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浦江老年大学剪纸课程方案
浦江老年大学剪纸课程方案
一、课程名称:
剪纸
二、授课对象:
剪纸班学员
三、教学材料:
自编补充提纲和材料
四、授课时间安排:
一年为一个轮回,每周二课时(半天)
五、课程开发的背景
1、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由于社会的进步,外来文化的冲击,如剪纸之类的传统文化艺术,随着市场及应用价值的逐渐消失,而逐渐走向衰落,甚至消亡。把“根”留住,让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在新一代的国人身上流淌,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让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显得尤为重要。
特有的民俗和文化氛围孕育了浦江剪纸,浦江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流传甚广。特别是以戏剧人物和神话人物为主要题材的剪纸在中国剪纸中独树一帜。1993年,文化部命名浦江县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4年,浦江戏曲剪纸被列入“浙江省首批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名录”。但这一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也正面临着被时代潮流湮没的境遇,如何把这民间文化艺术得以继承和传扬,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课题。
2、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剪纸本身就是一项让人生爱的传统女红。剪纸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它集绘画、手工的教育功效于一体,剪纸有的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有的又需要一丝不苟,不能有一丝的马虎,有的需要长时间的剪刻,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力。这不仅锻炼了老年人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还是培养他们细心、静心、耐心的极好方式。
老年人也爱动手,爱手工,且剪纸是一门容易入门的艺术,不受年龄的限制,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剪纸创作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表现内容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以及工具和材料的方便、廉价等,是适宜开展的一项活动。
六、课程目标
1、了解中国剪纸(特别是浦江剪纸)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知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
3、掌握一定的剪纸(或刻纸)技法;
4、培养学习兴趣,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员的意志;
5、发展学员的个性,拓展其创新能力;
6、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劳动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7、使剪纸艺术后继有人,让传统的剪纸艺术不断得以传承。
(浙江浦江杭坪中心小学
楼基洪)
第二篇:繁昌老年大学剪纸课程教学大纲
剪纸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老年学员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概况、基本知识和剪制方法。通过动手、动脑、绘画、构图、和想象能力,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自己作品,激发学员浓厚的学习兴趣,愉悦身心、服务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二、学制要求:
学制两年,四个学期112课时。
三、课时内容:
第一学期 14周 每周2课时 28课时
1、掌握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知识,(采取制作的教学课件)剪纸技艺历史发展、传承、分类、纹样名称,剪纸工具、意义、四大技法(方、圆、尖、细)的具体要求。6课时
2、折叠纸二折(双喜字、蝴蝶、蝙蝠等)剪法,诱导老年朋友创作花纹技法,尖与圆的基本功练习,特别是半圆的花纹,对花纹的设计掌握深融角、翅膀、眼睛的主题结构,技法“圆”的剪技。8课时
3、观摩优秀作品,让学员真正认识剪纸的造型及剪艺(如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多边形)折叠五角星、五瓣花和四折团花。4课时
4、发挥想象创新能力,能绘制简笔画剪制自己作品。6课时。
5、复习所掌握的知识,巩固提高知识。4课时 第二学期 14周 每周2课时 28课时
了解剪纸的阳剪、阴剪的区别,学会剪制十二生肖,在其图案里,辨别阴剪和阳剪。
1、阳剪的表现形式、阴剪的表现形式,2课时
2、了解十二生肖鼠、牛、虎的寓意,教学剪制并掌握鼠、牛、虎生肖的特征,剪出鼠、牛、虎作品。6课时
3、了解十二生肖兔、龙、蛇的寓意,掌握其特征,教学剪制区别兔、龙、蛇毛和鳞介纹样的剪制技巧。6课时
4、了解十二生肖马、羊、猴的寓意,掌握其特征及剪制技巧。6课时
5、了解十二生肖鸡、狗、猪的寓意,掌握其特征,教学剪制区别鸡、狗、猪的剪制技巧。6课时
6、复习十二生肖,继续巩固生肖的剪法,主练“打毛”第三学期:14周 每周2课时 28课时
1、掌握牡丹花、荷花、菊花、梅花等花卉的寓意、特征,教学四季花纹样绘画、初步构图剪制四季花再配四季小鸟。10课时
2、教学制作福、禄、寿、喜、剪纸作品。配蝙蝠、小鹿、寿桃、喜鹊,对折或平面剪制,掌握其步骤(先用道具硬壳教学)。10课时
3、复习福禄寿喜,用秀美的剪制作品启发、培养学员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创作自己得意作品。8课时
第四学期14周 每周2课时 28课时
逐步认识了解掌握剪纸的艺术,并从中获得动手创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1、掌握人物剪纸的方法,头、脸、五官及不同地域,人物造型的差异。站在审美的角度,绘出小孩和大人,男、女的区别。8课时 技术,教学作品的装裱,修补。2课时
2、梅、兰、竹、菊四花有花中“四君子”之美誉。掌握扇形的梅、兰、竹、菊技法。10课时
3、临摹各类鱼的技法(鲤鱼、金鱼等),鱼的基本造型。“8”及鱼的身体结构,鱼身、鱼尾、鱼翅、鱼口、鱼鳞等,主练年年有余,注意谐音“余”即“鱼”。6课时
4、学员结业展,互相交流,学习总结。4课时 通过对剪纸的了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及爱国热情,通过欣赏剪纸和制作剪纸作品,培养老年朋友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形式良好兴趣和爱好,提高文化素养,提升生活品味。
四、原则方法:
1、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原则,采用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
2、引导教学法。发挥引导作用,体现学员的主体作用,剪纸不应是重复性劳动和传统纹样的复制,注重剪纸艺术的知识积累,掌握综合知识并能在创作过程中运用。
3、教师在开始教学前,提供一份课程学习任务及考核实施方案,并提出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时间安排,然后分析工作任务内容,引导和鼓励学员以任务为导向的快乐学习。
五、教材选用:
1、自制教学课件;
2、辅助教科本(1)《怎样学剪纸》作者:要红霞(2)《民间剪纸技巧》作者:孙二林
第三篇:浦江剪纸介绍
浦江剪纸历史悠久,元明之际就有记载,浦江大文学家宋濂在明洪武庚戌(1730)写的《哀王御史》的诗中有“剪纸难招御史魂”之句。浦江剪纸工艺精巧、题材广泛,生活情趣浓郁,尤其是清代地方戏曲在浦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浦江乱弹,采用戏曲人物作为剪纸题材成为一种尝试和追求。浦江戏曲人物剪纸在浦江乱弹的独特艺术效应下生发灵性,逐步发展成一种风格独特的剪纸艺术类型,从而成为中国剪纸主要流派之一。
浦江剪纸,具有风格秀丽,形象生动,质朴大方,题材广泛,装饰性和想象力强的特色。浦江剪纸历史悠久,据传南宋时期就已相当盛行。作者大都是劳动妇女,她们除了按传统图样熏样剪制外,有时也自己设计画稿,进行创新。作品大部分是用剪刀剪成,刀刻的极少;彩色剪纸,则是用不同色彩的纸剪成几个部分粘贴而成的。
浦江县地处浙江中部,气候温和、风景秀丽,孕育了别具特色的剪纸艺术。元明之际就有记载,浦江文学家宋濂在明洪武庚戌(1730)写的《哀王御史》的诗中有“剪纸难招御史魂”之句。可见元明之际乡间已有剪纸招魂的风俗。
浦江剪纸工艺精巧、题材广泛,生活情趣浓郁,图案清新大方,多数取花鸟、草虫、山水、亭榭、仙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题材。形式上流行最广泛的是窗花。每当春节,农村的姑娘媳妇便大显身手,鲜红的窗花把节日点缀得喜庆而热烈。除春节外,结婚礼仪、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都要制作大量剪纸,有礼花、灯花、功德花等品类繁多。通过谐音和象征手法,寄托劳动者的理想和愿望。如剪金鱼满塘寓意金玉满堂,剪枣、笙、桂花、莲子比况早生贵子,剪瓶、鞍、戟、磬象征平安吉庆,剪蝙蝠、鹿、桃和蜘蛛则喻示福禄寿禧。按地方风俗,妇女出嫁都要制作“龙凤呈祥”、“并蒂莲荷”、“鸳鸯荷花”、“莲生贵子”、“麒麟送子”等大量剪纸覆盖在嫁妆礼品上带到男方家中,俗称“利市”,这一风俗促成浦江妇女从小就开始剪纸艺术的训练,产生了许多精美的民间剪纸作品。以乱弹为代表的浦江戏剧文化发达,戏剧为剪纸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产生了许多戏剧人物剪纸。如《对课》、《断桥》、《孙悟空借扇》等,线条古朴,构图巧妙、背景丰富、人物个性鲜明。
浦江剪纸一般取染色土纸5-10张叠好覆以样稿,用绵纸钉扎住,然后用特制镂花剪,有里而外依次剪出。创作稿原稿一般要用水粘贴在另一张薄纸上,用松枝或油灯烟熏黑,取得黑白分明的复稿,又叫花样。一张精彩的熏样,一传十,十传百,会迅速流传开来。
解放以后,浦江剪纸注入新生活的内容,具有了新时代的气息,大量剪纸在报刊上发表,也出版了剪纸作品集,1988年浦江选送75幅作品赴日本展出,展示了浦江剪纸的艺术魅力。《荡湖船》、《听琴》、《空城记》等收入《中国美术全集》。
浦江剪纸由于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地方色彩鲜明,且能人辈出,作品遗存颇丰,199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5年,浦江戏曲剪纸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四篇:剪纸校本课程方案
中至镇中心小学
剪纸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方案
作为美术课的延伸与辅助的校本剪纸课程,是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通过教编、整合、补充、拓展、对原有的教材的消化与加工、较之更能培养个体差异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充分挖掘我校学生在美术特长方面的潜力,为以后的专业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学生的终身审美目标的实现。综上所述,剪纸的根本课程主要特点如下:
一、开发背景
我们之所以选择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内容,是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
1、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剪纸是当地乡民的一种风俗。乡民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小学生都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2、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3、学校开展了“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纸氛围,剪纸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同。
4、学校在初级阶段开展的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兴趣小组活动”侧重于学生模仿操作,少创作性作品,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成了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其次,兴趣小组活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学生不能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得到比较完满 的情感熏陶。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剪纸活动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编排。再次,兴趣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上的松散,也难以得到课时上的充分保证。小学剪纸活动课程的开发,纠正了剪纸活动在这方面的不足。
二、设计剪纸课程目标:
剪纸是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中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剪纸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通过剪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它是指以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组织,以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小学剪纸教学。它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强调剪纸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我们开发剪纸活动课程需要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摹期:重技能,轻知识;第二阶段为萌芽期:从临摹转向创作,主要分根据剪纸艺术本身的层次性以及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可设立剪纸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要求能掌握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法,能够“临作”。高级班则在此基础上,能够“创作”;第三阶段为成长期:既重视剪纸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我们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发展剪纸校本课程。
开设剪纸活动课,把“剪纸”引入课堂。
以往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明显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活动比较随意。因此,学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剪纸”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对剪纸活动教学进行了系统安排。首先,师资配备上:安排有一定剪纸特长的教师担任剪纸教学的实验工作进行开发剪纸活动校本课程。其次,时间安排上:由教导处专门将每周三开设为剪纸活动课,保证剪纸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再次,对象和组织上:打破原有班级制,完成由同年级的学生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选修剪纸活动课,形成固定的剪纸班。剪纸校本课程开发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等方面显然有着显著的优点。
三、课程内容
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的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
陶,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将传统民间剪纸与中学美术教育进行了整合,在中学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下追求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和借鉴民间剪纸的语言风格、造型手法和表现技法等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方法和价值目标,拓宽剪纸活动内容体系。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特点,学生认知接受能力和课程本身严密的体系以及教育的价值等分析,我们对剪纸活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反复实验研究,在多次筛选与修改,逐步完善,最终设计了剪纸活动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即“三维一体”框架体系。“三维”指剪纸的主题性层面、剪纸知识技能层面、学生自身发展层次;“一体”指剪纸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纲要。在这个框架体系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不同阶段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了解周围世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探索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剪纸教学方法
民间传授剪纸技艺让初学者剪熏样(类似复印),强调由临摹起步,先描后画再剪刻的技法,与我们所提倡的剪纸活动教学不太适宜。中学剪纸活动课程教学力求改变单一的剪纸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活动课程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现活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情感→能力→知识。剪纸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1、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现法等。如讲授法(其结构是讲解----释疑):教师向学生系统地描述剪纸史的发展,分析优秀的剪纸作品,介绍剪纸艺术家的生平,通过教师强有力的情绪作用使学生获得深切感受。教师还可以对一些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和现象进行评论和分析,如讲解作业,课堂小结等。
2、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借助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决问题,痛痛快快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但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下,或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操作能力下方可运用,采用写生法、情境法、参观法等互动型教学方法。如情境法(其结构是创设----激发----想象):剪纸教学时,一段录像可将学生带入民俗活动中,一幅剪纸向学生描绘了一段生动的民俗文化故事,都能唤起学生无限的想象……
3、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剪纸教学可以通过协作法让学生接受教育,如在创作一幅剪纸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创造性自己确定表现主题,根据主题选择素材,将图案剪纸化,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作品。让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掌握剪纸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的评价
评价是剪纸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学校验证剪纸活动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教育价值;教师掌握剪纸活动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学生在及时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认识自我,促进学习。在这一阶段的评价中,我们对剪纸刻的线条、剪纸纹样的运用、画面构图的合理、学生的创意等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进行有侧重的评价,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同时兼顾学生剪纸的基本功的实践操作。对学生剪纸作品评价,不仅要求教师重视课堂展评、作业批改而且积极创设条件,加强课外展评和比赛。如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开设一个剪纸长廊,定期在校园橱窗里登出学生的优秀的剪纸作品;在走廊上悬挂学生的剪纸作品,使校园里的一面面的墙壁“说话”。每学年我们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剪纸文化宣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剪纸交流、展示的舞台。这么一来,即显示学生的剪纸才能,给学生作品进行肯定的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对剪纸学习产生更浓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体验成果的快乐。
中至镇中心小学
2013-4-15
第五篇:剪纸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飞舞的中国红—剪纸艺术》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东阿中学
丁淑娟
《飞舞的中国红—剪纸》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东阿中学
丁淑娟
一、课程开发基本依据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所有的课程计划只有到学校一级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课程的管理实施对确保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有的家庭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或大红“喜”、“福”等。中学生都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以剪纸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不但让学生学习剪纸基础知识、剪纸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个体差异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充分挖掘我校学生在美术特长方面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确保学生的终身审美目标的实现,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开发总目标
使学生掌握剪纸的相关知识;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体验实践学习活动的乐趣,获得对剪纸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三、课程设置
开设年级:七年级
课时数:每周1课时,每学期共17课时
四、课程实施
1、课程组织机构:组长:丁淑娟
成员:任秀燕
张秀娥
高长勤
孟现路
2、课程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剪纸艺术》为自编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活动和内容,可以在教学时间内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
(2)、集体活动式:学校统一组织开展主题活动的时间,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实施。
3、课程实施场地与设施: 每学期17课时,每周一课时。
根据剪纸课程的特殊性,最好在剪纸活动室进行。
本课程在整个七年级实施,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4、课程教学方法
剪纸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1)、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现法等。如讲授法(其结构是讲解----释疑):教师向学生系统地描述剪纸史的发展,分析优秀的剪纸作品,介绍剪纸艺术家的生平,通过教师强有力的情绪作用使学生获得深切感受。教师还可以对一些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和现象进行评论和分析,如讲解作业,课堂小结等。
(2)、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借助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决问题,痛痛快快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但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下,或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操作能力下方可运用,采用写生法、情境法、参观法等互动型教学方法。如情境法(其结构是创设----激发----想象):剪纸教学时,一段录像可将学生带入民俗活动中,一幅剪纸向学生描绘了一段生动的民俗文化故事,都能唤起学生无限的想象„„
(3)、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剪纸教学可以通过协作法让学生接受教育,如在创作一幅剪纸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创造性自己确定表现主题,根据主题选择素材,将图案剪纸化,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作品。让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掌握剪纸知识和技能。
5、课程实施建议
剪纸艺术集绘画、手工于一体,剪纸有的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有的又需要一丝不苟,不能有一丝的马虎,长时间的剪刻,需要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力。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还培养孩子的细心、稳重的性格。
首先,要积极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孩子对剪纸感兴趣了,他才会认真的看,认真的听,耐心的体验、观察、感受,才会对剪纸的情感体验越深。
其次,要在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升华。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剪纸(刻纸)技法;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让学生进行剪纸(刻纸)的练习与临摹。
再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展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作品展示活动能让孩子感受到一种成功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最终培养学生对剪纸这门艺术的热爱。
通过剪纸活动,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课程评价
1、学生评价(1)、活动考勤(2)、在活动中的态度(3)、实践操作技能
(4)、物化的成果,如作品展示或获奖、竞赛获奖等成绩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本人、小组同学、教师(辅导老师)、家长四方面的意见综合定性评价。各项评价呈现不同,有的是等次,有的是描述性语言。最后的总评价为定性评语。
2、教师评价
学校对实施校本课程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主要考核评价以下几方面内容:
(1)、有无教学及教学活动计划、进度,备课及必要的教学准备工作情况。
(2)、课时进行和组织活动、辅导活动情况。
(3)、按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要求,在规定课时内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4)、开发课程和处理生成课程资源情况,在实施过程中有无创新的工作表现。
(5)、辅导学生活动和取得成绩情况。(6)、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态度和情感。
学校对实施校本课程教师进行评价,通过听课、查阅有关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材料、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定性评价。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