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如何确保核电站安全
中国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如何确保核电站安全
原标题:《非能动安全试验平台:国产三代核电站的安全基石》
核电正在成为日益重要的清洁能源。但人类在核能利用方面,曾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案例,远有切尔诺贝利,近有福岛核事故,安全成为核电的生命线。
目前我国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核电建设“必须绝对保证安全”,这是我国对核电建设开发明确提出的顶层要求。
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试验装置(ACME)
很多人都担心核电站的辐射威胁,实际上正常运行的核电站对周围居民的辐射影响远远低于天然辐射,而一旦发生事故,其专设的安全系统通过多道安全屏障起到保护作用,能够避免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尤其是我国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站CAP1400,采用了先进的非能动安全设计技术,是符合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的商用压水堆核电站。
据了解,CAP1400采用的三道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在事故情况下,仅利用自然力和过程就可以依次保障各道安全屏障的完整性,防止放射性物质向外部环境释放,确保核电站安全。
那么,当核电站在现实中真的发生事故后,这些安全系统能否发挥作用呢?可靠性又如何呢?又如何去验证它们的安全性能?
“我们针对保障核电站安全的非能动系统,设计出一套较完整的安全验证系统与实验平台,并形成了一套安全试验验证体系。”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常华健告诉记者。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常华健所带领的团队针对CAP1400的各道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并建成了由两个大型整体试验台架和5个单项试验台架组成的非能动安全试验验证平台。相比国际同类台架,实现了较为完整的事故模拟和关键现象试验研究,试验模拟更为准确,失真度小,试验数据及结果更为完整和可靠,在非能动系统特性及机理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填补了国内空白,提升了我国核电技术的国际影响力,为相关核能技术开发提供了支持。在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该项目荣获一等奖。
不需外部能量的“非能动安全系统”
防止反应堆堆芯过热,是保护反应堆安全的重中之重。常华健告诉记者,日本福岛核电站在地震发生时,反应堆已经紧急停堆,正常的链式核反应已经停止,但堆芯衰变热仍在不断产生,这时在正常情况下,核电站会用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和外部电网供电对反应堆进行冷却,但是随后而来的海啸却摧毁了这些设备,导致核反应堆得不到冷却,造成堆芯温度升高和过热,进而引发了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
而所谓非能动安全系统,就是依靠重力、温差和压缩空气等自然力来驱动的安全系统,通过蒸发、冷凝、对流、自然循环等这些自然过程来带走热量,因此它无需依赖泵等这些依靠外部电源的能动部件。
“发生事故之后,如果有电的情况优先使用能动的安全设备。即使像福岛事故那样的事情发生,即使动力电没了,只要非能动系统正常启动,依靠非能动安全系统的载热能力,就可以保障反应堆的安全。”常华健说。
据了解,CAP1400有三道非能动安全防线。第一道是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它设置实现系统可控降压的自动降压系统,以及多个不同压力下对堆芯进行注水和冷却的安注系统,确保堆芯充分冷却、燃料组件始终被水淹没,不会发生过热烧毁。
核电站采用“纵深防御”的设计理念,即使第一道防线失效,仍有第二道防线。堆内熔融物滞留措施是非能动压水堆独特的设计,通过淹没压力容器底部,用压力容器外部水的沸腾换热带走热量的方式,将高达2000多摄氏度的熔融物保持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防止放射性的泄漏。
为保证核电站安全的万无一失,即使前面两道防线失效,仍有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确保核电站的最后一道防线。与传统的二代核电站安全壳内的冷却喷淋相比,三代非能动核电站的反应堆厂房不再是半球体,或是长方体,而是类似酒瓶状——拱形圆柱体上叠加了一个直径稍小的圆柱体结构。
“第三代核电站反应堆安全壳由金属壳体和混凝土壳两层组成,安全壳上面稍小的圆柱体是重力排水水箱,储存有至少保障72小时冷却的水,它可以利用重力对金属安全壳外表面进行洒水降温。”常华健介绍说。
在发生核电站安全事故的情况下,通过向金属壳外部自动提供冷却水来使安全壳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降低下来,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达到将放射性物质保留在安全壳内的目的。
“有这三道非能动防护屏障,三代核电站的安全水平相比第二代提高了约100倍。”常华健说。
非能动实验台架挑战重重
“相对于现有商用核电机组所采用的能动安全系统,非能动安全系统的设计原理发生了根本变化,事故进程和物理现象与原二代核电有较大区别。因此,CAP1400 安全评审要求对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全面开展试验验证。”常华健表示。
通过试验来验证核电站安全性是最为可靠的手段,但在真实核电站上直接进行事故研究是不现实的。因此,通常采用缩小比例的整体试验台架来研究系统级过程,而针对重要物理过程研究则采用单项试验台架。
“试验验证对于核电安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已有广泛研究,但对全面采用非能动理念的核电站而言,试验研究难度依旧很大。”常华健表示。安全壳穹顶水发配试验装置
首先,对于全新的非能动电站设计,事故现象的试验研究是一个新领域,各道非能动安全系统作用于不同事故或事故的不同阶段,设计各不相同,研究内容非常复杂,需要进行大跨度的系统性和局部性的试验研究,需要优化组合后采用不同的整体和单项试验台架相互配合,从而确立可行的试验方案。
其次,各研发机构对于热工水力试验具有各自的专长领域,往往只是针对某个系统甚至某个现象进行试验研究。在 AP600 的开发过程中,对于非能动堆芯冷却整体性能的验证采用了世界上的三个综合试验台架,由于各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三个台架仅能分别研究事故的某些特定阶段。对于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各试验台架之间的比例、参数、模拟工况范围等,都不能很好的统筹考虑台架试验的完整性、充分性和匹配性。
“而我国在商用压水堆安全试验技术上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复杂非能动系统事故瞬态过程的试验研究方面,在引进 AP1000 技术时仍基本处于空白。”常华健说。
国际首个完整的核电安全试验平台
为了对 CAP1400 的安全特性进行全面可信的验证,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研究团队决定自主设计并建设全面的试验验证平台,包括用于研究主回路及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和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两大整体试验台架 ACME(Advanced Core-cooling Mechanism Experiment)和 CERT(Containment Safety Verification via Integral Test),研究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关键物理过程(壳外水分配、壳内冷凝、冷凝水膜耦合)以及严重事故下熔融物滞留系统关键传热过程(金属层传热、压力容器外部冷却)的五个单项台架。
“我们总共搭建了七个台架,形成了具备对各道非能动安全系统进行全面验证能力的试验平台。”常华健说。
为验证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核电站的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的性能,科研团队在大型综合实验设计等技术上多年攻关,建成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的整体性试验台架ACME,验证了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的可靠性。
压力容器的外部冷却是核电站严重事故缓解的核心技术,这个试验具有工况恶劣,模拟实际情况技术难度大等特点。研究团队通过对于真实物理过程模拟技术的研究,采用与实际反应堆压力容器相同的表面材料,完成了两个单项试验台架的设计与建设,并验证了堆内熔融物滞留技术的有效性。
由于非能动安全壳整体冷却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多且复杂,需要分别开展整体以及单项实验研究。国际上原有实验的技术条件与实际条件有明显差距,为了达到验证的目的,科研团队大胆创新,设计并建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安全壳整体性能试验台架CERT及三个高参数的单项试验台架,充分验证了安全壳冷却系统的可靠性。
“这七个试验平台功能互补、相互配合,构成了国际首个完整的核电非能动安全试验平台,大幅提高了非能动核电站整体安全性能的验证水平。”常华健说,通过这些试验模拟和对数据的研究分析,全面验证了CAP1400核电站非能动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为我国自主化核电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试验验证技术基础。
第二篇:加强核安全监管 确保核电安全发展
加强核安全监管 确保核电安全发展
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和随后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议,都对核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发展核电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充分认识确保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先决条件,充分认识高标准严要求是核电发展的本质属性,充分认识严格有效的监管是核安全的重要保障,确保核电安全发展。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核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世界发达国家核能平均占能源总供给的比例在20%左右,法国则达到78%,日本为26%。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核电也将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预计到2020年,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将超过12亿千瓦。如果采用化石能源,仅发电一项大约每年需消耗超过30亿吨标准煤。核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成熟,且具有单机容量大、燃料消耗少、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成为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能源。
同时,发展核电也是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现阶段电力构成中,煤电约占80%的份额。计算表明,一座百万千瓦级的燃煤电厂,年消耗煤240万吨,排放二氧化碳588万吨、二氧化硫4.4万吨、氮氧化物2.2万吨。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世界各国发展核能的信心普遍受到了冲击,但除个别国家政府因其政治需要宣布放弃核电外,都宣布要继续大力发展核电。5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发展核电的工业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核电建设、运行经验,切不可因噎废食而放弃发展核电。
二、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确保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先决条件
从福岛核事故可以充分看到核事故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公众对核事故的极度敏感性,二是核事故影响的广泛性,三是核事故后果的难以恢复性,四是核事故处理的艰巨性。
正因核事故具有以上特点,任何核事故都会引发公众的不满、社会的动荡,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核安全关乎公众利益、关乎社会稳定、关乎政权安危、关乎国家未来。因此,防止核事故,确保核安全是发展核电的先决条件。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核安全,在核电发展之初,就确定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核安全法规体系,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核电标准,实施中央政府直接、独立的核安全监管。几十年来,我国核电一直处于安全状态,未发生过核事故。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国务院迅速研究部署,对核电厂开展了核安全综合检查。结果表明,我国核电厂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容不得半点的麻痹和松懈,必须切实提高对核安全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对核安全要怀有敬畏心理,坚持并发展“认真、严谨、质疑、保守”的核安全文化。
三、遵循规律,高标准严要求是核电发展的本质属性
正如周生贤部长强调的那样:“按规律办事,核就是绵羊,可以为我所用;不按规律办事,它就是出笼猛虎,必然会伤人。”
“核安全没有初级阶段”,高标准、严要求是核电发展的本质属性。高标准就是要求在核电厂设计中贯彻纵深防御的原则,将任何可能发生的事件作为设防的基准,在设计中充信息来源环保英才网:www.xiexiebang.com
分考虑,采取多样性、冗余性的设计和配置,确保对发生的任何问题都有预防的手段。
高标准就是要求核电厂使用的设备具有高质量和高可靠性,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投入运行,在事故情况下能够包容或缓解事故的后果。
高标准就是要求在核电厂建造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保证的各项规定,所有建造的物项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任何问题和隐患都能被及早发现和处理。
高标准还体现在核电厂运行的全过程,管理上有系统的、完善的制度程序体系,所有运行人员受到严格的培训考核、具有很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和熟练的核电厂运行技能。
李干杰副部长要求,在整个核行业中要“倡导一种文化、贯彻一项方针、遵循五条原则、坚持四个从严、强化五种能力”,这些要求有机组成了一个整体,是核安全监管工作的行动指南。
四、强化监管,有效监管是核安全重要保障
今后一个时期,核电安全监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总要求,加强核电厂安全监管,确保我国的核安全。
一要严格按照核电厂综合安全检查的整改要求,督促各核电厂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提高核电厂安全水平。虽然综合检查结果表明,我国核电厂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检查中也发现一些核电厂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必须实施整改。
二要坚持“审评从严”的方针,对所有核电厂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进行严格的审查。要通过核安全审评,进一步提升核电厂设计的安全水平。
三要实施严格的现场核安全监督检查,确保核电厂运行和建造处于受控状态。把运行核电厂作为重点,加强监督力量,坚持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日常监督。对于建造核电厂,要强化对安装和调试工作的现场监督,严格控制点释放的检查。
四要全面提升核安全监管能力。要进一步完善核安全法规、标准,建立适应我国核电发展的高标准的技术审评方法体系,进一步推动监督检查大纲、监督检查程序的标准化,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信息来源环保英才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冰封6年的核电建设” 中国四座核电站难产之谜
冰封6年的核电建设” 中国四座核电站难产之谜
------------------http://news.tom.com 2003年08月27日01时39分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四座核电站难产之谜
冰封了6年的核电建设(中国政府上一次批准建设新的核电机组是在1997年)在今年年初有了松动——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原则通过了建设4座价值达60亿美元的核电机组计划。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含原国家计委)相关发展规划表明,到2020年,国内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至少3200万千瓦以上。
国务院批准的这4座核电机组,总投资约为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两座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三门,另两座位于广东阳江。上述4座核电机组的发电能力均为100万千瓦。
在核电建设松动的同时,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国内核电建设向产业化方向的转变,有可能提出其产业发展规划。然而,已获国务院通过的4座核电站项目至今尚没有领到“准生证”。
17年新建30座
国家发改委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GDP翻两番,达到4万亿美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估计,到那时,全国约需发电装机容量为8亿-8.5亿千瓦(而电力部门的数字是9-9.5亿千瓦)。目前国内已有装机容量是3.5亿千瓦,需要新增量4.5亿-5亿千瓦。而从我国目前的资源看,按水电资源已探明储量和以天然气与煤为燃料的火电最多可提供的装机容量计算,将会有3200万-4000万千瓦的缺口。为此,发改委提出要让核电去替补这个缺口设想——核电部的装机至少要占到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即3200万-4000万千瓦。
我国已建或在建的核电站装机容量为870万千瓦,那么在未来的17年内,国内要兴建百万千瓦核电站30座左右。这意味着,国内核电站建设将从现在起要发力猛跑了——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到2002年年中,20多年里,我国已经建成商业运行的核电站仅为7座,装机容量360万千瓦。
冰冻逐步消融,各路传来都是春的音讯。
4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在北京联合举办“核能与公众国际研讨会”。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的官员、10余个国家政府部门的官员和专家及关心核能发展的各界人士近200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在会议举行的同期,国家原子能机构还组织了核技术应用参观、核能与公众接受培训班、核能与核技术应用科普展览等活动,推广和宣传核能,增加公众对核能的认知感。而到了4月下旬,北京“非典”肆虐之际,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阿兰·比加一行7人,随同法国总理拉法兰一起按原定计划如期访华。中法双方就核能合作的相关事宜举行了座谈会,其间,比加还与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华祝共同签署中法第8个和平利用核能合作议定书。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企业界,也纷纷作出反应,4月4日,世界最大的核电建设企业,法国电力公司(EDF)执行副总裁兼亚太地区总裁马识路先生拜访了中国华电集团,与华电集团总经理贺恭亲自进行了会谈,“双方达成了结成长期的工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共识”。
5月23日,除了拥有原国电公司的核电全部资产,还拥有田湾核电站30%、山东海阳核电站40%的股份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电投)总经理王炳华访问大连,与当地负责人就中电投在大连投资建设核电站事宜进行了交流。而在此前的4月份,中电投与重庆市政府合资的重庆核电厂项目已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申请报告。
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福建、江苏、山东、湖北、湖南以及重庆等省市,已经或正在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建设核电厂的申请报告。
成本是道槛
与核能“高贵”的身份相衬配,目前,核电的价格也同样“高高在上”。秦山二期上网电价为0.414元,广东大亚湾则为6.5美分(约合0.54元),而在浙江省,火电的上网价为0.3元多。
引起其价格高企的原因之一是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目前,火电每千瓦投资为4000元,而核电投资为1330-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为1.1万-1.65万人民币,两者相差高达2.75-4.1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核电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其建设周期一般为70个月(约6年),如果控制不好,将达到80-90个月。与此相对,火电一般为30多个月。
投资多,建设周期长,所以核电的建设财务费用相对比较高,其产品价格自然也高。
但核电设施使用寿命要比火电长30年左右,而且其成本构成使得越往后越有竞争力: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成本为50%-60%以上,而火电的比例为30%-40%;燃料费用上核电为20%,而火电为50%多;同样,在运行费用上,核电占到总成本的15%左右,而火电则为10%多一点。由于火电的燃料成本比重比较大,所以在核电提完折旧费以后,其成本相对而言,就会大幅降低。
这是后话。如何在前端降低成本是关键的事情,一是要尽量压缩建设周期,降低建设成本。为此,国际上正实行一种新的建设模式——模块式建设,即把一个核电站的装置按不同用途归列为各自的模块,直接在工厂里按模块进行组装,最后在电站实行总装。这样建设周期就可以大大缩短,一般可控制到48个月以内。
但目前这种设想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因为在实际应用中还受到制造业水平的制约,同时,还涉及到多个配套工厂间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以及到在哪个工厂把它集成都是挑战。“国内制造业的设备装备水平比较先进,但在产品质量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例证之一是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2号机组,本来应该在2002年9月完工,因为设备产品质量问题,延误了工期一年多,只能拖延到今年年底才能投产。“管理体系是建立起来了,但在贯彻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质量保证上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习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陈书云承认。
好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中国制造”的高潮,给了核电更多的选择机会。
心理阴影难以消除
更难逾越的是心理关。1986年,前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及核燃料泄露事件,成了各国民众对核电挥之不去的梦魇,虽然其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后来经世界卫生组织核实并不是传说中的数万人,而只有33人。但其影响却是深远且深刻,一时间,各国的核能利用计划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陈书云认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采用了过时的技术,而且它的这种堆型本身在设计上就是存有缺陷的。按照核反应堆安全保护的相关要求,在铀裂变产生热量时,反应堆的工作应该是负温度效应:当温度逐步升高时,核反应堆的反应性就会呈反方向地逐步下降;而反应性下降,其产生的能量也就会随之减少,这样就能将温度逐步降下来。如此反复循环,使反应堆中堆心(堆放核燃料并燃烧工作的地方)的温度始终能够保持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当时采用的是正温度效应,反应堆工作越久,温度就一直上升,“所以到后来就把堆心给溶化掉了”,加之又没有建造安全壳,缺乏第四道保护屏障。所以产生了核爆炸泄露事件。
例证之一是,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在发生事故时,由于有了防护墙,虽然造成了堆心溶化事件,但放射性物质并没有对外泄露。目前,在第二代核反应堆技术中,其安全系数已经能够达到一万个堆年可能会发生一次堆心溶化的概率。而在日本的第三代ABW2技术,则就到了10万个堆年可能发生一次堆心溶化的概率。除了四道屏障之外,国内还有一系列的安全审查制度,并由一个独立的安全机构来专门进行核能建设的监督审查工作,如从厂址选择、保护屏障的建设、设备的安装到燃料的使用等诸多环节,都要通过这个机构的专业人士审查。但切尔诺贝利事件还是对行业发展影响深远。“它对领导决策者的决心产生了一些影响,核能原本就是一个敏感技术,到底成熟到什么样,他们感觉是心里没底。加之切尔诺贝利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它成为了一个政治问题。所以决策层在是否上核电项目时,一般是不敢轻易下定决心的。因此,国内核电建设一直没有纳入整个能源发展的盘子,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规划和管理。”陈书云介绍。
国内目前的核电的装机容量只占总装机容量的1.3%。而过去几年里,世界的核电装机容量也增加不多,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动力堆信息系统(PRIS)的数据显示,2000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动力堆共有438座,总装机容量为3.51亿千瓦;而到2003年3月,全世界共有441个核电机组运行,总装机容量3.59亿千瓦,增加仅为3座,800万千瓦装机容量。2002年,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离任前,感慨地说:“现在世界核电停滞了。”
技术模式之争
今年1月份通过的4座核电站建设项目,到现在尚无“出生证”,主要原因是技术抉择上的争论。以中国核工业集团为代表的一派,主要提倡采用国内现在比较熟的第二代核反应堆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国产化率、降低成本,也涉及国内产业发展的问题。同时,还能保住已有的核电工业技术队伍、迅速提高中国核电工业的整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但以原国务院核电办专家汤紫德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过去几年里,面对来自经济、安全、防扩散和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世界核电界积极开展新一代革新型反应堆的研究。现在第三代核反应堆技术已经成熟并投入商业运行,如日本的ABW2,其建设周期短,而且安全系数更高,相对第二代核反应堆技术中,其安全系数为10的-4次方而言,第三代核反应技术,则就到了10的-5次方了。所以在新建项目中,建议采取更高起点,直接采用第三代技术。
中国核工业集团的专家则认为,目前第三代技术中成果能够看得见的,只有日本在运行。同时第三代技术与国内确定的技术路线不一致,核反应堆为重水堆。而我国一直是以压水堆为研究路线的,技术上不太兼容。对于争论,国家发改委一直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这亦是项目准生证迟迟未予批复的原因,据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透露,核电将有可能被国家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改变以往核电发展不纳入整个国家能源发展规划、行业发展没有计划性和连续性、影响技术研发工作的局面,“有了产业规划和计划安排,核电才能健康、正常、稳定地发展,前景才会有保障”。有专家对此评论,这种争论,应该是行政部门行政方法的一个提高,也是一个从随意到规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蜕变过程。在国外,类似这种影响面广泛的项目上马,往往首先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讨论和选择。这种方式的好处,不但在于给执行机构的权力更加合法,也可以通过讨论的过程使各种意见均有表达的机会,使最终结果容易得到各方面的认同,执行更为有效。而目前其实这种做法也是在保护中国核工业集团这个业主。
虽然“准生证”尚未拿下,但4座核电建设现场的各项前期工作,如土石方开挖等一直按部就班进行。而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消息,近期将就这4座核电设施和技术向国际招标。
------------------
第四篇:从日本危机看中国核电安全
从日本危机看中国核电安全(东方网)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3月14日上午3号反应堆机组发生了氢气爆炸,福岛核电事故已再次引发公众对核电安全性问题的讨论,如何在确保核设施安全性与满足能源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是中国核电大发展过程中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综合媒体3月14日报道,相比地震和海啸造成的重大伤亡,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造成的少量伤亡吸引了全球密切的关注,它更能触及公众意识深处的恐惧。3月14日上午3号反应堆机组发生了和1号反应堆类似的氢气爆炸,外围建筑被摧毁,而美军直升机在距离核电站100多公里处发现了放射性物质,这令紧急事态进一步升级。
据英国《金融时报》3月14日报道,这种情况以前也出现过。至少有过一次不太引人关注的“彩排”。2007年7月,一场当时听来已属骇人的里氏6.8级地震袭击了距日本北部新泻县不远的超大型柏崎刈羽核电站(Kashiwazaki-Kariwa)。随后爆出消息,这座规模位于全球前列的核电站,设计的抗震级别却远远低于那次地震的震级。其中一座反应堆所受到的震动,竟然超过其抗震能力近2.5倍。
可以说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全球核电行业的安全记录还算不错。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更好的设计和监测。在这方面取得改进的同时,各方对气候变化的担忧日益加剧,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已促使西方各国政府再次考虑建造核电站。在实现能源安全的渴求推动下,发展中国家正在快速发展核电。
3月12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率先表态,日本因地震发生的核泄漏事件不会改变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安排。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称,核电安全事关重大,有关方面一定要认真分析和总结日本核电事故经验教训,确保中国核电事业安全发展。上述两位官员的公开表态均表明,中国发展核电的总体安排预计不会改变,但福岛核电事故已再次引发公众对核电安全性问题的讨论。
核事故不会去理会什么国界。日本也远不是利用核技术的唯一地震高发国家。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核世界。我们必须确保核设施安全运转,无论它们建在何处。作为日本历史上的首例重大核电事故,这对正在大规模建设核电站的中国有哪些启示?中国核电站的安全是否有保障?让我们抽丝剥茧,从日本危机看中国核电安全。
对于核电站受损会产生何种影响,现在评估还为时过早,但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注定将是现代史上第三起重大核电站事故。前两起事故分别是:1979年,美国三里岛(Three Mile Island)核电站反应堆熔毁事故;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核电站爆炸事故。这两起事故都导致了人们对核电的支持率大幅下滑。
自从核电站问世以来,在工业上成熟的发电堆主要有以下三种:轻水堆、重水堆和石墨汽冷堆。它们相应地被用到三种不同的核电站中,形成了现代核发电的主体。轻水堆又分为压水堆和沸水堆。目前世界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和改进型气冷堆以及快堆等,但用的最广泛的是压水反应堆。而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福岛核电站,10台机组采用美国引进的BWR沸水堆技术。
福岛核电站位于东京北部的福岛工业区,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组成,共10台机组。本次发生主要事故的1号机组于1967年9月动工,1970年11月并网,1971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3号机组1976年3月投入运营。
由于建设期较早,其配套设施的抗震能力偏低,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福岛第一核电站之所以出现核泄漏,原因在于“堆芯熔化”。主要问题是,部分反应堆的应急柴油发电机无法正常启动,影响了冷却水循环,致使堆内余热无法正常排出,存在温度过高可致放射性物质泄漏甚至熔堆爆炸的危险。之所以会有冷却水循环问题,与其沸水堆的技术设计有关。沸水堆技术拥有一个回路,一旦冷却水循环不奏效,其必须要通过降压、使用海水冷却、其他水冷却等外部冷却方法才行。也就是说,沸水堆在不发电的时候,其燃料仍然在裂变,这将会加剧核物质的释放。
截至1996年底为止,全世界已运行的沸水堆有94座,总功率78285MW,占全世界已运行核电厂反应堆总数的21.7%和总功率的22.7%,仅次于压水堆。沸水堆最大优点是结构和运行都比较简单,尺寸较小,造价也低廉,燃料也比较经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缺点是必须使用低浓铀,目前采用轻水堆的国家,在核燃料供应上大多依赖美国和独联体。此外,最重要的是堆内产生的蒸汽直接进入汽轮机,汽轮机会受到放射性的沾污,而且只有一个回路。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对于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丧失关键能源供给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几近病态,但又并非完全缺乏理性。目前日报三分之一的电力需求依赖核电,此次事故让日本政府放弃核电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不过日本可以重新思考需要什么样的核工业。
福岛第一核电站已经运行了40年,整座电站未来非常有可能被停用。如果日本必须拥有核反应堆,就必须建造现代化的反应堆,能够经受住的地震级别要远远超过几十年前过度乐观的规划者的设想。后备发电机组,以及核电站的其他“周边”设施几乎与核心反应堆本身同样重要,应该相应地进行建造或重建。
而截至2010年10月已经并网的中国大陆核电项目共计8个,13台机组,分别是秦山一期、二期和三期,大亚湾、岭澳一期和二期,田湾和秦山二期扩建项目,总额定功率为1083万千瓦,技术类型分为CNP300、M310、CPR1000等等。除了秦山三期核电站是“重水堆”方向之外,在建只有山东荣成的是高温气冷堆,其他核电站都是压水堆。2010年5月23日发生轻微泄漏的大亚湾核电站机组采用就是压水堆(当时一根燃料棒包壳出现微小裂纹,其影响仅限于封闭的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中,放射性物质未进入到环境,未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
中国目前主流“二代加”技术的CNP1000(中广核主导)和CPR1000(中核主导)压水堆均有两套回路系统,一回路系统与二回路系统完全隔开,它是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其冷却的循环回路是与正常反应回路分开的,只要冷却回路没有问题,仍可以将整个反应堆冷却下来,以防止其热量上升,造成堆芯熔化、放射性物质泄漏的问题。此外,中国的一系列新机组在安全方面也有多重保护。比如
CNP1000有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排放系统、稳定器卸压系统、堆坑淹没系统、安全壳内氢气控制系统等等,可应对严重的安全事故。
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介绍,中国在建核电站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比福岛核电站的二代技术更安全,不存在启用备用电源带动冷却水循环散热的问题。据了解,早在2007年,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挂牌成立,代表国家正式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实施相关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
所谓“三代”技术,是指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AP1000核电技术以及法国阿海珐公司开发的EPR核电技术。陆启洲介绍说,日本受影响核电站采用的是二代核电技术,最大问题就在于遇紧急情况停堆后,须启用备用电源带动冷却水循环散热。中国正在沿海建设并将向内陆推广的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其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就是在反应堆上方顶着多个千吨级水箱,一旦遭遇紧急情况,不需要交流电源和应急发电机,仅利用地球引力、物质重力等自然现象就可驱动核电厂的安全系统,巧妙地冷却反应堆堆芯,带走堆芯余热,并对安全壳外部实施喷淋,从而恢复核电站的安全状态。“AP1000的压水堆技术,相比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沸水堆技术,更加安全一些。”一位从事核电站建设的工程师表示,“不会出现堆芯熔化。”
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到2020年中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4%,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千瓦时。包括红沿河、宁德、阳江、广西防城港以及田湾5、6号机组,岭澳二期2号机等项目将采用“二代加”核电技术;广东台山核电站将采用法国阿海珐公司提供的EPR技术;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将采用AP1000技术。未来,中国核电将出现AP1000、法国EPR、中国自主研发的“二代加”等三类技术并存的情况。
但是我们仍然担心的是本次事件会产生心理层面影响-在众媒体的聚焦下,对核安全的担忧将被放大,或将最终影响国家核电规划目标的制定:从历史上看,大级别的核电事故都会引起对核电安全的社会性忧虑。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在此次事故发生前4个月,也就是2010年10月22日,英国、法国、芬兰的核安全局在各自对法国阿海珐第三代核电技术EPR反应堆进行评估之后,非常罕见地发表联合声明,指出EPR反应堆的仪控系统在确保安全系统的充分性,以及安全系统与控制系统的独立性方面存在问题;阿海珐最初提交的EPR设计不符合独立性原则,其控制系统与安全系统之间有高度的复杂串联,二者则有可能同时失效。
尤其牵动中国神经的是,中国正在建设的广东台山核电站正是采用了阿海珐公司的该技术。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而第一个采用EPR核电技术建造的芬兰奥尔基洛托3项目,由于种种原因,项目工期一拖再拖,已比原定完工日期晚了257天,可能于2012年6月完工,这将比原定完工日期整整推迟三年多。
EPR是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一种。第三代核电技术较第二代更安全、更经济。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座第三代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第三代EPR技术实际上还处于工程实践阶段。阿海珐EPR仪控系统在欧洲出现的问题牵动着中国核电的神经。一位专家称,“仪控系统独立性不够,可能导致产生共模故障,核电站就有可能失控。但是很难断定一定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该专家进一步指出,“对于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现在人们已经考虑得比较充分,不会出现。但是几次大的故障,如美国三里岛、乌克兰切尔诺贝利,都是人们意想不到的、极端的、概率很低的事件所引起的大事故。”
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已经造成欧洲核电业近20年的停滞,美国甚至在三里河核电事故后30年几乎没有建造过新核电站。
“安全性”成为笼罩在核电产业头上的最大的阴影。如何在确保核设施安全性与满足能源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是中国核电大发展过程中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建核电机组20台,在建规模2192万千瓦,是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国家核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但是,之后“中国即将提高核电比例至5%(7000万千瓦)”,“中国或将再次提高核电目标至8600万千瓦”的消息不绝于耳。目前中国正处于核电规划的制定期,本次福岛泄漏事件很有可能在心理层面影响最终核电规划的目标。不能排除在担忧情绪膨胀的情况下,短期内会对核电装机目标采取更为保守的规划。当前中国的核电发电量,仅占全部发电量的2%;日本这几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四分之一左右。即使与14%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很大。目前,中国核电发展存在隐患——一些核电站在保养和维护方面,存在操作不规范的地方;而与外方的技术合作,在个别项目上也出现了衔接不好的情况。国家要为核电发展留有余地,能让监管者或者经营者、建设者,有疲于奔命的的感觉。要做好核电安全的科学普及,以及信息公开工作。此外,核电站的退役,也是一个必须从规划之初就必须严肃考虑的问题。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第五篇:对中国核电安全发展的思考
化工知识
当前,中国核电发展总体形势良好,虽然存在一些安全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
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将核电安全推至舆论焦点,安全问题也成为核电发展关键。福岛核事故一周年之际,我国核电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又需采取什么措施予以应对?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提出了他的观点。
一、确保核电安全必须采用先进技术
从表面上看,福岛核事故的起因是九级特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是不可抗力造成的。但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关键是要采用先进技术与进行科学的管理。因此,对核事故原因分析,不应停留在自然灾害层面,而应当从核电站安全系统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
造成这次福岛核事故,有企业应急措施迟缓、政府监管和反应不力等原因,但从根本上看,能动型安全系统失灵是主因。按照核电站的运行规则,出现事故后首先要实现停堆,然后将堆芯余热导出,这是确保核电站安全最关键的一步。如不能及时导出余热,就会发生堆芯熔化,严重的会引发爆炸、泄漏。在解决余热导出问题上,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能动型安全系统,一种是非能动型安全系统。能动型系统主要依靠外部电网或备用电源驱动,一旦全厂失电,冷却系统即告失效;非能动系统不依赖电源,而是依靠重力、对流、蒸发、凝结等物质固有的自然规律来带出余热。福岛核电站使用的是能动型余热导出系统,地震后反应堆实现了自动停堆,并利用柴油机驱动冷却系统工作。然而一小时后,海啸摧毁了柴油发电系统,导致其后一系列严重事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开发的核电站,包括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堆等,使用的都是能动型安全系统,这些电站占世界在役核电站的绝大部分。核电界早已认识到,“能动型”安全系统在失去电源时存在“不能动”的隐患,虽然出现的概率很低,但必须予以解决。前苏联切尔诺贝利和美国三哩岛事故后,美国和欧洲分别制定了核电用户要求文件(URD和EUR),明确要求新建核电站堆芯熔化概率和大量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的概率,要比原有核电机组降低两个数量级,以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符合这一标准的核电技术被称为三代核电技术。
经过长期探索,科学家对能动型安全系统作了很大改进,有的新建机型达到了三代标准,如法国的EPR。同时,科学家开发出了不依赖电力的“非能动”核电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核电站的固有安全性,成为第三代核电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机型有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非能动先进压水堆AP1000,以及GE与日立联合开发的经济简化型沸水堆ESBWR,俄罗斯开发的半非能动型压水堆等。中国在第三代核电招标中,经过多方比选,引进了AP1000机型。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在72小时内无需电源和人工干预而自动冷却,遇到类似日本这次自然灾害能够避免发生重大核事故。同时在抵御恐怖主义、人为破坏核电站方面也有相当优势。这次事故表明,以非能动技术代替能动技术将是核电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应当统一技术路线,坚持引进消化吸收AP1000技术,并自主开发新的机型。
一些人士担心,AP1000虽然安全理念先进,但最早也要在2013年建成发电,在首堆没有建成、其它国家没有运行经验的情况下,我国批量建设AP1000是否可行。经专家研究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因为AP1000的核蒸汽供应系统(除主泵外)都是基于二代的成熟技术,AP1000与二代的差别主要是安全系统。AP1000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已在美国经过严格的台架实验验证,获得了美国核管会的审查批准,二代技术能动型安全系统也是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验证。所有的核电安全系统,不论是传统的能动型的还是新的非能动型,都无法进行事故实况下的破坏性试验。即便AP1000运行若干年,对验证非能动的安全系统也没有实质意义。国际上以往推出的新机型,都是在首堆建设的同时梯次推进、批量化建设。如法国的EPR,在芬兰首堆建设的同时,在法国、中国、美国、印度进行批量化建设。我国AP1000依托项目一次建设4台,事实上已开始批量化。目前,美国已有6台AP1000项目签订了EPC总包合同,14台正在申请建造许可证。随着主泵耐久性实验的完成,AP1000进行批量化建设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完全具备。
二、我国核安全面临的挑战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比较完善的核安全管理和核事故应急体系,核电建设和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安全稳定。但是对安全问题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近年来,我国核电呈快速发展态势。与日本相比,我国在役机组数量较少,但在建、拟建机组数量较多,安全质量控制压力持续加大,核电发展配套能力、核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亟待加强,长期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第一,采用能动安全系统的二代核电机组上得过多。在这一轮核电发展中,从2005年至今,国家已核准核电机组34台,装机容量3702万千瓦,其中28台是二代机型。另有16台机组已批准允许开展前期工作,其中12台是二代机型。其它上报国家能源局待批项目也大部分采用这类机型。这些二代机组经过改造,与大亚湾最早使用的原型堆M310相比,安全性有所提高,但仍无法解决全厂失电后会出现的严重安全事故。这些机组开工时间晚,运营周期可长达40—60年。如果在2020年建成,要到2060—2080年才能退役。在这期间,不仅二代核电已经被淘汰,三代核电技术也会逐渐落后,第四代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核电技术将成为主流,甚至第五代可控核聚变核电技术也可能投入使用。由于世界各国现役二代机组大都在未来20年左右退役,之后的40—50年中,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核电安全风险最大的国家。
第二,核电安全状况与最先进的标准仍存在差距。今年3月16日,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决定,要按照最先进的核电安全标准进行检查。这一标准应当是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核动力厂安全设计规定》(简称HAF102)以及相关的19个导则。该标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美现行的核电安全标准同步。对照HAF102,除已开工建设的4台AP1000和2台EPR机组外,其它所有的核电机组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差距。在正常条件下,大部分机组能够实现安全运行,但需要持续加强监督管理,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第三,核电研发、制造、建设和监管力量跟不上。由于近年核电发展较快,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主要是,有限的核电研发设计分散,影响了先进安全技术的标准化和推广应用。既使是二代加机组,也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一些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企业安全意识不够强,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重大质量问题时有发生。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不断稀释,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陆续退休,新人成长需要较长时间。乏燃料后处理能力薄弱,把过多的乏燃料储存在核电站,会面临福岛第一电厂4号机组乏燃料池放射性泄漏的潜在风险。尤其是核安全监管能力严重滞后,国家核安全局和国防科工局从事安全监管的人员数量不足,监管人员待遇远低于核电站工作人员,增加了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难度。
三、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从核电发展历程看,每一次重大核事故都带来了核电技术的升级,日本福岛核事故也完全可以成为开发应用更安全、更先进核电的动力和契机。当前,中国核电发展总体形势良好,虽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但不能因噎废食,应当坚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决定精神,按照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用最先进的标准对所有的核电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加强核电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管理,消除一切隐患,确保万无一失。
第一,合理控制核电发展规模和节奏。经过这几年发展,核电在建和核准项目规模已突破2006年制定的规划,核电企业争厂址、争项目的现象十分严重。各方面对2020年核电装机规模的预期普遍超过7800万千瓦,大多数核电业主和配套企业是按照装机1亿千瓦以上制定自身发展规划。即使在福岛核事故后,国务院常务会决定暂停核电审批的情况下,有的核电企业仍在策划继续大上二代项目,这种做法有违核电安全发展的方针。在目前国家编制核电安全规划与调整核电中长期规划中应当明确,核电发展中应当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规模、速度放在第一位。“十二五”期间应当集中力量建设已经核准和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不再批准开展新的前期工作项目。“十三五”期间再视情况决定是否恢复审批,防止过多过快上马核电机组带来长期安全风险。
第二,用最先进的标准对核电站进行安全审查。我国核电最先进的标准应当是《核动力厂安全设计规定》(HAF102)及相关19个导则,这一标准与国际上最先进的标准是一致的。对核电安全的评估,除了运营安全和建设安全外,更重要的是对核电站的设计进行对标审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摸清核安全家底。对于存在严重隐患的核设施,应当立即停建或关闭;存在一定隐患,可以改进的核设施,要限期整改。此外,应对在役、在建、拟建核电站厂址发生极端灾害事件的概率进行评估,提出应对措施。
第三,适时调整未建成核电项目的机型。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核电安全水平,应当对所有未开工的核电项目进行一次评估。只要条件允许就要坚决改用AP1000机组,这类机组估计有十多台。今后新开厂址和现有厂址的后续项目,均应采用非能动安全AP1000系列机组。同时,加强大型先进压水堆重大专项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力度,尽快批准CAP1400开展前期工作。
第四,强化核电配套能力建设与核安全监管。统筹考虑核电发展规划与人才、燃料、制造等方面的关系,促进核电装机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充实国家核安全局力量,使其成为具有权威性的监管机构。加快核电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核事故应急系统与核电日常管理工作应当在机构和人员上统一起来。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所有应急对策与措施始终处于有效状态。总结这次事件中日本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国家核应急预案》。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Domain:www.xiexiebang.com 3M电子氟化液 More:sfhbsaw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
知不足者勇,知不足乃安全管理工作之大幸。
安全管理要知不足,既是一种自律,又是一种自觉。安全管理工作切忌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乐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对存在的问题要看得清、敢面对,还要改得了、能战胜。
为此,各级管理者必须把安全管理责任举过头顶,把搞好安全的困难踩在脚下,把本质安全之心装在心中,时刻牢记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客观规律。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安全管理知不足就是:以安全先进单位为镜,照差距;以各类隐患为例,看不足;以事故教训为依据,查过错。安全管理工作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
安全管理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调整工作节奏、把握操控能力,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对标,最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确保单位和个人的本质安全。
一种果实长在田园,它的期待是收获;一种果实画在纸上,它的期待是赞许;一种果实长在心田,它的期待是种子。安全管理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健康和谐的“本质安全之心”,把“本质安全之心”的种子植入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心里,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结出丰硕的安全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