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乐学校”点亮甘肃留守儿童寒假生活
在一起 我快乐
——532名大学生志愿者赴川、贵、甘、云、桂、渝伴留守儿童过快乐寒假
“快乐学校”点亮甘肃留守儿童寒假生活
甘肃校媒供稿 张久蕴 肖瑶/文 《 中国青年报 》(2013年02月28日 05 版)
22个小时、1400公里,来自新疆警察学院的甘飞刚一结束考试,便匆匆踏上了“快乐学校”甘肃区域的旅程。不巧的是,由于和考试时间冲突,他只好将原本14日的火车票改签至15日,一路从乌鲁木齐站到了兰州,站得两腿酸麻。
像甘飞这样远道而来的大学生志愿者还有很多,吉林大学的王乐和王丹两位同学更是穿越大半个中国,从东北赶来的。“今年放了寒假特地从东北赶到甘肃,其实就是为了能和这里的留守儿童一起过个快乐寒假,给他们带来一些快乐。”王乐说。
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的崔青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位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结下过不解之缘。在他还上初中的时候,来自香港大学的青年志愿者曾到过他的家乡支教。
“我一直迫切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家乡的孩子们。”崔青云说。
“我想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想让那些缺乏关爱的西部留守儿童感受到别样的温暖。”兰州城市学院的康睿说。这位内蒙古女孩大学期间一直热心公益,她曾在甘肃校媒发起的“雏鸟伴飞”公益活动中为留守儿童筹集了几十双崭新的手套。她还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远在内蒙古的好朋友曹钰。幸运的是,两人双双入选。
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赵晶再次报了名。2012年暑假的岷县之行给她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她还清晰地记得,岷县大山里那些留守儿童单纯而清澈的眼神。每每想起在岷县的时光,总是叫她放心不下。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带给孩子们一份快乐。”赵晶笑着说。
1月14日,来自全国36所高校的60名大学生志愿者陆续抵达兰州,为期9天的志愿活动开始了。
事实上,早在志愿者名单公布的那一刻起,爱心就开始向甘肃汇聚。
2012年12月26日16时,“快乐学校”甘肃区域志愿者名单出炉。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的刘锦华迅速启动微博募捐,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一共为留守儿童筹集了150双手套、15本字典、6个暖宝宝、50本《读者》杂志。
2013年1月15日一早,6支志愿服务队,乘坐大巴,奔赴武威市凉州区、平凉市崆峒区、定西市岷县茶埠镇、兰州市榆中县茨坪村、陇南市宕昌、成县纸坊镇六地。
到达目的地后,队员们很快地投入到“快乐学校”课堂。由于天气寒冷,住宿条件简陋,队员们每天还要自己生炉子。“尽管大家每天啃馍馍,吃榨菜,有时还要搭皮卡敞篷车,踩着泥泞的山路去家访,不少队员还患了感冒。但大家想要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位留守儿童。”宕昌队队长李世伟说。
不止李世伟,“快乐学校”甘肃区域的每一个志愿者都把“用心做事,快乐支教”视作此行的信念。
1月19日,是传统的腊八节,成县队的志愿者们领着孩子们吃了一碗热乎乎的牛肉面,志愿者们有面、有饼、有凉麻花,还有孩子们的笑声,吃的虽然简单,但每位队员却觉得美味无比。
留守儿童的故事,打动着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作文课上,成县纸坊学校四年级的小学生佳兴写道:“我的新年愿望是希望我的爸爸今年过年能够回家,陪我过个团圆年。爸爸我想你„„爸爸,我求您了,就暂时放下工作回家过一次年吧!”
值得一提的是,“快乐学校”甘肃区域特别开设了“快乐消防课”。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由于消防知识缺乏、父母外出务工无人看管、孩子好奇心强、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玩火引发火灾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着留守儿童的健康,农村留守儿童的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已刻不容缓。
在甘肃省公安消防总队的大力支持下,1月18日至21日,来自武威市凉州区、陇南市宕昌县、成县三地的消防支队官兵走进“快乐学校”课堂,为西部留守儿童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快乐消防课”。
除了在“快乐学校”课堂开展的快乐课程之外,志愿者们还要去家访,深入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
为期一周多的短期志愿服务结束了,但来自农村一线的真实信息无不撞击着志愿者们的大脑,他们纷纷写下自己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有时候在问自己坚持的意义,后来才明白,其实我们做每件事不一定都要问个意义,也许现在看来毫无意义的事,将来有一天突然会对你变得意义非凡。”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崔青云感慨地说。
以前,在大学同学眼中,17岁的郑和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男青年——喜欢吹着忧郁的箫,喜欢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从入选那一刻起,他便经常想象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各种画面。活动结束返回兰州的班车上,这位90后大学生“心里虽然感到幸福但没有一丝喜悦”。
“与其说我们带给了孩子什么,倒不如说孩子们给了我们很多,因为他们,这个冬天不再寒冷,当孩子们在教室用心地给我们做礼物时,我的心里是幸福的,我想那一刻其实我是比孩子幸福的。”郑和平说。
令志愿者们感到成就感十足的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们和留守儿童们一起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回到兰州后,成县纸坊学校的学生张涛给陕西师范大学的刘洋打来了电话,张涛哽咽着说:“刘老师,你到家了吗?明年夏天你还来吗?你要常常给我打电话、写信,我会想你的。” 刘洋说,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
第二篇:一个留守儿童的快乐生活
一个留守儿童的幸福生活
选送单位:河北省深州市大冯营学区付家庄学校年级:六年级
作者:赵晴指导教师:张卫端
都说留守儿童的生活单调而苦涩,而作为留守儿童的我却认为我的生活是快乐而幸 福的。
爸爸和妈妈在我五岁的时候就去北京打工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奶奶年纪大了,所以家里的一切事务我都是抢着和奶奶一起做。在和奶奶一起做家务的时候我无数次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奶奶第一次包饺子的情景。那是我七岁的时候,奶奶给我包茴香鸡蛋馅的饺子。由于好奇我也想和奶奶一起包,我把饺子皮拿在手里,再用勺子把馅放在皮上。由于放的馅太多,第一个饺子馅都被挤在了外边,像一个长满了花纹的小猪。奶奶看见了笑得合不拢嘴。包第二个的时候我可不敢再放那么多馅了,结果饺子又成了泄了气的气球瘫在了哪儿。经过反复试验我终于能包得像模像样了。吃着自己包得饺子,心里那种自豪感,那种成就感就甭提多强烈了。现在我已经会烧西红柿炒鸡蛋、麻辣豆腐、青椒炒肉、醋溜白菜等好多菜了呢!爸爸妈妈为了能及时了解家里的情况,在我十岁的时候爸爸买了一台电脑。我们家的电脑原来只是我和爸爸妈妈的通讯工具,可是后来电脑却成了我的良师益友。现在我在班上可是重要人物呀!课间我经常绘声绘色地给同学们讲我在电脑上阅读的历史故事,大家都叫我“故事大王”。由于很多同学家里没有电脑,老师布置课下查阅的资料的作业很多同学没有办法完成。于是放了学我经常就带着同学们到我家和我一起查阅资料分享快乐。最值得庆幸的是: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位老师妈妈,她不仅教会了我怎样在电脑上学习,还经常指导应该怎样正确利用网络,让我远离了那些不健康的信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只有在电视里看到的“课外兴趣班”去年在我们村悄然扎根了,这可乐坏了平时就喜欢蹦蹦跳跳我。在“课外兴趣班”还在做宣传工作的时候,我就踊跃报名了。虽然现在我已经不是练舞蹈的最佳年龄了,但是无论是压腿、踢腿、下腰还是开叉、开跨、小跳我都尽力做好。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今年的元旦联欢晚会上我就为大家献上一只独舞“天竺少女”,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老师还打算让我参加今年第七届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呢!加油吧!
我希望我幸福的留守生活继续伴随我成长!我希望在幸福的留守生活中收获更多!
第三篇:“留守儿童快乐家园”
【关爱留守儿童】多措并举力保“留守儿童”留守不孤
近年来,外出打工的人员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市政府多措并举,目前,已建成首批两个“留守儿童快乐家园”,力保留守儿童“留守不孤”。
“留守儿童快乐家园”项目是市关工委、市妇联贯彻落实省、市关工委及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爱心工程。在新区新建的“留守儿童快乐家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是一个集儿童学习、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成长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构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监护体系和成长环境,先后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百千万行动”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并将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纳入“春蕾计划”、“春蕾圆梦工程”救助范围。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今年,市委、市政府拿出400万元用于留守儿童项目建设。目前,我市现有留守儿童3万余人,在2011年,市委、市政府将拿出专款,通过社区、农村、学校等创办不同模式的“留守儿童快乐家园”,为全市广大留守儿童及家庭提供多元帮助,真正把留守儿童快乐家园办成快乐之家,成长之家。
第四篇: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状况情况报告
附件1
参加会议单位名单
一、各市州、兰州新区管委会(各1人)
(一)分管领导
(二)科技局局长
二、省直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中央在甘单位科技处长或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
(一)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各1人)
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参事室、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环保厅、省建设厅、省商务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卫计委、省审计厅、省国资委、省地税局、省质监局、省广电局、省体育局、省安监局、省统计局、省扶贫办、省总工会、省科协、团省委、省妇联、省知识产权局、甘肃石化工业协会、甘肃轻工业联合会、甘肃冶金有色工业协会、甘肃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二)中央在甘单位(各1人)
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省国税局、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电力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10所、兰州电源车辆研究所、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西北矿冶研究院、北方涂料工业设计研究院、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中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院兰州分院、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三、高等院校分管校长(各1人)
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中医药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文理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兰州工业学院
四、省属科研院所负责人(各1人)
省科学院、省农科院、敦煌研究院、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省商科所、省轻工所、省纺研所、省建材院、省煤炭研究所、省交通所、省皮塑所、省水科院、省环科院、省体科所、省水产所、省治沙所、省林科院、省医科院、省中医药研究院、省畜牧所、省标准化研究院、省电子所
五、相关企业技术负责人(各1人)
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金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金风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天水岐黄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天水华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兰州兰石石油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巨龙供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兰石换热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陇萃堂营养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金昌宇恒镍网股份有限公司、敦煌西域特种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白银中科宇能科技有限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夏州华安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甘肃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天水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兰州海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真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大禹节水(酒泉)有限公司、甘肃金桥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红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甘肃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兰州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
六、有关开发区及科技园区负责人(各1人)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武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酒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张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白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甘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兰州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兰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甘肃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七、有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各1人)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干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种子加工成套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五篇:寒假社会实践 农村留守儿童
社 会 实 践 调 查 报 告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
指导老师:潘青
班级:环境0903
姓名:
摘要:由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家庭教育、引导、管理和监护,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习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留守儿童综合症”。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的往往并不是物质上的帮助,而是亲情的缺失和精神的抚慰。
关键词:小学 留守儿童 调查报告
一、引言
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敬一丹等24名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成长保障制度的提案》。提案称,在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根据初步统计,福建省乡镇及乡镇以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共计42.4万人,占农村小学在校总人数的17%;农村初中留守儿童31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福建省妇联主席刘群英说,由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家庭教育、引导、管理和监护,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习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留守儿童综合症”。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的往往并不是物质上的帮助,而是亲情的缺失和精神的抚慰。在今年暑假八月中旬我们组对漳州市长泰县枋洋小学进行调查。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些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
二、调查活动基本介绍
(一)长泰县夫枋小学背景介绍
长泰历史悠久,公元955年建县,明代状元林震的出生地,被誉为“千年古县、状元故里”,现辖9个乡镇(场、区),总面积913平方公里,人口19万人,地处闽南金三角的中心结合部,素有“闽南宝地”之美誉。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20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7911元,增长12.1%。我们调查的夫枋小学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
(二)调查内容
1.留守儿童的基本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
2.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状况与临时监护人基本状况; 3.留守儿童法律保护相关规定; 4.关爱留守儿童,大学生能做什么。
(三)调查流程 1.前期准备:
成立调查小组,制定调研计划,明确调研内容及流程安排,并通过网络、电视媒体及报刊书籍等手段了解留守儿童相关信息。2.实地调研:
(1)调研小组与小学有关负责人座谈,了解留守儿童基本学习、生活情况;(2)小组成员与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交谈,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状况;(3)走访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状况。3.分析总结:
根据调查所得资料,分析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对策,并在大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求帮助留守儿童的积极方式
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留守儿童基本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分析
有44.5%的留守儿童与妈妈生活在一起,有0%的留守儿童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有11.1%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有33.3%的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11.1%留守儿童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有0%留守儿童寄养在别人家里。生活上的“单亲家庭”合计为44.5%,隔代抚养为33.3%,家庭缺失的情况较为严峻。外打工的父母常年在外的占11.1%,一年回来一次的占11.1%,半年回来一次的占11.1%,每个月回来一次或几次的占66.7%;从数据显示的情况来看,在外打工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维系松散。
在调查中,我们很高兴发现我们所见到的留守儿童的成绩都十分优异,这点着实让人欣慰。然而,除了成绩外,留守儿童面临了另外的学习问题。在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中,半数孩子表示他们最苦恼的事是“学习题目难,不知道该问谁”,有的孩子最害怕学校开家长会,因为不知道到底应该请谁。这些被留守在家的孩子中,有部分的孩子认为自己面临的最大困扰是学习,而孩子们担心自己学习成绩的原因,是怕不好的成绩会给父母带来更大的困扰——“爸妈打工挣钱来供我,我的成绩却不好,对不住他们”。
留守儿童希望父母出去打工的比例为33.3%,不希望父母出去打工的比例为55.7%,还有11.1%的留守儿童没有表达意见。从谈话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对自身的家庭状况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对父母出去打工的缘由能够给予理解。过早地离开了父母的臂弯、过早面临经济压力使得这群留守的孩子们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加成熟,然而这份成熟毕竟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符,他们成熟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脆弱的心,他们渴望被人疼爱。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对自身学习成绩的认识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也没有显著差异。
(2)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及临时监护人情况分析
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都是迫于经济方面的压力,另外,父母打工所赚的钱几乎都只够支撑家庭日常开销及孩子的学习费用。66.7%的父母有考虑过将孩子带在身边,但由于打工所在地的限制不能如愿。33.3%的父母将小孩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几乎所有的爷爷奶奶身体状况良好(有照顾小孩的能力),然而大多数的爷爷奶奶都溺爱孙子(女),对其的照顾都只停留在生活阶段,无法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同时,大多数的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3)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
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
四、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呈现的主要问题
(1)缺少亲情抚慰导致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58%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30%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一些孩子孤僻任性、逆反心强、厌学逃学,有的孩子与社会上的无业青年厮混,沾染上不良习气,打架、早恋,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监护人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儿童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行为养成教育方面严重缺乏。在学校,表现为学习没有计划性,学习兴趣不高,拖欠或不作家庭作业;不大遵守校规校纪,自由散漫、迟到、早退、缺课现象时有发生。在家庭,表现为不讲究个人卫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社会,则表现为缺乏礼貌待人常识,个别留守儿童甚至有抽烟、沉溺网吧、赌博等不良行为。尤其是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无法保障,留守儿童中幼女受性侵害案时有发生,大部分因为留守女童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3)各方面联动不够,社会管理缺失。
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管理缺一不可。但从现状看,目前家庭、学校、乡村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在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上,大部分学校采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一样的管理办法,缺乏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作用的弱化和社会服务功能的不完善,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基层组织和乡镇村干部大都担心留守儿童问题不解决好,所隐忧的社会问题将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一定程度上,留守儿童问题实际上成为了各家自己的事情。留守儿童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人对其认识还停留在家庭私事的层面。
五.思考与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我们调查组从近期和长远两个方面提出我们的建议。
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建议近期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建立以市、县(市、区)、乡(镇)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责任制,县(市)、乡(镇)政府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实行属地管理为住的原则,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县(市、区)、乡(镇)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目标,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接受教育的制度和机制,使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益。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落实,不要纸上写的“同等”,实际操作中人为地制造各种障碍。享受均衡的现代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包括农村孩子应有的权力,也是我国政府的总体教育目标。同时,要改革学籍管理方式,为异地农民工子弟建立流动学籍,要取消异地学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要取消各种名目的借读费、建校费、捐资助学费,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学的门槛,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儿童相同的接受同等教育的权益,使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
(3)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
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如优秀退休教师等),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成长服务。
(4)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一方面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六、心得体会
面对“祖国花朵”的上述一系列情况,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否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走访他们的监护人,带给他们适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走访他们就读的学校,给予他们一定的关怀,带给他们一些书本、文具等物品,也带给他们知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带给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努力奋斗,同时也把他们的坚强与微笑带回我们的校园;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具有一份社会社会责任感,对那些留守在农村的儿童的成长多一份关心,努力保护好中国的“脉搏”以促进华夏民族的不断发展!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走访了这些留守儿童及其“代理家长”,感觉自己的肩上多了一份责任,暗自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决不让自己的子代成为留守儿童,同时也为回报社会对我们留守儿童的关爱之情!附件:
“留守儿童”调查问卷及长泰县夫坊小学调查结果 亲爱的小朋友/同学: 你好!这是一份有关留守儿童目前情况的问卷调查,你的个人情况相当宝贵,请就你的感受如实填写,此卷不记名、调查结果仅供研究使用,绝对保密,谢谢参与!
1、年龄 □ 10岁以下 28人 □ 10岁以上 10人
性别 □男24人 □女 14人
2、你和谁生活在一起?
□(外)祖父母 28人 □亲戚朋友 4人 □爸爸/妈妈 4人 □自己住2人
3、明白父母外出的原因吗?想不想和他们住一起?
□明白,想 6人 □明白,不想 4人 □不明白,想 24人 □不明白,不想2人
4、如果遇到困难,你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求助老师10人 □求助同学8人 □求助监护人 4人 □自己解决12人
5、节日假一般会干什么?
□学习、看书 22人 □运动 16人 □上网、玩游戏 0 □看电视,闲着无聊0
6、你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吗?朋友多不多?
□喜欢,朋友多 15人 □一般,朋友多 15人 □一般,朋友不多 4人 □不喜欢,朋友不多 4人
7、你有心事会如何解决?
□找人倾诉 12人 □写日记 16人 □埋在心里 10人
8、如果考试没考好,大多数情况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自己平时不够努力 20人 □没有老师或家长指导 12人 □客观原因 2人 □自己本来就不行 4人
9、你认为爸妈外出会影响你学习吗?
□会 12人 □不会 14人 □不确定 12人
10、老师经常家访吗?跟你们私下谈心吗?
□经常,常谈心 2人 □不经常,常谈心 18人 □经常,偶尔谈心 10人
□不经常,偶尔谈 8人
11、你觉得学校、社会对你的关心程度如何?
□很关心 24 □很少关心 12 □不关心 2
12、你自己心中理想的家庭是怎样的?
□父母都在家 30人 □单亲在家 4人 □住亲戚家 0 □和长辈住 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