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国市西津初中语文教研组参评“市级先进教研组”总结材料.
宁国市西津初中语文教研组参评 “市级先进教研组”总结材料
一、基本情况
我校语文教研组现有专兼职教师12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9人,另有1人是本学期从方塘初中借入。学历均在大专以上(本科6人),年龄在30---45岁间,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正值工作黄金时期。自03年至今,组内人员有少量变动:彭武林老师04年8月被选招到宁国职高,现任宁国职高办公室副主任;章根萍老师也同年被选招到津河中学,现担任高三班主任及语文教学;金彩云和章广永老师系在04年9月调入。全组成员互帮互学,工作热情高,师德品质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开拓进取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支素质较高、工作能力强的语文教师队伍。
二、工作计划与总结
1、按期制订全组工作计划和教师授课计划。
每学期开学伊始,教导处就及时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学习上级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布置计划制订工作。组长在征求全组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工作计划,并将计划要点打印分发给每位教师,教师据此拟订出各自的授课计划(目标、措施、进度等)。教研组计划重点涵盖半日学研、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公开教学、课题研究等。
2、定期检查计划实施,期末撰写工作总结。
教导处每学期安排三次常规检查,期初、期中、期末各有侧重,检查做到有记录、有反馈、有追踪,既能掌握计划实施情况,又能及时矫正存在的问题,保证了计划顺利实施。期末由组长召开全组教师座谈会,总结成绩,分析不足,反思提高,形成工作小结(一式两份,上交教导处一份,一份自存)。语文组在教导处统一领导下,认真实施计划,期末做好总结反思,多年如此,持之以恒。
三、教学活动
1、我们向常规要质量 在教学中,“备课——上课——反思——作业——考核”是基本环节,做好它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为此,全组教师坚持扎扎实实做好这些基本环节,向常规要效率,向常规要质量。在备课上,反对拿来主义,摈弃偷懒作风,注重实用性、层次性,备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每年在教导处组织的检查中大多数教师的备课等级都在“良好”以上,俞四兵、王静、彭武林、章根萍、章广永、张莉等老师的教案都张扬个性,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在参加各级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评比中我校语文组有多篇获奖。
在上课中,我校语文老师能站在课改的前沿,把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渗透到每一节课中,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力求做到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严密、效果优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踏踏实实上好了平时的每一节课,所以我们组的整体课堂教学水平比较高,学生欢迎,家长满意,不仅教学质量一直领先,成了我校龙头学科,而且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大赛中屡屡斩获一等奖。
好的教学理念、方法都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成熟,诊断教学得失,思考改进措施,做好教学札记。我组教师备“反思”已养成习惯,不拘形式,确有所悟,记上一笔,一学期下来收获颇丰,这也是我组教师备课的一个特色。
在作业环节,我们主张分层布置、科学适量。语文作业一般以《基础训练》、大小作文、读书笔记为主,每位教师会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各有侧重。批改讲究规范,特别是作文批改,我们更是主张人性化点评,重鼓励,重个性辅导,许多教师的评语极具个性特色,渗透着人文关怀。在这方面,俞四兵、王静等老师具有代表性。
在考核上,我们一贯坚持命题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题型开放,侧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积累和读写能力。黄青山老师曾多次承担地、市级统考命题、阅卷及试卷分析工作,05年参与了省课改实验区毕业学业考试纲要(语文)的编写及试卷分析评价等工作。张莉、胡迎霞老师在市期末征题评比中分获二、三等奖。在与兄弟学校联考中,黄青山、俞四兵、王静等经常承担命题任务,命题亦获好评。
教导处为保证教学常规的扎实高效,依据西津初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备课、作业等常规的全面检查。认真做好“备课笔记”和“作业批改”的检查记录,同时划分等级,写有点评,及时反馈,检查结果量化公示,形成材料分析,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在历年检查评比中,语文组一直是做得最棒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日益丰富。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在省、地、市均有不俗的表现,04-06年省作文竞赛,我校获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几占宁国的三分之一!各类征文讲演亦惊喜不断,发表佳作不胜枚举。期末统考成绩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就全市而言,我校语文成绩三项指标绝大多数在保8争5行列,实现了学校制订的教学目标。就同类学校(农村初中)而言,我校语文成绩三项指标基本位列前5,且多次位列第一、第二!我校连续多年荣获宁国市“教学质量优秀学校”,语文学科立下了汗马功劳。
2、我们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素质
⑴、以课题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
2002年10月,语文组部分骨干成立了“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空间”课题组,2003年2月被省教育厅正式批准立项。作为课题重要成果之一——开发、编拟语文校本课程《走四方》(我与宁国零距离)需要师生的全程参与。教材定位于“文化、文学、语文”,动态建构。《走四方》分为五个主题单元:风景独好、物华天宝、民俗风情、人物风流、枫叶正红。为此我们以课题为载体,把以研究性学习为内核的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校本课程生成全程,让学生走进家乡、走进社区、走近自然,进而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利用节假日跑产区、访能人、品特产,报告、佳作文思泉涌……非典时期,我们又开展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争做环保小卫士,积极参与征文投稿,学校获市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
⑵、以“溪流”为阵地,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02年10月,以语文组为骨干力量,我校成立了“溪流”文学社,创办了社刊《溪流》,会员一般在130名左右,最高峰达200多人。“新闻在线”——第一时间报道、追踪校内外热点、焦点;“教育时空”——园丁展示才华和思考的舞台;“津苑新苗”——发现、培养、推介文坛新苗;“习作园地”——同学们放飞心灵、挥洒个性的乐园。报纸八开四版,半月一期,师生们自采、自创、自编。当飘着油墨清香的小报送到师生手中,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时,那份欣喜、那份得意简直难以形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文学欣赏能力,除本组语文老师举办专题讲座外(名著推介与阅读、诗歌鉴赏与创作、网络文化、少年作家等),还特聘专家、学者进校开展专题讲座。06年,我们邀请华和平(宁国作家协会主席)、帅忠平(宁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今日宁国》主编)、石泽凤(《今日宁国》副刊主编)来校为我们的“溪流”学员做了精彩的讲座与互动,同学们受益匪浅。自从开办《溪流》社刊后,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习作频频亮相于报刊杂志,获得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
⑶、借助常态性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为配合省、地、市语文知识或作文竞赛,我们将语文知识和作文竞赛作为每学期都要开展的活动,一批批小能手脱颖而出。硬笔书法、错别字修改、读书征文……让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能力。“五·四”、“一二·九”、教师节、国庆节、元旦节都是开展语文活动的大好时机,讲故事、诗朗诵、讲演、出板报等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在多彩的活动中得到全面提升。
⑷、开办假日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06年,宁国市启动青少年假日活动,利用周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读写空间”应运而生。每个周六都举办专题讲座,讲座集趣味、文学、知识于一体,吸引了大批学员。古诗词鉴赏、少年作家、宁国红楼、新生语言……精彩纷呈,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四、校本教研
1、创新集体备课。
在以前,集体备课分年级进行,大家在规定时间坐在一起对某一专题或课文进行研讨,形成共识。本学期,我们尝试模块备课。选取单元模块由一个老师主备,作为中心发言人。其他老师也要钻研教材,然后集体相互研讨、评议,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每个人都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发言,研究、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活动中,我们不断完善模块备课形式,拓展模块备课的内涵,集中大家的智慧,做到锻炼一人,成长一群。同时,针对教学进行探讨式评课,反思、总结、提炼。假如我来教,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怎样去评价肯定学生,怎样进行文本、学生、教师间的互动,怎样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真正让课堂充满文化魅力、思想的魅力、艺术的魅力。你有什么金点子,我有什么好主意,他有什么新创举,都会在评课中各抒己见。这种说、讲、听、评一体化活动,对每一位教师都有促进; 这种学术上的交流,教法上的切磋,对提高我们整个语文组教师的水平和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2、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省级课题“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空间”主成果之一——校本教材《走四方》(我与宁国零距离),立足本土、凸显特色,着眼语文、体现整合,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教材分“风景独好、物华天宝、民俗风情、人物风流、枫叶正红”五个主题单元,25篇课文,二个专题,一部名著,三次活动。并开发了相应的课程资源,如多媒体视听资料、教学设计等。
3、加强理论学习
⑴、自我学习。我们语文组全体成员每年都要自费订阅《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与学》《课程*教材*教法》等报刊杂志,潜心学习,与时俱进。
⑵培训提高。课改之初,学校组织所有语文教师参加了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使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每年假期,学校又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参加各级语文学科培训。同时,学校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多次选派语文教师去参加专题研讨培训活动(黄青山、俞四兵、王静、章广永、张莉等),及时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理念,在专家指导下钻研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实施策略。
⑶继续教育。我组教师在学校校本培训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全员参与了省继续教育培训,参与率100﹪,并全部通过了第一、二轮继续教育培训,现正在进行第三轮,其中部分教师已经率先开始网上培训学习并全部取得了优良成绩。
4、撰写教学心得
每学期每位教师在期末都要撰写一篇教学心得或教学经验总结,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几年来,我组教师参评或发表的论文已多达20余篇,获奖论文级别之高数量之多,在我市同类学校中位列前茅。
五、教改科研
1、做好课题研究,彰显学校特色。
五年来,我校语文教研组一直承担着省级课题“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空间”的开发研究工作,课题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总结、有成效,课题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大胆进行实验,收集有关资料,撰写论文、教学反思和实验报告,成功举办课题研讨会,使课题研究向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07年12月经省教科所专家组成员鉴定验收,同意结题。课题论文《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空间》08年4月获省级一等奖。(课题研究详见《结题报告》)
2、参加教研活动,加强交流合作。西津初中副校长、省级课题组长黄青山先后参加了首届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省课改实验区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及省教育科研课题研讨专题培训会;黄青山、俞四兵、章广永还参加了省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新课程专家报告会(芜湖)、苏浙沪皖“新语文圆桌论坛”(宣城中学)、“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绩溪中学)、“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安徽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研讨会”(08、9合肥),将最前沿的理论带回来。黄青山副校长还是地市语文课改专家组成员,曾经多次被抽调参加地市各类教学教研活动,04年参加全市(大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检查,05年参加市级课改实验区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状况的调研评估,03、05年受聘为宣城市中考阅卷组副组长并全程参与。至于在地、市两级举办的教学观摩活动,我校总会选派语文教师前往观摩学习,若在本市则会全体出动,观摩研讨,取它山之石以攻玉。
六、教研组建设
1、加强组内建设,营造和谐氛围
我们把师德建设放在教研组队伍建设的首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一个成员神圣的天职。同时健全制度(《西津初中教研组工作条例》),做到人文关怀与制度约束同步。组内5名党员、2名学校行政干部(一名副校长,一名教导主任)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事大家做,有难大家帮,有力一处使,幸福共同享。团结、合作、和谐、高效,组风正,学研风气浓。12名成员,除1人刚由外校借入以外,其余11人都荣获了各级各类表彰:6人多次受到宁国市委、政府以上级表彰,4人受到教体局表彰,1人为南山办事处优秀教师、西津初中“教学能手”,并多人在年度评比中被评为“优”(黄青山、俞四兵曾连续三年被评为“优”)。08年教师节,学校隆重召开了教师节表彰大会,语文省级课题组荣获“教科研特殊贡献奖”,汪华老师获得“教学能手”称号(全校仅3名)。墙内开花墙内先红,语文教研组工作正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2、关心青年教师,锻造名师队伍 教研组建设的关键在领头雁。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发挥名师引领帮扶作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副校长黄青山是省首届骨干教师研修班成员、宣城市课改专家组成员、宁国市首届骨干讲师团成员,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汪华、王静、章根萍、张莉老师迅速成长为教研组中坚力量,她们在教学教研上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人在市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3人荣获一等奖(1人获地级三等奖)、1人为二等奖;多篇论文在地市获奖,章根萍老师调入津中后一直将西津初中语文教研组的优良传统保持着,如今已经成长为“宁国市青年骨干教师”。彭武林是语文教研组老组长、《溪流》主编,如今是宁国职教战线上小有名气的中年骨干,正是他的辛勤付出,《溪流》才会涓涓流淌。11名成员中,1名宣城市骨干教师、教科研先进个人,1名宣城市“教坛新星”,4名宁国市骨干教师,1名宁国市“教坛新星”,1名本校“教学能手”。我们语文教研组正朝着名师队伍阔步迈进。
3、加强学科整合,完善档案资料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日趋流行。我校拥有良好的电化教学设备,课件室、多媒体室装备先进,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坚持每周要到课件室备课2次,半个月至少要上1次多媒体课。目前语文组全体教师都能熟练掌握电化教学手段,都能制作课件,从网上下载、收集、整理、调用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每位教师得心应手,真正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落到实处,有效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档案建设上,主要根据教导处的要求按时上交各种档案资料,由档案员收集整理分类建档,教研组自存的资料由组长保管。
4、开展公开教学,促进教学教研
我们组多年来一直开展公开教学周活动,近一年尤其强调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教学,这方面我们已经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上课、听课、评课、说课,全员参与,实事求是,教学教研气氛浓厚,绝不搞形式、走过场。开课通知——上课安排——集体评课——资料健全,规范而有实效!可以说,开展公开教学周活动既是我组教研常规,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这项工作,我们抓得扎实,做得有效,是我组工作亮点之一。06年4月,我校成功举办面向全市的“教学开放周”活动,宁国中学(高中部)近十名支教骨干教师也倾情加盟,活动共吸引全市二十余所学校二百余名教师参加。
七、工作实绩
近5年来,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以“溪流”文学社活动为内核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在宁国市教学工作会议上专题交流并获得好评。
2、在我校面向全市开放的公开教学活动中,俞四兵、王静两位老师为听课的老师呈现了两节精彩的展示课,获得好评。黄青山、俞四兵同志作为市“城镇骨干教师讲师团”成员,多次承担支教任务,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3、教师优质课评比三人均获宁国市一等奖;教师获奖或发表的论文、案例20余篇,其中省一等奖1篇,省三等奖1篇,省级发表或交流2篇,地区获奖或发表3篇,宁国市一等奖7篇;参编省各类教辅用书近十本。
4、学生竞赛获奖近40人,其中省一等奖3人,省二等奖6人,获奖层次之高、人数之多,在本市初中学校高居榜首!各类征文亦丰收不断,“抗非典征文”独占半壁江山,荣膺优秀组织奖;其他在征文中获得一等奖的有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4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将更多的“活水”注入我们这个集体,让她永葆青春,活力四射。
西津初中语文教研组 2008年12月2日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研组总结
初中语文教研组2013——2014年上学期工作总结
在本期里,我们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以学校教务处的教研安排为主线,以学习新理念,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努力摸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优化我校语文教研的内容和形式,提升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
一、不断学习,吸收新思想,开拓视野。
1、继续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讨论、交流,教研组全体成员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立足教育。一开学,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让老师能更好的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我们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以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平时正常开展备课组活动,每位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的公开课、研讨课,积极听课、思考,努力做到跨学科听课,通过上课、评课、听课,努力提高了教学水平。本学期我们组何利洪老师的公开课,收到中心校领导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2、利用光盘,学习特级教师的报告。本学年,我们听取报告“新理念、新教材、新策略”,对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学生是主体”有了新的认识。听了报告,我们语文老师都深有同感,那就是教材是载体,作为语文老师,要通过这个载体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语文老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一篇带多篇,让学生扩大篇章的积累,教师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教师要引领孩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一副好口才,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
二、充分进行研讨,从更高的层次上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
由于我们的认识有限,平常的教研活动我们更多的是就事论事,以课评课,这样的活动对我们的提高帮助是有一些但不是很大,为了使教研组活动的质量更进一步提高,尝试着“跳出语文看语文”,试着站在更高的层次重新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来不断地超越自我。我们主要从二个方面进行了研讨。
1、针对现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讨。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费时,但收效甚微,对教材中的一些课文,语文老师花了很多时间来读、讲,但到最后,许多学生却不会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反思、分析、探讨,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2.讨论学习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办法并进行实施。通过将零碎的语言文字列成表格式,使我们看到了现在语文考核评价的一些弊端,如一张语文试卷,从字、词到句、段、篇,看似完整的,其实并不能真正代表学生的实际的语文能力。因此,如何来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值得我们思考。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办法可以说比较全面、公正、客观地来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实践运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的交流,使大家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大家在各自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勇于尝试,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抓住契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研讨。
2、上好校级教研课和示范课。大家都能认真对待,备课组里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每位老师上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老师们都能认真听课。从上的一些公开课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些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探索,更能感受到一些老师课堂教学的进步、提高。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校整体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四、努力方向。
1、引导更多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究,形成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科研队伍。
2、教研活动的形式要再多样一些。
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年工作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下学年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陈云霞 2014年元月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研组总结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5-2016第一学期
时光荏苒,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体语文教师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没有轰轰烈烈,只有踏踏实实。一学期来,语文组的老师走到了一起,共同探索。这其中非能用成功失败或快乐伤心一言概之。现将本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学习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本学期,语文组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结合业务学习,组织全体语文老师认真学习语文最新的教育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校级语文教学研究课。本学期共开公开课9节,执教者认真备课、上课、说课,与会教师认真听课、记录、集体评议。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相互研讨,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每位语文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实施科学合理的“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并能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研和科研结合,提升了教研活动质量。在评议中,我们对教学进行探讨式评课,反思:假如我来教,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怎样去评价肯定学生,怎样进行文本、学生、教师间的互动,怎样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真正让课堂充满文化魅力、思想的魅力、艺术的魅力。你有什么金点子,我有什么好主意,他有什么新创举,都会在评课中各抒己见。这种听课、评课活动,对老、中、青教师都有促进;这种学术上的交流,教法上的切磋,对提高我们整个语文教师队伍的水平和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2、改革备课制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教案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本学期,在学校的领导下,我们科组对备课制度进行了改革。以年级组为单位,各位老师分头备课,然后集体备课,教师再二次备课,力求备精品课;倡导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资料,以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对教案的撰写也作了新的要求:强调教案要突出①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②要列出必要教学程序;③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倡导更具活力更具生命力尽显个性风格的富有新时期特色的新教案。目前,各年级组都积累了一整套的教学资料,有的是老师们自己拟定的,有的是多方搜集的,做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整合了各类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教的合力,提高了语文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三、重视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在鼓励语文教师们创造性工作的同时,不放松对其教学常规的指导和监督。本学期,语文组配合教导处进行了两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写教案,教案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写反思,学生作业的设计是否有创新,批改是否及时、认真等方面。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全组教师备课都非常认真,教案完整,重点突出,有反思,作业设计科学合理,批改细致准确。检查结果令人满意。
四、成功举办了学生活动。
十一月份,在全校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成功举办了经典诵读比赛。先举行了班际比赛,接着组织了质管组内优胜班级比赛。后又组织了学生个人的“评星竞级”比赛,这样从班级到个人处处是经典阅读的琅琅书声,经典诵读在我校蔚然成风,学生的阅读水平逐渐提升。每次语文活动,有过程,有结果。这个学期按时完成了语文活动,学生语文兴趣得到激发,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们语文组的中青年教师处处带头垂范,新上岗教师敢于大胆创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如教研组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备课组活动效率不高,一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够端正,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不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研组总结
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黎惠萍
光阴荏苒,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阵阵热潮,又一个充满挑战、富有收获的学期结束了。回顾我们语文教研组,本学期所走过的足迹,不难看出,我们的步伐迈得踏实、稳健、有力,既有值得继续发扬光大的成绩,也有应该引以为戒的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教研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本学期我组的语文教研工作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在教研组的具体组织下,认真贯彻学校教学改革基本思想,以抓好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广大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投入,学习、参与、实践,形成了浓郁的研讨氛围,使我组教师已成为学校教育科研阵地上的一支生力军。
二、本学期教研活动具体实施情况。
1、继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转变了广大语文教师教学观念。本学期,我们利用教研学习时间,组织全组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我们的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名语文教师不易,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不易,不加强学习,是必定要在新课改中落伍,甚至被淘汰的。
2、改革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现阶段广大教师已基本能适应语文教学改革。教师们都能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本学年每位教师每课都有新教案,教案突出了精讲、实用的特点,做到了书本结合,既备知识,又备教法、学法。课堂教学突出了“导”字,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重视了学生的积累和运用,加强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继续进行了听课制度。本学年每位语文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改革了“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讲练结合,以读代讲,重感悟,真正做到了讲准、讲活、讲得精要,学懂、学会、学得轻松。教研课后认真评课、认真分析,达到了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
4、学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了解教学前沿的最新动态。作为教师的要想不教死书,也要走出去交流才行。本学期,学校派教研组长和部分教师去其他学校听课、学习,总结经验教学。也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去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录相,拓宽教师视野。还组织教师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和教改文章,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学技能理论,提高了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及教学技能。
5、为了能取得好成绩,通过会议研讨,老师们狠抓基础,针对学生情况,落实教学工作。例如:抓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我们是一课一课,慢雕细啄,篇篇出击,首首落实,以期收到好一点的效果。抓文言文,要学生反复复习,强化练习,最后再经过筛选,整理出一些重点篇目的知识点让他们强记。名著等知识有些学生根本就没读过,了解很少,我们也整理出一些名著导读的资料和练习,让他们去积累。至于阅读和作文,我们分文体专项练习,进行文体考点归类复习整理,坚持每天至少做一篇文段阅读。每周练习一篇作文,还专门针对学生的弱点讲应试作文的技巧,另一方面满分作文亮点:如抓住感人情节、说真话诉真情等就推而广之,力求让学生能提高写作水平。
6、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发扬集体精神。集体备课活动,重点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何全面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课堂上不仅有漂亮的板书、精彩的教案、完美的课堂设计、精心制作的精美课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资源,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情境,让学生多动、多思,展开联想,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形成了有“生命”的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的显著变化,由“灌输”转变为“探究”,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果。
三、本学期教研所取得的成绩。
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组教研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每个教师端正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四、存在问题。
由于教师的个人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教学方法也需继续改进,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还不够熟练。班级之间语文教学质量发展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进。使我组语文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优秀教研组参评汇报材料
优秀教研组参评汇报材料
——鸡西实验中学生物教研组
一.基本情况
鸡西实验中学生物教研组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女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分高三学年和高二学年二个备课组,共有10名生物教师:其中有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4名。平均年龄32岁。5位教师获得过局、市级以上各种荣誉,是一支素质高、理念新、能力强、有朝气、并充满人文精神的团队。他们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学理念,他们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生物课的知识传授,更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设了课外生物实验课,并编写有配套的教材《高中生物实验补充》;为在培养学生搜集、掌握现代科技手段来获得知识的能力,在每节课进行3min的《我的新发现发布》;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献身科学教育,曾利用每周的一节课给学生选播生物录像节目。为了获得更大的成效,他们注重利用每一节课,抓住每一个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质培养的机会和知识点,让课堂成为教育的主阵地,更让课堂成为学生学知识、长见识的乐园。
也正因此,生物组的10名教师在教学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在教育方面更是学校生力军,也是班主任的最佳人选。如老教师周辉、高金凤是优秀的班主任;中年教师郝玉文,青年教师张瑞雪、华静哲、于德伟已经是学校各学年主任选班主任时的首选教师。在中国,“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观念在很多人脑海里根深蒂固,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英语是重要的学科不能放松,而生物学科临时背一背就能过关,不必下大功夫,出大力气。所以学生的学习生物学科劲头可想而知。生物组每个人的潜意识里,一直都认为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不一定要有显赫的荣誉,也不一定要有骄人的业绩,但需要的是执著的追求和无悔的付出。如果说有什么目标与方向的话,那就是努力使自己能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尊重、同事信任、领导放心的“好教师”。基于对自身的这种定位,多年来一直坚持“严谨、勤奋、民主、热忱”,发扬着实验中学的五种精神:“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高度负责的求实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敢为人先的竞争精神”务实地走过每一天,每一年。
二、政治思想进步,堪称表帅
生物教研组有5名党员教师,他们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组教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政策法规,恪守师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主、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鲁迅先生曾热情地称赞过奉献者的泥土精神:“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泥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他们却说,师不可以不德高。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安贫乐道?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化作春泥更护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须 “师廉”,才能做到为人师表。生物组的老师没有一人收费给学生补课,人人都在无私地、用自己的辛勤的汗水如春雨般滋润着每一位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心田。
该组全体教师不论年近半百的老教师,还是教龄只有一年的年轻教师,个个都是“工作
狂”。每个人都把教学工作自觉地看成是教书育人的终生奋斗目标,当作是一项事业来干,而不只是当成养家糊口谋生的手段。为了工作,每个人是小病连医院都不去,有了比较严重的病也尽可能地一拖再拖,坚持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张丽娜在身患疾病的情况下一度带病工作,直至住院手术,身体未痊愈又坚持回到讲台继续工作;于德伟也身体欠佳曾晕倒在三尺讲台上;华静哲怀孕已经七个多月,仍然每周上十几节课,并从不迟到不早退,尽管现在已经是天寒地冻,路面很滑;郝玉文每周给高三上20多节课,并且还当班主任,所以几度累得犯了心肌炎;孙清老师身患糖尿病,可他从未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高金凤老师2005年每周上近30节课,累得胸痛,有时晚上睡不好觉,但还是坚持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在高考时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周辉老师有时晚上心脏病犯了,第二天照样坚强地出现在三尺讲台上,从不舍得耽误学生的一节课!并且为了做课件、为了让生物组的网页内容丰富、实用,常是时过子夜人未眠!这些老师真的做到了青春无悔,人生无悔!用各自的汗水和热血,以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来续写着人生的新篇章!
也正因此,全组教师获得了上百人次的市、局、校各级荣誉称号,如:劳动模范、“钢铁战士”、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模范党员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
三.教研活动求真务实,成果显著
1.加强体体备课,总结经验:
教研级按学校要求定期开会,研究、讨论、指导、总结、强化过程管理,注重资料积累,有详细的活动记录。该组教研活动求真务实,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由一名老师做主讲,内容可是剖析教材、疑难习题、或科技新进展等,备课组的教师共同面对主讲所提出的问题,讨论并解决,并由中心发言人把讲解的内容打印出来给备课组,以备课后继续研究之用。为及时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他们也经常不定时间不定地点地进行集体备课。同时积极撰写教学后记、反思、案例、经验总结和教学论文。
教研组长周辉老师在二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无论是在教学还是作为还是在教育方面,都非常热爱教育科研事业,在教学之余,积极思考,认真总结教学经验。钻研教材,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探索工作,撰写论文,并积极带领全组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全组教师的论文有近40篇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周辉和高金凤两位老师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级奖的有26篇,其中有四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如:国家组壹等奖的有《培养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尝试》、《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赏识教育”与自信心》、《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高中生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国家级贰等奖的有:《在生物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我的新发现发布”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录像溶入生物进行素质教育的探索》、《录像在环境保护一节教学中的应用》;国家级叁等奖的有:《由“沙尘暴”说起》、《通过录像播放进行素质教育尝试》、《从身边事看环保教育的重要性》、《由“折摞猪”引发的思考》、《素材积累与环境教育》、《培养科学素质,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初探》、《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初探》;发表的论文有:《激发中师生学习兴趣再探》、《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点滴谈》、《对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初探》、《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点滴经验》、《班级管理漫谈》。
周辉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学习,积极学习运用现代多媒体,用Authorware7.02作为
平台,Photoshop辅助制作课件,一年来制作课件30多个,应用于生物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于2006年6月17日参加了鸡西市第三届课件制作大赛,获得二等奖。周辉多次获得校共产党员示范课、科研之星等荣誉称号曾获局级优质课、局级优质教师、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教育名师等光荣称号。高金凤老师获得市工会优质课教师,多次荣获校共产党员示范课等荣誉称号。
郝玉文的论文《让学生都有成功机会》获国家级一等奖。
共产党员张瑞雪自2000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思辨求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众多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2001年12月校优秀教案贰等奖。2002年获校“优秀课件”奖。2004年获“共产党员示范课教师”荣誉称号。2005年鸡西市举办的“三育人”工作中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被收集在“学校教师论坛”上,并获省级一等奖。
张宝柱《中学生人格缺陷的成因分析和对策》获国家级一等奖、《在生物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的体会》获国家级二等奖、《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获国家级二等科研成果、《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方家伟、张丽娜于2004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来鸡西实验中学任教。他们虽然年轻,但工作踏实,细心,业余时间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用心在教书,用心去和学生交流。他们共同制作了了几十个优秀课件。2006张丽娜的《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家伟的《如何搞好课堂管理》论文质量高,受到同行和领导的好评和重视。
2.积极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和研究课。
2000年5月高金凤在省教育学院组织的录像课大赛中,高金凤的《新陈代谢》获一等奖,郝玉文的《体内物质运输》获二等奖;
2003年张瑞雪在校课改公开课中,获得“第四轮课改公开课一等奖”。
2004年11月于德伟在校级研究性课题汇报课《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探究性实验设计》获得二等奖;
2004年11月华静哲校级汇报课《植物的激素调节》。
2005年1月张宝柱的《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获省级优质课二等奖;
2005年11月于德伟校公开课《细胞增殖》;
2005年11月张丽娜代表我校去密山一中参加“六校”展示课,一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课获得各校评委普遍好评;
2006年承担了本校举办的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张丽娜的《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方家伟的《染色体变异》、《生态因素》均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
2003至2004年华静哲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目《测定细胞液浓度》、《药用植物的分类》、《塑料食品包装袋的危害调查及对策》等。2004年3月给学生开设了选修课:《药用植物》。
2006年上半年的校级研究性学习课:有方家伟的《人体营养与健康》、《常见疾病与预防》;下半年有周辉的《干细胞》、《水污染》。
3.积极承担教研系统课题或教科系列教学类课题。
2004年10月于德伟在校通过省级示范高中的验收中的教学设计《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获得专家组的好评;
2004年12月周辉参与了省教育科学规划科研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研究》。并通过“省教育科学小组验收合格”;
2005年1月华静哲的《染色体变异〉》被省十五大规划重大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与模式实验研究)课题组评为心育优质课贰等奖。
2005年1月《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获得十五规划重大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与模式实验研究》课题组评为德育优质课一等奖
2006年张宝柱参与“十一五”省级科研课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现正在进行中。
4.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成效显著。
从2001年开始,周辉、高金凤、孙清、郝玉文、张宝柱、张瑞雪主编了教学辅助书共7本,均由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并发行。校本教材五本:周辉编写的3万多字近百幅图片的《高中生物实验补充》。郝玉文编写的《无土栽培》;张瑞雪编写的《药用植物》;华静哲编写的《园林绿化》;于德伟编写了校本教材的《食用菌》。并用于课外学习和补充教学。
四.总结
生物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他们将一如既往,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注意提高素质,投入更大大的热情和加倍付出努力,发挥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争取更好的成绩。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中生而挥洒更多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