔国民党时,连一个警卫员也没能带走;企图叛逃国外的林彪,连一兵一卒也未能调动;“四人帮”和**“精英”们在失败的时候,都哀叹没有抓住军队。建军86年来,没有任何一个野心家、阴谋家能够利用军队达到个人目的,更没有成建制的部队被策反、被拉走。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军铁心跟党走的忠贞信念。
二是牺牲奉献的赤诚情怀。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我们这支军队植根沃士、汲取营养的立军之本、血性之源。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转移,与穷凶极恶的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宁肯前进一步死,决不退后半步生”;老山战斗打响时,举国上下四化建设正热火朝天,后方人民“安居乐业,人心思富”,然而我们许多战士却在前线“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军人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连死都不怕?这种被美军称之为“迷一样的东方精神”,就是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激发出中国军人无私奉献的血性豪气,进而突破了人性的弱点,突破了求生的本能,能够在生死关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是狭路亮剑的果敢品质。将士有血性,战场有胜算。面对强敌,我军官兵始终以钢铁一般的意志和战无不胜的斗志,置生死于度外,塑造了让敌军胆寒的血性!在朝鲜战场上,惨烈的长津湖血战,衣着单薄的21万志愿军官兵克服零下40多度的极寒环境,血战17个昼夜,歼灭了经历过太平洋血战的美军机械化部队1.8万人,一举收复了三八线以北地区,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军威,换来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发展。中越自卫反击战,面对号称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经历20年和平的解放军,仍然凭着军人的血性和牺牲精神,占老街、克凉山,在越南的领土纵横驰骋,赢得世界“第一陆军”的美誉。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凭着这股狭路亮剑、有我无敌的血性胆气,中国军人才战胜了在武器装备和技术上有绝对优势的敌人,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四是气吞山河的豪迈霸气。不为任何敌人所征服而要征服一切敌人,不为任何困难压倒而要压倒一切困难,是我军革命英雄主义的血性体现。长征途中,红军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3到4人献出生命,可就在这样一条路上,红军官兵吃着野菜、嚼着草根,一共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包围,最终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由湘赣边界的罗宵山脉转移到陕北的黄土高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历史证明,英雄的中国军人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
二、不为浮云遮望眼——在现实拷问中厘清我军血性的挑战质疑
打开时下的网络,点击周边热点话题,我们会发现,总有极个别网民打着“爱国”的旗号,枉顾事实、说三道四,借题发挥、发泄不满,甚至将矛头直指军队,炒作涉军信息,调侃军事训练,贬低军人形象,指责军人懒散娇惯有余、严信忠勇不足,进而对官兵“能打仗、敢打仗、打胜仗”的血性品质心存疑惑。现实情况到底如何呢?让我们在拷问中探究一二。
拷问之一:身受“三多”思想文化的渲染渗透,官兵坚守信仰的血性灵魂是否动摇缺失?近些年,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激烈碰撞。受“三多”思想文化的影响渗透,官兵思想出现了一些倾向性问题,比如:有的热衷于对个别消极负面社会现象评头论足,而对社会上宣扬的正能量视而不见;有的对领导苦口婆心的正面引导不以为然,而对一些歪歪理、愤青话却深信不疑;有的对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而对网络冲浪聊天乐此不疲,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现象对我们年轻官兵思想影响无疑具有极大的侵蚀性。但是透过“三多”带来的喧嚣杂音、躁动思潮,我们更应欣慰地看到官兵始终不渝的政治定力。面对国内“三股势力”的干扰破坏,消防官兵旗帜鲜明地予以坚决抵制;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灾害事故,消防官兵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号令,一声令下,紧急驰援,毫不含糊。我认为,在这些大是大非问题上,消防官兵表现出的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纪律才是其思想的本质和主流。因此,从根本上看,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斗争,消防官兵的信念之基不是在软化、崩塌,而是变得更加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拷问之二:身怀“三利”目标动机的追求取向,官兵舍生取义的血性担当是否淡化退却?受现实社会和兵员结构影响,不少官兵怀揣着功利、夹裹着势利、携带着私利步入军营,遇事爱打自己的小算盘、处事常算自己的小九九。有的为了入个党、立个功,明里争、暗里抢,甚至到处托人说情、打招呼;有的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没达到要求还“使性子”、“耍态度”,如此等等。让人难免心生疑窦,利益面前,年轻一代还有没有“拿得起放得下”、“能舍弃敢担当”的军人血性?然而当灾难来临,官兵用舍我其谁的顽强作风,矗立起军人永不磨灭的血性丰碑。汶川、雅安抗震,天塌地陷、河阻路断,数十万抗震大军冒着频繁的余震,向震中艰难挺进,叫响了“就是倒下也要倒向灾区的方向”。我们陆搜基地在参加潼南“6.30”抗洪,南岸“12.21”垮塌,“9.1”长寿、云阳抗洪抢险中,广大参战官兵主动请缨、积极参战,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彰显了消防官兵的风采。洪水肆虐时,消防官兵冲锋在前;地震发生时,消防官兵奋勇向前……灾难的到来,人们不仅见证了大自然的残酷和无情,更见证了新一代消防军人的成长和成熟。谁又能说他们身上彰显的不是舍生取义的血性豪情呢?
拷问之三:身处“三片”生活环境的耳濡目染,消防官兵坚毅果敢的血性品格是否弱化消逝?大家常讲现在官兵的主体“80后”、“90后”是“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新一代。成长在“三片”优越环境的他们,被宠得多了“个性”,少了“血性”; 被惯得多了“惰性”,少了“活性”;被捧得多了“任性”,少了“理性”。以至于有人质疑:他们柔弱的肩膀还能扛起军人重担吗?面对质疑,这些被人们贴上“个性”、“任性”标签的80、90后,用他们的坚毅果敢给出响亮的回答。
天津“8.12”爆炸事故发生后,参战官兵舍生忘死、敢打敢拼,英勇顽强投入灭火救援。在战斗中,身着“橙色”战衣的英雄们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年轻的消防战士以对党的忠诚、对消防职责使命的执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神圣誓言,为我们矗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他们的英名、事迹、思想、风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浩气长存,重于泰山!新时期官兵用行动证明了他们胜任使命、担当重任的能力。
探究,和平时期,虽然没有血火交融的战场厮杀,但在灭火救援、社会救助等多样化消防任务中,我们消防官兵很好地继承了战争年代的血性传统,挺起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因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和平年代里,消防官兵依然血性十足。”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消防官兵的血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军人就像一块生铁,要想打造成为一把锋利的血性之剑,还必须经过红门警营的艰苦磨练。
三、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实践磨砺中激荡我军血性的张扬勃发 铸剑先铸气,练兵先练胆。贯彻习主席“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要求每名消防官兵自觉锤炼血性,在构筑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卫我中华,扬我国威!
一要用坚定的信仰培植军人血性。军人的血性来自于“忠”。忠诚的信仰是军队血性的灵魂,只有为了捍卫自己所坚信的真理,军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高昂的战斗热情,将生死置之度外,英勇作战,所向披靡。当前,各种敌对势力总是幻想在我军这座钢铁长城上打开缺口,千方百计对我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说到底就是妄图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对此,我们消防官兵要树牢忠诚于党的精神支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搞清楚“为谁当兵、为谁战斗”这个根本问题,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打牢官兵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做到党指向哪里就战斗在哪里、奉献在哪里。
二要用严格的训练锤炼军人血性。军人的血性来自于“勇”。血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艰苦训练“训”出来,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而是长期坚持养成的,不是战场上的“专利”,而是融合在平时各种行动之中。有些同志认为,信息化条件下的非接触作战中,军人血性的价值已不再重要。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看看世界一流军队美俄的做法:俄罗斯远东部队规定,士兵冬季要用雪擦身、赤臂滑雪、在严寒中露营;美军规定,新兵每周训练6天半,每天训练12小时,早晨4点半起床,午饭在训练场吃。他们尚且如此,我们何敢懈怠。我们陆搜基地官兵作为守护西南的陆地搜寻与救护“拳头”部队,必须紧紧围绕“一个总体目标,三项建设任务”的要求,在承担全国、全市各类重大消防业务培训,重大事故抢险救援等综合保障任务中,着力锤炼官兵敢打仗、打硬仗的顽强战斗精神和“有苦不言苦,吃苦不叫苦”的血性品质。
三要用严明的纪律磨砺军人血性。军人的血性来自于“严”。这种“严”体现在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上,体现在紧密团结,严守纪律上。毛主席强调:坚持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一支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是不可能在战场上不怕牺牲、勇敢作战的,只有用纪律来保持部队的集中统一和行动一致,把分散的力量集中和汇聚起来,把潜在的力量挖掘和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和磨砺军人血性。要强化大局意识。古人讲: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作为执行战争任务的军人,必须要有胸怀全局、顾全大局的观念,为了战术、战役、战略的需要,而做出暂时的、局部的,甚至个人的利益牺牲,而不能因小失大、因利而失势。要强化条令意识。严格按照条令条例管理部队,切实把军人血性培育融入到严守条令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之中,落实到坚持一日生活制度的每项要求之中,使官兵在一言一行中展现军人应有的气质,养成守纪如铁的严明纪律观念。要强化执行意识。兵法有云:“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际,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就是强调在战斗的准备、发起执行的不同阶段,消防官兵要舍弃对亲情、家庭和自身安危的顾忌,戒除儿女情长,一声令下,迅即行动。在这方面,尤其要树牢军纪如山、军中无戏言的观念,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坚决做到执行命令决不含糊,服从领导决不犹豫,落实指示决不走样。
同志们,机遇与挑战并存,信任与责任同在!让我们在火热警营的千锤百炼中,培育军人的血性豪情,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胆气、“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底气,敢于亮剑、敢于担当、敢于驱邪,做一名真正让党和人民放心的血性消防军人!更好地担承起和平时期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责任!
第二篇:坚守军人的血性本色
坚守军人的血性本色
习主席强调指出:威武之师还是要威武,革命军人必须要有血性。在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凶险交织、暗流涌动的敏感之际,习主席重提“血性”,这一充满刀光剑影、彰显豪气干云的名词,寓意深刻,指向明确,对于我们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重塑中国军人的牺牲献身精神,时刻保持“三个高度警惕”,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具有无比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唯有源头活水来——在历史追思中把握我军血性的本质内涵
血性,是军人的脊梁,是胜利的基因。历来被兵家所推崇。孙武提出“夺气”、“攻心”为上,左宗棠认为“打仗以胆气为贵”,刘伯承元帅强调“狭路相逢勇者胜”,等等,这些都是军人崇尚血性的表现。如果我们把军人比作一把利剑,那么军人的血性就是那锋利的剑刃。充盈了血性的军人,剑气逼人令敌胆寒,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而丧失了血性的军人,如同卷刃之剑,挥之易折斩而不断。回顾我军86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正是靠着军人的血性支撑着我军从小到大、以弱胜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一是铁心向党的忠贞气节。我军是党一手缔造和领导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这支军队区别于其他任何军队的血性本质。战争年代,无论是直面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还是抵御重兵围剿的狂轰乱炸,无论是深入敌后卓绝抗战,还是千里跃进绝地反击,无论是保家卫国抗美援朝越,还是捍卫尊严边境御苏修,我军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相信党、紧跟党、依靠党,党之所指、我之所向,闻令则行、听禁即止,时刻做到“我听党的话、枪听我的话”。正因为如此,在革命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官兵才能固守信仰、坚守立场,张国焘投奔国民党时,连一个警卫员也没能带走;企图叛逃国外的林彪,连一兵一卒也未能调动;“四人帮”和**“精英”们在失败的时候,都哀叹没有抓住军队。建军86年来,没有任何一个野心家、阴谋家能够利用军队达到个人目的,更没有成建制的部队被策反、被拉走。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军铁心跟党走的忠贞信念。
二是牺牲奉献的赤诚情怀。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我们这支军队植根沃士、汲取营养的立军之本、血性之源。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转移,与穷凶极恶的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宁肯前进一步死,决不退后半步生”;南京路上好八连官兵,当年攻克上海,不住民房不扰民,席地而卧,天当房、地当床,展示了我军秋毫无犯、纪律严明的文明之师形象……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看到解放军露宿街头的照片后,不无感慨地说:“我这才明白了,有这种睡水泥路面精神的军队为什么能够打败经美国武装起来的蒋介石数百万大军。”老山战斗打响时,举国上下四化建设正热火朝天,后方人民“安居乐业,人心思富”,然而我们许多战士却在前线“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军人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连死都不怕?这种被美军称之为“迷一样的东方精神”,就是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激发出中国军人无私奉献的血性豪气,进而突破了人性的弱点,突破了求生的本能,能够在生死关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是狭路亮剑的果敢品质。将士有血性,战场有胜算。面对强敌,我军官兵始终以钢铁一般的意志和战无不胜的斗志,臵生死于度外,塑造了让敌军胆寒的血性!在朝鲜战场上,惨烈的长津湖血战,衣着单薄的21万志愿军官兵克服零下40多度的极寒环境,血战17个昼夜,歼灭了经历过太平洋血战的美军机械化部队1.8万人,一举收复了三八线以北地区,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军威,换来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发展。中越自卫反击战,面对号称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经历20年和平的解放军,仍然凭着军人的血性和牺牲精神,占老街、克凉山,在越南的领土纵横驰骋,赢得世界“第一陆军”的美誉。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凭着这股狭路亮剑、有我无敌的血性胆气,中国军人才战胜了在武器装备和技术上有绝对优势的敌人,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四是气吞山河的豪迈霸气。不为任何敌人所征服而要征服一切敌人,不为任何困难压倒而要压倒一切困难,是我军革命英雄主义的血性体现。长征途中,红军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3到4人献出生命,可就在这样一条路上,红军官兵吃着野菜、嚼着草根,一共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包围,最终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由湘赣边界的罗宵山脉转移到陕北的黄土高原。在许多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都有这样的场面,在优势装备敌军面前,为了掌握战争主动权,与敌抢占制高点,我军官兵不断跋涉跨越,昼夜兼程,一日行军200余里,创下了脚板子赛过敌人车轮子的壮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历史证明,英雄的中国军人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
二、不为浮云遮望眼——在现实拷问中厘清我军血性的挑战质疑
打开时下的网络,点击周边热点话题,我们会发现,总有极个别网民打着“爱国”的旗号,枉顾事实、说三道四,借题发挥、发泄不满,甚至将矛头直指军队,炒作涉军信息,调侃军事训练,贬低军人形象,指责军人懒散娇惯有余、严信忠勇不足,进而对官兵“能打仗、敢打仗、打胜仗”的血性品质心存疑惑。现实情况到底如何呢?让我们在拷问中探究一二。
拷问之一:身受“三多”思想文化的渲染渗透,官兵坚守信仰的血性灵魂是否动摇缺失?近些年,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激烈碰撞。受“三多”思想文化的影响渗透,官兵思想出现了一些倾向性问题,比如:有的热衷于对个别消极负面社会现象评头论足,而对社会上宣扬的正能量视而不见;有的对领导苦口婆心的正面引导不以为然,而对一些歪歪理、愤青话却深信不疑;有的对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而对网络冲浪聊天乐此不疲,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现象对我们年轻官兵思想影响无疑具有极大的侵蚀性。但是透过“三多”带来的喧嚣杂音、躁动思潮,我们更应欣慰地看到官兵始终不渝的政治定力。面对国内“三股势力”的干扰破坏,官兵旗臶鲜明地予以坚决抵制;面对日本、菲律宾等周边国家的肆意挑衅,官兵虽然义愤填膺,但始终坚决拥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与之进行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面对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渗透侵蚀,官兵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让其分化西化图谋在中国军人面前彻底失效;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官兵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号令,一声令下,紧急驰援,毫不含糊。我认为,在这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官兵表现出的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纪律才是其思想的本质和主流。因此,从根本上看,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斗争,官兵的信念之基不是在软化、崩塌,而是变得更加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拷问之二:身怀“三利”目标动机的追求取向,官兵舍生取义的血性担当是否淡化退却?受现实社会和兵员结构影响,不少官兵怀揣着功利、夹裹着势利、携带着私利步入军营,遇事爱打自己的小算盘、处事常算自己的小九九。有的为了入个党、立个功,明里争、暗里抢,甚至到处托人说情、打招呼;有的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没达到要求还“使性子”、“耍态度”,如此等等。让人难免心生疑窦,利益面前,年轻一代还有没有“拿得起放得下”、“能舍弃敢担当”的军人血性?然而当灾难来临,官兵用舍我其谁的顽强作风,矗立起军人永不磨灭的血性丰碑。98抗洪,面对决堤、溃坝,一排排年轻的官兵义无反顾地跳入湍急的洪流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一座座冲不垮的钢铁堤坝,践行着“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铮铮誓言。汶川、雅安抗震,天塌地陷、河阻路断,数十万抗震大军冒着频繁的余震,向震中艰难挺进,叫响了“就是倒下也要倒向灾区的方向”。我们基地在参加国际维和、抗震医疗救治、应急支援保障中,广大参战官兵主动请缨、积极参战,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彰显了战略后方基地部队的风采。洪水肆虐时,军人冲锋在前;地震发生时,军人奋勇向前……灾难的到来,人们不仅见证了大自然的残酷和无情,更见证了新一代军人的成长和成熟。谁又能说他们身上彰显的不是舍生取义的血性豪情呢?
拷问之三:身处“三片”生活环境的耳濡目染,官兵坚毅果敢的血性品格是否弱化消逝?大家常讲现在官兵的主体“80后”、“90后”是“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新一代。成长在“三片”优越环境的他们,被宠得多了“个性”,少了“血性”; 被惯得多了“惰性”,少了“活性”;被捧得多了“任性”,少了“理性”。以至于有人质疑:他们柔弱的肩膀还能扛起军人重担吗?面对质疑,这些被人们贴上“个性”、“任性”标签的80、90后,用他们的坚毅果敢给出响亮的回答。黄陂综合仓库的女子叉车班,成立之初,10名女大学生士兵抱着“男兵能做的事情,我们女兵也一定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的信念,叫响了“精兵不分男女,巾帼不让须眉”的口号,克服诸多生理不便,战烈日斗酷暑,历风雨经考验,练就了精湛的叉车操作技能,多次向军委总部首长和地方领导演示汇报,广受赞誉,被誉为绽放在叉车上的“十朵金花”,今年她们又荣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教导大队女战士何潇,2011年在基地“两全两大”比武竞赛“女兵五项全能”比赛中,不慎重重摔倒,锁骨裂断、刺穿皮肤,但坚信“比武场就是战场,只能往前冲,不能当逃兵”的她,却顽强爬起来,凭着毅力完成所有比赛项目。由于这次意外,使原本夺魁呼声很高的何潇与奖牌失之交臂,但她的坚韧、顽强却赢得了同场竞技者的敬佩,解放军报头版头条以“你的坚强让我刮目相看”报道了何潇的事迹。柔弱外表下蕴藏着坚强的意志,艰难困苦磨不灭追求卓越的信念,新时期官兵用行动证明了他们胜任使命、担当重任的能力。
通过以上拷问探究,和平时期,虽然没有血火交融的战场厮杀,但在抢险救灾、应急演练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我军官兵很好地继承了战争年代的血性传统,挺起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因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和平年代里,中国军人依然血性十足。”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军人的血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军人就像一块生铁,要想打造成为一把锋利的血性之剑,还必须经过军营的艰苦磨练。
三、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实践磨砺中激荡我军血性的张扬勃发
铸剑先铸气,练兵先练胆。贯彻习主席“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要求每名军人自觉锤炼血性,在构筑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卫我中华,扬我国威!
一要用坚定的信仰培植军人血性。军人的血性来自于“忠”。忠诚的信仰是军队血性的灵魂,只有为了捍卫自己所坚信的真理,军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高昂的战斗热情,将生死臵之度外,英勇作战,所向披靡。当前,各种敌对势力总是幻想在我军这座钢铁长城上打开缺口,千方百计对我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说到底就是妄图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对此,我们要树牢忠诚于党的精神支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搞清楚“为谁当兵、为谁扛枪、为谁而战”这个根本问题,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打牢官兵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做到党指向哪里就战斗在哪里、奉献在哪里。
二要用严格的训练锤炼军人血性。军人的血性来自于“勇”。血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艰苦训练“训”出来,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而是长期坚持养成的,不是战场上的“专利”,而是融合在平时各种行动之中。有些同志认为,信息化条件下的非接触作战中,军人血性的价值已不再重要。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看看世界一流军队美俄的做法:俄罗斯远东部队规定,士兵冬季要用雪擦身、赤臂滑雪、在严寒中露营;美军规定,新兵每周训练6天半,每天训练12小时,早晨4点半起床,午饭在训练场吃。他们尚且如此,我们何敢懈怠。我们基地部队作为总部战略支援保障的“拳头”部队,必须紧紧围绕“一个总体目标,三项建设任务”的要求,在野外驻训、军事演习、抢险救灾等支援保障任务中,着力锤炼官兵敢打仗、打硬仗的顽强战斗精神和“有苦不言苦,吃苦不叫苦”的血性品质。
三要用严明的纪律磨砺军人血性。军人的血性来自于“严”。这种“严”体现在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上,体现在紧密团结,严守纪律上。毛主席强调:坚持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一支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是不可能在战场上不怕牺牲、勇敢作战的,只有用纪律来保持部队的集中统一和行动一致,把分散的力量集中和汇聚起来,把潜在的力量挖掘和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和磨砺军人血性。要强化大局意识。古人讲: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作为执行战争任务的军人,必须要有胸怀全局、顾全大局的观念,为了战术、战役、战略的需要,而做出暂时的、局部的,甚至个人的利益牺牲,而不能因小失大、因利而失势。要强化条令意识。严格按照条令条例管理部队,切实把军人血性培育融入到严守条令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之中,落实到坚持一日生活制度的每项要求之中,使官兵在一言一行中展现军人应有的气质,养成守纪如铁的严明纪律观念。要强化执行意识。兵法有云:“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际,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就是强调在战争的准备、发起执行的不同阶段,军人要舍弃对亲情、家庭和自身安危的顾忌,戒除儿女情长,一声令下,迅即行动。在这方面,尤其要树牢军纪如山、军中无戏言的观念,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坚决做到执行命令决不含糊,服从领导决不犹豫,落实指示决不走样。
同志们,机遇与挑战并存,信任与责任同在!让我们在火热军营的千锤百炼中,培育军人的血性豪情,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胆气、“遏则必止、战则必胜”的底气,敢于亮剑、敢于担当、敢于驱邪,做一名真正让党和人民放心、让对手胆寒的血性军人!更好地担承起建设“四个基地”、履行“双重任务”的使命责任!
第三篇:坚守 军人的本色
花谢还有花开,雁去还有雁来,在岁月的年轮里,是再也一去不复返的流年,是烟过无痕的飘渺。
在那逝去的日日夜夜,究竟留下了什么呢?年轻时在峥嵘的日子里,事业蒸蒸日上却感到压力倍增;生活在烂漫阳光里,却无缘的低落。一句名言:阅历就是人生的全部收获,是人生路途的照明灯。曾少痴狂,细细数来,才渐渐感悟,没有梦想的引航,哪有生命如花的绽放?没有信念的执着,何谈一生无悔的执着?五十五年的漫长岁月,对于我,或许是日复一日母亲的关切,日复一日母亲的支持。尽管母亲不是导航,但亲情的温暖,坚毅的目光,即使在任何人生的低谷,都让我不会迷茫。因此坚守自我,热爱生活,因此情有独钟的奋发努力,从不动摇。
军人生涯,使我养成了坚守自律的习惯,凡事只要有纪律的地方我都会严格遵守,只要能坚持的使命我都能坚持,坚守。初为军人时,很多年轻人难以忍受酷暑严寒,难以忍受艰苦的训练,站姿经常受到领导的批评。也许是从小吃过苦的缘故,也许是母亲一再的教导,无论条件如何残酷,我都会以军人的姿态站好每一班岗,写好每一篇资料。这种习惯一直伴随着我,一向耿直不懂变通的我,在军营里却受到领导的一再嘉奖与支持,直到到了地方参加工作,做了干部的我,一再坚守着我的个性,军人的气质不变,军人的本色不变。
时光无情的吞噬着人的青春,天命之年的我,更意识到了用心去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我本可以退在二线颐养天年,不用在坚守那些军人的严肃。一向不服老的我,却愿意继续充实着自己的生命,喜欢在学习中继续挖掘自己的亮点,更晓得这一天天都是我的生命,不用心去珍惜这分分秒秒,人生价值就不会完美实现。我继续开车,继续工作,喝茶、看报、写文章及管理文学社,用我的余热激情我的人生,我真正意识到工作就是人生,学习就是人生,工作就是很好的利用生命。
坚守,一个有力的词汇,可有时多少人能坚守一份工作、一份真情呢?
白天,我在单位坚守着工作,认真负责的在工作中充实自己。夜晚,我埋头江山文学,整理拜读着一篇篇赏心悦目的文字。学习就是要用心去学,生活就是要用心去悟,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不会虚度。如果你的工作不用心去做,就不可能做好;你不用心去做,就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你不用心去做,就不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就不可能让你得到质的提升,就不可能体现你的人生价值。因此我们要用心去工作,用心去学习,用心去生活,用心去努力,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面对一切。
用心坚守,用心感悟,就如一位雕刻家手持刻刀精心琢磨细细修剥一块玉石,那落在玉石之上的每一刀,正如我们心灵中的一次次感悟,那块玉石在雕者一刀刀着意的雕刻下成了不朽的艺术品,而我们的心灵也正是在一次次不断的感悟中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地。
坚守一段情感,如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那是一种不言表却有着深深思念的坚守。如果以一句缘分已尽,便可以作为借口忘了过往,那违心的话能遮掩空间浮沉,还能遮掩心壁上那激流的血液吗?雪花飘飘寻梅宿,梅花朵朵放幽香,一再为两人若是长久时,何其在朝朝暮暮。这句诗感动,感动这份执着,这份缠绵。动听的甜言蜜语不足以证明爱的深度,唯有一份相守见证着人间的刻骨铭心,见证着不老的坚贞的守候。
人生的每一个台阶,每一个小站,任何人的生命都不会带着聚光灯,也不会终身有夺人眼球的华服。在流淌的岁月和执着的一生中,只有依靠自己,坚持努力,为自己带上光环。只有恪尽职守,人生正道是沧桑。既然选择了生命的航线,就义无返顾的坚守。在付出得到认可的那一刻,人性也在升华,这痴狂的钟情,才可以绚丽一朵生命之花。回首生命历程,最感动的或许不是什么创举,而是梦想的情怀,和义无返顾的坚守。陈寅恪先生是一位真正有学力的教授。而他的学历寥寥。他学贯中西,精通多门语言。可以为学问潜心研究,而不愿为了某个学位费尽心思。他的学生曾有所不解,曾小心翼翼的问这位大家,先生却说:若我谋得一个学位,必定花费几年时间,倒不如把时间花在我认为有意义的事业上。这就是他对学术的坚守,因为喜欢成了不可动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选择了自己的研究岗位。心无旁鹜,毫不动摇,做出巨大的学术贡献。
脱下军装,布衣的我依旧保留着军人的本性,虽不敢与陈先生相提并论,然在小我的世界里,依旧对自己的喜欢情有独钟,挂职企业,尽管时时&&身心俱疲,却依旧乐在其中。因为坚守,充满激情力量,因为坚守,却义无反顾,因为坚守却对文笔痴狂。无论忙与累如何作祟,依旧不能动摇那颗酷爱文字的心。无论是心灵深处那深深的喜欢,还是内心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温柔一角。无论是偶入忧伤,尽情感叹世态炎凉,还是梦回青年的橄榄味道,尽情用文笔流畅。喜欢多情的朦胧,喜欢霸气磅礴豪爽,喜欢悠悠脉脉怡心自然,喜欢中庸人际,游刃人间&&无论哪种抒发方式,依旧钟爱我的文字。这也许就是我坚守在我的精神世界的光芒。内心世界里的涌动。
如若坚守,人间大爱无限。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那个冬天,杭州满城飘雪,对那个温婉娇柔的地方,这场雪可谓是地冻天寒。图书馆是最温暖的地方,馆长对图书馆全天开放,无论乞丐还是流浪汉,当有人对此向馆长投诉,馆长却说,我无权禁止他们进入,但你有权离开。如此在冬日的杭州,开辟一片春光融融的春天。这是人性对爱的坚守,对人间情的钟爱。正是因为人们对这份爱的情有独钟,便让身边流淌美好。也许有一天,当你凄凉无助,穷困潦倒时,你仍然可以迈入图书馆。啃食精神食粮,也许有一天&&太多的也许,不会让爱褪色,请深深吸一口气,那份情有独钟爱的坚守。
就在空气里,梅兰芳坚守戏剧,钱钟书钟于译文,啊Q因为坚守了某种精神出名。其实有时候坚守也不应该,咱不说某个人,看这类人:早晨起来,就抱怨馒头太硬,豆浆不甜,空气不够新鲜。昨晚楼上太吵,一夜没有睡好。赶到单位,就急急向同事诉说,结果被老板抓了个正着,挨了老板的训,于是乎又抱怨老板太刻薄。晚上本来就是和家人团聚,怎奈,又认定那种中遭遇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来还。于是从早到晚坚守抱怨,情有独钟的像个怨妇。不懂坚守的人没有快乐,不懂坚守的人没有尊严。咱看也有这类人:总在高呼上帝关关一扇门就会开一扇窗,结果也没开窗。想想这浮生,本为金色前程而来,只是至今一无所有。无车无房无票子,看人家,古董都藏满屋子。又怪父母没给堂堂仪表,妻子不是贤内助,没助我成功。怪老板不识英雄。生活之不幸,那就算命吧,门前就不该有那棵柳树,门楼就不该朝那个方向开,高楼与我如蜀道,难于青天不复来。只坚守自己不如意,却不问:哪有人生尽如意!
不再年轻的我,事业没有大起大落,生活依旧平淡如水。我没有过多的奢求,只求独守我多年来的军人本色用我穿过的军装,染绿身边的风景;用我纯美的心灵,抒写人生的精彩!
坚守军人的本色,坚守内心的柔软。
第四篇:军人血性范文
让中国军人的血性光芒照亮我们履行使命之路
大家还记得延坪岛炮击事件吗?延坪岛一直是韩国与朝鲜的争议岛屿。当时,韩国不顾朝鲜的反对,在延坪岛举行军事炮击演习,结果,遭到了朝鲜军队的猛烈炮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遭到攻击的韩国士兵居然连应战的决心都没有。慌忙中还击了80枚炮弹,却连朝鲜军的阵地都打不中。然而,韩国军队却被打死2人,重伤2人,10人负伤;另有3名韩国平民受伤,大片韩国房屋被毁。事后,韩国国防长官痛心地说,“60年的和平几乎让韩国军队演变成了行政单位,军人们只是在乎自己的仕途。”韩国媒体更是大加批评道,“韩国军队丧失军人血性,沦为打工族”。
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现实的警告,我们不可不察!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必须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
提起血性,人民军队创造了无上荣光的历史,人民解放军谱写了无可匹敌的传奇。
这是一组血肉之躯凝成的数字,读后让我辈肝肠回旋,令敌人胆寒畏惧: 红军长征四路大军牺牲16万多人。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营以上干部就达432人,其中师以上干部80多人。
8年抗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伤亡60多万人。解放战争我军共牺牲26万人,负伤104万人。
抗美援朝战争,共有18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英勇牺牲。
血性是什么?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
是不怕死,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血战湘江时,红14团团长、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全部英勇牺牲。师参谋长胡震请缨上阵指挥,人刚到阵地,就传来阵亡的消息。长征途中,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总司令朱德冲在前沿阵地。他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
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粮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日军指挥官喟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是靠一股劲,一股气,杀出一条血路来。南昌起义,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突破天堑腊子口,首战平型关„„哪一仗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陈树湘掏腹断肠誓死不当俘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哪一个英雄不是气吞山河笑傲死神?
是天大的困难不言苦。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无不为之震惊。
是大爱无言,不计个人名利,只为民族国家。1937年12月初,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洪洞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血性赢得了尊严,血性换来了和平。我军近30年没打过仗,绝大多数官兵没有参战经历,缺少对战火硝烟的亲身感受。和平的环境对国家的发展异常珍贵,却容易滋长军队的和平积习。
和平是军人所盼,和平又成了军人最大的敌人。一个时代之问令人警醒:今天,我们是否依然保持当年那么一股军人应有的虎狼之气?
拿破仑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潮起潮落,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人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信息化战争是否还需要刺刀见红、贴身肉搏?
果真如此吗?北洋水师惨败的教训警告世人,当时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八强”,但训练时“打死靶”,当然“百发百中”,自己作秀自己喝彩。黄海大战呈胶着状态时,管带方伯谦、吴敬荣带舰临阵脱逃,慌乱中又撞坏了己方一舰,胜负天平马上倾向日方。贪生怕死,一触即溃,一败涂地,北洋水师留下千古骂名。
2011年,俄罗斯国防部经过一番争论,决定继续保留刺刀,他们认为,刺刀仍是军人最后一种作战手段。事实上,刺刀对于军人的意义早已不止作战手段这样简单。战争年代,我军就是以敢于“刺刀见红”威震敌胆。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面拼刺刀的胆量和勇气,让刺杀从技术上升为一种精神。
血性永远是军人的脊梁,永远是胜利的刀锋。
血性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抗美援朝战争,18万“最可爱的人”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换来的是西方国家军队“不要在陆地上与中国军队作战”的原则。美军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志愿军听到冲锋号就奋不顾身、一往无前,他们认为志愿军官兵是“用烈性酒麻醉了的疯子”,甚至怀疑“很可能是服用了一种特殊药物”。他们无从体会,坚定的信仰信念是战斗精神的灵魂,也是官兵勇气之源。这正是一些西方国家焦虑“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的原因。
血性源于军人的职责使命。在北京军区组织的一次实兵对抗演习中,某装甲团坦克驾驶员武向军在擦拭被泥水糊住的潜望镜时,头上的坦克帽不小心被行军架挂住,由于坐下太急,他的左耳朵被生生地刮了下来。此时,舱外激战正酣,武向军忍着剧痛,把刮掉的耳朵揣进口袋,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完成了40分钟的演习。
血性源于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汶川抗震救灾期间,“空降兵15勇士”的奋勇一跳,震惊世人。伞兵平时跳伞的高度是800-1000米,降落伞的设计使用高度是3500米,而勇士们跃出机舱的那一刻,高度是4999米!只有对祖国爱得深沉,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才能在危急关头作出非常之举,在关键时刻敢于牺牲自己。
一些部队领导反映,现在的青年官兵大都没有受过大的苦累挫折,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增多,大学生干部、士兵大批进入军营,他们入伍前倍受呵护,心理相对脆弱。有的新兵身板弱、不皮实,有个别的见血就晕、一晒就倒。
有的一线带兵人谈到,近些年,基层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有的干部宁愿战士考核成绩差一点,也不敢严格施训,担心发生训练伤不好交代。
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确保官兵在战场上以最小的牺牲获取最大的胜利,用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爱兵如子与慈不掌兵并不矛盾,从严要求就是对官兵最大的爱。
爱惜战士的生命,是带兵人的天职。血性不是冲动、蛮干,我军历来强调“以正合,以奇胜”,努力做到英勇与善战相统一、敢打与必胜相一致、敢战与慎战相结合。战斗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经过一点一滴的长期培养和艰难困苦的反复锻炼形成的。
文化是精神的血脉,战斗文化催生战斗精神。许多部队基层文化军味战味浓,营区建设战备打仗功能强。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激励作用不可替代。有的官兵说:每次观看《上甘岭》《甲午海战》《亮剑》这些爱国主义影视剧,就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有一种“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血气在胸中奔涌。
“三栖精兵”何祥美,是个“用子弹说话”的狙击手。他接受考核成百上千次,次次优秀。他的军旅格言是“要当个好兵,最舒服的日子永远在昨天。”
一批又一批无私无畏的热血儿女在回答、在证明:80后,90后,„„新一代官兵是值得放心的,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一定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第五篇:2016争做四有军人心得体会
2016争做四有军人心得体会
新时代的军人要具备怎样的风采体魄,新时代的军人要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奋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争做四有军人心得体会
争做四有军人心得体会
新时期下,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已成为引领我军建设发展的鲜明旗帜。要强军,首先就要铸魂育人,坚定理想信念,争做一名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身为祖国的后备军官,牢记强军目标,我们当仁不让;争做四有军人,我们更是责无旁贷。下面我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汇报一下我对四有军人的认识和看法。
一、峥嵘岁月,军魂凛然
谈起军人的灵魂,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忠诚”两个大字。当230万个忠诚汇集在八一军旗下时,它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每名军人的信仰,这支军队的共同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军人,注定他不会有非凡的成就:吕布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鼠目寸光的他没有治军理念和志向,寄人篱下,最后不仅被曹操所杀,而且还留下一个三姓家奴的千古骂名。反观刘备,他就很有自己的理念:民心所向者,才会众望所归。最后取四川、夺汉中、建立蜀汉王朝,成就了一时霸业;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人民军队,她的足迹遍布雪山草地,用双脚去丈量25000里的漫漫征途;她也曾在枪林弹雨中用信念支撑了22个春秋。她所使用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但却没有输过一场战争„„这就是信仰的力量。遥看历史的天空,我们总能发现曾经的虎狼之师如璀璨明星般挂在天边闪闪发光:从秦国扫六合的战甲方阵到成吉思汗弯弓搭箭的蒙古铁骑,从凯撒的罗马军团到二战时期的德意志机械化部队„„这些曾经称雄一时的虎狼之师的制胜法宝无外乎先进的武器装备、严格的奖惩制度和军纪。像人民军队这样用意志和信念来武装自身的军队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是没有的,这些战士为了胜利,他们可以前赴后继,勇往直前。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团长牺牲了,一批人倒下了,营长顶上去,另一批人跨过尸体继续冲锋,就这样不停地循环往复,即使战到最后一个人,也会倒在冲锋的路上。曾几何时,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也爱惜自己的生命。而他们一个个倒下时却并没有想过这些东西,只是想着这样的结果只不过是他们最终的归宿而已,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久而久之,信仰就成为了一种传统,而这种传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它能使一名普通战士瞬间变为英雄,也能使一名英雄逐渐转变成伟人。当无数的英雄都聚集在一起时,自然而然,这支军队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也许她的武器装备会相对落后,但是这支军队的士气和意志会对它的短板进行弥补,抗美援朝就是最好的例子:前“联合国军”法国希尔将军说:“鸭绿江的冬季战役,我的部队一次战役下来,损失惨重,我从士兵眼神中,看到的不是怒火,而是恐惧!”。国防大学金一南将军也谈到了他在访美期间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军人对中国军人很是尊重。这还不是缘于抗美援朝中中国军人作战的勇猛?时至今日,从美国士兵每一分尊重中,我们依旧能感受到那些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先烈们对今天中国军人地位所做的奠基。
二、和平时期,信仰坚定
在和平建设时期,军旗不倒,信仰不变。当洪魔肆虐时,第一个站出来的依旧是他们,用躯躯血肉铸成新的长城;在抗震救灾中,是他们用双肩托起了生的希望,用沾满血迹的双手搜寻着废墟下奄奄一息着的生命;还记得生命垂危之际仍工作在病房的林俊德吗?还记得佳节团圆之际,却与残阳孤月为伴,手中紧握钢枪站在边防第一线的哨兵吗?他们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奉献,只为践行当初的铮铮誓言:强国梦,强军梦。拿破仑有句名言:“如果你是军人,心里只能装着你的国家和你的敌人”。这也许就是对军人信仰的另一种定义:为国家,为人民,时时刻刻准备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撑起民族的脊梁。
三、继往开来,再塑军魂
九十多年前,我党如中流砥柱,在民族危难之际,挽狂澜于即倒;又如凌云大木,扶民族大厦于将倾。九十多载的坎坷艰辛路,让我党深刻的了解到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重要性。新时期下,“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习主席对我军提出的新要求。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八十多年前,我党亲手缔造了这支人民军队,所以这支军队理所应当为这个政党服务,它是军队的灵魂所在;军队是用来打胜仗的,这个是核心,打仗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因为信仰,我们军队有了优良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就是一种性格,一种习惯。老一辈革命家教给我们太多的习惯:亲民爱民、军民团结、为我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当我们脱离了这种传统时,也就意味着背弃了我们的信仰,脱离了我们的原则。因此,作风优良必不可少。
身为军人的我们,做好自己的事,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用理论武装我们的大脑,坚定我们的强国强军信念,这就是对强军梦做出最大的贡献。
有一种信念,可以统一意志,凝聚力量;有一种追求,可以锻造灵魂,改变历史。因为对信念的坚守,150多年前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就已经绘好了人类未来大同社会的蓝图;因为对信仰的追求,我党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从南昌起义到遵义会议,从攻占南京到振新中华,历经坎坷,开创中国如今之盛世;也同样是因为对信仰的执着,才会有13亿华夏儿女对强国之梦的渴望,才会有230万忠诚卫士对强军梦的追逐。强军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厉兵秣马,为祖国决胜疆场!争做四有军人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学习四有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