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11:5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

第一篇: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

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

——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先进事迹材料

2007年2月5日,落雨的日子,他最后一次回到虎城。22天前,也是这样一个雨天,他在桑田中突发急病,被抬上车,离开了虎城。

那一天,他是怎样地不舍:“我不走!不走„„”

现在,他可以永远地不走了。重回虎城,这位还差3天满51岁的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已是女儿怀中的一捧骨灰„„

一群又一群乡亲赶来,从院坝里赶来,从田间赶来,从河沟旁赶来„„他们挤满了连接县城公路的镇场口,挤满了通往五角村邓家老屋的七里长街,这支没有人召集的上万人的队伍,在风雨中伫立着,接他们的邓书记回家„„

邓平寿同志简历

邓平寿,男,汉族,1955年12月17日(编注:此记录的出生日应为农历)出生于梁平县原虎城乡上丰村。

1962年9月至1968年8月:在原上丰村小学和原虎城乡中心小学读书。

1968年9月至1971年8月:在原虎城镇中学初中毕业(此为邓平寿接受的全日制教育最高学历,其后曾在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学习现代乡村综合管理,学制3年)。1971年8月初中毕业后务农,其后到生产队的面房加工挂面,并负责账务。

在一份写于1977年11月27日的《关于对邓平寿同志选干的调查报告》中,有这样的记录:1975年,邓平寿带领生产队的广大群众大搞科学种田,试验小麦亩产达500斤,在生产队面房工作后,群众说:“我们这个面房换了几个人都没搞好,只有邓平寿把它管好了。”

1975年8月8日:邓平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入党志愿书》中,邓平寿有这样一段朴实的话:我入党以后,要积极参加党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党组织的一切活动,按时交纳党费,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优良作风,去掉不良作风,有事同群众商量,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群众意见。我一定要向刘胡兰、杨子荣等英雄学习,学习他们专拣重担挑在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我要求入党,不是为了名誉好听,不是为了给人民当老爷,而是为了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安排,党叫我干啥就干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1976年11月15日至1978年4月1日:在县基本路线教育工作团工作,后在工作团任组长。

1978年4月1日至1981年:在原虎城区波漩乡任团委书记。1981年至1989年11月23日:任原波漩乡乡长。

在一份写于1983年3月24日的《关于邓平寿提任职务的考察报告》中,有这样的记录:该人在管计划生育工作时,多数时间就在各大队与计划生育干事一起工作,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住,计划生育抓得好„„作风正派,不谋私利,不搞歪门邪道。

1989年11月23日至1992年11月8日,在原虎城区楚家乡任党委书记兼乡长。

1992年11月8日至1998年12月27日:任虎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1998年10月25日至2007年2月1日:任虎城镇党委书记。2007年2月1日病逝。

“我入党以后,一定要向刘胡兰、杨子荣等英雄学习,学习他们专拣重担挑在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我要求入党,不是为了名誉好听,不是为了给人民当老爷,而是为了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安排。党叫我干啥就干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这段朴实的入党宣言,写在1975年的夏天,当时的邓平寿还不到20岁,正是个干劲十足的热血青年。

2007年2月1日,这位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的党委书记、甘为人民公仆的好党员终因积劳成疾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永远地停下了他忙碌的步伐。

32年来,一心为民办实事的邓平寿,无愧于他入党时写下的话。邓平寿,用短暂而有价值的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心系群众、一心为民 邓平寿生于农村,长在农村,有着农民的纯朴与豁达。他最懂得老百姓的苦,他有着血浓于水的农民情结。他经常对干部说:“农民的事也许在我们干部眼中是一件小事,但对于群众来说就是大事,工作做好了99%也许大家很满意,但对于那剩下的1%的群众来说,就是100%,群众还是不满意啊!”为此,他经常深入农家小院,与农民促膝谈心,近40本工作笔记,记录下了农民的冷暖与群众的呼声。

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是邓平寿毕生的追求。为了争取到重庆市首期欧盟援建社区减灾项目,他亲自上山寻找饮用水源,用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欧盟官员的赞赏。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他一有空就往项目村跑,帮助群众转运材料,检查工程质量。在他的指导下,千丘村孙泽寿建起了重庆市唯一的花园式样板旱厕,大荣、千丘两村共修建生态厕所680户,直接受益人2718人,其中大荣村205户农民家庭安装上了自来水,1000余人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要想富,先修路。”几年前,虎城只有一条10多公里长的连接县城的水泥路,镇内机耕道全都坑坑洼洼,车辆难以通行,镇内运送农副产品和生产生活资料主要靠肩挑背扛。邓平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组织镇党政一班人认真研究,作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硬化村组公路的决定。邓平寿和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一起广泛宣传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征求群众意见并签字,镇里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做到专款专用,由县交通局统一发包工程项目,由群众推选党员和本镇的县、镇人大代表进行质量监督,工程完工后邀请县纪委、监察局、审计局核查帐目,最后向群众公开帐务。2002年,在上丰村二组,虎城的第一条村级水泥路诞生了。全镇迅速掀起了大办交通、硬化村组级公路的热潮。邓平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千丘村组级公路硬化现场,他像年轻人一样搬石头、抬水泥,还要指挥大家协调一致,由于过度疲劳晕倒在修路工地上。经抢救苏醒后,他不顾家人的劝阻,说了句“我没事”,便拖着病体离开医院赶回了工地。邓平寿对公路质量十分较真。他说:“老百姓筹两个钱不容易,我们要对得起他们。”通过公开投标取得了虎峨公路B段承包权的刘某,在工程中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和邓平寿拉起了兄弟关系。邓平寿批评他:“如果你真要成为我的兄弟,那就不要搞些小名堂,老老实实地把路修好,质量上你还应该比别人高,才说得过去。”为此,刘某没少挨过骂,大荣村一段近30米路还被邓平寿要求强行返工。历经六年的艰苦努力,虎城基本实现了县道连村道,村道连组道的水泥路交通网,工程总投资2560万元,硬化村组级公路48条,108公里,达到了100%的村,85%的组通水泥路,受益群众近4万人,多数群众过上了“走路不湿鞋”的生活。虎城修路又多又好,传遍了县内外。2005年2月28日,四川省达县何县长专门率领县交通局、农业局、企业局、以工代赈办等多个部门负责人以及该县南岳、百节等乡镇负责人20余人到虎城参观考察村组公路建设,对虎城交通取得的成绩十分赞赏,并表示要“把虎城的经验带回去发扬光大”,还提出了“学虎城、赶虎城、争取三年超虎城”的口号。

邓平寿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人民群众怀着深厚的感情,时时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紧贴群众的心,把握群众的脉,办好群众的每一件事,做好每一项工作。在虎城,哪里的群众有困难,邓平寿就向哪里伸出援助之手。

家住赵家沟老店子后面半坡上的杨嗣才,家里十分贫穷,几间矮小的瓦房十分破烂。邓平寿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到他家与其谈心,还给他出点子帮他致富,动员他修蚕房专业养蚕。在邓平寿的帮助下,杨嗣才家的蚕房于1993年搬到了罗家梁天桥边,每年都能喂上六七张蚕,年收入上千元。邓平寿还经常到他家了解养蚕情况,遇到蚕子生病,邓平寿就帮助想办法,很快,杨嗣才便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蚕专业户。1994年,在邓平寿的鼓励下,杨嗣才将蚕房进行了扩建,修成一楼一底的楼房,楼上养蚕、住宿,楼下安装做面的机器。面厂投产了,由于对面团的干湿把握不准,又加上用的是本地面粉,做出来的面不好吃,销路打不开。邓平寿又到他家,给他做示范、鼓劲,还鼓励他去买北方面粉,这样可以提高面的质量。杨嗣才没本钱买面粉,面厂面临了倒闭,邓平寿给他打气,多次鼓励和帮助他。如今,杨嗣才的面厂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了,年销量达40吨以上。

今年30多岁的唐书全,从小残疾,只有一条健全的腿。1988年,唐书全在镇上开起了理发店,带有10多个徒弟,生意红火。时任虎城镇长的邓平寿,专门到店里看他。1998年4月,邓平寿找到唐书权说:“虎城现在交通通讯都搞好了,可经济要腾飞,必须要有自己的支柱产业。你来办企业吧。你行!”接下来,邓平寿就派企办室主任陪他出去考察,选项目。当唐书全瞅准当时整个梁平西部都没有的页岩砖厂时,邓平寿便主动帮他选址,协调用地用电用水。建厂缺钱,邓平寿找来镇农村信用社主任,请求房屋抵押贷款,他拍着胸膛说:“他还不起的,我邓平寿还!”砖厂启动了,然而,第一炉砖出来,见惯了青砖的老百姓不接受红砖,邓平寿就在随身背的帆布包里加了块砖,逢人就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个新事物。如今,唐书全的砖厂生意红红火火。

聂家村的小女孩罗洪静,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爷爷。邓平寿从资金上、物质上帮她完成学业。罗洪静顺利地读完职高,如今已在广东一家电子厂就业,每年春节她都会为邓平寿寄上一张热情洋溢的贺年卡。八林村的廖国孝,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窘迫,邓平寿见其有一手弹棉絮的好手艺,劝他夫妇俩上街开棉絮作坊,缺少资金,邓平寿主动垫上3000元帮助买回弹棉机。如今,廖国孝已在虎城镇街上购置了门市,生活殷实。2005年春一个晚上11点多钟,邓平寿下村归来,路过五角村,发现一名中年妇女被狗咬伤,邓平寿立即让驾驶员停车,将她及时送到镇中心医院医治。千丘村六组的周勋科外出务工没有路费,邓平寿主动给他200元;陈家村村民黄成元到四川达州打工缺路费,邓平寿送去30元。邓平寿还经常到家境贫寒的余烈友和滕中祥家,帮忙栽果树、嫁接桑树,甚至喂猪煮饭,帮孙泽寿示范修桑枝。平时在路上,他只要遇到挑担吃力的农民兄弟,都会主动上前帮着挑一肩。

2003年5月,虎城正是春耕大忙时节,而此时又恰逢“非典”肆虐。刚做完肺部肿瘤切除手术三个月的邓平寿一面与病魔作斗争,一面日夜奋战在“非典战场”第一线。他精心部署、率先垂范,带领全镇党员干部扎实开展“助耕”活动。千丘村4组70多岁的村民曾三杨,一家六口,两个儿子和媳妇都在广东省打工,只有老俩口在家务农,老俩口找不到人栽秧,十分着急,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邓平寿和千丘村两委的同志带着50公斤化肥来到曾家,一行人连茶也没喝一口就扎起衣袖卷起裤脚扯秧栽秧。半天多时间,曾家4亩多水田全部插满秧苗。曾大爷拉着邓平寿的手,感激不尽,连声说:“多谢了!多谢了!”沙石村唐洪厚在外打工,由于厂里停工两个多月,未给家里寄钱,年迈的父母为无钱买化肥而发愁,邓平寿得知情况后,马上叫车就近到自己家里拉来一包化肥送到唐家。

每逢赶场天,邓平寿的办公室常常挤满了群众,有背背兜的、挑箩筐的,有抽旱烟、抱娃儿的。老百姓来了,邓平寿总是热情接待,群众也早已将这位书记当成自己的老大哥。由于接待群众多,天长日久,他办公室的沙发早已磨破了皮。下村归来,他挎包里的“内容”很多,那是百姓硬塞给的李子、柑桔和花生。

由于邓平寿工作十分出色,组织上多次调他进城工作,2002年镇乡换届,县委拟调他任县交通局长,2006年又拟提拔他任县人大副主任或县政协副主席,他都婉言谢绝道:“虎城的事一天没做好,我就一天不离开虎城”。

“把致富路通到家门口”

“梁平大西北,好路也没得,下雨无客车,急死过往客。” 这几句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10年前虎城镇交通差、老百姓心里着急的真实状况。

1997年以前,这里公路很少,连一条贯穿虎城境内的通县公路都没有硬化。农民的粮食、柚子、肥猪,山外的肥料、建筑材料运出运进很不方便,老百姓备受肩挑背磨之苦。

邓平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组织镇里的党政干部认真研究,下决心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哪怕勒紧腰带,也要千方百计把致富路通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这句话,成了他当时的口头禅。

1998年,虎城镇连接县城的公路开始硬化,工程启动后,邓平寿身先士卒,与村民一道挖路基、抬石头、搬材料,样样都抢着干。2002年,虎城镇上丰村的第一条村级公路变成了水泥路。随后,全镇迅速掀起大办交通的热潮。

2003年初,陈家村修的公路要经过村民刘久星家的后山,刘久星认为修路会破坏他家的风水,死活不准施工。当时邓平寿刚从重庆做了肺肿瘤切除手术回来,得知此事立即赶往刘家。

看到手捂胸口,脸色苍白,直冒虚汗的邓平寿,刘久星感动了:“邓书记为我们修路,命都可以不要,我如果再不答应,还是人吗?哪怕占我的田、砍我的树,破我家的风水,我也毫无怨言。”

就这样,一条长2公里、宽4米的公路顺利修到了村口。后来陈家村的这条水泥公路成了村民的一条致富路。2006年3月,投资600万元的梁平县洪泰烟花爆竹有限公司正是看中这条路,才落户到陈家村,不但解决了陈家村的剩余劳动力,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这里务工。今天的虎城镇基本实现了县道连村道、村道连组道的水泥路交通网,共硬化村组级公路48条,108公里,达到100%的村、85%的组通水泥路,多数群众过上了“走路不湿鞋”的生活。

而全镇每一道田坎边,每一条乡村公路上,也都留下了邓平寿深深的足迹,他也因此被老百姓们亲切地称呼为“田坎书记”。

“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如今的虎城镇,柚果飘香,桑树青翠。柚子和蚕桑是虎城的传统产业。早在1993年,镇党委政府就提出“耍好一条龙,壮大一根虫”的发展思路。“一条龙”即柚子带,而“一根虫”则是指蚕桑。

前些年,由于市场行情的影响,蚕茧价格逐年下滑,有些老百姓的信心开始动摇了,有的甚至挖桑树。邓平寿带着镇里的干部天天下村组,给群众做工作,还在自己家里带头栽桑养蚕,为村民做示范。

在虎城镇群众眼里,邓平寿像大哥,像兄弟,有时又像严厉的老师,但就是不像个“官”。穿身布衣服,肩上背个洗得发白的军用挎包,是虎城百姓心中“标准”的邓平寿形象。在养蚕的季节和桑树冬管嫁接时,他的挎包里总是带着蚕药、桑剪,下村时随时可以帮助解决一些蚕农的难题。

一次,在千丘村二组,邓平寿听说养蚕大户罗立德家的三张蚕不吃桑叶,他便立即赶去,蹲在蚕房里仔细观察,最后确定是轻微农药中毒,马上从挎包里拿出蚕药救治。半天工夫,蚕子就恢复了正常。后来,这三张蚕卖了1000多元。每次罗立德见到邓平寿,都要伸出手拉住他:“这一千块钱是你帮我捡回来的!”

为了让农民的蚕养得更好,邓平寿还请来蚕桑技术员讲课,在虎城成人学校办了蚕桑专业班,定期组织蚕农去培训。

“改革开放几十年了,还不让群众富起来,我们就对不起他们哪!一定要让虎城百姓都过上巴巴实实的好日子啊。”这是邓平寿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决不让镇里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读不上书”

“巍巍猫儿寨,悠悠施家河。川渝交界处,耸立新小学。教育添佳话,群众心欢乐。”这是沙石村小建好后,当地老百姓编的几句顺口溜。

沙石村小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经过几十年风雨浸蚀,校舍变得陈旧不堪。看到这种情景,到村里检查工作邓平寿眉头紧锁。他想,一定要把虎城的学校建好。在他的倡导下,虎城镇借助学校布局调整的机会,按照“建一校、富一村、兴一方”的原则,加快了村小建设工作。

2005年9月,改建的沙石村小竣工了。学校的教学楼有8间教室,有标准的学生食堂,活动面积足足有400平方米,还有崭新的课桌,铝合金的窗户。师生们笑得合不拢嘴,村民们放起鞭炮、敲起锣鼓来镇上感谢政府。

因为他对教育的重视,1998年至2006年,虎城镇的教育工作在梁平县的年度教育督导评估中连续9年获得一等奖。虎城镇成人学校还在2000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中华扫盲奖”。困难家庭的孩子读书难,也是邓平寿时常牵挂的问题。“决不让镇里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读不上书。”他暗下决心。1997年秋季,他与五角村贫困学生罗洪静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帮助罗洪静从小学直到读完职业高中。

资助个别学生入学容易,解决全镇困难家庭子女入学难。邓平寿深深意识到这一点。1998年,在他的发起和倡导下,虎城镇有了自己的“希望工程”,每年全镇都要为“希望工程”捐一次款。参与捐款的,有干部职工、有农民、有教师,慷慨解囊的人越来越多。

截至2006年12月,虎城镇的希望工程共收到捐款54036.83元,资助贫困学生272名。因为希望工程的实施,全镇适龄人口中无一人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虎城是距离梁平县城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没有几个干部愿到这里来,来了的干部也没有几个不想走。对于进城是不少干部求之不得的好事,但邓平寿却两次放弃进城升迁的机会。

“虎城的事一天没做好,我就一天不离开虎城。”这是邓平寿对虎城镇四万乡亲许下的承诺。

如今,他用生命践行了诺言,永远的守护在了这一方他为之魂牵梦萦的土地上,守护在了他的百姓身边。他要看着虎城的百姓“都过上巴巴实实的好日子”。

第二篇:党的好干部 群众贴心人

群众贴心人 党的好干部

--记武功县武功镇羊圈村驻村干部杨普社

(此文刊载于咸阳党建网“党员队伍”栏目)

杨普社,48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武功县长宁镇寨杨村人。1982年,高中毕业回乡的他,担任了寨杨村团支部书记兼村文书,因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陕西省农民文化教育先进个人、武功县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1月被咸阳市人事劳动局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同年5月分配到武功镇人民政府工作至今。先后担任武功镇党委组织干事13年,曾连续3年被评为机关优秀公务员。2007年至今被组织下派到武功镇羊圈村驻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驻村期间,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切实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热心为群众搞好服务,努力推进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先后2次被群众披红戴花推为“人民满驻村干部”,连续4年被县委考核评为“优秀”等次,享受副主任科员待遇。他的事迹先后被咸阳日报、陕西农村报、武功电视台、广播电台、政府网站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为民服务暖人心

羊圈村地处武功县武功镇东塬,西宝北线以北3公里处,距离镇政府5公里(途中要翻一道近1公里长的大坡),全村共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443户1820人;党员23名。

驻村以后,他挨家挨户走访,迅速熟悉了村情,转换了角色。在农村,由于群众习惯于收工回家才去村委会办事,这在机关已是下班时间,他深知农村情况特殊,不分上下班,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24小时“坐班”,热心为群众服务。羊圈村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人多,家里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到镇上办事费时费力,十分不便。看到这一情况,他就主动承担起了为群众汇款、取款、交话费,领取身份证、代办合法证件等工作。驻村4年,先后义务为群众领取发放二代身份证1763张,交话费326次,送取包裹216件,汇取款9.6万元,且无一例差错。在办理合作医疗、人口普查等工作中,坚持利用晚上和吃饭时间,逐家逐户进行统计,经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羊圈村2008、2009、2010连续三年群众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名列全镇第一。

2008年4月,村民党小平的女儿在浙江打工期间,不幸遭遇车祸住院,丈夫远在陕北打工,8000多元的治疗费成了最大的困难,在得知还有4000多元缺口时,杨普社毫不犹豫取出仅有的3000元积蓄,又向朋友借了1000元,当天就

汇到医院,使孩子得到及时就治。在平时,村上老党员,困难群众患病住院,只要他知道,都会自费准备一些营养品抽时间到医院或家里去看望,几年间先后看望患病的党员群众69人次。村民张存得从小身患小儿麻痹,行走不便,2008年5月又不幸摔伤,他当即和村干部商量雇车送往县医院。在回家疗养期间,又细心照料,积极联系民政部门为他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2010年10月份,70多岁的刘风英老人家里养的一头参加保险的母猪突然死亡,老人束手无策。他得知后,立即放下手头工作,急忙赶往保险公司进行沟通,理赔人员很快按照规定进行了财产赔付。老人非常感动,逢人遍说:“驻村干部真是我们的贴心人”。胡明德夫妇二人因在外住院,回家后错失了办老年证的机会。老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杨普社,他通过查询后,得知市老龄委在相距20多里外的另一个村子时,二话没说,就拿上老人的户口本和身份证,自费乘车赶往办证点,为老人办理了老年证。退伍军人白明杰,由于爱人前几年突患脑血管病做了手术,体质一直较差,不能干活,2010年春节前又患病做了肌瘤手术,家里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当他得知情况后,立即为老人送去生活营养品,并多次到家中看望,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白明杰逢人便说:“这样的好干部,打着灯笼也难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深刻内涵。

发展产业助民富

羊圈村一直有养奶牛的传统,但一家一户的零散养殖导致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又污染了生活环境,成了群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产业。他结合线上产业结构调整,和村“两委会”一班人,经过走访群众,咨询专家,查询政策,确定了“做大做强奶牛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思路。通过逐家逐户做工作,党员干部带头,组织引导40多户群众集资,建起了羊圈村生态奶牛养殖小区,所产的鲜奶全部由银桥集团收购,奶农收入稳定可观。2009年,他经过亲朋好友牵线,和西农大园艺学院建立了联系,争取到西农大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目前,首期投资480万元,建起了占地186亩的苗木繁育基地。基地建设所需的机械和人工全部羊圈村解决,帮助50多名农民找到了就业岗位。同时,充分利用优越的水利条件,建起了30亩的蔬菜大棚20座,发动群众联片种植380亩澳洲青苹,为群众依靠产业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好基础解民难

群众的呼声,就是他努力的方向。面对村上灌溉水渠和生产路多年失修的实际,2010年,他积极跑项目、争资金,争取到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实施暗管输水lO公里,新修沙石路5公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会一班人团结谋事,勤奋务实,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羊

圈村5公里通村路和23条村间街道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并全部进行了绿化和美化,新打机井6眼,为全村群众拉通了自来水管道,建起了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和卫生室、图书室。针对村上账务不公开、不透明问题,他积极督促和监督村两委会,公示了村上帐目,并建起了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制度,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在“三夏、三秋”工作中,他坚守田间地头,日夜巡逻在生产第一线,全力保护群众的劳动果实,帮助群众抢收抢种,抗旱浇地,保证了羊圈村连续4个夏收期间未着一把火,未冒一缕烟,粮食丰收,民心安定。

现在的羊圈村已旧貌换新颜,班子谋事,群众干事,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20元,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第三篇:党的好干部 群众的贴心人

党的好干部 群众的贴心人

——盐湖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

高炳蔚,男,1968年9月出生,本科文化程度,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多年来,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集贸市场、产业园区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并充分发挥班子的作用,团结和带领一班人,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2009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9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1元。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一是勤于学习,不断提升服务党务工作的能力。他勤于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经常主动参与党建知识方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党务工作的能力。他从加强组织建设入手,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学习教育,党员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二是恪尽职守,当好党员管理工作的把关人。他十分重视全镇党员干部的管理,坚持原则,恪尽职守,不怕得罪人,敢于开展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经常与党员干部谈心,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得到全镇党员及干部职工的高度肯定。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他与入党积极分子谈话时,总是认真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并提出更高的新要求;对不太成熟的同志,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和策略,耐心细致地说服引导,并鼓励继续努力。

三是心系百姓,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十分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渠刘村贫困户陈春花一家,家庭十分困难,高炳蔚自己在拿出300元钱慰问的同时,又四处联系为陈春花有唇裂的儿子进行劳务输转,解决就业问题,他积极动员党员干部为陈春花一家人提供帮助,即输血又造血。在他的带领下,全镇机关党员干部共确定25户联促对象进行结对帮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是抢抓机遇,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他把实现富民兴镇作为首要任务,带领全镇人民,抢抓机遇,使全镇经济社会建设都取得长足发展。他先后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川区2000余户居民的人饮工程,硬化村庄道路15000余米,新修维修产业区道路20.6公里,渠道22公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养殖,建成了九龙山44万只蛋鸡自动化养鸡场和张白1、2、3号专业化养猪小区;发展规模种植、建成了威龙葡萄基地和九龙山苹果示范基地,发展缑杨种植大棚200亩,发展高效露地蔬菜200亩。同时依托项目,先后建成村级组织阵地11处,极大地改善了党员学习和活动条件。

他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中,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倾注了对党务工作的忠诚与热爱,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式科学发展。

第四篇:党的好干部 矿工的贴心人

党的好干部

矿工的贴心人

——记**公司党员示范岗先进个人***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是一位战斗在基层的支部书记,危难时刻冲在最前面,做思想工作如春风化雨,职工有难处总在第一时间解决。提起***开拓**队的党支部书记***,矿区的人没有谁不称道的。

在***担任支部书记的 **年里,他加强党性和道德修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群众中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他胸怀矿区生产建设,心系矿工冷暖安全,在***矿工心中,他不仅是一名好领导,又是贴心人。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他长期和一线工人打交道,对工人的喜怒哀乐,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队里新分配的技校生**和**,他们曾经读过大学后改读技校。**到掘进工作面后,感到收入和工作环境与自己想象的差别很大,思想上有了走的想法。李书记认为:现在矿上留住有文化的年经人不容易,这样的人才不能流失,他一次次地给小孙做工作,给他讲年经人从业后首先应适应环境,从小事做起,充实自己,然后再做大事。还安排他俩在队里,先从队部内业做起,让他们尽快适应煤矿要求,并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他们的思想有了根本转变,决心留下来继续为煤矿服务。工人王某是一个脾气比较倔强的人,在分工时,只要他认为不合理的,不管是区长书记他都敢跟你顶下去。遇到这样的职工,***不是以一罚了之或一扣了之来处理问题,而是顺着他这股牛劲,抓住他的性格特点,和他沟通,讲道理,摆事实,让他自己心服口服,使他的这股牛劲转化到工作当中去,充分发挥他能干肯干、肯吃苦的优点,这名同志后来很快得到群众的认可,现在已成为开拓**较为出色的综掘司机。去年,综掘****巷,该队初使用***综掘机,又遇到了顶板破碎,岩性较硬,综掘机截齿损耗严重等前所未有的困难,职工工资也比原来降低了一大截。李书记知道钳工罗某、王某家庭的生活困难,带头并组织全队职工进行捐款,同时,从积蓄中拿出一部分钱,借给急用的工人。他们说:“李书记,你开的工资也不多,你还从家里拿钱给我们,有你这样的好书记在关心我们,工作上困难再大,我们也能克服”。2011年以来,***均超额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轻伤及各类生产事故比以前同期年份下降了90%,消灭了工亡事故。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我最喜欢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来干工作,用真诚平等的爱心来对待职工。只有宽厚待人,严谨做事;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从容应对一切,才能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用自己无声的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五篇:干部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干部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作为一名党的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立场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带着感情去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做群众的贴心人。

一、把灵魂置于高处,在强化群众观念上下功夫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干部要做群众的真正的贴心人,首先就必须要把灵魂置于高处,保持高尚纯洁的灵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一要坚持科学理论武装。要通过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坚持理论系统培训、建立学习评价体系等办法,激发领导干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热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着力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自觉地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切实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把对群众的真挚感情转化为深入基层的热情、服务群众的激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用个人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二要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加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对于我们经受“四大考验”、抵御“四大危险”,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加强“为民”教育,做到群众感情纯真,以心系群众的情怀温暖民心;加强“务实”教育,做到工作作风纯朴,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凝聚民心;加强“清廉”教育,做到为人处事纯净,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民心;三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最为崇高的价值取向。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认识到联系群众是“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危险”、伤害群众是“最大罪孽”、服务群众是“最大责任”,而且要认识到顺应民意、尊重民权、化解民忧、维护民利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党性所需,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人本理念、“发展依靠人民”的工作理念,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和实践自觉,以敬畏之心面对群众,以感恩之心对待群众,以赤诚之心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二、把工作落到实处,在转变干部作风上下功夫

群众工作既是一项崇高的政治使命,也是一门复杂的沟通艺术,正确的方法和扎实的作风是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保障,干部要注重改进工作方式,树立良好工作作风,认认真真向群众学习,勤勤恳恳为群众工作,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一要加大事务公开力度,坚持以民主的作风让民“参政”。要进一步扩大党务、政务公开的覆盖范围,不断提高政治、经济生活的透明度。要主动适应媒体社会的形势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定期搜集、整理和分析各类社情民意信息,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或调整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对涉及多数群众切实利益的大事,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自觉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重大决策问计于群众、难题攻关借力于群众、检验成果求证于群众,着力聚集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正能量;二要实行工作重心下移,坚持以务实的作风为民服务。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把群众的事情抓在手上。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进行调研,努力倾听来自群众的真实声音,以调整工作部署;真情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切实保障民生,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抓铁留痕”的狠劲和“九牛爬坡”的拼劲,切实做到能办的事当场办、不拖,难办的事想法办、不等,该办的事坚决办、不推,务虚的事着实办、不空,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三要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坚持以担当的作风帮民维权。尊重群众民主权利,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深化政风行风评议,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方便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苦有地方诉、气有地方消,实现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快捷沟通,实现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通过不断完善利益表达、权利诉求、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等机制,确保群众的意见有表达出来的通道,有向学院传递的管道,有最终得以解决的渠道。

三、把眼光放在远处,在完善制度机制上下功夫

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关键在于着眼长远探索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既有正面导向又有反向制约、既有激励措施又有惩处办法”的原则,逐步构建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都较强的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配套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监督检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奖惩问效机制,把对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评价权交给群众,把是否获得群众认可作为检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把群众口碑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工作优劣的重要依据,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眼睛向下、立足实际、埋头苦干、服务群众,着力解决少数干部中存在的“思想上背离群众,工作上远离群众,生活上游离群众”的现象,广集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凝聚各方力量,把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推进学院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做群众的贴心人要求各级干部要不断提升干事创业境界,摆脱急功近利思想,自觉在服务群众、造福百姓过程中陶冶道德情操。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善于学习,做解放思想的表率;勇于实践,做促进发展的表率;敢于突破,做开拓创新的表率;深入基层,做服务群众的表率;以身作则,做廉洁奉公的表率;修身养性,做高尚道德的表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展示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

下载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的好干部 党员群众的贴心人——记XX镇党委组织委员XXX

    党的好干部 党员群众的贴心人 ——记XX镇党委组织委员XXX每次见到XX镇党委组织委员XXX,她总是一身朴实,整日忙个不停,时时刻刻发挥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勤勤恳恳......

    物价干部如何做群众的贴心人

    本文作者:蒋益周 好范文原创投稿 物价干部如何做群众的贴心人 做群众的贴心人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在宗旨观念、工作作风和行为操守上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物价干部如何践行好党......

    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文章标题: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根据中央、省、市纪委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今年我县提出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十项主要任务......

    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最后稿)

    党的好干部 群众的贴心人 ――记克山县西城镇兴胜村原党支部书记陈玉宵 陈玉宵同志是克山县西城镇兴胜村原党支部书记,他1974年3月入党,1968年开始担任村干部,1979年起担任同......

    做群众贴心人

    党员教师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一文中说,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保......

    “千名干部下基层、争做群众贴心人”实施方案

    莲花县“千名干部下基层、争做群众贴心人” 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全县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

    做党忠诚卫士 当群众贴心人

    做党忠诚卫士 当群众贴心人 当播放朱彦夫事迹专题片时,我流下了眼泪。不是同情、不是哀悯,而是感动、是震撼。在这样一个肢体高度残疾、精神极其伟岸的老兵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

    做党的忠诚卫士,做群众的贴心人

    做党的忠诚卫士,做群众的贴心人 作者单位:中共凤庆县纪委信访举报室 作者:吕跃臣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348更新时间:2007-5-18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