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面测报自动站复习题
一、单选
1.地面气象观测中,在选择站址和仪器性能以及仪器安装时要充分满足记录的________要求。A:代表性 B:准确性 C:比较性 D:连续性
2.世界气象组织要求气候分析中气温资料的准确度为________℃。
A:0.5 B:0.3 C:0.2 D:0.1 3.我国自动气象站对总辐射准确度的要求是________%。
A:5 B:10 C:15 D:20
4.辐射观测仪器设置在观测场南扩10 m(南北向)×25 m(东西向)地段内,位于观测场南北中心轴线上,距地温场南边缘垂距约________m处,避开支架和仪器阴影对地温观测的直接影响。A:6 B:8 C:10 D:12
5.观测值班室应具备有效的直击雷防护措施,需要有良好的接地体,接地电阻应小于________Ω。A:2 B:3 C:5 D:8
6.自动观测蒸发以________为日界。
A:日落
B: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 C:北京时间20时
7.因条件限制有些观测仪器不能安装在观测场内的观测仪器,下列观测仪器中可安装在天空条件符合要求的屋顶平台上的是________。A:反射辐射 B:散射辐射 C:净全辐射 D:雨量
8.时间常数是指在由阶跃或脉冲输入引起的一阶线性系统中,输出完成总上升或总下降的________所需的时间称为仪器的时间常数。A:60 % B:62 % C:63.2 % D:66.2 % 9.“孤立”障碍物是指在观测场围栏距障碍物最近点,向障碍物方向看去,与邻近物体的横向距离≥30 m的单个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最大遮挡角度________的障碍物。A:≤22.5° B:<22.5° C:>22.5° D:≥22.5°
10.湿度传感器仪器的相互比对结果显示,在低于0℃的环境中或处于饱和环境中进行测量时误差较大,需在传感器中增加________进行修正。A:温度补偿电路 B:湿度补偿电路 C:气压补偿电路 D:风速补偿电路
11.自动气象站可采用市电进行供电,但为了保证在市电出现故障时能正常运行,可采用________的直流电源供电。A:5V B:8V C:10V D:12V
12.当自动气象站供电电压下降到一定的时候,________最先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该值缺测,随着输入电压进一步下降,采集器就会因输入电压过低而停止工作。A:气压传感器 B:气温传感器 C:湿度传感器 D:风传感器
13.模拟传感器输出的电压、电流、电荷、电阻或电容,通过信号转换,把这些基本信号转换成________信号。A:电压 B:电流 C:电荷 D:电阻
14.用于固定气象台站,实时提供气象观测资料,并且可以将人工观测结果输入数据处理终端,与自动观测项目一并进行数据处理的是________。A:实时自动气象站 B:非实时自动气象站 C:有线遥测自动气象站 D:无线遥测自动气象站
15.自动站气象站监控软件右上角“自动站”指示灯表示的是自动站监控软件与采集器的工作状态,________灯表示监控软件与采集器不能或没有挂接。A:黄 B:绿 C:红 D:灰
16.极大风速及其相应的风向和出现时间,从滑动过程中的________平均值中挑取。
A:1s B:3s C:1min D:2min
17.自动气象站日常检查的内容错误的是________。
A:保持自动站设备处于正常连续的运行状态,每小时正点前10min要查看数据采集器的显示屏或计算机显示的实时观测数据是否正常
B:每年夏季对防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接地电阻进行复测。C:值班室内空调排风不应直接扫至气压传感器
D:百叶箱应安装牢固,洁净,无破损,箱内不应放传感器以外的物品,信号电缆放置整齐,箱内照明灯符合规定
二、多选
1.在我国自动气象站技术性能要求中,关于测量范围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气温为-50~+50 ℃ B:气压为600~1100 hPa C:风速为 0~60 m/s D:地温为-50~+80 ℃
2.自动气象站采集软件已由厂家在设备出厂前安装在采集器中。配备微机的需安装业务软件,安装方法按照业务软件技术操作手册进行,运行前需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
A:对时(设定和修改采集器:微机时钟); B:设定系统管理权限;
C:设定气象站基本参数和自动气象站有关参数。D:设定工作任务
3.以下属于自动气象站的基本功能的是________。
A:数据采集 B:数据处理 C:数据存储 D:数据传输 E:数据质量控制 F:运行监控
4.CNIS与中心站可以有不同的通讯方式,目前可以支持的通讯方式包括 ________。
A:拨号网络 B:静态IP网络 C:动态IP网络 D:手机短信 E:DCP的支持
5.当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时,要冷静对待,掌握________基本原则,仔细分析,进行排查。
A:安全原则 B:逻辑原则 C:分解原则 D:替代原则 E:记录原则
6.为避免采集快速的电子线路对数据进行采样时,其输出会显示出高频率:低振幅的脉动,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A:可以使用时间常数较长的传感器 B:可以使用时间常数较短的传感器
C:用一合适的电子线路对电子温度表进行人工缓冲,以增大输出信号的时间常数 D:对温度表的采样输出值在中央处理器中进行数字平均
7.自动气象站的技术体系结构类似于工业过程控制的采集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________三种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A:专业测量仪器 B:集中控制式 C:分布式 D:集成式
8.根据自动气象站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点,传感器分为________。
A:模拟 B:数字 C:智能 D:人工
9.以下自动站数据采样频率是6次/min的要素是________。
A:气压 B:气温 C:风速 D:降水量 10.下列语句描述正确的有________。
A:小时最大风速是该小时内2分钟平均风速的最大值 B:小时极大风速是该小时内瞬时风速的最大值 C:2分钟平均风速是前两分钟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D:10分钟平均风速是前10分钟内每分钟的平均风速的滑动平均值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小时)最高温度≥(小时正点)温度 B:(小时)最大风速≥(小时正点)瞬时风速 C:(小时)最高本站气压≥(小时正点)本站气压 D:气温≥草面温度≥地面温度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蒸发传感器晴天液面高度即将低于(或雨量液面温度即将高于)测量范围时,需人工加水(或取水)
B:因降水使日蒸发量出现负值时,应在该值的基础上加上降水量得到新的日蒸发量 C:出现强降水时,可以参照人工蒸发量观测措施对蒸发筒进行加盖处理 D:冬季结薄冰时,需停用超声波蒸发传感器观测
13.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SAWSS2004)无法读取自动气象站采集器数据时,可能的故障有________。
A: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参数设置错误 B:采集器故障 C:计算机故障 D:串口线故障
14.若自动气象站采集器面板显示数据不正常,可能的故障部位有________。
A: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参数设置错误 B:采集器或传感器故障 C:计算机故障 D:电源故障
15.当晴天时,自动气象站显示有雨量,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有________。
A:雨量传感器堵塞(盛雨器:漏斗:上翻斗:汇集漏斗:计量翻斗:计数翻斗:出水口)
B:雨量传感器内有异物(导致计数翻斗空翻)C:干璜管损坏 D:电缆断路
三、简答
1、某日发现自动站气压迅速减小,直至缺测,其他气象要素过几分钟后也缺测,如何判断故障?请写出分析步骤及解决办法。
2、某小时发现自动站风速全为0.0,极大风也为0.0,如何判断故障,请写出分析步骤及处理方法。
3、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如何检查是否正常,列出步骤
第二篇:地面气象测报综合复习题
地面气象测报综合复习题
第一套
一、单选题
1、地面气象观测站按承担的观测任务和作用分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可根据需要设置()气象站。
A无人值守、B、高山C、海岛D、森林
2、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作业管理与控制,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
A、程序管理B、内存管理C、存储管理D、软件管理
3、观测值班室一般应建在观测场北边,保证观测员在值班室有较开阔的视野,能看见观测场的全貌,可随时()观测场的情况和天气变化。
A、了解B、观察C、监视D、看到
4、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的接口,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了方便。
A、检索程序B、建立文件C、应用程序D、人机交互
5、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应具有()业务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或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用于观测业务。
A、国家气象局B、中国气象局C、人大常委会D、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6、雨淞是我国()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出现常导致通信线路的中断,妨碍铁路和公路运输。
A、西部B、东部C、南方D、北方
7、荚状层积云():中间厚、边缘薄,形似豆荚、梭子状的云条。个体分明,分离散处。
A、Sc cast B、Sc lent C、Sc cug D、Sc tra
8、成露时仅要求贴地(或贴近地物)的气温低于露点,此时百叶箱高度上的气温一般仍高于露点,也就是说在百叶箱高度上的气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饱和。
A、已达到B、并未达到C、超D、过
9、能见度目标物大小要适度。近的目标物可以小一些,远的目标物则应适当大一些。目标物的大小以视角表示,目标物的视角以()之间为宜。
A、0.0—3.0° B、0.5°—5.0°C、1.0 —4.0°D、0.0 —5.0°
10、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出现在()。
A、白天或夏季B、白天或春季C、夜晚或冬季D、夜晚或秋季
11、为了避免观测时践踏土壤,应在地温表北面相距约()处,顺东西向设置一观测用的栅条式木制踏板。
A、20cm B、40cm C、30cm D、50cm
12、自动气象站测报质量考核办法中,重大差错的―丢失或毁坏原始记录‖与人工站不同点是:人为原因丢失自动站数据()以上。
A、3小时B、12小时C、1小时D、24小时
13、当沙尘暴、雾、雪暴以及浮尘、吹雪、烟幕、霾现象出现能见度小于1.0km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记录加()。每一现象出现时,每天只记录一个最小能见度。
A、圆括号()B、方括号[ ] C、星号* D、下横线
14、自动气象站现用仪器发生故障应及时查明原因,不能排除的立即更换,并在()之内报告上级维修部门,严禁私自拆卸自动气象站主要部件。
A、三个小时B、24小时C、12小时D、一个小时
15、自记记录的跳跃式变化:仪器因摩擦等原因,自记迹线在作时间记号后,笔尖未能回到原来位置,当记号前后两处读数≥()时,称为跳跃式变化。
A、0.5hpa B、0.4hpa C、1.0hpa D、0.3hpa
16、当普通层积云下的部分积云已发展成积雨云,虽其云量较少,此时应根据积雨云的类别CL编报()。
A、5或8,B、3或9,C、8或9,D、5或9
17、气温在()以下时,停止观测湿球温度,改用毛发湿度表或湿度计测定湿度。
A、-5.0℃ B、-8.0℃ C、–10.0℃ D、-15.0℃
18、GD01—Ⅲ中,雾6:30—8:00 无变化、天空不辩,雷暴6:10—8:00,ww编报()
A、95 B、47 C、45 D、17
19、单翼风向传感器,当风标转动时,带动格雷码盘(常用七位,分辨率[ ]),按照码盘切槽的设计,码盘每转动[ ],光电管组就会产生新的七位并行格雷码输出。
A、3.6°B、1.4°C、2.8°D、2.0°
20、GD01—Ⅲ中,小雨7:01—7:45,ww编报()。
A、60 B、21 C、62 D、25
21、冬季观测降水量时,将已有固体降水的外筒,用备份的外筒换下,盖上筒盖后,取回室内,()。A、直接用台秤称量B、加入一定热水,融化后用量杯量取C、待固体降水融化后,用量杯量取D、从外筒敲打出来后,用台秤称量
22、OSSMO中,天气现象输入规定:若现象起止时间有一缺测,则缺测时间输入()。
A、―////‖B、―/‖C、―//‖D、―///‖
23、每月5、10、15、20、25日和月末最后1天,若雪深已达到()或以上时,在雪深观测(或补测)后,应在观测雪深的地点附近进行雪压观测。
A、1cm B、5cm C、3cm D、2cm
24、―传输文件类别‖是指传输文件的类型,考虑到各种报文传输到上级通信部门的目标计算机的路径有可能不同,故按传输文件类别设置()的相关信息。
A、远程计算机B、远程通信C、通信网络D、通信目标
25、E—601B型蒸发器在冬季结冰期较长的地区停止观测,整个结冰期改用小型蒸发器观测()…… A、蒸发B、水面蒸发C、冰面蒸发D、小型蒸发
26、OSSMO中,值班日记:值班员必须在班内完成―工作任务清单‖列出的全部工作,某项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在―()‖栏的相应单元格标识…… A、任务B、值班C、完成任务D、完成情况
27、地球辐射能量的99%波长大于()。
A、6µm B、5µm C、7µm D、8µm
28、OSSMO中,A文件维护用于建立或修改A文件。A文件涉及的台站参数较多,若对已存在的A文件进行维护,各参数均取自于被加载的数据文件,若新建A文件,则各参数从()中读取,所以新建A文件只能是()存在的区站号。
A、AuxData.mdb B、BaseData.mdb C、SysLib.mdb D、RBaseData.mdb
29、在一给定时间,日照时数定义为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的那段时间总和,以小时(h)为单位,取1位小数。
A、120W.m-2 B、100W.m-2 C、130W.m-2 D、150W.m-2
30、在―参数设置‖菜单中,选择―台站参数‖弹出交互窗口。第一页用于本站基本参数的设置。在该页中―()‖为关键项。其值的改变将影响到其他各项内容的改变。
A、台站字母代码B、省编档案号C、区站号D、经、纬度
31、在―观测编报‖菜单中,选择各功能子菜单项时,必须注意()在台站参数中设置的观测发报任务相一致,若不一致则在进入相应窗口画面后,会提示所选任务错误。A、与正点 B、是否与当前时间C、是否与正点D、与当前时间
1、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观测、记录处理和编发气象报告。()
2、微型计算机的文件一般都存放在磁盘(软盘或硬盘)上,故微型机的操作系统得名为磁盘操作系统,简称UPS。()
3、观测场的防雷设施必须符合公安部规定的防雷技术标准的要求。()
4、计算机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操作系统。()
5、高山站云笼罩测站时,按雾记录,若云雾移出测站时,应按云记录。()
6、观测风时,常常觉察到风向摇摆不定,风速一阵大一阵小,这种现象叫着风的不稳定性。这主要是因为气流中挟带着一些小涡旋而引起的。()
7、由于气象站观测的是水平能见度,因此目标物的仰角不宜超过6°。()
8、龙卷风具有很大的破坏能力是因为它的风速很大,这样大的风速是由于龙卷风的旋涡转得很快,中心和周围有很大的气压差所造成的。()
9、高山站记雾时,要记最小能见度。()
10、土壤温度一天之中的8、20时及一年之中的4、10月,土壤上层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下层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11、对气象探测有影响的各种源体,与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大于1000米。()
12、配有气压计的,应作气压连续记录,并挑选气压的日极值(最高、最低)。()
13、各类气象站气象观测场围栏与周围障碍物边缘距离的保护标准:与大型水体距离>100米(国家基准、基本站)()
14、湿度计当记录值与实测值相比较,误差大于5% 时,应及时调整仪器笔位。()
15、加密天气报7ww W1W2组规定:
14、20时,W1W2编报过去6小时内的天气现象。()
16、每年定期维护一次风传感器,清洗风传感器轴承;检查、校准风向标指北方位。()
17、降水量是指某一时段内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
18、我省国家基本(基准)站当日降水量(20—20时)≥0.0mm时,不需在早08时编发重要天气报告555××组。()
19、为使计算蒸发量准确和方便起见,在多雨地区的气象站或多雨季节应增设一个蒸发专用的雨量器。()
20、重要天气报告中,96RRR发报标准为汛期(4月1日至10月15日)过去三小时降水量≥30.0mm。()
21、日照药液配制:赤血盐、枸橼酸铁铵分别与水的比例一般为1:20和3:30……()
22、大风、龙卷、冰雹(以及累积降水量)采用不定时发报,即观测到这些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就应在10分钟内编发出重要天气报告。()
23、地温场维护(包括自动站):保持裸地地面疏松、平整、无草,雨后及时耙松板结的地表土。()
24、当天空有量6的高积云和量4的层积云,总云量已达到10,此时CH编报×。()
25、冻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呈结冰的状态。()
26、计算机和采集器时钟的一致性和正确性是自动气象站能够正确采集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对计算机或采集器对时时,一定要特别注意。()
27、数据采集器是自动气象站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数据采样、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及数据传输。()
28、OSSMO中系统日志查阅器:系统日志是指软件执行过程中,记录的对数据文件有重要影响的操作。()
29、观测簿 某日 阵雨18:15 18:25 18:39气表—1应综合为:阵雨18:15……18:39。()
30、OSSMO中值班日记中的质量统计内容是实现自动统计站内测报工作质量的基础,台站要尽可能保证全月质量统计正确……()
31、日地面最高、最低温度缺测时,改从当日各定时观测地面温度中挑取。()
32、在维护自动站每日记录中,由于Z文件中最高、最低温度每小时有值,在从自动站取值校对时,则列出了各时次的记录,以便校对。()
33、在BaseData目录下存放有:BIIiiiMM.YYY 为月基本数据库文件,为自动站观测的数据,简称B文件。()
34、在重要天气报、航空报编报参数设置中,航空报云层组可以按云层累积量输入,也可按云状的分量输入,目前,在航空报中,程序只考虑了按分量输入的情况。()
35、使用自动气象站的气象站,要尽可能使―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一直处于运行状态,以确保数据采集的正常。()
36、在―本站基本参数的设置‖中,观测项目的调整最好安排在月初,这样可以保证一个月内观测项目的一致。()
三、多选题
1、各台站均须观测的项目: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风向和风速、()、()、()、地面温度(含草温)、雪深。
A、降水B、日照C、冻土D、蒸发
2、引导型病毒传染的主要特点:⑴(),⑵(),⑶(),⑷修改访盘中断,等待时机再传播。
A、修改DOS中断B、只有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磁盘被引导时,引导型病毒才被激活C、攻击硬盘引导扇区D、修改内存容量,病毒驻留内存
3、为取得全年完整的观测资料,在旧站址的观测记录应持续到(),新站址的正式观测记录应从()开始。
A、12月31日B、7月1日C、1月1日D、4月1日
4、从能量学的观点来看,对流云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决定于:(),()和()。
A、足够的冲击力B、云顶与云底的温差C、不稳定能量D、空中水汽含量
5、当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时,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第一年以人工观测记录(采用原观测仪器观测)为正式观测记录,()后以自动观测记录(采用新观测仪器观测)为正式观测记录。
A、2年B、3年C、两年D、一年
6、影响气温日变化规律的因子有:纬度与季节,(、、),海拔高度。
A、气团B、地形C、下垫面性质D、天气状况
7、层积云除直接生成外,也可由(、、)演变而来,或由积云、积雨云扩展或平衍而成。
A、高层云B、高积云C、层云D、雨层云
8、各类气象站气象观测场围栏与周围障碍物边缘距离的保护标准:与成排障碍物的距离:≥障碍物高度的()或障碍物遮挡仰角()(国家基准、基本站),≥障碍物高度的()或障碍物遮挡仰角()(国家一般站)。
A、≤7.13°B、10倍C、≤5.71°D、8倍
9、夜间能见度是指:⑴假定总体照明增加到(),适当大小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认出的()。⑵中等强度的发光体能被看到和识别的()。
A、最大水平距离B、足够的亮度C、最远距离D、正常白天水平
10、每份危险报必须编报()()()()。
A、GGggW2 B、I I i i i C、三组 D、99999
11、当某些强度很大的天气现象,在本地范围内造成()时,应迅速进行(),并及时()。A、灾害B、破坏C、记载D、调查
12、当天空只有()且符合编报8NsChshs组的规定时,则将()编报;如果天空出现了符合编报8NsChshs组规定的云量,而且其中有可见量()时(不管()是否与其它云同高)应紧接在8NsChshs组后,单独为()编报一组,并加括号。
A、浓积云B、浓积云C、该组加括号D、≥2成的浓积云
13、气压自记记录应挑取日最高、最低值。在基准站,极值应采用()(24次定时)的实测值进行器差订正,当极值出现在两正点中间时,采用()的器差订正值。
A、正点B、前一正点C、邻近正点D、后一正点
14、航空报中8NsChshs组,当天空总云量()又()时,或()时,本组省略不报。
A、没有积雨云B、天空不明C、< 3成D、< 4成
15、温度表读数时应注意:读数动作要(),力求(),不要对着温度表呼吸,尽量缩短()时间……
A、迅速B、敏捷C、谨慎D、停留
16、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各项输入规定除另外说明外,一律按―()‖中的规定执行。特别指出:在数据输入中,程序仅考虑了对()的格式错误检查,没有对()进行矛盾检查。
A、相关记录B、参数设置C、观测编报D、单个记录
17、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观测()风速指针摆动的平均位置,读取(),小数位(),记入观测簿相应栏中。
A、四舍五入B、补零C、整数D、两分钟
18、OSSMO软件天气现象输入规定:每种现象结束须输入现象结束符(),一天结束须输入日结束符()。全天无天气现象则只输入()。
A、逗号―,‖B、圆点―.‖C、圆点―.‖D、句号―。‖
19、双翻斗雨量传感器,从()上读取降水量,供编发气象报告和服务使用。遇固态降水,凡()的,仍照常读数和记录。否则,应将()加盖,仪器停止使用(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待有()时再恢复记录。
A、液体降水B、计数器C、随降随化D、承水器口
20、―观测编报‖输入一般规定:某些记录输入完后,会与它相关的记录进行比较,判断相互的矛盾错误。如总、低云量,(),云状与云码,(),天气现象与能见度,(),()等等。
A、降水量与天气现象B、干、湿球温度C、云量与云状D、天气现象与云状
21、蒸发传感器:它的测量范围为(),分辨率(),测量准确度±1.5%(0—+50℃)。
A、0—50mm B、0—100mm C、0.1mm D、0.0mm
22、在―本站基本参数的设置‖中,历年平均气温用于()缺测时,代替()计算本站气压;历年本站气压用于某次本站气压缺测时,代替()本站气压计算()。
A、气压附温B、附温C、当时D、相对湿度
23、在观测场内南面,标出一块地面有()(草皮或浅草层,不长草的地区除外),面积为()的范围,作为深层地温的观测地段。
A、植被B、2×4m2 C、自然覆盖物D、3×4m2
24、OSSMO软件―参数设置‖中由于对字母、数字、汉字的输入进行了限制,所以在输入有关内容时,一定要注意键盘所处的状态是否正确,包括()、()、()等,否则会影响输入。
A、符号/字母B、英文/汉字C、半角/全角D、大写/小写
25、当积冰积聚相当数量,结合天气条件估计已达到本次积冰的最大程度,如果再保持下去有可能发生大崩塌的情况时,即应在―()‖导线上进行该次积冰最大直径、厚度的测量。当直径达到规定标准时,还应测量()。记录分别填入相应栏。
A、第二对B、第一对C、最小重量D、最大重量
26、在SYNOP目录下存放有:()为天气报、加密天气报等报文文件,()为重要天气报报文文件,()为航空报(含危险报、解除报)报文文件。
A、HBDDGGgg.CCC B、SADDGGgg.CCC C、WPDDGGgg.CCC D、SPDDGGgg.CCC
27、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自动气象站从提供数据的时效上分为:()自动气象站和()自动气象站;从人工干预上分为:()自动站和()自动站。
A、无人B、有人C、实时D、非实时
28、本月天气气候概况,对有些持续时间较长的不利天气(如()、()等),应结合前一个月或几个月的情况进行分析。
A、长期少雨B、洪涝C、干旱D、连阴雨
四、简答题
1、某国家基本站,观测场北边距观测场围栏60m处为本站的成排的办公楼,楼高8m;观测场东边距观测场围栏85m处有两棵大树,树与树之间相距30m,每棵树树高度10m,视宽度角6°;观测场南边距观测场围栏80m处,有一条电气化铁路,与其并行的一条公路距观测场围栏40m;观测场西边距观测场围栏150m处,有一个大型水库。请问,该站周围观测环境哪些符合观测环境要求,哪些不符合观测环境要求,理由是什么?
2、简述降冰雹时应测定什么?
3、白天当某一能见度目标物轮廓清晰,而看不到更远的目标物时,如何判定能见距离?
4、简述OSSMO软件中―观测编报‖下的―定时观测‖窗口内―计算‖按钮的功能。
5、气团的定义是什么? 第二套
一、单选题(四选一)
1、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
A可靠性、安全性、代表性 B、可比性、稳定性、准确性C、正确性、比较性、安全性D、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2、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最基本的有:字长、()、主频、内存容量、外存容量。
A、操作灵敏B、运算速度C、反映速度D、灵敏度
3、地面气象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主要场所,地点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的影响。
A高大建筑B、局部地形C、水库D、铁路
4、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死机或其它故障使计算机无法运行时,可以采用()使系统复位,重新将DOS装入内存,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A、热启动 B、冷启动 C、FORMAT D、断电
5、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的一致程度。
A、被测量真值B、气象记录C、大气数据D、天气实况
6、雾淞可在一天的()形成,一般是在有雾的阴天时形成。
A、任何时间B、早晨C、上午D、夜间
7、因()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辩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的云状。虽有()现象,但天空的云量、云状可完全辩明时,则按正常情况记录。
A、吹雪、雾、轻雾B、烟幕、霾、雾 C、浮尘、扬沙、沙尘暴 D、烟幕、浮尘、轻雾
8、气压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当地(地方时)()。A、21—22时、3—4时 B、7—8时、13—14时 C、9—10时、15—16时 D、0—1时、6—7时
9、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A、2500K B、3000K C、2000K D、2700K
10、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气体,占干洁空气总容量的()
A、98.77% B、97.99% C、97.89% D、99.97%
11、飑:突然发作的(),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时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
A、强风B、大风 C、疾风 D、烈风
12、自动气象站仪器损坏要及时查明原因,填写―()‖,报告上级业务和装备主管部门。
A、维修仪器报告表 B、申请更换仪器报告表 C、损坏仪器情况报告表 D、更换维修仪器报告表
13、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气压以()为单位,取1位小数。
A、百帕(hpa)B、毫巴(mb)C、Kg/m2 D、帕(pa)
14、自动气象站的值班员,每正点前检查()的运行状况;遇有疑难问题
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A、采集器、主机 B、传感器 C、计算机 D、系统电源
15、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高度处的气温和湿度。
A、1.50m B、1.0m C、2.0m D、0.5m
16、GD01—III中,阵雨2:30—3:10 雨7:05—阵雨7:45—8:20 冰粒:7:20—7:30 小雷暴7:45—8冰雹7:50—7:55问8时7wwW1W2编报()
A、9676 B、79698 C、79986 D、79196
17、最大风速是指在某个时段内出现的最大()平均风速值。
A、10分种B、两分种C、3秒种D、1分种
18、GD01—III中,雾7:01—7:55逐渐变薄天空可辩明,ww编报()。A、28 B、44 C、42 D、43
19、单纯测量降水的站不宜选择在钭坡或建筑物顶部,应尽量选在()地方。
A、平坦 B开阔 C、避免雷击 D、避风
20、航空报的观测发报时间,每小时一次的,从()开始观测,正点前发出。
A、50分 B、55分C、45分D、58分
21、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以厘米(cm)为单位,取整数;
A、深度 B、厚度C、距离D、垂直深度
22、原OSSMO-2002软件形成的A、R文件和AH系列软件形成的D文件可以通过本软件 ―工具‖中的(―)‖得到现行规定的A、R文件后,再应用本软件输出有关报表。
A、文件交换B、文件转换服务C、文件变动D、文件更换
23、E—601B型蒸发器的蒸发桶由白色玻璃钢制作,是一个器口面积为(),有圆锥底的圆柱形桶…… A、3000cm B、2000cm C、1500cm D、1000cm
24、OSSMO天气现象输入规定:天气现象全天缺测,输入()。
A、―., //‖ B、―, /.‖ C、―/,.‖ D、―//,.‖
25、可照时数(天文可照时数),是指在无任何遮蔽条件下,太阳中心从某地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光线照射到()所经历的时间。
A、大气 B、天空 C、日照计 D、地面
26、―观测编报‖输入一般规定:当湿球温度溶冰不当或三次站02时记录反查,用相对温度值反查水汽压、露点温度时,湿球温度输入相对湿度值并在后面加()。
A、―E‖ B、―e‖C、―U‖ D、―u‖
27、()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统称地温。
A、地面 B、地表 C、下垫面D、裸露地面
28、在―本站基本参数的设置中,―定时降水量‖项目,无论是否使用自动气象站,因定时降水量均以人工雨量筒为准,所以该项目必须选定为―()‖。
A、定时:人工B、雨量筒C、无:自动D、有:人工
29、当()降到0℃或以下,土壤开始冻结时,应在每日8时观测一次冻土,直至次年土壤完全解冻为止。
A、5cm地温B、气温最低C、空气温度D、地面温度
30、自动站FJ.TXT大风数据文件,简称FJ文件,保留量近()的大风数据。A、50次B、20次C、30次D、40次
31、OSSMO参数输入(修改)或选择完毕后,必须进行―存盘‖操作,否则修改的内容不会保存在()数据库中。
A、SYNOP B、参数文件C、基本文件D、LOG
二、判断题(对、错)
1、人工器测日照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采用真太阳时,其余观测项目均采用北京时。()
2、计算机系统软件是一种管理程序,它管理计算机系统,同时为计算机系统服务。()
3、雨量器、雨量传感器、小型蒸发器、E601B型蒸发器它们的基准部位是口缘。()
4、计算机仅具备硬件部分是不能正常工作的。()
5、气象台站不得使用未经检定、超过检定周期或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
6、气压的分布和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与地球运动及天气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7、高山站在估计云顶低于测站的云量时,成层的云层为山所刺穿的部分,不应当作为云所遮掩来考虑。()
8、在地球的中纬度地区,冬季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常有雾出现是由于辐射逆温造成的。()
9、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停留20分种。()
10、标准大气压:纬度45度的海平面上,温度为0℃时,760毫米水银柱高的大气压强称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11、地面凝结现象有:露、霜、雨凇、雾凇。()
12、观测场四周10米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1米的作物、树木。()
13、气压表安装后要稳定2小时,方能观测使用。()
14、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值班员在两小时之内发现并报告者,不算个人错情。()
15、安装自动站传感器的百叶箱不能用水洗,只能用湿布擦拭或毛刷刷拭。()
16、重要天气报告中,97RRR发报标准为汛期(4月1日至10月15日)过去一小时降水量≥10.0mm;()
17、轻便风向风速表,是测量风向和两分钟内平均风速的仪器,它用于野外考察或气象台站仪器损坏时的备份。()
18、重要天气报告的观测编报时间与危险报、航空报或地面天气报重叠时,应先发航空报、危险报、天气报;()
19、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的水。()
20、当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重要天气现象达到发报标准(包括前一种现象的报还没有发出,又有另一种或几种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单独编发一份重要天气报告,各有关电码组一一编发。()
21、若气象站四周积雪面积过半,但观测地段因某种原因而无积雪,则应-在就近有积雪的地方、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地点测量雪深(雪压同)。()
22、卷积云与卷层云同时存在,卷积云量多于卷层云,但卷层云正逐渐侵盖天空,CH应编报9。()
23、气象站测定的蒸发量是水面蒸发量。()
24、GD01—III中,1段的8Nh组当无云、天空不日明、未观测到云时,省略不报。()
25、日照计要安装在开阔的终年从日出到日没都能受到阳光照射的地方。()
26、在使用报表处理模块前必须正确安装打印机,否则将不能打印报表……()
27、自动观测系统中的地面温度和浅层地温的观测地段,设在原地温场东侧的裸地内,地表应疏松、平整、无草,并与观测场地相平。()
28、在―本站基本参数的设置‖中,历年平均气温、历年本站气压必须正确输入。()
29、自动站风向、风速的采样速率为每秒种1次,求3秒钟、2分钟、10分钟的滑动平均值。()
30、B和采集数据文件备份是为保证数据文件的完整而设定的。每天完成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后,应及时对本月的B文件、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进行磁盘或其它移动式存储设备进行备份,或将这些数据文件备份在其它计算机中。()
31、观测簿:雨 8:15—9:07 10:21—11:18 11:33——12:51 13:02—14:14气表-1应综合为: 雨8:15—9:07 10:21—14:14。()
32、―观测编报‖输入一般规定:―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无小数的记录,按记录照实输入…()
33、ZIIiiiMM.YYY自动站正点地面常规要素数据文件,简称Z文件。()
34、在―定时编报参数的设置‖中,天气报告中若采取的是雨量筒观测的降水量则选中―雨量筒‖;若采取的是雨量计或自动站采集的降水量,则选中―雨量计或自动雨量传感器‖。()
35、在―参数设置‖中,夜间不守班的三次观测站,02时―发报观测任务‖应选择―不观测不发报‖。()
36、在初始状态,存盘按钮用灰色显示,无法点击该项,当台站参数中的全部内容被修改后,―存盘‖按钮将自动变为正常色。()
三 多选题目(四选二或以上)
1、地面气象观测员应(),(),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坚持实事求是,不得涂改、伪造观测记录,认真地按本规范的要求完成观测任务。
A、熟练掌握地面气象观测技术B、熟练掌握大气探测技术C、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D、遵守观测值班纪律
2、计算机的特点:()、()、()、适用性强。
A、灵活性强B、处理精度高C、存储容量大D、运算速度快
3、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高大建筑物的地方。
A、铁路、公路B、高山、大海C、森林、公园D、工矿、烟囱
4、在大气中有以下形态:()、()、()
A、气态B、汽态C、液态D、固态
5、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一般要求:准确度满足规定的要求;可靠性高,保证获取的观测数据可信;仪器()、()、()、(),具有详细的技术及操作手册。
A、结构简单B、牢靠耐用C、能维持长时间连续运行D、操作和维护方便
6、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
a)中间层B、同温层C、暖层D、散逸层
7、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可见聚合体;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冰粒和雪晶。其底部不接触地面。
a)小水滴B、大水滴C、过冷水滴D、冰晶
8、每日未按规定进行资料考盘,造成数据丢失,每发生一次算()错情;违反有关规定在测报用计算机上进行与测报业务无关的操作,每次算()错情。若对测报业务造成影响的,每发生一次算()错情。
a)5个B、5个C、10个D、15个
9、白天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对比感阈为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实际上也是()。
a)最远距离B、最大水平距离C、气象光学视程D、有效水平能见度
10、每小时一次的航空报符合编报Iiiii00000的条件:(1)(),(),(2)(),(3)()。
a)总云量≤3成B、无积雨云C、有效水平能见度≥10千米D、平均风速≤5米/秒
11、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它包括()、()、视程障碍现象、()和其它现象等。
A、面凝结现象B、雷电现象C、光现象D、降水现象
12、航空报中8NsChshs组,只要出现了(),都必须为()一组;这一组紧接在()后面;如果没有(),这一组就编报为第一个云组。
A、积雨云低的云组B、比积雨更低的云C、积雨云D、积雨云单独编报
13、气压表应安装在(、)、即通风又无太大空气流动的气压室内。
a)温度少变B、温度恒定C、光线充足D、阳光照射
14、GD01—III中,1段的3Po组:拔海高度()的测站都要编报,拔海高度()其天气报参加全球交换的测站在()也要编者按报。
A、>1500米B、≤1500米C、02、08、14、20时D、>1000米
15、百叶箱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和地面对仪器的()……
A、散射辐射B、直接辐射C、长波辐射D、反射辐射
16、OSSMO天气现象输入规定:夜间不守班站的夜间天气现象先输入(),结束输入(),中间只输入天气现象编码,编码间输入()。
A、―)‖B、―,‖C、―.‖D、―(‖
17、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风速感应器(风杯中心)距地高度();若安装在平台上,风速感应器(风杯中心)距平台面(平台有围栏者,为距
围墙顶)(),且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
A、10—12米B、6—8米C、10米D、3—5米
18、OSSMO―观测编报‖输入一般规定:云量输入:无相应云状时,云量空输;其它按观测记录直接输入,微量云输(),缺测输(),因视程障碍现象云量记()时,照常输入;
A、―—‖B、―0‖C、―-‖D、―10‖
19、虹吸式雨量计的自记记录供()雨量缺测时,整理各时降水量及挑选极值用。在雨季,每月应将盛水器内的()进行1—2次测量,并将结果记在自记纸背面,以备使用资料时参考。
a)自然排水B、人工站C、天然降水D、自动站
20、OSSMO在―文件传输路径设置‖中,在交互窗口画面中有:()、传输方式、连接名称、()、端口、()、口令、()。
a)IP地址B、用户名C、远程路径D、传输文件类别
21、当气象站四周视野地面被雪(包括米雪、霰、冰粒)覆盖超过()时要观测雪深;气象站一般用()来测量雪深,每次观测须作()测量,记入观测簿相应栏中,并求其平均值。()测量的地点,彼此相距应在()以上。
A、一半B、量雪尺C、3次D、10米
22、OSSMO定时编报参数的设置中,每个时次的发报观测任务是唯一的,选定发报观测任务后,会自动按规定选定可以确定的有关报文组,其它因台站或时次不同的非确定组(如()、()、()等)需要由人工选定或修改。
a)本站气压组B、海平面气压组C、变温变压组D、地面最低温度组
23、蒸发器用水的要求,应尽量可能用代表当地()()的水。在取自然水有困难的地区,也可使用()()。
a)自然水体B、(江、河、湖)C、饮用水D、(井水、自来水)
24、在ReportFile目录下存放有:()为月地面气象资料格式文件;()为月分钟观测数据文件格式文件;()为月气象辐射观测数据格式文件;()为年地面气象资料格式文件。a)RIIiii-YYYYMM.TXT B、YIIiii-YYYYMM.TXT C、AIIiii-YYYYMM.TXT D、JIIiii-YYYYMM.TXT
25、气象站的辐射测量,包括太阳辐射与地球辐射两部分。太阳辐射包括:短波辐射(波长在)、紫外辐射(波长短于)、可见光辐射(波长在)、红外辐射(波长长于)。
A、0.76μm B、0.4-.076μm C、0.4 μm D、0.29-3.0μm
26、OSSMO包括()、自动站监控、()、数据维护、()、工作管理、工具、外接程序管理、()等九大功能。
A、数设置B、观测编报C、报表处理D、帮助
27、日照计每月应检查仪器安装情况,仪器的水平、方位、纬度等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日出前检查日照计的小孔,有无()、()等堵塞或被()、()遮住。
A、霜 B、小虫 C、尘沙 D、露
28、地温包括裸露土壤表面的()、()及()、()。
A、最低温度B、最高温度C、草温(或雪面)温度D、地面温度
四、简答题
1、阐述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的―三性‖。
2、某站小李值观测班,19时天黑前注意到周围发展起来许多个体臃肿高耸、顶部呈重叠的圆弧形凸弧起的云,其中己有少部分云顶部重叠的圆弧形凸起变得模糊,有白色毛丝般的冰晶结构。20时观测时,天已黑了,这时候大雨骤降,伴有雷暴和冰雹,周围一片漆黑。请问,20时云如何记录,理由是什么?
3、请简述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的测绘。
4、满足什么条件,只要启动SAWSS,程序就会从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中读取数据写入与采集器相联的计算机中?
5、什么是锋区? 地面气象测报综合复习题答案2005—9—22 第一套
一、单选题(共21。8分)
1、A
2、C
3、C
4、D
5、D
6、D
7、B
8、B
9、B
10、A
11、B
12、B
13、B
14、D
15、D
16、B
17、C
18、D
19、C 20、B
21、C
22、A
23、B
24、A
25、C
26、D
27、B
28、C
29、A 30、C
31、B
打分标准:1—30题每题0。7分、第31题0。8分,答对得分,答错无分。
二、判断题(共25。2分)
1、V
2、X
3、X
4、V
5、V
6、X
7、V
8、V
9、X
10、X
11、X
12、V
13、V
14、X
15、V
16、V
17、X
18、X
19、V 20、X
21、X
22、V
23、V
24、V
25、X
26、X
27、V
28、V
29、V 30、X
31、V
32、V
33、X
34、V
35、X
36、V
三、多选题(共28分)
1、ABD
2、BCD
3、AC
4、CDA
5、AD
6、BCD
7、BCD
8、BCDA
9、DA
10、DABC
11、ADC
12、BCDA
13、CD
14、DAB
15、ABD
16、CDA
17、DCB
18、ABC
19、BCDA 20、CDAB
21、BC
22、ABCD
23、CD
24、BCD
25、BD
26、DCB
27、CDBA
28、AD
打分标准:每题1分,按顺序答对得1分、顺序不对内容对得0。7分;四选二答对一个得0。5分,四选三答对一个得0。
3、答对两个得0。7,四选四答对一个得0。2分、答对两个得0。5分、答对三个得0。7分;答错无分。
四、简答题(共25分)
1、答:(1)该站北边本站的成排的办公楼不符合观测环境要求,(0。4)理由:基本站周围成排建筑物,距观测场围栏的距离,(0。4)必须为遮挡物高度的10倍以远。(0。4)(2)该站东边两棵大树符合观测环境要求,(0。4)理由:基本站周围孤立障碍物(视宽度角≤22。50),距观测场围栏的距离,(0。4)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8倍以上,(0。4)两孤立障碍物最近的横向距离不得小于30米。(0。4)(3)该站南边的电气化铁路不符合观测环境要求,(0。4)理由:基本站周围电气化铁路路基,(0。4)距观测场围栏的距离为100米以远;(0。3)而公路符合观测环境要求,(0。4)理由:基本站周围公路路基,(0。3)距观测场围栏的距离为30米以远。(0。3)(4)该站西边的大型水库符合观测环境要求,(0。4)理由:基本站周围水库,(0。3)距观测场围栏的距离为100米以远。打分标准:满分5。9分,按每个段落后括号里给分打分,该段落答对得所定分、答对一半给一半分、答对不够一半不得分。
2、答:降雹时应测定日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0。4)以毫米(mm)为单位,(0。3)取整数。(0。3)当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大于10mm时,(0。4)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0。4)以克(g)为单位,(0。3)取整数,(0。3)均记入纪要栏。(0。3)
测量方法是:(0。4)选拣几个最大和较大的冰雹,(0。4)用秤直接称出重量,(0。4)除以冰雹数目即得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0。4)或者将所拣冰雹放入量杯中,(0。4)待冰雹融化后,(0。4)算出水的重量,(0。4)除以冰雹数目就是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0。4)
打分标准:满分5。9分,按每个段落后括号里给分打分,该段落答案对得所定分、答对一半给一半分、答对不够一半不得分。
3、答:可参照以下几点酌情判定:(0。4)(1)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如村庄的单个树木、远处房屋的门窗等)清晰可辩时,(0。4)能见度通常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5倍以上;(0。4)(2)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隐约可辩时,(0。4)能见度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2。5到5倍;(0。4)(3)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很难分辨时,(0。4)能见度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0。4)但不应超过2。5倍。(0。4)
运用以上几点时,(0。4)应考虑到目标物的大小、背景颜色,(0。4)以及当时的光照等情况。(0。4)
打分标准:满分4。4分,按每个段落后括号里给分打分,该段落答对得所定分、答对一半给一半分、答对不够一半不得分。
4、答:用于计算得到湿度、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等值。(0。4)在各要素输入完成后,(0。3)用鼠标点击该按钮,(0。3)即会进行湿度、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计算。(0。4)在计算编报前,(0。3)程序还将检查关键输入项是否正确输入,(0。4)相关要素是否配合。(0。3)若影响湿度、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计算的相关输入项的值均没有改变时,(0。5)尽管点击该―计算‖,(0。3)也是不会计算整理的。(0。3)这是因为在定时观测中,(0。3)若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值已从B文件中或从Z文件读取,(0。5)考虑到这些计算值的来源不一,(0。4)可能计算的方法也不一样,(0。4)必须以读入的计算值为准。(0。4)
打分标准:满分5。5分,按每个段落后括号里给分打分,该段落答对得所定分、答对一半给一半分、答对不够一半不得分。
5、答:同一时段,(0。3)占据广大空间的大团空气内,(0。4)在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主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比较均匀;(0。4)在垂直方向上,(0。3)各处物理属性比较相似;(0。4)在它控制下的天气特点也大致相同,(0。4)气象要素的变化不太剧烈,(0。4)这种大团空气称为气团。(0。4)
打分标准:满分3。0分,按每个段落后括号里给分打分,该段落答对得所定分、答对一半给一半分、答对不够一半不得分。
第二套
一、单选题(共21.8分)
1、D
2、B
3、B
4、A
5、A
6、A
7、A
8、C
9、D
10、D
11、A
12、C
13、A
14、A
15、A
16、A
17、A
18、C
19、D 20、A
21、D
22、B
23、A
24、D
25、D
26、C
27、C
28、D
29、D 30、D
31、B
打分标准:1—30题每题0.7分、第31题0.8分,答对得分,答错无分.二、判断题(共25。2分)
1、X
2、X
3、V
4、V
5、V
6、X
7、X
8、V
9、X
10、V
11、V
12、V
13、X
14、X
15、V
16、V
17、X
18、X
19、X 20、X
21、V
22、X
23、X
24、V
25、V
26、V
27、X
28、V
29、V 30、X
31、X
32、V
33、V
34、V
35、X
36、X 打分标准:每题0.7分,答对得分,答错无分.三、多选题(共28分)
1、AD
2、DCB
3、AD
4、ACD
5、ABCD
6、ACD
7、ACD
8、ABC
9、BC
10、ABCD
11、DAB
12、CDAB
13、AC
14、ABC
15、BD
16、DAB
17、ABC
18、BCD
19、DA 20、DABC
21、ABCD
22、ABC
23、ABCD
24、CDAB
25、DCBA
26、ABCD
27、BCDA
28、DCBA
打分标准:每题1分,按顺序答对得1分、顺序不对内容对得0。7分;四选二答对一个得0。5分、四选三答对一个得0。
3、答对两个得0。7,四选四答对一个得0。2分、答对两个得0。5分、答对三个得0。7分;答错无分。
四、简答题(共25分)
1、答:(1)代表性:(0。7)观测记录不仅要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0。4)而且要反映测点周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0。4)地面气象观测在选择站址和仪器性能,(0。4)确定仪器安装位置时要充分满足观测记录的代表性要求。(0。4)(2)准确性:(0。7)观测记录要真实地反映实际气象状况。(0。4)地面气象观测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性能和制订的观测方法要充分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准确度要求。(0。4)(3)比较性:(0.7)不同地方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0.4)或同一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在不同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能进行比较,(0。4)从而能分别表示出气象要素的地区分布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特点。(0。3)地面气象观测在观测时间、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要保持高度一致。(0。4)
打分标准:满分为6分,按每个段落后括号里给分打分,该段落答对得所定分、答对一半给一半分、答对不够一半不得分。
2、答:20时云应记为:10/10 Cb cap.(0.6)理由:夜间观测云时,要参照傍晚时云的的状况同时结合天气现象判别云状;(0。6)19时天黑前小李已注意到周围有许多浓积云发展,(0。6)其中已有少部分云成为秃积雨云,(0。6)在20时观测时,大雨骤降,伴有雷暴和冰雹,(0。6)是典型的鬃积雨云的特征,(0。6)周围一片漆黑,说明整个天空被乌云笼罩,(0。6)故记录为10/10Cbcap.(0.6)
打分标准:满分为4。8,按每个段落后括号里给分打分,该段落答对得所定分、答对一半给一半分、答对不够一半不得分。
3、答:目标物选定后,(0。6)要测定观测点与目标物的距离和目标物所在方位,(0。6)目标物的距离、方位测定后,(0。6)应按规范18页表5。1的格式进行登记(作为气象站挡案妥善保存),(0。6)并绘制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0。6)
绘图方法:一般先在纸上画九个同心圆。(0。6)圆心代表观测点,(0.6)自近而远地每圈分别代表0。
1、0。
2、0。
5、1。0、2。0、5。0、10。0、20。0、50。0km的距离。(0。6)然后把所有的目标物(以其简略图形或编号)按其所在方位、距离,(0。6)分别标在相应的位置上。(0。6)
打分标准:满分为6分,按每个段落后括号里给分打分,该项段落答对得所定分、答对一半给一半分、答对不够一半不得分。
4、答:必须满足:(1)自动气象站采集器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0。6)(2)、自动气象站与计算机正确联接;(0。6)(3)在―自动站维护‖的―自动站参数设置‖中,(0。6)选择正确的自动站驱动程序;(0。6)在―系统参数‖的―选项‖中,(0。6)对―运行设置的‖采集控制―进行正确设置,(0。6)其中‖数据采集―必须选中。(0。4)
打分标准:满分为4分,按每个段落后括号里给分打分,该段落答对得所定分、答对一半给一半分、答对不够一半不得分。
5、答: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时,(0。6)由于冷气团的密度比暖气团的密度大,(0。6)所以暖空气总是向冷空气上方爬升,(0。6)加之地球自转运动的影响,(0。6)则形成一个倾斜的挟窄的交界面,(0。6)在这个区域内温度沿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比较剧烈,(0。6)冷暖气团之间的这种过渡区称为锋区。(0。6)
打分标准:满分为4。2分,按每个段落后括号里给分打分,该段落答对得所定分、答对一半给一半分、答对不够一半不得分。
第三篇:地面气象测报岗位上岗考试复习题
24.日照感光迹线冬半年上长,下短;夏半年上短,下长,则表明该仪器(南北不水平)安装不对。25.日照感光迹线上超过日照纸上12时时间线,下感光迹线在12时间线以后才开始,则表明该仪器(东西)安装(不水平)。
26.日照纸混合涂法,是将配制好的两种药()混在一起。27.地温表被水淹时可(照常读数),若遇地温表漂浮于水中则(做缺测处理)。
28.观测员职责规定,观测员应严格执行(气象观测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取准取全)第一性气象资料并按规定提供(气象情报),做好气象情报服务工作。
29.由于气象观测有高度分散又有高度集中的特点,所以对()及要素的准确度等方面,均提出严格要求和统一标准。
30.能见度测定的目标物(大小)要适度,视角以(1-5°)为宜,近的目标物可(小些),远的目标物可(大些)。31.观测场内的仪器都有其基准部位。下列仪器的基准部位扫别是:小型蒸发皿(缘口),干湿球温度表(感应部分中心),日照计()。
32.虹吸式雨量计维护时,浮子直杆与浮子室顶盖上的直柱应保持清洁,无锈蚀物,两者应保持(),以()避免产生不正常记录。
33.不合格报表上级有权退回报送单位,各台站接到退回的报表应在()重新制作上报。气象-1某页改错()个或整份报表改错()个即为不合格报表。
34.交接班时,接班员未到,值班员(不得离开),在交接班时发现仪器故障,应由(交班员)负责处理(接班员)协助排除。
35.在雨季,每月应将虹吸雨量计盛水器内的自然排水(1-2次),并将结果记在(自记纸背面)以备使用资料时参考。
36.用4cm口径的量杯,测量口径20cm的雨量器的降水量,量得杯内水高250cm,其降水量为(10mm)。37.值班制度规定,观测时必须携带观测簿,观测一项记录一项,不得(追记),严禁(),防止()等现象发生,记录字迹要工整、清楚,严禁(涂改、字上改字)。
38.FC、FN、FS、三种云主要从云的()来区别。FN是降水云层下由于()形成碎云,其总是和()有关,故属于()的云。39观测工作采用的,观测仪器要符合(),检定合格,性能良好,()使用中要进行(对比观测)。
61.估计云高的方法有(目测),(激光测云高仪),()等三种。
62.选择目标物大小要适度,目标物的大小以视角表示,其视角以(0-5)为宜。
63.用云块视角区分层积云和高积云时,一般指在地平线30度以下的云块,其视角(大于45)度时为层积云,(小于45)度时为高积云。
64.空气湿度很大时,记录常超出刻度范围,调整示度应在湿度()或以上时进行。
65.每月1-5日20时进行最低温度表洒精柱与干球温度比较。两者比较低结果,如果平均误差()时,该最低温度表可以使用;若平均误差大于()时,应撤换最低温度表,并将此5天的()订正在该5天的()最低温度值上。若不能撤换时,每日20时要继续读()。
66.地面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1.50m)米高度处的气温和湿度。
67.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清晰可辨,能见度通常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五倍以上)。
68.温度表读数时应注意()。
69.影响能见度小于10.0千米的天气现象有(轻雾、霾、浮尘、雾、沙尘暴、吹雪、雪暴、扬沙)。70.湿球纱布上明显沾有灰尘时,应(及时)更换。无蒸馏水时,(不能)用雨水代替。
71.云状是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可见)高度进行分类的。
72.风的自记纸更换与压、温、湿自记仪器的不同点有1 笔尖在自记纸上作时间记号采用()风速成自记笔杆的方法;2 换纸后不必()对时;3 对准时间后必须将钟筒上的()拧紧。
73.最低温度表洒精柱中断的修复方法有(加热)法,()法,()法。
74.观测场内仪器都有其基准部位,下列仪器的基准部位是;动槽式水银气压表(),风向器()风速器()。
75.FC、FN、FS三种云主要从云的()过程和当时()条件来区别,FN是降水云层下由于()使云下()增大,经()形式的碎云,因其总是和降水有关,故属于()的云。
76.微机编制报表,按数据输入规定,凡记录一位小数的记录()输入,风向风速输入格式为()。77.经常注意自记仪器的自记值同实测值的比较,当两者相差较大时,应进行(调
21.日最高、最低气温缺测时,用订正后的自记日最高、最低气温代替,若无温度自记仪器或温度自记日极值也缺测时,该从当日各定时观测气温中挑选,并在极值上加括号。
√
22.为了消除自记钟筒大小齿轮间隙,按好自记纸后应使钟筒稍微不到当时时间,然后再将钟筒顺转。
³
23.全年中任意1440分钟(24小时)最大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时,15个时段均不挑选。
³
24.辐射雾具有日变化明显,出现有季节性和范围大等特点。³
25.考虑到雾、露、霜在蒸发器水面上凝结情况,与雨量器金属面上凝结情况是不同的,因吃在计算蒸发量中要考虑纯雾、露、霜的量。
√
26.在月报表中,全月各日降水量均大于0.1mm时,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填“0”。√ 27.最低温度表酒精柱示度与干球温度表示度,在月初五天比较的平均差值大于0.5℃(无备份表替换),但全月平均差值≤0.5℃,该月不作补充订正。³ 28.动槽式水银气压表象牙针针尖碰断,零点发生变化,示值偏高。√
29.虹吸式雨量计中虹吸管位置偏低,自记纸极限不到10mm就开始虹吸。√ 30.蒸发器安装位置偏高,蒸发量偏大。³
31.水杯无水湿球纱布干涸,则湿球温度上升,接近干球温度。√ 32.云量就是云体在天空中占有的实际面积。³ 33.全天有少许云,其量不到天空的1/20,同时天空有少许低云,其量也不到0.5/10,这时总云量记“0”。√
34.天空为均匀NS,降连续性雨,突然远方闻雷声,虽然看到云和降水的状况没有变化,也应记为Cb。³
35.对密厚卷云是否来源积雨云存怀疑时,此时CH码不应编报“3”,而应编报“2”。√
36.天空有层积云五成,浓积云一成,云高相同,CL云码应编报“5”。√
37.原来天空为布满全天的雨层云,有降水,雨层云下有碎层雨存在,降水停止后雨层云变成了布满全天的普通层积云,其下有4层碎雨云,此时云码CL应编报“7”。√
38.确定AC或Sc云是透光还是蔽光,应从云有无空隙,能否见青天及云量多少来判断。³
39.雷暴和闪电同时存在,不属同一系统的,应照实记录。³ 40.Actra、Sctra可记10份,Acop可记小于10份。³
41.降水自记在11-13时缺测(期间有降水且从迹线上无法确定其量),则缺测时间内的自记降水量=14时人工测量的降水量减8-14时之间正常自记迹线累计量。³
65.目测风向风速时,风速可根据《GD-01Ⅲ》电码中规定的风力等级所对应的风速值记入气薄-1,并按其值编报。√
67.仅因有雾、露量使自记迹线上升0.1毫米,值班员不必换纸也无须备注。√ 68.微机打印气象报表时,不能进入中文系统运行程序。³
69.为了消除自记钟筒大小齿轮间隔,按好自记纸后应使钟筒稍微不到当时时间线位置,然后再将钟筒顺转。³ 70.当某日自记风缺测时,该记录的处理顺序为:(1)用其它风的自记记录代替;(2)用定时观测的记录或补绘报和航空报观测记录代替;(3)用正点前二十分钟至正点后十分钟内接近正点的十分钟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代替。√
71.地面温度表的构造和原理与测定空气温度用的温度表不相同。³ 72.电接风自记纸必须在正点10分钟后(自记纸时间)才能换纸。√ 73.雷暴移动路径超过180度,应选一个靠近中间的方向记入。√
74.自记纸记录缺测、调整笔位、清洁仪器等,均应在自记纸背面注明。³
75.定时观测干球温度缺测,湿球温度正常,该时温度和相对湿度用订正后的自记记录代替,水汽压、露点温度反查,湿度栏空白。√ 三. 选择题
1. 影响能见度的因子有 A A.大气透明度
B。目标物和背景的亮度对比
C。观测者的视觉感应能力 2. 夜间,云层密布,细雨绵绵,下降时间很长,但强度变换不大,透过灯光照射,可见雨滴下降,水面上能激起微微波纹,此天气现象记为A A.雨
B。毛毛雨
C。阵雨
3. 狂风骤起,风力达到6级,风向突变,气压急升,气温下降,并同时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能见降至1000米,此天气现象记为C A.大风
B。飑
C。沙尘暴 4. 雨的起止时间缺测时,则A A.用自记记录的起止时间代替
B。缺测
5.目测风力,当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其风力等级为C A.4级
B。5级
C。6级
D。7级
6. 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的指示器的某一个灯泡坏时,最多能影响几个风向记录B A.1
B。2
C。3 7. 电接风记录器的某个笔尖坏时,最多能影响几个风向记录B A.4
B。5
C。6 8.观测最高温度表时,发现温度水银柱上滑脱离开窄道,记录应C A. 加括号并在备注栏注明
21.在雨层云或蔽光高层云下的碎云为B A.碎积云
B。碎雨云
C。碎层云
22.临近正点前出现更重要的天气现象,天气报中的有关项目A A.补测改报
B。照原记录编报
C。由观测员自定
23.夜间观测能见度时,应在黑暗处停留至少几分钟,待眼睛适应环境后进行观测B A.8分钟
B。5分钟
C。3分钟
24.气压自记钟一天快慢超过几分钟时,应调整自记钟的快慢针。A A.5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25.液态降水现象的起止时间缺测,应A A. 用自记记录的起止时间代替
B. 只记该现象符号
C。凭分析记
26.风向风速计发生故障,其故障时间多长,则各时的月合计,月平均值按缺测处理C A.5天
B。6天
C。6天以上
27.有雾,整个天空可辨,有4成Actra,此时云状云量记录为B A.10/10 Actra B.4/0 Actra
C.10/10-Actra 28.日照时数全天缺测,当天天气时晴时阴,则该日日照日合计处理为A A.缺测记“—”
B。以相似日记录代 C.按实有记录作合计加()29.在夏季高温的日子里,08时观测地面最低温度表后将表收回,并使其感应部分 A A.向下
B。向上
C。水平30.调整地面最高温度表,应使其示度C A. 接近于当时的地面温度 B. 接近于当时的空气温度 C. 使毛细管内的水银不能下落为止
31.观测场应保持有均匀草层,草高不能超过C A.10厘米
B。5厘米
C。20厘米
32不影响水平能见度,但严重影响垂直能见度,总低云量应记录为C A.10/10
B。—/0
C。—/—
33.一月中记录有缺测,有关统计值加括号的缺测次数是C A.<4次
B。4~6次
C。,6次 34.气压表安装后要稳定多少时间,方能观测使用C A.1小时
B。30分钟
C。4小时 35.最地温度表酒精柱中断,其读数应A A.缺测处理
B。照常读数并加括号
C。减去空隙部分读数并加
A.11时18分
B。11时42分
C。12时42分 50.微机制作报表,日照百分率打印不出来的原因是 A.纬度有误
B。经纬度颠倒
C。日照时数有误
51.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开始日期及量漏输时,打印该夜资料会出现的问题是 A.小表统计打印不出来
B。小表统计有误 52.当某日无天气现象,该日输结束符“/²”,微机打印报表会出现 A.怪符号
B。多统计天气日数
C。属正常
53.当某日有天气现象或无天气现象,在输完结束符“² ”后,多数入一个空格,打印报表时会出现的问题是
A.打印不出来
B。打印该页变形
C。属正常
54.当风自记仪器发生故障,从全月自记记录中无法挑取月最大风速时,该月最大风速应 A.缺测
B。从定时风中挑取
C。从定时风中挑取并在右上角加记“*” 55.年报表中月平均风速抄自月报表的B A.自记风月平均风速栏
B。定时月平均风速栏
56.气薄—1天气现象栏记 :1日 1983—1958 2日 2002—2011则气表—1综合为A A. 1日 1938—1958 2日 2002—2011 B. 1日 1938—2000 2日 2002—2011 C. 1日 1938„1958 2日 2002„2011 57.当测风仪器发生故障,为了获取风的记录,应用目测风向风力。测定风力时A A. 先估计风力,然后用估计的风力等级换成相应的风速(米/秒)B. 先估计风速(米/秒),然后用估计的风速换成相应的风力等级 58.St、Fs云同雾的性质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C A.影响能见度不同
B。出现的天气现象不同
C。雾不离开地面,St、Fs云离开地面
四. 基础理论概念题 1.大气的定义
围绕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称为大气。2.气温的定义
气温是用来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我们所说的气温是距离地面1。5米高处空气的温度。
3.摄氏温标(℃)和绝对温标(K)的关系 T=273+t 4.气压的定义
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叫做大气压强,简称气压。5.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定义,其值为多少百帕?
(平均是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降低0。65℃)。另一特点是空气有规则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则的乱流运动都相当强烈。
平流层的特点:在其下半部,温度随高度的升高是不变的或微有升高;在其上半部,温度随高度的增加显著升高。空气的垂直混合运动显著减弱。水汽和尘埃含量很少。
15.什么叫对流层顶?试述对流层顶的特征?
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交界处,有一个厚约一二公里的过渡层,叫做对流层顶。其主要特征是:气温随高度的垂直递减状况在这里突然变小(小于0。2℃/100米),甚至随高度增加出现温度递增现象。它对空气的生趣运动有强烈的阻挡作用,往往迫使浓厚的积雨云平展为沾状。16.气团的定义,暖、冷气团的区分。
气象学上把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一大团空气称为气团。根据气团的冷热属性不同可分为暖(相比它冷的地面移动的气团)、冷(相比它暖的地面移动的气团)。
17.锋面、锋线的定义
冷暖气团之间的过度区称为锋区,由于锋区的水平宽度约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比气团要小得多,为了研究方便,常把锋区看成一个面,即锋面。
锋线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18.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是如何区分的?
他们是按照风的移动情况来区分的,即: 冷空气前进推动冷空气移动的锋称为冷锋。暖空气前进推动冷空气移动的锋称为暖锋。移动很慢的锋称为准静止锋,一般情况是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使锋呈准静止状态,或虽有移动,但移动范围不大,甚至在几天内锋线的位置无明显变化。19.什么叫太阳常数?什么东西影响太阳常数?
在大气上界,当太阳位于日地平地距离时,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常数。其值约为1381瓦/米。
太阳常数随太阳活动变化,它的值一般随太阳黑子数目的增多而增大。20.指出土壤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为:土壤表面温度一般在一天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最高温度出现在13时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将近日出的时候。
影响土壤的影响因子有:太阳高度角,地形,土壤颜色,导热率,热容量,天气。21.土壤温度的铅直分布有哪几种类型?
有日射型、辐射型、过渡型。
22.指出影响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的因子
影响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的因子都是纬度与季节,地形,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海拔高度。
23.试述气压日变化的规律
在气压的日变化中,一天有两个高值和两个低值,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当地(地方时)0—10时和15—16时;次高和次低值分别出现在21—22和3—4时。24.龙卷风的概念
龙卷风是一种自积雨云底部下垂着具有象鼻状漏斗云的小范围的剧烈天气现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坏能力,中心气压低至400百帕甚至200百帕以下,它是一团旋转很快的空气,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中心很少有空气进来,它的水平范围很小,直径一般在3千米以下,平均直径在250米左右。
第四篇:地面气象测报岗位上岗考试复习题
地面气象测报岗位上岗考试复习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小题1.0分)1.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定),以保证获取具有(代表性、比较性、准确性)的气象记录。
2.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它对一定范围内的()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
3.观测云,可从云的()特征、结构、()、()、高度以及伴见的()判定云状。4.由积云、积雨云因上面有稳定气层而扩展或云顶下蹋平衍而成,多呈灰色条状,顶部常有积云特征。观测时,此种云应记录为()云。
5.蒸发皿应()进行清洗。
6.凡与水平能见度有关的天气现象,均以()为准,并要在()观测判断。
7.温度表读数时应注意(1)(),(2)(),(3)()。8.日照纸混合涂药法,是将配制好的两种药液()混在一起。
9.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隐约可辨,能见度通常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倍。
10.交接班时,接班员未到,值班员();在交接班时发现仪器故障,应由()员负责处理,()员协助排除。
11.值班制度规定,观测时必须携带观测簿,观测一项记录一项,不得(),严禁(),防止()等现象发生;记录字迹要工整、清楚,严禁()。12.观测时测站有雾,部分天空可辨,如可判定天空无云时,总云量码N编(),云高h编();如估计天空仍有云,则总云量码N报(),云高h报()。
13.连续性降水多降自()云中;间歇性降水多降自()云中;阵性降水多降自()云中。14.天空原有SC云存在,以后在SC云的下面出现FC云,低云码CL编()。15.看到远处地平线附近有积雨云且无法确定其云底高度,但积雨云顶部已演变成伪卷云出现在本站上空,此情况低云量Nh编报(),低云码CL编报(),高云码CH编报(),h编报()。
16.用云块视角区分层积云和高积云时,一般指在地平线30度以下的云块,其视角()度时为层积云,()度时为高积云。
17.每月1—5日20时应进行最低温度表酒精柱与()的示度进行比较。
18.湿球纱布必须()保持清洁,一般应()换一次。湿球纱布上明显沾有灰尘时,应()更换。无蒸馏水时,()用雨水代替。
19.每次定时观测,一般应在正点前()左右巡视仪器,尤其注意湿球温度表球部的()状态。
20.Fc、Fn、Fs三种云主要从云的()过程和当时()条件来区别,Fn是降水云层下由于()使云下()增大,经()形式的碎云,因其总是和降水有关,故属于()的云。
二、判断题(每小题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答案填在括号内)1.在观测能见度并记录后,正点前又有新的天气现象影响能见度减小,应更改能见度记录和编报。()2.凡在雷暴期间的闪电可不记闪电。()3.8时后更换自记纸作记号产生的跳跃要作跳跃处理。
()4.蔽光层积云一定布满全天。()5.雨和雾可以同时记载。()6.在拍发台风报期间,如出现瞬间大风时,仍须向有关单位拍发大风重要天气报告。()7.某日20时开始下阵雨,该现象应记入次日天气现象栏。
()8.确定Ac或Sc云是透光还是蔽光,应从云有无空隙,能否见青天及云量多少来判断。()9.雨量计自记迹线上升>0.1mm时,必须换纸。()10.过去六小时内曾有降水,并按测得的降水量已编报了6RRR1组,临近正点前又开始降水,遇到这种情况,必须补测雨量和改报。()11.当测站闻雷或看见闪电时,不管是否看到积雨云的母体,低云码CL均应编报电码3或9。()12.一天有几种天气现象,应将同类现象综合在一起进行记载。()13.天气现象正好出现在20时,不论该现象持续与否,均应记入次日天气现象栏;如正好终止在20时,则应记在当日天气现象栏。()14.有飑出现时,瞬间风速一定达到或超过17米/秒。
()15.压、温、湿自记仪器,如无记时按纽(或按钮失灵),气压计、温度计应轻压自记笔杆在自记纸上作时间记号,湿度计应轻抬自记笔杆在自记纸上作时间记号。()16.规范中规定纯雾、露量按无降水处理,但有量时必须量取,以供计算蒸发量用。()17.雷暴移动路径迂徊曲折,尽管起止方向未达到180度,也应加记一个中间方向。()18.地温表被水淹没且漂浮于水中时,可以照常观测。
()19.08时换雨量自记纸时有微量降水,可以不用铅笔划线作时间记号。()20.自记纸记录缺测、调整笔位、清洁仪器等,均应在自记纸背面注明。()21.雨量自记纸整理时,凡24小时内自记钟计时误差小于2分钟或以上时,自记纸无需作时间差订正。()22.因降水或其它原因,致使蒸发量观测值为负值,该日蒸发量记为0.0。()23.遇有强烈降水时,应随时注意从蒸发器中取出一定的水量,以防水溢出。取出的水量应及时记入值班日记,以便计算蒸发量用。()24.某日7时35分,降水量达到43.5mm,此时应先发98RRR重要天气报,后观测发08时天气报。()
三、选择题(每小题1.0分,答案填在括号内)1.夜间,云层密布,细雨绵绵,下降时间很长,但强度变化不大,透过灯光照射,可见雨滴下降,水面上能激起微微波纹,此天气现象记为()a.雨 b.毛毛雨 c.阵雨 2.计算机的开关机顺序为()a.外围设备、主机开关、电源开关 b.电源开关、主机开关、外围设备 c.电源开关、外围设备、主机开关
3.进行压、温、湿自记仪器定时观测时。()a.先读数后作时间记号 b.先作时间记号后读数
c.先作时间记号或先读数均可
4.当有两种或以上降水现象同时出现时,天气现象的记法为
()a.此两种天气现象可作现象间的连接记载
b.此两种天气现象应按现象分别记录,不作现象间的连接记载
c.上述两种方法均可
5.在日照纸中整理日照时数时以何为准。()a.感光迹线 b.换下后划的铅笔线 c.感光或铅笔线均可
6.某日14时正点观测时,发现气压计自记钟停在13:38处,笔尖指在998.9百帕处,该正点气压自记读数记为()a.缺测 b.(998.9)c.998.9 d.998.9* 7.雨后出现露()a.照常记露 b.不应记露 c.记不记露均可 8.气压自记钟一天快慢超过几分钟时,应调整自记钟的快慢针()a.5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9.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或屋瓦上即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上有晰晰沙沙的雨声,其强度可定为()a.小 b.中常 c.大
10.在雨层云或蔽光高层云下的碎云为()a.碎积云 b.碎雨云 c.碎层云 11.临近正点前出现更重要的天气现象,天气报中的有关项目()a.补测改报 b.照原记录编报 c.由观测员自定 12.夜间观测能见度时,应在黑暗处停留至少几分钟,待眼睛适应环境后进行观测。()a.8分钟 b.5分钟 c.3分钟
13.在夏季高温的日子里,08时观测地面最低温度表后将表收回,并使其感应部分()a.向下 b.向上 c.水平
14.调整地面最高温度表,应使其示度()a.接近于当时的地面温度 b.接近于当时的空气温度
c.使毛细管内的水银不能下落为止
15.测站四周有4/10的范围有效能见度为6.0千米,3/10的范围有效能见度为4.5千米,3/10的范围有效能见度为3.5千米,则该次有效能见度定为()a.3.5千米 b.4.5千米 c.6.0千米
16.观测地温时,应按下列哪种观测顺序进行()a.0厘米、最低、最高 b.0厘米、最高、最低 c.最高、最低、0厘米 d.最低、最高、0厘米 17.水银气压表发生故障或缺测,过去三小时本站气压变量应()a.缺测 b.气压自记读数计算 18.自记记录挑取日最高、日最低时,当仪器因摩擦等原因使自记迹线在作时间记号前后两处读数相差多少时,该时器差应按跳跃前后的读数分别计算。()a.0.1 b.≥0.2 c.≥0.3 19.日照时数全天缺测,当天天气时晴时阴,则该日日照日合计处理为()a.缺测记“—” b.以相似日记录代 c.按实有记录作日合计加()20.St、Fs云同雾的性质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a.影响能见度不同 b.出现的天气现象不同 c.雾不离开地面,St、Fs云离开地面 21.观测时有雾,天顶和部分天空可辨,且见到2成Actra,量状记为()a.2/0 Actra b.10/10 三 c.10/10三 Actra 22.日照纸涂药药液的配制,赤血盐和水的比例及枸橼酸铁铵与水的比例分别为()a.2:10,3:10 b.1:10,3:10 c.1:10,1:10
四、编电码题:(每小题1.7分)1.ⅴ11:50—ⅵ13:20—13:43 ⅱ12:10—13:15 14时 7WWw1w2= 2.ⅵ7:05—ⅴ7:50—8:10 ⅱ7:46(小)—8:10 08时 7WWw1w2= 3.ⅴ17:25—18:41 ⅱ17:30—18 (19—20)20时 7WWw1w2= 4.ⅴ14—19 ⅱ19:10—19:15
20时 7WWw1w2=
5.ⅵ13:45—14:01 ⅴ15:13—15:17 16:20—17(小)ⅱ15:19—15:46 16:24—16:45 17时 7WWw1w2= 6.ⅰ1—5:40 ⅶ5:30—ⅵ6:20—6:50 08时 7WWw1w2=
7.ⅴ17:42—18:20 19:30—19:45 ⅱ17:50—18:11 19:28—19:42 20时 7WWw1w2= 8.ⅵ7:05—ⅴ7:50—8:10 ⅱ7:46(小)—8:10 08时 7WWw1w2= 9.ⅵ2(间歇,小)—7:50 08时 7WWw1w2=
10.ⅰ3—7:40 ⅱ11:50(小)—13:10 ⅴ11:50—ⅵ13:15(小)—14:10 14时 7WWw1w2=
11.ⅰ2—8:30 ⅱ11:40—12:50 ⅴ12—ⅵ12:55(连续,小)—14:10 14时 7WWw1w2= 12.10-/7 Sc op Fn(3份)As op Ci dens 8NhClCmCh= 13.9/7 Cu hum Sc tra(云底与Cu同高)Ci fil Fs 8NhClCmCh= 14.10-/2 As op Ac tra Cs nebu(连续成层覆盖下层云上空)Cu hum 8NhClCmCh= 15.10/0 Ac tra 8NhClCmCh= 16.10/4 As op Fn 8NhClCmCh= 17.10-/7 Sc op Fn(4份)As op Ci dens 8NhClCmCh= 18.9/5 As op Sc tra Cu cong 8NhClCmCh= 19.10/9 Cu cong Cb cap Fn Ci not 8NhClCmCh= 20.10-/10-Sc op Fn(4份)8NhClCmCh=
第五篇: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的认识
摘 要:地面测报是每个气象台站最重要、最基础的业务之一。地面自动站测报业务改革调整后,由于测报人员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不足、硬件设施发生故障、地面测报业务工作规章制度执行不严、观测员人岗位责任制不明确,岗位责任意识不强等致使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为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应加强测报人员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完善的地面测报业务规章制度,做好地面测报工作仪器设备等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等。
关键词:地面自动站测报; 观测质量; 仪器故障; 人员管理; 提高对策
地面测报是气象部门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及时、准确采集、上传相关原始气象数据,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气象科学研究及气象服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1],是每个气象台站最重要、最基础的业务之一,也是一项既繁琐又严谨的工作,观测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关系着一个地区天气预测预报工作水平、气象服务质量及气候资源的分析、评价、开发利用等。随着气象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实现了地面观测资料的实时采集、传输和业务应用,很大程度提高了地面测报质量,但在地面自动站测报工作中,由于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长期连续运行过程中,受仪器设备自身磨损、故障及外界因素影响,再加上观测员也难以做到业务工作不出差错。面对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产品多样性及精确性需求的日益增长,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被提上重要议题,成为气象测报人员业务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地面自动站测报工作实际经验,根据测报工作中常见的一些影响测报质量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关于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的具体措施,作为今后提升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的参考。影响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的问题
1.1 测报人员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不足 2012年3月31日20时按照中国气象局统一部署,台站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进行了改革调整,调整后台站地面气象测报任务、业务流程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测报人员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要求观测员不仅要熟练操作测报业务软件,还要熟悉新业务规定和流程,充分了解自动站工作原理、设备构造、数据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等,并具备基本的自动站维护维修技能。而台站地面自动站测报业务岗位本身就缺乏专业素质人员,新业务和新设备的应用,使得在岗测报人员一时难以适应新业务、新技术规范要求,对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足,不能冷静应对并及时处理业务异常现象,这些都将导致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出现不稳定和下降。
1.3 地面测报业务工作规章制度执行不严
地面测报业务改革调整后,原有的测报工作规章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求,而新的地面测报工作制度尚未完善,而且观测人员对工作制度执行不严,因不熟悉新规定、新规范等导致工作中常出现缺测、迟测、漏测、漏报,致使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不高。
1.4 观测员人岗位责任制不明确,岗位责任意识不强 地面测报工作极其细致和繁琐,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认真负责,共同完成长期、连续业务工作。地面测报工作调整后,以往的测报工作体制和机制均发生了大的变化,要求各部门之间必须加强精密配合,但很多时候气象台站各个部门之间的运行跟不上业务需求步伐,岗位人员责任制不明确,同时岗位责任意识不强,严重影响了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的提升。
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认识与建议
2.1 加强测报人员整体素质 地面测报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工作,做好测报工作是每一位测报人员的职责。因此,地面观测人员应敬岗爱业,认真负责,本着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热情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加强定期或不定期岗位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学习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不断加强我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技能,熟练掌握地面测报业务规定、气象仪器操作原理、常见故障应急预案等,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开阔视野,通过全体人员的全面化学习,提高测报业务工作整体素质,优化测报人员知识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员队伍。
2.2 建立健全完善的地面测报业务规章制度 根据地面测报工作改革调整要求,建立健全严格的业务规章制度,以保证地面气象观测时间、仪器及数据处理的一致性。要求每个测报人员都要认真遵守业务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具体测报业务中的工作流程,将测报工作细化到每天的每个时次,尽可能杜绝出现细微的工作失误,造成测报数据失误或缺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