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通讯及其结构(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12:1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十章 通讯及其结构(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十章 通讯及其结构(本站推荐)》。

第一篇:第十章 通讯及其结构(本站推荐)

第十章 通讯及其结构

了解通讯的特点、主题、通讯的结构形式

第一节 通讯的特点与主题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的基本特点是三性,即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但它又有别于消息、有别于文学作品,也有别于新闻评论,在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上各有其独特性,是三性的有机统一。

1、新闻性

通讯是新闻体裁之中的一种,和消息一样,都具有新闻性,不仅要要真实,而且要新鲜,也就是说,它写的也是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亲经验等。因此,人们常把通讯看作是详细的消息,事实上,报刊、广播中的许多通讯常和消息配发,或者是消息的后续报道,将消息深入化、形象化,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但通讯毕竟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消息,在时效性、主题、选材、结构、语言表达方面都与消息有很大的不同。

1)从时效来看:消息的时效性更强,通讯一般多是报道已经发生或出现了一段时间后的新人新事等。

2)从主题来看:消息表达形式比较客观,主题思想蕴含在事实中,通讯则有明确的主题思想。

3)从选材看:首先,消息侧重写事,即使是人物新闻,也主要是写人做的事,以事显人,少有人物刻画,特别是内心的刻画;而通讯除工作通讯外,其他几种都注重写人,人物通讯常有较细致人物刻画,即使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也要写好事件、风貌中的人物精神和人物心理。

其次,消息在写事时,主要写最基本、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少有细节描写,其中的细节也十分简略;而通讯不仅要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要具体描写事件发生的样式,所以通讯除了抓主要的新闻事实,还要抓能体现主题、表现人和事物特征、个性的细节。注意,没有细节就不会有好通讯。

4)从结构看:除了悬念式和时间顺序式外,大多数消息都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一段;通讯很少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第一段,常是以最吸引人的情节、议论、引语开篇。

5)从表现手法看:消息主要是叙述事实,较少议论、描写,更少抒情;通讯不仅需要用事实说话,还要以形象吸引人,以情感感染人,以道理说服人。因此,不仅要叙述主要的事实,还要展示情节、再现场景、刻画人物、阐发道理,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并融为一体。

6)从语言来看:消息用语的主要特色是准确、简练、直截了当;通讯用语多比较细腻、形象,感情色彩较浓。

2、文学性

通讯与消息在表现手法上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通讯借用了文学的手法。正因为如此,通讯,尤其是优秀的通讯给读者的不仅有新鲜的事实,更有生动的形象。

通讯的文学性又叫形象性。文学性使通讯比消息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但是文学性不是通讯的本质,其本质仍是它的新闻性,文学性仅仅是通讯的表现特征之一。通讯与一般的文学作品有根本的区别,也就是它们的真实性上。文学的真实性讲的是反映生活的本质的真实,艺术上的真实,而通讯不仅要求本质真实还要求具体事实的真实。文学家可以根据其生活积累,运用艺术手法,虚构塑造人物形象,只须符合客观社会的本质即可。而记者不能虚构、塑造人物形象,只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形象并予以再现。

3、评论性

通讯都有鲜明的主题思想,这种主题思想是从新闻事实中提炼出来的观念性的东西,有的还在带有哲理性。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常要借助议论,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这使得通讯具有评论性。

评论是通讯中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法。在通讯中常常融入了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观点和评价。但通讯毕竟不同于新闻评论。首先,通讯的评论性不同于新闻评论中的评论。新闻评论以论为主,事实是评论的对象,是被当做说明观点的论据而引用的;而通讯中新闻事实是叙述描写的对象,它不是作为说明评论的观点被引用,恰恰相反,观点是从所述事实中点化出来的。其次,通讯具有形象性,通讯中有真实生动的形象,而评论没有。通讯用事实和形象说话,评论用事实和推理说话。

二、通讯的主题

1、通讯主题的要求

1)具有时代特征,高扬主旋律; 2)针对实际,指导当前工作;

3)体现新思想、新观念、新精神、新变化; 4)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5)主题要正确、集中、深刻、新颖。

正确是指主题思想在政治上要正确,要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集中是指一篇通讯中只能有一个主题;深刻是指主题要揭示事物本质,触及时代的深层次问题;新颖是指主题要脱俗。

2、通讯主题的表现

表现主题涉及到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乎通讯写作的全部问题。关于结构和表现手法后面要专门讲到,这里指谈谈通讯选材和表达方法。A.精选材料

1)围绕主题选材。选与主题有关的材料;

2)多侧面选材。既要有骨干材料,又要有细节材料; 3)选择典型材料。选最能表现人物和事件特征的材料。

收集材料要多多益善,选择材料要精益求精。B.表达方法

消息的表达方法如概括事实法、以小见大法、对比衬托法也是通讯表现主题的方法,此外通讯还有理性概括法。

所谓理性概括法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新闻事实的内在意义进行理,性的分析使通讯具有理论色彩,从而具有较为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通讯的结构与构成成分

一、通讯的结构

1、通讯结构的基本要求 通讯的结构就是通讯的内容的组织方式。不管使用的什么结构,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揭示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做到文理通顺,脉络清楚

要明确同一新闻事实各个侧面,各个部分、各个阶段之间,一个新闻事实和其它新闻事实之间、新闻事实和背景事实之间是何种联系,如因果关系、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点面关系、空间关系、表达主题时的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等。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正确体现这种内在联系。

B.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使用什么样的结构最能表现主题,就应该采用什么结构。C.要做在完整、严谨、匀称、起伏

完整是指线索连贯有头有尾,浑然一体;

严谨是指段落精当,层次分明,段落间过渡紧凑,层次间组织严密,前有交代后有照应;

匀称是指段落与层次的大小要和谐,取材详略要得当,如果各段落的篇幅太悬殊,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如果过于整齐划一,也会显得呆板;

起伏是指不要平铺直叙,要有波澜和曲折,曲折多姿,波澜起伏才会给人以美感。

2、通讯结构的基本形式 A.纵式结构

纵式结构显示的是新闻事实的纵剖面,有三种情况: 1)时间顺序式

这种线索单

一、清晰,便于读者了解来龙去脉。2)逻辑递进式

要正确把握各种材料在表现主题时的地位,如主与次、深与浅,按新闻事实的内在含义表现主题思想的递进顺序,安排层次。3)时间顺序与逻辑递进结合式

既有清晰的时间线索,又显示出揭示主题的递进性。B.横式结构

即并列式结构,呈现的是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各个部分对表现主题有同样的重要意义,有四种情况:

1)空间并列式

根据新闻事实发生地点的变化安排结构。要注意选取各个地方有个性的材料一个地方就是一个画面,所以又叫画面组合式。2)方面并列式

按照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安排结构,表现新闻事实的各个侧面。3)群像并列式

用于写典型群体,有多个人物,按照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4)对比并列式

将正反两方面的新闻事实对比来安排结构。C.纵横式结构

按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来安排材料。

二、通讯的构成成分

通讯由标题、开篇、主体、结尾四部分组成。

1、标题

A.标题的基本要求

1)通讯标题要首先力求准确、凝练、生动。所谓准确就是说标题要准确的显示通讯的内蕴,或者点化主题,或者标明内容;所谓凝练是说文字要精练简洁;所谓生动,就是说标题要形象,要吸引人。

2)对通讯标题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显示内蕴,要注意以情感人。

要显示内蕴就是要将通讯内含的思想性、哲理性显示给读者,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

(1)直接昭示主题。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2)含蓄点化主题。采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含蓄地点化通讯的主题,一般有较浓的感情色彩。如人民日报2002年5月15日的通讯标题主标:《狂飙劲扫日月明》(副题:陕西2002年“严打”整治斗争形势喜人)

(3)启发读者理解主题。多用提问或设问句式,新闻性较强。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4)标出通讯的基本内容。这类标题最多,新闻性也最强。如人民日报2002年5月14日的通讯标题主标:《长留欢笑在人间》(副题:追记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叶景林)

通讯标题比题消息标题更生动形象,有情有趣。因此除了消息中常用的技巧比如拟人、借代、对比等修辞手段外,常常注重或幽默风趣,或以情感人,或设置悬念,表现手法更为丰富。

2、开篇

通讯的开篇不同于消息的导语。导语除间接导语外,大多以简洁的文字开门见山,直陈新闻事实。而通讯开篇表现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新闻事实都在主体部分。A.开篇的写作要求 1)定准基调

从内容上讲要紧扣主题,从结构上讲要选好思路的入口,以便顺畅写完全篇,从体裁、语言风格上说,要和全文协调一致。2)勾住读者

或是以气势夺人,或是以新奇的语言思想和事实吸引人。3)短小精炼

开篇要漂亮精致,不宜太长,长了会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B.开篇的悬念设置

在开篇设置悬念是通讯写作的重要手法,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设置悬念的目的是在读者心中设立疑团,诱发其预知其究竟心理。1)设置悬念的要求

设置悬念时首先要悬得自然,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和取材的可能而设。不宜落笔太远,更不可迁强附会、弄巧成拙,这样不仅不能扣住主题,反而损害主题;其次要有悬有释。释不能太急,否则起不到悬的作用,也不宜太远,否则容易使读者疲劳。2)设置悬念的方法:

(1)危急的场面:尖锐的矛盾冲突,关系人物命运的斗争,美丑善恶搏斗这些场面都容易在读者心中造成悬念。

(2)反常的情节:违背常理的人物行动或事件,会和常理发生冲突,诱导读者寻求合符逻辑的内在本质。

(3)优美的故事、神话故事:以优美的文字和故事情节吸引人。

(4)有趣的情节:通讯中有趣的情节,以其趣味让读者对通讯产兴趣。

(5)读者关心的新鲜事实:新鲜事实以其新的信息吸引读者。

(6)精辟的议论:往往能给人以思想和认识的启迪,或提出了读者关心的问题,使人产生阅读的欲望。

(7)事物发展的结果:因果倒置,能勾起读者追溯原因的欲望。

3、主体 主体是通讯的主要部分,它材料丰富,头绪繁多,是通讯写作时安排结构、理清思路、要重点着力的地方。

要写好主体,要处理好段落、层次、疏密、过渡、照应等几个问题。A.段落

段落在行文中造成小的停顿,使人有时间回想前面的部分;段落的停顿还有加强语气、加重感情色彩的作用。因而段落划分时要考虑内容的意义单位,要有相对的完整性,还要考虑内容的感情色彩和节奏快慢的需要。B.层次

层次是文章中大的意义段,或者叫结构段。层次直接体现主题思想,一个层次就是主题的一层意思。在写作时,一定要把意思一层一层地说完,不能任意按排。C.疏密

疏密是指材料的详略。有疏有密文章才有韵味,有起有伏主题才能突出。何处疏何处密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做到有疏有密,详略得当。D.过渡

过渡就是上下文之间的连接和转换。过渡要自然紧凑,结构才会显得严谨,主题也就更加突出。E.照应

照应就是形文中的伏笔与呼应,即前有暗示后有交代。照应得当可使结构更为严谨,主题更为突出。

4、结尾

A.结尾的写作要求: 1)自然收尾,止于当止; 2)简短有力,耐人寻味; 3)卒章显志,寄深送远; B.结尾的常见形式 1)总结式

运常理性思维和赋有哲理的语言,归纳全文,点明题旨。2)联想式

从通讯的内容引起联想,使主题得以丰富和深化。3)点睛式

用极简练的评论文字,画龙点睛生发出意义深刻的主题。4)抒情式

以浓郁的抒情色彩颂扬通讯中所写的人物或事件,体现出的意义和精神。5)场景式

仿佛是事件发展或者记者采访活动的自然结束,实际上是精心选择的场面。6)情节式

选择能加深主题、寓意深远的一个情节,来结束全文。7)引申式

引用相关的材料,对新闻意义加以引申。

第三节 通讯的表现手法 通讯的文学性和评论性特征,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它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体现出来的。在这方面它和消息有很大的不同。

通讯的表现手法是通讯写作中表现主题、刻画形象的手段。

通讯的表现手法比消息更为丰富多彩,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对话乃至独白都可以使用。这些表现手法,在作品中或者交替使用,互相补充;或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有时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辅之;有时几种方法并用,相得益彰。这些方法如何使用,如何配合,都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定。

一、叙述

用事实说话,仍然是通讯写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用事实说话就是介绍和交代新闻事实,这种介绍和交代新闻事实的表现手法就是叙述。

叙述有顺叙、倒叙、插叙;有详叙、略叙。在写作时如何叙述,都要在构思时统一筹划,合理解决,做到详略得当,线索清晰。

1、顺叙、倒叙、插叙 A.顺叙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时间先后依次叙述。

顺叙的优点是线索清楚,不至造成混乱。但顺叙容易平铺直叙,没有波澜,甚至成为流水账。这就需要在选材和语言方面寻求动人之处。B.倒叙

倒叙就是先叙结果,然后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依次叙述。

倒叙的手法是设置悬念的方法之一。采用倒叙法会使结构显得有起有伏,比较生动,但要注意前后呼应。C.插叙

插叙又叫追叙,补仅,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主线索,插入与主题有关的背景或其它相关的材料,如一个情节,一个场面,一段谈话,等等。

插叙可以使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呆板。

2、详叙、略叙 A.详叙

详叙又叫细叙,就是详细叙述事物和人物观点。新闻写作中的详叙主要是指叙述事实时不仅让人知道事物的概况,也要告之读者事实的具体情节。

详叙并不是面面俱到,也有选材的问题。在叙述时要选择典型的材料。B.略叙

略叙又叫概述,就是粗线条的概括的叙述。这里的概括不是抽象的概括,而是对事实的概括,是形象性的概括。

略叙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综合归纳式,即把许多有共性的事实归纳起来叙述,二是列举事例式,就是选择能说明事物总貌、本质的具体事例,一一列举,一个事例就是一个点,多个事例结合起来组成事物的全貌,使读者通过个别认识一般。

详叙和略叙要有机结合起来使用。略叙有如骨骼,详叙则有如血肉;略叙使作品精练,详叙使作品丰富;略叙行文节奏快,详叙行文节奏慢,快慢交替,文章波澜起伏。

二、描写

描写就是刻画形象、展示画面。描写是使新闻形象化的重要手段。

描写按表现风格可分为白描和细描,按描写的视角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按描写的内容,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等。

1、白描、细描 A.白描

白描就是指文字质朴的简笔勾勒,不用烘托,不加修饰,很少用形容词。有时和具体化的叙述差不多,但它其实是一种形象的勾勒。B.细描

细描就是动用比喻、比拟、夸张、引用等多种修饰手法对人物或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

2、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A.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就是记者直接对人物和事物本身进行描写。白描多属直接描写,是记者对新闻事实发生现场或者新闻事物、新闻人物的一种观察描写。新闻的真实性要求多用直接白描,这样描绘出的形象才会实在、真切,可信度高。B.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又称侧面描写。就是记者不正面直接描绘对象,而是通过描写与对象有关的人或物来烘托对象。间接描写比较虚,形象不够确定,但往往能给人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读者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进行再创造。在通讯写作中间接描写也是存在的。原因一是因为记者不可能事事亲见,二是有些内容必须间接描写。

3、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A.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服饰、体态等进行描写。肖像描写要为展示人物精神风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服务。特殊场合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描写最易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2)动作描写

人物的行为举止,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尤其是在尖锐矛盾冲突中或者特殊场合人物的行为举止最能直接展示人物内在的个性和精神风貌。动作描写要注意选取既能揭示人物内在精神,又富有情趣的动作细节,使形象更为丰富、逼真,提高作品的可读性。3)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一是通过人物行动、语言和表情的描写刻画人物内心,二是描写人物的想象,结合事态直接描写人物内心感情活动。B.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是可以增加故事事实的真实性、可信性。对典型环境的逼真描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这就加强了事件的真实感,缩短了读者和主人公之间的距离,能唤起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的关切;

二是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三是烘托主人公的心情;

四是表现人物的身份或精神风貌。描写人物活动场所的陈设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职业、志向、情趣;

五是借境说话。2)环境描写的种类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C.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主要是描绘新闻事件发展变化的状态。

4、描写的要求 A.扣题

描写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 B.抓个性抓特征

富有个性或能表现人物、事物特征的那些细节,往往能收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

三、议论

1、议论的运用

议论就是记者对所写人或事发表意见或评论。或者分析本质,或者指明意义,以帮助读者理解事件或人物,提高其认识。

通讯中的议论有时独立成段,有时和叙述结为一体,夹叙夹议,有时和抒情揉合在一起,融情于理。

2、议论的要求 A.贴切

通讯中的议论要缘事而发,是对通讯所定事实其内蕴的阐发。这种阐发必须与事实贴切,不能议事分离,不能强扭角度乱贴标签,不能任意拔高。B.精辟

所谓精辟一是要有深度,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要能昭示人物和事件时代精神,二是要精练,要使用精粹、简练的语言,揭示事物的内在意义,C.切忌空泛、冗长、离题

四、抒情

在通讯中记者如能倾注感情,就可以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1、抒情的种类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意。间接抒情就是融抒情于叙述中、融抒情于议论中,融抒情于描写中,即寓事于情、寓情于理、寓情于景。

2、抒情的要求

抒情无论是含蓄凝重,还是热情奔放都要抒真情。只有真切自然才能打动人。为此,记者对所写的人物和事件要有深入的了解,深刻地感受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精神,做到有感而发。感至才能情深,才会情真。

第二篇:第二部分 通讯的结构

第二部分

通讯的结构

一、通讯结构的意义和原则

通讯的结构不论是功能还是形态,都跟消息有较大的区别。消息由于篇幅短小,结构相对比较单纯。消息常用“倒金字塔结构”,在开头就摆出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而这种结构形态对于通讯来说是忌讳的,开头即一目了然,后面的文字就会因缺乏悬念而失去吸引力。消息的结构有大致的模式,通讯则灵活而富于变化。为此,通讯的结构需要费尽心机进行设计安排。作为通讯的作者,首先要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我国梁代的著名文论家刘勰,把结构称之为“附会”。他解释说:“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也。”他对“附会”的方法又作了如下介绍:“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枝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臵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 术也。”(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相对于消息,通讯就是一种“类多枝派”的文体。能否“众理虽繁,而无倒臵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是通讯写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讯写作,在结构上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结构要服从主题的需要

刘勰说的“驱万途于一归,贞百虑于一致”,其“一归”、“一致”之处,就是文章的主题所在。人们爱用人体来比喻文章的各个要素: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骼,语言是细胞。在这些要素中,灵魂无疑是最重要的。没有灵魂的人是行尸走肉,血肉、骨骼的存在就毫无意义。古人还把主题比作统帅,说“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清)王夫之 :《姜斋诗话》。结构就是在主题的统帅之下。其实,结构换个说法就是主题的展示的步骤与形态。

(二)首尾圆合,文情畅达

结构的主要环节无非是开头、结尾;层次、段落;线索、脉络;主次、详略。所谓首尾圆合,文情畅达,是说文章首尾要呼应,中间的主体部分不得无故残缺,线索脉络的设臵精当,主次详略的搭配完美,文气畅通,浑然一体。

(三)新颖活泼,不拘一格

通讯的结构要巧妙,要新鲜,要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为此,作者“在落笔之先,必经营惨澹。”(清)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在通讯的写作中,结构的安排大概是通讯最具创造性的环节。

“坐她的车还能治牙痛?”我们颇为不解。

“可不。……听她说话,看她做事,心里特快活,一舒畅,就把痛给忘了。……” ……李素丽扶着那位中年妇女来到空位前,让她坐下。原来,这是一个残废人……

说到残废人,记者当晚采访了李素丽另一个故事。8 ……我觉得她是我的亲姐姐,是她鼓起了我生活下去的勇气…… 9 一位戴墨镜的乘客摸着朝售票台走去。她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纸包,放在售票台上。“同志,你……”李素丽莫明其妙。

“姑娘,我就爱听你话。这几天,我觉得你的嗓音有点哑,这点胖大海是我专门给你买的,泡着喝罢。”

……原来她是盲人。10车厢里。

一位中年妇女走到李素丽身边:“姑娘,你太累了。我看你的脸色不太好。”……“这是新鲜荔枝,听说吃了补身子。”

……李素丽被逼无奈,吃了一颗。大嫂爽朗地笑了,笑得那么开心。11 ……“乘客同志们,你们看这个售票员的服务多好,咱们为她鼓鼓掌吧!” 话音刚落,车厢里掌声一片。

李素丽哭了。司机也哭了。12 ……小伙子不好意思了,掏出一块五毛钱递给李素丽。李素丽脸上仍带着微笑:“下车买票 就不是五毛钱了,按规定要加倍的。

小伙子又递给李素丽一块五毛钱。同时还留给她一句话“冲你,以后这样的事不会发生了。” ……没等李素丽把话说完,小伙子冷冷地瞪了她一眼,示威似的又在洁净的地板上吐了一口 痰。……

第三个层次的小标题是:“树高千丈忘不了根”。说的是该村的大学毕业生为本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第四个层次的小标题是:“对教育,村领导班子认识与众不同”。揭示的是村领导班子重视教育、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

从以上所列可见出,这篇通讯的层次与层次之间是逐层深入的关系,最终到达全篇思想的落脚点。也有人把这种结构形象地称为“层层剥笋”。

(二)横式结构

层次与层次之呈现相互并列关系的,就叫横式结构。它又可分为若干类型。1.空间并列式

空间并列式的特点是把发生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单位的具有相同性质的新闻事实组织在一起,形成一篇完整的通讯。每一次空间的变换,就形成一个新的层次。

例如我国60年代一篇著名的通讯《“一厘钱”精神》,主体部分由三个层次组成,分别是:“一厘钱”,写的是一家墨水厂想方设法把每瓶墨水的生产成本降低一厘钱的事迹;“一根 火柴”,写的是一家火柴厂为提高产品质量要求每盒火柴少出一根废品的事迹;“一分钟”,写的是一家企业的职工抓紧每一分钟进行有效劳动的事迹。最后作者又写了一个结尾“一个真理”:“伟大的事业要从小事做起”,从而点出了全文的主题思想。

新华社记者一篇报道除夕之夜在一些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仍在兢兢业业工作的通讯,写了五个部分,分别是:

在中央电视台:不笑的人们

在长途电话大楼 :传递信息和问候 在红十字急救站:救护车紧急出动

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城市美容师”的话 在妇产医院:新的生命诞生了

五个不同空间,五种不同行业,共同构画出了普通劳动者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

运用这种结构方式写作的通讯,常被人称为“集纳通讯”。2.人物并列式

人物并列式是在集中报道几个同类型的人物时采用的结构方式。每个人物的事迹相对独立,形成一个层次。若干个人物的事迹共同合成一篇,揭示一个深刻的主题思想。例如《手执金钥匙的人们——记北京景山学校的几位小学教师》就采用了这种结构。全篇分为四部分:

优秀的小学识字专家马淑珍

引导学生攀登“作文山”的周淑溪 在数学教学改革中勇于创新的郑俊选

三、通讯的标题、开头和结尾

以上所谈的结构形态,主要是就通讯的主体部分而言,换句话说,是关于通讯主体结构的论述。通讯还有标题、开头、结尾,这些结构要件当然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通讯的标题

通讯的标题不同于消息的标题。消息的标题要直接揭示新闻事实,写法比较固定,形式有单标题、引题式双标题、正副式双标题、引题正题副题俱全的三标题等模式,只需套用其中一个模式即可。通讯的标题跟一般记叙文的标题比较接近,它可以直接揭示新闻事实,也可以曲笔达意。在写法上,通讯的标题可实可虚、可直可曲、可长可短、可庄可谐,没有定规,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形式上,通讯一般只有一个标题,也可以用破折号引出一个副标题来,副标题大多是实述的写法,主要是交代报道的对象和新闻的来源。

通讯的标题比较讲究文采,那么,有哪些可供借鉴的手法能使通讯的标题更得体、更有魅力呢?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常见的写法供参考。

1.直述新闻事实

这样的写法不事雕琢,符合“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的说法,写好了有“大巧若拙”的大家风度。例如:

莫斯科地铁——豪华、方便、整洁 哀乐低回送巨星

前者是一篇风貌通讯,写的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公共交通。后者是写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逝世。两个标题都采用了直述其事的写法,简洁明白而又不失文采。

2.提出问题,引人思考

用一个问题作标题,这个问题也是时常让读者感到困惑的社会现象,这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索。例如:

急诊,你为什么急不起来? 新华书店,你的位臵在哪里?

医院的急诊形同虚设,真正来了危急病人,不是找不到医生就是没有器材,一些病人就这样被耽误了。这现象我们时时听说。问题出在那里?还有新华书店,大城市的新华书店都被更能赚钱的商场挤到城市的角落里去了,难道中国真的不再看重精神文明?这样的问题一经提出,引起的关注是可想而知的。

3.设臵悬念

在标题中制造悬念,更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例如: 钱被风刮跑以后 他、她、她

——一个买书、让书的故事

才进入正题,如先讲故事、传说,先引诗词、谚语、名人名言等等。我们将其再作归纳后,阐释下列几种基本类型。

1.开端进入情节

在一些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中,常常有开端就叙述事件的写法。处于开端位臵的可以是整个事件的开端,也可以是事件的结局或某一个精彩段落。这样写可以强化通讯的情节性,用生动的故事吸引读者。例如:

1999年9月15日上午10时,福建省厦门高市闹市区——连板步行街。一名男子走下汽车,他环顾四周后,快步向街口站着的一名女子走去。正当他张口问话时,路边上站着的三名男子快步冲上前去,猛力将其摔倒在地,“咔 嚓”一声,将其双手铐住后,转身拦下两辆出租车,将这名男子塞进车里。

很快,1993年“1〃7”旅客列车特大团伙持刀抢劫案主犯,公安部重点督捕的负案逃犯查海清,在潜逃近七年后落网的消息,迅速通过电波向上海铁路公安局和南京铁路公安处通报。

——《千里追踪擒“飞龙”》,1999年10月29日《中国青年报》

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方法,将主犯被抓的情节放在最前面,然后再回到事件的开端进行叙述,这样的处理使文章极富故事性。

2.起笔刻划人物

一开始就展开对人物形象的刻划,在人物通讯中很常见。先让笔下的人物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印象,有利于下文的展开。例如:

一块破布,两只鞋刷,几盒颜色不一样的鞋油,再加上个供客人坐的小板凳,就是她的全部挣钱工具。自从3年前从家乡兰考来到郑州以后,她就天天在火车站给人擦皮鞋,虽说只有12岁,却已经是个有3年工龄的“ 老”擦鞋匠了。

——《小小擦鞋匠》,1996年3月1日《大河文化报》

擦皮鞋的小姑娘似乎就在我们面前摆开了地摊,她的生活和命运不由我们不关心。

3.场景描写在先

人物、情节、环境,是记叙文的基本内容。通讯当然也可以从环境着手切入,然后铺展开事件和人物。在风貌通讯和工作通讯中,在开头之处先作一番场面描写或风光描写的,不在少数。例如:

莲花镇盛产柿子。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所产“恭城月柿”,一半出自莲花镇。

不久前,记者来到距莲花镇两公里的南山村。南山是瑶族乡镇中的壮族村寨,远看绿树掩映几间屋宇,近看房屋与月柿等树木错杂相间,黄橙橙、光鲜鲜的柿果挂满枝头,垂向屋檐,垂在路边。……

——《柿乡访柿》,1999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这是一种客观化的结尾。新闻事实说完了,通讯就自然地结束了,严格地说起来,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结尾。但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结尾方式,特点是干净利落。例如《莫斯科地铁—— 豪华、方便、整洁》的最后一段:

地铁站站台宽敞、整洁,地面没有纸屑、杂物和痰迹,乘地铁给人以快捷舒适的感觉。列车每1-2分钟一趟,上下班高峰时,甚至半分钟一趟。有时虽然也比较拥挤,但人们都自觉遵守先下后上的次序,未见过因蜂拥而上造成上不去下不来的情景。厢内一般很少有人讲话,更没有人大声喧哗,不少人一上车 就拿出一本书或一份报纸阅读。不足之处就是车内噪音较大,列车运行时,轰隆隆的,以致互相讲话都很难听得清楚。

——1992年5月5日《工人日报》

这样的结尾好在自然、简约,事完文止,无一字虚设。2.卒章显志

在文章的最后揭示主题思想或写作目的,使整篇文章有一个思想的落脚点,这种写法在其它 类型的文章中也是经常见到的,符合从物质到认识、从现象到思想的认知规律。例如《“黄金道”,大有潜能——京津塘高速公路采访记》一文在揭示了高速公路运行一年来出现的种 种弊端之后,写了这样一个结尾:

记者曾欣喜地迎接京津塘高速公路的诞生,更盼望它能发挥更好的效益。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呼唤着现代化的管理和科学、高效 的服务。在探索的过程中,也许要付出一些代价,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如愿以偿的。这正如告别了牛车古道必须学会驾驶方向盘一样,尽管会有些阵痛。

真正的“中国第一路”,人们期待着!——1992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这个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事实的认识和评价,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在理解新闻事实时不至于跟作者的写作初衷有太大的差距。

3.锦上添花

有意将一些新闻事实留到最后再作补充交待,当事实似乎已经说尽的时候补上一笔,可以使文章“清音有余”,韵味无穷。例如下面几个结尾:

前不久,从焦营村传来消息,今年,该村又有6名学子走进了大中专院校。——《碑上刻着百名学子姓名》,1997年9月22日《大河文化报》

更可喜的是,近年来,达喀尔不仅街道面貌焕然一新,而且社会治安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一些居民说:“以前谁也不敢去的地方,现在连外国游客也能常去光顾了。”

——《达喀尔新姿》,1991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这三个结尾都是补上一笔写法。第一篇所补的一笔是要证明焦营村培养出许多大学生不仅是光荣的历史,在当下的现实中依然如此。第二篇本是说达喀尔的环境越来越美,最后深入一笔说精神文明也随着环境的美化上了一个台阶。

第三篇: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

如何安排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

1.简介(人物的简介身世啊什么的)

2.典型事例(选取人物的一些实例来突出人物的什么精神啊~)

3.成就(人物通过努力所获得的成就,什么奖啊~又做了什么贡献啊的~~)

(下面的是我去找的,表示非原创~)

人物选择是首要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先进典型人物,必须要具有时代性、先进性、思想性、重要性和典型性,都是社会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人,他们的精神、观念、业绩,对群众有着特殊的教育作用;即使是反面人物,其经历、言行也对社会有特殊的认识作用。这是对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所具有的新闻元素的基本要求。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人物的时候要有遵循这基本要求。比如我网曾经刊登的一篇“兄弟俩的业余爱好”这就是一篇很失败的人物报道,虽然兄弟俩均写稿有其新闻性,但作为人物通讯来写就犯了人物题材选择性的错误。为什么有的人物通讯所写的先进人物能让读者难以忘怀,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可有些费心费力写出的典型人物报道,却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是读者眼光高了,挑剔了吗?不是。关键在于我们的报道对一些典型人物出现了任意拔高、千人一面,或流于一般的倾向,让受众不相信,不感兴趣,于是当然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标题导语最重要

在把握好了人物的选择后,接下来就得考虑要以怎样的标题来展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美的题目像磁石,一下子就会吸引住读者的双目,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标题吸引人,他会继续读导语,导语让他再一次决定要不要读下去。导语是新闻写作中的最重要的部分。抓住或者失去读者,取决于标题和导语。”在实践中,标题和导语的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开头部分,其作用是互补的,优秀的新闻作品,总是力图把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提示、评价新闻核心内容和吸引读者注意的双重任务。特别要指出的是“共同”。相反,那种割裂两者,同时又赋予它们各自无穷多的任务的论述,是与实际脱节的,也就无从谈起对新闻写作的指导。

我们可以把标题和导语的关系粗略地分为以下几种,答疑型:也就是标题提出疑问,卖关子,吸引读者注意力,然后导语回答,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比如在“一名老兵的心愿”中,标题就卖了一下关子,让读者想知道这名老兵的心愿到底是什么,紧接着我在导语里就用精简的几句话回答了这个疑问,并在导语的最后我用“但一想到我还没有恢复党籍,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便老泪纵横,夜不能寐……”又进一步吸引读者想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所以说导语的作用一是抓住事物的核心,二是吸引读者看下去。其实,这正是标题和导语的共同使命。标题命制的一个诀窍就是在导语上做文章。如果一则报道是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写的,那么最重要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就在导语里。

抓住点面作报道

在标题导语基本形成之后,我们就得构思从哪些点面来突出报道的闪光点,这也就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了,所选点面不能多,一般选一到二个就够了。并且要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体裁要确定:典型人物的新闻写作,首选的体裁一般都是通讯体,当然也有人采取系列报道、特写、新闻故事、报告文学等形式。不管是什么体裁,都要完成以下几个命题:叙述典型故事、交代时代背景、揭示先进人物的典型意义、再现先进典型人物形象。

采访不可少: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就要凸现人物形象,表现不被人所认识的隐藏在人物心灵深处的闪光的思想。捕捉到了人物的灵魂和思想,才能说是读者读懂了你采访的对象。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采访对象离你很近。所以要写好人物,首先必须采访好人物。在采访人物的过程中,作者要把采访看作是排演一台戏,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当成导演,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当成主角,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身边的人当成配角。作者要采用语言和行动这两种方式去引导主角和配角,并用笔摄下主角、配角的肖像、言行及当时的场景。此外,在后期加工的成文过程中,还要注意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如果基本上能做到这些,一定能写出读者爱看的人物报道。

程序要理清:经过了人物采访之后,我们就得进一步来理清程序。我们在中学上语文课时,经常见老师这样讲析一篇文章:先讲标题大意,再去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继而总结中心思想,最后分析写作特点。后来我才知道,如果你省略课文内容,其实老师给你列出的是文章的结构图和作文的基本技巧。如果此法反用于作文的话,我们先列出写作提纲,就完成了一篇文章的结构设计;再按提纲扩充内容,就完成了整个写作过程。所以说,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写作也没有奥秘。一般程序都是这样:

1、梳理细分新闻材料,合并归类新闻故事。精选最有代表性的材料,为表现新闻服务。

2、设定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标题,即提炼出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语句。使其成为新闻写作的核心。

3、围绕主题进行结构设计。立意和谋篇布局,是决定新闻作品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它是对大主题的扩展和分解。目的就是更有力度地全方位表现主题。如同太阳灶的设计,如果记者占有的新闻材料都是一块块闪光的玻璃平面的话,都应该围绕焦点(主题)辐射光芒。

4、巧妙处理段落之间的起、转、承、合。力求文章前后环环相扣,段与段过渡自然和谐。切忌游离主题。这也是典型报道产生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5、选择最佳的文字表述手段和讲述新闻故事的切入点。要达到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传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先进典型人物因时代的不同,因而在写作上要求有所不同。战争年代的先进典型人物一般都是爱憎分明,不怕牺牲,有着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色彩。其写法单一,人物形象的展现主要靠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来支撑。当今新闻媒体竞争激烈,大众传播平台异彩纷呈,而且读者对新闻信息的取舍选择自由度越来越强。所以今天的先进典型人物的新闻写作,只有树立读者意识、精品意识、新闻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三贴近”原则,才会被广大读者所认同。也只有如此,才使我们的先进典型人物,真正走进读者心中,发挥典型引路的教育示范作用。才能使我们的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成为新闻的一种拳头产品,永葆新闻魅力被广大读者所青睐。

资料来源:看到很多基层通讯员写来的人物通讯,也有通讯员问我为什么同一篇人物报道为什么在他们的矿工报能上但在我们的网站却上不了,也还有通讯员说他参加过该矿举办的培训班,老师讲写人物通讯不要长篇大论,要抓住点面来写,他们就照着这样的方法去写,但写出来的文章看上去总是太表象、浅显。这些问题也是广大通讯员的共同问题。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皆不一样齐,同样我们通讯员的写作层次也是参差不齐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勤奋。每当看到通讯员们投来的一篇篇稿件我都会非常的感动,他们那种孜孜不倦的精神激励着我,让我有了一种想和大家交流的冲动和欲望,今天我就以写人物通讯来谈点心得体会,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记者通讯员能把你们的写作经验拿来我们共同学习和提高。我想这也是我们广大通讯员的心愿吧!

第四篇:通讯

解答关于晋城环城高速公路的三个问题

(通讯员:XXX报道)日前笔者有幸采访了百忙中的晋城环城高速公路建设管

理处的张处长,对于我带来的三个问题,张处长作了热情详尽地解答。

一:为什么要建?基于三点需求。

首先,晋城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是依靠投资兴建基础设施,拉动内需的需

要。

其次,是晋城市建设规划、城市规模扩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再次,是实现晋城市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提升晋城市的中

心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促进城市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平稳定发展、常治久安、百年大计的战略需要。

二:怎样建?有计划的分三步建

任何重大的工作都要首先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谋定而后动”是很有 必

要的。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时都有“十年计划”、“五年计划”、“三

步走”的战略计划。“麻雀虽小,五脏惧全”,比起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来,我们晋城市的工程建设规模虽然要小的多,然而做计划这个过程却不可少。所以

我们的工程建设也有相应的战略计划,我们的计划大体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2008年7月18到2009年2月1日全面完成前期的征地拆迁和地

方协调等准备工作。俗话说:“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然而“万事开头难”。

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诸如征地拆迁的工作,因为是在基

层做工作,是在和老百姓打交道,所以协调商议的难度就会有所增加。然而我市

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能够与百姓的切身利益换位思考,在老百姓身上

不算小账,能够深刻理解“舍得”“憨厚”“尖薄”的辩证道理,从而使得工作

做的圆满漂亮,丝毫没有耽误工程进程。并且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氛围。为整个工

程的顺利进展开了一个好头。

第二步,2009年2月1日到2009年10月1日全面完成路基、桥涵的建设工

作。这个阶段是工程最为关键的一步,这也是我们当前正在经历的一个阶段。这

个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大干8个月,重点抢路基,管理上水平,国庆献厚礼”。

如今主线施工单位已于4月25日正式我签订了合同并进场。我处在全力配合整

个工程进展做好一流业主的前提下,要求各主线施工单位牢固树立“一天也不能

耽误”的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又快又好的开展工作。2009年计划完

成投资7.26亿元,约占总投资的51%。当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33亿元。

第三步,2009年10月到2010年实现竣工通车。本着2009年实现路基工程

基本完工,路基基本贯通的目标,要求路面、房建、绿化、机电、交通等后续工

程招标工作11月份前完成并提前进场。我处将坚决贯彻省厅党组决策,克服困

难,迎难而上,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确保环城高速2010年竣工通车。

三:有哪些具体建设要求? 十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环城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二要明确公路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三要迅速掀起施工建设高潮;四要强力突破征地拆迁和地方协调工作;五要切实加强现场管理和文明施工;六要真诚合作,诚实守信;七要加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中心试验室的工作;八要做服务型的业主、开明的业主、负责任的业主、清正廉洁的业主、严格管理的业主、争创一流的业主;九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十要抓好当前几项具体工作。如要提前考虑做好集中采购钢材、水泥等主要施工材料的工作。

第五篇:通讯评析

通讯评析范文

难忘的时刻

——小平同志会见最后一批外宾侧记

还是这间透着八闽风情的大厅,还是上午10点这一时刻,背景依然是那幅日光岩巨画.茶几上照例摆故着两盆鲜花„„

接见现场的一切似乎都和往常一样,但是今天这里熟悉的一切却又给人以不同过去的感觉。

1989年11月13日,邓小平同志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外宾。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小平同志身着深灰色中山装,站在屏风旁边.容光焕发,同来访的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的日本客人一一握手。当着几十位日本客人、几十位中外记者,小平同志向他们、也是向中国、向全世界宣布:“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将是我会见的最后一个正式的代表团.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

短短几句话,像以往那样说得明快、平和,几十位在场的中外记者却由此得到一条重要信息:今天,敬爱的小平同志将正式告别他60多年的政治生涯。

“退就要真迟,这次我就要百分之百地退下来。我退下来,也是想让党、政府、军队的领导人能够放手工作,我相信他们能够把工作做好。”

记者注意到,当小平同志说这句话时,深邃的目光中透露出的神情是坚定的,是自信的。

整个会见充满亲切、友好的气氛。从斋藤英四郎先生向小平同志问候开始:“看到您满面红光我很高兴”,到最后道别时斋藤先生双手紧握小平同志的手,深情地说:“为了中国的繁荣、亚洲的繁荣,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希望您健康长寿”。近70分钟的会见,竞像一瞬间那么快地过去了。

以往会见结束时,在场的工作人员深知小平同志时间宝贵,虽然都想和他说上几句话,但谁都不忍心去占用他的时间。然而今天,几位经常采访小平同志会见外宾的记者再也按捺不住对小平同志的崇敬之情,异口同声地请求:“邓主席,与我们这几位中国记者合个影吧!”“好.和记者们合影要轻松多了。”小平同志答应得这么痛快,引起一片欢笑.连几位大会堂工作人员也挤了过来,说:“我们也要和邓主席合个影。小平同志愉快地满足了大家的要求。

小平同志告别了他光辉的政治生程,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原栽1989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评析范文

细节描写:真实和传神

《难忘的时刻》,一篇不足千字的通讯(严格地说属于通讯类当中的“新闻特写”),将一个平易近人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凸现在我们面前。

邓小平同志作为新中国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其告别政治生涯本身就是重要的历史性事件,用新闻报道表现好这一不平凡的历史时刻和伟人形象并非易事。《难忘的时刻》巧妙地选取几个细节片断描写,真实而传神,给人以举重若轻之感。鲁迅先生认为:细节描写可以起到“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的作用。本篇报道可为印证。首先,场景的细节

刻画,筒洁明了地将历史定格在特定的历史时刻:1989年11月13日上午10时的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其次,精当地细节选择。从小平同志的着装、举止到几句关键性的充满人物个性的话语到国际友人的真挚祝福„„以点带面,独辟路径地刻画出一个曾叱咤风云的伟人的高瞻远瞩和深受的爱戴。再次,在细节的处理上做到生动自然,不刻意渲染,显出冲淡柔和之美。如记者对小平同志“明快、平和”的语言“深邃的目光中透露出的神情”的捕捉,衬托伟人话语,使得人物的形象、性格倍显丰满、真实可信。

总的来说,这是一篇以细节刻画见长的通讯,它选取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的几个最富典型意义的横断面,在场面、时间、选材上高度集中、细腻地记录了一个伟大的光辉形象,字里行间浸润了记者对小平同志的热爱之情,增强了整篇报道的可读性。如果说,细节的准确取决于记者的观察力,那么,其生动的特征则取决于记者的表现力。

下载第十章 通讯及其结构(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章 通讯及其结构(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写通讯

    如何写通讯 范文:1. 通讯稿共青团无锡市第一中学委员会第34届团员代表大会如期在2003年10月26日隆重召开。无锡市教育团工委书记王仁刚应邀出席了这次大会,并致开幕词。校党总......

    通讯

    拈菊欣忆旧,敬老励承先——记院青协重阳敬老 文/赵科鹏 图/赵科鹏 10月16日,在我国传统敬老节日——九九重阳之际,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再次走进芙蓉里敬老院,给老人们带......

    关于通讯

    基本含义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

    通讯

    校科技文化艺术节之“乐理基础知识培训及经典赏析”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2011-10-27 16:26文/ 吴桐 图/高洁 (点击: 155) 10月26日晚,随着“西方音乐风格总体变迁及西方器乐艺术......

    通讯

    一、通讯的含义 通讯,是以叙述与描写相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及时、具体、 真实、生动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与事实的一种常用的新......

    通讯

    第10课时《 通讯及彭德怀印象》导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什么是通讯,了解通讯作品的社会功能,学会阅读通讯作品。 2、掌握通讯的作品的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

    通讯格式

    通讯稿格式与写作要求 什么是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 通讯稿格式: 通讯和消息在格式要求上不一样,消息有固定的格式,通讯没......

    通讯

    通讯文体的写作 一、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