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时间:2019-05-13 12:2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议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议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第一篇:小议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小议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机关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大局出发,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正确处理打防关系的具体体现,是提高警务效率的典型模式。巡警作为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重要的一支警务力量,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基层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们也要看到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中,巡警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现浅论一二。

一、巡警工作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巡警在日常工作中不仅具有快速处置警情、预防制止现行犯罪的作用,而且具有保持和增强公众的安全感,为公众提供综合服务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巡警在街面巡逻,减少发案具有防控的效果;遇有突发警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具有打击的效果;群众有危难,巡警及时救助具有服务的效果;遇有突发性事件,巡警快速前往处置,起到维持秩序的基础作用。因此,巡警是警察实现职能的主要勤务模式。巡警工作的产生和发展,确保了群众在街面能看到警察,也确保了群众在任何时间需要警察时警察能及时出现,推动了公安机关警务模式由静态管理型向主动防控型的根本转变,提高了公安机关在动态社会环境下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和水平。从当前的治安形势对公安工作的客观要求来看,要进一步加强巡警工作,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面治安控制网络,是公安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是顺应现代警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巡警工作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把巡警工作作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确保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高效、有序运转。十余年来,巡警通过巡逻执勤共发现查处各类案件1121起,其中刑事案件11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644名,其中负案在逃犯13名,缴获赃款、物价值人民币201.3万元;处置110报警求助6674起,破获各类现行案件28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92名,调解民事纠纷5145起,纠正各类违章12010起,找回走失寻人23人,救助伤病员452人,为民提供其它救助服务1930人(次),收到社会各界赠送的锦旗、感谢信78面(封)。由此可见,巡警工作对维护我县治安稳定的作用是重大的。

二、巡警工作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在充分肯定巡警工作的同时,不可否认现阶段巡警工作有许多方面存在与当前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勤务模式方面不足。

1、巡逻方式单一。由于大队警力严重不足,目前我大队的常用巡逻勤务只是车辆巡逻一种,徒步巡逻较少,且路线比较固定。这种巡逻方式容易被犯罪分子掌握,以逃避打击。

2、先期处置的意识不强。巡警在接处警情中,往往第一时间赶到各种不同的治安事件、交通意外事故等现场,进行制止犯罪、保护现场、维护秩序、登记在场证人、劝阻说服群众、平息事态等先期处置,然后即是将案件移交派出所或等待其他警种处理。这种勤务模式可能会贻误战机,使巡警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巡逻工作“警种化”制约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把巡逻工作作为一个独立“警种”的专门行为,而不是把巡逻作为一个辖区警察实现其基本职能的主要勤务方式。这种体制使巡警与派出所辖区脱离,造成巡警警力有限,难以实现“全方位”、“全时空”控制,从而使预防、打击违法犯罪,增强公众安全感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大队民警素质参差不齐。我大队部分民警体能素质与业务素质均能满足现行巡逻工作的需要,但也有部分民警的体能素质、业务素质较差,不能适应巡逻工作的需要,造成会干的就多干,不会干的就不干的局面。

(三)经费、装备得不到有效保障。我大队现在用于巡逻的四辆长安面包车均是带病工作,修理费、燃油费很高,还有的巡逻车在巡逻期间抛锚,严重影响巡逻勤务的开展,由于没有经费,不能更换,不能满足机动性强的要求。

三、发挥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动态防控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一)立足本职,完善巡逻勤务模式,充分发挥社会面巡逻防控的职能作用。与其他警种相比,巡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打击现行违法犯罪过程中要坚持从加强巡逻防控入手。社会面的巡逻防控是巡警工作的主要任务,在现有的条件下,巡逻机制不能过于单一,必须从街面违法犯罪案件发案规律及特点入手,适时制定巡逻工作计划,将警力部署侧重于街面违法犯罪案件多发区域和多发时段,确保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时段有充足的巡逻警力,从而加强巡逻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合理划分巡逻时段,部署警力。我大队自勤务改革之后,巡逻勤务是三个中队按时间段划分,依次执勤。这种勤务模式不利于灵活机动地对社会面进行控制。我大队正着手摸索一套适合各种社会治安环境地巡逻勤务模式,让巡逻执勤做到有的放矢。

2、采取各种相结合的方式。一直以来,我大队巡逻勤务主要采取着装巡逻的方式,虽然也曾使用过便衣巡逻、设卡、守候等方式,但近阶段由于警力不足的原因,已很长时间没有使用。采取单一的巡逻方式,很容易被违法犯罪嫌疑人掌握巡警的动态以逃避打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克服各种困难,有效的将各种巡逻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强化社会面的控制,以实现预防犯罪、打击犯罪的目的。

3、加大盘查力度。在巡逻中,巡警还应提高主动盘查、擒敌意识,通过运用各项警务技能专业知识,尤其要加强对形迹可疑的人员及无牌无证或假牌假证机动车的留置盘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强化“110”接处警与巡逻防控的有机结合。“110”指挥中心在接到警情后,应直接通知路面就近巡逻警力先期处置,根据现场反馈情况,安排大队其他警力快速增援,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对违法犯罪,特别是“两抢”犯罪分子的合围之势,从而提高对现行案件的查破率。

(三)进一步加强巡警的装备建设,确保“拉得出,打的赢”。巡警作为公安机关快速反应的排头兵,只有不断加强装备建设,才能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掌握主动权。如在日常巡逻中,要充分保障巡警必要的巡逻车辆的性能、通讯设备的良好及车辆用油燃油的供给及武器装备的配备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达到让巡警“巡”、“控”起来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巡警的战斗力。

(四)建立健全巡警的工作考核机制,使巡逻防控工作走上专业化轨道。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巡警工作考核办法,提高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绩效考核中,应当根据巡警在刑事案件下降、治安案件减少、现行犯罪降低或三者增幅的降低中所起的作用来对巡警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而不能简单地用巡警在巡逻防控中打击现行、抓获犯罪嫌疑人、破获刑事案件、查破治安案件这些指标来衡量巡控工作成果。同时,在组织开展的各项破案会战、战役时,不能给巡警下达等同于其他警种的硬性任务,而应明确巡警巡逻防控的职能作用,保持巡警职能专一化,从而确保巡逻防控工作得到强化,达到以防为主的效果。

(五)深入开展练兵活动,提高民警的整体素质。切实加强法律、法规、执法办案的业务学习;强化长跑、射击、游泳、防暴技能和警务技战术训练;加强医疗常识、救护知识、排险排爆等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对一些业务技能不够的队员要加强训练,提高大队民警的整体素质。

巡警大队

二00六年五月二十日

第二篇:试论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地位

试论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地位

巡警,即巡逻民警,是依法在公安机关中组建的专司巡逻勤务的人民警察。巡警队伍从成立以来,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了使巡警队伍更好地发挥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预防和打击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的职能作用,促进巡警队伍和警察勤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有必要对巡警有一个科学、正确的定位,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巡警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在我看来巡警的定位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一是专业巡警产生背景,二是巡警的性质,三是巡警的地位。

一、专业巡警产生的背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安机关在完成镇反运动及社会主义改造后,形成了一套以户口管理为主的静态管理模式,强调走群众路线,依靠对户口管理控制辖区的治安问题。此时的警察巡逻主要在重大节假日、及重要活动时期,民警带领群众联防力量,对繁华街道、重点部位进行分散、低密度、零散、临时性的巡逻。1984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为严密控制治安局面,我们的公安机关应当把基层的大部分警力摆到街面上”。1989年,根据中央决定,全国城市公安机关普遍组建了防暴队伍,成为当时公安机关担负巡逻勤务的一支主要力量。但这一时期,由于规范化程度不高,人员数量少,规模小,多以临时性巡逻为主,巡逻效果不尽人意,巡警制在全国仍未成燎原之势。“十八公”会议上,公安部正式提出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和完善人民警察巡逻体制,并将此举视为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在全国加以推广。1995年,公安部牟新生副部长就巡逻问题作了专题讲话,他说:建立巡警体制,绝不是在现有警种之外简单地再加一个警种,而是考虑到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现代化城市公安工作机制必须改革,必须适应动态社会、动态治安这种新形势,警力配置要改革,勤务制度要改革,运作方式要改革,建立巡警制就是这种改革的突破口。牟新生副部长的讲话促进了巡警体制在全国的蓬勃发展。巡警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一次新旧公安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各地公安机关尚处在摸索阶段,做法又不尽相同。巡逻作为公安勤务的主体勤务方式的各方面条件并未完全成熟起来。我市专业巡警力量由于当时规范不健全,责权分离,巡逻勤务运行机制陈旧,出入口不畅加之对以建立巡警体制作为公安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认识上的不到位、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专业巡警力量逐渐衰落。

近几年来,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呈现出了经济大发展,人员大流通的良好局面。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社会治安的管控工作,现实地摆在了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和警务专家的面前。应该说,公安工作无论在从观念的转变还是在具体措施的实施上,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冷静分析,我们应该看到,有些改革还存在“就事论事”的状态,没有注意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特别是警察勤务方面的改革,并没有从实质上触动原有结构模式和运行方式,以科学的态度,从效率效益的目的出发去改革警察勤务的做法还不多,效果还不好。

二、巡警的地位 巡警的地位,是由其产生背景、性质作用和现实社会面治安管理工作来决定的。十年来,巡警把大量警力摆在街面上,实行“全天候”巡逻,对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行为,及时发现、查和打击,对违法乱纪犯罪分子有巨大的威慑作用,有效地预防、遏制了违法犯罪。巡警忠实履行“五必”承诺,为民服务的功能较之其他警种发挥的更加充分,使用权守法公民增强了安全感和依靠感,也在无形中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和信任感受,可以这样说,巡警已成为公安机关的门面,成为人民警察的缩影。巡警作为公安队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要在指导思想上对这一警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巡警也不应例外。

1巡警是一个独立警种。

与世界各国警察勤务方式相比较,我国人民警察巡逻工作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我国城市人民警察巡逻体制要求建立一支专司巡逻勤务的专门队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由静态变为动态,原来公安机关控制社会治安的被动、静态模式已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公安机关的管理模式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变静态为动态,也正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巡警队伍应运而生。随着警察巡逻体制的建立,巡警应作为一个独立的警种开展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并应严格按照《人民警察法》、《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职权、履行义务。

2巡警是一个基本警种

警察勤务可分为内勤和外勤两大类,外勤承担了警察的大部分工作,而在外勤的各种勤务方式中,巡逻是其中最主要的勤务方式。在英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巡警已占警力的40%至60%,有的城市甚至达到80%。在我国,巡警的数量占民警总数的比例还太低,外勤是一切警察工作的核心和外勤警察的最主要勤务方式是巡逻的警务原则远远得不到体现,导致我国现阶段的警察勤务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

3巡警是一个基础警种

巡警作为专业巡逻队伍,其勤务方式是巡逻,但巡逻这种勤务方式并非巡警一家独有,各警种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组织非专业巡逻队进行巡逻勤务。因此,巡逻是各警种必备的共同经验和基础经验,不少国家正是把巡逻工作作为警察的基本功。将巡逻作为培养民警的“课堂”,取得所谓的“街道经验”,为从事其他的警务工作奠定扎实的业务基础。巡逻勤务的工作对象异常广泛,能使民警见多识广,能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丰富必要的警察工作经验,这是任何书本和课堂所无法比拟的。它既能磨炼民警的艰苦意志,培养敬业精神,又能积累工作经验。通过这种基础工作的锻炼,有些民警便可以被提拔分配到其他专业部门工作,这从用人角度来看更为科学。要求新警察必须从巡逻工作开始做起。

4巡警是社会面治安防控体系的主力军。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及时有效地打击、控制和预防各类违法犯罪的社会治安管理系统与机制。它包括对各类警情信息的搜集、反馈、分析、处理功能,对现行犯罪的快速反应处置功能,对社会治安实施科学有效管理的功能,对治安事件和各类犯罪的预防控制功能,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抢险和救助功能等。专职巡警队伍,担负专司社会治安防范、控制、打击职能,它的第一项重中之重的职责就是管理社会治安。由于巡逻这种勤务方式的基础性地位,巡逻分布的广泛性,以及巡警的性质、职责特点和作用,都决定了巡警在社会面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主力军地位。

三从巡警的性质来看:

巡警是人民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巡警的性质首先与全体人民警察的性质相一致,即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执法队伍,是维护社会治安和国内安全的专门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其次,巡警是专司巡逻勤务的人民警察,从巡警的职责特点来看

1、巡警是快速反应机制的骨干力量。

机动灵活,快速反应是巡警的突出特点,巡警与“110”报警服务台、指挥中心接轨后,在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一旦出现刑事案件、治安事件和意外事故,巡警就能就近出动,赶赴现场,采取抓获现行、设卡查堵、平息事态、紧急救援等措施,使快速反应机制名副其实地发挥作用。

2、巡警是打击和防范相结合的进攻性手段

巡警勤务以巡逻的形式把警力摆在街面上,一方面强化对巡区的专门控制,对那些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行为,及时发现,查处和打击。另一方面,巡警的巡逻扩大了警察的社会影响,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有效地预防和遏制了违法犯罪。

3、巡警是先期处置的专业队伍

由于巡警具有机动灵活、快速反应的特点,在接警后能迅速出警,赶赴现场。在各种不同的刑事案件、治安事件和意外事故现场,先期处置则成了巡警的专业工作,包括制止犯罪、保护现场、维护秩序、登记在场证人、劝阻说服群众、平息事态和抢险救灾等各个方面。

4、巡警是综合执法的战斗实体

根据公安部颁布《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巡警有权力、有责任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查处治安事件、先期处置刑事案件、盘查可疑人员、检查可疑物品、纠正交通违章、纠察人民警察警容风纪等,它是集多警种职能于一身的综合执法队。

5、巡警是各种社会信息的收集网络

巡警昼夜在街上巡逻,穿梭于大街小巷,接解社会面广,能广泛收集到各种社会信息,包括治安情况、社会情况、犯罪动向、犯罪线索及群众要求等各个方面,并随时把收集到的信息传送给指挥中心及有关业务部门,为领导决策、出警处警提供可靠的依据。

6、巡警是服务群众的有效形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巡警在巡逻勤务中,履行着“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承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巡警已成为人民群众与公安机关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成为人民群众最熟悉和喜欢的公安队伍之一,“四有四必”的提出和实践,加强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理解和支持。

从我国现行巡逻的勤务实践来看,其作用有如下几方面:

1、具有预防非法行为的作用。警察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非法行为。由于巡逻勤务的活动面广,形成伞状勤务构架,具有主动、攻击的勤务特性,能够消灭完成不法行为的实际机会,或粉碎犯罪者对完成不法行为的成功信念。这便是巡逻勤务的基本目的。由于巡逻勤务的全时空特性,客观上造成了警察无所不在的印象,总是给违法犯罪分子一种“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感觉。因此,它一直是各国预防违法行为的最佳勤务方式,即“警之于先,察之于后”的警务效果。

2、具有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增强公众安全感的作用。西方警界的研究表明,公众安全感受的强弱以及他们对警察工作的评价,委大程度上并非源自警察的破案数、破案率或其他业务行动的结果,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公众对这些行动及其结果没有直接的感受。公众安全感的强弱以及他们对警察工作的评价,很大程度是源于警察在他们身边的出现和存在。换言之,巡逻警察进行全时空巡逻,对整个社会面进行控制。对一切危害国家、社会与人民安全的活动,均进行取缔和打击,以维护社会的安宁。同时,巡逻使守法公民的心目中产生了警察无所不在的印象,使他们感到警方在致力于制止违法犯罪,并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援救,无形中增强了公众的安全感及对警方的满意度。

3、具有提供服务,促进警民关系的作用。毫无疑问,打击违法犯罪是各国警察的首要职责。然而,为社会提供多种综合服务也是各国警察的另一重要职责。由于巡逻警察的“办公室”就在街面上,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奔走、困乏于街头寻求帮助的公民相遇,其服务功能较之其他勤务方式发挥得更为充分。由于巡警置身于群众之中,为群众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办好事、办实事,接受群众监督,增强群众安全感,无疑是提高警民关系质量的最佳勤务方式。

第三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指公安机关从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警力和社会资源,把打击、防范、管理、控制、建设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整体联动,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防控犯罪的重要措施,是驾驭和控制社会发展进程中日趋动态、复杂的社会治安局势的重要途径,借鉴国外经验,走中国特色警务之路的必然结果。

公安机关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就是通过实现其“防控”功能,限制违法犯罪的机会和条件,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实施,及时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总的构想是,牢固树立“整体防控”的意识,坚持公开预警、源头控制、精确打击、动态防控、市场运作的思路,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警力配置、落实警务保障、开展群防群治,努力构建以 110 为龙头、以交巡警管线、派出所控片、警务区守点、群防群治组织看家护院,警民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打击有力、防范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四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治安防控网络的内容及意义

一、社会治安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来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我市的社会治安形势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刑事发案总量上升。主要表现在:

(一)“两枪一盗”案件总数居高不下。百姓看治安,往往从自己身边最细小的变化开始来感受整个社会的变迁,高发的抢夺、抢劫、盗窃机动车等街面犯罪已经对人民群众的治安承受力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首要治安问题。去年我市的“两枪一盗”案件总数比上年上升两倍多,特别是“飞车抢包”,犯罪分子甚至从晚间抢发展到白天抢,从比较偏僻的场所作案发展到在公众场合公开抢,干部群众对此反响强烈。

(二)恶势力违法犯罪迅速蔓延。不断蔓延的涉恶势力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社会恶势力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插手各种行业和经济领域,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插手民间纠纷、收“保护费”、为赌博团伙武斗护场子等,动辄持枪弄刀,严重扰乱了经济社会循序甚至政府办公循序,不仅严重威胁本市群众的人身安全,广大安分守己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深受其害。流动人口中的恶势力分子有的与我市不法分子狼狈勾结,有的自成体系,结伙作案。另外,治安管理中,“黄赌毒”等社会导恶现象也打而不止。

二、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原因

分析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应该说这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并在近几年得到进一步凸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往往也是社会矛盾最尖锐、社会治安状况最复杂、治安管理任务最繁重的时期,就我市而言,目前正处于这种阶段性的困难期。

这几年我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财物的大流动,客观上使各种利益冲突加剧,滋生和诱发治安问题的因素也大量存在。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涌入慈溪,至去年底,我市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已达43万,私房出租超过5万户。外来务工人员为我市这座经济大厦添了不少砖和瓦,功不可没。但是,由于管理服务还缺乏经验,工作措施一时还跟不上,社会面控制出现了薄弱环节,使极少数外来人员流窜到我市作案成为可能。就以群众反响强烈的“两抢一盗”案件为例,作案的犯罪分子大部分是流窜作案的外来人员。据统计,去年我所审理“两抢”案件当中,外来人员流窜作案犯罪占抓获案犯总数的80%以上,一些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如“飞车抢包”、“色情盗抢”等,几乎都是外来人员所为。大多数外来人员法律意识薄弱,也是导致外来人员犯罪直线上升的重在原因。

此外,人们对待社会治安的心态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纵容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的人对违法犯罪深恶痛绝,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严厉打击,但又明哲保身,对知情的违法犯罪不愿举报,不愿

作证,怕多事,怕报复,更不用说见义勇为了。去年我市发生的一起抢包案件中,案发现场周围有几十人,非但不出手相助,连起码的报警甚至大喝一声也做不到,最终犯罪分子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容逃离现场。

合理化建议:

(一)认真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不仅是公安、政法部门的责任,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要通过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促使这项工作深入开展,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

公安部门应该组织精干力量,建立一个专门的班子,进一步规范网格化的巡逻追堵机制,认真研究发案规律,组织警群结合的巡逻队伍,24小时在重点路段伏击,增加群众的“见警率”,增加安全感。以责任区(社区)民警为主力,发动镇村干部,切实摸清全市出租房的情况,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出租房措施,积极探索房屋租赁管理机制,实行治安管理责任制,消除治安隐患,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无牌摩托车进行摸查,对有“两抢一盗”苗头的要进行布控。

(二)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加大治安防范工作和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防范网络建设,强化社会防控体系,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加强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村(居)委会、治保会、调委会、民兵营(连)等基层群众组织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充分

发挥它们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建立农村义务治安巡逻队,形成派出所、警务站、社区、村民小组整体联动的全方位防控体系,增强治安防控的组织能力和防控实效。

(三)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诱因,从源头上遏制一大部分的违法犯罪。开展闲散青少年专项服务活动。各级团组织对本单位本地区的闲散青少年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其闲散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措施。

进行法制宣传。各级团组织设计各种载体,利用文艺演出、知识竞赛、青春歌咏、上街咨询等方式加强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等相应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制学校。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重点在外来人口积聚地、非公有企业员工中开展教育活动。拓展一般概念上的青少年法制学校,深度建立更广泛的组织,采用宣传、吸收优秀外来青年,成立外来青年法制学校等形式,使法制教育更加经常性、有效性。

(四)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释放、解教时的衔接工作,防止漏管、失控。认真贯彻落实综治委、司法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办好过渡性安置企业和基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

刑释解教人员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工作。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五)认真研究收容遣送措施取消后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有效办法,维护我市的治安秩序。加强社区实有人口管理,全方位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劳动部门推进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

第五篇:试论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主力军地位

巡警,即巡逻民警,是依法在公安机关中组建的专司巡逻勤务的人民警察。我市专业巡警队伍从成立以来,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了使巡警队伍更好地发挥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预防和打击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的职能作用,促进巡警队伍和警察勤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有必要对巡警有一个科学、正确的定位,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巡警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巡警的定位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一是专业巡警产生背景,二是巡警的性质,三是巡警的地位。

一、专业巡警产生的背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安机关在完成镇反运动及社会主义改造后,形成了一套以户口管理为主的静态管理模式,强调走群众路线,依靠对户口管理控制辖区的治安问题。此时的警察巡逻主要在重大节假日、及重要活动时期,民警带领群众联防力量,对繁华街道、重点部位进行分散、低密度、零散、临时性的巡逻。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为严密控制治安局面,我们的公安机关应当把基层的大部分警力摆到街面上”。年,根据中央决定,全国城市公安机关普遍组建了防暴队伍,成为当时公安机关担负巡逻勤务的一支主要力量。但这一时期,由于规范化程度不高,人员数量少,规模小,多以临时性巡逻为主,巡逻效果不尽人。

公民增强了安全感和依靠感,也在无形中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和信任感受,可以这样说,巡警已成为公安机关的门面,成为人民警察的缩影。巡警作为公安队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要在指导思想上对这一警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巡警也不应例外。

1巡警是一个独立警种。

与世界各国警察勤务方式相比较,我国人民警察巡逻工作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我国城市人民警察巡逻体制要求建立一支专司巡逻勤务的专门队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由静态变为动态,原来公安机关控制社会治安的被动、静态模式已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公安机关的管理模式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变静态为动态,也正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巡警队伍应运而生。随着警察巡逻体制的建立,巡警应作为一个独立的警种开展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并应严格按照《人民警察法》、《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职权、履行义务。

2巡警是一个基本警种

警察勤务可分为内勤和外勤两大类,外勤承担了警察的大部分工作,而在外勤的各种勤务方式中,巡逻是其中最主要的勤务方式。在英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巡警已占警力的40%至60%,有的城市甚至达到80%。在我国,巡警的数量占民警总数的比例还太低,外勤是一切警察工作的核心和外勤警察的最主要勤务方式是巡逻的警务原则远远得不到体现,导致我国现阶段的警察勤务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

3巡警是一个基础警种

巡警作为专业巡逻队伍,其勤务方式是巡逻,但巡逻这种勤务方式并非巡警一家独有,各警种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组织非专业巡逻队进行巡逻勤务。因此,巡逻是各警种必备的共同经验和基础经验,不少国家正是把巡逻工作作为警察的基本功。将巡逻作为培养民警的“课堂”,取得所谓的“街道经验”,为从事其他的警务工作奠定扎实的业务基础。巡逻勤务的工作对象异常广泛,能使民警见多识广,能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丰富必要的警察工作经验,这是任何书本和课堂所无法比拟的。它既能磨炼民警的艰苦意志,培养敬业精神,又能积累工作经验。通过这种基础工作的锻炼,有些民警便可以被提拔分配到其他专业部门工作,这从用人角度来看更为科学。要求新警察必须从巡逻工作开始做起。

巡警是社会面治安防控体系的主力军。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及时有效地打击、控制和预防各类违法犯罪的社会治安管理系统与机制。它包括对各类警情信息的搜集、反馈、分析、处理功能,对现行犯罪的快速反应处置功能,对社会治安实施科学有效管理的功能,对治安事件和各类犯罪的预防控制功能,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抢险和救助功能等。专职巡警队伍,担负专司社会治安防范、控制、打击职能,它的第一项重中之重的职责就是管理社会治安。由于巡逻这种勤务方式的基础性地位,巡逻分布的广泛性,以及巡警的性质、职责特点和作用,都决定了巡警在社会面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主力军地位。

从巡警的性质来看:

巡警是人民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巡警的性质首先与全体人民警察的性质相一致,即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执法队伍,是维护社会治安和国内安全的专门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其次,巡警是专司巡逻勤务的人民警察,从巡警的职责特点来看:

⒈巡警是快速反应机制的骨干力量。

机动灵活,快速反应是巡警的突出特点,巡警与“”报警服务台、指挥中心接轨后,在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一旦出现刑事案件、治安事件和意外事故,巡警就能就近出动,赶赴现场,采取抓获现行、设卡查堵、平息事态、紧急救援等措施,使快速反应机制名副其实地发挥作用。

⒉巡警是打击和防范相结合的进攻性手段

巡警勤务以巡逻的形式把警力摆在街面上,一方面强化对巡区的专门控制,对那些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行为,及时发现,查处和打击。另一方面,巡警的巡逻扩大了警察的社会影响,对违法犯罪分子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有效地预防和遏制了违法犯罪。

⒊巡警是先期处置的专业队伍

由于巡警具有机动灵活、快速反应的特点,在接警后能迅速出警,赶赴现场。在各种不同的刑事案件、治安事件和意外事故现场,先期处置则成了巡警的专业工作,包括制止犯罪、保护现场、维护秩序、登记在场证人、劝阻说服群众、平息事态和抢险救灾等各个方面。

下载小议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议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派出所基础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动用社会各种有效资源,以建立治安防范......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浅析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社会治安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就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而......

    试论巡警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主力军地位[5篇范例]

    巡警,即巡逻民警,是依法在公安机关中组建的专司巡逻勤务的人民警察。我市专业巡警队伍从成立以来,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

    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乌鲁木齐南路社区三级组织体系 布控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社区党组织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辖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切实加强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现结合辖区实际,特制定......

    浅析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警力和社会资源,把管理、防范、控制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点和难......

    浅析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警力和社会资源,把管理、防范、控制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预防、减少各类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创造更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西林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思想理念,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平安西林”的工作目标,结合街道实际,坚持“打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