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质勘查队伍现状
####省地质勘查队伍,原分属地矿、有色、核工、化工、建材、冶金、石油、煤炭及其他9个部门。“八五”期末职工总数3.2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2万人,含工程技术人员4000人。“九五”期末,经过体制改革,大多数部门由直属中央各部门改为省管理,即“属地化管理”。地勘队伍的勘查实力虽无大变化,但主要力量投入商业性勘查,主要是建筑业工程地质勘察。按“九五”期间公益性地质调查投资水平与发展趋势,####省“十五”期间投入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数预期为1000人,其中原地矿部门500人,其他部分共500人。
二、地质工作现状
(一)基础地质调查1、1∶20万区域地质调查
####省1956?1973年完成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共50个国际分幅(含###),是全国最早开展、最早完成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省。通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系统划分了####省地层,建立了地层层序和130多个地方性地层单位;划分出500多个岩体,确定分属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5个构造岩浆期,并将主要岩浆期分出5个侵入期;划分了构造阶段和构造运动,查明了区域褶皱、断裂等构造形迹,阐述广东省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发展史,全面和较准确地反映了####省区域地质构造面貌和区域成矿条件。
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
完成5个图幅,面积6.19万平方公里。
3、1∶50万编图
鉴于####省1∶20万区调经历18年,前后数十个图幅认识都需要统一,由####省地质局部署,1974?1977年3月,历时3年3个月,以1∶20万区调成果为依据,由####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编制####省1∶50万地质图、普通矿产图、岩浆岩图、构造体系图。同时编制了铁、铜、硫找矿远景图,煤田预测图及磷矿分布图;寒武纪、泥盆纪、早石炭系测水期、晚二迭系龙潭期、晚三迭系、早侏罗系6个地质时代的岩相古地理图。编写了《####构造》、《####泥盆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第三系》8份专题总结。该次编图,奠定了现今对####省(含海南岛)地层、构造、岩石、变质作用等认识的基础。
4、####省区域地质志编篡
全国1∶20万区调基本完成后,由地质矿产部部署,####省地质矿产局1982-1984年10月,历时2年6个月,由区调队编撰了144万字的《####省区域地质志》及1∶100万####省地质图、####省岩浆岩图、####省构造图。该志以1∶50万编图成果为基础参考1∶20万区调资料,利用了其后五、六年间阶段性新资料,弥补了1∶50万编图及《####省地质图说明书》的不足。
1991-1996年完成《####省岩石地层》。1997-2000年完成####省暨香港特别行政区1∶50万数字地质图。
5、区域矿产
1985-1988年由区调队编制####省、####省区域矿产总结,该项工作由原地质矿产部部署,要求在1∶20万区调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矿产勘查、科研等方面的资料,全面分析、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以提高区域地质矿产研究,为进行成矿预测、矿产区划、部署1∶5万区调,为指导找矿和专题研究、教学提供基础资料。该总结附1∶100万矿产图,燃料、黑色、有色、贵金属、稀有、放射、非金属6个矿组矿产图,内生、外生、变质、放射、离子吸附型矿产5张成矿预测图。按内生、外生、变质、复成四大成因类型,宇宙源、陆源、壳源、幔源、壳幔混合源5种矿质来源,确定了区域成矿7种控制形式,划分2个成矿省和12个成矿区带。提出超大型矿床并提出阳春盆地及英德、阳山、清远三县交界处为寻找超大型矿床的有希望地区。
6、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及局部异常勘查
配合1∶20万区调进行了磁法、放射性、土壤金属量、水化学、水系沉积物及重砂测量。发现大批磁异常,1000多个放射性异常,2251个化探异常。1979年,开展第二轮1∶20万化探扫面,系统研究水系沉积物,发现异常1271个,提供了找矿标志,1992-1996年完成广东省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图说明书(1∶50万)。
1978年12月完成####省1∶50万航空磁测、土壤金属量局部异常分布图编制。其中航磁部分,根据1∶5万---1∶10万航空磁测资料,推断解释航磁局部异常1016个;1985年12月编制广东省1∶50万航磁图及区域磁场推断解释报告,进一步解释航空磁测区域磁场,圈定25处隐伏岩体推定28条断裂,划分2个Ⅱ级、8个Ⅲ级、17个Ⅳ级构造单元;划出乐昌---仁化铅锌黄铁矿区等12个找矿远景区。1983-1987年12月广东省完成1∶100万区域重力调查,划分Ⅰ级构造单元2个(内地构造区及东南沿海岩浆活动带),前者又划出6个Ⅱ级、4个Ⅲ级构造单元。推断23条较大断裂,推断香港-南澳断裂并认为属广东省几条著名骨架断裂之一;对84个剩余重力异常进行定性分析;利用钨锡矿分布与重力异常相关关系,圈出15个钨锡成矿远景区。1984年4月编制《南海中北部航磁综合研究报告》(1∶200万),阐述了广东及海域区域磁场与局部异常。
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①完成全省1∶20万水文地质调查,取得了完整的水文地质资料,所提供的地下水资源量可作为国民经济规划和建设的主要依据。
②完成珠江三角洲1∶20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评价。为珠江三角洲经济总体规划提供了充实可靠的资料。
③完成广东全省海岸带20km范围内1∶20万海岸带工程地质调查。
④完成全省1∶50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远景区划和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调查。
⑤完成1∶5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37个图幅。
⑥按需要开展了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提供了一批供水水源地,及对干旱地区1.1万km2农田开展供水水文地质勘查。
(二)1∶5万专项地质调查
广东省1∶5万地质调查自1960年起,在曲江大宝山矿、阳春石碌铜矿、云浮大降坪硫铁矿外围,在阳山、大朗、从化等一批选定的成矿远景区带,开展了1∶5万综合地质矿产普查,研究总结已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指导寻找同类型矿床及发现新矿床。累计完成170个图幅,面积7.08万平方公里。重要成矿区带大多已经覆盖。其中包括“七五”以来,在特区、中心城市和经济开发区 1∶5万地质系列图编测40幅,面积1.2万平方公里。
(文本附图1、1∶20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程度图)
(文本附图
2、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图)
(三)地质矿产区划
各部门为找矿任务开展矿产区划,成矿预测或矿产总量预测,涉及多个矿组(种),如放射性矿产、冶金矿产、建材矿产等。
1、广东省1∶50万成矿预测(钨锡钼铋矿组)(1978-1980年7月)
认为该矿组成因类型以石英脉型裂隙充填矿床为主,花岗岩型、斑岩型及沉积改造矿床新类型有找矿前景。划分出5个Ⅲ级、17个Ⅳ级及44个Ⅴ级预测区(A类16处、B类9处、C类19处)。锡的重点找矿远景区主要是粤东区、粤西区。锡矿的Ⅴ级A类预测区有:锯板坑、坑头冲黄竹坪、许家山、大绀山、锡坪、战斗、小南山、汶水、长埔、西岭肚等12个。
2、广东省铁矿资源总量预测(1981年8月-1985年12月)
在阐述区域成矿条件的基础上,划分了矿床类型,总结了成矿规律,预测了铁矿资料总量并进行了远景区划,划分了18个找铁远景区。
3、金矿矿产资源总量预测(1985年1月?1987年10月)
提出了矿床成因类型,重点类型“河台式”,一般类型蚀变破碎带、石英脉、石英硅化破碎带型三种类型,同时提出注意新的类型。划出资源潜力大的两个靶区:罗定?广宁矿田及河台矿田,有一定潜力的靶区Ⅳ级8处、Ⅴ级14处。预测金资源总量482吨,并提出工作部署意见。
4、铅锌铜银矿产成矿预测(1989年1月?1991年7月)
划分气化?热液矿床、层控矿床、风化矿床三大成因类型8个亚类型,以莲花山断裂为界划分东西两个Ⅱ级成矿区,以一批重要断裂为中心或边界划出5个Ⅲ级24个Ⅳ级成矿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15个最有利、21个较有利、10个有利找矿远景区。最有利的远景区为:大麦山、三宝顶、大宝山、葵洞、茶排、七树、义容、白马山、钟秋洋、陆仔崆、银山里、宝山、凤凰、仙水沥、银坑。
5、石灰岩总量预测(1983?1985年6月)
论述了9个主要、8个次要石灰岩赋存层位与分布规律,预测了石灰岩资源总量。划出了3个Ⅱ级、9个Ⅲ级、19个Ⅳ级、57个Ⅴ级成矿区。
6、南岭及邻区稀有元素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稀有元素成矿远景区划(1981?1990年12月)
阐述了南岭地区稀有元素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了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建立了成矿模式,划分Ⅱ、Ⅲ、Ⅳ、Ⅴ级成矿远景区,并圈出了A类预测区24个、B类预测区29个、C类预测区43个。
(四)地质科研
地质科研工作涉及基础地质、普查找矿与成矿远景预测、矿产评价勘查、物探、化探、遥感、水文、工程、环境、测试、实验与应用技术、探矿工程、情报信息„„等各个方面。“八五”以来,完成主要科技成果和获奖科技成果145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三等奖各一项。原地质矿产部科技奖:二等7项、三等52项、四等31项。涉及普查找矿的有“粤北泥盆系中主要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广东省泥盆纪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远景预测”、“云开大山及其外围金矿远景区成矿条件与预测研究成果报告”、“诸广山花岗岩铀矿及成矿规律研究”、“南岭及邻区稀有元素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稀有元素成矿远景区划”、“广东、海南主要成矿区带成矿系列、成矿模式研究”、“广东红岭、石人嶂、师姑山花岗岩基本特征及其与钨矿成矿关系研究”等。近十余年来,主要研究课题有:《恩平-从化断裂带对金银铜铅锌矿床的控制及找矿靶区研究》(宜昌所1995.6);《广东-清远地区金矿带的构造分析、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研究》(宜昌所1989.3);《大宝山雪山嶂-带多金属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宜昌所、广东省局1990.12);《粤西及邻区的区域构造对金(银)成矿作用的控制》(宜昌所1993.5);《粤西信宜?罗定地区锡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研究》(广东省有色研究院1989.12);《广东横沥-淡水地区成矿预测靶区优选及钟秋洋铜矿综合信息量预测》(宜昌所1995.1);《粤东沿海(重点海陆丰)地区锡多金属矿隐伏矿床预测和找矿方法研究报告》(广东省地质矿产局756队1989.9);《粤、闽、浙三省高岭土矿产资源与应用前景的经济地质研究》(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1989.3);《广东省金、银地球化学找矿远景研究》(1993?1997)等。
(五)地质找矿经验总结
“六五”期间,按原地质矿产部部署进行典型矿床研究并编撰矿床专著。要求深化对控矿条件的认识,提高对典型矿床的研究水平,为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提供素材。广东省研究并编撰了信宜银岩(锡)、英德西牛(硫)、及211矿床共三份矿床专著。
“八五”期间,按原地质矿产部部署,广东省各地勘部门、单位参与编撰《中国矿床发现史-广东卷》,1996年6月出版。阐述了广东省能源、黑色、有色、贵金属、稀有、稀土、化工、建材、地下水等61个矿种、226个矿床的发现史,回顾了勘查过程,初步总结了广东省矿产勘查工作的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
三、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一)矿产资源现状
至1999年底,全省探明矿产129种(类),其中探明有储量的91种(类)(见表1)。矿产地1769处,泥炭、油页岩、铀、钛、铅、锌、锡、铋、汞、锑、银、铌钽、锆、稀土、冶金用脉石英、玻璃用砂、硫铁矿、高岭土、叶蜡石、陶瓷土、隐晶质石墨、饰面用大理岩、硅线石等23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6位。仁化凡口铅锌矿、曲江大宝山铁多金属矿、连平锯板坑钨矿、信宜银岩锡矿、云浮硫铁矿、茂名优质高岭土矿、南海海上石油天然气等大型、超大型矿床在国内占一定地位。
在规划期内,按对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将广东省主要固体矿产划分为四类:
一类:资源丰富的优势矿产。属于此类的有铀矿、铅、锌、铌钽、稀土及硫铁矿、高岭土、瓷土、玻璃石英砂、饰面花岗岩、饰面大理岩等。
二类、基本可满足需求的矿产。属于此类的有钨、锡、钼、锰、钛和水泥灰岩、膨润土、硅藻土、硅灰石、萤石、石墨、石膏、盐矿等。
三类:尚不能满足需求的矿产。属于此类的有石油、天然气、铁、铜、锑、金、银、滑石、耐火黏土等。
四类:资源贫乏的矿产。属于此类的有煤、磷、铝土矿等。
(二)矿产资源形势
广东省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能源矿产十分短缺。全省煤矿探明资源量85870万吨,经多年开采,目前保有资源量54708万吨,多为民用低值无煤烟、规模小,开采条件复杂,近10年每年开采量只有300万吨。石油天然气为南海海上油田和气田,目前探明资源量石油7000万吨,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由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直接管理,产品由总公司支配,由于油气上岸问题目前尚未解决,因此,南海石油天然气尚无法供应省内使用。
2、金属矿产基地不足,资源保证程度低。原已探明储量的大部份矿产地已停采或闭坑,一些大型矿床如大宝山多金属矿,凡口铅锌矿、河台金矿等目前保有储量不多,钨、锡、锰等矿原开采矿山已频临闭坑状态,无后续资源接替。
3、找矿难度加大,找矿效果差,新发现矿产地和可供进一步勘查基地逐年减少。“九五”期间,大部份矿产新增储量任务未能完成,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所剩无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第二篇: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2-09-25 09:26:47| 分类: 地质矿产论坛
本文转载自金锤求石《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参与省内外各类地质项目评审、检查与验收,笔者总结近几年来地质勘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立项阶段
地质前期工作欠缺,选点不负责任,前人已有成果资料搜集不齐或未加综合分析,野外踏勘工作草率,立项依据不可靠,工作部署随意性大,导致项目批准后设计工作量变化很大,预期成果不能实现。
二、设计阶段
1、设计前未进行实地踏勘,对已往地质勘查工作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反映不全,工程布置不合理,设计依据不充分,导致一实施就调整工作任务。
2、设计资料不齐全。未严格按设计编写要求编写,附件如任务书、资格证书、矿权证明等不齐。附图不完整,常缺剖面图或资源量预估图。
3、设计工作方法叙述偏简单,技术要求不明确,不可指导实施中具体操作。
4、经费预算存在高定工程手段技术条件和高套预算标准的情况,预算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预算未经严格审查,预算格式存在问题,甚至存在计算错误。
三、实施阶段
1、未按批准的设计及专家审查意见实施项目。工作程序颠倒,不遵循由面到点、由稀到密、由浅入深的原则,常有地表工作与深部工作同时进行;样品测试结果报出很迟,不能及时指导勘查工作;物化探以完成工作量为目的,没有起到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性依据的作用;工程布置随意性大,钻孔位置及工作量调整没有正常的申报审批手续;甚至出现越界施工、擅自与社会资金合作实施坑探、边探边采等违法行为。
2、实测地质剖面位置欠合理;导线点及界线点等现场无标志;记录简单,产状稀少,计算不完全;分层不清楚或不合理;标本采集不系统;剖面与平面图不吻合;岩矿鉴定及采样结果未及时补充进剖面记录中,导致岩矿定名、分层等出现错误;实测剖面中的地层划分单元、岩矿石名称、描述与矿区地质图及其他原始资料出现不一致;未及时按实测剖面编制地层柱状图。
3、地质填图观测点现场没有标志;实际观测点位与图上不一致,测量坐标误差大;实际材料图与设计地形地质图内容相差不大,与手图有不一致;实测地质界线与推测界线不分;有效点偏稀;记录格式不规范,观察不仔细,描述偏简单,没有路线描述,应有的地质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反映;缺乏现场素描图或照相资料。
4、槽井探布置间距不够均匀;施工未达地质目的的较多,见矿率低;规格不达标,多数壁底不平整,未揭露到清楚的基岩界线,缺乏质量验收记录;地质观察、素描简单,记录不全;槽端、井口及基点均无标志,采样位置不清楚。
5、钻孔布置不合理;控制矿体斜深不够,导致大量工作量节余;观察、素描简单,记录不全;岩性定名不准、分层位置不清;缺测斜、校正孔深记录;岩心与岩心箱标识不合要求;缺岩心签、分层签、样品签或者三签使用不规范,个别数据不对应;岩心处置未经请示擅自进行;岩矿心保管未按要求入库验收后保管;钻孔竣工验收不规范,无钻孔质量验收报告;无封孔设计及封孔质量记录;孔口未设水泥标志或设置标志不合格。
6、采样方法不合要求,探槽与坑道中基分样不得用拣块法;分样不合理,未按矿种、矿石类型、肉眼判断的矿化均匀程度、夹石厚度、与围岩接触关系等情况划分样段;样长不合理,一般不应超过可采厚度;矿体顶底板没有样品控制;刻槽样槽不清楚或根本找不到样槽,样槽不平整,规格不合要求;岩矿心样应采用钜心法或劈半法;样品野外称重马虎随意甚至未称重;样品分析结果报出不及时;样品内、外检数量及单位不规范。
7、综合研究不够,资料整理不及时,野外验收时没有一套完整的资料,缺资料清单、详细的工作总结、初步综合研究成果图表;资料未分类装订,不便检查核对;野外描述的内容(图文)与实物有不一致现象;各类签名不全;三级检查不严格或流于形式;缺项目任务书、经评审通过的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及工作任务调整批准文件。
四、报告阶段
1、各类报告是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体现,但很多报告没有全面反映完成的工作量、取得的成果、工作手段与质量评述、资源储量估算过程及结果、综合研究与综合整理的成果,提出的结论与建议毫无建设性意义;报告格式未严格按有关报告内容的技术标准来编写,包括报告题名、责任页、摘要、附图附表附件和内容要求都有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存在。
2、报告内容很多雷同,没有变化,机械套用他人成果,有的甚至出现甲项目名称用在乙报告中,就是套用格式所致。
3、不同报告有不同侧重要求,比如资源储量报告、储量检测报告、储量核实报告、地质勘查报告等,报告名称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同,要注意区别,应按不同报告编写提纲和相关的技术要求来编写。
4、要深入学习、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各类标准与规范文件。其他如资源储量估算中的问题,再另文叙述。
以上问题,几乎全是地质工作者主观方面的问题,当引起每位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的技术人员的注意,我们必须本着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认真学习现行法规、规范、标准,强化训练基本功,避免出现前述问题,确保投资人利益,上对国家民族负责,下对子孙后代负责。谨以此文与有志者共勉(作者注)
第三篇:浅谈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浅谈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何邯
摘 要: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矿产资源可采储量的提高,有利于满足社会经济对地质资源的需求,同时其也可以使国土调查程度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我国城乡的合理规划和国土资源的有效整治提供有效的地质依据。因此需要加强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视,其对城市人居环境具有较大的改善作用,同时还能够防震减灾,维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现本文就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地质勘察;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视。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极大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对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建设水平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在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相关的管路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从而保证发展对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地质勘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地质勘查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没有合理的队伍结构,在找矿工作上没有较好的效果,也没有较高的竞争能力
有很多地质矿产勘查局、建材地质勘查总队、有色地质勘查局和的化工地质勘察院等一些部门,他们所辖的地质勘查单位都是顺应社会发展进行转型,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摆脱原有的地质勘查工作局面,主要还是依靠国家财政的拨款开展工作。所以在这方面工作上要及时向省外、社会民营以及国外等渠道进行拓宽,让地质勘查途径有所增多,使地质勘查工作投资机制以及融资机制尽快建立起来,相关的政策也都得到完善。从我国各地的地质勘查单位来看,几乎都存在着单位程度不同、勘查队伍过于臃肿、技术人员确实、结构不合理以及勘查包袱过重等问题,还会有人才匮乏、装备不够先进以及知识老化等一些问题存在。这些存在的问题的形成背景都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和现在竞争开放的时代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并不能很好地融合,也存在较大的弊端,所以地质勘查队伍应该拓宽投资渠道,完善队伍,将竞争能力提高上来,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项需求。
1.2 探矿权市场和商业性矿产勘查发展滞后
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分制后,并没有真正的正常运行。因此,直接影响了地质勘查工作和地质科学研究的提高,增大了商业性矿产勘查的难度和风险。另一方面,某些在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阶段取得明显较好找矿前景的项目,又存在不愿意向社会通过招标、挂牌等出让探矿权的倾向,而是继续利用国家投入资金进一步安排勘查工作。即探矿权市场缺少鼓励社会民营资金投入的优惠政策,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社会民营投资探矿的门槛,影响了探矿权市场的活跃和发展。
1.3 现阶段,我国的地质勘查规划体系并不是很健全,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也不是很大,而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进行和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幅员辽阔,地理面积比较大,造成我国省级地理勘查规划呈现比较落后的状态,因此,地质勘查工作体体系也缺乏合理性,尽管国家对该项工作比较重视,但是其的宏观调控力度还远远不够,对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个别矿区的矿产勘查监督管理工作并不是很到位,与规定的要求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比较盛行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矿产勘查秩序混乱和非法探矿现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不仅会对探矿投资者的利益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对探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造成较大的损害,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实际需求,加强对地质勘查工重要性的重视,促使地址勘查工作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加,切实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地质勘查问题的解决
2.1 以地质为主的综合信息研究的力度需要逐渐加强,改革和创先地质科技勘查,促使地质找矿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快速提高,城市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现,其中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比较落后的,并且社会发展对重要矿产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必须切实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证和基础支撑。找矿的历史已经证明,要取得地质找矿的突破,必须依靠先进的地质理论去指导,新的找矿思路和理论的突破,往往可以找到一系列矿床,在当前找矿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更需要创新的地质理论和先进的勘查技术方法进行找矿。
2.2 重要矿产和重要成矿带,要有具体规划部署
为缓解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瓶颈,决定提出了要加强能源和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由于非能源重要矿产有的是以找矿为主,主要是增加资源量;有的是以勘查为主,主要是提供可采储量;有的是以研究为主,要通过研究提出找矿靶区,其目标任务不完全相同,因此建议国家对重要矿产和重要成矿带编制具体的勘查规划,落实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资金保证,以确保国家对重要矿产资源的需要。
2.3 商业性地质工作范围扩大,不利于企业及社会资金的投入
公益性地质工作,国家主要负责全国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调查与潜力评价,全国性跨区域、海域基础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综合调查与重大地质问题专项调查,因此凡登记矿权的资源勘查,从预查到勘探项目全部都是商业性地质工作。明确中央设立地质勘查基金来加强对重要矿产资源的前期勘查,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资商业性勘查是十分正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质勘查工作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和治理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地质矿产资源的需求。通过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和有效落实,能够保证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对城市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相关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邹长安.地质勘查工作环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湖南有色金属,2008(6).[2]尹江.对地质勘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8(11).[3]穆仕坤.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J].山西科技,2008(4).[4]杨建成.物探方法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08(7).[5]刘洋,田海文.地质勘查工作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江西煤炭科技,2009(2).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第四篇: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工程地质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球科学, 起源于20 世纪初,20 世纪50 年代以后在我国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今天,工程地质勘查已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完善地质勘查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地质勘查主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专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斗争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类工程活动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如何顺应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问题,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都要认真关注,并勇敢地承担起应尽的职责。
一、我国地质工作改革的简要回顾
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运作一开始便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实践表明,这种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主要是:
(1)地质勘查工作的事业管理体制,造成了探矿权属与勘查单位脱离,不管地勘单位找矿效果的好坏,都只能拿到事先规定的经费,这一方面影响了地勘单位抵御风险和提高效益的积极性,减少了地勘工作的有效投入。
(2)国家计划直接安排项目,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导致找矿效果的不佳。由于多年来,我国地勘工作一直是国家计划统一管理,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混合运作,造成了矿产勘查与开发的脱节,形成大量的呆矿;这一方面形成资金的积压,加重了中央财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扭曲了矿产品成本,形不成地质勘查工作的良性循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3)单一的投资主体,不利于调动国家、地方、企业各方的积极性。
(4)按矿种组队、按部门管理,形成了严密的条条控制,割断了地质勘查与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密切联系,影响了地方政府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使地勘的本身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5)按行政区划配置地勘队伍,造成地质勘查生产力与地质条件脱节,使某些成矿条件不利地区的地勘单位,长期处于无效劳动或效益很差的境地,造成勘查资金的浪费。
二、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非常重视地质勘查工作, 这对于缓解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日益突显的矿产资源对发展的约束, 保障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地质矿产资源科学、协调、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 也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但当前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地质勘查投资渠道单一, 队伍结构不合理, 找矿效果差, 竞争能力低。大多数地质矿产勘查局、煤田地质局、有色地质勘查局、建材地质勘查总队及化工地质勘查院等部门所辖的数十个地质勘查单位, 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制的过程, 还没有摆脱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资金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的局面。所以我们必须亟待拓宽省外、国外和社会民营等多渠道投资地质勘查的途径, 尽快建立地质勘查工作的投资、融资新机制, 完善相关政策。调研表明, 各地质勘查单位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队伍臃肿, 结构不合理, 包袱沉重,技术人员短缺, 人才匮乏, 知识老化, 装备落后等问题。只有改变这些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多年形成的, 与竞争开放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诸多弊端, 地质勘查队伍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探矿权市场和商业性矿产勘查发展滞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分制后, 并没有真正的正常运行。因此, 直接影响了地质勘查工作和地质科学研究的提高, 增大了商业性矿产勘查的难度和风险。另一方面, 某些在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略性矿产勘查阶段取得明显较好找矿前景的项目, 又存在不愿意向社会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出让探矿权的倾向, 而是继续利用国家投入资金进一步安排勘查工作。即探矿权市场缺少鼓励社会民营资金投入的优惠政策, 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社会民营投资探矿的门槛,影响了探矿权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地质勘查规划体系不健全, 宏观调控力度不够, 矿产勘查秩序和监督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由于省级地质勘查规划滞后, 地质勘查规划体系不健全, 缺乏科学的宏观调控, 致使某些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尚有一定距离。个别地区存在矿产勘查监督不到位,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矿产勘查秩序不规范的行为和无证非法探矿、盗采勘查区内矿产资源的事件时有发生。其结果是, 既损害了探矿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影响了探矿权人探矿的积极性, 更破坏了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
我们应该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 进一步提高对地质勘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感, 切实加强地质调查。
三、完善地质勘查工作的对策
1、坚持新的思路,开创勘查新局面。统筹部署和实施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统一协调国家、地方与社会各方面的矿产勘查投入,重点查明重要成矿带主要优势与战略性矿产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实现战略性矿产勘查新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国家级战略资源基地。地质找矿要坚持新的思路。第一,指导思想上,应该是统筹规划、统一部署,整装勘查。第二,工作部署上,应该围绕紧缺重点矿产和部分优势矿产,着眼于大型、特大型矿产地,通过基础地质调查、地质矿产调查,大幅度地提高地质工作研究的程度。第三,从力量的配备上,一定要强调产学研密切结合,多技术、多手段、多专业、多领域、多目标的综合部署,综合配备,再不能单打一。第四,从方法应用上,特别要强调应用新的成矿理论、新的评价方法、新的勘查技术,以及数字化采集和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航天航空、物化探、深部探测等。
2、加强地质工作的投入。无论是公益性地质工作还是商业性地质工作,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都非常重要,将公益性地质工作纳入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府的财政支出预算,保证和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投入,用于引导商业性地质找矿的社会投资。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加快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着力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和服务能力不强、队伍建设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促进地方政府和企业相互联动,公益性地质工作、商业性矿产勘查和地勘基金有机衔接,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紧密结合,地质找矿与矿业权管理、地勘队伍改革协调配合的新思路、新举措。调查研究与创新体制机制紧密结合,着力打造大平台,构建新机制,实现大突破。
3、抓好地质调查项目可行性论证。大讨论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突破思想束缚,深刻分析扩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给地质找矿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全面查找当前工作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地质找矿自身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问题,系统梳理,全面分析,专题调研,集中研讨,为寻求治本之策奠定扎实基础。总结地质找矿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的认识,跳出圈子看工作,走出家门找借鉴。首先由国土资源部和地调局制定计划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调查项目指南,下发到项目承担单位,由项目承担单位上报地质调查项目计划建议。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然后报国土资源部批准执行。
4、建立和完善预算定额体系。公平定价一般说政府对工程招标及投标报价的计算,都是采用预算定额为依据的,这一点已成为“供”“需”双方的共识。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经过分解,也可以运用预算定额进行定价。同时,还要通过国际工程施工通行的做法,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提高投资效益。
5、矿产勘查开发一体化。以矿业收入为主并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地勘单位,组建勘查、开发一体化的矿业公司,以勘查为基础发展矿业,以矿业收益为目的加强勘查。矿产地质工作完全可以运用商业手段改变投资主体加以运作,将取得的成果推向市场,吸引出资者、投资者。
参考文献:
[1] 李广升.工程地质勘察现状及发展[J].民营科技.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009(08)
[2] 田学君.浅论工程地质勘查的相关问题[J].北方经贸.2010(06)
[3] 崔振民,吴江.关于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的一些看法[J].中国矿业.2006(10)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地质勘查服务具有重大意义,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去关切并函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地质勘查,问题对策
一、前言
我国对地质勘查工作非常重视,尤其是这对于缓解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日益严重的矿产资源约束,以及保障国家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利用具有巨大作用。加强地质勘查,对于推进我国城乡社会建设以及积极开展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巨大意义,对于改善当前人居环境也有巨大的作用。
二、主要问题
通过参与省内外各类地质项目评审、检查与验收,笔者总结出了近几年来地质勘查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如下:
1、立项阶段
由于在前期工作的欠缺,选点没有认真调研,没有对前人成果加以借鉴,文献资料搜集不全,野外考察不认真,立项原则不清楚,工作不认真,从而使得后期问题较多,结果不理想。由于在目前阶段,地质勘查投资渠道单一,一些队伍的构成很不合理,竞争力不高,找矿的效果也不好。我们应该尽快建立起地质勘查的投融资新的运行模式,完善相关的流程。对地方勘查单位要减员增效,以克服当前普遍的机构臃肿,体制僵化的问题。
2、设计阶段(1)、设计前没有进行实地勘探,没有对已往地质勘查工作的情况进行细致了解,工程布置不合理,立项依据不充分,导致后期实施不顺利。(2)、设计资料不全。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编写,附件如任务书、资格证书、矿权证明等不齐。图像不完整,不规范。(3)、设计工作方法叙述不规范,技术指标的要求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4)、预算不合理,高定工程技术条件和高套预算标准的情况较为普遍,甚至一些预算员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预算没有严格审查,预算格式不对,甚至计算结果错误。
3、实施阶段(1)、没有按批准的设计及专家意见实施。工作流程不正确,没有系统性;样品测试结果不及时,从而不能有效指导勘查工作;工程随意布置,钻孔位置及工作量的变动没有正常的申报审批手续;甚至出现了一些越界施工、边探边采等严重的违法行为。(2)、测试地质剖面位置不佳;导线点及界线点无标志;记录不完全,不准确;分层不清楚或不合理;标本采集不规范;剖面与平面图不吻合;岩矿鉴定及采样结果没有及时补充进剖面记录,导致错误;剖面实测中的地层划分单元、岩矿石名称、描述及其他原始资料混乱;没有及时按实测剖面编制出地层柱状图。(3)、地质填图观测点现场没有标志;实际观测点位与图上不一致,测量坐标误差大;实测地质界线与推测界线没有划分清楚;有效点较少;记录格式不规范,观察不细致,描述不完善,没有路线描述以及没有应有的地质信息;没有现场素描图或照相材料。(4)、槽井探布置间距参差不齐;施工没有达到地质目的,见矿率不高;规格不达标,不平整,没有清楚的基岩界线,缺少质量验收记录;地质观察、素描简单,记录不全;槽端、井口及基点均无标志,采样位置不易观察到。(5)、钻孔布置不合理;矿体斜深不够,从而导致浪费大量工作量;观察、素描简单,记录不清楚;没有测斜、校正孔深的记录;岩心与岩心箱标识不规范;缺岩心签、分层签、样品签的使用不规范,数据不对应;岩心处置没有经请示;钻孔竣工验收不规范,没有钻孔验收报告;没有封孔设计及封孔质量记录;孔口没有放置水泥标志或标志不合格。(6)、采样方法不正确,探槽与坑道中基分样不能用拣块法;分样不合理,没有按矿种、矿石类型等来划分样段;样长不合理,通常不应超过可采厚度;矿体顶底板没有样品控制;刻槽样槽不清楚或根本找不到样槽,样槽不平整,规格不对;岩矿心样应该采用钜心法或着劈半法;样品野外称重不认真;样品分析结果不及时;样品内、外检数量不对及单位不规范。(7)、综合研究不够,资料整理不及时,野外验收时没有一套完整的资料,缺资料清单、详细的工作总结、初步综合研究成果图表;没有对资料进行分类装订;野外描述的内容与实物不一致;签名不全;三级检查不严格或流于形式;没有项目任务书和经评审通过的设计书以及设计审查意见。
4、报告阶段(1)、各类报告是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体现,但很多报告提出的结论与建议毫无建设性意义;报告格式不规范,甚至出现报告题名、责任页、摘要、附图附表附件和内容要求都不符合要求的现象。(2)、报告内容很多相似,机械套用他人成果,抄袭严重,有的甚至出现甲项目名称用在乙报告中。(3)、不同的报告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资源储量报告、储量核实报告、地质勘查报告等,名称不同,内容不同,要求也不同,因此我们要注意区别,按不同报告编写提纲和相关的技术要求来编写。三.问题的解决
现在就如何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我们要加强综合信息研究,不断坚持地质科技的改革创新,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当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严重落后,一些重要的矿产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必须用先进的地质理论去武装我们,指导我们科学找矿,尤其是现在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我们更要用创新的地质理论以及先进的勘查手段来帮助我们找矿,我们不能受传统理论和观点的束缚,要敢于不断提出创新的思路。所以,加强综合信息研究,并且积极推进地质科研创新,对于科学找矿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应该制定具体合理的规划,为缓解我国当前的资源压力作出努力。为此我们提出了,要加强能源以及非能源的矿产勘探,并建议国家对重要的矿产和重要的成矿带编制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勘查规划,落实任务,保障资金,确保国家对矿产的需要。
3.对于公益性的地质工作,国家主要负责全国的能源和资源的远景调查与潜力评价,因此凡登记矿权的资源勘查,从预查到勘探项目都是根据目前地质勘查规范。预查地质的效果不好,普查也不是很准确,许多项目还有待验证,投资风险较大,对于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十分不利。
4、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的收益,应该充分考虑地勘单位的权益。尤其是最近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通知,明确了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收入,中央和地力二八分成,这对于完善矿业权的有偿转让具有重大意义,规范了矿业权的收入分配。应该积极落实国有地勘单位的扶持政策,这对于保持地质勘探队伍的稳定以及加强地质工作和促进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不仅要依靠市场‘无形的手”也要政府用‘有形的手”来对矿产的开采和勘探进行宏观调控。控制好规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我们应该统筹好地质工作的开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做好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的协调,做好矿产的地质勘查和环境的地质勘查的工作,统筹好国内的地质事业发展和对外合作,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适时调整矿产资源的总体规划,协调好各地地质勘探工作的推进,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做出努力。参考文献
[1]柯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i: , 2006 [2]徐绍锉,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梅娟,论企业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竟争力的整合阴,山东经济,2005 [4]张雷,我国企业多角化经营战略的模式选择及实施途径[J].东岳论丛,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