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美术主题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小学美术主题
*
小学美术“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模式研究
开题论证报告
课题名称:小学美术“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模式研究
课题学科门类:教育学
课题所在单位:深圳市石岩公学艺术中心美术组
课题负责人:赵晓天
一、问题的提出
1、《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教材“应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放性………鼓励教材编写的多样化,以适应各地的美术教学实际。美术教材质量的优劣,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教材结构强调探索性,采用全新的设计思路。教材内容和活动方式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美术教材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美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传统的美术教材在学习领域上简单的划分为欣赏、工艺、绘画三部分内容;而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编纂的各版本试用教材虽然较传统教材有很大进步,但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仍然存在较多的不合理性。同时,因各地区、各学校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学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人力、物力条件方面,学生的特点方面各不相同,造成教学的实效性不高,效果欠佳。因此,本课题是在立足于新课标理念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体作用而确立的,充分反映了时代的特色,反映了新时期美术教育的要求。
3、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各版本试用教材虽根据《标准》要求设置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但大多是相对与其他学习领域而单独划分的,在教材结构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方面不够科学,不仅信息函盖量不够丰富,而且在教育的连续性、整体性和立体性方面做的不够。
4、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是《美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将通过“主题性综合单元”课程的教学研究来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学习能力,从而探索出一个具有普遍适应性的美术学习模式。
二、实验目的:
为了深化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研究,提高我校小学美术教学水平,开展小学美术科“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模式的研究实验,通过实验达到如下目的:
1、明确新时期美术教育的目的。
2、根据学校实际研究设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主题性综合单元”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3、归纳“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模式的教学内容、方法、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手段、效果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实验的指导思想
1、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模式,达到优化课程、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突出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为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3、“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的美术基本素养,选择和制定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美术教学内容与形式。
4、“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模式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科学高效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从而达到对实际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的目的。
四、实验对象和实验方法
1、实验对象:以深圳市石岩公学三、四、五、六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
三年级为三(1)班、三(2)班、三(3)班、三(4)班
四年级为四(1)班、四(2)班、四(3)班、四(4)班
五年级为五(1)班、五(2)班、五(3)班、五(4)班
2、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对比法。
五、实验内容
(一)实验的自变量——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模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
(1)美术课程标准》关于美术教材的特点要求:教材结构在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强调探索性,采用全新的设计思路。教材内容和活动方式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使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立体选择空间(选择性体现在内容、学习方式和工具材料等方面),同时考虑了相关的教学配套资源,有利于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和教学效果的优化。
(2)《美术课程标准》关于教材内容基本结构的划分: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计具体课题,教学单元的划分,主要以综合各学习领域的主题性单元、以某一学习领域设计课题的强化性单元两种形式穿插进行,灵活安排。明确学科教材的定位,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切实增强教材整体性,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注意研究和遵循学科的特殊规律及适应各学科的普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设置不同主题等形式,对学科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
(3)《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主题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各科新教材得到广泛的采用,各科都增加了专题性学习或教学内容,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合作和交流的教学思想在教材中得到渗透,教材设计适当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2、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模式的具体内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主题性综合单元课程的选择与设计:
①以岭南版新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版本的新教材进行筛选、重组。确立新的主题性单元综合课程教材,提高教材的教学效率。
②立足于美术学科,致力于与之相关联的任一学科知识的整合创新,开发新的综合学习课程,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多元开放的文化胸襟,努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2)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体验的、探究的、发现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模式的实施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2)、实践性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4)、鼓励性原则。
(二)实验因变量的操作。
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进行横向比较
1、学习能力与态度的对比。
2、美术综合素养的对比。
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对比。
六、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2004、2—2004、5)
1、确立研究课,成立课题小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进课题前期调查工作,明确课题实验目的意义及各自任务。
3、确立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实验内容等。
4、理论学习(重点学习美术《新课标》)
5、撰写《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注:相关实验教师提交学习心得、经验总结。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时间2004、5—2005、6)。
实验阶段
(一)主题性综合单元课程内容研究(2004、5—2004、11)
1、理论学习:教师使用教材内容的思想转变。变“教本”为“学本”,强调新颖性和适应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1)学习兴趣点。
(2)美术教材内容理解的疑难点。
(3)认识上的模糊点。
(4)能力、习惯发展的薄弱点。
2、主题性综合单元课程内容的设计。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自编设计。
(2)在原有教材基础上进行继承、调整、修改、筛选。
(3)借鉴其他教科书、、网络等媒体进行加工重组。
(4)学校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学校图书馆、各种展览、活动、校园环境,甚至石岩镇的城市规划、街道建设、各种建筑物、公园等)。
(5)美术学科与其他各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语文学科(课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画,日记画,古诗配画等);音乐学科(审美的共性研究,音美之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听音乐作画等);自然科学(认识描绘自然景物,关怀生命、丰富情感,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的研究态度等);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获取美术相关的知识与信息的实践;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美术学习中问题的实践:电脑绘画设计、电脑动画制作、电脑小报及电子报刊、网页设计等)。
注:相关实验教师提交教材课例,编辑学校课程教本。
实验阶段
(二)开展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2004、11—2005、6)
1、理论学习研究:“探究学习”价值取向的学习与研究
2、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探究发现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研究
(1)、构建开放的美术课堂,营造探究学习氛围。
(2)、创设学习情景,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3)、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4)、改革创新学习方式(开展调查、比较、收集信息,记录体验、想象等),落实探究实践活动。
3、课题组成员按照各自实验领域推出一节研究课。
4、深入研究实验,不断修改实验方案,写出阶段性小结,即及时反馈实验信息,收集实验资料。
注:有关教师提交论文、研究报告、教学案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时间:2005、6—2005、9)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代表课例、学生个案、经验总结、论文以及学生整体发展变化的数字、信息和学生作品等,编辑成册。
2、进行《小学美术“主题性综合单元”探究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的撰写。
3、筹备能够体现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学生优秀作品的展览(或出版画册)。
4、申请结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二篇:(9)小学美术活动主题
“名师之路”全国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会
各省、市(县、区)教育局暨教研室(教科院、教师发展中心):
为推进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实验的进程,展示美术新课程教学实践成果,深入开展有效教学和教学衔接的研究,推进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实验的进程,推动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经研究,决定举办“名师之路”全国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会。
一、活动主题:
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堂生命成长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15年12月5--6日,12月4日报到。
会议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北校区)。报到酒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宾馆(西电社区内)。
乘车路线:106、k631、721、16、6、k205、k210、14、k14、608、游
7、二环二号线到太白路立交、电子科技大学、公交五公司或西斜 七路站下车均可。
三、拟邀主讲专家:
专家报告:
郑建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系主任,副教授。
王 霞:陕西省教科所美术教研员。
冯恩旭:四川省教科所艺术室主任。
魏瑞江: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美术教研员。
示范课:
于 宏:重庆西南大学附属小学,第七届全国中小学课评比赛一等奖。卢晓丹:南京一校,第七届全国中小学课评比赛一等奖。
鲁凤华:西安高新第三小学。
王春玲: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
刘 颖: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比赛小学组一等奖。张 勤:成都金泉小学,第七届全国中小学课评比赛二等奖。
第三篇:小班美术主题
小班美术主题
1、关于小班主题的来源
小班的孩子大都缺乏生活经验,探究的愿望也不是很强烈,如果说要生成一些有价值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而小班孩子兴趣持久时间很短,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就算有生成的契机,老师可能也很难把握住。所以我觉得小班的主题,大都应该由老师预设。
2、关于主题的选择
主题的适宜性将直接影响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效果。因此,要想使主题的开展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预设的主题对老师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虽然主题是老师预设的,但是不能离开孩子,需要老师对孩子的发展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发现孩子需要,以“最近发展区” 理论为原则选择适合小班孩子探究的、有价值的主题。
3、关于主题的目标
小班孩子年龄小,参与、探索、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主题目标的确定上,以发展情感为重点,通过主题的开展,使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情绪情感,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愿望,为中大班的自主探索打大好基础。
4、关于内容的选择
主题目标确定后,我们往往会整合个各领域的内容进行实施。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们在选择具体内容时,除了考虑领域间的平衡,还应该把握好内容浅显性、趣味性、情境性,尽量选择幼儿熟悉的与生活相关的内容,为幼儿创设一个愉快的活动情境,才能吸引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
5、关于主题实施的时间
小班孩子兴趣持久性比较短,因此,一个主题如果安排几个星期,到最后孩子的兴趣会消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果主题内容应该尽量安排紧凑些,主题时间也可以短一些。
第四篇:小学美术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美术学科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性,教师应该努力地去发现学生们所创造出美术作品中的闪光点,并且对其给予肯定,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主题教研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学美术主题教研活动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和前两课的《老房子》、《门、窗、墙》以及后一课《漂亮的房间》,共同组成的一个单元,属设计应用学门领域。房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环境。我们的学生生活于其中,要能初步认识房子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为设计创作储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同时,了解不同的小房子,能反映出不同的民俗风情及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状况。由于学生对这一方面知之甚少,教师在施教时,可做适当的课前铺垫,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参观摄影或写生纪录、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收集资料,进行鉴赏、分析、对比。链接好本单元课程,让学生更多了解各种房屋的门、窗、墙、屋顶及老房子式样,感悟各式房子的艺术魅力,从而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小房子。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子,了解其特征、作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操作目标运用剪、折、卷、切割、插接等方法,设计制作小房子。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综合材料的各自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制作小房子。
教学难点作品构思新颖、造型有趣,综合材料搭配合理、巧妙。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示台,小房子的作品等。
学生准备收集建筑图片资料,彩色卡纸,废旧材料,胶水,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与了解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观察本地建筑,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有特色的小房子。
2、师生共同欣赏、交流大家收集的图片资料以及课本提供的欣赏图片。
3、欣赏中外优秀的建筑图片,简要介绍房子的文化背景,重点联系上节课内容讲解门、窗、墙以及屋顶在风格上要和谐统一。
二、认识和发现
教师用彩色卡纸演示一种小房子的制作方法,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老师用了哪些制作手法,你有更好的方法吗?
三、感受与体验
1、教师拿出几件废旧材料,演示制作一座小房子,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材料制作的小房子?为什么?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进行观察联想,从材料的颜色,形状,质感着眼,问你认为这些材料适合做什么样的房子,鼓励学生任媒材和造型设汁之间多作联想,感受各种媒材的特性。
四、尝试与练习
学生尝试把自己的材料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小房子。
五、游戏与评价
以小组合作为单位,举行房地产开发洽谈会,每个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开发商,介绍本公司的设计方案和造型特色及居住功能,全班同学当顾客去选购。要阐明购买理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学习评价巧妙地融人游戏之中,大家通过参观、欣赏、交流,一起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小学美术主题教研活动2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具::录音机、水粉、范画、画挂板、火车图片。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如何画出被遮挡物体。
学生用具::蜡笔、水彩笔、水彩、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录音(火车开来的声音)同时教师出示能拉动的火车列箱,并提问学生听到什么声音,导出题目《乘上列车去画画》。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贴有一节车箱的挂板,用各种水果贴片进行贴画让学生观察贴的是否正确、合理,并说一说为什么?之后,教师讲解物体的前后遮挡部分的画法,物体在车箱里的绘画顺序是:由下向上画、由前向后画。
2.教师演示画画箱的车箱画法四句话:
(1)先画车箱长方形。
(2)再画车轮小圆形。
(3)火车铁轨两条线。
(4)车身图案任你添。
其中车身图案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车箱的长度画多长。)
3.启发学生根据教师在黑板上的范画的车箱,自己还能画出什么样的车箱外形。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把火车箱装满各种货物,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把车箱画满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学生练习
1.再次提示学生物体被遮挡部分画法。
2.教师巡视指导(放音乐)。
五、课堂总结
1.再次提示学生作品一个连一个贴在黑板右侧变成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并让学生评说哪个车的好与坏。
2.教师总结发言,引导学生说一说应把这么多的东西送到祖国四面八方,最后放一段火车渐渐开走的,表示司机叔叔开着火车带着学生的心愿走远。
小学美术主题教研活动3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
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
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课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小学美术主题教研活动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2、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听风、感觉风、发现风
1.多媒体播放风的声音,让学生听,引入课题《风来了》。
【同学们,你能摸到风吗?那你看得见风吗?现在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感觉到风吗?】
2.让学生想想,现在你可以怎么来制造风。(用手扇、嘴巴吹)
3.通过什么感觉到了风,(头发晃动)及对风的感觉。【我们通过脸上有凉气、头发摆动、红领巾扬起这些现象都可以感觉到风的存在】
二、了解风的形成、风的种类,对不同季节的风的感受,了解风吹过之后物体变成什么样子?
1.教师提问,风是怎么形成的?在自然界有哪些种类的风?
教师答案,风是由云冷热分布不均而产生空气流动而形成的,有微风、大风、狂风、龙卷风等
2.提问,不同的风跟什么有关系?(天气)不同天气的风给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不同季节的风吹过之后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春天—温暖,夏天—凉爽,秋—有些凉,冬—冷)
【不同季节的风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春天的风温和,使我们感觉舒适;夏天的风凉爽,使我们感觉清新;秋风飒爽,使我们寒意渐浓;冬天的风寒冷,使我们畏惧。】
3.风吹来时物体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一下。
【风吹过之后树枝会摇动、湖面上有波纹的时候就知道风从那里经过】
4、学生和教师一起归纳风来时物体形态的变化。
周围景物的变化:花草树木随风倾斜摆动人物的变化:
(1)人物头部,强调头发的飘动或帽子飞起来。
(2)人物身体,强调衣服的飘动,饰物随风飘扬。
(3)人物的手,捂头或捂住衣服,用力抓住手中的物品。
三、欣赏作品,学习用线条表现风
1.欣赏画家陈龙、周若兰的作品《阵风》,强化学生记忆。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这幅作品,在作品中是大风还是小风?】(大风)
【大风来临,作品中的人和物体变成什么样了呢?谁愿意来说说】
(风把帽子吹掉了,头巾被风吹的飘起来了,人都是抱着头往前走,衣服飘起来了。沙被吹起来了)
2.欣赏教材,学习用线条表现风的感觉。
【其实风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那在绘画中我们怎样表现风来了的效果呢?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画出风呢?】(相似方向飘动的弧线、旋转的涡状线)【板书怎么用线条表现风】
(1)线条来表现风的飘动、旋转、迅疾和方向;
(2)通过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
四、尝试画风
1.出示书本上的几幅画,让学生说说在微风、大风时,他们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
2.请学生选择其中一幅进行练习,体现出风来时方向的变化。
3.出示学生的作品,请学生观察作品中物体发生的变化,及出现的错误。
4.欣赏图片学生作品,体验风来时不同表现形式。
第二课时
五、作业要求及指导表现
1.作画要求:
(1)大胆的表现对风的感受。
(2)使画面中的人和物在风的作用下体现方向的一致性。
(3)不必画太大的场景,以免影响作品的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
六、交流评析
说风:学生作品赏析。
1、学生自评: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来了的?
2、学生互评:你认为哪幅作品较好的表现了风?为什么?
3、教师总结。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作业做简单评述。
在咱们的身边随处可见美好的事物,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的世界将越来越美好!
小学美术主题教研活动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感受美术的节奏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不同美术的节奏的图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根据美术的节奏进行想象并画出各种图型。
教学难点:有关美术的节奏意境的想象和创造。
教学准备:美术的节奏图片,课件、实物展台等。
学具准备:彩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展示动画和图片,在宁静幽雅的音乐中将学生的思维、想象。
2、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想象能看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景色?(……)
3、渗透美术的节奏知识:
二、欣赏课本的图片:
1、欣赏:
2、拓展:
三、欣赏老师准备的图片:
欣赏老师课前准备的作品,(利用实物展台或课件,逐图播放,欣赏不同美术的节奏的图片,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了解它们的表现形式,从中受到启发?为自己的作业收集素材,寻找灵感。)
四、小组讨论:
在小组中,谈谈准备怎么画,小组成员达成共识,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主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五、学生独立作业,师巡视指导:
六、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画面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协调。
七、合作学习
八、课后拓展
小学美术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第五篇:艺术性-小学美术课堂永恒的主题
艺术性:小学美术课堂永恒的主题
摘要 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使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运用媒体手段,巧妙变换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主动学习情绪。
关键词 教育艺术 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是凭借视觉思维而完成审美和创作的活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在普及推广,美术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提升有效的美术课堂,已成为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持趣而作
1.自主参与的学习方式,使课堂充满活力。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教授,学生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课堂气氛多显沉闷。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轻松地、全面地发展。
上手工课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引趣、提问题、留悬念、激趣、学中玩、玩中求趣等方式增强学习的娱乐性。我们也可以用最直观的手段将一些风格各异、栩栩如生的手工作品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2.创设游戏情境,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的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中都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如《会说话的手》《水墨游戏》
等,教师要充分挖掘潜在的游戏元素,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儿童的心态。“头饰与面具”一课时,我采用幽默诙谐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分别戴上自己所做的头饰和面具进行不同动物角色的扮演。在趣味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同学们随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充分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和满足。当学生的活动感受,形象感受,记忆感受最鲜明时,只需稍加选择,就可确定自己要画的游戏场面。整个课堂活泼自由,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释放孩子想象天性,遵循发展规律
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而忽略了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创造力的培养。学生也习惯了“黑板——观察——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这种训练模式。在美术课上,我们总会看到很多“程式化”的作品:小草永远是3条短线交叉成的一个锥形;房子永远是一个三角或梯形加上一个长方形;太阳总是一个圆,外加一些小点表示光芒„„由于没有“心”在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类似“复习”的过程。没有用“心”去画就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创造性。所以我们更应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应受任何约束,这
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之处。
三、在比较中发现、在讨论中感受
儿童在接触美术时,除了蜡笔、水粉等一些常见的美术作品之外,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数动画片了,会使孩子画出的图形都带有明显的卡通痕迹,缺乏生命的本色。所以,我们平时应尽可能地多给孩子欣赏一些不同形式、不同种类和风格的美术作品。比如欣赏非洲的图腾柱,让孩子感受原始艺术古朴、粗犷之美,感受色彩的艳丽,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欣赏一些现代艺术等,由此让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刺激,从而开拓思维,启发创造力。
四、巧用多媒体教学,丰富美术课堂魅力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影像、音乐资料和制作手段,使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成为现实。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事物,为其审美素质、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这是多媒体教学最具特色的魅力。通过对图形、对色彩的想象,而画成一幅幅耐人寻味、趣味横生的作品。多媒体技术给教学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将多媒体教学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五、学会赏识,在评价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评价是一种很好的反馈信息、及时提高自己的方式。传统美术课堂中的评价都是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评价学生作品的好坏也就是“优秀”“良好„及格”等笼统抽象的评语。文学家罗曼·罗兰说
过:“不要只在乎事情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而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对学生美术水平现状的评价就更科学了。此外,评价内容还加入了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教师可以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把那些抽象的评语换成更富有感情色彩的评语,可以问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是否快乐,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地方有遗憾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自我评价中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我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