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廉为镜贤内助 以勤为舟传美德
以廉为镜贤内助
以勤为舟传美德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龙潭坪村的XXX。很高兴能在这初夏时节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一个个动人故事,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以廉为镜贤内助,以勤为舟传美德》。
游路尽头处,顾盼浏览中,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开拓的清官受到人民的爱戴;踱来荡去间,趋退俯仰时,有多少克己奉公、刚正严明的廉吏得到百姓的褒扬。碾去岁月的尘埃,追忆先贤的伟绩,他们的光辉形象铸就了永恒的民族灵魂,他们的雄伟英姿构成了坚贞的中华脊梁。“清如秋菊何妨瘦,廉似梅花不畏寒”,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何等飞跃,廉洁永远是时代的需要,正气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殊不知,大凡贪官污吏的背后,总有内助的奢靡享乐贪欲膨胀而受驱使;而那些清正廉明的好官身后,大多都有一位贤内助勤俭持家以贪为耻而受督导。正所谓“妻贤夫祸少”啊!所幸的是,在我们太平溪镇龙潭坪村,就有这样一位贤良的为丈夫工作铺路,助丈夫清廉为仆的书记娘子,她——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杨兴顺。这名字既无娇柔之意,又无倩女之感。“杨”,则有“弘扬正气”的“扬”之谐音;“兴”,且有“兴旺昌盛”之意;“顺”,固有“顺畅吉祥”之感。的确,德如其名,行如其名,果如其名。也正是因为有她,才使我们的谭昌喜书记自任职十多年来始终能弘扬正气,使村级建设和村域经济日益兴盛,村里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她贤惠达理,默默奉献。家庭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作为书记娘子的她,“领导”有方,全家人和睦相处,充满着温馨与和谐。农村的家庭生活更多体现了真实与平凡。丈夫任村支书十多年来,她却是真正品味到了做一个村书记妻子的酸甜苦辣和“要比常人多付出几倍辛苦”的深邃涵意!为了能使丈夫全身心的投入村里的工作,她几乎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和农活儿,责任田又很远,收获起来确实需要付出好艰辛好艰辛的劳力,有时实在干得太累,真想丈夫能帮上一把。可一想到丈夫要为众多的家庭,为了更多的民众,每每到了嘴边的“求援话”却又一回回地咽下去,一次次咬着牙挺了过来。无论家里遇到什么困难,她总是用最阳光、最坚强的一面去面对。由于自己是一名党员的特殊身份,杨兴顺同志毫无怨言,全心全力支持丈夫工作,鼓励丈夫安心做好村里的事儿。我们龙潭坪村地域辽阔,村里村外零碎事儿繁多,由于我村地理位置的特殊和众多不便,上上下下各方面的来人来客都不得不在她家落脚,她总是想尽办法热情款待,当丈夫向他表示歉意时,她却说“我甘当你的铺路石,永远支持你的工作。” 她正是凭着这句话,无怨无悔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她贤惠达理,甘愿付出,默默奉献。
她廉洁自律,守候清贫。作为妻子,她对丈夫始终在事业上多一份支持,少一份拖累;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奢求。在家庭助廉中自觉扮演多种角色:当好反腐倡廉的宣传员、防微杜渐的监督员和抵御诱惑的守门员,既当好丈夫的“贤内助”,更是家庭的“廉内助”。现实生活中,的确是这个样子的。自从丈夫当了干部以后,有请吃的、送礼的,有登门拜访的,说恭维话的,有求他办事的。面对这种种状况,作为妻子的她,心里就犯起了嘀咕,凡这样的事儿不能有一,一旦有了一就不愁没有二了,她始终与丈夫观点保持一致,坚决拒收他人的一切钱物,宁守清贫。如几年前,一工程队老板曾以送一条普通香烟的方式,给不在家的谭书记送去了一万元现金,当杨兴顺同志弄清实情后,主动与丈夫商议并果断作出决定,一边迅速主动向镇纪委汇报情况,一边立马将这厚厚的一扎钞票上交到了村财务室,冲着了村里的公用经费。之后,有亲戚朋友都说她太傻,她却说:“ 母凭子贵,妻依夫荣。要想牢牢靠住丈夫这棵大树,彰显家荣,首先就要防止丈夫这棵树生虫染病啊”!有位村民申请享受农村低保,而提着重重的礼物上门为求得谭书记的同意,杨兴顺坚决拒收,并好劝歹劝最终说服了送礼物的村民。熟悉的或熟悉的人们有时绕着圈子来要求杨兴顺帮忙打招呼啊、吹吹风的事常有,但作为村干部的妻子,面对这样的事情,她总是那么一句话“原则上能办的事你到办公室找他,不能办的事你找我也没有用。”她常说:“人要淡泊处事,知足常乐;妻贤丈夫才能正。”虽然也常有朋友说她不近人情,但她总是说“我也是一名党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遵纪守法,然后才是人情。”可以这样说谭书记任职十多年来,正是因为有了好妻子的从严把关,担任领导干部多年来,从没有办过人情事,关系案,保证了村务工作的公正和公开。
正是有了好妻子杨兴顺的无私奉献和支持,谭书记们一班人才在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只有在家庭中构筑起反腐的坚固防线,才能创建一个清正廉洁的社会。
总之,作为一个“贤内助”,是配偶事业成功的一个整体,“贤内助”所起的作用有同心协力的辅助作用,有一臂之力的推动作用,这些作用的结果,可能使配偶事业成功这一整体更加完美。我们真诚地希望杨兴顺同志一如既往以廉为镜做好贤内助
以勤为舟传扬中华美德。让家庭纯洁起来,让党纯洁起来,让社会更纯洁起来!
谢谢大家!
2013年6月18日
第二篇:以廉为镜正己身 以勤为舟传美德(党风廉政建设演讲稿)
以廉为镜正己身 以勤为舟传美德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王成军,很高兴能够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和大家探讨“清正廉洁、争先创优”这个话题,我的演讲题目是《以廉为镜正己身,以勤为舟传美德》。
游路尽头处,顾盼浏览中,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开拓的清官受到人民的爱戴;踱来荡去间,趋退俯仰时,有多少克己奉公、刚正严明的廉吏得到百姓的褒扬。碾去岁月的尘埃,追忆先贤的伟绩,他们的光辉形象铸成了永恒的民族灵魂,他们的雄伟英姿构成了坚贞的中华脊梁。
“清如秋菊何妨瘦,廉似梅花不畏寒”,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需要,正气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古时如春秋时宋国执政大臣子罕的“不贪为宝”,三国时吴国广西郁林太守陆绩的“压船廉石”,南北朝时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的“棒打赂者”,东汉杨震“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的“深夜拒金”,宋朝赵卞出任成都转运使时随身携带的“一琴一鹤”,宋时在朝中身居要职的刘温臾的“厚谢婉拒”,明朝于谦入京城时的“两袖清风”,清代直隶巡抚于成龙的“立檄拒礼”……无不折射出古代廉吏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滔滔的黄河奔涌不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弹指间我们已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征程中,清廉勤政、亲民爱民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完成历史使命、实现民族发展的一条主线。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条,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当官,他们廉洁奉公的浩然正气,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党的好儿子、好干部孔繁森,人民的好公仆、好书记郑培民,还有焦裕禄、牛玉儒、汪洋湖等等,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已成为时代的号角,召唤着任长霞、龙清秀等一个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在清政廉政的道路上前仆后继,他们严于律己的崇高品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无欲则刚,刚则能强,强则能直,直则能勇,刚强直勇,你就会一身正气;无欲则公,公则能正,正则能廉,廉则能明,公正廉明,你就会两袖清风”。这不仅是时代赋予我们广大干部的光荣使命,更是对我们的殷切期盼。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廉洁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自己,照耀着自己,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要把廉洁勤政作为传颂美德的方舟,传颂廉洁勤政为民的党员风范,铸就清廉务实的党员铮骨,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塑造出自信、自谦、自律的廉洁精神。
太阳熊熊燃烧,因为它选择了辉煌!梅花凌寒怒放,因为它选择了坚强!大山直插苍穹,因为它选择了刚毅!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曲精心铺就的乐章,这乐章的主旋律是高贵或低贱,是幸福或痛苦,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愿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坚定不移地选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主旋律,让生命的乐章轰轰烈烈、可歌可泣、流传千古!
第三篇:以书为镜
以书为镜
南乐县第四实验小学王瑞端
唐太宗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现在,做为一名教师,我们如何更清醒,更公正,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呢?我想说:“以书为镜,可以知不足。”
“以书为镜”,我们不但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从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最终缩小差距;当然,而且我们也会照出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提高自信,精益求精。
“以书为镜”,我们会静下心来,悉心地梳理自己,盘点自己,就像我们精心地梳理自己的秀发,小心翼翼地保养自己的皮肤一样。读书,会丰厚我们的底蕴,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会促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思考教育,思考课堂,思考自己,思考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中,我们不是正在成长吗?
我常常在想:一本好书,一本浸润着思想之光的好书,就是一笔财富,一份厚重的积淀!读着书的每一个文字,仿佛那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符号,它的价值无以伦比!它折射出的思想光辉,足以让我兴奋不已,感动不已。
读着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玫瑰与教育》,我的心底涌起一种感动。我静静地读着,在字里行间,我却分明触摸到了文字逸射出的温度!炙热而持久!看着,读着,品着,仿佛自己是在与窦老师进行
一次次心灵的对话是那样地亲切,那样温和,又那样深刻!
在“给我幸福的习惯”中,窦老师也谈到了读书。她说:“这是一个可以独自培植幸福的习惯——土壤,阳光,水分都来自于美好的书籍。”是啊,这就是书籍的力量——不容忽视!
读着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我一遍又一遍地在内心质问着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仅仅只能做一名教书匠而已吗?不,不!自己真地不甘心。既然不想成为教书匠,那么,该怎样去做?如书中所讲:“做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智慧感的教师”!而审视着这些,自己又做到了哪些呢?
在书中,我仿佛找到了一个久违的自己!书,又唤醒了那个几乎沉睡、静止、不想改变的自我!读书,让我与哲人对话,让我的心灵经历一次次的震撼,震撼之后,就是觉醒,行动!读书,让我静心聆听走在教育最前沿的名师、专家、学者的经验财富,成长故事!而又让我一次次地出乎意料的是——名师、专家、学者的最初,竟是和我一样的教师!
于是,我问自己:“你呢?”
于是,内心最深处的那份“自尊”让我的“自卑”发生了改变,有一种冲动——要“自强”!从而,我选定了一种方向——向前!我知道,这是读书给予我的力量!这是读书赋予我的坚强!
所以,我告诉自己:读书吧!
所以,我告诉学生:读书吧!
希望我,与我的学生,能在书中与幸福不期而遇!
第四篇:以焦裕禄为镜
以焦裕禄为镜,践行群众路线
——观看《焦裕禄》电影有感
4月10-11日,我参加了华电福建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书记培训班,聆听了舒书记的讲课、观看了《焦裕禄》电影,看专题辅导讲座专题片,听省委党校林建华教授的辅导授课,参加了各书记们的经验介绍和讨论交流等活动,感到收获颇丰。最令人触动的是影片《焦裕禄》深深震撼着每个同志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电影《焦裕禄》再现了60年代的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一生中最为闪光的一段历史。焦裕禄同志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他以坚强的毅力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兰考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月17-18日习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动情地说:“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所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习总书记要求“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说到动情处,他还吟诵了自己于1990年7月15日填写、并在7月16日《福州晚报》上刊登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总书记说:“这首词我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以激励自己见贤思齐,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学习焦裕禄精神:
“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视人民为父母,把群众当亲人,始终心怀爱民之情、恪守为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关心和帮助他们。
“服务群众的办法,还得从群众中找”。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坚持实事求是,自觉拜人民群众为师,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种泡桐树挡风沙,深耕作治盐碱等锦囊妙计,都是他从群众那里学来的。学习他以“实”为本,注重调查研究,注重打基础、谋长远,注重从群众中寻找攻坚克难的办法,坚持查实情、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对上不作假,对下不作秀。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认真务实的态度做好每项工作。
“一勤天下无难事。”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对事业保持旺盛的革命激情,勤于调研,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勤于到一线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面对复杂的局面和繁重的工作,只有勤于动腿、动手、动脑和实干精神,才能化难为易,才能求得就里,找到解决的“良方”。
“富丽堂皇的事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严于律己,从不搞半点特殊,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学习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树立党员干部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良好形象。
树木之所以参天,是因为根须深植;丰碑之所以巍峨,是因为底座牢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要始终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躬身自省、见贤思齐,反复镜鉴,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常修为政之德,不移公仆之心,才能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素质能力、改善作风形象,切实履行好邵电改革与发展的职责,为邵电三期超超临界机组的高效优质建成投产立功建业,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2014年4月18日
第五篇:以名师为镜
以名师为镜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心得体会
临海小学 陈梓斓
三月,阳光明媚;三月,春风送暖;三月,大地换新颜。三月,我有幸到厦门参加了第九届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紧张的两天学习中,我共欣赏了七节名师现场演示课(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虞大明老师(两节)、福州市教育学院四附小林莘老师、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王文丽老师、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张龙老师、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何捷老师、厦门翔安区实验学校许丽碧老师),聆听了名师有关语文教学的讲座(崔峦老师、林莘老师),通过为期两天的外出学习让我深入地学习了语文新课标,对如何实践语文新课标,如何追求更真、更实、更活的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新的认识。
回想每一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风格不一,收获良多,许多地方在我们的平时语文教学中值得借鉴和学习。
虞大明老师,名字早已如雷贯耳,但总无缘聆听其课堂教学,23日下午我坐在台下,像学生一样听他演示两节略读课文《珍珠鸟》和《麦哨》的教学,确实受益匪浅。听虞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课堂上的他是那么神采飞扬、魅力四射。他如同一个幽默大师,把快乐带给了台上的学生和台下的老师。虞老师流畅的表达,准确的语言,深刻的挖掘,良好的语文教师的素养使我不禁感叹。虞老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非常到位,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使略读课文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度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越俎代疱牵着学生走,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林莘老师是个多变的老师,这一分钟是朗诵艺术家,用高超的朗诵技巧和丰富的言语表现力征服听众;下一分钟又化身为小丑,自贬身份以激发孩子思索探究的兴趣。她把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那么到位,那么自然。林老师的课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比如,她教学生读“争奇斗艳、欣然怒放、芬芳迷人、含笑一现”四个词语时,她强调要有感情地读,这四个词语代表的是不同的美:奔放之美、羞涩之美、醉人的美和艳丽的美。在林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学生不仅词语读得很到位还深刻地体会到了词语的意思,而当台上的小老师表现一般时,她便适时转换角色,让台下的孩子们成为老师,来教台上的那一位“学生”,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照顾到了“小老师”的感受。这给我很大的启发:原来词语可以这么教!原来小老师还可以这么培训!
一节《迎接绿色》,王文丽老师从课文中的词语入手,请学生朗读词语,讲授了一些读词语的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词语带给你什么感觉,其中一组词语的感觉是压抑,郁闷,另一组词语给人的感觉是舒服,愉快的感觉,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非常精到,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也考察了学生的词汇量,还很自然的进入到了新课的学习,可谓一箭三雕。之后再回到有这些词语的自然段,让学生朗读,体会,整个过程十分自然,同时完成了导入新课环节。给我的感受就是整个导入过程清新自然,浑然天成。王老师最精到的设计是安排几位学生板演不同角色,排演众人是怎样迎接绿色的,是如何互相交谈的,是如何拉近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的。坐在下面的学生也不能仅仅当观众,还是有重要任务的,监督台上演员的表演,还兼编剧的任务,发现台上演员演错了就要及时提出意见,这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都调动起来了。学生们展开了口语交际,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也是很有帮助。听了这样一堂课,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也学习到了一些教法、学法,真是受益匪浅
《怀念母亲》这一课,张龙老师把“日记”定为主菜。意在让学生从中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并当堂应用写话,让学生从中得法、得言。他指导学生逐层发现:“初步接触”借景抒情——“学会发现” 借景抒情——“体会感悟” 借景抒情——“学借景色”延续情感——回读日记升华情感——由“想”思考随时随地。这部分的设计可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在场的学生也不时传出“解谜”后的酣畅淋漓之声。
当我看到《写作文,要合理》这个课题时,我也想问:“写作文,要怎么样做才合理呢?这应该是大部分老师都想解决的问题吧。”何捷老师的这节课,先是从题目入手,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合理?写作文要如何做到合理?等学生把知道的都说出来之后,何老师像变戏法似的:“好吧,我们开始写作文!”首先,亮题,听写一段话引路;接着,进行段落练习,让学生在玩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在思考中明白什么是合理;然后,变换方式,让学生逆向思维,进一步强化了合理的概念。整节课,学生活跃,时不时就惹得老师们哄堂大笑,就是这种笑声中,孩子们慢慢地摸索出了写作要怎么样才会合理,整节课浑然天成。何老师的课堂教学机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许丽碧老师执教的《掌声》是这次演示课中唯一的一节低年级的课,本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心理互换,设身处地,进入情境,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的形象、印象、意象,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引导学生在这一画面中穿梭、徜徉、悟情悟理,既抓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又切合了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是一节极具实效的好课。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以人为镜,能够体察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听课、听名师讲座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个捷径,听课已经结束了,但是我的工作还在继续,我的努力不能停止,我将不断反思,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