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时间:2019-05-13 11:4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第一篇: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个人先进事迹

江州区江州镇二中

冯志强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惊人的创举,但有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做一名好教师的心。一九九八年我怀着满腔的热情投身到了教育的行列中,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立身有道惟勤勉,处世无能但率真”,十二来我一直以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一直身处教学一线担任物理科教学,先后担任了3年的班主任,3年物理教研组长,2年教导处副主任,2年教导处主任。不管做哪一项工作,我都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工作。

一、践行师德,勤于学习

坚持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将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内化,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并在教育教学教过程中得以践行。多年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是我工作的座右铭,所以懂法、守法、爱岗、敬业、乐业,对教育教育工作上的每一件事都精益求精,从不敷衍塞责。坚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处处都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一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师德情操去感染、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教学上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并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学习新课标及现代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自己是值得信赖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人。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喜欢上自己的课,任课班级教学成绩越来越好,受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通过勤奋的工作,不断的汲取,自己始终是学校的一名骨干教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在工作中我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注重翻阅各种教学刊物,将好的经验与构思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我还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努力尝试分层教学,为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尖子生注重讲解知识的联系,运用变式教学开发逆向思维,迎合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尖子更尖。学困生注重双基的落实,同时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作业面批、个别辅导、情感鼓励等等,使他们体会到分层不等于被放弃,而是有针对性的提高,增强了各层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绩明显提高。2007年被江州区妇联评为“十佳春蕾园丁”。2007—2008,2008-2009年度被江州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07年中考物理科教学质量三等奖。2008年被江州区区委、人民政府评为“两基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十一月参加江州区教育局举行的初中物理优质课赛讲荣获一等奖。2007、2009年度考核优秀。

二、为学生成长奠基

为教师发展铺路

作为教师,除了教书外还得育人。在这十二年的工作中,我深深的明白,一个好的老师不只是在培养一代人,还会影响几代人。我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要育好人谈何容易,每一年接任班级工作,我都要充分了解班上的每一个同学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情况、思想情况、交际情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抚慰他们;在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正面引导他们;在他们懵懂混沌的时候,用爱感化他们。特别是在担任初三班主任期间,经常会遇到学生生活费不够用,解囊相助这是时有的事;有时会遇到学生晚上突然发病,睡梦中爬起来送他们去医院,一直等到他们家长的到来。

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我对教书这份事业的钟爱。教书的职业是清贫的,可我经常拿出小钱帮助那些困难的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无处不在。教书的工作是平凡的,可我在平凡中用自己的执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平凡也孕育着伟大。有时尽管清苦,可清苦中能收获一份欣慰。

作为一名领导,不仅要在老师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带领大家共同提高,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在平时工作中,我经常深入到老师中,与他们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探讨怎么转化后进生,怎么与学生交谈,怎样让学生全面发展等问题。每个学期我都要先给大家上示范课,然后深入课堂进行听课,针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商讨,寻求解决的办法。每个学期我都要帮班主任找学生谈心,帮他们化解学生中的抵触情绪,正面引导他们的行为。我作为学校领导,视学校管理为己任,事无巨细,我都会想办法努力解决。无论是在哪个处室,也不管在哪教研组,他们有困难,我都会积极帮助。因为我觉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三、为教学改革出力

为学校发展挑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直以来,我总是以这句话来督促自己不断学习和探索,努力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2008年,我开始接管教学工作。我深知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再次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可是我作为学校中的一员,学校的工作总得有人来做,有人来管。我二话没说就投入到工作中,认真总结学校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我以申报“素质示范校”为契机,在学校深入推行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考试评价方式,真正落实课改所提出的“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教学理念,先后顺利通过了区、市、自治区常规检查评估。

一所学校,发展是硬道理,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怎样把科学发展观与学校的工作结合起来,开始我也很茫然,在上级领导的多次指导下,我们寻找到了突破口,把握了主题,明确了目标,落实了内容。一段时间来,我为了搜集和整理经常是加班加点到深夜。在校长的带领下,每年认真组织毕业班老师做好中考备考,为此2008、2009年我校连续荣获市教育局教学质量三等奖,2010年中考也取得好成绩。工作是很辛苦,可是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所换回的是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变化,何乐而不为呢。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我几乎牺牲了自己的课余时间,每天除了要上课外,还要分管教育教研工作,有时工作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但我仍然咬紧牙关挺过来,教育督导工作在各位的鼎力支持与配合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我的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但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平凡琐碎的事情做到极致即是不平凡”。我也一直以此来激励自己,执着追求信念,恪守职业道德,倾尽心力,无私奉献,给教师这一职业内涵赋予更完美的诠释,为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我是平凡人,但我是独特的平凡人

我是平凡人,但我是独特的平凡人

1、关于自己的

“认识你自己”——德尔菲神谕

“我们是平凡的人,我们也是特别的人,所以我们是特别平凡的人”,当来到北京见识了众多的牛人之后,当时间流淌而过,自己停滞不前的时候,发现这句话特别契合我的心境,所以从08年开始,它就一直挂在我的QQ、微博的签名档上。

06年毕业,07年来到北京,平淡如水的五年。作为一个特别平凡的、日渐老去的80后,带着对宿命的焦虑以及对未来的困惑,在12年年初的时候,我来到新精英的职业规划课堂,从自我探索开始,“车日路”的模型,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一部什么样的“车”,后面的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探索,也让人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单一的成功标准和骨感的社会现实,让我们日渐模糊了自己原来的样子,把所有人的目标,当成了自己的目标,把别人想让我们追求的,当成了我们自己真正认为值得追求的。于是在大多数时候,考研是因为大家都考,做哪一行是因为别人说好,选另一半是因为他有房有车或者爸妈看着高兴。

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很喜欢这句话。也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在大结局时写到的关于徐宏祖的故事。他不考功名,不求做官,不成家立业,而选择游历天下。他所做的事,得不到当时人们的理解和社会的承认,但是他遵从了自己的意愿生活,踏遍了南北的名山大川,看过了其他人没有看过的风景,他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徐霞客。

不再去跟风地想要拥有一些东西,不再去因为讨好而附和他人的说法,做自己真正觉得有意义和感受深刻的的事情。更多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时常告诉自己,不用那么累,你没有那么多观众。

2、关于工作的

“你可以不上学,你可以不上网,你可以不上当;你就是不能不上班”——朱德庸

不得不上班真是件悲哀的事情,我们总在厌烦自己的工作,羡慕别人的工作,我们总是觉得当老师真好,当公务员真好,当会计师真好,当摄影师真好„„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亲自尝试了一些以前被我很艳羡的工作,比如淘宝的店主,英语培训机构的助教,杂志的编辑、记者,展会相关的工作以及群众演员(这个应该算没当成,去节目客串了观众)等等。除此之外,也做了一些职业访谈,有博物馆的研究员和陈列设计人员、畅销书的产品经理、电子杂志的出品人以及记者编辑、流浪者等等,诚如老师们在上课时所讲的那样,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那些被我们羡慕的,往往只是“看上去很美”。

看上去再美的工作,也有作为工作的种种艰辛。比如说最近很有幸地接触到一些旅游作者,看上去他们吃喝玩乐赚高薪,对于工作枯燥每天打卡上班坐办公室的人们来说,羡慕嫉妒恨都是有的,但是亲历者所讲的真实情况是“每天至少看十家酒店,吃七八顿饭,累得半死还要熬夜赶稿”,这绝对不是一个想象中的舒服工作。接受工作的不完美,打破由不了解而建构的虚假幻象,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工作。

3、关于“有志者事竟成”的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下面和大家分享的并不是爱迪生试过N种灯丝儿最后发明灯泡的故事,它们来自我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平凡而真实。

曾有一个同事立志成为公务员,大约在08-09年,只要是不限制外地考生报考的公务员考试,他都会报名参加。据不完全统计,他参加过的公务员考试有国家和中央的、福建省的、湖北省的、辽宁省的,可以如此说,他不是在考公务员,就是在考公务员的路上。而今,他早已如愿以偿,在09年成功考到某省美丽的海滨城市工作。

另外一个朋友的故事,她曾和我是同行,也是一名图书编辑,也做过网络编辑,她想转行成为一名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去书店买了一些工具书回家钻研,然后先是凭借已有经验做了一名做网络图书的产品助理,后来她的领导另谋高就,她就有了机会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产品经理,这个转变就发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

还有一个是我的大学师弟追求我们宿舍姐妹的故事。从06年的时候第一次告白惨遭拒绝,到08年的时候开始恋爱,终于在12年的9月结婚,抱得美人归。

只想说,虽然事情并不一帆风顺,也有困难曲折,但是,貌似实现梦想并不难。

4、最后想说的

“想要得到从未有过的东西,就要付出前所未有的努力”

到新精英刚刚上完课的一段时间,会被很多人问到,上了这个课有啥用,你有了啥变化。我想说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啥变化。听了一次课进行了自我探索,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工具,确实有很多的收获。但是这些并不足以直接让生活发生改变,不能直接让你找到更好的平台,不能直接让你获得更高的收入。

真正让生活发生改变的,是有效的行动。唯有有效的行动才能把你和你的梦想连结起来,才能让改变慢慢地发生。请原谅并接受这个词“慢慢地”,就像今天种了一粒种子,你不能要求它明天就开花结果。除了浇水除草,辛勤耕耘之外,还需要耐心地等待,等待春天的微风吹绿它,等待夏日的暖阳照耀它,才能迎来秋天的收获。有些事不是做了立刻就有回报的,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所以请不要着急,不要想着今天种了明天就可以收。但是也请不要看不见果实就放弃。

我之前是一名图书编辑,在折腾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做图书编辑,仍然最适合目前的自己,所以现在还是在做图书编辑的工作。貌似转了一个圈又回到原点。回到“有了啥变化”的那个问题,在这一年的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我离开了已经厌倦的工作岗位,也尝试了一些曾被定为目标的工作,学到了一些新的技能,并有时间得以安排一次旅行,目前,找到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平台。我想如果没有那些看似浪费的绕圈子的过程,没有那些经历和积累的帮助,我可能无法获得目前的工作。

之前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直困惑于为什么圣地亚哥跨越了千山万水、历经了生死所寻找的宝藏,不在埃及的金字塔,而在他平日放羊经过的那个教堂的无花果树下。虽然现在依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不踏上寻宝之旅,就不会在水晶店打工,不会经过沙漠,就不会见到壮美的金字塔,更不会遇到比财富还珍贵的爱情。

祝福勤劳勇敢善良的孩纸。

第三篇:一个平凡人的读书经历

一个平凡人的读书经历

这次把群里自己关于#爱读书读好书#的微博内容整理一下,为的是告诉有缘的朋友(战友),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原本不怎么看书的人,怎么爱上读书?读书又是为了什么?文字有点长,只能算是自己的一点感悟心得,望与战友交流心声。

本来想了很多,也写了不少,结果都被我否定,没必要让战友花大时间来看我那平凡无奇的人生经历,即便是与书有关。简而言之,即便是到了而立之年,我也没读过多少课外书,学生生涯是课本知识,工作以后是专业知识,人生最宝贵的读书阶段我只接受了中国教育制度想要给我的知识!没有主动的思考,只有被动的接受。

小时候读的最多的就是《上下五千年》,只要有人谈历史,谈军事,我就会洗耳恭听,流连忘返。真正说到读书,其实也就是最近几年时间,从《穷爸爸富爸爸》开始,后来接触了股票,偶然机会又接触了占豪博客,然后就是一套《黄金游戏》,也正是这套书,让我感悟人生何止物质财富这一个小小追求,认清、感悟自己的人生和这个社会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才能让自己站在更高的思想高度考虑问题,不登泰山顶,不知众山小。占兄的博客和书籍中没少谈佛经,参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历史......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太过注意,后来至于心血来潮,一次买书的机会让我一口气买了,大藏经,战国策,鬼谷子,易经,还有其他一些,拿起这些书,一些我真的看不懂,放下,再拿起另外的看,哪些看的懂就先看哪些,慢慢的我进入了一种状态,一种发自内心的读

书愿望,一种迫切想要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心情,一种坚持又不执着、放下又不放弃的状态。

下面就是我刚开始看书的状态和从中悟到的一些东西: 知道孙膑、庞涓、张仪、苏秦,拿起鬼谷子就看,看不懂诶,智商还真有限,放下,不过易经似乎还容易理解一点(也许是自以为是,但我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权且当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必须和历史,和自己身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做印证),看了曾仕强对易经的解读,认可部分,但还是有自己的某些见解,对于易经,我绝对不能说已经悟道,只能说略知皮毛。然后,我开始接触占兄认为思想层次最为高深的佛经,原以为自己很不够格,但读着读着就觉得自己很融入,那些思想非常好懂,以前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明白却不懂表达的事情,原来就是如此如此,那些高深的佛经是那么具有亲和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佛国,世界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取决于什么,看过便知。说到这里,如果有战友想要接触佛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就是非常容易让你有所感悟的几本,还有些经书未必都是那么好懂,需要慢慢感悟,越是简短的经文,里面包含的思想越是深邃,当你焦急迫切,说明你还没有读懂。成就高塔,需要稳固的基石,而我们安下心来、有条不紊、脚踏实地,就是那块基石。原本真正的读书就需要一种缘,读懂更需要机缘。我的读书路就写这么多了,无法也没必要详尽,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可能有相似却无法完全相同,或者说完全不同,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和书结上一份缘,让书开拓自己的思想境界,奔四的我才开始大量涉猎各种书籍,难得不可以算是很好的反面教材?我不会纠结于以往的过失,而我的读书路不过刚刚开始,感悟还在不断慢慢的积累。读书(加思考)后,让我懂得舍得与得失,让我认清自己的特点与能力和社会的状态,懂得珍惜把握现在,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困难艰辛,还有无数我曾提到的感悟,难得不足以说明些什么?

读书是为了明心见性、拓展视野、长一技之长...虽然感悟这一切并非只有读书这一条道,但读书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前辈留下的思想精髓都在这些书中(特别是那些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才称为经,大家现在都该知道,为何占兄经常推荐什么经什么经了吧,而历史与现实又是一面镜子,让你去感悟经中的道理),同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需要缘分,需要循序渐进,自然而然进入一种悟道的状态。有人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有人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同样是学习思考,苦与乐的区别就是一个还在修炼阶段,一个已经进入一种境界,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懂得这些,不亲身经历体会,读书不会是快乐的事情,无非情非得已或者为虚度时光。

总之,通过读书或其他方式让自己在思想境界和各种能力上精进,难道不算得到精神层面的黄金屋颜如玉?甚至为你在物质层面得到黄金屋颜如玉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心理基础,让你胜不骄败不馁,而你悟得个人无论如何辉煌都逃不了灭的结果,物质的的东西反而会成为你次要的追求,人也会更具奉献精神。读书对我来说,读书是感悟人生提升思想的工具,是快乐的事情,当然这是“体”,而“用”方面就是真正的修炼,身体力行,比如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给大家带去一份爱上读书的机缘,让读书也成为大家学以致用、带去快乐、达到人生真正解脱的事情;再比如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激励、感化身边的人,让社会多些阳光的力量;再往后等机缘成熟,更积极广泛地参与公益事业等等等等。用自己微薄之力给社会带去一丝正面的能量——此句与所有战友共勉。(我也可以额外告诉各位战友,我现在工作比较没有规律,经常也会比较忙,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家里杂七杂八的事情不少,尽着一个男人最起码要担当的责任,平时看书时间已经无法太宽裕,但我有着蚂蚁啃面包的精神,愣是在去年一年时间里看了四大名著里的3本(除红楼梦),3本佛经,一些史书,大学中庸,一些中医书籍,当然免不了占兄的新书,等等,其实读书也好,做事也罢,安下心,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不必发愁今后是否会有硕果累累)

第四篇:《张思德》:一个平凡人的故事

《张思德》:一个平凡人的故事

你既可以把它看成生活的一种常态——这个人就是道德感特别强,就是觉得这样做的时候特别舒服;你还可以把它看成一种理想状态。———刘恒

电影《张思德》的总策划张和平与导演尹力说,《张思德》的最初想法是今年3月他们在饭桌上聊出来的———这一历程就印在电影宣传册里。不论是主旋律、商业片或艺术电影,大量影视作品的确常常肇始于这个场所。今年9月8日,是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60年之后,张思德似乎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被年轻人生疏淡忘。至少,编剧刘恒16岁的儿子知道张思德———当初他曾对父亲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接这个活儿?刘恒对记者说,“不过昨天他看了片子,跟他妈妈说,觉得拍得很好。我心里就踏实了。”

归结到一点就是善良

写作剧本之前,刘恒与尹力看了大量延安时代的新闻记录片。在《张思德》的影像和画面上,尹力做了很多实况还原:延安军民狂欢般的生产、跳俄罗斯舞的女兵、在大河滩里的大合唱……“有了精神力量以后,全力以赴追求某种理想状态的那个劲儿,特别好。那些人以后不断地经历了一些政治挫折、生活挫折,包括国家的命运也是起起伏伏,但仍然不能否定这种精神状态的价值。”刘恒感叹。记者:你为什么会接下这样一个剧本?

刘恒:儿童、少年和青年时代,我都在学习《为人民服务》,都在认识张思德这个人。那时候虽然掌握的材料不多,但已经用自己的脑子虚构,或者说幻想了一个可能的形象。我15岁当兵,部队对战士的要求,基本上就跟张思德是一样的: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所有做人的标准都是这些标准。那时候就一直在想象这么一个人,但没有想到要以艺术的手段去再现他。我之所以能接这个活儿,跟我早年的经历,跟我对这个人有很大的亲近感,都有关系。

记者: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你的兴奋点是什么? 刘恒:你说是某种道德感也好,或者就是上一辈人的某种信仰。

后人应该永远会比前人站的角度更新一些,回去观照你的父辈。这个时候肯定有一些东西是要去否定的,但是还有一些东西是要肯定的。我觉得否定的工作———否定什么、怎么否定,要做;但是同样不能忘掉肯定的工作———要肯定什么、怎么去肯定。

你的父辈、父辈的父辈,就是民族的祖先,毕竟给你留下了一些很好的东西,使这个民族几千年延续到现在,而且活力仍然没有丧失。必定是一些很优秀的东西、很值得传扬的东西在起作用。要真往深处想,我觉得这部影片是想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找一个值得肯定的东西,这个东西是我们民族的支柱,而且是我们性格中最主要的一个长处。记者:具体讲,是什么东西?

刘恒:美德有许多种,我们通常说的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实际它会有许多具体表现,比如谦虚、忠厚、坚忍、能吃苦、利他、忠孝……我觉得这些东西是不能轻易否定掉的。尽管所有品德都有两面性,某一类品德稍微过一点,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像鲁迅说的:“忠厚是无用的别名。”有很多的标准,归结到一点就是善良。

我用一部影片只能完成一个任务,这就是戏剧的同一律:一个主题得贯穿到底。

你既可以把它看成生活的一种常态———这个人就是道德感特别强,就是觉得这样做的时候特别舒服;你还可以把它看成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我们人类都有特别美好的愿望:什么样的状态最好呢?还是相互关怀最好呢?还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一人有难大家相助好呢?即便是现实状况与此相去甚远,人类还是没有磨灭这种理想,还是对生活怀有某种希望,这希望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有一部分人,或者是跟性格、或信仰、或宗教感觉有关,他都会作出这种选择,他觉得这样做人舒服,这在精神世界上很开阔。记者:他信的是什么呢?

刘恒:“让吃不饱的人都吃饱肚子。”在电影里有这句台词。很朴素的一个道理,就是说我生存,我也要让大家都生存。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理想的境界。

当然我还是认为,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惟一的人生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权利。但人类总得朝一个更美好的境界走过去,单纯的竞争、优胜劣汰、动物法则,不是人类的前景。从世界的角度看,对资源的争夺越疯狂,对人的伤害也越深。大家都在抢夺利益,是什么前景啊?牺牲一大部分人的利益,造就了少数人的幸福。宗教的理想就更虚无缥缈了,他觉得我在这个世界就得不到幸福,人间就是地狱;我在未来的世界、去了天堂才能得到幸福,这对人的现实生活没有太大的帮助。跟这些纯粹宗教化的选择相比,我觉得还是在世俗生活里,坚持某种人生的信仰,可能更适合大多数人的状态。

记者:有什么样的手段能增加这种东西的说服力呢? 刘恒:理想和现实永远是处于事物的两端,人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不停地寻找平衡。

最有说服力的,不是对理想的叙述和颂扬本身,而是在理想的照耀下,在现实中你所采取的行动。比如说我一个政治家要宣扬一个信仰,我宣扬得很透彻,口号喊得很响亮,仍然不能对现实有所作用。与信仰相协调的行动必须得跟上。一个电影能起多大作用?无非是通过艺术发挥自己的声音而已。在观者欣赏的这段时间里你能跟他交流,至于他作出什么样的人生选择,你无法左右。但是你至少可以通过这部电影,让他感到一丝暖意,他要用这种温暖关怀自己的人生甚至关怀周围的人,整个社会将因此受益。遮蔽不利信息是任何人的权利

与《本命年》、《秋菊打官司》、《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主角相比,张思德同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对刘恒来说却恐怕是最难把握的一个。尽管这位中央警备团战士因得到主席的褒扬而留名,《为人民服务》一文也至今还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历史对于他的生平记载却极其简略。在影片里,大量细节塑造出一个精力旺盛、善良憨厚的小个子士兵:夜幕降临,黄土高坡上荷枪奔跑的张思德从安塞赶回延安,参加内务班的合唱演出。正唱着,舞台一侧的灯泡坏了,他跑过去当梯子,驮起战友换灯泡;回到营舍,别人上炕睡觉,他却跑到厨房帮老炊事员磨豆浆;炊事员推开他,他憨笑着坐到门口编起草鞋。次日,主席认出了昨晚的“梯子”,上前问他话,三个问题却被他身边三个战士一一回答。“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主席笑着评价。球场上,篮球让战友扔下山坡,张思德会抢着去追;追到半路碰见老乡的猪跑了,他又跑老远去追猪。张思德的同乡战友、负责物资供应的刘秉钟因在货物中夹带一匹洋纱,被关押起来悔不欲生;张思德去狱中批评劝慰,更三番五次去找刘的女友,请求她万不可放弃刘秉钟……

记者:影片里大量关于张思德的生活细节,是来自历史资料还是你的创作居多?

刘恒:现有的对张思德的了解,还不足以完成一个剧本,所以我还得广泛地去搜集那个年代的历史事件、延安当地的风土人情……包括采访张的战友,到延安去实地参观革命旧址。信息来源是广泛的。最后看起来有好多虚构的东西,但实际在当地、历史事件中都能找到影子。

举最简单的例子,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说张和“洛杉矶幼儿园”的一个孩子有什么关系。但“洛杉矶幼儿园”是存在的,就是延安保育院,张思德也是存在的,极有可能建立这种联系,完全说得过去。另外张思德1933年参加革命,他的家乡仪陇县出过朱德、罗瑞卿和张思德三个革命名人,将近两万人参加红军,战死与失散的有四五千,很多人到了陕北,战友有进步比较快的,当到了团长旅长。你可以设想延安有他的老乡,但档案里没有任何他与他的老乡交往的记录,所以刘秉钟的角色完全虚构。虚构角色的时候还不能脱离当时延安的司法现实。所以又找了延安当时一些党内经济犯罪、审判记录,所以也是很有根据的。

记者:其实我们也能接触到一些不同的“史实”,甚至直接关乎张思德这个人物历史的真实性。你觉得是塑造一个理想化偶像重要,还是真实性重要?

刘恒:那些信息我们也都看到过,毕竟那是非常复杂的一段历史。

遮蔽不利信息几乎是任何人的一个权利,而且几乎不存在不遮蔽信息的人。颂扬一个人或者诅咒一个人,所有的信息发布是有鲜明的动机和目的的。我这个事不是要拆台、不是要添恶心嘛;你本来是要给大家一个很亮的东西,很干净的东西,让大家心里暖一下。我在另外一部作品里给你一个冷的东西、尖利的东西,把你刺痛一下,也有可能。

现在的观众信息来源非常广泛,他自己的判断力非常强,应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东西。所以说如果有的观众、尤其年轻观众不接受我对张的解释,我理解他,不强求。但我让他看到善良的价值。

你不接受张的做人方法,但是你不能拒绝善良。我要达到的就是这个目的。平淡化处理能拉近距离

《张思德》将在9月5日全国首映,不少已经看过影片的电影工作者认为它是一部“不一样的主旋律电影”。用影片策划人张和平的话说,《张思德》是一部“无心插柳”的作品——与今年诸多主旋律电影相比,它在最初并没有多大的动静,而是在制作过程中和完成后,受到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6月26日,国家广电总局副总局长赵实、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等领导亲赴延安拍摄现场。看完部分样片后,赵实将《张思德》确定为今年广电总局的重点影片。龙新民在讲话中指出:“《张思德》选择了一个好的时机、好的题材、好的角度。北京市委一定大力支持影片的创作,大力支持影片的宣传、发行工作。”8月底,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影公司的诸多领导看过影片,毫不掩饰他们的兴奋,纷纷指示一定要组织好该片的发行工作。

记者:你对“主旋律”这个词怎么看?在创作《张思德》的时候,是否就想要做一部不一样的主旋律电影?

刘恒:别人对主旋律电影的看法,要说我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大家对“主旋律”这个概念的认识是各不相同,是有偏差的。比如负责电影的干部,他觉得主旋律就是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所有这些方面是和谐统一的,他觉得主旋律影片就是出类拔萃的影片,也想这样去要求。可是一般人去写作的时候,因为主旋律电影选择题材的局限性———一般讲都是政治色彩比较浓的题材———在处理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难度。

人的才华不会是无坚不摧的,当题材政治色彩太浓的时候,它有时会束缚你的手脚,或者对你的思想深度提出挑战,但是你又没有那么强的思维能力,这就造成这类作品有时候概念化、浅薄化、情节的简单化。这类作品接二连三出来后,观众会形成思维定势:一想到主旋律,就觉得肯定没意思。反过来说,仅仅是主旋律电影有这些毛病吗?拍武打片、文艺片,不也会有概念化、程式化、浅薄化、雷同抄袭……不也比比皆是吗?

对《张思德》,我不认为这个影片是对之前主旋律影片一个多么大的超越,我无非就是做了一个有我个人特点的东西。从前所取得的成绩都值得肯定。

记者:与你以前塑造的许多的小人物相比,张思德有什么不一样么?

刘恒:我仍坚信,我写张大民的时候是在塑造一个艺术形象,我写张思德的时候仍然是在塑造一个艺术形象。我追求的是一个艺术的目的,我肯定不是在做一个宣传性的报道,或者我不是想以这种方式来喊一个政治性的口号。在这一点上我所有的创作没有什么高低贵贱、远近深浅之分。

现在《张思德》能够有一些新的状态、因素,可能跟我坚持一贯的创作态度有关系。

记者:但是《张思德》并没有清晰起伏的戏剧主线,主要是堆叠事件描画人物。

刘恒:通常的影片是要求戏剧性比较强,那些东西在审美上也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个东西好像不适合那样去处理,平淡化的处理也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每个人的生活几乎都是这样:让你上哪儿去你就得上哪儿去,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大部分人都是干活不吭声,受了委屈算了、忍了。用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去肯定它,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你要是用一个不合理的方法去肯定一个应该肯定的人,反而对他造成损害。为什么会有人用虚假的方法去塑造这个人物?或者为什么用概念化的、虚张声势的方法去塑造这个人?很可能创作者的创作动机是不真诚的。或者创作力量付出不够……所以方法背后有一个良好的动机去支撑——这是自我赞美了。《南方周末》2004年9月2日

第五篇:我是一个教书匠

我是一个教书匠,我骄傲

大新中心校吴 玲 玲 2013年3月

我是一个教书匠

吴 玲 玲

耳畔经常响起孩子所谓的那首歌谣:“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听了这首歌总觉得粉刷匠和教书匠之间好像有着某种联系,若不然我怎么一听粉刷匠就想起我的职业——教书匠呢?!

不管是粉刷匠还是教书匠都是一种职业,不仅要求你工作认真还要求你专业技术过硬。写到此我又想起初中语文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刷子李》讲的就是李先生不仅工作认真而且技术过硬,因为他的徒弟亲眼所见师父刷完墙壁以后衣服上愣是连一个白点都没落下。这就是李先生出名的原因。教书匠也应是如此,我们有《教育法》等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着教师的行为,我想若能做到“刷子挥舞忙,而且本领强”,那应该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所要求的标准了。

一、刷子挥舞忙

就粉刷匠而言那是工作繁忙、认真,这就是工作态度。教书匠也应该可以套用这种模式,其实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都在以这种职业态度努力工作着,他们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是如此,早自习,晚自习,午自习,除此之外的还有重中之重的正常工作时间。就语文教师而言,早自习到班指导学生朗读,午自习和晚自习指导学生温故而知新,还要写教案改作文周记、日记、笔记,何止是国家要求的8个小时工作制?超负荷工作已司空见惯,大家都在暗中较劲,一定认真工作,绝不落后。现在是21世纪的中国教育,教师还被要求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于是大家就抽时间、挤时间,任多媒体教室进行学习,很多老师学到晚自习结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休息。多媒体这个很流行很时尚的名词已充全融入到教师们的教学工作中去,很多教师从网上下载优质试题,讲解给自己充电,给学生们补充更多的知识,记得有学生写《我的老师》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昏黄的灯影下,老师在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这好象是把所有教师的共同现象,我们的辛勤工作令学生们难忘并感动着。

二、本领强

刚毕业那会,学校领导总让我们年轻教师去参加县市级优质课大赛。我们总是感觉自己没经验,水平差,经不起专家们的考验。于是对于每次参赛都心有余悸,参赛前的好几个晚上却睡不好,唯恐成绩不佳,害怕被听课,而且还害怕听别人的课,因为听课后总有评课,我每次听课都感觉的啊,一点也找不出不是来,一轮到自己评课我都小心翼翼地恭维别人,只说优点,缺点真的找不出来啊。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因为自己水平低,没经验才觉得别人的课很完美。真羡慕那些名师们评课,他们不仅滔滔不绝,优点缺点说得那真是一针见血,专家级的评价啊,后来工作时间长了,过的桥,走的路也多了,再听课评课也能讲出一二三来,才觉得自己有了点进步。这也许只是做教师所必备的基本功吧,然而要想达到儿歌中的“本领强”那就需要在工作上下的大一番功夫噢。

我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授课前,把课文熟读了,然后找到文章的线索理清思路,才能进行授课。一篇新课文要想很快地理出线索找到文眼那并非是易来。老实说有的文章我们学完我也没有找出文章的线索。怎么讲呢,主要是因为自己没经验,技术差吧!但我心里不舒服,怎么能到找不出线索呢?于是我费尽心机,苦心搜索,也不知累死了多少脑细胞还是理不出线索。有时一旦找到了文章的线索那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那个心清气爽啊!我欢呼我雀跃都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之情。有一篇课文《行道树》我在备课时总觉得这篇课文的思路不是太清晰,认真又读了课文实在找不出文章的文眼在哪里?唉,放下吧,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眼前一行行的行道树,我感慨这个城市太脏了,就象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全身布满灰尘。但是它们给我们这个水泥浇注的城市带来了绿色,带来了生机。再次打开课文,就看到了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是一列忧恐而又快乐的树。”啊,终于找到了,“快乐”“优愁”就是全文的文眼啊!于是心中豁然开朗。恰巧那天领导要听我的课,我胸有成竹地站在讲台上。讲完课,领导很满意,作了评价之后问我:“你觉得怎样才能上的一节语文课?”我说:“找到文章的文眼理清线索才是最要的。”领导很高兴我的说法并认同我的观点。到现在上新课之前我都养成了一个习惯,必须先理清文章的线索找到文眼再写教案、讲课。我想,我应该是教学工作一开始也有利于提高我的教学水平,若是想达到“强”。不仅在备课讲课上用心还要在课堂效果上下功夫。

三、刷得很漂亮

“刷得很漂亮”这就是效果。“刷子挥舞忙,技术强”的结果是“刷得很漂亮”,刷墙壁需要这样的效果,教育工作者要想得到一个“漂亮”的评价,那就需要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教师辛勤工作,专业水平很高,那边不一定漂亮,为什么?因为我们还需要“墙壁”的配合。刷子李刷的墙壁是无生命,没有思维的,而我们的“墙壁”是有思维的鲜活的个体。如果我们的老师仅靠辛勤工作不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吸收能力那就很难做到漂亮。课讲得好,学生不一定学得好,一堂课教师的讲解如此丰富,学生的表情如此麻木,那这堂课就失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教师要学会放手。就象教一个孩子走路你不松手他永远不会自己走。“授之以渔”教他们怎样学习,怎样高效学习。他们学会了自己学习,学习效果就明显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就干得很“漂亮”了!

我是一个教书匠,我骄傲!

下载我是一个平凡的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是一个平凡的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是一个少年郎

    我是一个少年郎 郑智坚 记得曾经聊发少年狂 一步飞跃天桥上 俯视十字路口的熙熙攘攘 我冲动地伸出双掌 推开南来北往的车辆 我要人人都把路来让 我要奔向世界的最前方 因为......

    如果我是一个班长

    如果我是一名班长 从进入果果家以来的一个多月时间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隔行隔山、从零开始、从无到有,在此期间有风雨也有阳光,有苦更有乐。我非常感谢果果家给了我这个全新的......

    我是一个中学生

    我是一个中学生,即将去法国巴黎,我知道法国的香水是世界闻名的,... 答:guerlain的价格绝对不会低于chanel和dior的,shalimar香精版的价格高的吓人,尤其是幻彩流星版 chanel除了55......

    我是一个施工员

    我是一个施工员 昨天赵总在年会上做了一份深刻的述职报告,听完之后感触良深,会后我跟我的同事就赵总和其他各位领导的发言进行了一个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也是围绕这次会议的主......

    我是一个大学生[范文模版]

    其实,我是一个大学生 让我们从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谈起。 在这部周星驰的巅峰之作中,尹天仇怀才不遇,只能在街坊福利会施展抱负——开课教授表演。舞女飘飘来到他这里学习,一见......

    如果我是一个管理者[精选合集]

    如果我是一个管理者 我觉得作为一个队的管理者同时也作为一个中心点. 首先分三个构造去管理团队 1.信任感、 2.刺激兴趣 3.培养。 一 管理者和部下之间必要的第一因素是信......

    我是一个店长

    我是一个店长使命是带着兄弟们挣到钱 我是一个店长价值是使兄弟们能力有所增强 我是一个店长我要服务好我的客户、公司、经纪人兄弟们 我是一个店长义务是让能力超群的人有......

    如果我是一个店长范文合集

    如果我是一个店长 一、 首先要认知自己的角色 店长就是店铺的管理者,店长肩负着店铺达到良好经营业绩、同时也是保障店铺经营正常运作的重要支撑。因此,对于店长来说,首先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