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诠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交流会经验材料
诠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交流会材料
人本定位 均衡发展 塑造优质教育新形象
前郭县额如乡小学 2008.4 人本定位 均衡发展 塑造优质教育新形象
优质教育是均衡发展的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一发展观的实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它最主要内涵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素质,办好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校在实施这一思想过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为终身发展奠基”这一办学理念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点滴成果,今天就相关做法与各位共勉。
一、学校自然情况
额如乡中心小学位于前郭县前部,下辖七所村级小学和一所中心幼儿园。现有教职工128人,教学班55个,在校学生931人.中心校教学班13个,在校生386人;村小教学班42个,在校生545人。全乡有幼儿班8个,在班幼儿145人;全乡校舍总面积9073平方米,生均占有面积10.06平方米。
二、主要工作成绩
几年来,我们以前郭县教育局“抓规范管理、树行业形象,办优质教育”为总体目标。确立“以人为本、为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管理意识,做到:民主管理、情感管理、制度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群策群力、感情凝聚、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工作成绩在原来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实现了质 的飞跃,全乡七所村小中有一所标准化村小,两所优秀村小,两所合并后正在建设中村小,2003年学校被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学校被教育局评为办学水平优秀校;2005年被教育局评为校舍建设先进校;2006年被评为松原市标准化学校和花园式单位,中心幼儿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园;2007年被教育局评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校;累累的工作硕果记录了额如乡小学前进的历程,也饱浸了广大教职工辛勤的汗水。
三、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让“办学理念”成为优质教育发展的航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创办优质教育,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人本化、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并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以此引导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我们以此为为依据,通过学习和宣传,使“以人为本,为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在每个人心中扎根,实施在课堂上,践行在实践中。
(二)让“文化建设”成为创办优质教育的丰厚底蕴 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学校的高楼大厦和管理的规范化并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文化底蕴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的历史才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
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
1、注重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学校凝聚力。做到精神文化建设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统一。我们注重培养了教师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敢于争先的进取意识、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2、注重制度文化建设,增强学校的影响力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又是创办优质教育的保障系统。办学行为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与创新,都必须依靠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它是一个不断朝着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的方向迈进的历程。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做到了:制度的健全、合理、体现严肃性、体现延续性、以人为本、同时又因事而宜,因人而宜。我们用制度规范人,保证学校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秩序;用制度激励人,以调动和保护教职工的积极性;用制度培育人,以增强教职工的遵纪意识、守法行为。
3、把环境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形载体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是创办优质教育的外在表现,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对学校的环境文化 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环境文化建设的“文化品味、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努力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以适应新课程对学校环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
我们把重点放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建设“整洁、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几年来,我们通过自身挖潜,协调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多方筹措资金改建新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2004年争取乡政府投入资金54万元、国拨资金30万元,新建校舍875平方米,改建校舍854平方米,学校自投1.1万元,建白钢画廊一个;;2005年争取乡政府投入资金7.6万元、硬化了中心校校园6500平方米,学校自投资金0.5万元新建105平方米自行车棚;2006年学校投入资金7.5万元、维修校围墙110延长米,新建花墙75延长米,仿古门楼两个,改建四间办公室,改装150平方米取暖设备,新建23延长米仿古画廊一个,维修中心园地面125平方米,新建操台一个,维修旧校舍200平方米,实施了“千盆花工程”及种植花草美化工程,使学校真正成为四季飘香的花园,孩子们留连忘返的乐园。由于我们准确把握了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实现了“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让“激励、关爱、和谐、文明”在整个校园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是因为我们在近几年内通过各种途径累计投资达150余万元,使学校成为松原市标准化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向创办优质教育的目标攀 援跃进。
(三)、让“教师的成长”成为创办优质教育的基石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积绽者,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撑,成了空中楼阁。在教师发展方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校本培训工作。“抓全员培训,重骨干示范,促整体提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是:一是认真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一方面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培训,带回先进教育理念,辐射带动全体教师迅速提高,发挥骨干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采取自身挖潜,立足校本培训,学校业务领导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校级培训,再由骨干教师对村小教师进行培训;二是组织参加新课程培训,为新课改顺利实施做充分的准备。同时组织有关专家来校进行教育教学理论讲座,并组织教师收看专家讲座和课堂教学实录等;三是鼓励教师集资购买新课改书籍,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2、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我们以不同类型的教研会、读书汇报会及优质课评选活动等为平台,以各种“教学新秀”、“能手”“标兵”等评选活动为契机,开展着有成效的实战练兵与培训提高工作,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打造名师;
3、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
我们扎实开展了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重点开展好读书活动,以提高理论修养;开展教育理论竞赛活动,使教师掌握本学科课程知识结构和编排体系,以提高专业水平;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科研成果展评活动,以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开展论文评选活动,以提高教师归纳、总结能力等;如今我乡小学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先进个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三新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15人;县级“十佳教师”1人,教学标兵5人;他们占教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是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源泉。
4、加强师德建设工作
我们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2教育局“行风建设十不准”》等相关文件精神为工作依据,制定本校的《师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及《师德考核细则》,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重点开展好五项活动:
一是我们制定“额如小学师德考查表”,请家长们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和教师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家长们心目中的正确位置,二是要求每位教师在正确自我定位的基础上,写出个人师德查摆材料,使大家在思想觉悟及道德认识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三是开展“手拉手,献爱 心” 等“践行师德观”活动。让许多家庭困难和学习困难的学习均得到老师的帮助,使他们感受到了师爱的温暖;四是开展“我最敬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及“我最敬爱的老师”征文活动,评选出学生最敬爱的教师,抒发孩子们对教师的热爱;五是开展“教师师德建设承诺签名活动”,当评选出的“学生最敬爱的教师”在数百双眼睛的关注下郑重的向全体学生们承诺的时候,每名教师都感受到了一种神圣、伟大和自豪,学生们则挺直了稚嫩的身板,眼中流露出幸福、感激与向往,活动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师生的爱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在每个人的心中流淌和激荡。接着教师们又在写有教师承诺内容的横幅上郑重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结束,但师生们的爱却萦绕在大家的心头,久久不能离去„„
几年来,我乡小学先后有刘丽、张小丽、吕艳侠、周艳杰等教师被评为县级师德标兵,有麻田等二十余名教师被评为乡级师德标兵,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校优质教育的创办注入了源头活水。
(四)、让“德育活动”成为创办优质教育的快乐音符 活动是学校的生命,德育活动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它从学生的角度体现着优质教育发展的外在活力,我校德育工作已形成了“围绕主旋律,平时重点抓,常规多体现,系列创特色,科研促发展”的活动模式。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和其它系列教育活动。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使广大的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吟唱中提高了思想道德觉悟。每一次活动都能达到教育和启迪学生的目的。
2、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好“心语信箱”的作用。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并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教师,每学期开展两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同时做好心理障碍学生信件回复工作,这是我们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落实人本化思想的有形载体。
3、开展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建设一支“学为人师、行为典范”的一流班主任教师队伍。
4、扎实开展好学生文化活动。
重点开展好学生文明礼仪活动、感恩教育活动,把德育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实践好学生征文活动、音乐、美术艺术活动等,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几年来先后有近百名学生分别在各级科技艺术大赛、全县文艺汇演及国家、省、市、县各级征文活动中获奖,在学生家长中产生了极佳的口碑。
(五)、让“教学及科研工作”成为创办优质教育的动力 教育教学是学校存在的基础,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大众化、群众化、应用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就不会有真正的中小学教育的春天”。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常规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过程管理实行 村小与中心校同步,抓好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核等工作;
1、强化校长周例会制度及工作反思制度,指出上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部署下周工作。
2、强化校级领导听课、评课、深入教研等“三深入、三指导”工作。
3、强化“三清”训练,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强化课堂巡查,建立课堂巡查制度,制定巡查记录,确保教师正常授课。
5、强化常规检查,包括定期和不定期业务检查,使教学过程得到有力保障。
6、强化教师教学效果考核。组织好质量检测、单元检测、月考和期末联考,考试之后组织好质量分析会,确保实效。
其次是全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撑点,全乡村小均有课题,围绕中心校主课题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课题承担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课题实践能力;
二是开展好“小问题、大教研”活动,建立好教科研工作的切入点;
三是开好各种教研会、汇报会、展示会等,给教师提供展示教研成果的舞台,促进教研活动的良性发展;
四是抓好课题实施教师的课题日常实践工作,做到实施过程 中实施方法的科学规范,确保课题实施的质量;
五是做好课题实施教师实践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阶段总结工作,以确保课题实践成果的积累和完善。
“十五”期间,我校在松原市教科所立项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预、读、导、练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实验》及在前郭县教科所立项的四项课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讨》、《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年级语文合作互动式教学方法”探究》等课题都已经全部结题。
“十一五”期间,我校已经有三项市级课题成功结题,其它两项省级课题及十余项市、县级课题正在稳步实施中。
(六)、让“特色校建设”成为创办优质教育的亮点 学校的特色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表现形式,同时它也为学校内涵的发展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是学校内涵的真正灵魂,创建特色化学校的途径并不简单,也不雷同,我们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1、进行准确的自身定位。我们选择了具有自身优势的“读书与作文教学”作为学校特色创建的内容,具体做法是把“校本课程开发、读书活动、文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专刊发行以及作文教学”等工作有机进行整合,做为特色校创建的内容,使工作线路清晰,内容集中,以点带面,全员参与,又具有实效,从而形成鲜明个性,固化并彰显出特色,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 是我校创建品牌的基础。
2、建立特色化的培养模式,并保持长时间的相对稳定。首先要打好学生质量的基础,这是学校的真正品牌,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建立稳定的培养模式、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这是学校的质量承诺得以兑现的过程保障。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培养模式”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教师以校本教材为载体,以师生读书活动为辅助措施,在全乡小学范围内实施作文教学;
第二步:每个班级每个月做到每生拿出一篇优秀作文,教师从中选出五篇加注评语并上交校雏鹰文学社;
第三步:学校把全乡上交的作文进行第二次筛选,择优二十篇集中往各儿童报刊投稿,同时学校“雏鹰文学社”组织人员把作品在校宣传阵地上展出,另在校刊上刊载,在全乡各校发行,(报送全乡各机关);
第四步:每学期末,各班学生作品皆汇集成册,班级间传阅,学校文学社把每月收集的作品集结成册,在全乡各校传阅。
与此相配套,学校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奖励机制,使活动的过程有章可依,措施得法,保障到位。
3、要在即定目标的指引下坚定不移的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它是特色校创建的保障,(七)、让“资源优化、布局调整工作”成为“实现均衡发 展、创办优质教育”的有形见证;
1、做好全乡小学教师的均衡配置,这是实施均衡发展的首要因素。我们把教师从年龄、业务能力、家庭住址等方面进行全面衡量后配置到各村小,使全乡各校的师资水平得到均衡,使全体学生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对于英语等学科教学,由于师资短缺,我们采取流动教学的方式进行解决,而针对师资水平不高,我们则聘请中学相关学科主管校长及优秀教师进行指导和共同管理,也使全乡学生受到平等的英语教学待遇。
2、进行有效部局调整。由于一些村小规模过小,布局分散,教育不均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使原本有限的教育资源尤其是教育经费分散投入,效益低下。因此,我们把合理调整村小学校布局当作缩小乡村教育差别,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2004年双榆村小撤并到中心校,2005年太平川村小撤并到中心校,2007年,上格村小撤并到下格,新校舍正在施工中,通过布局调整,人力、财力、物力相对集中,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3、优化资源配置。以资源的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几年来,我们本着实用并适度超前的原则,以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努力用足用活设施资源,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十五”至今为止,全乡小学用于“新老三室”建设总投资达100余万元。在老三室建设方面:中心校与村小平均进行投资 用于“老三室”建设,累计资金达45万元;在“新三室”建设方面:中心校投资26万元建成标准的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各一个,并建有远程教育网;额如村小投资7万元建有标准的电教室、微机室各一个;砖厂村小投资12万元建成电教室、微机室各一个,并上有标准的远程教育网,真正使村小教育实现了信息化;波拉户村小投资10万元建成标准的微机室、电教室及远程教育网,也实现了村小教育的信息化,我们的此项工作在全县是比较超前的。真正实现了全乡教育与资源配置的均衡化,使中心校与村小教育实现同步进行和均衡发展。
我们在重视“高建设率”的同时也高度重视“高使用率”,做到使用全员化,充分利用好信息媒体努力开展“每周一节公开课活动”,使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得到有机整合,为全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典型经验
总结我校的前进历程,总结起来有两点经验:
一是要创办优质教育实现均衡发展,首先要有超前意识,要通过“盘活现有资源”及“争取各种外来资金”等途径来加快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以此来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二是要统筹兼顾,要在使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个体得到进步这一均衡发展基础上,寻求特色发展,前者是创办优质教育的根本,是人本化思想的主要体现,后者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是当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们在学校资源配置、整体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我们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进展相比之下还是比较缓慢的,这是我校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抓学校建设的关键在于抓好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在于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精神文化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这样的学校才是创办优质教育的窗口。
分析我校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教师的严重老龄化,全乡小学超过五十岁以上的教师占全乡小学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再加上一些有病的教师,问题就更为严重了,师资水平不高,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让我们感到担子很沉重,而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还仅仅限于加强校本培训和自身建设方面,还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六、下一步工作设想
今后,我校的各项工作将以教育局“四个四”工作内容为基本依据,落实好“全面规范、全面提高、全面评价”的工作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工作任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努力实现两项工作目标:
一是实现“前郭县特色校”的创建目标;二是全乡六所村小全部实现“优秀村小”和“标准化村小”的创建目标。前郭县额如乡小学 2008.4
第二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材料
优化资源 提升内涵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强化政策支持,凸显政府主导地位
教育是百业之基。我们始终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优先发展是态度,优质均衡是目标”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巩固了教育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是全局决策优先谋划教育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后出台了《义务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成立了县长为组长的建设教育强县领导小组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每年的《县委、县政府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措施,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五年规划,2010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12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同时,出台《祁阳县2008-2014年合格学校建设规划》,计划用7年时间投入2个亿,将全县义务教育87所完小以上的学校都建成合格学校,并逐步撤并100所中小学校,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二是组织领导优先满足教育需要。县委、县政府为落实政府办学责任,要求从县到各乡镇政府,从“一把手”到班子成员,都要建立并严格执行一把手抓教育制度、政府定期议教制度、政府领导联系教育制度和教育督导制度。近两年来,县政府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和县长办公会,分别就县城学校布局调整、合格学校建设、义务教育“普九”化债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40余次。各级政府班子成员都确立了教育工作联系点,每人定点联系一所以上学校,每年为联系学校办1-2件实事。同时,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聘请6名督学,专门负责对义务教育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督导评估。坚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事
关祁阳长远发展、民生福祉的重点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年终考核,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三是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尽管县财政十分困难,但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确保教育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第一位工作来抓,近年在教育投入方面作出了三大决策:一是投入6000万元新建浯溪一中;二是从2008年开始,用7年时间投入2个亿建好合格学校;三是从2009年开始,规划三年投入资金32872万元,对全县中小学校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维修改造或重建迁移。2008年,全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达到36641万元,增长28.3%,占到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42.41%;2009年,全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达到43225万元,增长18%,占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43.97%,同比提高1.57个百分点,落实了教育投入的“两个比例”,实现了“三个增长”;投入1.27亿元保证教师有关政策性津补贴、福利待遇,与党政干部同安排、同标准并优先发放;县财政配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944万元,由县级配套的资金配套到位;拨付资金5331万元,全面化解义务教育“普九”债务。
二、联系县域实际,力促教育资源均衡
我们采取“造峰填谷”的方式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全县基本形成城乡、校际“网点布局相通、办学条件相近、师资力量相当”的同步提升、高位发展的均衡格局。一是均衡布局网点。由于历史的原因,全县中小学数量多、教学点多、规模小,校际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多年前,有人曾形象地说,祁阳的城区学校像“欧洲”,农村学校像“非洲”。2007年,县委、县政府组织教育、规划、乡镇等部门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调研论证,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按照“生源决定留舍,照顾地理位置设点,尊重群众习惯选校”及“小学就近、初中进镇”等原则,合理安排学校布点和学位,分阶段进行布局调整。三年来,共撤并布局不合理、规模过小、生源不足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18所,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形成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新格局。二是均衡办学条件。坚持把合格学校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2008年来,共投入7400万元建成合格学校25所,全部通过省市评估验收。合格学校建设其速度之快,投入资金之多,建设规模之大,质量之高,创造性地形成了祁阳经验,得到了省政府督导室的充分肯定,并通过全市合格学校建设现场会的形式在全市推广。郭开朗副省长莅临我县视察期间,也高度评价我县合格学校建设的做法。同时,全面实施维改工程和中小学校安工程,2008年来,全县投入维改资金1375.03万元,维修校舍94078平方米,改扩建校舍17815平方米。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1113万元,重点建设11所义务教育寄宿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资源共享。2008年来,全县共投入资金497万元,新建计算机网络教室26间,配备电脑1311台,远程教育覆盖率达100%。共投入资金720万元,新建多媒体中心教室25间、建设广播系统21套、改扩建实验室及增添电教仪器设备等。通过近几年努力,全县学校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面貌大为改观,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或已胜于城区学校,或与城区学校不相上下。农村学校太弱的问题已初步得以解决。三是均衡师资配置。教师是第一资源,师资配置不均衡,教育均衡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采取“三定三竞”办法。“三定”:一是教师定期补充。近几年,共引进、招考录用近200名优秀大专以上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逐步解决了农村教师年龄、知识老化的问题;二是教师定期培训。农村学校教师无论年龄大小、学历高低每三年必须到轮训一次,并参
加专业知识考试;三是干部教师定期交流。通过制度的形式明确城乡干部教师交流方式,明确“上挂下派”时限,充分发挥优秀干部教师示范带动作用。“三竞”:一是校长竞聘上岗。对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实行竞聘上岗,2008年暑假共调整交流了120名正、副校长。2009年,我们进一步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对缺位的校长职位面向全县公示,在全县范围内竞聘上岗;二是教师竞争上岗。拟出台《祁阳县教育系统核编定岗和竞争上岗办法》,铁腕推行教师竞争上岗制度,每年引导近100名优秀干部教师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有效解决城区周边学校“没书教”、边远学校“没人教”等老大难问题;三是教师绩效竞高。科学制订切实可行的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坚持绩效工资考核向农村教师、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倾斜,并发放农村边远学校教师津贴平均每人每月100元,做到农村教师待遇比城区高,让边远学校教师安心从教,促进教师队伍充满活力。
三、创新发展机制,培育教育优质资源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才是真正的均衡。为此,我县努力在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上做文章。一是推行联系学校制度。县级领导联系教育直接到校,县直各局分别联系一至两所薄弱学校,并明确要求每年为联系校解决一至两个重大问题或难题,全县形成教育改薄合力。同时,县教育局建立了“局主要领导联片、分管领导联块、股室联系到镇、工作人员具体到校”联系学校制度,局各股室通过“项目带资金”的方式,从政策、财政和人员三方面对学校的特色办学予以全力支持,特别是对薄弱学校,找准提升学校竞争力的突破口,实行“错位竞争”,精心规划、用心设计、资金支持、大力实施,推进学校管理水平上台阶,引导形成各自教育特色,全面提升办学品位。二是推行“捆绑”支教制度。大力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助战略,每所城区优质学校对口帮扶一到二所农村薄弱学校,每所镇中心学校对口帮扶一所本镇薄弱学校。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统一制度、统一理念、统一文化。同时,为了不让“合作办学”流于形式,把帮扶农村学校从“尽义务”提升到“尽责任”,我县以制度的形式将学校的管理机制、干部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和效益等各个方面采取“捆绑评价”,实现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共同负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由于捆绑学校的真情投入和被帮扶学校的真诚配合,我们原来担心的“牛奶被释稀”现象没有发生,捆绑帮扶工作呈现出捆绑双方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实效,实现了“双赢”,为促进我县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推行大教研制度。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源动力。为此,我县建立“县、镇、校、组”四级教研网络,将全县初中学校按地域分成四个片区,成立初中联片大教研组,小学以镇为单位成立教育研究中心组,形成“县教研室—片教研组—学校教研室—学科教研组”多层次、全覆盖的教研体系。学校教科室和学科教研组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教研活动,片区教研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在教研课题上和研训内容上,县教研室集中精力在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环节上去确定课题,深入研究,扎实推进。片区和学校则坚持“微型教研”,研究来自一线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贴近教学,贴近实际。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了全县薄弱学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
四、维护公平正义,破解均衡发展难题
我县以“实现教育公平、彰显社会公正”为目标,重视解决弱势群体上学问题,努力使每个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每个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一是指标到校,遏制“择校热”。我县严格执行初中划片招生政策,严格控制择校生比例,严格控制班额
并保持逐年下降,重点破解义务教育“择校热”难题。推行高中指标到校办法,逐年提高省、市示范性高中指标分配比例,2009年比例分别由2008年的20%、10%提高到30%、20%,保障了学生公平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力。二是城区扩容,缓解“大班额”。据统计,我县城区学生以每年增加900余人的速度增长,而我县学位发展速度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为切实解决“城区学校太挤”这一当前我县最大教育民生问题,县财政投入8600万元,在县城建设新浯溪一中和西区明德小学,兴办民生小学,大力扩大城区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三年实现新增学位10000个的目标。目前,城区班额平均减少近20人,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太挤”难题。同时,做好民办学校这篇文章,扶持与支持民办学校学校充分发挥优势和作用,补充扩大学位,辅助解决城区班额过大问题。三是帮困助学,消除“上学难”。入学机会的均衡是保障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权的前提。我县坚持政府救助和社会救助相结合,不折不扣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近三年来达1.5亿元,免除近11万名中小学生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为近14000名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设立政府保学基金和政府教育奖励基金,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资助4000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各中小学校通过减、免、捐、垫、补等措施,为家庭贫困学生入学铺设“绿色通道”,确保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大力开展社会助学活动,在全县党政干部中开展助学活动,争取和接受在外祁阳能人的助学捐赠,充分发挥昌世助学基金、滴泉助学基金、老年协会助学基金等基金会的作用开展捐资助学,仅“昌世助学基金”10年来就资助祁阳籍贫困大学新生220万元。同时,实行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一带三”、非留守儿童“三帮一”结对帮扶机制,对3万余名留守儿童给予学习、生活和心理帮助,有效保证了弱势群
体的受教育权利
温家宝总理指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教育是最大的公平,是最重要的民生。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要求和部署,进一步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篇文章做实,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加公平和优质的教育。
第三篇:交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
交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提升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月5日上午,荥阳市教育系统、漯河市教育系统有关领导在郭店镇中心校领导的陪同下,来到郭店镇前时完全小学参观和交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李三奇校长热情的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客人,详细的介绍了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展示了近两年学校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近年来,新郑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坚持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办好每所学校”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统筹教师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区域内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学校之间逐步呈现出了均衡发展的局面,让更多的学生公平地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十二年免费教育。郭店镇前时完全小学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学期成功举办了新郑市第十二届校际交流活动,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荣誉。
李校长向随从人员介绍了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一些富有成效的做法和经验:超前规划,着力解决现有学校规模小、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拓展发展空间;因校制宜,着力解决薄弱学校转化难问题,促进优质发展;多措并举,着力解决择校之风难遏制的问题,促进公平发展;涵养文化,着力解决素质教育难奏效问题,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郭店镇其他几所中小学校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浅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巩固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内容。该纲要认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想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我们要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然后制定相应对策,加以实施监督,最终促进稳定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教育上的平均主义,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所有受教育者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接受本应享受到的社会给予的公平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为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和支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背景。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均衡发展的问题。首先是地区之间由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差异,东部和西部、中部,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现实背景;第二,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确保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出的制度背景;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均衡发展就其实质而言,它要使尽可能多的孩子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要求教育公正地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际上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上的深刻体现,同时也是人本主义的体现,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政治背景。
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都比改革开放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义务教育要推行均衡化发展战略,就不能忽视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主要表现为:
(一)区域不均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差距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其中各区域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最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西部地区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使得农村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都低于城市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民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也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也有差异,女童失学率高于男童。
(二)城乡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中心倾向使得我国广大的地区显现出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这使得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城乡教育严重失衡状态,并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备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在农村地区学生的辍学率远远高于城市。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也逐渐拉大。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相互交织在一起,使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失衡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
(三)校际不均衡。城市中心倾向和精英主义教育思想,使大多数地方政府执行的是重点与倾斜的教育政策,直接表现为在教育财政和教师人事制度向所谓重点学校倾斜,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窗口学校、示范学校数量虽少,但是占有的财政资源、教师资源越来越多,而大部分的薄弱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却越来越少。由此也导致了择校风热愈演愈热,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时常上演,同时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各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中小学还出现大班额问题。而普通学校却越办越弱,师资流失,生源减少。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类学校在生源、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
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经济基础中的重要元素,而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已成为中国国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东部地区生产力较发达,因而经济、社会发展快,产业梯度也较高;而西部地区生产力则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也相对滞后,产业梯度也较低;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也大。从而直接影响各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于教育支出的能力,其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制度性不平等,政治因素是现实原因之一。制度性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需求不断增长,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然而针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当前的配置并未体现出“注意规则的公平,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的发展要求,而相反的是教育资源明显向发达地区、城镇地区倾斜,从而愈发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定势,依然潜存于社会决策,包括教育政策之中,并致使国家的公共政策往往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其中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对重点学校的帮扶,普通学校不加重视投入不够,就会直接导致
校际差距。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使各个学校之间、城市和农村儿童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儿童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被明显忽略,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区域间、城乡间的文化差异也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各区域之间、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的思想观念、教育价值观念、办学条件以及人口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教育发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贫因地区,计划生育不但得不到落实,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且优生优育也难以保证。大量早婚、近亲结婚的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人口生育的质量,致使低能或身心发育不全儿童大量产生,也对我国普及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增加了负担。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导致教学要求、水平也不同,导致教育发展速度不平衡。还有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很低,父母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导致有些学生辍学或没有入学,而且贫困地区交通也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不仅增加了办学布局和学生就学的难度,而且也造成了贫困地区教育的封闭性,由此来看,今后若干年贫困地区必将是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惠及全民,其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作用。“十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及时作出西部“两基”攻坚的战略部署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地区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但要消除地区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拟定相关改进措施。
(一)要建立健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保障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改变教育观念,减少歧视与区别对待,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择校热问题。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三)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为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要采取学校扩建改造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重点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和补充紧缺教师。实行教师资格证有效期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鼓励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机制,完善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政策措施,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城镇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当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在教育领域内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还有赖于其他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健全。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去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一个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
目前,国家、政府、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人民都在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着,纲要中的措施也正在逐步实施中,相信在这十年里,只要上下一心加强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一定得以改善,逐步形成稳定发展的态势。身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出一份力!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含义: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法与经验
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地方政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力度,完善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结构,努力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努力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的普惠政策和目标。
(一)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治理水平
各级政府持续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认识,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在制度、机制、措施上不断创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治理水平。
一是实施办学体制创新,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各地不断探索,深化大学区制、委托管理、联盟办学、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城乡互助共同体等多种办学体制,盘活存量,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北京市推行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一校多址”、九年一贯对口直升、优质学校捆绑普通学校等多种方式,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吉林省制定实施了《关于在城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指导意见》,多形式、多类型的“大学区”管理方式在全省全面推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组建了15个教育集团,各学校在管理文化、资源调配、教研培训、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享与交流。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创建了“政府+企业+名校”的办学模式,利用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和环渤海教育联盟平台,引入多方优质资源,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结构。
二是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巩固就近入学制度。各地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江苏省、四川省高中名额分配比例达到70%、50%。北京市取消“共建”入学方式,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工作;启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控制跨学区片流动和二次流动。2014年,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提升明显。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中已有88个对社会公开宣布全面实现了“零择校”。
三是落实教育规划,提高学校布局科学性。海南省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在县城附近建设标准化学校,接收核心生态保护区、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入学,使其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布局调整、教育扶贫、生态保护三重目标。甘肃省100人以下学校有8000所,但仍结合实际,坚持按需布点、低段分散、高段集中的原则,办好需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并提出对无人学校校址保留三年的要求。天津市和平区克服城市核心区发展空间有限的困难,近三年投入16.88亿元,专门用于学校土地置换、学校扩容、改造提升。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克服山高谷深、土地紧缺的困难,近三年来新增学校用地353亩,为学校布局打基础。
四是完善考核监督制度,为均衡发展保驾护航。多数省份出台或者修订了教育督导条例和办法,成立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加强督导对促进均衡发展的作用,层层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表彰奖励、责任追究的重要内容。天津市制订了实施两个“100条”,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完善了首席督学、督学职级、资格认定等相关制度,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山东省研发均衡督导信息化平台和全省义务教育数据库,督导人员人手一机,实现后台数据与现场情况的直接比对,提高了评估信息量和信效度。辽宁省大石桥市创新督导评估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初步构建了“教育行政、教育督导、监测评价、教育教研、信息中心”五位一体的教育监测工作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对通过“区检”“国检”的县给予2000-5000万元奖励;贵州省对达标县给予1000万元奖励。
(二)经费投入先行,倾斜保障公平
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统筹城乡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坚持“雪中送炭”,将更多资金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达到1.42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36万亿元,均比上年增长大约1000亿元,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