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泰山庙小学德育[小编推荐]
泰山庙小学德育、政教工作总结
一、工作理念
泰山庙小学在新一届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定位为: “一个中心(教学质量),两个基本点(安全和常规)”,德育政教工作立足于“全面育人、培养个性、和谐发展”,遵循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扎实有效开展德育系列化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为学校德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工作重点
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三、工作总结
(一)常规活动
1、规范管理,提升德育水平
本学期,学校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泰山庙小学学生行为习惯考核为主抓手,进一步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规范学生的一日常规,完善评估考核方案,扎扎实实地投入到争做“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集体”的教育活动中来。
(1)、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以学校常规工作为抓手,以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加强对全校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一学期来,我们对班级卫生、纪律、两操、上、下学路队、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计划,逐月安排落实,各有侧重,分层实施。每学期第一个月是“习惯月”(主抓上、下学路队),第二个月是“爱国月”(主抓理想信念教育及公民素养教育),第三、四个月是“文明礼仪月”(主抓习惯养成),最后一个月是“收获月”(表彰文明学生、文明班集体)),卫生、纪律工作常抓不懈。政教处将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对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有效地控制了不讲卫生、不佩戴红领巾、乱抛乱扔、讲脏话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加强了教师、学生值日及红领巾的检查力度,认真抓好常规工作的检查、督促、评估工作,利用班会、学生干部例会等形式进行检查评估情况反馈,使全校师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体现,评估中见效,逐步形成了自觉的行为习惯。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作好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坚持个别心理辅导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政教处对有违纪行为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进行耐心教育,使他们不打游戏机,不进游戏室、网吧、歌厅等不适合学生进入的场所。开学初要求各班主任根据本班问题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夯实基础,注重队伍建设(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在当前形势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依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因此,一学期来,我们继续推行班主任岗位责任制,通过班主任培训等形式要求班主任研究新形势下适应学生的德育方法,开展德育新途径,对共性与倾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每阶段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
此外,政教处实行全员班主任制度,即正副班主任工作制度,正、副班主任紧密配合,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有机渗透思想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每个学期政教处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负责具体工作,实施过程由各中队辅导员负责,真正做到德育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中,使德育工作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同时,我们强化班主任考核制度,出台了《泰山庙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并认真组织学习。对班主任进行月考核,(班主任手册、卫生、纪律常规考核,加每月活动班级得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工作重心向工作过程转移。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的培养通过四个途径来进行:
1、竞选:开学初,政教处开展学生干部竞职仪式,对当选的学生在学校宣传栏进行公示。
2、轮值:实行值周干部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锻炼成才的机会。
3、培训:大队部对大队干部和各班级中队干部进行培训,大队辅导员组织带领学生干部开展各类体验活动,学期结束前组织学生座谈,总结自己的工作心得体会,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4、实践:把德育过程还给学生,把管理权交给学生,从各项活动或工作的设计、组织、实施到评价,尽可能由学生自己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探索、培养能力,形成实践能力和主题意识。
(三)调动社会力量
(二)大型活动
1、从身边小事做起
践行雷锋精神
今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纪念日, 为了进一步大力弘扬和传承雷锋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努力营造学雷锋、讲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泰山庙小学拉开了“学习雷锋精神”道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帷幕。我校围绕“十个一”开展一系列的“学雷锋”活动。板报的宣传让全体师生了解了雷锋的生平事迹;生动的主题班会课让孩子们走进了雷锋的内心,感悟到了雷锋精神;富有创意的升旗仪式,让全体师生因雷锋的伟大而感动不已;身边一个个活雷锋的故事,让师生们深受感染……
在3月1日下午,我校全体师生加入到了清理校园卫生的行列之中,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清扫的干干净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虽然只是小小的打扫和清洁,却让孩子们了解到,雷锋同志当年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为人民服务着。
我校“学习雷锋精神”道德实践教育活动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认真践行雷锋精神,让为人民服务的美德从小就种在孩子们的心田里,让雷锋精神浸润我们的思想,让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道德教育
在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四月,泰山庙小学四、五年级的全体师生于4月11日到太原牛陀寨解放纪念馆、动物园、晋祠、煤炭博物馆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在牛陀寨解放纪念馆举行了扫墓活动,首先向烈士默哀一分钟,然后少先队员代表献词,缅怀先烈遗志,最后参观了整个陵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动物园之行,让孩子们大饱眼福,特别是海狮表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煤博一行,让孩子们了解了我省煤炭事业的辉煌;晋祠之旅,让孩子们了解了家乡的历史,观赏到了家乡的美景;
本次活动,由于学校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周密的安排,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学生通过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锻炼了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环保意识,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短短的一天,学生们满怀喜悦,满载而归。
3、“主题班会”比赛活动
2013年4月9日,泰山庙小学举行了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比赛活动。此次活动,每位参赛教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仔细研读了有关前几届全国班会比赛的录像,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编排。活动过程中,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广。由于每个班所选主题各有千秋,体现出来的风采也各有特色,在不同的活动氛围中,让孩子们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比赛的开展,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活动内容上,都让老师们耳目一新,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希望今后以本次班会为契机,能够不断改革与创新,为孩子们的终身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础。
4、H7N9专题讲座进校园
为了全面宣传H7N9禽流感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防范意识。4月24日上午,泰山庙小学特邀榆次区第四人民医院的李芳医生给全校师生做了一次H7N9禽流感知识专题讲座,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泰山庙小学全体师生参加了这次讲座。李医生结合当前禽流感的发展趋势,为师生们详细讲解了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该病症的临床表现、发病症状、来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并提倡大家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个人卫生等。同时,还向同学们派发了宣传单张,广泛宣传防控知识。
通过这次专题讲座,让全体师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H7N9禽流感知识,防范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5、举行“家长学校”揭牌仪式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4月27日下午,泰山庙小学隆重举行了家长学校揭牌仪式暨开班典礼。榆次区教育局张志华局长和泰校家长学校委员会成员及家长300余人参加了揭牌及开班仪式,共商家庭教育方法与育人良策。
会上,张局长就当今孩子的教育问题、人才和素质教育的关心、家校之间的沟通等方面作了重要讲话,并对家长和教师就今后如何发展家庭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对泰校家长学校揭牌暨开班典礼表示祝贺,希望泰校家长学校在新的一年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教”结合的作用,实现家庭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真正为家长搭建一个怎样教育好孩子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平台。家长代表利用理论与实际与在座的各位家长就有关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友好、平等的相处做了很好的交流。最后,泰校家长学校的李海燕校长就有关如何有效地促进家校的共融作了重要讲话。我校家长学校的成功揭牌,标志着我校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家庭教育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展,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家长学校发展步伐。
6、开展“感恩母亲”活动
“感恩教育”是我校德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从小懂得知恩报恩,学会感恩,在5月12日“母亲节”到来之际,泰山庙小学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母亲节系列活动。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分别设计了低年级的“我为妈妈捶捶背”活动,让妈妈们再辛苦一天的工作之后,感受到来自孩子们的爱;中年级的“我为妈妈洗衣服”活动,让孩子们在洗衣的过程中感受母亲的劳累,激发孩子们对母亲的爱;高年级的“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与小报制作活动,让学生用真诚的话语,诚挚的祝福,表达自己对母亲深深的谢意。除此之外,还要求孩子们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声“妈妈,我爱您”,给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把对母亲的爱表达出来。
“母亲节”系列教育活动,让每位少年儿童理解了母亲养育自己的艰辛,感受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活动也促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架起了一座子女与父母心灵之间的桥梁。
7、开展“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活动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泰山庙小学从3月份开始就认真组织各班学生阅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读本,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体会,结合读书和主题班会的内容,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撰写征文。
在2013年5月13日下午,泰山庙小学还精心组织了一次“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主题演讲比赛活动。比赛中,小选手们通过回顾祖国的历史与发展变化,通过紧密联系身边的人和事,展开了动情地演讲,或声情并茂,激情澎湃,或沉稳深情,抑扬顿挫,他们把自己的爱国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最后,通过激烈的竞争,三年级的姚力瑜同学和五年级的王议之、冀美琪同学获一等奖,聂嘉豪等6名同学获二等奖,范佳琪等10名同学获三等奖。
通过此次读书、演讲活动,不仅使同学们从小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还增强了同学们复兴中华的时代责任感,意识到了从小就要勤奋刻苦,长大后,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8、六一如歌 童声飞扬
六月,是童年的摇篮,童年的梦想;六月,是童年的沃土,童年的太阳。在这如诗如画的六月,我们迎来了小朋友们期盼已久的重要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在这充满朝气的日子里,我校彩旗飘扬,花团锦簇,欢声笑语响彻校园。同学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庆六一。
李海燕校长的精彩贺词拉开了泰校2013年“六一”庆祝活动的帷幕。首先进行的是各类表彰。优秀家长的表彰表达了我校对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家长们衷心的感谢,“优秀中队”“四好少年”“优秀队员”“八大之星”的表彰,是对同学们积极上进,努力拼搏,取得各方面优异成绩的肯定。接着进入精彩的文艺演出:动感奔放的架子鼓表演,激情飞扬的模特展示,婀娜多姿的舞蹈,优美动听的歌声,气势宏大的武术操,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将文艺演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9、尊敬师长
感念师恩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29个教师节。
为了进一步推进师德建设,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我校开展了以“尊敬师长 感念师恩”的为主题的为期一周的活动。孩子们用真诚的话语表达着对老师的祝福,用一份份精美的贺卡表达着对老师的感激,用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书信表达着对老师的感恩,升旗仪式上,激情澎湃的演讲,让整个校园的上空激荡着学生对老师的感谢。9月10日上午,泰山庙小学更是充满了温馨与欢乐,七名50岁以上、从教30余年的老教师们身披绶带,手捧鲜花,被学校授予了“爱岗敬业”的领头人,她们是青年教师们学习的楷模,这次表彰把教师节活动推向了高潮,全体师生都洋溢在了快乐的节日中。
10、“中国梦”宣讲团进校园
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1月5日下午,“中国梦”宣讲团到泰山庙小学对400余名学生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宣讲活动,本次宣讲团由晋中市委党校科研室副教授吕霞、晋中市环卫局清扫大队队长李琴与交警支队第一大队第一中队队长白晓静一行三人组成。李海燕校长与分管领导、老师全程听讲,可见对本次活动的重视。
宣讲会上,白晓静队长一开始就与学生展开了互动,她向学生问对交通安全的了解?然后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他们知道的安全知识还真不少,被白队长赞叹不已,然后又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们直观形象地了解了《交通法规》,他们的安全意识在不断地提高,防范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吕教授也与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互动,向学生询问“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有的学生回答将来要做医生,救治更多的病人;有的学生回答将来要成为亿万富翁,去帮助饥寒交迫的人们;还有学生答道将来要做军人,保卫做过和人民。她还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讲述了优秀华夏儿女的感人事迹、伟人们的英雄壮举,让学生们知晓“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她还不时提问学生们,“这是什么”、“这位伟人是谁呢?”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言,争相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很是活跃。李琴队长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给学生们详细地介绍了她工作的艰辛与从中得到的快乐,会场不时地响起热烈的掌声,可见,学生们已经感受到了李琴队长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不懈的努力、付出,由衷的对她产生了敬佩之情。在她们的宣讲中,提到最多的是“习惯”,说到做多的是“好习惯成就大梦想”。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了,要想实现心中的梦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
(三)特色活动
家校联合携手文化成长
1、“四会”真诚
我校每年都要开展“新生入学家长见面会,全校家长沟通会,各班家长理解会,毕业班学生家长融通会,专家引领指导会”,真诚地和家长交流,将学校现实,发展前景,希望家长配合支持等和家长一一沟通,真实反映,使家长感受到学校的真实、真诚和真挚,大家为了孩子一起努力。
2、访谈真情
做好和家长的各种沟通访谈,利用能和家长接触的一切机会,去和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现,从而把孩子的在校表现与家长进行汇报,做到了双向对孩子的了解与教育,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其改正,使每位学生都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3、心意真切
我校每年都会在“六一”节时大张旗鼓地表彰优秀家长,各班有代表,学校有楷模。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真情,和学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了孩子一起努力。
五、努力方向 一学期来,老师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可我们也知道,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才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奋斗。我们始终相信,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政教工作一定会迈向新的台阶。
第二篇:泰山庙乡中心学校十一月份活动简报
(一)教育扶贫爱心捐赠仪式在泰山庙乡中心学校
隆重举行
11月16日上午,河南省招生办对口帮扶教育扶贫爱心捐赠仪式在泰山庙乡中心学校隆重举行。省招办副主任杜习民、县宣传部长董新奇、教育局长苗峰、校长李世俊等人参加捐赠仪式。教育局长苗峰主持会议,向捐赠仪式致辞。省招办副主任杜习民对此次捐赠活动发表讲话。县宣传部长董新奇发表讲话,他勉励同学们读好书,好读书,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从书中积累知识,启迪智慧,内化为素质和能力。
捐赠仪式上,河南省招生办向泰山庙乡中心学校捐赠了电视20台,被子10套,考试画图工具800套。
泰山庙乡中心学校校长李世俊代表学校感谢河南省招生办帮扶捐赠,不仅是对全校孩子的拳拳关爱,更是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鼓舞,更是对习近平主席的精准扶贫,教育扶贫的认真落实。李校长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及取得的喜人成果并表示将以此次捐赠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营造书香飘逸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大学校文化内涵建设,以优异的成绩来回赠帮扶捐助单位的殷切期望。
在交流会上,双方就进一步落实帮扶计划达成了共识,明确了帮扶共建的措施和目标,确保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双方领导表示下一步的帮扶工作将继续高度重视,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今后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使其深入人心,把好事做好,不流于形式,走过场。
(二)泰山庙乡中心学校举行消防演练
为普及消防知识,增强师生消防意识,提高学生应急反映、自救互助能力,确保在险情面前能够选择正确的自救、疏散、逃生办法和路线,提高安全素质。李世俊校长亲自指挥本次的消防疏散演练。
教育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结合春季防火和各地失火事件的教育,我校举行了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消防演练,我校1100余名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紧张有序地疏散出教室,按照规定路线速地离开教学楼冲到下操场集合。
整个演练过程按照预定方案,严谨而有序地进行,同学们严肃认真,秩序井然,全体师生在一分钟内全部在广场上列好队,演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随后,政教处主任李明强为师生讲解了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师生们认真观看了现场灭火器使用演示,部分师生现场参与了灭火操作演示。李世俊校长也现场演示了灭火器的灭火过程。通过次次消防演练,使同学们学到了一些难得的急救逃生和消防安全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同时也使同学们学习到了团队精神,懂得了在紧急情况下团结协作的重要作用。
第三篇:泰山庙乡中心幼儿园安全保卫制度
泰山庙乡中心幼儿园安全保卫制度
为了使全校师生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学校成立安全保卫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切实加强对学校门口、办公室、食堂等重要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发现险情立即向保卫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要加强对贵重物品的保护,以防发生意外。
严格门卫制度。校门要定时启闭,开门时传达室工作人员应密切注意过往行人,发现反常现象及时处理;非本校人员不得随便进校。凡校外人员来访问或探视本校师生员工,均须在传达室登记,填写会客单,会客后,由被会见人在会客单上签名,出校时交传达室保存。
抓好财物管理。公共财物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不得破坏,违者除照价赔偿外,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时时注意学生安全。特别要注意学生门口的安全。严禁学生在校园内追逐打闹,开展带危险性的活动,保证课间安全;要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安排好节假日值班。值班入员要认真巡视,发现可疑迹象,立即究查,并作好记录。
第四篇: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论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09级小学教育02班
王宁 09043010
我对崔老师讲的自己家孩子学英语的经历有所感触。现在的小学生从小就开始学英语,甚至在说话还说不太好的时候就开始学英语。这是一种社会现状。现在家长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来讲,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儿童成长发育的特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考虑孩子的兴趣,而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们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在孩子合适的年龄学习合适的知识可能效果会更好。
由此我想,在小学,知识作为学习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品质、道德。
在道德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例子,华人贝聿铭被誉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然而让他脱颖而出的,除了才华超群外,还有赖于他温文尔雅、忠厚谦和、吃苦耐劳、热情坦诚的品质。正是他的谦谦风度和彬彬气质赢得了口碑和人心。
再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为了消磨吉鸿昌将军的抗日意志,借故派他到美国考察。那时,在西方人眼中,中华民族是恶劣民族。
一天,吉鸿昌将军和国民党使馆的一个参赞去邮局寄包裹。当他对邮局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中国人时,对方轻蔑地说:“中国?中国在哪个星球上,哈哈……”随从的参赞直埋怨吉鸿昌:“你干吗说自己是中国人?你不会说自己是日本人吗?”这位参赞的话音还没有落,吉鸿昌将军就怒目圆睁,斥责到;“你觉得作为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我吉鸿昌就是死,也决不当洋奴!”
回到驻地,吉鸿昌将军找来了一块小木牌,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下“我是中国人这几个字,并将这块小木牌戴在胸前,昂首阔步地出入于美国人之中。
因此,一个人的品质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我认为在小学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远比知识教育要重要得多。培养孩子的品格、道德可以让孩子受用一生的。
第五篇:浅谈小学德育
浅谈小学德育
提 纲
一、什么是德育,什么是新德育,德育包括对那些品质的培养?
二、德育的意义是什么,对学生德育有什么重要作用?
三、当前德育的现况分析:
(一)只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教学中脱离实际,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知识教育,造成了学生“言行不一”的后果。
四、对当前德育的对策:
(一)从德育“三维”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在德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的师德影响,塑造学生的人格。
1、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
2、以教师的师德影响,塑造学生的人格。
(三)在课堂内外和社会实践中,加强德育,使德育得到践行。
1、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
2、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德育。
3、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德育。
内容提要
学校德育是人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但目前学校德育存在许多问题:只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中存在脱离实际,只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知识教育,造成了学生“言行不一”的后果。因此,我们应加强德育。从德育“三维”对学生进行德育;以教师师德,塑造学生人格,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外,以及实践活动中,加强德育,使德育得到践行。关键词
道德 践行 人格 和谐 正 文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2月1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由此可见,德育的重要。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大力推动德育。
一、德育、新德育及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德育是以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生活客观存在的思想道德的不足或缺点为突破口,确立课程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的一种新型课程。并逐渐提炼、归纳、升华为学校的一种特色课程文化。
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不怕困难,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教学既是学校传播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主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德育的意义和作用。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社会物质生活的改善,社会新旧观念的碰撞,社会观念的更新,以及信息传播媒介的现代化,特别是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和富裕家庭子女,他们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因此,需要大力促进德育。改掉他们生活中不良习惯,以及自私,爱慕虚荣,不守纪律的不良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创造多方面的条件,不断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
三、当前德育的现况分析。
(一)只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在升学机制的作用下,在只重视分数的情况下,不少学校的德育工作严重被软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人们对德育软化的通俗概括。在德育软化的氛围中,德育机构形同虚设。德育活动也只不过是走过场和应付上级检查,德育工作总结也有一套应变之术,把学校方方面面的“典型事例”都作为德育工作的佐证。用“硕果累累”掩盖软化德育的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德根本不可能形成。“升学教育”“分数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克服软化德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应努力改变这一现况。
(二)教学中脱离实际,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知识教育,造成了学生“言行不一”的后果。
任何品质的形成,都要经过实践炉火的冶炼。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基因。教学是以知识认识为客体,以知识为基础,来推动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是品德知识的迅速积累,一方面是品德行为的严重匮乏,结果是坐而论道,学生把品德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实际行为却恰恰相反。如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共财物,不懂得起码的礼貌,礼节等现象却屡见不鲜,说明德育仅仅“教”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育”,即道德养成,要注意联系实际,从青少年的道德现况出发,有针对地进行正确的、合理的教育和疏导,在辨别善、恶、美、丑,分清是、非、好、歹的基础上,切实触及和解决好他们的道德疑难和困惑。
四、对当前德育的对策:
(一)从德育“三维”对学生进行德育。
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主体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和行为系统相互作用,和谐发展达于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稳定的统一。只有三系统的相互作用,才能促进三系统的和谐发展,最终形成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统一,品德就必然形成。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内容。学生获得知识,既使是极富有教育性的知识,也不等同于学生的思想。只有当学生用知识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主张时,知识才能融入学生的思想或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思想是人们思考问题时产生的,问题本身和主体的价值关系不是纯然单一的,使主体产生肯定性的和否定性的双重思想,因而,思想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和思想相联系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也具有不稳定性和分散性。然而,正是这种分散的,不稳定的思想、意志和行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不同体验。通过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比较和行为的调节,逐步走向集中和稳定,形成信念。信念具有集中性和稳定性。和信念相联系的情感、意志、行为同样具有稳定性和集中性。这样主体的主观特征和自身的行为系统就稳定地统一起来。主体便形成稳定的品德。要想使德育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过程,就必须符合德育的“三维”结构特征的要求。“晓之以理,动这以情,导这以行。”体现了道德认知的三维性。
(二)在德育中,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人格,塑造学生人格。
1、在德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内化行为规范并将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塑造自我和改造自我的过程。学生只有真正成为品德知识的体验者,品德行为的践行者,即成为真正的德育主体,才能实现德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是地道的通过自我的教育。不通过自我的教育,是形式主义的德育,似乎学生处于德育之中,实则学生游离于德育之外,至多是“听客”或“看客”。对德育主体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很难产生积极性。这是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失去主动地位的必然表现。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简单地谴责学生,而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思想。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别人帮助产生的幸福感,以及帮助别人后产生的荣誉感。逐步培养成一种坚定的信念,懂得关心别人,严于律已待。
2、提高教师素质,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塑造学生人格。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其实可以大而化之。任何一个人都应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他人,终身学习,教师还应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课堂内外以人格美塑学生的人格美,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让教育闪出眩目的光彩。因此,教师人格特别重要,只有具备了这种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你就是大海,也会失去泳者;是苍天,也会失去群鹰;有再渊博的知识,也是苍茫天际的一只孤鹰。你失去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教育人的资格。“身教重于言教。”①就是对教师师德示范性的一个概括。学生往往视其德而确定其为师。教师只有为人师表,以德立教,才能确定自己在教育上的地位。
苏霍娒林斯基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一位同学抬起头来。”②可见事实上有不少同学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在低着头走路。帮助他们抬起头走路,就应该成为教师常做的一项工作。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弘扬信任教育。所谓信任教育就是对犯错误、有过失的学生给予充分信任,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进而“痛改前非”,实现良性转化。班上有一名学习十分优秀的学生,平常也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可有一次,发现他有小偷小摸的现象,我发现后,让他自己看怎么办?这位学生说下午把这些东西补上,并保证以后绝不犯这样的错误,但就是怕同学们以后看不起。我告诉他别担心。为了保护这位同学的自尊,我让他下午悄悄把东西放回去,这位同学以后再没有犯过此类错误,并向好的方面持续发展。
(三)在课堂内外和社会实践中,加强德育,使德育得到践行。
1、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以教材为主线,贯穿德育,除了品德课外,其余各科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他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品德就是空洞的说教。反之,空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智结合,文道结合是必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的语文学科,文道结合更是必要的。语文课标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等。”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更能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时,让学生从小懂得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懂得爱劳动,孝敬父母的美德。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要渗透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精神。
2、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课外活动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场地,有效地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德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如何开展课外活动,应注重课外活动的趣味性。苏霍娒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的工作都依赖兴趣”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在兴趣的启动下,德育卓有成效。
课外活动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而倍受学生青睐。如何把握趣味性,让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在组织时,做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选择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做到灵活多样,让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他们有所感,有所动时,及时把握,因势利导。在课后的障碍赛中,更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即在一个范围内的不同地方设置障碍,让学生蒙着眼睛到达某一目的地,谁的迅速快,谁就获胜。然后在同学的帮助下再到达一次目的地,感受竞赛的快乐,以及在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后与自己独力完成的不同感受,形成对比。这次活动即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残疾人的不方便和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就不会再歧视残疾人,而是被他们生活的勇气所感染,又可以体会到生活中遇到困难,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心理,从而在以后生活中遇到别人有困难时,自动伸出援助之手。还可以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从而在生活中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合作。
3、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德育,使德育得到践行。实践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思想的产物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④
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从实际意义上说,我认为行比知、情、意更为重要。因为行本身是实实在在的道德。而只知不行,只有意志和体验,而无实际行动,则是口头的、肤浅的道德,甚至会变成虚伪的道德。现在有些学生,如果从口头上或文字上去检验他们所受的道德效果,他只会讲得动听,写得精彩,可是观之行动,却是另一套。可见,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寓学于行,身行践履。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算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理性认识是前提和基础,但目的是践行。实践性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主体参与道德活动,它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特定的形为方式为内容,以评价、预测、调控手段来把握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当然,他也是一种由动机所激励和所指导的,这就防止学生形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实践性道德教育,应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并从中发现和获得有关品德知识,并使能力、情感、意志得到训练。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任务,按照各种社会活动项目和特定方式组成的一种课堂形式。任何活动,不管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正规的,还是非正规的,只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发展有积极作用,都可视为实践性道德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参与社会,勇于实践的态度和能力。如通过劳动实践体验,明确赚钱的不容易,继而形成一定的劳动态度,向行为习惯的转化。
陶行知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实用主义思想。如在母亲节当天,号召班内孩子们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画画、写字、(字数不限,写出自己的感受与妈妈的神态和语言等。)回校后,及时组织了各种活动,如画展,让孩子们张贴在教室里。孩子们画五花八门,有帮妈妈洗脚的,有帮妈妈做家务的,有给妈妈捶背的等等,其中大部分都配有简短的文字,将妈妈的感受与妈妈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接受了一次良好的感恩教育。让学生接受现实生活的道德洗礼,把教育与现代化与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社会中提升选择能力,增强免疫力,让学生学会判断,学会辨认,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实践,不断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自我教育与发展,实现了在实践中体验德育,让德育进入实践。
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德育因素,在符合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渗透德育影响,深入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让学生获得积极的道德体验,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走健康、和谐的德育大道。
注 释
1、戴 胜 《礼记》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2、苏霍娒林斯基 《学生的精神世界》 1945.8
3、马克思 《马克思全集》 第三卷29、30页
4、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文选》 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王逢贤 《道德新论》 江苏出版社2001
2、叶小媚、刘国平《中国师德手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5
3、喻良初 《加强主体性教育,实现现代化德育》 无锡出版社 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