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淡水养鱼的几个关键环节
淡水养鱼的几个关键环节
我国淡水养鱼有着悠久的丰富的经验,作为淡水养鱼主体的池塘养鱼技术,在长期的养鱼实践中发展为“水、种、饲、混、轮、防、管”的八字精养鱼法,用“八字”法养鱼可充分利用养鱼的各种资源,提高产量,是一种值得推广、效益显著的养鱼高产技术。下面将“八字法”养鱼的具体作法简介如下:
一、水——充分利用水源,改良水质
鱼池水面大,受风面积也大,能增加溶氧,利于上下水层对流。但过大的面积不利于投饲、起捕和饲养管理。新建鱼池面积以5-7亩,水深以2-2.5m为宜,若水太深,不但溶氧量小,且光线不透人,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饲料残渣,肥料沉积塘底及有机质不能迅速分解,难于被水生植物吸收利用,这样使依靠浮游生物生长的鳙、链鱼和一些底层鱼生长慢、产量低。在鱼引入池塘前,要对水质进行必要的检测,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必须密切注意防止有毒废水和农田含毒药水流人,水中的有毒成分不得超过最高允许浓度,同时要注意某些重金属长期蓄积能引起鱼病变甚至致死。整体池塘的水质改良,以塘内鱼全部捕捞上市、冬旱水浅、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积肥造肥一起进行最为适宜。
二、种——健壮无病,高产优质的鱼种
为培育优质的鱼种,要挑选健壮无病,高产优质的鱼作亲鱼进行繁殖,首先在鱼种培育阶段,认真挑选性成熟亲鱼,采用正确的催情方法,把产出的成熟鱼卵放在环道孵化池、孵化缸中孵化,在孵化中为增加水中溶氧,还可用微流水冲击鱼卵,使鱼卵胚胎能正常发育生长。在鱼种培育阶段,须先把塘水适当沤肥,培养浮游生物,为下塘的鱼种提供充足的饲料,这种方法培育鱼种称为“肥水下塘”。
三、密——合理密养
实行合理密度,是提高水体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措施。密养要根据池塘条件(水面、水深、水源、水质、底泥等)。鱼种条件、饲养及肥料条件、排灌和增氧设备条件、管理条件等决定,在实际生产中,确定放养密度的方式有经验法和计算法两种。可参照如下经验公式:
亩放养量=估计亩产量÷[(计划养成在成鱼的平均体重-放养时鱼种的平均体重)×估计成活率]
四、混——多品种混养
混养是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提高鱼产量的重要措施。混养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是同种异龄混养:其二是异种混养:其三是异种异龄混养。实践证明池塘养殖成鱼以7~8种较好,混养鱼类的栖息水层、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要尽可能不同,而对水质、水温和溶氧的要求要相近,另外要求混养的各种鱼类能和平共处,不相互残杀,能发挥互惠互利的作用。一般上层主养鱼为链、鳙鱼,可占40%;底层主养鱼为青、草、鲤鱼,可占40%;底层配养鱼为鲂、鳊、鲴、鲫鱼,可占20%。
五、轮——轮捕轮放
采用轮捕轮放,可以提高单产20%左右。轮捕轮放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一次放足,分期轮捕。在冬季或初春,有计划地投放各种不同规格鱼种,然后一年中分几次轮捕,利用大规格鱼种争食强长得快,小规模鱼种争食差长得慢的特点,捕大留小。第二,分次放养,分次轮捕。鱼种不是一次放入池塘,而是每轮捕一次,同时补充相应捕出数量的大规模鱼种,这种方式比一次放足更有利于鱼的合理生长。第三,轮捕成鱼,套养鱼种。即利用成鱼池培育鱼种,这种鱼种虽当年不能长成商品鱼,但可作为第二年的大规模鱼种。
六、饲——饲料优质,投饲“四定”
鱼类的饲料来源很广,凡能饲养畜禽的人工饮料均可用作鱼饲料,同时还有供鱼类摄食的水体中的天然生物饵料。按饲料来源,可分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在投放饲料上,要做到质好量足,多种多样,以适应多种鱼类食性的需要。投放饲料,必须做到"四定”:即一定质,保证饵料既新鲜又富营养:二定量,根据鱼体大小、季节、摄食情况决定投喂饲料量:三定位,即固定投喂位置,便于观察摄食情况:四定时,根据“少吃多餐”的原则决定投喂时间和次数。
七、管——科学管理
养鱼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措施,最后都要通过科学的日常管理才能发挥效能,获得高产。要做到早晚各进行一次巡塘,观察水质水色的变化和鱼的吃食情况,保持适当水位,防旱防涝,防止逃鱼,定期捞除池中草渣,打扫食场,堵塞蛇、鼠洞穴,捕杀敌害动物。同时做好养鱼日记,积累养鱼经验。
八、防——防治鱼病
对鱼病的防治应采取“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则,防治鱼病的主要经验归结为“四消”:一是鱼池消毒,即用药清池,杀死鱼池中的病原体和生物敌害:二是鱼种消毒,鱼种下池时,用药消毒鱼体,防止病原体带入鱼池:三是饲料、食场、工具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染;四是水体消毒,发病季节前定期用药物全池泼洒。
池塘养鱼技术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1.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单养、混养和套养
c.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5.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4).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5).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池塘养鱼
pond culture
在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静水池中从事的鱼类养殖。又称内塘养鱼。池塘水体较小,易于人工控制,管理方便,可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精养,以提高单位水域的产量。生产过程分四个阶段,通过人工繁殖取得鱼苗,当年或翌年将鱼苗培育成鱼种,鱼种养一定时间成商品鱼部分鱼继续培育成亲鱼。也可根据需要专门从事其中一个阶段的养殖生产。中国池塘养鱼的养殖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进行池塘养鱼的国家主要有印度、东南亚诸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综合经营 中国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冬季是建设鱼塘的最好时期,但新建鱼塘池底淤泥少,水质瘦,水生生物少,造成池鱼活动力弱,生长缓慢,抗病力差。所以,冬季建塘工作和建塘后的日常管理就尤为重要。
1.夯实塘埂,防止渗漏。人工垒砌的塘埂,土块问孔隙多,易渗漏导致塘埂倒塌,因此塘埂要彻底夯实。鱼塘底质为沙土时,上面要覆盖5—10厘米厚的淤泥,起到防渗、保水、保肥的作用。
2.晒鱼塘,施足基肥。鱼塘建好后,不要急于注水,可先平整塘底,最好能耙松或犁翻1次,然后晒塘,以促进其中的有机质氧化、分解,疏松底土,提高地温地力。粪肥和骨粉按10:1的比例进行混合发酵,待鱼塘干晒10-20天后,每1/15公顷(1亩)施150—250千克作基肥。并泼洒石灰水对塘底进行消毒和中和。然后注水,水深30厘米左右,每1/15公顷放菜子饼10—15千克,牧草100—150千克,浅水浸沤,使其加速腐烂分解。待水质变肥,再注人新水,使水深达100—120厘米,然后再投放鱼种。
对于酸性较重的新挖鱼塘,不宜急于养鱼,应先晒,再用粪肥、骨粉,生石灰混合泼洒,其比例为3:1:1。然后种上紫云英或黑麦草,当草长到一定高度后,每1/15公顷施用生石灰100—150千克,灌水30厘米左右,浸沤10—15天,待草腐烂分解,耗氧高峰过后,即可投放鱼种。
3.鱼种投放。“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所以鱼种投放时间最好选择冬季。投放鱼种时要对鱼种进行浸洗消毒,使用3%的食盐水浸洗10分钟或使用1毫克/千克的敌百虫溶液浸洗3—5分钟。投放原则应以草食性鱼为主,肥水性和杂食性鱼为辅,兼顾底层鱼,投放数量要根据水源条件、增氧设备、鱼种大小和养殖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每1/15公顷水面投放大规格鱼种800—1000尾左右时,1/15公顷产量可达400—500千克。搭配比例可按:草鱼及鲂鱼60%,鲢、鳙鱼30%,鲤鲫鱼及其他鱼10%。
4.巧追肥、保持肥水。施迫肥要遵循少量多次,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肥与磷肥相结合的原则。每1/15水面施用有机肥与过磷酸钙(50:1)或尿素与过磷酸钙(1:1)等混合堆肥100千克,并根据水质、天气、水温等灵活增减,保持池水呈茶褐色、草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30厘米左右。
5.泼洒生石灰,沉泥清水。新挖鱼塘水体浑浊,影响鱼的呼吸和浮游生物繁蕴。对此可每隔15—20天施用生石灰1次,用量为每1/15公顷20—30千克,溶水后泼洒,具有良好的沉泥清水效果,同时也能起到预防鱼病的作用。
6.勤巡塘,防止浮头与泛池。改良新挖鱼塘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工作人员要勤巡塘,勤注水。尤其是养殖前期水环境差,后期载鱼量大,遇天气闷热,阴雨连绵时,易浮头甚至泛池,所以要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第二篇:淡水养鱼复习题
淡水养鱼复习题
1、鱼的概念?鲨鱼和四大家鱼分别属于哪个纲?
答:鱼指一群终生在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鲨鱼属于软骨鱼纲,四大家鱼属于硬骨鱼纲。
2、四大家鱼指哪几种鱼类? 答: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3、写出6种特种养殖鱼类名称?
答:罗非鱼、淡水白鲳、乌鳢、鱖、黄颡鱼、虹鳟
4、什么是异育银鲫? 答:异育银鲫是经黑龙江方正县双凤水库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江西兴国产的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精杂交而获得的异精三倍体雌核发育子代。
5、鲢鱼、鳙鱼的形态特征的区别有哪些? 答: 种类 鲢鱼 鳙鱼 形态特征 颜色 银白色 黑点花纹
头长:体长 1:4 1:3 腹核
P至肛门,长 V至肛门,短
胸鳍末端 不过v基部 过v基部
6、选择池塘养殖对象的标准是什么?
答:食品价值(食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生产性能(生产较快,生产性能良好);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对水域环境的适应力强);苗种来源(苗种容易获得)。
7、养殖对象的食性分几大类? 答:植物性、肉食性、杂食性
青鱼:软体动物螺、蚬为主要食物;草鱼:水生、陆生高等植物;鲢鱼:浮游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鳙鱼: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饵料,辅以浮游植物;团头鲂:草食性。鲤鱼:杂食性。
8、池塘养鱼生产过程?
答:池塘养鱼的生产过程可分为鱼苗繁育、鱼种饲养和食用鱼饲养三个阶段。
9、我国池塘养鱼有哪些特色? 答:养殖鱼类的食物链较短;立体混养;苗种自繁自给;综合养鱼;科学管理水质,发挥池塘的生态效应作用。
10、我国池塘养鱼发展简史? 答:①范蠡的《养鱼经》是世上最早的一部养鱼著作;②唐朝从单一养殖转到多种鱼类养殖;③1958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试验成功,为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④八大养鱼经:水、种、饵、密、混、轮、防、管。
11、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 答:健康养殖是指通过采用投放无疫病苗种、投喂全价饲料及人为控制养殖环境条件等技术,使养殖鱼类保持最适应生长和发育的状态,实现减少养殖病害发生、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养殖方式。
生态养殖是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12、什么是日照长度?
答:日照长度是指每天太阳可照的时数。
13、江苏省地区主要养殖鱼类全年生长期是多少? 答:8个月,从4月份到11月份。
14、什么叫密度流?
答:密度流是指由于密度差引起上下水层的对流。
15、主要养殖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溶解氧、PH值为多少?
答:水温:20-32摄氏度;溶解氧:4.5mg/ml以上;PH值:7.5-8.5。
16、透明度的测定方法?一般肥水要求透明度为多少?
答: 取直径为30厘米的圆形铁皮1张,在铁皮的一面用油漆漆出黑白相间且互相平行的4个色带,铁皮中心穿一根绳子。测量时,将铁皮垂直沉于水中,然后观察黑白色带,直至见不到黑白色时停止下沉,取出测量其水面以下部分绳子的长度,即可得到此水体的透明度。一般肥水要求透明度为25-45cm
17、什么是有效氮、有效磷?
答:有效氮:NH4+、NO3-、NO2-;有效磷:溶解的无机磷酸盐,这部分称为有效磷,PO43-(少量)、HPO42-、H2PO4-。
18、什么是水呼吸?
答:水呼吸是指水中浮游生物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9、二氧化碳存在的形式?
答:结合态(HCO3-、CO32-)和游离态(CO2)。20、池水溶解度变化的规律及对鱼类养殖的影响? 答:⑴溶解氧变化规律: ①溶解氧的昼夜变化: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水中溶解氧逐步升高,到下午含氧量达最高值。日落后整个黑夜,植物光合作用停止,不再产生氧气,而水中各种生物都要呼吸耗氧,所以水中溶解氧逐渐下降,日出前降到最低。
②溶解氧的垂直变化:白天中午或是下午,表层水中溶氧多,但底层由于光合作用弱,溶氧少。夜间,特别是下半夜,光合作用停止,只有呼吸耗氧,加之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夜间又经常有风,上下层水混合,因此上下水层的含氧量便趋于一致。
③溶解氧的水平分布:无风时池塘溶解氧水平分布是均匀的,但在有风时,白天含氧高的表层水被风吹到下风沿岸,而溶氧低的底层水则在上风沿岸处上浮。所以下风处溶氧高于上风处。夜间至清晨,溶氧水平分布则相反。⑵溶解氧对鱼类养殖生产的影响:在池塘养殖生产中,保持池水一定的溶解氧是保证鱼类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在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到某种鱼的窒息点时,鱼类就会死亡。而即使溶解氧保持在窒息点以上,但处于低水平状态,鱼类也会出现浮头等不良反应,其消化和生长也会停留在低水平甚至处于下降状态。只有在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时,才能保持鱼类活跃的摄食活动,快速生长和发育。因此在鱼类密度相对较大、有机物含量较高、水温高、气压低的情况下,一定要采取一些有利于池塘水体溶解氧处于水平状态的措施,保证池塘养鱼生产的正常进行。溶解氧过饱和对鱼类生长发育也不利,有时会引起鱼类得气泡病,对体质嫩弱的鱼苗危害更大。
21、池塘淤泥的特点?
答:①、组成:淤泥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粘土。其中有机物又包括生物、腐殖质和非腐殖质。②、塘泥是有机物的贮存库。③、塘泥是生物加工厂,加工生成腐殖质。④、淤泥含水量大,理论耗氧值大,氧债高。⑤、淤泥中的无机盐类,根据淤泥中的氧气条件而不断调整。⑥、淤泥为一胶体物质,具有吸附作用。
22、池塘中的生物群落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哪些?
答:主要包括微生物、水生维管束植物、浮游生物(藻类和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
23、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特点及各自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无机肥特点:营养单
一、作用迅速。有机肥特点:营养全面、作用持久、耗氧。无机肥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鱼类
有机肥料
细菌
浮游动物
鱼类
无机盐
浮游植物
24、鱼类人工繁殖:在人为控制条件下,通过注射激素等方法使亲鱼发育成熟,并使其产卵、受精、孵化,从而获得鱼苗、鱼种的一系列过程。性周期:鱼类两次性腺发育成熟产卵的时间间隔。成熟系数:是指鱼类的性腺质量占其体重的百分比。
绝对怀卵量:亲鱼卵巢中所怀卵的总数量称绝对怀卵量。
效应时间:指亲鱼最后一次注射催产剂后到开始发情产卵所需要的时间。受精率:受精卵数/总卵粒数×100%
25、卵细胞生长过程?
答:卵原细胞的繁殖期、卵母细胞的生长期和卵子的成熟期。
26、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答:营养、温度、光照和水流。
27、江苏省地区四大家鱼催产季节一般是什么时间?
答:北方家鱼在6月份催产,南方家鱼4月份就可以催产,长江中下游一带在5月份进行催产。5月中旬-6月中旬
28、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通过亲鱼的感觉器官作用于鱼的中枢神经系统,刺激鱼的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转而触发雌鱼(或雄鱼)的脑垂体分泌大量的促性腺激素。这些激素经血液循环到达鱼的性腺,性腺受到激素的作用后,就迅速发育成熟,开始排卵。与此同时,性腺分泌性激素,促使亲鱼发育而进入性活动-产卵、排精。
29、为什么四大家鱼不能在池塘中自然产卵? 答:因为缺乏像自然界那样的综合生态条件的刺激,从而影响鱼类下丘脑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30、生产上常用的孵化设备有哪些?
答:孵化缸、孵化桶、孵化环道、孵化槽。
31、影响孵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水温、溶解氧、水质、致害生物。
32、孵化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①、前期准备:对孵化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所有设备进行消毒;②、调节水流:根据情况调节孵化器中的水流,以使卵被水冲到水层中均匀分布缓慢翻滚为度;③、洗刷滤水窗纱;④、清除卵膜;⑤、防止早脱膜;⑥、防病;⑦、防潮。
33、鱼苗培育、一龄鱼种培育、二龄鱼种培育的含义?
答:鱼苗培育就是将水花经一段时间培育使之成为乌仔或夏花的生产过程。
一龄鱼种培育即指将夏花鱼种饲养3-5个月,养成全长10-17cm的幼鱼的过程。
二龄鱼种培育即指将一龄的青鱼、草鱼等冬片或春花鱼种入池再经一年的饲养,体重长到0.5kg以上,然后作为食用鱼池塘放养之用,这个过程成为二龄鱼种的饲养。
食用鱼饲养(成鱼养殖):是指鱼种养成食用鱼的过程。
34、鱼苗肥水下塘的基本原理。
答:基本原理:鱼苗下塘的开口饵料最好的是浮游动物中的轮虫、无节幼体,要做到轮虫高峰期鱼苗下塘,给鱼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要选好塘、清好塘,翻动或泼洒塘泥,适时施肥,人为制造轮虫高峰期,另外及时注水,使水肥度最大,然后鱼苗下塘。
35、清塘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答:生石灰、漂白粉
36、鱼苗放养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人工繁殖的鱼苗必须待鳔充气,能平游,能摄食外界事物时方可下塘;②、必须等清塘药物的毒性完全消失后方可下塘;③、检查池中是否残留敌害生物,必要时,应用鱼苗网拉1-2次网清除;④、鱼苗下塘前所处的水温应与池塘水温相差不超过2摄氏度;⑤、饱食下塘;⑥、上风处放苗。
37、“四定”投饲技术的内容是什么? 答:定量:即投饵应有一定的数量,不要忽多忽少;定质:饲料质量要新鲜、适口、鱼喜食、营养价值高。定时:草类饲料一般日投1-2次,配合饲料可适当增加投饵次数,以提高饵料利用率;定位:投喂螺、蚬、精料或颗粒饵料要固定食场,投喂草类可用竹竿拦成固定食场。
38、目前生产中二龄鱼种如何解决?
答:成鱼池套养解决二龄鱼种(大规模鱼种)
39、池塘80:20高效养殖模式?
答:池塘80:20高效养殖模式严格讲属于一种单养类型,即在池塘养殖中,主要放养一种鱼类,主要鱼类一般为吃食性鱼,约占全池放养量的80%-90%,配养品种占10%-20%,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40、综合饵肥料系数?
答:从养殖总体出发,以每增长1公斤量分别需要精饲料、草料和肥料的数量得出精饲料系数、草料系数和肥料系数,这三个系数结合起来称为综合饵肥料系数。
41、“四看”的内容是什么?
答:“四看”的内容是指水温、水色、天气和鱼类摄食情况。
42、食用鱼养殖日常管理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①、巡塘观察池鱼动态;②、保持水质清新和鱼池环境卫生;③、施肥:有机肥料;巧施磷肥、以磷促氮;④、投饵:饲料计划与分配;每日投饵量的确定;根据水色、水温、鱼类摄食情况投饵;投饵方法;⑤、水质管理:肥度的控制;溶氧的控制;PH的调节;⑥、防止鱼类浮头和泛池;⑦、合理使用增氧机。
43、如何预测和解救浮头?
答:预测:①、天气: 根据天气预报和当天天气情况预测,如夏季傍晚下雷阵雨,天气转阴,或遇连绵阴雨气压低、风力弱、大雾等,或久晴未雨,鱼类吃食旺盛,水质浓,一旦天气变化,翌晨均可能出现浮头。②、季节:4-5月份水温逐渐升高,投饵量增大,水质逐渐转浓,如遇天气变化鱼容易发生暗浮头;梅雨季节,光照强度弱,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差,也容易引起浮头,夏季有时天气变化较剧烈,容易引起浮头。③、水色:水色浓,透明度小,如遇天气变化,易造成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水中耗氧量大增,引起泛池。④鱼类吃食情况:如果草鱼在草堆边吃食,甚至口中衔草,满池游动,容易发生浮头。解救方法:1采取增氧措施,如增氧机或水泵不足,可根据各池鱼类浮头情况区分轻重缓急。2发生重浮头时,应该全部采用增氧机增氧或大口径水泵加水。3还可利用双氧水、过氧化钙等药品进行急救。
44、增氧机的作用有哪些?常见的增氧机类型有哪些? 答:增氧机作用:增氧、搅水、曝气。
类型:叶轮式、喷水式、水车式、管叶式、涌喷式、射流式。
45、轮捕轮放的含义?
答:轮捕轮放是指一次或多次投放鱼种、分期捕捞、捕大留小或捕大补小得养殖方法,是提高鱼池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
46、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体重、溶解氧、水温、水质、装运密度、运输时间以及运输管理等。
47、鱼苗、鱼种、食用鱼常用的运输方法?
答:鱼苗、鱼种常用的运输方法:封闭式运输方法,一般是塑料袋运输;食用鱼常用的运输方法:开放式运输法,这是大批运输成鱼或鱼种常用的方法。
48、吊养。
答:吊养是指让鱼种分泌大量的黏液和排出粪便,以减少运输中的耗氧因子,提高运输密度和成活率。
49、池塘中溶解氧的来源和消耗? 答:池塘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池塘内光合作用增氧量占池塘增氧量的80%左右。空气向池塘水中溶解的氧量可占池塘总溶氧量的10%左右。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一般80%-90%的溶解氧是由于浮游生物呼吸作用和有机质分解而被消耗,养殖鱼类耗氧量仅占5%-15%。
(加粗的题目答案不确定,有错别字自行改正。另外判断题和选择题的答案为上课所讲内容,复习题没有包括所有考试内容。)
第三篇:淡水养鱼技术
一、水:为鱼类赖以生存的
环境,养鱼应先养水。
1、养鱼要有充足的水源及符合淡水水质标准的水质。平常养鱼用水应为PH值6.5~8.5(最好是7~8),溶氧量16小时以上大于5毫克/升,其余时间大于3毫克/升,氨氮小于0.2毫克/升,亚硝酸盐小于0.1毫克/升,硫化氢小于0.2毫克/升,透明度在25~40厘米,乃至为35~60厘米,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2、要维持上述要求,养殖用水中应有丰富的浮游生物,使水保持“肥、活、爽、嫩”,即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和品种多,水体有活力,水色昼夜变化大(早晨淡,下午浓),水体清爽、水表无漂浮的水华、无混浊感且呈茶褐色、褐绿色、黄绿色、嫩绿色。
3、养鱼用水通常是春季随水温升高及鱼体长大渐提高水位,冬季则是随水温下降而降低水位。通常是水温<20℃时,水位为0.8~1.2米,水温≥22℃,水位为1.2~1.5米,夏季高温季节将水位加到最高。
4、溶氧与酸碱度:为衡量水质的两个重要指标。“酸碱度适中,其有利于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及光合作用产氧和鱼类较好地利用水中的氧气;而水中充足的氧不仅满足鱼类生理代谢需要(占总溶氧量的5-15%),而且也有利于水及底泥中各种有害物质氧化分解(占总溶氧量的80-90%),避免因气温骤降水体上下对流而引起的池塘缺氧或泛池。故平常应经常使用生石灰20—30ppm调节水质,使池水PH保持在7上下,并通过加注新水晴天中午搅动底泥或用增氧机向水中增氧等促使池塘中各种有害物氧化分解。增氧机使用应遵循“三开两不开”原则:晴天中午开,天热气闷黎明适当开,有浮头征兆及阴雨天下半夜开,傍晚及阴雨绵绵的白天不开(充分发挥增氧机的增氧、搅水、暴气等积极作用,而非起救火功能);加注新水在8:00~15:00时。倘为水质恶化或死水塘可用沸石粉全池泼洒,亩、米用20~80公斤
5、池塘淤泥:其氧化分解使底层本来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淤泥易分解放出有害物:氨气、硫化氢、亚硝酸盐、甲烷、有机酸等,故淤泥过多易使水质恶化、酸性增加、病菌易于大量繁殖,致使鱼类抵抗力减低,容易发病。同时因其大量消耗氧气(占水体总溶氧量的30%左右),造成水体的氧债出现。
二、种:指鱼品种、品质及用不同品种、规格的鱼有机混养。
1、养殖品种:通常有滤食性(花、白鲢鱼等)、草食性(草、鳊鱼等)、杂食性(鲫、白鲳、罗非鱼、鲤、斑点叉尾鮰等)、肉食性(鳜、鲈、鳢、黄颡 鱼、青鱼等)鱼类,分布于水的上层、中层、底层。
2、品种选择:据鱼的商品价值,当地消费习惯、养殖环境及设施、苗种来源、资金状况及饲养水平等而定,象陕西当家品种为鲤、草、花、鲢、鲫、团头鲂及少量的淡水白鲳、罗非鱼等。而鱼种质量则主要根据鱼的生长状况即:苗种体质健壮,背部尾部肌肉肥厚,鳞片完整,鳍条无损,体表光滑无伤,无寄生虫,且同种同龄的鱼苗大小均匀,体重基本相同,逆水性强。
3、品种搭配注意事项:①同池放多品种,多规格鱼,便于轮捕。②以鲫鱼为主体鱼的池塘,不宜或少搭配鲤鱼或草鱼。③鉴于精养池投料喂养,故传统的花、白鲢放养比例可作调整。④混养池塘选料:主要考虑主养鱼的品种及规格。
4、苗种规格、体质与饲料的消化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饵:为鱼类得以生长及繁殖的物质基础
1、汉中希望“希望”牌鱼用系列配合饲料养鱼较传统的单种料所具有的优势:①促进鱼类快速健康生长,缩短养殖周期。②饲料效率高,饵料系数(0.8-2)及养殖成本低。③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适度,便于鱼类采食,饲料浪费及对水质污染少,减少鱼病发生,可提高鱼单产量。④高温熟化的饲料中蛋白质及淀粉适口性好,易被消化吸收,且可使饲料原料种的有害成分不同程度失活。⑤
适量添加防病促长的中药,使鱼生长快,体壮,抗病力强,成活率提高。⑥性价比合理,产出与投入比高,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
2、配合饲料投喂技术:
①、驯食:用体重0.5~1%的鱼料慢慢投喂,维持1~2 小时 ,一天2次,以后逐渐缩短投喂时间,投喂定点并发出响声,待鱼上浮抢食即可,常需5天左右。
②投喂:以投饵机为好;倘人工投喂应按“慢—快—慢,少—多—少”的规律一把一把抛洒投喂。投饵机较人工投喂可节省10%-15%的饵料。投料应坚持“四定”原则: a、定时:据鱼种大小、季节等每天投饵2~6次(苗种:5-6次/天,3-4次/天),每次间隔2小时以上。b、定位:驯化鱼在池塘中相对固定的地点采食。c、定质:选择 与
鱼类品种、规格相适应的饲料投喂;更换饲料品种,保持混料投喂3~5天;忌随意更换其它品牌饲料。d、定量:依据季节、天气、水质、鱼体量和鱼的摄食活动情况确定投喂量。通常苗种按体重5~7%,成鱼按3~5%投喂。日常投料以鱼吃八成饱为原则,八成饱较过饱可节省0.5~1的饵料系数;且使鱼保持旺盛食欲,以便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3、配合饲料使用注意事项:①、尽量准确把握投饵量,使鱼吃成“八成饱”(即有80%左右吃食鱼离开饵料台),减少饲料浪费。②、当鱼患病或天气不良,酌情减少投喂量或不投喂。③、鱼浮头严重时不得投喂。④、投喂药饵前最好停喂一天,且每日仅上、下午各投喂一次药饵。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尽量增加日投喂次数,这样不仅不增加日投喂量,反可略减少日投喂量。
4、影响饵料系数的因素:鱼种质量、饲料品质、池塘条件、水质状况、气候条件、放养模式、捕捞规格及季节、水质调控、投喂技术、鱼的病害、统计方法等。
四、管:抓好池塘水质调节、饵料投喂、鱼病防治等工作;坚持巡池并做好池塘日记,及时发现、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1、鱼病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有病早治”的原则,一旦发病应极早确诊和治疗。平常应抓好以下工作:①、池塘消毒(清塘):去除部分池底淤泥,且亩用125~150公斤(带水)或65-75(干塘)块状生石灰清塘,以中和调节池底各种有害物,杀死池底野杂鱼和有害微生物。一个星期后进水培养水质,经鱼试水安全后方可放鱼。②、鱼种:用3~5%食盐溶液浸泡鱼种15~30分钟,或20ppm高锰酸钾浸泡5~10分钟,8ppm硫酸铜浸泡10分钟。③、加强池塘及水、饵料、食场、工具消毒即“四消”管理:经常性地用漂白粉250—500克/亩兑水泼洒食场,以杀死多种病害微生物,随时捞除饵料及其 附近的杂草。④、在鱼病流行的4~6月和8~10月,搞好水体消毒,每隔20天用0.3~0.5ppm强氯精或1ppm漂白粉和0.7ppm硫酸铜全池泼洒,间隔用20~30ppm生石灰发浆泼洒(对水体消毒及调节水体酸碱度)。
2、发生鱼病应及时确诊,选用对症药物拌料饲喂。(拌药方法略)
3、高温气闷、天气骤变、阴雨连绵、水质变“老”等情况均应注意池塘缺氧或泛池。
4、有效地利用注水泵和增氧机,有效地调节水质,确保池水的“肥、活、爽、嫩”。
六、鱼病发生原因及预防
鱼病就是致病因素作用于鱼体,使其新陈代谢失调,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生命活动受到扰乱的现象。鱼病的发生,是外界因素和鱼体内在因素综合的结果。
(一)、外界因素。首要的是自然条件,诸如水温,酸碱度(pH值)、溶氧、水中的化学成份和有毒物质、气候变化、池塘卫生条件等。导致鱼类生病的内在因素,是鱼体的免疫力、抗病力降低。
1、水温。当外界水温急剧升或降时,鱼体不适应而发生病理变化。鱼苗下塘时要求水温差不超过2℃,否则就会引起苗种死亡。从鱼病发生规律来看,不同的温度范围有与其适应的鱼病流行。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病毒性出血病,在水温20℃以下较少发生,而在25℃以上最为流行。
2、pH值。淡水鱼类适应范围是6.5~8.5。酸性水可使鱼血液pH值下降,造成缺氧症,且易感染嗜酸卵甲藻而患打粉病。碱性过大的水则腐蚀鱼的鳃组织等。
3、溶氧。溶氧量的高低对鱼的生长和生存有直接影响,在2毫克/升以下,亲鱼就会浮头,对催产不利;缺氧严重时,会导致泛塘死亡。但是溶氧过高,也会使鱼苗患气泡病。
4、有害物质。鱼池土壤中金属(铅、汞等)、盐类(如氰盐、氯化物、硫酸盐等)含量较高,容易引起弯体病。造纸厂、面粉厂等排出的水含有多量的纤维质,能损害鱼鳃表面,影响呼吸。
5、季节。“大麦黄”(4~5月)“白露心”(9~10月)两个季节很容易发生鱼病。水霉病多流行在冬春季节,夏季较为少见。
6、池塘条件。长期未清整消毒,腐殖土过多,分解会消耗池中氧气,放出有害气体(如H2S)败坏水质。同时,也是病原体的滋生地,很易引发鱼病。
7、人为因素。放养过密,必然会造成缺氧和食料利用率低。混养比例不当,如同样数量花白鲢混养,会因花鲢性情温和,抢食能力不及白鲢,造成饵料不足,营养不良,抗病力弱,鱼多萎瘪。投喂不洁变质的或带有病菌、虫卵的豆饼、棉籽饼、菜籽饼以及腐败的水草等,就会引起肠炎病。拉网、运输操作不当,容易擦伤鱼体,引起病原体侵入,患赤皮病、水霉病等。在鱼类移殖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检疫,或将病死的鱼到处乱扔,或将病鱼池的水抽灌到其它鱼池等等,均会造成流行病。饲料营养不全,缺少某些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带来营养病。突出的如脂肪肝、胆囊变大,胆汁变黑,肉质水分增加等;或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等违禁药物造成鱼体应激性出血,不耐运输、越冬等等;这些已成为养鱼的突出问题之一。
8、生物因素。主要是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而致病,或由直接吞食或间接危害鱼类的生物引起。如病毒、细菌、真菌、藻类、藻菌等引起的传染性鱼病;原生动物、蠕虫类、甲壳动物等所引起的寄生虫鱼病;水鼠、水蛇、水鸟、蛭、水生昆虫、凶猛鱼类、青泥苔,水网藻等鱼类的敌害引起的鱼病。
(二)、内在因素。导致鱼类生病的内在因素,是鱼体的免疫力、抗病力降低。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仅有病原体的存在,而无感受性的机体,不足以形成疾病,或是机体对入侵的病原体有免疫性,也不会发病。如草鱼患肠炎病时,同池的花白鲢就不发病。白头白嘴病只在体长5厘米以下的草鱼体表发生,超过这一体长的草鱼,基本上不发此病。又如在同一池塘中,同类同年龄的鱼,有的患病严重而死亡,有的患病轻可逐渐自行痊愈,有的则丝毫没有感染。鱼类的这种抗病力,是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
(三)、预防疾病
鱼病防治应针对鱼病发生的原因,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才能减少或避免疾病造成的损失。
1、清塘消毒。在冬季起捞后,需彻底清塘,清除过多的淤泥(可保留0.1米)和杂物。清整池塘。并用药物消毒
2、饵料、食场、工具消毒。
A、饵料。饵料如青草、浮萍等洗净后,放在浓度为10ppm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再投喂。粪肥按每500公斤用漂白粉120克或25公斤生石灰消毒发酵后才能使用。B、食场。食场采用泼药与药物挂袋(篓)相结合的方法,每月用含氯消毒剂消毒食场1~2次,每次用药150克溶于10公斤水中,泼洒食场周围水域。CuSO4+FeSO4挂袋(篓),每袋(篓)用100克CuSO4+40克FeSO4。含氯消毒剂挂袋(篓):每袋(篓)装50克挂于食场中;每个食场挂3—5个袋(篓);每天换药1次。每月挂袋(篓)1—2次。
C、工具。工具消毒包括鱼筛、鱼桶、网具等,用含氯制剂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或日晒。
3、水体消毒。鱼病流行季节,每年的4—10月份,根据具体情况每月用药1—3次,或泼生石灰15—25ppm;或鱼用灭虫灵0.3—0.5ppm,或二氧化氯或泼强氯精或泼敌菌灵各0.3ppm。也可选择以上药物轮流使用。
4、鱼病流行季节投喂药饵料。
鱼病流行季节4-10月份,特别是“芒种”、“白露”两节气时期,要根据各种病害的流行情况、放养品种、鱼体重量定期投喂药饵料,一般每月1个疗程5~7天。具体数量按平时投喂量的80~90%计。
5、水质调节。
A、酸性水质常泼洒生石灰,保持水质中性至弱碱性。
B、经常换水,保持水体透明度25cm~35cm。保持水休“肥”、“活”、“嫩”、“爽”。
C、按照三开两不开的原则,正确使用增氧机。散发水体中的NH3、H2S等不良气体,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防止浮头现象的发生。
6、加强管理:
A、多巡塘,每天至少上、下午、晚上各一次。
B、及时捞除残饵、死鱼等杂物,以防污染池水。
C、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和看天气、水质及鱼活动情况投喂饲料。
第四篇:淡水养鱼试题
成技校2015年技术培训试题
(六)姓名:
村组:
成绩:
1、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10分)
2、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可分为哪几类?(10分)
3、淡水鱼类养殖有哪些方式?(15分)
4、池塘养鱼的鱼池有什么条件?(15分)
5、放养前有什么准备工作?
(15分)
6、鱼种放养有何特点?(15分)
7、池塘养鱼科学的饲养管理有哪些方面?(20分)
第五篇:淡水养鱼的教案
涟源市湄江镇农民技能培训学校
授课人:李享名
淡
水
养
鱼
第一课时
一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 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1、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单养、混养和套养
c.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涟源市湄江镇农民技能培训学校
授课人:李享名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涟源市湄江镇农民技能培训学校
授课人:李享名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第二课时
5.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0.75公斤,如放养0.5——0.75公斤的可长到1.0——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5公斤,团头鲂150——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涟源市湄江镇农民技能培训学校
授课人:李享名
2).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涟源市湄江镇农民技能培训学校
授课人:李享名
e.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第三课时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涟源市湄江镇农民技能培训学校
授课人:李享名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涟源市湄江镇农民技能培训学校
授课人:李享名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涟源市湄江镇农民技能培训学校
授课人:李享名 涟源市湄江镇农民技能培训学校
授课人:李享名
淡水养鱼考试题
一、填空题(45分,每空3分)
1、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如()、()、()、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温为()——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b.()养鱼和()、()养鱼)和()
c.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二、简答题(1、池塘养鱼的特点是什么?(5分)
涟源市湄江镇农民技能培训学校
授课人:李享名
2、池塘养鱼的鱼池应具备哪些条件?(15分)
3、放养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10分)
4、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要做到哪八个方面?(5、简述池塘养鱼的种鱼选择。(10分)
15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