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培训考试试题库
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培训考试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一)政治理论部分
1、以下哪个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属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D)
A、爱国 B、敬业 C、诚信 D、自由
2、十八大提出要确保到(B)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A、2018 B、2020 C、2025 D、2030
3、(A)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法治 B、德治 C、人治 D、法治和德治
4、坚持用制度(D),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A、管权 B、管事 C、管人 D、管权管事管人
5、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始终(D)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A、实现好
B、维护好 C、发展好
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6、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D)。A、规范执法
B、公正执法
C、文明执法
D、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7、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D)意识。
A、尊法 B、守法 C、用法 D、尊法守法用法
8、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D)和司法公信建设。A、政务诚信 B、商务诚信 C、社会诚信 D、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
9、坚持和发展(C)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理论
10、十八大报告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D)。
A、以言代法 B、以权压法 C、徇私枉法 D、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11、我国形成了以(B)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诉讼法
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C)共同推进。
A、公正司法 B、严格执法 C、依法行政 D、依法办事
13、习近平强调,(A)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A、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B、确保社会安全
C、保证稳定 D、促进和谐
14、习近平指出,(B)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A、促进社会和谐 B、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促进社会文明 D、促进社会稳定
15、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政法战线要旗臶鲜明坚持(D)。
A、依法办事 B、严格执法 C、执法为民 D、党的领导
1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C)。A、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7、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的(A)定为国家宪法日。
A、12月4日 B、12月5日 C、11月4日 D、11月5日
18、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建立(A)制度。
A、宪法宣誓 B、国旗宣誓 C、党旗宣誓 D、法律宣誓
19、(A)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A、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B、有法可依 C、有法必依 D、执法必严
20、党的十八大强调,(B)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建设法治国家 D、建设民主国家
(二)社区矫正工作业务
1.我国社区矫正在(D)年在全国全面试行。A.2002 B.2003 C.2013 D.2009
2.江苏省2014年颁布的的关于社区矫正的地方性法规是(C)。
A.《社区矫正暂行办法》 B.《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C.《社区矫正工作条例》 D.《江苏省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规定》 3.社区矫正从试点到全面实施,依据相关文件,其适用对象的范围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C)。A.被判管制 B.被宣告缓刑
C.被剥夺政治权利 D.暂于监外执行
4.社区矫正的指导管理和组织实施由(A)负责。A.司法行政机关 B.公安机关
C.群众组织 D.监狱
5.江苏省首创的集教育矫正、公益劳动、心理矫正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平台是(D)。
A.社区矫正协会
B.社区矫正办公室
C.社区矫正指挥中心
D.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
6.矫正机构根据服刑人员的具体情况,在就业、就学、生活方面提供的帮助是(D)。
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障 C.送温暖 D.适应性帮扶 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区矫正机构职责。(C)A、开展适用社区矫正的调查评估 B、办理接收和解除社区矫正手续
C、组织和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医疗服务 D、组织和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
8.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委托后,应当在(C)日内将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意见书提交委托机关。
A.五 B.七 C.十 D.十五
9.管制的社区矫正期限是(A)。A.3个月≤X≤2年 B.1个月≤X≤6个月 C.原判刑期≤X≤1年 D.1年≤X≤5年
10.对宣告执行后(C)个月内的社区服刑人员,一律实施严格管理。
A.一
B.二
C.三 D.四
11.社区服刑人员一次外出时间(含续假)不得超过(D)。A.七日 B.十五日 C.二十日 D.一个月
12.司法所应在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后(A)工作日内,建立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A.三个 B.五个 C.七个 D.十个
13.社区矫正基本不适用于(D)类服刑人员
A.罪行较轻 B.主观恶性小 C.社会危害不大 D.累惯犯 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B)A、遵守国家法律 B、服从上级安排 C、工作严守纪律 D、保持清正廉洁
15.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十五天.一个月以下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给予社区服刑人员(B)惩处。
A.警告 B.提出治安处罚建议书 C.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 D.提出收监执行建议
16.确定服刑人员是否社区矫正的决定机关是(C)A.检察院 B.公安局
C.法院 D.政法委
17.实践中,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的功能不包括(D)A.集中教育 B.心理矫正
C.社区服务
D.休闲娱乐 18.集中教育的最大优点就是(D)。
A.组织性 B.严肃性 C.普遍性 D.高效性
19.亲情教育突出(C)的要素,以情扬善,以情褒真,以情讲法。
A.法律 B.警示 C.情感 D.精神
20.进行个别教育时,要遵循尊重信任、(D)的原则。A.组织严密 B.实事求是 C.积极主动 D.因人施教
21.司法所应当在宣告执行后的(B)工作日内制订矫正方案。A.三个 B.五个 C.七个 D.十个
22.社区服刑人员申请外出时间在(C)以下的,由司法所批准,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A.三日 B.五日 C.七日 D.十日
23.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对象(D)。A.是面向一部分社区服刑人员
B.是那些存在心理问题或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社区服刑人员
C.应面向全体社区服刑人员,而且对所有服刑人员采取相同的矫治方法
D.应面向全体社区服刑人员,而不只是适用于那些存在心理问题或者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社区服刑人员
24.心理咨询师与来访的社区服刑人员的关系是(B)。A.师生关系 B.类似朋友的信任关系 C.生活中的朋友关系 D.医患关系
25.对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应当每(D)月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
A.一个 B.一个半 C.两个 D.三个 26.循证矫正的“证”指(A)。
A.最佳证据 B.相关证明 C.正式证件 D.一般证据
27.关于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和一般的管理教育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C)。
A.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B.二者是等同的
C.二者既接近又不等同
D.二者是不同性质的活动
28.司法所应当为社区服刑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矫正小组成员组成不包括哪一项(A)
A.检察院相关责任人 B.居民委员会代表
C.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 D.社区矫正志愿者
29.司法所应当定期对社区服刑人员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其中不包括(D)
A.教育学习 B.接受监督管理 C.社区服务 D.心理状况
30.(A)是指“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生存困难,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要求,免除其后顾之忧,使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提高其改造积极性的各种活动”。它是帮困扶助任务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
A.生存性帮困扶助 B.发展性帮困扶助 C.支持性帮困扶助 D.最低生活保障
31.下列执法事项不应当由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办理(B)A.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
B.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专业心理辅导 C.社区矫正监督管理事项的审批 D.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
32.在保证人机不分离的前提下,对社区服刑人员的随身设备进行唯一性识别可以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识别。目前比较好的方式是使用(A)。
A.电子腕带、手机定位模块 B.射频识别、声纹识别 C.指纹识别、电子腕带 D.手机定位模块、射频识别
33.省辖市、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臵现场指挥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类型、事态发展情况选择设立专门工作组,其中负责应急处臵必需的人力、财力、物力保障等工作的是(C)。
A.现场处臵组 B.秩序维护组 C.后勤保障组 D.信息综合组 34.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江苏省关于构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提出:帮扶手段多元实用,符合政策条件的两类人员100%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两类人员就业安臵率达(D)以上。” A.50%
B.100%
C.80% D.85%
35.社区矫正工作者帮助社区服刑人员了解具体的招聘程序,个人表格的填写、资料的整理和使用,面对用人单位如何介绍自己,以及应有的礼仪和言谈举止。这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的(A)。
A.就业指导 B.就学指导 C.就医指导 D.就业指南
36.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困扶助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存性帮困扶助、(B)和发展性帮困扶助”。A.补偿性帮困扶助 B.支持性帮困扶助
C.现实性帮困扶助 D.最低生活保障
37.监狱系统与地方司法行政部门的互帮共建工作主要促进了监狱工作的(A)。
A、社会化 B、规范化 C、人性化 D、刑罚化
38.2007年4月18日,江苏首家社区矫正协会在(A)成立。共吸收会员单位58家,各会员单位积极配合,切实履行会员义务,有效弥补了社区矫正工作的不足,促进了辖区内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全国和全省引起较大反响,走出了一条社区矫正工作的新路子。
A.扬中油坊镇 B.泰州高新区 C.徐州泉山区 D.南京建邺区 39.矫情是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所有情况。动态矫情与时间相关,一般动态情况宜(A)上报。A.每日 B.每周 C.每月 D.每年
40.方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移动办公和随时随地进行矫正工作的需求所使用定制开发的移动工作终端被称之为(B)。A.警务通 B.矫务通 C.商务通 D.现场执法仪
41.在保证人机不分离的前提下,对社区服刑人员的随身设备进行唯一性识别可以实现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识别。目前比较好的方式是使用(A).A.电子腕带 B.射频识别 C.指纹识别系统 D.手机定位模块 42.下列不属于社区服刑人员信息的是:(D)A.当日新收矫正人数 B.当日越界人数及明细
C.当日重大违纪人数及明细 D.当日重要岗位值班人员
43.省辖市、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臵现场指挥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类型、事态发展情况选择设立专门工作组,其中负责情况收集、信息传递、材料汇总、媒体应对等工作的是(D)。
A.现场处臵组 B.秩序维护组 C.后勤保障组 D.信息综合组 44.社区矫正帮扶基金,重点解决(B),如职业技术培训、就学就业指导、心理矫治以及生活、居住和疾病医疗等必要的救助。
A.社区服刑人员中贫困者的问题
B.社区服刑人员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C.社区服刑人员中的社会适应不良者的问题 D.社区服刑人员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45.社区矫正工作程序费用是指:(C)
A.“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的集中教育、个别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心理矫正和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特殊教育所发生的资料费、材料费、专家授课费等费用”。
B.“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日常监管、重点监控、风险评估、异地跟踪监管、突发事件处臵等工作而发生的差旅费、通讯费、监控费等费用”。C.“接收交接、迁移衔接和解除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等工作所发生的台账档案费、办公费、宣告费等费用”。
D.“对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并实施司法奖励、治安处罚或收监执行而发生的评议调查费、公告费、邮寄费、协调费等费用”。46.社区矫正是与(A)相对的刑罚执行方式,但二者并不是分割独立的,相反它们联系紧密、互为补充,有着教育挽救罪犯的共同目标。
A.狱内改造 B.劳动教养 C.强制戒毒 D.适应性帮扶
47.最早实践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用于社区矫正的是(C)的特点。
A、北京 B、江苏 C、上海 D、新疆
48.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监护人、学校与社区矫正机构要规范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加强相互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以(A)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矫正体系。A、学校
B、社区
C、社区矫正机构 D、家庭
49.“法润江苏〃春风行动”是江苏省司法厅结合“四个全覆盖”工作体系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内开展的集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护和(A)行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帮扶活动。
A.特殊人群困难家庭及子女帮扶 B.基层矛盾排查及劳资纠纷的解决
C.社区公共法律服务 D.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
50.为建立“狱市合作”长效机制,监狱、市司法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学习研究省司法厅、监狱管理局相关文件精神,定期商讨“互帮共建”工作,凝聚思想共识,推动监狱、市司法局间的联系趋于常态化,这属于互帮共建(A)制度的建立。A.上层互动 B.中层交流 C.基层协作 D.监督反馈 51.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人员的身份基本应为(C)。
A.外聘专家 B.公安民警 C.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 D.司法社工 52.社区矫正期满前(D)内,社区服刑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
A.十日 B.十五 C.二十日 D.三十日
53.在构建循证矫正模式过程中,应以(B)为逻辑起点。A.证据 B.问题 C.管理系统 D.协商 54.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C)A.12小时
B.10小时
C.8小时
D.16小时
55.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C)A.12小时
B.10小时
C.8小时 D.16小时
56.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D)应当及时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A.司法所
B.派出所 C.县级公安机关 D.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57.在应用证据考虑制定循证矫正方案时,要考虑(D)和制定循证矫正方案。
A.效果评估 B.犯罪原因
C.问题严重性评估 D.证据的适用性
58.为了强化服刑人员的赎罪意识和悔罪意识,修复与社会和受害方的关系,通过社区服务的形式由服刑人员提供义务劳动。这个遵循的是社区服务的(D)原则。
A.规范性 B.可操作性 C.公益性 D.补偿性
59.《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规定,不按规定参加社区服务,经教育仍不改正的,(B)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A.当地司法所 B.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C.司法工作人员 D.社区矫正机构
60.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江苏省关于构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提出:“(B)是社区矫正社会化的主要体现,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要求。A.社区广泛参与 B.社会多元参与
C.社会化管理 D.社会积极参加
61.社区矫正协会,是一个(A)的新模式,它在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A.非政府组织 B.政府组织 C.社区组织 D.社会组织
62.(A)是用来评估服刑人员的个人社会技能、健康、情感的稳定性、教育水平和职业能力、智力状况和其他相关因素的手段。
A.需要评估 B.介入实施
C.支持性帮扶 D.调查回访
63.《社区矫正工作条例》中特别强调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制度,按照(D)核定社区矫正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A.社区矫正经费的投入状况 B.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数量 C.当地的财政状况 D.社区服刑人员的数量
64.(B)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
A.电子手铐 B.射频识别 C.指纹识别 D.手机定位 65.空间卫星定位系统属于(A)目标定位技术。
A.天基型 B.陆基型 C.天基陆基结合型 D.海基型
66.心理测试系统可以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C),为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个案矫正)提供科学依据。
A.精神分析 B.学业分析 C.心理分析 D.生理分析
67.下列不属于社区矫正信息平台的区域监控管理功能的是(D)。
A.用户管理
B.部门定 C.地图维护 D.社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导入
68.(B)是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管理教育帮扶的工作平台,隶属于县(市、区)司法局领导和管理,对乡镇(街道)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并与其共同承担社区矫正工作任务。
A.社区矫正管理局 B.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 C.互助共建长效机制 D.地方人民政府
69.相近地区的基层挂职人员相继成立“互帮共建”工作组,围绕共同目标,建立以地区为中心的协调合作机制,每季度召开全体挂职民警会议,各单位间探讨交流,协助解决相关问题,促进系统内部间“互帮共建”。这属于互帮共建(C)制度的建立。
A.上层互动 B.中层交流 C.基层协作 D.监督反馈 70.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变更批准部门是(D)
A.司法所 B.县级检察院 C.县级公安机关 D.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二、多项选择题
(一)政治理论部分
1、下列哪些内容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ABCD)
A、自由 B、平等 C、公正 D、法治
2、政法机关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做(ABCD)的执法者。
A、知法 B、懂法 C、守法 D、护法
3、(ABCD)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4、坚持(ABCD),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A、系统治理 B、依法治理 C、综合治理 D、源头治理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ABC)三位一体构成的。A、道路 B、理论体系 C、制度 D、法治
6、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逐步建立以(ABD)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A、权利公平B、机会公平 C、收入公平D、规则公平
7、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ABCD)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A、忠于党 B、忠于国家 C、忠于人民 D、忠于法律
8、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ABCD)
A、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B、绝不允许以言代法 C、绝不允许以权压法
D、绝不允许徇私枉法
9、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ABC)。
A、有法必依 B、执法必严 C、违法必究 D、立法科学
10、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ABCD)建设。
A、政务诚信 B、商务诚信 C、社会诚信 D、司法公信
(二)社区矫正工作业务
1.我国社区矫正第一批试点地区主要包括(ACD)A.江苏 B.深圳
C.山东 D.上海
2.当前,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有(ABCD)A.被判管制者 B.被宣告缓刑者
C.被裁定假释者 D.被暂于监外执行者 3.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内容为(ABC)
A.监督管理 B.教育矫正
C.适应性帮扶 D.法制宣传 4.201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社区矫正工作思路是(ABCD)。
A.党委领导 B.政法牵头
C.司法为主 D.部门联动 5.特殊人群全覆盖需要(ABC)的工作格局。
A.全流程 B.全方位
C.全员化 D.常态化
6.下列(ABCD)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
7.我省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分级管理,管理等级分(ACD)。A.严格管理 B.从严管理 C.普通管理 D.宽松管理 8.下列(AC)属于社区矫正执行档案。
A.调查评估意见书 B.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宣告笔录
C.社区矫正宣告书 D.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汇报 9.个别教育具有(ABCD)等特点。A.效果的稳定性
B.教育的针对性
C.互动的深入性
D.方式的灵活性
10.在社区服刑人员的个别教育中比较常用的谈话方法有(ABCD)。
A.旁敲侧击法 B.教育激励法 C.教育启发法 D.问题商讨法 11.对实行严格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下列(ABD)符合定期报告与走访制度。
A.每周电话报告一次 B.每半月走访一次
C.每月当面报告一次 D.每两周当面报告一次
12.社区服刑人员在考核中出现(BD)情形,应当立即直接上调为严格管理。
A.上季度月度考核结果出现两次以上基本合格的 B.受到警告处罚的C.上季度月度考核结果出现一次以上基本合格的 D.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13.在社区服务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以下哪些情形社区服刑人员可以不参加社区服务?(BC)
A.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60周岁的B.因病暂予监外执行的 C.因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 D.身体残疾或患有精神疾病。14.虽然社区服刑人员的需要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是,从其心理矫治与再社会化的角度来看,需求评估体系可以分两大类别:(AD)。
A.复归的需求 B.生理的需求
C.自我实现需求 D.修复的需求 15.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评估主要是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测量、行为观察、查阅档案等方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ABD)进行评估和甄别的过程。
A.人格状况 B.心理健康状况 C.心理疾病 D.人身危险性
16.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ABC)A.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B.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C.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D.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17.(ACD)司法所应当及时了解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有关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服刑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
A.重点时段 B.重点地区 C.遇有特殊情况 D.重大活动期间
18.介入实施是帮困扶助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在需要评估的基础上,矫正作者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具体困难而开展的帮扶活动”,矫正机构一般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实施介入实施(ABCD)。
A.联系农村基层组织,为农村籍社区服刑人员落实责任田;
B.联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教育部门,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
C.联系教育部门,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入学提供帮助;
D.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也可以联系专业心理矫治人员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治疗;
19.就学指导是指“为了解决处在学龄期或愿意继续在学校学习的社区服刑人员的入学问题而开展的指导帮助活动。就学指导的目标人群主要是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就学指导的意义主要有哪些?(ABC)
A.有利于促进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化 B.有利于贯彻有关立法的规定 C.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D.有利于贯彻落实义务教育
20.社会各界理解、支持社区矫正工作,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服刑人员改造、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环境,社区矫正协会的建立让全社会了解、认识社区矫正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矫正协会在社区矫正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社区矫正协会在社区矫正中发挥的作用(ABCD)。A.有效补充人力不足 B.有效提高帮扶效果 C.有效宣传社区矫正 D.有效补充经费欠缺 21.目标定位技术可以分为(ABC)。
A.天基型 B.陆基型 C.天基陆基结合型 D.海基型
22.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实践来看,下列属于社区矫正信息平台主要功能的有(ABCD)。
A.信息交互管理 B.矫正档案管理 C.区域监控管理 D.矫正考核管理
23.处臵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遵循原则包括:(ABCD)A.各负其职原则 B.依法处臵原则 C.快速反应原则 D.协同应对原则
24.省级专项补助资金是由省财政根据各地(ACD)省级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及当地财政对社区矫正经费的投入状况等因素,计算确定各地社区矫正专项资金的补助数额。
A.社区服刑人员的数量 B.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数量 C.财政状况 D.社区矫正工作绩效
25.“互帮共建”工作中选取的挂职民警都是各监狱的业务骨干,江苏省司法厅还特地组织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挂职工作,切实发挥(ABC)的作用。A.联络员 B.战斗员 C.调研员 D.矫正员
26.互帮共建长效机制的确立需要在开展、沟通、监督、保障等方面建立一套系统的运作机制,具体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ACD)
A.建立上层互动制度 B.建立定期活动制度 C.建立基层协作制度 D.建立监督反馈制度
27.江苏省社区矫正专业工作队伍由(BC)组成
A.治保主任 B.执法人员
C.社会工作者 D.公安干警
28.社区矫正从业人员的来源包括(ABCD)A.司法局录用 B.教育系统教师转岗
C.乡镇机关聘用
D.社会公益性岗位招录
29.社区矫正协会是由地方相关部门,各企事业等单位自愿成立的地方性、行业性社会团体,以下哪些选项是社区矫正协会的主要工作目标?(ABCD)
A.调整犯罪认知,帮助矫正对象疏导情绪,开解“心结”。
B.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度过矫正期,防止重新犯罪,并发掘其自身优势,协助其重塑自信,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C.开展有关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其进行情绪疏导,舒缓情绪,提高自我形象,消除顾虑,恢复自信。
D.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协助发掘自身潜能,使其走出家庭,重新就业,减缓经济压力,改善生活质量。
30.发展性帮困扶助是指“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措施”。它可以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提高生存技能,实现顺利回归社会的目的。下面哪些选项属于发展性帮困扶助(ABCD)。
A.联系社区服刑人员的原单位,协商是否可能重新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并安排工作。
B.帮助联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职业培训机会。
C.帮助未成年服刑人员联系学校,解决家庭困难者的学费等,让未成年服刑人员在社区服刑期间能正常完成学业。D.联系有关部门,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自谋职业。
31.社区服刑人员脱离监督管理的,(AC)可以组织查找。A.司法行政机关 B.有关单位 C.公安机关 D.个人
32.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矫正期满的社区服刑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需要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的社区服刑人员包括(ABC)
A.判处管制的 B.宣告缓刑的C.裁定假释的 D.由监狱管理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 33.社区矫正工作的经费主要由(BCD)三个部分组成。A.国家级专项扶持资金 B.省级专项补助资金 C.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保障经费
D.自筹经费
34.近年来困扰监狱执法工作的三大难题分别是(ABD)A.释放难 B.安臵难 C.生活难 D.保外就医难
35.信息交互管理主要解决矫正工作者与社区服刑人员间的交流信息,主要包括(ABCD)及矫正信息查询等。
A.警示通知 B.电话短信记录 C.谈话记录 D.电子邮件
36.处臵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遵循原则包括:(ABCD)A.各负其职原则 B.依法处臵原则 C.快速反应原则 D.协同应对原则
三、判断题
(一)政治理论部分
1、党的政策与法律本质上是一致的(√)。
2、我们要从社会层面,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3、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可以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6、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7、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8、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
9、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10、坚持系统治理,加强政府领导,发挥党委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11、稳定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12、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已经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
14、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
15、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
1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17、我国形成了以民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8、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19、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20、要以最坚决的意志、最坚决的行动扫除政法领域的腐败现象,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二)社区矫正工作业务
1.作为一种行刑方式,社区矫正的实施仍然缺乏类似于《监狱法》的一部专门关于社区矫正的法律。(√)
2.将服刑人员臵于社区,由专门机构在多方力量的协助下,对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进行的矫正活动是社区矫正。(√)
3.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是用更有效的方式惩罚罪犯、震慑宵小。(×)
4.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在根据地创立的战时由群众管制改造罪犯的方式称为“保安处分”。(×)
5.开展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委托机关应当根据居住地管辖原则来确定有管辖权的调查评估机关。(√)
6.《社区矫正工作条例》中特别强调乡镇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制度, 按照社区服刑人员数量核定社区矫正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7.社区服刑人员月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8.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
9.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委托机关可以将委托函件等材料交由拟调查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罪犯)、其亲友、其代理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转递。(×)
10.社区服刑人员因就业、就学、就医等原因导致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可以向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请。(×)
11.个别教育是因人施教原则的运用,也是行刑个别化原则的具体体现。(√)12.社区矫正工作者在进行个别谈话时,要辅助以适当的身体语言。(√)
13.在对新入矫服刑人员的心理测试中,可以同时使用SCL-90、16PF、EPQ和MMPI等工具进行综合评估。(×)
14.社区矫正需求评估是指从矫正的目的出发,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个人需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和诊断性分析。(√)
15.社区服刑人员帮困扶助是社区矫正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认为,社区服刑人员帮困扶助,是指“社区矫正机构调动社区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就业、生活、法律及心理等方而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矫正措施”。(√)
16.社区服刑人员回到社区后,对于确实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或有亲属但无人接纳、生活确有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由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会同民政部门在当地政府、社区矫正机构的支持协调下,选择适宜的场所进行临时安臵。(×)
17.从实践中来看,全省各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困扶助做过许多有益的尝试,南通市司法局按照“帮扶跟着需求走路”的总体思路,探索建立了“精神上扶心、生活上扶困、就业上扶技、发展上扶业、智力上扶学,促进思想和行为转化”的“五扶一促”工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18.社区矫正信息平台与其它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最大区别是增加了通信功能。(×)
19.矫情大体可以分社区服刑人员信息、矫正工作者信息和矫正工作整体信息三类。(√)
20.应急处臵是指对社区矫正工作中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的处理。(√)
21.江苏省各地在社区矫正经费外还设立了社区矫正帮扶基金,且该基金的募集途径为市场自由募集。(×)
22.“十百千万”专项行动中的“千”和“万”具体指为1000名罪犯、戒毒人员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组织普法讲师团深入监所,面向数万名罪犯、戒毒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23.“法润江苏〃春风行动” 中,各地司法局联合监狱为狱内服刑人员开通了“12345”法律援助热线。(×)24.在社区矫正实践中,为体现人本主义精神,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一概由参与矫正的社会志愿者进行。(×)
25.在江苏,社区矫正从业人员仅指司法所公务员。(×)26.《社区矫正工作条例》中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应当根据需要,组织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实施心理矫治”。(×)
27.《社区矫正工作条例》第21条规定:“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可以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身心发育需要和家庭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28.社区服刑人员因病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在扣除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补偿费用后,个人自付仍有困难的,可向有关县级民政部门提出全额报销申请。(×)
29.矫情大体可以分社区服刑人员信息、矫正工作者信息和矫正工作整体信息三类。(√)
30.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
31.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刑人员,对应的管理教育方式也应不同。(√)
32.社区服务的领域主要是在具有社会福利性或者非营利性的社会机构,社区矫正机构可以将公益劳动作为增加其收入的手段。(×)
33.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县级人民检察院。(×)
四、简答题
(一)政治理论部分
1、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
要点: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⑷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⑸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简述建设法治中国的“两个坚持”
要点:⑴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⑵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涵义。
要点:⑴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⑵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⑶个人层面来说,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要做到“四个决不允许”,其内容是什么?
要点:⑴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臵之不理,⑵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⑶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⑷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5、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五个过硬”和“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要点:⑴“五个过硬”: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
⑵“十六字方针”: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6、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三严三实”的内容是什么?
要点:⑴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⑵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7、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其内容是什么?
要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8、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怎样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要点: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
9、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政法工作的三项主要任务是什么?
要点:⑴维护社会大局稳定;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⑶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10、简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要形成的五个体系。
要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⑴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⑵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⑶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⑷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⑸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二)社区矫正工作业务
1.简述社区矫正的基本原则。
要点:(1)依法矫正,规范执法;(2)严格管理,确保服刑人员在管在控,立足社区服刑人员衔接、报到、建档、社区服务、思想教育等环节,分别建章立制,形成制度管理集群,用全覆盖制度,挤压违法乱纪、再犯新罪的空间。(3)扩大社会参与,利用社会资源;(4)以人为本,调动服刑人员积极性。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调动社区服刑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社区服刑人员适应社会、自谋出路的能力。(5)改革创新,促进矫正工作科学化。
2.社区矫正执行宣告议程主要有哪些?
要点:社区矫正执行宣告议程主要有:(1)宣布参加宣告的单位和人员;(2)核对社区服刑人员身份信息;(3)依序宣告以下事项:法律文书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限(按照法律文书或执行通知书上注明的日期确定);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期限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4)发放执行社区矫正宣告书。3.社区矫正日常性监管措施与制度有哪些?
要点:日常性监管措施与制度有:依托矫正小组加强日常监管;实行动态分级管理;落实定期报告与走访制度;严格外出和居住地变更审批制度;强化矫正执行管控措施;密切与相关执法部门的联系配合。
4.简述社区矫正需求评估的目标
要点:需求评估是有着自身特定的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1)具体分析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及再社会化可能面临的阻碍因素。(2)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治措施,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效性(5.在对服刑人员的心理咨询中如何遵循保密原则? 要点: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必须遵循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泄露来访者的个人隐私。但是对于社区服刑人员,遵循保密原则是有条件的。(1)当来访者在咨询中流露出有自杀、自伤或伤及他人的念头时,咨询师应首先稳定其情绪,然后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或疏导,确保安全。(2)如有公安、司法机关等询问与案情有关的信息时,要如实反映情况。
6.社区服刑人员就学指导的任务有哪些?
要点:社区服刑人员就业指导的任务有:(1)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2)了解社会不同岗位的要求;(3)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人职匹配;(4)一定的求职技巧。7.如何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协会的建设?
要点:(1)认真研究形势,积极探索试点;(2)规范协会运作,提高协会成效;(3)引导多元参与,发挥社会作用;(4)其它。
8.社区服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中的应急处置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要点:(1)社区服刑人员准备或正在实施行凶、杀人、放火、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或者以要挟或制造重大社会影响为目的的自杀、自焚、自残等行为的;(2)社区服刑人员非法组织或参与群体性事件,扰乱公共秩序的;(3)社区服刑人员脱离监督管理的;
(4)社区服刑人员大规模集中来省进京上访的;(5)社区服刑人员在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过程中滋扰管理秩序的;(6)社区服刑人员在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的;(7)社区服刑人员在收监押送过程中脱逃的;(8)社区服刑人员收监押送过程中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9)其他突发事件。
9.《县(市、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对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的建设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求建设适应工作需求的相关设施和功能室,那么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一般包括哪些功能室,请你列举出4个来。
要点:入矫(解矫)宣告室、监控管理室、心理矫咨询室、沙盘室、音乐放松室等。10.依托互帮共建活动,多地实现了帮教资金的基金化,请你说说帮教资金的基金化的好处。
要点: 基金化运作方便了帮教资金的募集,使得帮扶资金既有了一定的增值保值能力,又使得帮扶资金的使用严格规范。11.社区矫正机构的职责?
要点:社区矫正机构履行以下职责:
(一)开展适用社区矫正的调查评估;
(二)办理接收和解除社区矫正手续;
(三)组织和实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
(四)组织和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
(五)组织和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适应性帮扶;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12.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的组成及主要执法事项是什么?
要点: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由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的公务员担任。下列执法事项应当由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办理:
(一)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
(二)社区矫正的执行宣告和解除宣告;
(三)社区矫正监督管理事项的审批;
(四)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
13.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组成和职责?
要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由下列人员担任:
(一)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开招聘的社会工作者;
(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接受委托的社会组织派出的人员。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组织下,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定配备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保证社区矫正工作需要。14.社区服刑人员的概念是什么?
要点:社区服刑人员,是指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以及法律规定实行社区矫正的其他罪犯。15.《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职责是如何规定的?
要点: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16.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要点:
1、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其社区矫正期限与人民法院宣判的管制期相同,矫正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2、被宣告缓刑的社区服刑人员,其矫正期限与人民法院宣判的缓刑考验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3、被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其矫正期限与人民法院裁定的假释考验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4、暂予监外执行期限的社区服刑人员,其矫正期限与暂予监外执行的期限相等。人民法院决定的,其矫正期从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决定的,其矫正期从出监所之日起计算。未附暂予监外执行期限的社区服刑人员,其社区矫正期自出监所之日起至收监或刑满之日止。
17.对社区服刑人员人员进行调查评估,从哪些方面进行?
要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四条、《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第十二条、《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流程》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委托后,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在十个工作日内将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意见书提交委托机关。在调查中发现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罪犯)居住地不属于本县(市、区)的,应当立即向委托机关退还委托函件,并说明理由。18.社区矫正小组由哪些人组成?
要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条、第八条、《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社区矫正小组组长由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担任,成员包括社区民警、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代表、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或者就读学校代表、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社区服刑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19.社区矫正小组的义务是什么? 要点:《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社区矫正小组成员按照社区矫正责任书履行下列义务:
1、督促社区服刑人员按照规定向司法所报告有关情况、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遵守有关监督管理规定;
2、定期向司法所反映社区服刑人员遵纪守法、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
3、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有违法犯罪或者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及时向司法所报告;
4、协助司法所开展教育帮扶工作;
5、社区矫正责任书确定的其他义务。
20.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执行档案、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要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包括使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以及接受、监管审批、出发、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
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包括司法所和矫正小组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记录,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相关材料等。同时留存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副本。
五、实务题
1.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践体会,谈谈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
要点:要求结合个人工作实践体会来谈,回答时可以有个人的工作体会(想法)、工作方法或意见建议等。主要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查阅有关法律文书材料,与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谈话,了解其认罪悔罪情况和思想动态,走访社区服刑人员家属、邻居、村(居)委会、原单位(学校)的有关人员,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事实、犯罪类别、主观恶性、心理行为特点、家庭状况、成长经历、社会关系等,做到基本情况明了,基本事实清楚;二是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危险程度、利益需求、心理行为、素质缺陷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社区服刑人员犯罪的症结和可能影响矫正进行的问题所在,确定矫正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三是在综合分析评定的基础上,拟定矫正方案。确定对其拟采用的监督管理、教育学习、帮困扶助的措施等。由于每个社区服刑人员的个人实际情况不一样,要做到有的放矢,因人定案,因人施矫,切忌千篇一律、不讲效果。并根据考核结果调整矫正方案。” 2.谈谈你们单位是如何有效组织和实施社区服务的。
要点:(1)社区服务场所的选定;(2)加强服务情况的考核奖惩;(3)做好安全保障和应急预防;(4)创新社区服务的模式。
3.试述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个别谈话的技巧。
要点:个别谈话是一门说话的艺术,不仅要有思想性、哲理性,也要讲究艺术性、技巧性。(1)谈话场所选择,在个别谈话时,应根据不同的社区服刑人员、不同的谈话主题选择不同的谈话环境,创造对谈话有利或适宜的氛围。(2)谈话时机的把握,要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具体情况确定谈话的时机。(3)语言表达的技巧,一般性谈话时语言应亲切、自然、风趣、幽默。当对一个犯了错误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谈话时,语言则应尖锐、严厉,体现执法的威严。(4)身体语言的技巧,社区矫正工作者在进行个别谈话时,要辅助以适当的身体语言以消除社区服刑人员的紧张心理和对立情绪。(5)谈话方法的选择,面对不同的谈话对象,不同的谈话内容,社区矫正工作者选用不同的谈话方法。
4.社区服刑人员是服刑人员,具有潜在的社区危害性,一旦出现难以控制的突发事件,将严重危害社会稳定。掌握矫情动态,及时逐级上报、制度化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谈谈你对矫情动态分析研判的意义的认识。
要点:(1)矫情动态分析研判可以让上级主管部门科学决策部署、及时合理谋划,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基本资料和可靠依据,从政策和领导层面超前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2)矫情动态分析研判可以科学把握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状态,使矫正工作者更加主动、更具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保证基层社区矫正工作有序进行。(3)矫情动态分析研判可以对重大、突发、偶发性事件以及不可预防、不可预测事件进行分析研判,预测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的重大问题、重大隐患,分析其原因,并上报有关部门,使社区矫正工作成为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成为研判社会问题的重要阵地。(4)矫情动态分析研判的前提是掌握全面的、客观的基础信息,科技监管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实时、准确地采集信息提供了方便。5.监狱和地方司法行政部门的互帮共建活动的开展,产生了良好的合作互动效果,请你谈谈互帮共建活动对罪犯矫正事业的积极影响?
要点:(1)促进了社区矫正与监禁矫正的全面对接;(2)促进了刑罚执行工作的社会化;(3)促进了监狱 “三难”问题的有效解决;(4)促进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执法。
6.王某,男,四十二岁,四川省XX县人,初中文化,与妻子同在江苏省某市电缆厂工作六年余。因在劳动过程中与工友发生口角将对方打伤,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三年,2014年6月15日报到入矫。王某入矫以来表现基本稳定,能遵守各项管理教育规定,继续在原工厂工作。现因母亲生病住院,提出请假申请欲回四川老家探望并照顾母亲,请假时间初定二十天。问:(1)司法所工作人员对王某的请假事项应如何办理?
(2)若王某以母亲病重需续假十天,应该如何指导王某办理相关手续?
要点:(1)司法所工作人员接到王某的书面请假申请后,应当审核其请假事由的真实性,经核实确认后,司法所工作人员应当填写《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审批表》一式两份,由司法所领导签署意见后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如果经批准同意,司法所应当发放准假通知书,写明社区服刑人员姓名、外出事由、期限和目的地。情况紧急的,司法所可以向社区服刑人员电话告知准假决定,并记录在案。
(2)对王某母亲病情的客观事实和返回居住地续假确有不便的现实,经司法所同意,可以要求其采用寄送、传真等形式提交书面申请。由司法所按照程序报请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批准。若同意则告知其批准续假时限;若不同意则要求其按照第一次批准的请假时限届满前返回居住地销假。
7.卫某,17岁,现就读于某技校二年级。一直以来,小卫的学习成绩平平,而父母从事水产经营,一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半年前,他和一群年龄相仿的社区青少年外出为朋友过生日,酒后他在别人怂恿之下帮忙“望风”拦路抢夺。案发后,法院考虑到小卫认罪态度良好,情节不太严重,令其回归社区接受社工的诉前考察教育。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你被要求负责小卫这一个案子。
问:(1)在上述案例中,小卫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小卫目前的困境,社区矫正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要点:(1)面临的困境:就业、就学(2)介入策略
就学指导
就业指导
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程序:①申请;②审核;③审批;④备案。
8.试论述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服务全覆盖?
要点:(1)2013年,江苏省司法厅为构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工作体系,紧紧围绕“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的目标,提出了“社区矫正工作全覆盖”的全新理念。这一理念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在于探索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管理和帮扶全员化、全流程、全方位覆盖的工作格局,并通过层层落实目标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初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司法行政工作网络,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奠定更加坚实的保障体系。
(2)构建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服务全覆盖工作体系,具体来说,要做到:一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调查评估和假释前矫正环境评价工作,从源头上降低社区矫正安全稳定风险。二是全面落实监管教育帮扶三项任务。严控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审批,突出重点人员管控,加强日常考核,及时调查、依法惩处违法违规人员。要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三是引导社会多元参与。要发挥好社区矫正小组的作用,夯实矫正执行的社区基础。要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教育帮扶服务、。四是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信息数据的互通共享,有效防范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和重新犯罪,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五是推进组织体系建设。县级司法局要去“机关化”、强“专业化”和“实战化”,继续升级县(市、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
9.随着社区矫正工作从试点走向全国的普及,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矫正成为社区矫正发展的必然趋势。2007年扬中市油坊镇建立社区矫正协会和创业帮扶基金,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开展教育帮扶活动,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请结合你单位的实际来谈谈如何完善社区矫正协会的建设? 要点: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展开相关论述,要点如下:(1)认真研究形势,积极探索试点(2)规范协会运作,提高协会成效(3)引导多元参与,发挥社会作用。
10.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了各级财政预算,使得社区矫正工作的经费得到了可靠保障,解决了经费的来源问题;但如何加强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社区矫正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是经费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请你对社区矫正经费的科学管理和使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点:(1)完善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严格经费审批手续;(2)强化财务监督,深化财务公开;(3)专项资金专项使用,严格控制社区矫正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
11.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践体会,谈谈如何密切与相关执法部门的工作联系与协作配合?
要点:结合个人工作实践体会,围绕落实“无缝对接”制度、定期例会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核查核对制度以及发挥派驻监狱民警的“互帮共建”作用,实行信息数据共享机制,自觉接受监督,完善追责机制等有关工作制度与内容,就某一或几个方面来谈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如何密切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监狱等机构的工作联系与协作配合。要求回答时有个人的工作体会(想法)、工作方法或意见建议等。
12.社区服刑人员张某,男,16岁,高中文化,因聚众斗殴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刑四年。张某自接受社区矫正三个月以来没有真心悔罪,态度不积极,思想汇报和社区服务也是在强制下勉强完成。这些引起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对他进行了心理量表的测试后,发现张某有明显的偏执、敌对和孤独症状,这些情况不仅不利于张某的顺利回归社会,而且很可能会引起重新犯罪。我们该如何对张某实施矫正呢? 要点:(1)通过观察、调查和访谈,结合心理测试的结果进行准确的心理评估,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2)针对其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如有必要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3)发挥家庭、社区和司法所等人的作用,关心张某的生活,关注未来发展,感化张某,消除不良心理;(4)对其矫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客观公正地批评教育,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5)鼓励张某积极参加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加强人际交往;(6)要把握好未成年人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对矫正中出现的反复,要忌急躁,忌灰心。(7)其它。(10%)
13.社区服刑人员王某因与他人产生矛盾冲突,正准备到某小区实施放火行为,应如何处置?
要点:司法所应当立即向“110”和公安派出所报警。在第一时间前往事发现场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控制事态发展,疏散围观群众,维护现场秩序,联系协调医院开展伤员救治。配合公安机关对涉嫌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犯罪侦查和调查取证工作。
14.社区矫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点:(1)严格对服刑人员监督管理。司法行政机关对宣告执行后的社区服刑人员实行监督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等级,分级分类管理。通过实地查访、通讯检查、电子定位、责令到场说明等途径监督社区服刑人员遵守报告、禁止令、外出、会客、居住地变更等信息,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活动情况。
(2)教育矫正。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应当定期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法律常识、公民道德等内容的集体教育活动,并结合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刑罚种类等具体情况,进行个别教育。就教育矫正实施情况看,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等。
(3)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展开适应性帮扶。矫正机构要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需求,结合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对社区服刑人员在就学、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帮助,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引导,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促使他们适应社会生活。
15.邵某,男,十七岁,江苏省XX市人,初中文化(高中辍学在家),因多次随同他人向小学生敲诈勒索钱款用于打电玩,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同时宣告禁止令,禁止其一年内进入网吧或电玩城。邵某在入矫初期尚能遵守禁止令的规定,服从司法所的管理,参加电焊工免费培训班学习。培训结业后找到一份电焊工工作,月收入达三千余元。在其年满十八岁后某天晚上,被派出所治安巡查查证其在某电玩城娱乐消费。
问:(1)司法所得到派出所情况通报后,应当如何处理邵某?(2)你作为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如何完善对邵某的监督管理措施? 要点:(1)司法所在得到派出所的情况通报后,应当立即要求邵某来所接受调查,责令其写出事情经过和个人认识。若邵某认识错误深刻,态度较好,由司法所按照程序递交有关证明材料和《社区矫正人员警告审批表》,提请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给予邵某警告处分。若邵某不能正确认识错误,认为自己已经年满十八周岁,用的是自己的工资,碍不了其他人什么事就可以去,则应当加强对邵某的批评教育,若态度没有改变,司法所可以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送相关证明材料及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建议,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同级公安机关提出治安管理处罚建议书,并附审批表和有关证明材料。
(2)今后对邵某的监督管理措施完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加强对邵某的教育引导,让他认识作为服刑人员应该意识到法律的威严,不再以身试法;二是提升对邵某的管理等级为严格管理,加大对其活动范围情况的信息化核查,特别是重点时段;三是充分发挥矫正小组成员的作用,加强对邵某日常活动情况的监督与掌控,特别对其法定监护人要明确监督责任与要求;四是对本区域内邵某可能去的网吧与电玩城的经营者进行禁止令要求的告知与说明,要求有情况及时报告;五是告知其确需进入禁止令规定的场所的,应当事先提出申请,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决定。
16.舒某,男,1960年8月生,大学文化,案发前系某市一名局长,处级领导干部。2014年6月因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舒某患有比较严重的高血压,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入矫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发现。舒某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基本上呆在家里,很少出门,只和家人在一起,怕见熟人,几乎没有什么社交圈子。
请结合该案例谈谈如何对舒某进行个别教育。
要点:(1)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扭转其思想,帮助舒某明确身份。同时,在情面上给予关照,富于人情,以利其矫正。(2)在行为上给予关注,严格管理,以督其矫正。(3)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真情感化,以促其矫正。进行家访,上门看望,询问病情,鼓励他振作精神,战胜病魔。(4)在心理上给予关怀,消除障碍,以帮其矫正。
舒某这样一个职务犯罪人员,曾经风光一时。作为领导干部,原本心理正常,对社会无恶意。但案发后,从昔日的领导干部沦落为罪犯,反差巨大,心理难承受,最易得的就是一种心病。适时安排舒某到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室,专业心理咨询师对舒某的情况作详细了解,进行心理测试、心理检查、心理疏导,提出心理诊断结论及专业建议。以消除心理障碍,放下思想包袱和顾虑。
17.社区服刑人员张某,男,16岁,高中文化,因聚众斗殴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刑四年。张某自接受社区矫正三个月以来没有真心悔罪,态度不积极,思想汇报和社区服务也是在强制下勉强完成。这些引起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对他进行了心理量表的测试后,发现张某有明显的偏执、敌对和孤独症状,这些情况不仅不利于张某的顺利回归社会,而且很可能会引起重新犯罪。我们该如何对张某实施矫正呢? 要点:(1)通过观察、调查和访谈,结合心理测试的结果进行准确的心理评估,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2)针对其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如有必要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3)发挥家庭、社区和司法所等人的作用,关心张某的生活,关注未来发展,感化张某,消除不良心理;(4)对其矫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客观公正地批评教育,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5)鼓励张某积极参加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加强人际交往;(6)要把握好未成年人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对矫正中出现的反复,要忌急躁,忌灰心。(7)其它。
18.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哪些情况?
要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服刑人员也应当及时报告。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19.社区服刑人员动态分级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要点:《江苏省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分级管理。管理等级分为严格管理、普通管理、宽松管理三种。
(一)严格管理是前提。对宣告执行后三个月内的社区服刑人员,一律实施严格管理。三个月期满后,司法所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运用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系统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评估,提出确定其管理等级的建议,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实施。
(二)按季实施为周期。分级管理按季度实施。期满后,符合调整条件的,由司法所调整等级,但拟调整为宽松管理的,应当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不符合调整条件,或者虽然符合调整条件但剩余矫正期间不满三个月的,按照原等级管理。
(三)动态调整管理等级。社区服刑人员上季度月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的,可以下调管理等级一级。有法定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下调管理等级一级。社区服刑人员上季度月度考核结果出现两次以上基本合格的,应当上调管理等级一级。受到警告、治安管理处罚的,应当立即直接上调为严格管理。
20.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哪些情况下应当对社区服刑人员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要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六)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21.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执行期死亡的,如何办理?
要点:《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监狱或者看守所。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第三十一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社区矫正终止。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县级人民检察院。22.如何做好社区矫正期满鉴定工作? 要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九条、《江苏省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社区矫正期满前三十日内,社区服刑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臵帮教提出建议。司法所工作人员填写《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并存档。
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还应当提前三十日向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提示暂予监外执行的结束期限。
第二篇: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
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对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专职社工)的管理,根据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福州市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
1、工作职责
协助司法所开展工作;协助落实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报到;制定社区矫正个案;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管理与培训;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公益性劳动;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治等。
2、工作制度
登记制度: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时应当办理登记手续,告知其权利、义务和社区矫正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每周向司法所报告一次上周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时应当记录,并作好汇报日期和来电号码的登记。
统计制度:每月上报一次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和社区服刑人员外出人员就业基本情况;每季上报一次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情况。
分析制度:每月对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情况和有关情况进行分析上报。
二、考勤制度
1、专职社工应参加司法所的考勤签到。
2、按时上下班,上下班时间与司法所工作人员同步,上班时应坚守工作岗位。
3、有以下情况之一为旷工:未经批准不上班的;迟到和早退时间超过2小时以上未请假的;上班签到后无故离开未办理手续的,旷工的最小时间单位为半天。
专职社工在试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解除聘用。
连续旷工3天以上或累计旷工5天以上的;连续请假5天以上或累计请假10天以上的。
专职社工在聘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解除聘用。
1、连续旷工7天以上或一年内累计旷工15天以上的;
2、连续请假20天以上或一年内累计请假30天以上的;
3、一年内非因工负伤住院60天以上的;
专职社工在聘用期内考核合格的可参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岗工作人员的年休假标准: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三、请销假制度
1、病假、事假等,所有请假均须填写《请假审批表》,批准后方可离开。
2、请假1天的由所长批准,3天以内由所长签注意见后报局分管领导批准,3天以上5天以内的由所长、分管领导签注意见后报局长批准。
3、请病假、丧假、事假,在紧急情况下不能提前申请的,可以在休假发生的当天以口头(或电话)形式请假,事后一周内补办请假手续。
4、病假在一个工作日以内的,无需开病假证明,一个工作日以上的,应有医院的病假证明。
请假结束后应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四、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1、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2、专职社工应参加司法所组织的政治学习和阶段性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
3、对社区矫正工作要有政治敏感性和高度的责任感。
4、要积极参加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特别是要加强文书制作能力的学习和提高。
五、请示报告制度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请示:
1、社区矫正执行过程中,出现法律、行政法规和省、市社区矫正规范性文件及其配套制度现行规定有所冲突的;
2、社区矫正执行过程中,对法律、行政法规和省、市社区矫正规范性文件及其配套制度规定的问题理解不清、把握不准的;
3、社区矫正执行过程中,出现与法律、行政法规和省、市社区矫正规范性文件及其配套制度尚未明确规定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报告:
1、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正在实施犯罪或有明显违法犯罪苗头的;
2、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非正常死亡的;
3、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参与上访、游行、示威活动的;
4、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
5、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被行政拘留的;
6、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擅自离开居住地监管范围导致脱管、漏管或下落不明的;
7、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严重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已经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
六、考核奖惩制度
考评考核制度分为日常考评和考核两种,日常考评由司法所负责,考核由县级司法局负责。
日常考评每季度一次,在季末进行,对下列事项作出书面评价:
1、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2、文书制作质量;
3、遵纪守法情况。县局对日常考评工作实施检查监督。
考核每年一次,在年末进行(考核办法另行规定)。县局综合日常考评结果、民主测评情况、司法所长意见,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评定,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考核为不合格的予以辞退。
专职社工在聘用期内有突出表现或重大贡献的予以表彰奖励。奖励分为:嘉奖、评定先进工作者等。嘉奖由司法所批准,先进工作者由县司法局或市司法局批准。
第三篇: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大改革,《刑法修正案》
(八)从立法上全面肯定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性质,确立了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根据发展形势,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体系具有重要现实作用。
一、社区矫正工作现状
(一)司法所人员严重不足。截至目前,我县共有社区矫正工作者80人,每所平均2.5人。截至2013年2月底,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031人,累计解除矫正455人,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576人。目前,大部分乡镇正在接受矫正的社区矫正人员多达20人以上,城关镇、坟台镇、洪山镇的社区矫正人员多达30人以上。全县社区矫正人员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平均比例是7.2:1。部分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平均比例超过15:1。司法所工作人员除承担社区矫正工作外,还要承担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安置帮教、依法治理、参与信访综治维稳等工作,大部分司法所人员还要参与乡镇中心工作。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现状不能满足社区矫正工作需求,工作难到位、容易出问题。
(二)社区参与度不高。社区矫正的社区参与性,决定了社区矫正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如果没有社区参与,单纯由刑罚执行机关执行,这样的非监禁刑就不属于社区矫正,或者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区矫正。广大农村,社区承载功能不强,志愿者资源和志愿服务意识缺乏。目前,全县社会志愿者621人,主要由社区(村、组)干部担任。社区(村、组)干部干部作为最基层干部,承担着多方面工作任务。由于未形成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培育引导、奖励激励机制,缺少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精神鼓励和物质待遇引导,实践中帮扶教育持续性不强,作用发挥有限。
(三)经费保障严重不足。我县是人口大县,社区矫正人员越来越多,工作任务重、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者业务培训、社区矫正志愿者培训、定位社区矫正手机的使用、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管、审前调查评估、档案卷宗以及执法、办公设施等,都需要大量经费支出。按照市委市政府(阜办发【2007】10号)文件精神,县财政应按每名社区矫正每年1000元的工作经费予以保障,但从现实来看,财政保障力度还远不能达到标准。
二、专职社工队伍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
(一)缓解矫正力量不足。各社区矫正中队、司法所是执行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和平台。但在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人员不足,力量薄弱,工作拓展难等问题。现有条件下,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为基层司法所配备专职社工,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可有效缓解司法所矫正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适合社区矫正工作特点。遵循社会规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组织社会力量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改造是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的重要区别。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机构与其他社会力量的结合,吸引专职社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可以弥补专业人才和专门知识的不足。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上分散在各村(居、社区)和乡镇。本地专职社工熟悉社情民意、了解风俗习惯,开展矫正工作能得到社区矫正人员家庭、亲友支持帮助,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志愿者参与,共同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这些都符合社区矫正的特点和要求。
(三)提升社区矫正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专职社工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法律、教育、心理等专业的学习背景,法律意识高、规范意识强。他们作为社会工作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门从事社区矫正辅助工作,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有利于司法所更好地把握社区矫正工作特点和工作规律,提升社区矫正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专职社工队伍建设的设想
(一)专职社工的主要任务。社区矫正专职社工是指具备一定条件专门从事社区矫正事务的全日制专业人员,属编外聘用制人员,按照聘用制人员管理。社区矫正专职社工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办理衔接手续;协助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基础性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矫正个案工作计划,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犯罪心理矫正等;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完成司法所交办的与社区矫正有关的工作任务。
(二)专职社工应具备的条件。(1)拥护党的领导;(2)遵守法律,品行端正,没有违法犯罪记录;(3)热爱社区矫正工作,工作责任心强;(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优先录取;(5)具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6)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应控制40岁以下。
另外,社区矫正是刑法执行活动,工作的对
第四篇: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大改革,《刑法修正案》(八)从立法上全面肯定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性质,确立了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根据发展形势,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体系具有重要现实作用。
一、社区矫正工作现状
(一)司法所人员严重不足。截至目前,我县共有社区矫正工作者80人,每所平均2.5人。截至2013年2月底,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031人,累计解除矫正455人,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576人。目前,大部分乡镇正在接受矫正的社区矫正人员多达20人以上,城关镇、坟台镇、洪山镇的社区矫正人员多达30人以上。全县社区矫正人员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平均比例是7.2:1。部分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平均比例超过15:1。司法所工作人员除承担社区矫正工作外,还要承担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安置帮教、依法治理、参与信访综治维稳等工作,大部分司法所人员还要参与乡镇中心工作。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现状不能满足社区矫正工作需求,工作难到位、容易出问题。
(二)社区参与度不高。社区矫正的社区参与性,决定了社区矫正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如果没有社区参与,单纯由刑罚执行机关执行,这样的非监禁刑就不属于社区矫正,或者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区矫正。广大农村,社区承载功能不强,志愿者资源和志愿服务意识缺乏。目前,全县社会志愿者621人,主要由社区(村、组)干部担任。社区(村、组)干部干部作为最基层干部,承担着多方面工作任务。由于未形成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培育引导、奖励激励机制,缺少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精神鼓励和物质待遇引导,实践中帮扶教育持续性不强,作用发挥有限。
(三)经费保障严重不足。我县是人口大县,社区矫正人员越来越多,工作任务重、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者业务培训、社区矫正志愿者培训、定位社区矫正手机的使用、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管、审前调查评估、档案卷宗以及执法、办公设施等,都需要大量经费支出。按照市委市政府(阜办发【2007】10号)文件精神,县财政应按每名社区矫正每年1000元的工作经费予以保障,但从现实来看,财政保障力度还远不能达到标准。
二、专职社工队伍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
(一)缓解矫正力量不足。各社区矫正中队、司法所是执行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和平台。但在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人员不足,力量薄弱,工作拓展难等问题。现有条件下,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为基层司法所配备专职社工,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可有效缓解司法所矫正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适合社区矫正工作特点。遵循社会规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组织社会力量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改造是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的重要区别。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机构与其他社会力量的结合,吸引专职社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可以弥补专业人才和专门知识的不足。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上分散在各村(居、社区)和乡镇。本地专职社工熟悉社情民意、了解风俗习惯,开展矫正工作能得到社区矫正人员家庭、亲友支持帮助,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志愿者参与,共同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这些都符合社区矫正的特点和要求。
(三)提升社区矫正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专职社工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法律、教育、心理等专业的学习背景,法律意识高、规范意识强。他们作为社会工作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门从事社区矫正辅助工作,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有利于司法所更好地把握社区矫正工作特点和工作规律,提升社区矫正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专职社工队伍建设的设想
(一)专职社工的主要任务。社区矫正专职社工是指具备一定条件专门从事社区矫正事务的全日制专业人员,属编外聘用制人员,按照聘用制人员管理。社区矫正专职社工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办理衔接手续;协助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基础性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矫正个案工作计划,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犯罪心理矫正等;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完成司法所交办的与社区矫正有关的工作任务。
(二)专职社工应具备的条件。(1)拥护党的领导;(2)遵守法律,品行端正,没有违法犯罪记录;(3)热爱社区矫正工作,工作责任心强;(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优先录取;(5)具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6)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应控制40岁以下。
另外,社区矫正是刑法执行活动,工作的对象是社区矫正对象,属于高危人群的范畴。特别是在基层农村一线工作的社工,常常要独挡一面,监管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女性社工的比例不宜过多。
(三)专职社工的配备比例。目前,我县司法所工作人员平均管理社区矫正人员18名。考虑到我县的经济条件以及社区矫正人员不断增多的现实,建议每20名社区矫正人员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可有效缓解司法行政干警不足与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矛盾。
(四)提高专职社工福利待遇。社区矫正试点中,聘用的专职社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导致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高素质的专职社工留不住。为保证专职社工队伍建设稳定健康发展,专职社工的工资不仅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还应建立动态增长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提高专职社工工资福利待遇,以吸引更多社会专业人才,充实壮大专职社工队伍。
(五)出台激励措施。目前,有关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配套政策尚不完备,未建立完善的培养、激励和评价机制。现有专职社工大多数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专业性强,思想活跃,要求进步强烈。实践中应建立社会人才与行政事业单位选拔使用人才相衔接的制度,如将专职社工中的大学毕业生,纳入“三支一扶”范围,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录中给予加分优惠,可使专职社工干有前途,干有出路,干有奔头,干有目标。
第五篇: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之管见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之管见
[内容摘要]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以下简称社工)对有效落实教育矫正措施,切实提高社区矫正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国的试行,社工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本文试对社工力量不足、素质令人堪忧、职责界定不清及待遇难以保障等问题做出调查分析,并探索“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配置、高效率运行”的工作思路,以“抓队伍、强素质、促保障”为突破口,建立一支人员充足、素质较高、保障有力的社工队伍,为全面试
行社区矫正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社会工作者队伍 建设
从社区矫正先行试点的实践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对有效落实教育矫正措施,切实提高社区矫正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国的试行,社工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也随之显露出来。这些问题和不
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工力量明显不足。社工数量相对偏少,且没有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配置和使用,没有充分考虑各乡镇(街道)社区服刑人员数量存在差异性这一客观事实,而是按照行政区划,简单地为每个乡镇(街道)各配备1名社工人员。这种不合理性的分配方式,必将导致不同地方社工担负工作量的严重不平衡。有的乡镇(街道)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只有几个人、10多人,社工吃不饱,整日无所事事,或被挪作他用;有的乡镇(街道),特别是少数城关镇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常年保有量均在200人左右,社工吃不了,无法按规定逐一落实教育矫正措施,成天忙于应付统计报表和台账,做一些表面文章。长期下去,其结果必然影响社工的工作热情,直接导致教育矫正质量和效果的下降。
2、社工素质令人堪忧。从先行试点的情况看,现有社工结构,除了一部分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应届、往届大中专生外,大部分是从当地法律服务所等其他部门照顾性安置或“转岗”而来的中老年同志。尽管这些人员有的也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社会工作经历,但由于他们大多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普遍缺乏基本的刑事执法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经验,思想观念也难以适应社区矫正的价值理念。据调查,这些社工上岗前有的“临阵磨枪”,仅仅参加1-3天的“速成班”、“扫盲班”学习;有的甚至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只是“师傅传授,跟班作业”,故难以胜任社工这一角色,难以从事专业性、法律性很强的社区矫正工作。此外,社工年龄偏高,部分人员不懂电脑,且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工作上被动应付,缺乏主动创新意识,工作方法显得简单粗糙,缺乏互动的手段。女性社工偏多,部分县(市、区)男女社工比例倒挂,个别的竟然达到2:8之多,使得社工队伍管控高危人群的能力缺失或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开展集中教育、公益劳动等压不住阵脚的局面。
3、社工职责界定不清。社区矫正机构职责不明,司法行政机关目前只是社区矫正的工作主体,无执法权,矫正实务中缺少合法性和强制力,造成工作被动。与此同时,司法所人员、社区矫正社工及志愿者的职责划分不明,界定不清。有的领导甚至认为“司法所人员和社工、志愿者是一家人,谁做,谁不做;谁多干,谁少干,没什么关系”。熟不知,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就难以实施目标管理和考核,就无法调动社工人员的积极性去提高工作效率和矫正效果。
4、社工待遇难以保障。有的县(市、区)社区矫正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有的虽纳入财政预算,但没有明确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导致社工人员的工资报酬难以及时足额发放。即使江苏省财政2008年起全国率先建立起省级社区矫正专项资金,初步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社区矫正经费预算保障体制,但时至今日,个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配套经费远未到位。有的地方对社工的待遇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保障,社工月工资标准仅为800元。这种低待遇使得社工的热情锐减,一些高学历、高能力的开始活动跳槽,造成社工队伍不稳定和人才流失。此外,各地社工大多没有制式工作服或统一标识,开展教育矫正和集中活动缺少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
200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总结社区矫正试点经验,部署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司法部长吴爱英特别要求,建立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确保有专职人员从事社区矫正工作[1]。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业务精通、作风过硬,且稳定性强的社工队伍,对于依法规范、有序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确保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准确性,提高罪犯的教育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地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推进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一、建立领导体系,着力构建社工人才队伍
全面试行社区矫正是中央政法委批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需要,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
改革的需要,其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强化领导,需要有关部门通力合作,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因此,司法行政机关要抓住社区矫正在全国试行的机遇,切实做好牵头组织工作,认真履行指导管理的职责,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配置、高效率运行”的工作思路,以“抓队伍、强素质、促保障”为突破口,建立起一支人员充足、素质较高、保障有力的社工队伍,为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健全领导机构。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努力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日程,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建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2]。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协作,建立社区矫正衔接配合的长效机制。同时,在乡镇(街道)设立依托于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站,以便减少工作环节,提高运转效率,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2、设置职能处室。上级编制部门和司法行政机关可就各级社区矫正机构设置的可行性和命名的规范性、同一性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尽快拿出指令性意见,供各地统一执行。笔者建议,司法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应单设社区矫正局,省辖市和各县(市、区)可单设社区矫正处(科),并增加编制、增加领导职数,选派政治坚定,业务素质较高的同志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实行专人专职抓。各县(市、区)司法局矫正科直接与各乡镇(街道)司法所、矫正办联系,指导业务工作开展,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使社区矫正工作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
3、创新管理模式。社工在各乡镇(街道)设立的矫正办工作,矫正办设置在司法所内,受县(市、区)司法局统一领导。社工接受司法所的工作指导,由司法所负责具体工作安排和年终考核。
4、成立协管组织。社工队伍组建后,为了有效管理,市一级可成立社工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市政法委、综治办、司法局、检察院、法院、公安局等政法系统退居二线的老同志组成,帮助协调基层司法所与派出所及其他部门、单位、团体之间的关系,部分承担对社工的选聘、培训、帮助指导、教育监督、考核表彰、依法维权等职责。
5、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效果,通过开展“社区矫正宣传月”、“社区矫正大家谈”、“社区矫正研讨会”及开办社区矫正信息网、宣传专栏等形式,切实提高群众对这项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努力为全面试行社
区矫正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大选培力度,着力提高社工人才素质
探索建立人才的吸引、培养、使用、考核的新机制、新方法,严把“三关”,着力提高社工队伍素质。
1、严把选人用人关。坚持“公开招考、定岗竞争、择优入围”的原则,把好社工“进口”关,决不搞照顾性安置。在招聘社工的程序上,可由司法局政工、社区矫正职能处室等具体实施,请求组织人事及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并按事先规定的录用条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经过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等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予以聘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优化”。即:一是优化
知识层面。社工应当按照具备大专以上法律专业学历或相当学历的要求进行配备、为依法、严格、规范、准确地实施刑罚提供素质支撑。二是优化年龄结构。采取阶梯式用人方式,在对社工人员的选拔上,既要选拔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又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干部。要按照年龄的大小,科学配备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工作人员的自身优势,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水平。三是优化性别比例。社区矫正是刑法执行活动,工作的对象是社区服刑人员,属于高危人群的范畴。特别是在乡镇(街道)一线工作的社工,常常要独挡一面,监管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基层女性社工的比例不宜过多,一般情况下男女社工的比例还是掌控在7:3以内为好。此外,参加应聘的社工应具备以下条件:(1)拥护党的领导;(2)遵守法律,品行端正,没有违法犯罪记录;(3)热爱社区矫正工作,工作责任心强;(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优先录取;(5)具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并可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6)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应控制40岁以下。
2、严把教育培训关。实施“树人计划”,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多形式、多场次、多途径的教育培训和岗位轮训,以加强对社工等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的教育培训。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都要将培训工作列入计划,使教育培训制度化、长期化,不断提高社工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依法办事、文明执法、清正廉洁的工作效能和执法水平。一抓岗前培训。社工必须经过1-3个月的岗前培训,配发“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证书才能上岗。针对社区矫正工作专业性强、可借鉴经验少的实际,各地必须安排岗前培训,为新任社工讲授相关法律、法规、矫正心理、矫正实务知识,在服刑人员接收、日常管理、心理矫正、规范建档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使他们对社区矫正工作有一
个初步认识,能够尽早适应工作。2008年,盐城市司法局在全国率先成立市级社区矫正警务培训中心,并开办专职社工上岗资格培训班。培训班为期3个月,共开设社区矫正理论等6门基础和专业课程,并增设时事政治、警体等选修课程。至日前,该市已经开班3期,118名学员相继获取结业证书,并奔赴在社区矫正工作一线,成为平安建设的一支不可忽视的补充力量。二抓继续教育。建立日常培训制度,社工人员每年要参加不少于5天的继续教育,重点学习国家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两院两部”、司法部(厅、局)新近出台办法、意见、规章和制度。此外,各地可鼓励专职社工参加学历教育,并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委托当地高等院校定向培训,集中、系统地培养社区矫正工作后备力量。三抓业务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相关人员,赴社区矫正工作开展好的省、市考察学习,以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管理理念和成熟工作方法。与此同时,定期召开社区矫正工作研讨会、现场会,交流各自的成功经验和体会,商讨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方式方法。建议:省每年、市每半年、县(市、区)每季、乡镇(街道)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或案情分析会,专题收集汇报社区矫正工作新情况、新动态,商讨相应对策,并督促推进重点工作、重大部署,以推动社区矫正整体水平提升。四抓考核竞赛。“以赛代训,以考促学”,通过举办知识竞赛、业务考核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进一步激发社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
3、严把考核管理关。各省、市可统一制定《社区矫正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办法》,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司法行政机关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业务处室及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任免、奖惩、提拔、评优的重要标准,作为社工人员调资、奖惩、续聘的主要依据,作为志愿者续聘和发放工作补贴的参考因素、做到以制度促进工作规范、以制度推动工作发展。实行目标管理,各地可实行年部署、周督查、月分析、季盘点及半年总结、全年考核奖惩的方式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全面试行。通过人订制度,制度管人,勤于管理、严格考核,公正奖惩,来规范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为使考核结果客观全面,可试行6位一体的考核模式。即考核社工需要结合本人、社工管理委员会、乡镇(街道)矫正办、司法所、派出所及服刑人员6个方面的意见,逐一界定每位社工的工作业绩,确定是否合格。考核内容:工作作风、工作态度、沟通能力、管理方法、矫正效果等方面测评和建议。
三、实行科学管理,着力配置社工人力资源
为解决社工人数分配不公,承担工作负荷不均的问题,各地可采取以下措施,合理配置社工人力资源。
1、科学设置岗位。为优化人力资源配备,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可采取“购买社会服务岗位”的形式,合理设置社会工作者服务岗位。实践中,为平衡工作量,各地可以地域区划为基础,按照管理人员和服刑人员1:20的比例为各乡镇(街道)矫正办配置社工。社工队伍实行劳动合同制的用工制度,所有社工均为聘用人员,合同可两年一签,以便根据社区服刑人员人数的变化和社工绩效考核的情况进行调整。社工要专职专用,既可确保管控工作到位,又可增强司法所力量,为提高社区矫正效果提供人员保障。
2、明确各方职责。《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者职责(试行)》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职责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具体涉及服刑人员的衔接、教育矫正、日常管
理、考核奖惩、组织社会志愿者开展矫正活动、帮困解难、心理矫正、组织公益劳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个案、加强各种矫正力量的配合等[3]。因此,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应在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指导下,协助社区矫正工作者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其职责。一是进行风险评估,依据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生活经历、家庭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其建立档案,通过深入分析性格、爱好、特长、个性特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并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修订矫正方案。二是开展走访活动,与服刑人员联系沟通,掌握其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基本情况,以便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帮教。三是组织服刑人员学习教育、公益劳动,并将学习劳动情况记入档案。四是通过“心理诊所”、提供援助、就业担保等形式,帮助服刑人员解决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问题,以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接受矫正。五是负责服刑人员月度小结、思想汇报、学习劳动等情况记录,并以此为依据对服刑人员进行加分、扣分,进行每月考核、评级,提出奖惩建议。
3、建立激励机制。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激励竞争机制,及时调整不称职的社工人员,不断加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增强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进而优化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结构;要成立社区矫正工作及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绩效考评检查小组,由职能部门牵头,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赴基层明查暗访,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年终时要进行综合评比,同时评出工作先进和后进,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社工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推行项目管理。为强化社工队伍建设,可采取项目管理的形式,以完善岗位设置、加强专业培训、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为手段,积极探索建立社工人才吸引、培养、使用、考核新机制、新方法。各县(市、区)可经选择1至2个各方
面条件比较好的乡镇或街道,各成立1个社工服务站,作为专门的社工服务机构。社工服务站要做到“五有三定一保”。五有:有房子、有牌子、有设施、有制度、有台帐;三定:定工作目标、定服务对象、定服务承诺;一保:确保社工服务站在培养社工人员、开展专业化社会服务、依法维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5、创新工作方法。社区矫正社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上比较灵活,有利于减少社区服刑人员的对立抵触情绪,充分发挥沟通、教育、监督、感化作用,提高矫正工作质量。在严格程序,依法矫正、规范工作的前提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可在人性化教育、个性化管理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得社区矫正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四、构建保障体系,着力维护社工队伍稳定
社区矫正社工队伍是否健全,作用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领导是否重视,保障是否有力。因此,各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把社区矫正工作列入重要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帮助解决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协调,加大投入,在社工人员配备、经费支出、办公设施以及办公场所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通过建立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并做到专款专用,让社工“进得来、留得住”,社区矫
正工作“启动得了、开展得好”。
1、加大经费投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建立社区矫正经费全额保障制度,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经费、行政运行经费、办案业务经费、业务装备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建立社区矫正经费动态增长机制。各级
政府要从有限的财力中挤出资金来,不断加大社区矫正工作的投入,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专项资金逐年递增,为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保障。同时,可采取政府补贴、社区自筹、部门赞助和辖区单位共建等到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解决社区矫正办公室、社区矫正集中教育矫正中心及社工服务中心用房紧张等比较突出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此外,为提高应对社区矫正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可拨出专款为每个司法所配备1部警车。暂时没有条件的地方,也应想方设法,为基层过渡性地配备警用摩托车。
2、实行财政拨付,保证“四个统一”。各地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财政资金的投入,逐步提高社工的工资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提高社区矫正社工人员的积极性,其待遇可比照略高于当地同类人员的水平确定。各地可采取财政直接拨付的形式对社区矫正社工岗位进行补贴,并由各县(市、区)司法局具体实施,保证“四个统一”。即:一是统一工资奖金。社工待遇由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组成。基本工资应与其学历、工龄(社工)挂钩。岗位津贴可与社工所承担的工作量、管理对象人数、管理难度相当。奖金则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有所区分,是社工待遇拉开档次主要的依据。实践中,社工奖金可分为三档,一档奖金:工作有创新,且得到上级肯定和推广;二档奖金:工作主动,任务完成及时;三档奖金:工作绩效一般,且无差错。二是统一交纳“五金”。自合同签订之日起,司法局就应为社工统一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三是统一制式服装。为体现社区矫正的统一性、严肃性,各地应为社工量身定做制式服装。所有社工人员必须着装上岗,量证监管。四是统一配发办公用品。社工分派到矫正办后,司法局要根据各地需要和可能,统一采购,集中发放电脑、打印机及其他日常办公用品。
3、全面优化环境,确保社工队伍稳定。社工大多活跃在社区矫正工作一线,为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经济待遇偏低、发展空间较小等现实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社工队伍的不稳定性。建设高素质的社工队伍,首先要稳定队伍、稳定人心。一是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以事业留人。大力宣传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弘扬社工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及其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和爱护社工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政治待遇上适当倾斜,从优秀社工中培养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和优先招考司法所正式干部,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社工选调到中心乡镇或县(市、区)矫正办工作,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上,为其发挥作用搭建舞台。二是创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以感情留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各地社区矫正组织的主要领导要深入基层司法所、矫正办、社工服务中心等,看望、慰问社区矫正社工,以真挚的感情温暖社工群体。要通过定期与社工开展谈心活动,加强交流和沟通,给予真情关怀。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契机,进一步改善社工的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尽可能配备现代办公设备,鼓励他们运用数字化、网络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荷。三是提高社工补贴收入,以待遇留人。建立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职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可每隔3年自然晋升一个档次。建立多渠道增长机制,依托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乡镇(街道)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投入,鼓励企业法人、社会团体、中介组织通过不同途径和渠道支持社区矫正工作,对社工的辛勤劳动给予物质上的奖励,从而构成“以财政支付为主体、街道投入为追加、社会捐助
为补充”的社区矫正社工薪酬结构,切实保障社工的切身利益,使他们安心本职,乐于奉献。(本文作者:江苏省盐城市司法局崔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