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方面
医院组织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以建立新机制为前提,找准医院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切入点
医院党委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是建立了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构。在医院形成了以各级党组织为领导,党政领导干部为主导,中层干部和广大党员为主体,专兼职政工队伍为骨干,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格局和责任制。
2、是建立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机制。从超前引导机制做起,对职工思想热点、难点进行调查分析,在思想教育上由滞后向超前转变,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工作,变消极等待为主动出击,把触角伸向医院的每个角落。
3、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党委工作制度》《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医德医风教育制度》等规章制度,像落实医疗责任制一样,完善和落实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责任到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运行态势。
二、以务实创新精神为导向,丰富医院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内涵
近年来,院党委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医院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理论,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促进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1、是思想道德教育。院党委在广大职工中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坚持利用周一科干会学习制度,制定下发了全院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及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学习,争当学习型职工”学习,在职工中大力开展“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文明风尚。并利用院周会、座谈会、上党课、演讲会、研讨会、表彰会、岗位培训,“爱国爱院、遵纪守法”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职工品德教育、以会带教。
2、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急诊值班制度、定期召开我院聘请的医德医风社会义务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经常性的开展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电话随访,设立了举报箱,公布了热线电话,向社会作出了服务承诺,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改善了服务态度,促进了服务作风的好转;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坚持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同时,取消相关规定的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建立了职能科室中层干部廉政建设档案,加强对管钱、管物等重点部门、重点人的监督与管理;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制定了《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招标管理规定》,为医院节约了大量资金。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坚持医疗服务收费合理、公开、透明及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度。
3、是加强先进人物事迹教育。院党委坚持树典型立标杆,在全院范围内评选先进,举办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了向我院青年医生抗洪模范人物陈红梅同志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
4、是加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院党委坚持利用各种各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丰富了医院文化底蕴和内涵,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利用“三八妇女节”、“5.12护士节”、“元旦”、“春节“组织大型文艺宣传活动,展示了医院新形象、新风貌。
三、以开展教育活动为契机,把握医院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点
院党委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当作医院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点抓好抓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坚持一个内容不减,一个步骤
不少,一个环节不漏,高质量圆满完成了教育活动的各项要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两次教育活动均受到市委、市卫生局的表彰。通过教育活动,我们体会到:
1、是以抓学习为着力点,确保各级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
2、是以抓存在问题为突出点,确保教育活动取得成效。
3、是以抓整改为关键点,认真做好查摆问题的解决。
4、是建立了保持共产党员的长效机制,如党员先进性评价机制、党员学习教育机制、党员管理监督机制、党员的表彰激励机制。
5、是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创新意识、大局意识、团结意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精神更加振奋,干劲更加昂扬,作风更加务实。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全院上下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以开展医院文化建设为载体,增强医院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感染力
医院文化是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载体。
1、是从认知入手。院党委组织多名中层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医院文化建设的经验。
2、是从“核心”上起步。研究、总结、提炼、制定、推广、宣传,将医院精神、院魂、品格导向、宗旨及核心内容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推进医院文化精神层建设,大力弘扬医院精神,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3、是从“态度”上改善。在门诊组织“亲情服务队”等,切实为病人排忧解难;在病区紧紧围绕“四个一”开展了“四声”、“三不讲”、“五个心”活动。“四个一”即:一切从病人出发,一切为病人着想,一切对病人负责,一切让病人满意;“四声”即:病人来有迎声,服务不周有道歉声,见到病人有问候声,病人出院有送声;为病人服务时三不讲,即:生硬顶撞的话不讲,不负责任的话不讲,欺骗患者的话不讲;“五个心”即:医疗环境让患者舒心,医疗技术让患者放心,医疗价格让患者称心,服务承诺使患者安心,医疗操作体现爱心。
4、是从“医风”上见效。开展了“满意在医院,满意在科室”活动、“医疗服务零投诉”活动。
5、是从“文化工程”上推进。即把医院文化建设视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结合医院文化建设的实施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人性化服务、提升执行力文化、实施三名“战略”,打造医院品牌等措施稳步向前推进。通过这些活动提升了医院品牌,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二篇: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贺兰县逸挥基金回民中学
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倡导文明道德新风,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的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切实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育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合格人才,一直是我校多年来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上级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部署安排意见,我校把学习、宣传、实践《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学校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校会集中进行学习,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提高了开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目前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加强对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开展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针对目前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存在着许多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无论学校,还是家庭,社会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
德育”的片面倾向。
无论过去现在,尽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都在宣传、强调要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注重提高全民族的整体思想文化素质,但在实际操作上,仍摆脱不了“重智轻德”和“应试教育”的传统影响。因此在学校工作中也常常出现了“德育工作是” 轻任务
“讲起来是重要,干起来是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只有“智育”考试成绩,升学人数才是学校求得生存发展的唯一标准。热衷于抓分、抓钱、抓名,“升学是立足之本,竞赛是扬名之本;创收是经济之本”。不少校长姓“智”姓“钱”。越是县城,越是重点中小学存在的此种倾向越是明显。而学生家长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平时多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所排名次,不大管理德育、思想教育如何等情。因此在上学选择上,上小学要想方设法上一小、二小;上中学要进一中、回中;社会上更是以升学多少,成绩优劣,考分高低衡量一所学校办学的好坏,优劣。此种传统办学;评学观念根深蒂固,决非三年五载所能彻底扭转改变的。
二、在德育内容的序列上出现了“倒金字塔”现象。
所谓“倒金字塔”现象,即是我们不少学校在德育工作上,其小学阶段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而在中学阶段,却退化为重在培养学生爱校即爱家的集体主义观念,到了大学阶段,又退化为评选文明宿舍等活动之中。因此,出现了某些教育工作者颇为憾叹地说道。现在的德育状况为“小学生讲共产主义,中学生讲集体主义。大学生讲本位主义”,并非无道理。学生本身也存在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思想品德也逐步由单纯渐渐变得复杂化了,成熟化了。变得自私,任性,难以管教。教育的水平坡度不是向上,而是逐步下滑了。因此出现了理想信念逐步递减的趋势。存在着教育目标层次不清,对学生要求泛泛,一般化。甚至大、中、小学生目标要求倒挂。如果再加上教育者本身理论水平不高,信息量不足,教法不当,更会使德育的实效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影响了德育教育应达的效果。
三、受西方资本主义等腐朽思想毒害深重,丢掉了中国传统思想教育之美德。
中国传统思想教育历来重视加强自身修养,认为搞好自身修养是治教求学的基础。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誉世界各国。当今改革开放以来,虽说使我国走上民富国强之路,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文明”、“礼仪”几乎丧失殆尽。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其一,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由于较多地重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忽视了祖国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二是由此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或封建主义等腐朽思想意识乘虚而入,对我国一代青少年学生毒害不能低估,危害甚重。社会上反映资本主义腐烂生活方式的枪战,武打、凶杀、色情等类影视片,各种读物,充斥文化市场、空间,渗透进中小学生的课外时间。这些精神鸦片的污染,毒害,远远超过了毒品、鸦片对中国人的肉体毒害,导致了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下降,法制观念淡薄,从小缺乏理想信念和信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羡慕甚至追求“时髦”,享乐腐化的生活方式。如男生留长发,着艳服,打扮象“牛仔”,女生抹口红,带首饰,模样似“小姐”;贪图安逸、享乐,满足奢侈浪费,轻则污言秽语,重则拳脚相见,雷锋精神不提了,艰苦奋斗传统不见了,有有人甚至损人利己,以大欺小,偷摸钱财,个别人甚至于“引狼入室”,伺机作案,还有的和社会不二不四的人鬼混一起,抽烟、酗酒,出入网吧、录相厅、游戏厅之中,有的甚至“诈金花”,搞赌博,违法乱纪。危害性十分严重。
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是当务之急
过去,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两张皮,相脱离的问题,人常谓之“校内喊破嘴,校外一风吹”,造成学校德育工作难做,收效甚微。而现在更为严重的是,学校教育环境成了被社会上不良氛围所包围的一片“净土”或一块“孤岛”。周边环境对学校德育教育污染观象极为严重。例如,赌博性的网吧处处可见,言情小说,黄色读物,不健康的影视片泛滥,网吧、录相厅、酒巴、水巴等比比皆是,加上社会上的小流子时常骚扰校园,拦路敲诈,所有这些现象,形成了对学校德育工作和治安管理等方面的严重威胁,造成学校德育教育苍白无力,校园亦无安全感。因此,学校内部在实行封闭式管理教育的同时,呼吁地方上有关部门尽快予以采取断然措施,取缔类似网吧的精神污染场所,还我学校德育教育一块净土和清净明朗的空间。确保学校育人环境的平安。
五、德育教育上的逆反心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调查,现在中小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不愿意参加政治活动或集会,不愿意听老干部、老红军或是爷爷、奶奶讲“革命传统”的报告。也不愿意听班主任或政治教师的苦口婆心的“思想政治”、“说教”,更不愿意去发扬风格,助人为乐。学生目前普遍的情况是生活标准上升了,但思想道德水准下降了。独生子女多了,自治自理能力差了。有的只管学习,不愿意追求进步,甚至有的学生讥笑或孤立受表彰奖励的“三好生”和优秀班团干部。同情支持受批评或处分的不守纪律的差生。在义务劳动中躲滑溜号的增多了,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相当多的学生是迫于班主任的管教。有的女生“结拜姐妹”,有的男生结成“四大金刚”等等,搞小团伙,对抗学校和老师的管理教育。也有的学生由于平时父母溺爱严重,娇生惯养,心理素质差,感情脆弱,一遇到不顺心的管教和同学中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就轻则离家出走,变相威胁学校、老师或家长;重则向寻短见,酿成管教上的悲剧。凡此种种,又形成学校教育中的“三难”局面出现,即“学生难管、德育难抓、老师难当”。
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问题较多。还不仅仅是以上所列举的几个方面。学生思想道德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原因认真分析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一是成人中思想道德缺失,诸如诚信的缺失,不健康的言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方面对未成年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二是不健康的文化氛围,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如电视、书刊、网络上一些渲染凶杀、色情、奢侈堕落糜烂的生活情节内容,对学生产生严重的影响。三是一些不健康的营业性场所经营者不讲道德,为了赚钱,拉拢腐蚀未成年人,使本不该未成年出入的场所,却常常看到未成年的身影。如网吧、酒馆、商店。四是社会上一些无业游民时常在校门口骚扰滋事,拦路敲诈抢劫、结小团伙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社会中可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健康的活动场所很少,学生在校外的活动十分有限。
3、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不够。如网吧的不正当经营,虽有未成年不得进入的标牌,但形同虚设。公安、文化部门检查封杜的力度不够,缺少经常性的检查或专人检查,不是走过场就是阶段性例行公务,缺少责任感。
4、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说教的多,方法简单,形式僵化,缺少生动丰富多彩的形式。
5、在教育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不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学生有心理的问题无法去倾诉,只得进入网吧以求得自慰。
6、社会、家庭、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缺少密切的联系,教育严重的脱节。尤其是家庭、社会的教育几乎成为空白。
7、作为家长自身思想素质低,缺乏对孩子的教育力度,方法简单,有的甚至缺少责任感。
8、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社会上缺少必要的关怀,造成他们缺少关爱,失去生活的信念。
针对以上方面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建议和整改措施:
1、要始终坚持学校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作用,坚定不移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来抓。
2、一定要摆正“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要切实纠正重智轻德的倾向,把德育作为重要方面。
3、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之中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变换教育方式,摸索出切合学生实际,切合时代要求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4、切实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公安、文化部门一定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规范营业场所。坚决杜绝一切对未成年人危害的因素。加大对校门两侧网吧、商店、饭馆、音像书店的整治,采取切实措施,严禁经营者向学生出售香烟、酒及不健康的书刊,从事有损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经营活动。坚决遏止校外闲散人员在校门口骚扰滋事,胁迫、敲诈、乃至抢劫等违法行为。
5、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使之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监督力度,全社会也应形成德育评价的大气候。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6、政府要加大投入,根据我县实际,切实建立校外青少年活动场所以使学生校外的生活得到充实。
7、要建立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定期的培训,要有具体的培训计划、培训教材以及硬性的考核评价方法,以使家长学校规范化,以提高家长的思想素质,教育方法。
8、要建立青少年的心理咨询站,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长,对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解决。
9、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成立由学校、家长、社会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教育委员会,专门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以形成合力。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学校又是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切实重视和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多种形式,采取有效的方法,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篇:思想道德建设
浅谈思想道德建设
一、概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存在等客观现实的支配,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存在,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但是,承认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意识形态,与强调反对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因而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依据
二、基本内容
思想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思想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原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思想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对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1)统治阶级通过本阶级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为其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作论证,批判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言论和行为;被统治阶级则运用道德手段,呼吁为推翻与本阶级利益根本对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而斗争。道德成为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
|(2)对大量不触犯法律的人们的态度和言行作出评价,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整本阶级内部人们的相互关系,消除本阶级内部的矛盾,并对敌对阶级施加影响。道德对社会的发展,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取决于它所反映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表率。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强调内因的根本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强调外因的促进作用,建立健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道德观是对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基本判断和总体看法,它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突出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立场、观点,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体系。它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人际等多方面的道德准则,既包含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的内容,又弘扬时代精神,体现了时代特色,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心愿,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所有社会人群,是当前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突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途径方式。“八荣八耻”通过采取肯定与否定、褒扬与贬抑对比的形式阐述了八对矛盾关系,指明了自律与他律这一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道德不仅作为社会道德本质上是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而且,作为个体道德,它也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要逐步完善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道德建设机制,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教育感化,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推动全社会、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导向。人既是个体的存在物又是社会的存在物,既是道德建设主体又是道德建设客体。“八荣八耻”以规范为基本形式,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从人本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做人的起码原则、基本底线,内容一目了然、实实在在,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并化为自觉行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社会存在及其个人需要的内在统一,提供了科学的价值目标和正确的行为方针,开拓了全新的实现人类道德完善化的宽广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中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它
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推动事业的发展,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理想信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突出的贡献。那麽“八荣八耻”突出贡献在哪里呢?首先“八荣八耻”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阐述与最新发展,它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时代特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体系道德观的最新阐述。其次,“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系统总结与自然升华,它具有深邃的历史底蕴,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根本目的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道德品质和形成理想人格,关键是要通过道德教育而培育自觉的道德锻炼和道德修养,把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强调了道德实践的重要,分析了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品质的途径,突出了道德自觉、道德养成、道德实践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劝导和感召大学生身体力行国家对公民的各种道德要求,把道德教育落实到青年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养成上。
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强调了人的社会价值取向,把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等内容为重点,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把当前时代需要的道德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青年学生的道德修养同国家、社会、集体和民族的兴衰联系起来,强调做坚定的爱国者和坚持主义的理想,突出了道德修养的主旋律,更好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要求。
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有社会性和阶级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理想。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体地说,到本世纪末,要使中国的经济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无产阶级的最高理想,就是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最高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完成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共产党人为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就是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时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终身奋斗的最高理想,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美好愿望,因此,从社会的发展看,最高理想又决定和制约着共同理想。区分理想教育的层次性,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既可以防止脱离实际的共产主义宣传和提前实行共产主义政策的“左”的倾向,又可以防止把共产主义看成遥遥无期的空中楼阁的右的倾向。
中国是一个11亿多人口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就需要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理想正集中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
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各种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支柱。有了它,就可以使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国内同胞和国外侨胞都紧密地团结起来,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为了实现共同理想,就要对一切有利于建设四化、振兴国家、统一祖国、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积极思想和精神,都加以尊重、保护和发扬;就要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生动的理想教育,把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坚定信念;还要把实现共同理想同搞好本职工作、人生追求结合起来,化理想为行动,积极投入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去。
四、必要性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心未成年人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战略眼光和长期努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联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当前应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1、落实责任,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从宏观上看,现在的未成年人将来都是祖国的建设者,他们的素质如何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要振兴,必须依靠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正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
2、把握规律,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对于思想道德建设也不能狭隘地理解,仅把它局限于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等具体品质的培养,而应当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我们去认真探索和把握它的规律与特点。
3、注重实效,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家庭、学校、社会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篇: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如何坚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学院:机械
学号:12011106
姓名:付少旺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
工程)
【摘 要】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这使当代大学生们可以尽情地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同时网络道德缺失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高度关注网络,正确引导学生心理,以促进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网络道德;思想道德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受飞速发展的各种现代传媒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被称为“第4媒体”的互联网(Internet)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式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当代大学生是最早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1,受互联网的影响也较大。据统计,我国目前在大学校园里经常上网的大学生人数比例已达50%左右,曾经上过网的大学生人数则达95%之多。可以说,在高校,互联网已完全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大学生们在其中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愉悦,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畅游,了解国内外的最新新闻、科技动态,在电子论坛、在线栏目里点评天下大事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上的金融诈骗、虚假广告、侵犯商业秘密及信息产权(版权)、盗取国家机密、散布电子谣言,宣扬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网络犯罪也时有发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组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且这1%中又只有4%会被指控。通过对国内外已经发现的信息犯罪案件的统计显示,犯罪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占80%左右,平均年龄只有23岁。由此可见,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无异于1把“双刃剑”,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给我们思想道德工作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制止和打击。要做到这1点,应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1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1、网络给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给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冲击,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使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更为激烈,同时,也给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环境增加了新的更大压力。互联网所具有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特点,从而使其成为信息传播的便捷通道,这就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和文化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据有关统计,互联网在语言的使用上,英语的内容约占90%,法语的内容占5%,其他语种的内容只占5%;在信息流量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占95%以上,我国则不足1%。由此可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垄断了互联网85%以上的信息资源,这就形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这1体系所提供的信息也主要服务于少数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尤其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新殖民主义扩张,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新的冲击。面对着各种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对西方文化所宣扬的价值观无法鉴别和判断,难以做出取舍,有的甚至全盘接受,从而造成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性开放等西方腐朽思想对大学生的侵蚀,不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与此同时,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以及宣扬色情、暴力、邪教等内容的网络垃圾也乘机在网上兴风作浪,它们攻击党和政府,丑化我国的传统,对抗现实社会,这些又会使大学生的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对此熟视无睹,社会主导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大学生的激励作用就会日趋弱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将举步维艰。
2.网络导致了大学生现实道德评价标准的缺失。互联网客观上给大学生们提供了1个时空上没有限制、道德上没有约束的环境。这就容易使1些学生在网络
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夸大意志自由度,失去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对网络的各种善恶信息和自身的行为不能作出正确的评判,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作为1个相对自由的虚拟时空,谁在互联网上都可以以自我为中心,而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大多属于80、9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互联网的这1特点切合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往往在现实中,也无视社会的道德准则而1意孤行,与社会道德准则背道而驰。此外,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容易使大学生丧失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1种自律,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失去了外在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互联网必将钝化大学生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造成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失。
3.迷恋网络会导致大学生各类社会心理问题加剧。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权威观念和信息单向传播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但同时,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也造成了许多大学生逃避现实的问题,使他们人际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心理学家警告,今后几年,互联网瘾君子将成倍增长。据有关机构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许多当代大学生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特别是通过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形式,借助于在虚拟空间中虚幻的良好感觉,来寻找逃避现实困难的“麻醉剂”。而这样的逃避,根本无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往往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从而陷入1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后果。事实上,在很多大学生中已经出现了相当程度的“网络迷恋症”、“网络孤独症”等社会心理问题。此外,青年时代的个性和心理中不仅有逆反和追求刺激,而且也有好奇的成份在里面。网络的虚拟环境中鱼目混杂,1些不健康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很可能会扭曲大学生的人格。因此,互联网带来的许多心理问题给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更为复杂、更具社会性的课题。
4.互联网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变化。网络文化是1种多元化的文化,每1种文化现象都是多维、多变的,这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以下两个突出特征:1是网络信息的多维化,使教育者很难再按照传统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灌输。当代大学生们也通常不会按照教育者要求的道德规范和给定的目标去理解和领会信息,他们往往有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立场;2是大学生们理解信息将更富主动性,他们将不会就范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将各种道德观点摆在1起,运用自己的是非观、判断力去选择自己认同的道德价值观,然后付诸行动。这些,都对传统的具有知识垄断地位的教育者的权威提出了严峻挑战。
2、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给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针对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要消除网络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进1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正本清源,努力净化信息环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切实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从而给高校开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1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坚决予以打击。坚决取缔“黑网吧”、“黄网吧”及“地下网吧”,特别是要重点清理学校周边地区。同时,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加大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的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
放时段,为当代大学生提供1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各高校的网络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避免各种有害信息侵蚀大学生的思想。
2.关注网络道德,正确引导学生心理。网络信息量大,对于大学生来说,其积极作用不容置疑。但网络上1些不健康内容和信息污染也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切实把好网络内容关,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作用以及它给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关注网络,把握德育工作的制高点。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努力在源头上做好防控工作,依靠各种技术手段,对有害信息进行技术过滤,1旦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予以制止,并提供正面事实进行说明和澄清。对于反动的、无中生有的谎言以及影响大局的言论要坚决删除。对热点问题要提出正确观点,有争议的问题要从正面进行引导。对于部分大学生的“网络上瘾症”、“网络虚假恋情”、“网络孤独症”要及时提醒,并给予有效的心理帮助,防止其陷入网络暗井。要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知识竞赛、网络创业大赛等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大校园网建设力度。要大力建设校园网,使之成为网络上的“学生之家”,通过网络虚拟社区满足当代大学生学习、休闲、游戏、交友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这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必须紧紧把握的新方向。近年来,高校的校园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要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建设网上校园,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1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网站可以开辟学习生活、就业技巧、考研须知、心理咨询、实践指导、信息发布、就业辅导等栏目,开设校园网“思想论坛”,给大学生们1个既可评论时事又可评论校事、畅谈人生、理想、价值的天地。同时,也掌握了大学生的道德动态,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要把传统的校园文化与虚拟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例如目前高校学报、广播、闭路电视等宣传教育媒体,可以通过网络整合起来,丰富校园网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增强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此外,还要进1步加大对校园网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力度,对各种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加快规范网络新闻的进程,避免虚假信息的发布,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4.制定网络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网络行为。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网络犯罪、各种黄色信息传播及西方文化侵略造成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衡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制定具体的规范准则来对网络行为进行约束。在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和准则时,要注意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要更多地考虑为国人所普遍认同和理解,要有利于保护和促进大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和使用水平的提高,既要能保护现时网络的安全和秩序,又不能阻碍网络的继续发展,网络行为规范标准要能够适应网络在1定时期内的发展需要。
5.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高校应专门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网络道德教育课程要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机整合起来,使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讲授要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旨在努力提高与健全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网络道德教育既要有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络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既要有对理论的传授与讨论,也要有对具体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剖析与评价。同时,还要有对网上不道德行为在道德和法律上制裁和处罚的宣传和曝光。
6.探索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网络触角的不断延伸,网络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这就使得1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所谓的“网络生存”,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较少与社会(他人)联系,疏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极易导致1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仅仅靠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不能起到作用。因此,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探索和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咨询机构。但是由于大学生们常常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因为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而羞于启齿。而网络的交互功能恰恰提供了1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青年大学生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大学生们能够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1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7.齐抓共管,着力构造网络道德教育新模式。网络道德教育作为1项新的课题,它涉及的面较广,仅仅靠学校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家庭、高校、大众传媒等多方努力来共同开展有关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从而形成1个整体教育网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尤其是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网民对大量网络信息持“扬弃”的态度,不断增强网络操作“网风”、“网德”教育和遵纪守法的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对全球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这样,才能形成合力,通过齐抓共管,着力构造1种新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网络世界中的合格网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既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具有1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思想教育工作者观念陈旧,对网络的发展和潜在的能量缺乏认识,就将错失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的最好途径,从而使工作无法很好地进行。网络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应该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网络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而这块阵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转换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动权,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成就更多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第五篇: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起民族的脊梁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作为一个礼仪之邦,道德的血液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血脉里流淌了五千年。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的今天,我们却遇到了“道德的困扰”,道德问题又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中,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在社会上确实产生了一些道德问题:某些人在追求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以物质作为衡量自身的标准,忽视乃至排斥他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这种现象的发生其根源在于道德体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失衡,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道德进步从来不是平坦的、直线的;当今社会正经历着道德的进步,也承受着道德的阵痛;因此,我们要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全面客观的认识社会道德的“全貌”,增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进社会风气的改善。具体而言,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一是加强政府机关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干部作为社会公众人物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因此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应该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以点带面,以自身的模范言行发挥积极引领作用。因此,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实干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理论联系实际,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接受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二是完善法律法规,治理突出问题。当前道德领域问题很多,不可能短时期一并解决,应该从最突出、影响最恶劣、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集中力量,抓出成效;但是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监管,从而增加犯罪成本,遏制败德现象的发生。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善用榜样的力量。“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并在社会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从“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到“最美妈妈”吴菊萍,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像一颗颗火种,向人们诠释着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传承了五千年的美德,在迷茫中点亮了道路,引导人们不断前行。
四是从“小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建设不应是空洞的说教,而重在实践的养成,应紧密联系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把道德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学习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要求,然后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带动周围的人,让他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的过程中,领悟崇高、感受光荣,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德的培育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既是一个现实课题,也是一项长远的历史任务,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道德建设的自身规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