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美青工推荐材料
爱岗敬业
奉献青春
-记“西部黄金伊犁公司最美青工”苏春玮
苏春玮从2009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他在西部黄金伊犁公司短短的几年中凭借自己的勤奋刻苦迅速成长为采矿专业技术能手。
爱岗敬业 踏实肯干
刚分到单位时苏春玮踌躇满志地准备将自己的满腹知识应用于伊犁公司的采矿事业,那时阿希的采矿工作正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挑战。伊犁公司原有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法,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需求,贫损率较大的分段空场法已不适用,改变采矿方法迫在眉睫。为尽快找出合适的方法,苏春玮和同事与时间赛跑,加班加点查阅资料,结合实际,在两天之内在原有采准工程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和变通,研究出适合伊犁公司的浅孔留矿法,并迅速投入使用。
2010年是公司采矿工艺变更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降低贫损率及提高采矿工作的安全性,公司又引进了充填工艺。那时充填工艺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陌生,为尽快掌握工艺,车间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在充填调试运行期间,苏春玮不怕苦,不怕累深入现场一线,有时在井下一干就是十几小时。以此同时,作为一名采矿技术员,设计工作也没落下,在一次次的设计工作和学习请教下,采矿技术日益提高。随着公司扩能改造的进行,设计工作是一项接着一项,与此同时采矿车间的另外一名采矿技术员被调到别的单位工作,此时作为车间唯一的一名采矿技术员苏春玮常常感到分身无术,做设计、跑现场、和技术部门交流勾通等等,对此苏春玮充分发挥自己单身的优势,上班的八小时他一刻不闲,下班后他继续工作,经常一加班就到了晚上一、二点,由于大量的设计工作他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由于采矿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更好的保证采矿设计的合理性,他每天都下井,一呆就是三四个小时,到现场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同时认真听取施工方对设计的反馈意见,积累经验,力求在下一次的设计工作更为出色。
努力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在2011年8月份车间补充了两名新进采矿技术员后让他担任起技术组组长一职。他根据生产技术部下达的年度采掘计划和现场实际,认真编制车间月度生产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每天还深入井下各工作面对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现场情况做生产单体设计,对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出矿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勇于创新 屡攻难关
2012年5月,伊犁公司一矿1390隔离层出现大面积的冒顶塌落,与上部露天坑覆盖岩塌通,导致下部矿房大量矿石无法采出。在公司领导和车间领导的带领下,苏春玮查阅了大量资料,类比隧道塌方处理方法,设计了塌方地段的管棚超前支护工程并对施工进行技术指导,通过管棚技术在1390分层15至20线形成钢筋混凝土假顶。此工程的成功为地下近13万吨高品位矿石的回采提供了安全的回采条件。为此他发布的QC成果《管棚解决塌方地段回采问题》在公司QC成果发布会上取得了第一名,并在集团公司2012年科技成果发布会上获得了了QC项目部分三等奖的成绩。
2014年我公司1285-1335中段原设计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但由于矿体倾角较缓,在回采至1313水平后,平场困难,而且下盘矿体和围岩破碎,安全生产得不到根本保障,从而大大降低了回采效率,严重影响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车间QC小组以提高回采效率为攻关课题展开活动,苏春玮为小组组长。经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方案为:矿房先用浅孔留矿法采至1313水平,而后下盘矿体先不回采,上盘矿体用浅孔留矿法回采至1341水平,下盘采用下向孔进行爆破崩落,上盘采区作补偿空间。活动后回采效率明显提高,原来采用浅孔留矿法回采整个矿房时间为4个月左右,改进后,单个矿房回采时间平均为2.5个月,效果显著。2014年苏春玮发布QC成果《提高1285-1335标高矿房回采效率》在集团公司2014年科技成果发布会上获得了了QC项目部分二等奖的成绩。
有人说采矿工作是个粗活儿,可苏春玮并不这样认为,他说“我们做设计的必须要将实际采掘效果控制在验收范围之内,否则就是失职,越接近实际出矿量,才说明我们的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为此他更加注重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看效果这一个循环过程。他通过采矿专家请教,并结合平时的经验,不断优化设计细节及加强对现场的监督,配合地测部技术人员与施工方管理人员,将矿房贫损率控制在5%以下。
苏春玮在采矿工作上是一把好手,在职工群众中也有很好的人缘。他身为采矿技术组组长和团青书记两职,出板报、搞文体活动、开展青安岗的工作等。但就是这些看起来十分琐碎事儿他却干得有声有色,在他眼里没有哪一件事是小事,也没有哪一件工作是不重要的工作。通过他的努力,一矿的团青工作由原来的垫底变为全公司的典范。公司团委书记经常带其他车间的团青书记来向他学习,他也获得了“优秀团干部”的荣誉。同时他也发挥本身的特长,能书善画的他出的黑板报时公司黑板报评比前三名的常客,多次获得第一名。他脚踏实地凡事讲个“认真”二字的精神折服了车间的每一位领导和职工群众,积极地做好了群众工作,在年轻人和老职工中广受好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苏春玮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他并不骄傲,而是以此勉励自己。今后的生产中他定能在充满汗水的脚步中闪耀着青春的光辉。
第二篇:最美青工
“能获得车工第一名,我非常高兴,感谢共青团为我们搭建的广阔舞台,感谢团辽宁省委、团沈阳市委、中航工业黎明公司对我的培养,感谢领队、技术指导和公司同事对我的默默支持。”颁奖典礼现场,谦虚朴实的洪家光这样发表着自己的获奖感言。
“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车床专家”
1998年9月,洪家光从黎明技校毕业,进入黎明公司当上了一名车工,“从此我便有了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成为车床专家。”洪家光笑着说到。
为了这个梦想,他不懈地努力着。刚参加工作时,洪家光只是从事普通车床的操作。以前学校的实践课上,加工制作的零部件较为单一,进入工厂后,看见许多未曾见过的零部件,他深深感到要干好车工,就必须从头开始,从零起步。
作为一名车工,重要的是把刀具磨制好,练好基本功,从而提高自己的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基本功锻炼,洪家光所磨出的刀具,不仅使用的周期长,而且更加锋利和具有韧性,成为企业观摩学习的样板,大大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为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为此,洪家光也被评为黎明公司首席技术工人,享受副部级待遇。
就这样,洪家光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永远不能满足
几年后,已经成为车工尖子的洪家光被调整到数控车床操作工岗位。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面对从未接触的数控知识,洪家光立时被深深吸引。凭借着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不懈追求,以及自身的刻苦钻研,经过几年的努力,洪家光熟练掌握了数控车床的操作技巧,并成为了企业的技术能手和数控专家。最近几年,企业生产任务急剧攀升,在急难重任务面前,他带领班组同事勇挑重担,大胆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改进工艺方法,在圆满完成企业下达的生产任务的前提下,使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得到不断提升。
“我们企业的工作氛围就是‘赶学超’,公司每两年举行一次‘技能运动会’,员工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技术比武当中,既能检验自己的技能,又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洪家光认为此次获奖和公司的培养以及企业氛围有很大关系,“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车工,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而这种学习和积累离不开公司的培养和老师傅们的‘传帮带’。”
在洪家光看来,他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展现当代青年技工新风采
提起“振兴杯”,洪家光说自己和“她”有着不解之缘。
2007年第三届“振兴杯”时,洪家光只获得了沈阳市第六名的成绩,与大赛擦肩而过。“作为一个79年出生的人,年轻的时间对我越来越少,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在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今年,机会终于来了。几个月来,在公司、指导老师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克服了日常工作任务繁重、理论知识不扎实等种种困难,凭借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利用所有工余时间,练习备赛,并在全省初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决赛资格。”说起这段“姻缘”,洪家光感慨万千。
决赛备赛期间,团辽宁省委、团沈阳市委和公司专门为洪家光量身定制了参赛方案,请来了平时难得接触的技术专家,更使他的技术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最终走上了“振兴杯”的领奖台。
“其他选手都非常优秀,他们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学习”,洪家光说自己是幸运的,“我只是比别人临场发挥好一点”。
关于未来,洪家光有着自己的打算。“我将带动更多的青年立足本职岗位,苦练技能,也让他们在共青团组织搭建的各种平台上,抓住机会,展示作为。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产业工人,我一定不辱使命,用我的智慧和汗水,为企业的腾飞、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张文良:把职业当成事业去做
张文良,男22岁,满族,毕业于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分院,原工作单位沈阳东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现任沈阳造币有限公司的一名维修钳工(见习期),自2011年工作以来,张文良同志积极努力进取,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受到广大工人同志的一致敬意,其在原单位工作业绩如下:
刻苦练习钳工的基本技术
利用空余或休息时间练习锉削,锯割,錾削,钻孔,绞孔,攻丝等掌握工作要领,操作技术规范,在车间同志心里已经成为学习的榜样,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受到广大青年工人的一致好评。
注重产品质量有高度的责任感
他的产品质量领导最放心,检查员满意,有一次承揽加工一个典型的微调支撑机构,可产品结构复杂,结构精度高,单件加工等均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张文良同志就是在这样一个标准下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充分发挥了自己基本功的特点,高质量的完成了该产品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制作,张文良同志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同志工作二年来的工作业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着实是一名值得赞誉得高技能人才。还有一次主持设计和加工一个重要的自锁螺纹结构,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对产品没有多少认识,张文良同志利用业余时间找资料,查阅技术文件,经过一翻努力,设计了一套精巧的自锁螺纹结构,解决了结构工艺设计,和工艺制造的难题,圆满的完成了对外加工的生产任务。
团结同志把职业看成事业去做
车间里的机床设备和设施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时间久了设备老化精度降低,由于长年的和机床设备打交道,所以对这些机床设备设施有了充分的了解,由于精度达不到要求,传动系统产生了异常,结构间隙超出预期,当这些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问题成堆的时候,脑海中产生了一种想法,如何能将这些设备修复重新焕发青春,使我们的产品质量得以提高,我把这个想法与主任说了,并且要求承担这项任务,尽管我们还很年轻经验还不够丰富,但是凭我对这项工作的自信心和对专业的不懈追求,自信的讲这项工作一定能出色完成。请主任放心。
我是在得以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出此想法,事前我对这些设备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对于设备维修我曾有过实践经历加上自身工作上的百折不挠的努力,经过了一段时间,3台设备的检修工作圆满的完成了恢复了原来的设备精度要求。我又一次的承诺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受到了同志们的一致好评。这次设备检修工作不仅是对设备的检修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同时对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团队意识乃至协作精神也有了不小的收获。
关心他人已不在是口号
在车间里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当然更需要解决,我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钳工专业,由于教学模式优秀,教法得当,我们的基本功能力一直都是别校学习的目标。整个钳工技能经过三年的学习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正因为自己具备了一技之长给自己后来的工作也带来很多方便,对自身的工作也有很好的支撑,我们小组里有几位青年同志没有进行过专业学习,基本能力不足,对产品质量带来不小的影响,正因如此我决心与他们共同进步加强团结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从钳工基本功开始,锉削、锯割、钻孔,尤其是加工工艺能力的提高更是关键,我们制定了计划做好了日程安排,按要素顺序进行专业基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突出实践环节,加强基本功和单一要素的训练,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尤其是锉削能力经过了几周的训练平面锉削能力提高的很快,锉削精度也随之得到提高,训练过程中我们多做工艺的训练,提倡方法革新不拘一格发挥自身的能力特点,在整个单一要素进行训练过程中有可喜的收获,自己虽然付出很多,但是回想起来帮助别人关注他人是现代青年的优秀品质自己心甘情愿,我的工作目标就是团结小组同志在工作中共同进步。
一专多能是我对自己的一贯要求
钳工专业我已经进行多年,虽然已有些成绩但这也不足以立足社会,我对自己要求是在掌握钳加工同时还要学习车工操作、铣工操作,作为钳工没有机械加工技能的支持,就不能构成完整的钳加工,其实所有的企业工种尤其是机电企业只有单一工种知识是不够的。没有这些知识的支持就不能很好的去理解前加工真实意义。因为所有的加工工种都需要懂得一个道理,即“金属切削原理”目前我已经具备了铣工的基本技能和车工基本操作,当然后续努力更重要,一专多能的想法一定能实现。不远的将来我还要学习电工和焊接。这已经成为我的下一个目标。
只要努力就有回报,学习专业技能是我终身的方向,我自身的想法是努力学习技能,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且将与我们青年团队一起成为企业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关爱他人这是一个沈阳优秀市民的基本标准,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学习,不断进步。
作为企业的技术工人,肩负着建设祖国重任,但是学习仍然是我本人最重要的任务,自身的经历不足以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者,距离高技能人才的真实目标尚有距离,不足之处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弥补。同时不忘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近年来参加省市及全国比赛成绩如下:2013年获得“沈阳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并被授予“沈阳市五四奖章”。2012年参加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得了工具钳工“第一名”的成绩,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2年获得“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2012年参加“沈阳市百千万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沈阳市技术标兵”荣誉称号。2011年参加“沈阳市百千万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了“沈阳市技术标兵”称号。2010年参加“亚龙杯”第三届全省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装配钳工高级组“第三名”并授予“优秀选手”荣誉称号。2010年参加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装配钳工高级组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第七名”并获得“雏鹰奖”。由于该同志工作业绩突出,所以在今年5月被沈阳造币有限公司以高技能人才身份引用。
第三篇:最美青工
挥洒青春的热情和汗水 ——记实验小学青年教师邵慧
邵慧老师自2001年常熟市实验小学,在这所底蕴深厚、教风严谨的学校里已经从教十一个年头,她深知:只有脚踏实地,不断耕耘,才能收获成功。她的教学设计新颖,课堂氛围活跃,解决问题讲究趣理。课堂教学力求“新、活、趣”。在学科教学中始终坚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教育是爱的事业,三尺讲台承载的是知识的河,翻滚的是生命的浪花。邵慧老师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具有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她尊重家长,经常与家长联系,共同促使学生进步;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学生相处力求一种平等的关系。她用精彩的课堂教学吸引每一位学生,她用和风细雨的话语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灵,她用鼓励的眼神鼓起每个学生理想的风帆。她的教学观念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对学生的要求明确。平时的教学七认真工作也是到位有效,认真批改作业,面批指导改正;对于学习暂困生,也会悉心指导、用言语激励他们,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很多学生都表示喜欢邵老师的课,她用她年轻、热情的心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曾连续多次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也曾先后获评“常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这些年来,邵老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激情投入,和学生互动和谐。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前几年曾经连续三年任教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她更是克服了个人家庭和集体利益中的很多矛盾和困难,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了毕业班学生身上,而学生们在毕业考试中的优秀成绩便成了她最好的安慰。现在邵老师所带的两个班级是一年级开始带起的的,她和学生之间更是有深切的感情作支撑。三年前,她面对新的班级,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调整好自己的工作状态,协调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辅导班级中的学困生,尽量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细心批改每一份作业,指导他们改正每一处错误。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班级中,教学中,课堂中。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邵老师自己也在迅速成长。她先后在省、市级以上公开展示或外出借班上课十几节,执教内容《认钟表》、《可能性》等均获得一致好评。同时,邵老师在学科教学方面也深入钻研,获得了多次省级教学设计和会课比赛的一等奖,也有论文在杂志上发表或获奖,她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常熟市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和“常熟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获得的荣誉背后,是艰辛的付出。邵老师多少次为了一节课的设计而冥思苦想,彻夜不眠;多少次对着镜子一遍遍纠正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为了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双休日、节假日也成了工作时间,各种教育理论书籍成了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邵老师注重苦练基本功,因为她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她懂得教育不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学校里,她虚心求教,精益求精;外出听课,她认真笔记,细心揣摩……功夫不负有心人,邵老师先后在各级各类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了好成绩:08年获得市级数学学科解题能力竞赛一等奖;2012年上半年的数学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也给了她展示的舞台,基本功竞赛如火如荼地展开,从校级选拔赛开始,邵老师便以积极的姿态认真对待。演讲、写粉笔字、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现场评课……每一次比赛,她都把它当成一次提高自己能力的好机会,抓住契机苦练基本功。通过逐级选拔比赛,邵老师获得了校级、片级比赛的一等奖以及多个单项一等奖,在市级比赛中也获得了二等奖。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她审视自己平时的教学,同时也反思着自己的课堂,邵老师说要让她的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受益的主阵地。
“笔尖耕耘桃李地,心血浇开智慧花”。除了尽心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以外,邵老师还担任副班主任工作和数学兴趣组的辅导工作,为此,她也是奉献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和精力。多年来,她辅导的学生在省市级思维竞赛和小论文评比中,屡屡获得好成绩。每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她的脸上就流露出幸福的喜悦。用她自己的话说:在这工作、生活忙碌但充实的岁月中,学生们的笑脸是她快乐的源泉,学生们的进步是她最大的动力,学生们的成长使她无比的欣慰。邵老师还担任了学校数学教研组长的工作,她总是提前安排好每周的活动内容,做到早安排,早通知。在她的带领下,数学组的老师们都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着自己的教学工作。近几年,数学组每学期都被评为学校和市里的“优秀教研组”,邵老师本人也每学期都被评为“优秀教研组长”。
教育是永无止境的探索,是永不停步的追求,在数学教学改革的园地里,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大胆实践,及时总结。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心得和发现的闪光点都加以记录,以此积蓄进步的点滴力量。邵老师把她的青春和热情挥洒在实小这块土地上,相信未来她必将收获那一路更绚丽的风景!
@@@@ 导读:据统计,在我市近万名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已接近50%,他们是我市教育的新生力量和未来希望。“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在他们身上,既有老教师那样对事业的忠诚和勤勉,更有青年人特有的闯劲和活力。第715期《常熟日报〃教育特刊》02、03版选编了5位青年教师的事迹材料,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青年教师的风采,并祝愿他们青胜于蓝、一路芬芳。
爱能创造奇迹
——记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卢玉英
“起始于辛劳,收获于平淡”。选择特教,就是选择这样一种生活;选择特教,就是选择这样一种心态。十三年前,她走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大门,带着对特教这片净土的向往与渴望,迫不及待地投身于培智教育这个多姿多彩而又与众不同的世界,去实现她梦想——爱能创造奇迹,一切都会改变。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开始不断有意识地锤炼提升自己:认真阅读各种特殊教育的报刊和书籍,从中汲取营养,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遇到问题认真反思,虚心求教,通过独立思考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首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三等奖,苏州市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常熟市特殊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常熟市青年教师教育随笔集评选三等奖……无不显示着她扎实的教育基本功和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
这背后付出的艰辛或许也只有她自己能够体会: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她把计划改了一遍又一遍;为了了解每一个智障孩子的家庭情况,她放弃节假日休息;为了组织好每一次的教育活动,她把墙壁当学生,一遍遍地进行试讲和修改……
2003年,由于学校的需要,新增了一个培智班,她主动请缨去教这个班开拓新地。从此,她就成为了这个班十一个智障孩子的辅导员。这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有的调皮,有的内向,有的吃饭还需要阿姨帮助,有的却已会帮助老师打扫教室卫生了,有的很乖,有的总给老师带来一些小麻烦,天天与他们在一起,她感到了身心的愉悦,更聆听到了一种生命成长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和孩子们成了最亲密无间的朋友。看着残缺的幼苗在自己的呵护和教育下健康成长,她深深的感到自己所有的努力辛劳都是值得的,她为成为这个温暖集体的一份子而骄傲。在她眼中,智障孩子的世界是一首牧歌,虽然谱写的音符简洁又单调,但却清纯而温馨;智障孩子的世界是一泓清泉,虽然没有浓烈的芬芳与香甜,但却纯净而透明。
“热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回归社会主流”是她所秉持的教学理念。
那个坚强得让人心疼的王慕尧,那年暑假,当失去父亲的同时,灾难又接踵而至——母亲也没能够战胜病魔,带着遗憾和对孩子深深地愧疚离开了。开学的时候,他看到卢老师就失声痛哭:“老师,我变成了孤儿!”那一霎那,卢老师的眼泪不由的掉了下来,赶忙宽慰:“孩子,你知道吗?你是一个男子汉了,男子汉就应该勇敢、坚强。在学校里,老师就是你的亲人,就像你的妈妈一样会永远保护你。”王慕尧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巨大的悲伤让他的嘴巴扁了又扁,嘴里不停地重复简单又简单的一个字:“好、好、好。”而接下来的日子,王慕尧依旧被幸福包围。生日的时候,老师给他买了大大的蛋糕,同学们给他送去无数的祝福与礼物。当大家为王慕尧唱起生日快乐歌的时候,她分明看到孩子眼里流下了感动与幸福的泪水;当冬天来临严寒袭来的时候,看着王慕尧依然单薄的身形,老师和同学几乎同时给他带来了厚厚的棉衣;当孩子生病在床没钱买药的时候,老师带上抽屉里早已备好的“百服宁”和同学一起到家看望。渐渐地,在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和鼓励下,王慕尧终于从失去父母的阴霾中走了出来,阳光还是那么灿烂,生活还是那么美好,因为他知道在他身边还有那么多爱他的人,他不是孤儿,大家都是他的亲人!
爱不仅能融化坚冰,爱也能让倔强的孩子绽放最美的笑脸。那个倔强的沈勤;那个追在老师后面,拿起棍子想打老师的沈勤;那个以跳楼来威胁老师妥协的沈勤。有一次,放学了,看着她乘上了回家的汽车,卢老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个可爱又可气的孩子,让老师操碎了心,但每天点滴的进步又让老师欣慰。欣喜之余,她骑着车急匆匆地往家赶,今天回家又晚了。没想到,当她刚踏进家门的那一瞬,电话铃响了起来,一看,是沈勤的爸爸打来的,心里不禁担心起来:不会有什么事吧?拿起话筒,电话里却传来刺耳的责骂声:“卢老师吗?我家沈勤到现在也没有回家,你们看怎么办,我现在向你们学校要人。”担心和委屈的泪水一下子淹没了她,没顾得上看一眼还没断奶的孩子,她骑上车开始沿着沈勤回家的路一路寻找,打听。天越来越暗了,可孩子究竟在哪呢?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希望能听到她已经安全回家的好消息,可是没有,孩子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几乎寻遍了她可能经过的每一个公交车站,仍不见踪影。天越来越暗了,万分的焦急和担心完全占据了她……终于在晚上8点的时候,电话铃又响了起来,是沈勤爸爸的电话,说沈勤是因为贪玩而晚回了家,并在电话里不断地向老师道歉。她的心这时一下子就轻松了,孩子终于找到了。当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的时候,她突然感到:学生在自己的心目中占据了多大的分量。就在这年的教师节,沈勤给她送了一张感谢的贺卡,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表现得越来越懂事,直至今日,她甚至成了老师最得力的助手。
有人说,爱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爱是一种镇静剂,可以使人在众多的纷扰中恪守平静;爱是一座桥梁,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在和智障孩子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卢老师感受到: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相互之间的信任与牵挂。因为她发现,当她伸出友爱之手,付出爱时,十一个可爱的孩子便会隐去自身的小毛病,交给她一颗晶莹剔透的心。原来他们的内心一样的丰富精彩,他们的情感一样的热烈奔放,他们的青春一样的神采飞扬……尽管没有金光闪闪的桂冠,没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她依然爱他们——这群可爱的孩子;爱她选择的职业——一个普普通通的培智辅导员老师。
如今,她依然执着于培智教育,执著于窄窄的三尺讲台。她始终坚信:爱能创造奇迹,一切都会改变。
耕耘在幼教这片沃土上
——记绿地实小幼儿园青年教师金学英
“幼儿教师要深入每一个童心世界,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怀揣着这样的教育理想,金学英老师义无反顾地在幼教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幸福收获。苏州市幼儿园双十佳青年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是金老师的坚守、坚定、坚韧、坚持,陪伴着她一路走来!
一个充满爱的“池塘”
没有水不能称之为池塘,而没有爱,也就不能成为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金老师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个充满爱的“池塘”,用爱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有一年,金老师班里来了个小女孩名叫甜甜,跟她说话,她总是耷拉着脑袋不开口。金老师很奇怪,悄悄一问才知道甜甜的父母离异了,甜甜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一向活泼的她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再闹、不再吵了,整天呆坐着……听到这,金老师不禁心头一紧,再看看低头无语的孩子,一种母爱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她暗自下决心,要用教师真诚的爱去感染她,用母爱特有的温柔去疼爱她,用集体的爱去温暖她那受伤的心灵。于是,每天入园金老师主动向她问好,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和她说上几句悄悄话;将她的座位调换到前排,坐在活泼开朗的小朋友旁边;还不时地给她买几件漂亮的衣裳,带她回家吃饭,住上一晚……在爱的滋润下,终于又能听到甜甜清脆欢快的笑声,看到她可爱的笑脸了。一天,孩子们听金老师讲“羊妈妈和七只小羊”的故事,听着听着,甜甜突然站起来,踮起脚,贴近金老师的脸颊,搂着她的脖子,用尚带稚气的语调轻轻地对她说:“金老师,我跟你说句悄悄话,你就是我的老师妈妈。”金老师愣住了,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顺着脸颊止不住地往下流,一股幸福的暖流涌遍全身。
如今,“金老师妈妈”,孩子们特别喜欢边这么亲切地叫她,边依偎在她的怀抱,而她也用一个个甜甜的拥抱让自己成为孩子们共同的“母亲”,她将这份执着的爱看作是一份甜蜜蜜的幸福、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她的世界就像有魔法
在金老师的班里就像有魔法般:内向孤僻的孩子会变得活泼开朗,用拳头解决问题的孩子会变得彬彬有礼,自私专横的孩子会变得特别友善……凡她所带的班级,总是有声有色,在各项活动、比赛中名列前茅。每天接送孩子时,常能听到家长们聚在一起津津乐道:“我家的调皮鬼特别喜欢金老师,昨天回来还告诉我们,金老师和他说悄悄话了。”“我家的囡囡今天非要我给她扎一条和金老师一样的辫子呢……”从家长发自肺腑的话语中,不难看出金老师确实是以自己独特、亲切的言行去感召人、影响人。
顺顺是个非常特别的孩子,更是让老师深感棘手的孩子,上课发出怪叫,满教室乱跑,下课推倒同学课桌等等。但是,金老师没有厌烦,更没有放弃,她一方面认真观察孩子,耐心细致地引导,每天回家都要把顺顺在一天中的特别表现记录下来,以作分析并制定教育对策之用,一年下来,“顺顺的每一天”记录文字稿竟长达三万字。金老师也深知家园共育的重要,她积极地联系着家长共商良策,一开始,家长对她的电话总是声称工作忙而臵之不理。其实,她明白那是因为家长对这个孩子彻底失望了。于是,金老师在一遍又一遍拨打电话的同时,还亲自上门家访,就这样,她的执着感动了孩子家长,“哎,金老师,连我们自己都放弃了,没想到你对我们顺顺还这样……”,她依旧清晰记得,这是孩子爸爸见她时说的第一句话。就这样,她鼓励家长重拾信心,联系特殊儿童教育专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她负责辅助,提供孩子在园的特别表现,那时,她的双休日几乎都被这个重任填满了。终于,看着顺顺一点一滴的转变,最后顺利升入小学一年级,在孩子爸妈感激的话语面前,她激动不已。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这是金老师的座右铭。在教学中,她就是这样坚韧不拔,自加压力,孜孜以求。仅去年一年,她就参加了省“蓝天杯”教学评优、常熟市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的两轮比赛、苏州市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常熟市学科带头人教学展示、沿江五县市教学展示、省“陶研会”教学评优,并且还接受了苏州市青年教师双十佳的资料评估以及现场半日活动考核。也在这一年,她接受领导安排,担任幼儿园的业务园长,面对创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的压力,同时,她还承担着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和保教工作。金老师的工作强度和密度可想而知,晚上回家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一、二点那已是家常便饭。记得在省优质园创建时,太大的工作负荷诱发了胆结石炎症,病痛折磨着她,严重时想直起腰来都很困难,每当领导关切地劝她回家休息,她总是摇摇头笑着说:“幼儿园这个时候最需要我,在这节骨眼上,我怎能临阵脱逃呢?现在正是要我出力的时候啊。”那些日子,丈夫就成了家里的“男保姆”,家务活全包了,每当回家看着一个男人洗洗涮涮,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但是,丈夫支持的话语给了她巨大的力量。儿子也似乎懂事了许多,记得有一个星期六,儿子感冒发烧,挂完水回家后,丈夫被单位叫去完成紧急任务,而她准备迎检材料至七点多,回家打开家门,一股方便面的香味扑鼻而来,儿子用他那缠着纱布的小手端着面条,说:“妈妈,今天我下厨,快来尝尝!”她一把将儿子拥入怀里,泪水夺眶而出,她在心里默默地说:“孩子,妈妈欠你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可一想起班里的孩子们,一想起她的工作,她又笑了,笑得那么满足,那么甜蜜。
正是压力化动力的坚持,也正是多年来教学功力的积淀,这一年的各种比赛,她全获第一,并且顺利通过了苏州市幼儿教师双十佳的考核,幼儿园创建工作也喜获成功。
“科研硕果百分之百来自于勤奋”
正如金老师所说,工作十几年来,她坚持不懈地耕耘在科研的一亩三分地上。从参与课题研究到成为核心成员到负责或主持课题,经历的是灯下苦读、无数次的夜以继日以及数不清的苦思冥想,但是看到自己这些年来的收获,再苦也都化成了无限的幸福和感动。这些年来,她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省、市级课题六个,负责了十个以上的子课题研究,这些课题现都已顺利结题,收获了累累硕果。每当夜幕降临,便是她总结工作中所感所悟的最佳时机。工作至今,她前前后后共有三十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在《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等国家、省级幼教核心期刊上;八十多篇文章在各级各类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因教育科研成果突出,她还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工作至今的十五个年头,她舍弃了许多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幼教这片沃土上。多少次,她把父母离异的孩子搂在怀里,给他们以爱的抚慰;多少次,她为口齿不清、反应迟缓的孩子“开小灶”,让他们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自信;多少次,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效率,她日夜奋战;多少次,她丢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深夜苦读,不断追求着“一桶水”;多少次,她把病假条悄悄地放进衣兜里,仍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孩子,可回到家里连吭声的力气都没有……无数个“多少次”,充实了她的生活,也装点了她的人生。
“如果说以前我把教师只当作是一种职业的话,那么,今后我要把它当作我的事业、我的理想、我的毕生追求。我将终生努力耕耘在幼教这片沃土上,无怨无悔!”多么朴素的语言,多么真挚的情感!
事业在奉献中闪光
——记杨园中心小学青年教师赵丽芳
从2000年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已有十二年了。这十二年中,在校领导、同事的关心指导和热情帮助下,赵丽芳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对学生的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经过不懈努力,她很快从一名师范毕业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
始终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是赵老师的从教准则。她严格遵守教育法规及“五个严格”和“三项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做好笔记;在教学上她订阅教育教学书籍,认真阅读、学习、研究、积累教育教学理论,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待学生,她不仅认真指导他们学习,更是关怀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健康成长。这些年,赵老师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切实做到了严以律已,以身作则,她曾获得校级、镇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还被评为“常熟市小学优秀见习教师”、“常熟市教学能手”“江苏省和谐教学带头人”、“常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作为一名青年数学教师,赵老师勤恳敬业,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她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期间每周一次的随堂听课,让她从程桐生校长那学到不少宝贵知识,认为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做好六认真工作,注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她从点滴入手,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备课,努力创设一种和谐而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培养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确有所得。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到外校借班上课,她也取得了一点成绩:05年承担了市级展示课,2006年上的《确定位臵》一课在“全国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获一等奖,08年她参加了省和谐教学优质课比赛也获得了一等奖,同年“六认真”工作也获得了常熟市三等奖。她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自从担任低中教研组工作开始,她本着为师生服务的思想,落实好每周活动内容,以谦和、宽厚、忍让的合作态度,取得同事们的配合支持,在温馨、热闹的研讨氛围中将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实践、教研课等结合起来,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使数学教研活动开展得真实有效。2011年低数教研组又评到了常熟市先进教研组,微型课题也顺利结题了。除了注重实干,她及时总结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积极撰写教育论文。2009年所撰写的论文《数学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策略》发表在教育科研论坛,另一篇论文《借鉴陶行知教育理论,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获陶研会一等奖。2010年《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获“蓝天杯”教学设计三等奖。2011年《依托陶行知理论,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苏州市陶研会评比中获三等奖。
赵老师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十二年上班从未迟到早退过,从两年跨班到两班珠心算教学,这学期又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和一个班的思想品德工作,经常嗓子哑得说不出话,但她仍然坚持上好每一节课。为了孩子们,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对学生从思想积极诱导,学习上耐心帮助。尤其是后进生,她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课堂上发言优先照顾,作业优先批改,适当降低要求,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树立自信心。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交谈、相互倾诉,每天孩子们有什么问题也都会找她,相信赵老师能帮他们解决,所以弄得她时常早出晚归。在担任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期间,赵老师注重班风建设,深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光靠班主任一人管理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她及时和各科老师商量,得到了各位老师的支持,使她及时了解学生对各科教师的反映,各科教师对同学的看法,从而有针对性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至今为止,一些家长还会经常打电话来,跟她谈孩子的情况。节日里,赵老师的办公桌上总会堆满孩子们送来的鲜花、自制的卡片等小礼物。“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孩子们的信任使她任教班级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本人也被评为“常熟市优秀班主任”。
作为老师,赵老师能严守师德师风。对待同事,只要别人有困难,她都是有求必应,如:帮助老师们设计课件,制作教具等。同事的道谢,她总是一笑了之,也从不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有助于人;对学生,无论其家庭背景如何,也无论其顽皮淘气与否,她从不因个人的好恶而分彼此,都一视同仁、一样关爱。对家长,无论其地位高低,也无论其贫富,她也总是以礼相待,从不轻慢。课堂是心灵的艺术,教学是真诚的交流,教育是爱的奉献。相信赵老师会一如既往,不断探索、努力奋进,同学生一道学习,一起进步,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去擦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和梦想。
用爱与智慧谱写育人乐章 ——记冶塘中学青年教师陶新亚
“我深爱着我的教育事业与我那可爱的学生们,我要把我的爱与智慧奉献给我的学生”。陶老师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用热情与智慧追求职业理想
认识陶老师的人都说,陶老师就像一团火,对待工作充满热情,矢志不移。走近陶老师,你会被她的活力所感染,你会被她内心的坚韧所折服。记得2009年的时候,陶老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为国庆汇演做排练,等到正式演出的那天,在通往体育场的路上,她却晕倒了。经检查,医生说她患有严重的颈椎病,但即使是这样,她依旧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边治疗,一边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她的干劲来源于她对工作的爱。自2001年从教至今,她一直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每天超负荷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勇挑重担。
不断地尝试突破,冲出“应试”的包围圈,是陶老师的追求。面对着较差的生源,她秉持不放弃、不抛弃的理念,从课堂开始,为孩子们努力拓开一扇扇窗户,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取得成绩上的突破,并且能一直保持对学习兴趣。她经常开展各项课内外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编排对话、课本剧自编自演等活动。她肯花心思挖掘教材,把最精华的东西呈现给学生,自己用心琢磨形成的“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接受重点难点,很受学生欢迎,并受到上级和同行高度评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思维开阔了,成绩也突飞猛进。近几年她所教班级的成绩年年在年级名列前茅。在2008年“苏州市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她辅导的学生李冬冬荣获二等奖。在2010年“常熟市英语书法与写作比赛”中,她所辅导的学生李琳、李梦婷分获一等奖与三等奖。陶老师自己也在教学中不断成长。先后获得“常熟市英语青年教师评优课”一等奖、“市解题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常熟市百节好课”、常熟市英语学科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用真诚和理解做学生的知心人
教育是爱的事业。父母可以只爱自己的孩子,而教师不单要爱自己的孩子,更要爱别人的孩子。
在教学业务之外,她还坚持担任班主任。面对沉甸甸的责任,她付出的是对学生无私的爱。少说多做,是她工作信条。对于繁琐辛苦的班主任工作,她积极对待,任劳任怨。爱心成就教育。她凭着一颗爱心来做好教育工作,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作为班主任,她努力做到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重视、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她对学生严而有理,严而有情。在学生眼里,她温柔像慈母,严厉似严父。热爱学生不是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博爱更是件困难的事,但她在教育引导学生时始终有着一股韧劲,“不抛弃,不放弃”,她坚守着对学生责任和约定。
学生们都说:“在陶老师眼里没有一个坏孩子,哪怕你的表现糟透了,她也能在你身上发现闪光的那一点。”陶老师告诉我们:对待学生不能鸡蛋里挑骨头,要带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小伟曾是班上的一名调皮“捣蛋鬼”。每件“坏事”总有他的份,每次老师向他了解情况他总以“不知道”来敷衍老师,每次班级活动他总以种种理由拒绝参加。对这样一个谁见了都要挠头的不合作学生,陶老师的办法就是用爱去感化他。陶老师向同学了解了小伟的情况并及时进行了家访。陶老师发现原来小伟同学家庭十分困难,他不想因为活动而向家长要钱,给家庭增加任何的负担,他想早点读完书,早点工作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知道这种情况后,陶老师觉得自己很失职,马上决定在经济上帮助小伟,在精神上鼓励小伟,告诉小伟学习的重要性。细心观察中,陶老师发现小伟成绩虽不好,但他非常聪明,曾在学校成语与歇后语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小伟在体育上也有过人之处,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于是,陶老师就抓住这几点为他提供展现才华的机会,提供为班级争荣誉的机会,经常在班级里表扬他,鼓励他,这让同学们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小伟从陶老师的爱中重新找回了自尊,找到了自信。在此基础上,陶老师再引导他把自信心变成学习的动力,每次他在学习上有进步的时候,她都会赞扬他,鼓励他持之以恒。经过一年的努力,小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小辉同学是个三天两头犯错误的孩子,他常常和同学打架,作业拖拉,上课不守纪律经常和老师顶撞。对这样一个孩子,陶老师认为:真心关爱犹如春天里绵绵的细雨,润物细无声,微雨可以滋润幼苗,真心关爱往往能创造教育上的奇迹,她没有放弃小辉。陶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促膝谈心;周末陶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帮助他复习功课,并和家长一道解除他心头的困惑;当他又犯错误的时候,陶老师不是严厉指责,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唤醒他的觉悟,半个学期以后,小辉进步了。他快乐地度过了初中三年,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小英自小就染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在学生中影响较差。陶老师认为如果把她的行为在班上曝光的话,她将从此背上恶名,她的一生也就这样完了。陶老师极富智慧的给小英提供了这样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小英,你家离学校较近,班级的这把钥匙就由你来保管吧,我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地完成同学们交给你的这个任务。”小英激动地接过这把钥匙说:“我绝不辜负老师与同学的信任。”结果真没有让陶老师与同学们失望,此后再也没有同学丢过东西。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陶老师就是通过自己的爱与智慧,谱写着一曲动人的育人篇章。
第四篇:最美青工材料汇报
最美青年工作者汇报材料
我叫田梦迪,中共党员,出生于1987年,于2010年4月进入阜南县人民医院从事护理临床工作。现担任阜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副护士长职务。
在短短几年的从业经历中,虽然和高年资的护士比我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我一直努力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看、多学、多想,抓住一切提升自己的机会,不断做自我批评的工作,缩小和优秀护士的差距。
护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门社会科学。在医患矛盾日趋尖锐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护士进而充当医疗活动中的润滑剂似乎稍显奢侈了些。社会上有些群众对护理工作不理解,认为这项工作只是简单体力工作的累加,毫无技术可言,手熟即可。但短短几年的从业经历告诉我,做一名优秀的护士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
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自踏入卫校大门时,老师就教过护士要具备四心: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但真正踏入护理实践工作时才知道时时做到并不容易,当最初的激情归于平淡,当耐心被一次次的重复劳动消磨,似乎再也找不到恰当的理由维系职业认同感了。但是,时间久了,我慢慢意识到,不良情绪的累积对自己是莫大的消耗。它消耗了自己的敬业精神让自己陷入无限的抱怨当中,它消耗掉与患者沟通的良好机会,导致护患沟通障碍,更重要的是它让自己在事业上停滞不前,专业水平原地踏步。时刻保持良好心态的动力与源泉便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广大患者。我试着为患者真诚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也及时予以反馈,把原因告知并取得理解。当患着有什么要求,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总是尽力予以满足。虽然有的时候能帮助的真的是微不足道,但在患者的眼中却是给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患者认同的眼光让我知道我对他们来说很重要,这就更促进我不断提高水平以帮助解决更多的问题。多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提高共情能力。
其次,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护理工作要求扎实的专业素质,阜南县人民医院这个平台也提供给我很多展示与锻炼的机会,在几年的工作中我曾有幸接受过数次护理部安排的教学任务,其中包括基层医院护士操作技术教学工作和多次院内操作考试示范工作。这不仅让我在专业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更让我在人际沟通能力上得到了提升;但是,仅有专业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护士服务的对象是人,是人就有丰富的情感。我们不仅专业水平要过硬,综合水平也要达标。为此卫生系统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我积极准备,踊跃参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包括在2011阜南县人民医院工会主办的“争先创优我参与”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1阜阳市卫生系统庆祝护士节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12年阜南县总工会主办的法律知识大奖赛中,荣获二等奖;2012阜南县医院举办的护士礼仪大赛中参与创作、组织、表演工作并荣获团体一等奖;2012、2013参加阜阳市总工会举办的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均获得三等奖。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增长了见识并促使我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2013年底我迎来了新的挑战,由于医疗资源的紧张,医院决定将原来神经内科一个病区扩大至三个病区,中层管理人员需要相应增加。感谢医院对我的培养及信任,由我在高年资护理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护理管理工作,担任神经内科三病区副护士长一职。临床护理人员至护理管理人员的角色的变化迫使我在专业上更要精益求精,站在更高的高度上以包容、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团队精神感染护士,用奉献精神感召护士,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和病区护理人员打成一片,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在2014护士节趣味知识竞赛中荣获团队二等奖的荣誉。在2014年阜阳市卫生局举办的全市神经内科护士业务考核中我科参加的三位护理人员均获得优异成绩,其中有两位分别获得全市二级医院技术操作第一名和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的这几次组织工作使我明白了,团队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意愿需要向团队妥协。作为团队的决策者只有以大家的利益为先才能获得团队力量的最大化,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团队效果。
虽然我现在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断审视自我不断检讨自我的工作,就能够在自我素质的提高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带领我们的护理团队走向新的辉煌。
第五篇:“最美青工”先进事迹
用爱书写大医精诚
“最美青工”***事迹材料
***,男,汉族,1987年7月出生,兰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2001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他是个很执着的人”,这是很多同事对***医生的评价;“他是一名很敬业的医生”,这是患者对***医生的赞誉。从医十余年来,他刻苦钻研业务,精心服务患者,为自己的青年时代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学毕业刚来到******,在众多的选择中,他一无反顾的选择了医院相对力量薄弱的消化专业,从事消化内镜工作。消化内镜工作不但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而且责任风险大,工作中还需接触病人大量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可谓又脏又累又险,日常工作又十分繁忙。但他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这一岗位上。为了尽量使更多的病人能及时接受检查,***每天总是早早来到科室,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常常是上班时间未到,医院消化内镜室的诊疗工作早已开始;下班时间过了,他和同事们还没有下班。家人曾对他上班“早到迟退”表示不理解,他总是这样说:“我多在岗位上耽一会儿,就能多诊治一位病人”。最多的一年里,他做了4000多例内镜检查和60多例内镜下治疗手术。
消化内镜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检查过程中病人有一定的痛苦和不适,有的还相当严重,以致病人会因恐惧而再次检查。加之内镜图像稍纵即逝,长时间的反复察看更会增加病人的痛苦,所以检查时医生必须全神贯注,不但要有鹰一
样敏锐的眼睛,更要有轻柔快捷的操作手法。他深深理解着病人对内镜的恐惧心理,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病人的痛苦。
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他逐渐积累了消化内镜技术的丰厚经验和技巧,内镜术达到了较深的造诣。许多在上级医院做过内镜检查后再来******做内镜检查的病人说:在这里做胃肠镜检查,比在兰州的大医院做感觉好得多,下次就是去省城复诊,也要在这里做了内镜再去。每当听到这样的赞誉,王医生总是笑笑说:“希望下次我能为你做得更好。”
医生面对的是病人的生命,每一个细小的差错和疏忽都可能给病人终身的遗憾。工作中的他总是十分地认真仔细,虽然做过的内镜已有20000多例,但他始终保持着初学内镜时的谨慎之心。他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严谨心态认真诊治每一位病人,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先后为200多位病人进行微创和急诊内镜下手术治疗。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将病人当作亲人,把爱心融入使命,诠释着一个普通“凉医人”的高尚情操。2008年的大年初一,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他正与一家人一起迎接这新的一年,当香喷喷的饺子刚端上桌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一位老人不小心将鸡骨头卡在了食道里。他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碗筷,就赶往医院。行胃镜检查后,发现鸡骨已嵌动在食管内,由于时间过长,已出现化脓、出血,取出困难。随时可能食管穿孔危及生命,但患
者年龄大,不能耐受外科手术。面对患者家属渴求的目光,他决定用网篮试取。经过一个多小时不停的尝试和努力,终于将鸡骨取出。患者家属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此时已劳累不堪的他只是轻轻的说了一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像这样的事在他身上不胜枚举,但是他从无一句怨言,正如他所说的:病人的健康是医生最大的幸福。
创新是发展的基石,更是自我的突破超越。***坚持在工作中开拓创新,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目标。在省级专家和院领导,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现已能独立开展急诊内镜镜下止血、食管及胃内异物取出、内镜下息肉切除、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胆道支架置入等高精尖内镜下手术,为凉州区广大病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今年3月,他因技术娴熟被推荐参加国家科技惠民计划甘肃省武威市恶性肿瘤高发区防控示范项目******普查诊疗组工作,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和他的诊疗组克服困难、加班加点、耐心检查、科学治疗,筛查病人584人,查出上消化道肿瘤7例,对2例早期肿瘤进行了内镜下粘膜病变切除术,取得满意疗效。得到了病人的认可和称赞,在同行中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近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医院十佳医生,先进工作者,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凉州区青年岗位能手,凉州区优秀共产党员。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他淡然处之。他知道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他最想做的就是当一名好医生。一个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一个
奉献大于索取,以帮助他人为乐的人,心中一定写满了爱,***医生就是这样一个让诸多患者放心的好医生。